中国哲学史 简答题和论述题2.docx
《中国哲学史 简答题和论述题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哲学史 简答题和论述题2.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哲学史简答题和论述题2
中国哲学史简答题和论述题《二》
简述老子对儒家批判及其政治理想和政治影响
批判:
(1)对仁义礼智的批评:
老子认为儒家所倡导的仁义礼智是社会混乱的根本原因。
认为要使天下太平,没有争夺,就要取消知识,取消道德,取消新颖的器具和财货。
(2)对儒家神会结构的批评(治国方法论):
治国的目的是和谐,在老子看来,应该是自然无争的小国寡民;治国的目的不是要增加些什么,而是不要增加些什么;主术的自然无为,统一执众之术;治术的自然无为。
政治理想:
“小国寡民”的状态。
“小国寡民”的中心内容要求实现“无为而治”,统治者少一点欲望和作为,使人民自然生活放弃知识,才各得其所。
理想的社会和政治应该是“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消极无为的政治态度决定了对待人生看法也是消极无为的。
影响:
汉初,黄老之学受当时朝廷尊崇,《老子》为其经典之一,其代表人物曹参主张清静无为,儒家思想受排斥。
12老子与《道德经》
老子是春秋晚期著名思想家,“道家”创始人之一,宣扬道家思想,又称老聃。
道德经有马王堆帛书(甲本乙本),荆门楚简,敦煌本,通行本。
关于老子有不同争议,章太炎肯定刘歆“诸子出于王宫”说,并认定老子之学出于“史宫”。
但胡适否定,认为诸子之学是初秋战国之时势变化产生,其一家之言,及时变事异,后起文人乃张新帜而起。
排除道家出于史官的可能,冯友兰基本认同刘歆并修正:
道家出于“隐者”而非“史官”。
13简述老子与庄子的联系与差别
庄子进一步发展了老子的唯心主义世界观,并且把老子的思想发展成虚无主义,把老子的朴素辩证法发展为相对主义。
1、庄子和老子一样,注重对宇宙本原和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的探讨,庄子得出“物物者非物”的结论,老子直接把道看成是世界的本源。
2、庄子继承老子道的学说并有所阐发,老子的道是无可名状,虚无缥缈的,庄子的道比天地更古老,超越时空,凌驾于万物之上。
3、老子指出道无时无刻都在运动变化中,庄子在探索变化时,触及了时空的有限及无限。
4、老子在说明矛盾统一时,忽略了矛盾转化的条件,庄子进一步发展成完整的相对主义,庄子提出“齐万物而为一”,最后从齐万物齐是非走向了人的认识能力的怀疑,直到后来对自己的存在也产生了怀疑,总之庄子的认识论也是相对主义的认识论,老子的认识论是虚,静,玄,鉴的认识论。
5、老子否认实践认识,轻视文化,反对技术进步,采取消极避世的人生态度,而庄子对一切都抱着无任何是非的态度,一方面屈从于命运安排,另一方面又幻想超脱现实,追求精神的绝对自由。
14论述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老子指出,作为宇宙万物本原的“道”,是遵循着“反”的规律运动变化的。
“反”,有两层意思:
一是相反的意思;二是循环的意思。
正是在这种“反”的观念中,体现了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1一切事物都在运动变化,任何事物都不可能长久地保持一种状态,宇宙间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
2事物都是与其对立面相互依存的。
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与其对立面相互依存的,如果失去了一方,那么另一方也就因为失去了依据而不存在了。
3矛盾对立的双方是经常互相转化的。
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矛盾统一体,都包含着对立的两方面。
这两方面不仅是对立的,而且是互相转化的。
4事物的转化是一个量的积累过程。
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的量的积累过程的。
要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困难,分析问题。
处理问题要把握住有利的时机,要随时观察事物变化的苗头。
以便防患于未然。
然而,由于历史的局限性,老子的辩证思想是不彻底的,他所理解的运动变化,只是往复循环。
同时,老子也忽略了对立双方互相转化的条件,他强调“柔弱胜刚强”,但他未区分新生事物的“柔弱”与腐朽事物的衰弱之间的本质差别,也没有说明“柔弱”怎样才能胜“刚强”。
15谈谈孟子的修养方法
孟子指出对一般人的修养方法是制民之产,教之以人伦,而对于士,修养的方法主要有四种,寡欲,养气,配义与道,磨炼心志。
1、为了使人的思想品德符合宗法伦理的要求,提出养心莫善于寡欲,要保存“四端“,少与外物接触,减少各种欲望。
2、由于善端存在于心中,而欲又是人的一种本能,要培养一种由“义”的道德观念和行为集合起来的“浩然之气”。
3、为发展善性提出存夜气的修养方法,保存因内省所发现的良心,一种纯洁善良的清明之气,是神秘的自我修养方法。
4、配义之道,一方面对儒家之道的明确认识,另一方面要努力去实行仁义。
5、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心志,只有经过磨炼才能担当起国家大任。
6、反求诸己,根本问题在于主观反省,注意保存天赋的那四种“心”。
7、求放心,如果有了违背封建道德的思想和行为,应该闭门思过,检查自己主观上是否放弃了那些天赋的“心”,找回来,恢复本性。
16孟子对孔子学说的发展
1、孟子回答并发展了孔子的人性问题,提出性善论,孔子认为“性相近习相远也“,但基本倾向是人性本善,孟子明确提出性善论,认为人生来就具有善端。
2、进一步发展了孔子所保留的对天命信仰的思想,把天命说成是最高主宰,另一方面从性善论出发,赋予天以道德属性,天的道德属性包含在人性善中。
3、发展和改造了孔子的礼治和德政理论,提出仁政学说,在政治上以德服人,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17简述孟子的仁政思想与其人性论的联系。
孟子仁政学说的基础是“性善”论。
主张实行仁政,反对霸政。
仁政学说的中心是“重民”。
民心向背及天下得失,民心乃天意的表现,如果得不到人民的支持,国家政权、君主的统治地位都将落空。
行仁政的首要措施是“制民之产”,就是要分配给农民固定的土地,使他们“死徙无出乡”,孟子把他这种“制民之产”的“仁政”描绘成是一种最美好、最理想的社会制度。
同时,孟子人性论有其自己特色。
孟子主张性善论,孟子就人的本质历程肯定价值意识内在于人的自觉心。
四端是性善论的理论基础,以心善证明性善。
孟子就价值自觉的四种表现说四端,人之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自觉皆是当前自觉生活中随时显现的价值自觉,这种自觉通过各种形式表现成为各种道德的根源。
18孟子性善论
人性善恶这一问题的争论实质上是说人生来是否具有统治阶级所要求的那些品质。
性善论认为有,性恶论认为没有。
孟子认为人生来就有,所以他说人的本性是善的。
在孟子看来,人本性虽善,但并不是每个人生来都是道德完善的,只是说每个人生下来本性里都有善的因素或萌芽。
这些因素和萌芽被他称为“端”。
孟子认为人与禽兽不同的地方在于人具有天生的善的萌芽,有自觉的道德观念,禽兽则没有。
19试比较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思想
两人都认为人性是先天的,孟子认为人性中善来源有待于后天扩充,而荀子认为人性善需要后天努力。
孟子认为人性是人本来就带来的美好的天性,荀子认为人性只是人做为人的物性,美好的东西都是后天才有的。
所以孟子主张“性善论”,荀子则主张“性恶论”。
孟子认为人生下来就有四端,四端如果能够发展起来就是仁义礼智四德。
在他看来,这些都是由人们先天固有的本性决定的,并不是任何外力强加给每一个人的,所以它是不可改变的。
孟子的性善论,不仅为他的仁政学说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也为封建剥削制度下的伦理道德规范的合理性和永恒性做了论证。
实际上只不过是一定的社会一定的阶级向人们提出的应当遵循的标准。
它不是先天的本性,而是随着社会的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
荀子提出了与之相对的性恶论,首先明确了善恶的含义。
所谓善,就是一切行为都符合封建的道德规范;所谓恶就是破坏封建统治秩序。
因此他认为,就这种善的含义来讲,在人性中是没有的,事实上人生来的本性就是恶的。
正因为如此,才需要圣人,礼义制度和道德规范去引导人们。
他表示,礼义与法制等制度和道德规范是与人的本性对立的,是由圣人君子为了巩固社会统治秩序强加给人的。
所以他反对孟子把学习说成为了恢复人的良知,保持善性的的天赋道德论。
这种思想有唯物主义的因素,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
孟子讲的性善只有圣人君子才能保持,而荀子讲的性恶只有圣人君子才能去掉。
他们所谓的性善性恶的含义,其实都是统治阶级的标准。
他们都有明确的阶级界限,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20墨子的非命论与天志思想是否矛盾?
不矛盾。
首先,墨子“非命”“尚力”的人生观中,力指个人主体创造性,命指人生境遇的固定性,反对宿命论,主张命运由人自为。
历史经验证明“命”是不存在的,人们的直接经验也证明“命”是不存在的,在经验中不能看到或听见命的具体表现,就不能肯定命的存在。
实践上,命定论是十分有害的。
人们如果认为命定论,那么就会认为智愚富贱都是生来如此,由命决定的,就没有后天的努力,而人就不能进步,不能改善“恶”的本性。
其次,“天志”“明鬼”的天人关系是,天能对人赏善惩恶,人也能以其行为感应天,鬼也能与人交通,墨子所提出的兼爱学说,必从外在寻一个保证,就是天志。
墨子根据历史传说和众人“耳目之实”,证明有鬼,他之所以重鬼,是因为鬼能赏善惩恶。
墨子坚决否认命运的存在,他认为人在乎个人努力或不努力,不在于命运。
21简述墨子的认识论
墨子认识论是朴素唯物主义认识论,基本倾向是经验论,但对于理性的作用也有一定的认识。
1墨子肯定了人们的认识只能来源于人们的感官所能感觉到的客观实际;2在中国哲学史上,墨子首先把“名”“实”问题提到了认识范围,并做了唯物主义论证。
墨子认为,“实”是第一性的,“名”是反应实的,是第二性的,只知其名不知其实,并不是真正的知;3墨子从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立场出发,进一步提出了判断是非真伪的标准问题。
判断利害必须有一定的标准。
墨子认为这个标准有三个:
第一个标准即“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
第二个标准即“下元察百姓耳目之实”。
第三个即“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4与认识论相联系,墨子在逻辑思想上首先提出了“类”、“故”的概念,作为明辨是非,审察异同的方法。
22庄子的相对主义认识论
1、庄子发展了老子的玄同思想,根本取消事物彼此差别得出齐万物为一体的相对主义结论,他强调认识主体多元性,由存在论上的多元论,导致出认识论上的多元,齐物论认为在各种各样的心理现象中有一种现象即成心,有了偏见,就是是非,有无数主观是非的争执产生武断的态度与排他现象。
2、庄子认识论的出发点,是他对客观物质世界的相对主义理论。
事物的彼此差别都是相对的,从“道”的角度来看,此也是彼,彼也是此,没有确定的界线。
3、他认为一切客观标准都不存在,一切都是对主观而转移,是相对的。
认识没有任何标准可以遵循,主张多元并存,各适其性,顺应自然之道德仁义。
这就根本否定了客观事物的标准和人的认识。
最终导致不可知论。
23庄子的人生境界
庄子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然,自然是自由,人性非主宰性,所以他崇尚逍遥游。
他认为“逍遥”的境界是“无所待”,真正的自由是不依赖于任何条件,无所待而游于无空,这既是庄子追求的生活境界,即道的自由世界,要达到这样的绝对自由的境界,不仅要摆脱一切客观条件的束缚,更重要的是要摆脱个人肉体的和精神的条件限制,真正做到“无己”。
庄子的人生最高境界即“与道同体”的解脱自在,“各适其性”的自由观的前提是“与物同化”的平等观。
24庄子的天道观
1、从天道观上来看,庄子集成了老子的思想,但其性多元论对老子道一元论有所消解。
2、庄子认为这个自本自根而又天生天地的道并不完全在万物之上,而就在万物之中。
3、道为宇宙本源,具有逻辑的存在性,普遍性,超越性。
4、道是一个整体,其特征为通。
5、道是自本自根的。
6、道是不可感知与言说的,庄子有时以道为全以万物为偏,具体事物有成有毁,而万物则无。
25庄子的政治哲学
1、庄子对人类社会政治制度文化生活持全盘否定态度,主张回归原始自然无为,反对仁义是非2、他从相对主义出发,不承认有判断社会政治制度是非善恶的客观标准,主张多元并存,各适其性3、从天人关系出发,认为自然是最完善的,人为加以改变会损害其本性,认为知识是造成天下动乱的主要原因4、庄子理想世界与群兽居,与万物并5、庄子理想的政治统治是对什么都不闻不问,推崇的统治方法是不用心思,顺应自然6、对战国时剧烈的政治斗争采取回避的态度,从虚无主义出发,对当时统治者制定的各种道德制度竭力反对,认为是违反人性的。
26如何理解荀子的性恶论?
1人之性恶,其善也,伪也。
人本性是恶的,有“善”,那是人为的结果。
圣人把“性”和“伪“结合起来,制定出了人为的道德和法律制度,建立封建统治秩序。
2礼义法制,道德规范是与人的本性对立的,是为了巩固社会秩序强加给人的,反对孟子把学习说成为了恢复“良知”,保持“善”性的天赋道德论,认为道德规范,礼义制度是后天才有的。
3是一种抽象的人性论,错误的把人的好恶欲望归结为人的生理要求,没有认识到人的好恶欲望是社会生产关系的体现,是统治阶级的标准。
27荀子对于当时谬误学说如何批评
荀子用他的唯物主义认识理论批评了春秋战国以来各家思想的片面性1、他批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即只强调实际内容的用处而不懂礼乐形式的重要2、”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即盲目崇拜天道的作用,片面强调自然无为不懂的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
3、对于名家诡辩的批判用唯物主义观点发展了古代逻辑,指出诡辩中的三大谬误,一是惑于用名以乱名,混淆概念间的关系,二是惑于用实而乱名,用个别事物的相对现象否定或混淆概念的确定含义,三是惑于用名以乱实,即用概念的不同否定事实,他认为诡辩的根本错误在于“蔽于辞而不知实”,不知道用客观事物来验证概念推理是否符合事实。
28谈谈荀子的“制名之枢要”
就是名实统一。
1约定俗成,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
2同则同之,异则异之。
不同的名词或概念反映不同类的事物。
3单足以喻则单,单不足以喻则兼。
单与兼无所相避则共,虽共不为害矣。
4对名相分类,荀子把概念的基本种属关系分为两级,高级的称为共名,低一级的称为别名。
5稽实定数,也就是说要考查客观事物,然后来证实确定概念名的含义。
6三类谬误(一是惑于用名以乱名,二是惑于用实而乱名,三是惑于用名以乱实)。
29谈谈荀子的天人关系论
天人关系论从本体论意义上是人道与天道不同,从认识论意义上是人可以认识天道,实践论意义上是人可以改造自然。
他反对宗教意义的天人感应,提出了“明于天人之分”的观点,他认为自然界和人各有不同的职分,自然界规律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不能用自然现象来解释社会之乱。
1天行有常,强调自然界有它自身固定的客观规律和法则。
2明于天人之分,对天和人的职能有明确的区别,指出天的职能在于产生万物以及时今的变化等,人的职能在于治理万物及人类社会。
3制天命而用之,人们在自然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他们能够掌握认识利用自然规律。
4、天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是与地相对的日月星辰等自然天象。
5、人和万物虽然都是自然的产物,但和万物有根本的区别,区别在于人有道德和智慧,能按义的原则,形成社会组织。
6、荀子的天人关系论也克服了道家的自然无为的片面观点,同时也避免了孟子不顾客观规律片面夸大人的主观作用的错误观点。
30试述荀子的认识论和人性论
认识论:
1知识才能是后天获得的
2客观事物的道理是可知的3理性思维必须以感性材料为基础
4“行”是“知”的目的
人性论:
荀子人性论的基本观点是“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性的对立面是“伪”。
对于“性”和“伪”的关系,荀子认为性是伪的基础,是人为加工改造的原始材料,使“性”完善美好。
荀子一方面加强“性伪之分”。
另一方面又强调“性伪合”,以为这个“性”可以化,而“伪”的目的就是为了性。
这种合的关系就是“化性而起伪”。
(荀子认为人的本性虽然是自然生就的,但是他是可以改造的,荀子不断强调人性的必须改造,而且认为人性可以改造,改造人生必须通过伪的努力,他把改造“人性”的过程叫做“化性而起伪”)荀子虽然错误地离开人的社会关系来谈人性,但是他却十分重视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后天善的积累对于改造人性的作用。
充分肯定了人在道德修养上的主观能动作用,有助于激励人们树立努力学习自觉修养的信息和勇气。
31试述荀子的自然观
荀子的自然观是唯物主义自然观,其主要特点,是特别强调“天人之分”。
他的具体思想包括:
1“天”即自然界,他关于“形具而神生”的命题,奠定了形神关系的唯物主义基础。
明确形体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一元论,为后来的唯物主义者和无神论者论述形神关系奠定了理论前提。
2自然界的客观性和固有规律性。
认为自然界本身没有意识,不受人的主观意志和愿望的影响。
自然界有其固有的规律,用“天道”来表述自然规律。
3天不能决定社会的治乱,主宰人的吉凶祸福和贫富贵贱。
天没有任何主观的私怨和私德,人要适应规律而不应该违背它。
4“天地之变”不可畏。
表现了他的无神论立场,还从认识论的高度,奠定了无神论的理论基础,反对鬼神存在,但不反对宗教仪式,特别是祭祀,表现了他作为一个剥削阶级思想家的局限性。
5“天人之分”和“制天命而用之”。
一方面要承认自然界及其变化规律的客观性,另一方面要承认人有主观能动作用,自然界的变化及其规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客观的制约作用。
然而人在自然界面前,绝不是无所作为的消极适应。
总之,荀子所坚持的是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他充分肯定人的价值,反应了上升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在政治上的朝气和他们对于发展生产的信心;同时也充分体现了我们民族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积极进取精神。
32简述韩非的历史观
韩非的历史观是进步的,他法制思想的理论基础,是他的历史观。
1他认为历史是发展变化的。
他把古代历史分为三个阶段,主张研究当代形势,采取相应的措施,这从历史观上为地主阶级的法治理论提供了依据。
2试图从物质生活方面来说明社会历史的发展。
从人口的增值和生活资料的多少来揭示是不正确的,但目的是为了论证社会制度变革的必要性。
3从经济生活的影响来分析道德的性质。
古代人之所以看轻财物,也是因为那时的财物多,而不是古代人“仁义”,现在人好争夺也不是现在的人卑鄙,而是由于财务少,因此治理国家刑罚轻,不能说是慈爱,杀戮严不能说是残暴。
4韩非继承了慎到的“自为”人性论,试图从经济关系中来说明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
他从地主阶级的立场出发,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成赤裸裸的利害关系。
5把社会的发展归结为统治者的功劳是唯心主义的。
33为什么说韩非为法家的集大成者?
1、他总结了商鞅,申不害和慎到的三家思想,提出了法治为中心的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思想。
2、他指出法是有利于权政统一的标准,即统治者公布的法令制度。
术是国君根据法控制官僚的手段也就是统治者任免考查,生杀管理的权术,势是统治者占据的地位和掌握的权力。
3、他对以前法家的学说不是简单的综合,而是把法术势这三个法治的要素构成一个有机的政治思想体系为地主阶级建立中央集权政治作为理论上的论证。
34韩非是如何论述道和理的?
1、韩非在天道观上对老子的道作了唯物主义的改造,使其具有客观物质性内容并创造性的提出理,以理释道。
2、韩非的道既是宇宙万物的普遍规律又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而与道相对的理,则是各种事物的特殊规律,道是综合万物之理的总规律,因此道和理是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的关系。
3、缘,道,理,是一种完全凭主观妄想,猜测的前识论相对立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即要根据自然的总规律,联系到具体事物的规律,由始到终,反复行进观察比较,不用主观成见或猜测。
35王充的效验思想:
所谓效验就是“事有证据,以效实然”,即运用事实加以验证的一种认识,一种理论正确与否,要看它是否以事实为根据,是否符合客观事实。
他把效验作为判断认识的标准。
36公孙龙《指物论》的主旨是什么
第一,主旨在“物莫非指”与“指非指”二论点。
第二,“指”非时空之存在,与“物”不同,第三公孙龙分别“非”字的各种意义,“非”加于一概念前即形成“否定类”,在此篇称为“非指”。
37谈谈公孙龙的白马论
1、公孙龙认为事物和概念都是有差别的,概念和概念之间绝对没有相联系之处的,在他看来白马和马这两个概念是不同的,因此他们之间毫无联系,白马这个概念既名色又名形,而马是名形的,马的概念内涵小,白马概念内涵大,所以白马不是马,但是马概念外延比白马大,这两个概念在逻辑上又类属关系,否认二者关系是错的,他看到马和白马区别有辩证法因素。
2、白马论的论据“求马,黄黑马皆可致,求白马,黄黑马皆不可”,但他故意不说求马,送上白马也可以,从而得出结论白马非马,这就近乎于诡辩。
3、公孙龙的白马论,提出了一般和个别的差别,指出由于内涵和外延的不同,应区别概念的不同,这在逻辑上对明确概念是有意义的,但排斥概念间的联系,是违背客观实际的。
38惠施与庄子
惠施和庄子一样,要人们从“至大无外”的“大一”与“至小无内”的“小一”处领略万事万物的同异,瓦解一个人固定而狭隘的视角,而代之以超越的境界,“齐物论,一生死”这样才能对一切事物抱有豁达态度与认识。
他们不同在于,庄子以“心斋”,“坐忘”的“无心”态度来达到意识的空寂寥廓,进而体验自由与超越,而惠施则以“名”即语言之辨来破坏语言,瓦解人们对理智与语言的习惯与执着,从而探究自由与超越的境界。
39惠施历物十事具体包括哪些方面
1、从事物最一般的属性,形状大小的差异作极限论概括“至大无外,谓之一大,至小无内,谓之一小”
2、从观察外物的角度不同,说明事物的大小高低的差别是相对的,“天与地,山与泽平”“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
3、从事物不断变化的过程说明事物前后性质的差异“日方中方睨,日方生方死”4、从地理知识的丰富说明通常所谓的地域或空间的区分是相对的,“南方无穷而有穷”
5、从相对主义追求的神秘世界方面,“泛爱万物,天地一体”。
40试述惠施与公孙龙思想有什么不同
1、惠施讲合同异,公孙讲离间白。
2、惠施注重事物的性质,公注重词和概念的异。
3、惠忽视事物差异为相对主义开了后门,同时有诡辩的倾向,公夸大词和概念的对立,倒向客观唯心主义,为诡辩提供了思想基础。
4、惠施立场近乎道家,其思路还是以“齐物”来瓦解语言的差异,偏于“合同异”而公孙龙则似乎重在“离坚白”,以对事实,感觉性质的描述语言的分离为特色,更接近纯粹的语言分析。
41谈谈《易经》与《易传》的关系
1《周易》包括两个部分,《经》记载周人卜筮的卦辞,爻辞,《传》记载后人对《经》的解释,阐发《经》的基本思想
2《易传》大概是研究《易经》的学者的作品,他们把朴素辩证法思想纳入《易经》的整个体系中去。
42简述《易经》中朴素辩证法思想
1.运动变化的思想。
第一,《系辞》的作者通过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考察,认识到一切事物都处在变化之中。
第二,《系辞》更深入地讨论了变化的原因,认为事物的变化是因为事物本身包含有对立面。
由于对立面的相互作用,才有事物的变化。
第三,《系辞》的作者认为,事物的变化都是从微小的变化开始的。
2.“物极必反”的思想。
“物不可穷”,就是说个别事物的发展有穷尽的事物。
但天地万物的发展是没有穷尽的,无论在什么时候总是“未济”。
就是说,永远处在变化的过程中。
事物顺利上升到顶点,就要向其反面转化而为灾了。
这是说,在成功的时候,要同时考虑到祸患,并加以预防,这样才能保持既得的胜利。
这也反映了作者对事物发展到极点就要向其对立面转化规律的认识。
3.对“对立统一”规律的猜测。
《易经》中提到“天地交而万物通也。
”正是天地,或者说是阴阳两种矛盾势力的相互作用,才使万物得以顺利的产生,运动和变化。
这表明了作者对“对立统一”这一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有一定程度的猜测。
《易经》中还提到商汤革夏桀的命,周武王革商纣王的命,也都是合乎天和人的要求的。
因此,变革时期的作用是十分伟大的。
说明了变革即矛盾双方的激烈斗争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重大意义。
这应该说是一种十分可贵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4.重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43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
董仲舒继承和发挥了先秦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揉合了阴阳家的阴阳五行学说,构造出一个以天人感应目的论为基础,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神学唯心主义体系。
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