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兆山上看风景.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481240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0.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百兆山上看风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百兆山上看风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百兆山上看风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百兆山上看风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百兆山上看风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百兆山上看风景.docx

《百兆山上看风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百兆山上看风景.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百兆山上看风景.docx

百兆山上看风景

白兆山上拜李白

   安频 /文、图

【引子】

  山水之乐,拥有慧心者可以体悟。

我觉得,人处世间,犹如白驹之过隙,工作之闲暇,应该拿有限的光阴去远足一下,赏鉴祖国壮丽山河,那么趣味亦会与庸庸碌碌者不同。

一个人的品位决定了一个人的精神高度,一个人的灵魂纯净与否取决于善良的积累,一个人的视野拓展了知识的纵深。

自古至今,名垂青史者浩如烟海,灿若明星般的布满了历史的天空。

在这“灿若明星”之中,醉酒狂歌的李太白最受我的仰慕的。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我虽无缘拜会李太白,但是亲近一下他曾经住过的白兆山亦是风雅之事。

记得去年八月是第一次上白兆山拜李太白,今年三月是第二次拜李太白,八月是第三次拜李太白。

每一次,我都意犹未尽,每一次,我都有新的发现……

 

 

一  且乐身前一杯酒

    白兆山属于安陆市烟店管辖。

我很奇怪为什么这里叫烟店?

难道是这里曾经出产烟叶么?

后来问了很多人,才知道,烟店原叫烟墩店,古时这里烽燧墩台很多,一旦有敌情便点燃柴草,浓烟弥漫,那样军队可以迅速出击敌人,取得胜利。

几十年前,各处实行简易地名,地方政府便去“墩”字,换为“烟店”。

当然,虽然简便了,却抹去了历史沧桑的痕迹,让人摸不着头脑。

白兆山呢?

据说因常年有白气笼罩而得名,宋代安陆人令狐揆《请善先长老住白兆寺书》说,白兆山有楷师岩,“高宗朝神,楷师作《维摩疏》于岩下,感白气之兆,上属于天,因而得名”。

北宋曾任司农少卿的安陆籍学者王得臣所著《麈史》载:

“白兆山,最安陆之胜处。

郡西三十里,颇多灵迹,中有楷师岩。

世传楷师疏《维摩经》,有白气之异,山因得名。

”前人探析白兆山得名之因,均从气象特征入手。

诚然,涢水奔流、丛林蔽日,大量水汽于晨昏之时蒸腾,白雾飘荡,重峦叠嶂好似笼罩在轻纱之中,因而称白兆山。

               

    经过烟店街道,四通八达,家家酒旗擎起、到处回廊小院,在镇政府门口还见到了“中国最美村镇”的几个叠影石型大字。

        

 

 小镇水果、纸笔、饭店、服装店等等,一应俱全,生意兴隆。

最富童趣的是一家店铺门前的红肚巾小儿争特大红辣椒的瓷像,仿佛能够听见他们欢快的笑声。

  

 在土菜馆里,我对文友讲,李太白有云“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来到安陆,不会饮酒,羞对太白,但是你要原谅我今天不喝酒。

因为我昨天刚请牙医截断了半颗牙齿,疼了几天了,一直要掉,医生叮嘱四五天不可以喝酒,还要吃阿莫西林呢。

文友道,你能够来白兆山,还能够谈论他的诗,已经表达了对于他的敬意了。

        

    我这次随文友来到白兆山,决定先去山下看一看。

古人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尽无泥。

何等清爽的意境哟。

我曾在梦里寻找这样的风水宝地,流连忘返。

在山下取另一个角度去看看白兆山,获得的感受会不一样呢。

路上青草恣意地生长,野兔出没、蚱蜢蹦跳,道路延伸到远方。

过去的路是土路,走到白兆山花费的精力与时间很多,可以想象一下李太白走在小道上,向白兆山进发的情景,飘逸之风,习习铺面。

 

还没有上山,见到了“尖山村”三个字,刻在了竖起来的石头上,显得古色古香。

轿车开到半山腰,看见路右有几间简易的瓦屋,墙体斑驳,墙皮脱了一层又一层,显眼的是屋后净是葱茏的灌木,还有野鸟在鸣叫。

估计年轻人都去大城市拼搏去了,听到轿车声音从屋里出来的是两个老年妇女和一个小孩子。

 

小孩子剃了光头,胖乎乎的,穿着印有海底小纵队的粉红色连衣裙,拿着一把击蚊拍,在手里玩,时而放到口里啃一下,时而去打青草,童真童趣,十分可爱。

旁边的或许是他的奶奶,举着蒲扇,扇着凉风,慈爱地看着孙儿。

我亦有两个孙儿,见到这小孩子,心生怜意,与他“逗闹”起来,小孩子吱吱地笑,跟着我赶,开心极了。

 

我赶快拿出手机,拍下了几张照片。

可惜我没有带一点糖果点心,不然给一些小孩子吃,他定会更加高兴呢。

我取出随身携带的《监利人》杂志,送给了老妇人一本,算作一点纪念。

 

老妇人用双手接过,连声表示感谢。

我道,《监利人》杂志使我们老家的杂志,今天随着我走进了白兆山脚下,与老乡见面。

旁边的一位妇女急忙索要,我又给一本她。

我看见瓦屋前还有一株板栗树,枝丫间挂着刺球儿,我知道刺球儿剖开后便是褐色的板栗。

 

这时,一个汉子过来,面目黧黑,穿着胶鞋,向我点头示意。

我问他是不是刚从山上下来。

他道,山上还在搞开发,还没有完工,不能上去,路口锁着铁门,里面有狼狗。

我立刻想起了在山下见到的五颜六色的项目指挥部的牌子。

我侧耳一听,果然从那边传来凶恶的汪汪声。

我问他这棵板栗树的历史。

 

汉子一时来了精神,道,我说出来,你或许不相信,但是这个故事流传了很久。

当年,李白来我们白兆山,到处乱窜,迷了路,于是来到我们这里,发现了很多板栗树,在饥饿难耐下,择了很多板栗,点了小火烤着吃了,吃饱后才走上白兆山。

后来,李白每年都来这里,种上很多板栗树,感谢板栗树解决了他的一顿饭。

听老人们讲,直到五六十年前,这里还有很多板栗树。

但是后来因为一些原因,都被砍掉了,勉强还存留了几棵——我们门前的这根就是保留下来的。

但是这棵树老长不大,一千多年了,还是这个样子。

我听后顿时肃然起敬。

汉子又道,板栗树每年产几百斤板栗,我们都不卖,比山外的板栗好吃多了。

晒干了,可以放很久,板栗烧鸡、板栗炖粥、糖炒板栗,好吃不腻。

过去粮食少的时候,板栗可以吃上几个月呢。

板栗树前面是一道弯路,右侧是斜坡,有水泥台阶可以上去。

我走上去,便看见了一个硕大无朋的心形尖山水库,但是接近枯竭了,残存的浑水呈灰色,漂浮着很多黄叶,至于有没有鱼儿,我还不清楚,但是水波粼粼、光影魅惑。

水波把太阳光拉扯长,又揉成皱巴巴的亮片。

 

我看见一个少妇用电动车驮女儿上到水库边上,又看见小女孩子下车后,腰箍着游泳圈,打着赤膊,在斜坡上走着。

最下面好像是她的妈妈,穿着浅色长裙,后面紧跟着黑乎乎的狗儿。

她们是想下去游泳么?

那太危险了。

 

我刚要喊叫,一想到她的妈妈自会管她,便不再言语了。

水库边山势绵延、青山翠竹,有一些树叶已经见黄,我却叫不出它们的名字。

我的脚下生长着很多红蕊黄瓣的小花,十分养眼。

 

仰首望天,天高朗,很纯净的蓝,是梦之蓝,让人彻底轻松的蓝。

低头看山沟,下面全是植被,密不透风,据说过去是溪涧潺潺流水,白石可数。

我感叹道,以后带孙儿来这里住上几个月,主要是空气好、风景好,远离喧杂的市区。

 

 随后,我离开了这里,经过了一处藻饰典雅、精雕细刻、飞金走彩的牌楼,牌坊顶部有二龙戏珠图案,中部刻有“中国最美村镇”六个大字,纯黄颜色包裹六个字,四根立柱红彤彤的,具有典型的中国元素、中国符号、中国风情。

据说,牌坊滥觞于汉阙,成熟于唐、宋,至明、清登峰造极,渐从实用转化为一种纪念碑式的建筑,被极广泛地用于旌表功德标榜荣耀,及主要街道的起点、交叉口等处,景观性非常强。

它在广袤的田野与纵横的道路之间,很显眼,令我心旷神怡。

 

车子转了一个弯,便可见一座双层重檐的小型城门,黑瓦飞檐,拱形门洞上方有飘逸的“白兆山”三个字,两边还有小门楼,外墙突出砖石的纹路,上部墙体还有简易的城垛。

门下有机动车道进去,当然进去以后,别有洞天,是一番美丽的景观。

进去后,停车位很多,看来还没有到旅游的旺季,在里面下车,我看见路边有一块大牌子,它是白兆山李白文化旅游区全景导览图,什么摩崖石刻呀、桃花洞呀、祖师顶呀等等,应有尽有。

 

我看见了广场门口的一块奇崛嶙峋的大石头,下面有水泥砌的长方形基座承受它,上面是一个矫若游龙的“醉”字,边上还有李白二字,纯以金漆涂饰,看来是李太白的亲笔了。

无论是谁的构思,反正这样一块石头,是增添了白兆山无尽的风趣与况味的。

我看见很多人纷纷站在石头前留影,大概是想沾一沾李太白的潇洒仙逸之气。

我顺着林间小道,行行走走,可见看见山顶上漫山的绿木。

 

只见路左是一片大的池塘,池塘北边有一块大石板,竖立起来,上面写着“别有天地非人间”,石板后面是林泉环绕的别墅、住宅,想必住一夜价格不菲。

 

文逸亭、文鸿亭,飞檐斗拱,坐到里面顿觉天朗气清,还可以望见左前方的李太白小铜像,唐人宽大装束,负手而立,凝望远方。

 

祈雨坛下面还有家鸡走动,但是林木葱茏,小阁别致,实为修身养性之处。

往前面走,见到了路左高坡上的李白、杜甫白色石像,他们亲热地在交流着,似乎是谈诗论道。

我却笑了,中国文学的双子星座,委实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他们的前面高坡上有一颗七八米高的山梨树,枝丫垂向路边,硕果累累,倘使住在这山中,想必梨子吃不完哟。

 

 

二  仰天大笑出门去

 

坐轿车上去,会减少很多的兴味,我决定走上去,反正还可以锻炼一下身体呢。

路右边有铁牌子指示步游道与盘山公路的路线,我站的这个地方就叫好汉坡。

 

我一时间想起了“路见不平一声吼”歌词里面的水浒好汉了。

     

走到前面的小屋子边上,就到了岔路口了,我选择走到台阶上去。

 

屋子紧闭,甚至藤蔓植物都缠绕上来了。

黑色的窗棂透着一丝丝唐风宋韵,灵动别致。

想必在月圆之夜,一抹清辉打造的诗意世界只有明眼人才可以看见呢。

 

李太白的《山中问答》: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文笔清爽脱俗,令人欢喜。

有人考证,它绝不是出世之作,而是借桃花、溪水来表明自己非凡的内心世界。

从诗中可以看出李太白是喜欢这个地方的。

石门右下边还有李太白与元丹丘的坐像,坐像下边的怪石上还有“李白遗踪揽胜”几个字。

 

元丹丘是唐玄宗时期著名道教徒,又是李太白生平最重要的友人之一。

李太白与他过从甚密,在多首诗歌中提及元丹丘,最为著名的是《将进酒》中,呼之为“丹丘生”。

李太白曾云:

“畴昔在嵩阳,同衾卧羲皇”,可见他们曾共同隐居过一段时间。

不过,有时元丹丘还会去别处隐居或者修炼。

元丹丘学道谈玄,李太白称之为“逸人”。

元丹丘还介绍李太白认识了玉真公主、随州道士胡紫阳等人。

李太白在一个时期的文学创作、思想变迁,受到元丹丘的影响很大,而且对生活十分乐观,曾经道: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学者罗宗强认为李太白的思想是儒、道混杂。

我认为,李太白的一生,具有复杂的思想性,杂有游侠、隐逸、酒徒、策士、刺客等气质或者行径,不是一言可以蔽之的单纯人物。

 

上山的台阶不是那么白,只因雨季水多,泡坏了水泥表面的涂层,留下了灰白不均的渍痕,这样更有一些历史的味道,符合悠久大山的情怀。

大概是年纪大了,爬得气喘吁吁,这亦正常,爬山消耗体力,肯定会感到累了。

草丛中有没有蛇我不知道,只听见虫豸的叽叽喳喳声,吵闹得很。

 

幸而路右有木片屋顶凉亭,我可以到光滑的石条凳上坐一坐。

坐在石条凳上,我发现一些松树的腰部刷了一圈红色油漆,油漆以下是白色的石灰粉,大概是防虫罢。

我遥想一千多年之前,李太白走在丛莽笼罩的山间小路上,一边揩着汗水,一边提防着毒蛇猛兽,估计比我要艰辛百倍。

我现在走的水泥台阶路是十几年前景区出资建的,但古代估计没有这么好走的路呀,还得自己带斧头之类开路。

 

还有一棵 松树就在前面台阶中央,大概是当时的设计者不忍砍掉它,于是因势利导,让它就那么站在那里,别有一番况味。

还有几株路边的松树,蓬蓬勃勃,好似在迎宾呢。

路边怪石嶙峋,蔓缠绕在上面,可以清晰地看见根柱扎在业已风化的岩石层中,生机勃发。

 

还有一些翻在路边的岩石,厚厚的好似书页粘合在一起,绝对是造化的杰作,让人赞不绝口。

 

只要有一点土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此时晴空湛碧、惠风和畅,从半山腰看下面城郭,莽莽苍苍、辽阔平坦的府河平原好似一块巨大的画板,但主要是绿色与黄色,房子小如米粒儿,远处有雾岚迷蒙,并且还可以听见下面的喧闹声,看来山间的岑寂早就被世俗的喧闹所打破了呵。

         

 

拔地而起雄奇壮观的山峰,有如巨型绿色屏风横亘于涢水西岸。

李白以其旷代诗才称誉千古,白兆山因李白而驰名天下。

 

其实,不管是住在山上还是山下,看的是心境,所谓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

心静自然凉,心燥热永远找不到梦中的桃花源。

层峦耸翠,枝丫蔽目,往上走,更加惬意人心。

 

前面是密密麻麻的绿木笼罩了道路,路边老树盘根错节地抓住石头,有些恐怖。

山上尽是乱石,但处处长满了树木,亦有页岩,从它扭曲的状态,似乎可以揣见几亿年前地理熔岩剧变的情景。

石缝里有不知名的小草,可怜它不知道怎么生、怎么死,一个劲儿吸取养分,充实自己,一味地生长。

 

山上有一片平坦地,是一家店铺,售卖方便面、饮料之类。

我听见山羊的咩咩声,它们却在下面的林间。

走过去,台阶左边是红漆护栏柱子,右边有白色石像,竖立的牌子上讲的是铁杵磨针的故事。

 

宋人祝穆《方舆胜揽》云:

“世传李白读书象耳山中,学业未成,即弃去。

逢老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当然,故事的发生地不在这里。

 

景区把这个塑像摆在这里,主要是增加李太白文化的浓厚氛围。

沿着台阶向上走,山势很陡,步步惊心。

 

前面就是飞檐红墙的祖师殿北门,门是敞开着的,一米多高,一米宽,进去便开阔了。

 

祖师殿门口有香炉,中间三根礼香正在燃烧,香烟袅袅,不绝如缕。

祖师殿两边有对联云:

“大道无形玄武显像北地南溟昭教化、桃岩危峙涢水四环金砂琼液育灵仙”。

祖师殿门前有一株千年银杏,繁茂如冠,底部被蛀虫蛀空,几乎要倒了,用水泥涂抹、绳索绑定,围栏边系满了红色丝带,寄予了善男信女的美好心愿。

我与道长交谈,他告诉我,这几座道馆建于2009年,是浙江温岭人赵立平先生出资建造。

我笑道,我还以为自古以来就有这么一座道馆呢。

我瞧见屋檐瓦当上还有道法自然四个字,分布在镂空的长方形砖面上,非常庄严美观。

 

走到前面,看见黄羊与白羊,正在石头间寻觅最嫩的青草,有滋有味地嚼食呢。

第一次看见黄羊,我忽而想起了周树人君的诗句“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

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

”或许是我的脚步声惊动了它们,忽地甩开蹄子,四散而逃。

它们的警惕性很高。

还有两只小羊羔,跟在大羊子后面嘚嘚地跑,咩咩地叫。

 

一会儿,就到了红色油漆剥落的南天门,站在门口,可以眺望李太白竖立的石像。

 

半路上又见竖立的文化牌,有李太白《夜宿山寺》云: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不管是不是在这里创作的,反正走着走着能够看见文化牌,内心亦是畅快的。

路边树木的浓烈之绿,浓得化不开。

 

路边有小店,门上悬挂牌匾左边叫做“观自在春”,右边叫做“极清闲地”。

 

不知道书写者是谁,反正那份惬意与洒脱,不是拘谨如我辈可以学来的。

前面路上有看手相的戴白帽老翁,左右摆着手相广告牌,见我拢来了,招呼道,小哥,看个手相罢,十五块钱。

我婉拒道,回来再看罢。

我还瞥见“君子有事、是成是吉、请占卦则知”这么一句话,噗嗤笑出声音来。

是不是装神弄鬼,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他亦是为了混碗饭吃。

 

走近李太白高耸巍峨的石像,我的心跳得更快了。

走到石像前面的空地时,我又看见了红色的水泥铸造的城垛,两边均有银杏,不是很高,估计只有一二十年的历史。

 

李太白石像不是用整块的石头雕琢的,而是用分散的石块拼贴上去,再雕琢打磨的。

他的脑袋上有避雷针,冠带依然是唐代风格,左手扶着腰间的长剑,神情庄重、威而不猛,好一派威武雄壮的样子。

 

他受到后人如此尊崇,可能是他做梦都不会想到的罢。

往钟楼去的路上又见印有李太白诗《夏日山中》的广告牌,上云:

“懒摇白羽扇,裸体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炎夏的时候,李太白热得受不了,脱下上衣、帽子,让自然的凉风吹拂身体。

 

前面的路两边好多枣子树,可惜没有一个枣子,大概是全掉了,或许是被人偷了。

这些枣子树,李太白在山上住的时候,见过么?

吃过么?

哪一棵又是他栽的呢?

时间漫漶,均无法确知。

 

钟楼翼然临于山石之上,具有大唐开放的流风遗韵,走进里面可以见到铜钟、木杵,偶尔敲一下,声音清越,宛如波纹一样荡向云朵之上。

 

钟楼外的矮墙上坐着几个年轻人,看他们的表情似乎心事重重,不过我没去攀谈,围绕钟楼走一圈后,就折返沿路了。

 

三.蓬莱文章建安骨

  

    回首只见群山连绵起伏,李太白的石像守望着千万的孤独。

站在山上,才知道田野的辽阔,下面良田美宅整齐划一,却见不到鸡犬,因为它们太渺小了。

人站在山下,是一种感受,站到山巅又会有一种感受,这是由于视角的不同而已。

住在山上的老农,或许觉得山上太孤寂,没有山下热闹,而且购物不方便,网络信号不是很好。

然而城中的人厌倦了浮华、喧嚣,非要住进山中来,与白云、藤萝为伍。

李太白之后,有没有隐士住进山上来,我没有查阅《安陆县志》,无法确切地答复,但住进山中的人,绝对是可以忍受一切困难的。

 

 经过看手相的人身边,我瞟了他一眼,他又拉我看手相,我笑笑便走了。

我看见了林子里的鸡,自顾自地觅食。

集镇上的鸡大多是吃饲料长大的,哪里比得上这里的土鸡,在土里刨食呢?

 

鸡子自由自在,肉质亦是松软的,炖成汤,鲜美可口,光喝汤都可以吃一大碗饭。

不知道你吃过土鸡没有,反正我是吃过土鸡的,但是不是这山上的土鸡。

想当年,李太白居住在山上,或许喂了鸡子,倘使有亲朋来访,杀一只鸡,撒蒜苗、青椒片,烧成鸡块,谈诗论文,不亦乐乎。

路边有一个汉子,是我上次见过的,站在路边微笑道,有一个故事你想听吗?

我道,什么故事?

他道,李白的故事。

我道,当然愿意听啦。

他道,这里过去叫放蛇岭。

据说啊,李白曾被大青蛇咬过,但是他没有杀死它,而是看,宽恕地放了它。

后来,李白见到大青蛇被猎虎的铁夹子钳住了,动弹不得,他心生怜悯,于是放了它。

后来,李白有时在家门口见到了兔子、野鸡之类的东西。

他还以为是樵夫送的呢。

几天后,他在早上,从门缝里见到大青蛇衔来一只山鸽,才知道是大青蛇报恩来了。

李白在茶余饭后交给山民听,山民便把这个故事传开了。

在李白走后,故事更是代代相传。

奇特的是以后山上的蛇再也没有咬过任何人。

我道,很稀奇呵,我一定要把它写道书里面去。

 

    我在他的屋子前面见到几只白鸽子,随意地行走,啄食地面的麦粒,高兴了还会发出“咕咕”的叫声。

我问他,是信鸽吗?

他道,不是什么信鸽,只是一般的鸽子。

我笑道,你还喂鸽子,说明你没有烦心事,至少比我快活哟,我还不如你。

他道,别取笑我了,这是喂给小孩子看的。

与他告辞后,我走下台阶,感觉很迅疾,原来下山比上山要轻松许多呢。

 

轻轻地踩着台阶,好似轻轻地踩着陈年的往事,白兆山没有变,变的是世代更替、星辰日月。

过去的时间很慢,如今的时间很快,其实时间本无所谓快慢,变的是我们浮躁的心态而已。

 

最下面有轻巧灵秀的飞檐亭子,坐在凳子上可以饱览半山腰的风光,聆听大山深处的声音,其实还蛮不错的。

 

亭子牌匾上是三个金文体的白云泉,我正纳闷哪里有泉水时,忽然脚边的一块石头绊住了我。

 

我朝右边一看,乱石堆垒之下是一眼洞穴,从里面流出的一线清泉很透明,不仔细看,还以为没有流动。

边上有文字介绍,说这里叫斗笠岩,岩石上的泉眼常年流出水,并不干涸,李白愁闷的时候经常在这里游览。

我忽而想起了李太白的诗句: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李太白自有他的消遣之法子。

或许李白还会带上罐子,装几壶清泉回去煮茗。

上等茶水,方可烹制上等好茶。

品茶,不是胡乱地往口里灌,那是解渴,算不得一门艺术。

当然,我坚信李太白是精于品茶之道的。

 

自唐代以来,很多显宦、墨客争相游览此地,一睹白云泉的真容。

天下山泉多矣,为什么这里闻名天下,只因它沾了李太白的光。

前面有题刻,一处云:

“郑獬、张偓、僧文莹同游,熙宁戊申年九月六日。

”一处云:

“德安知府马龠、游教授、林琨千户、吴经、赵琮生员,韩曙、杨汝莹、胡东阳、赵玺、僧续灯、宗睿从,明正德十二年八月廿十五日。

”一处云:

“山人程建斋引逸灵太守至此品泉,时光绪戊申十五日。

 

 

浑朴的字迹增添了山脉的厚重,只可惜没有留下李太白的题刻。

娘娘庙前竖有一块坚密的石头,上面刻着“我本楚狂人”五个铁画银钩的描金大字,李太白的憨态、醉态顿时显现无余。

 

娘娘庙楹柱上刻有“山静日长惟仁者寿、荷香风细得圣之清”,意味隽永,令人把玩不尽。

下去的时候,又看见吃草的山羊,见了我乱奔乱跳,生怕我把它们抓住杀了吃掉。

 

 

 

四  相思相见知何日

 

纪念馆黑底牌匾上的金字“安陆李白纪念馆”,是满清皇室苗裔启功所写,风格平正、秀媚,字形修美、匀整注重,雍容华贵,富有书卷气。

纪念馆气势磅礴、形体俊美,华美而不纤巧、舒展而不张扬、古朴却富有活力,正是盛唐风韵的最好体现。

 

我估计是国内知名建筑设计师督办建造的,算得上了不起的功劳。

当然,唐代讲究高台,这座纪念馆很高,台阶中央绘有酒杯浮雕图案,美轮美奂。

走到纪念馆里面,左边是工作人员,右边是玻璃柜子,安放着与安陆、李白相关的书籍,譬如《安陆银杏》、《安陆百年烟云》、《安陆李白纪念馆画册》(附带光盘)、《李白在安陆诗文集》等等。

在走进去,可以见到迎面的浮雕,是李太白与几个和尚谈禅的情景。

这是很正常的,李太白善于与各个层次的人交往,并从中使自己获得心灵上的满足了。

还有一张是李太白举杯邀明月的图片,青铜塑造,他的身后就是一轮弯月,造型优美,十分符合当时的诗境。

 

我不禁吟唱着“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李太白委实与明月结了缘,据说他死在当涂池水里,亦是在酒醉后想去捞取水中的明月。

李太白保存至今的照片很多,但最为著名的是剑眉星目的这张,一副仙风道骨的样子,翩然若仙。

可惜他只活了六十一岁,倘使不是饮酒过度,伤害了身体,他本来可以活得更长。

 

李太白最初居住在安陆的寿山,后远客汝海,回来后在开元十五年与许氏成婚,生下一儿(伯禽)一女(明月奴)。

在李太白住在白兆山期间,以文会友,创作了将近一百篇诗文。

 

在他在安陆居住期间,曾有过到长安、洛阳、襄阳等地的经历,多次循汉水而下,寻找孟浩然等诗友。

不过,他还是梦想献身朝廷,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多次出山求仕,在开元二十五年彻底地离开安陆,终于在长安做了一段时间的御用文人,后被排挤出局。

安禄山谋反变起,李太白辗转宿松匡庐,误入永王幕府,兵败被系浔阳狱中。

在流放途中获释。

几年后,客死当涂。

唐代是一个连文人亦梦想建功立业的时代,空前辽阔、繁荣,国家财政日益丰裕、粮仓充实,域外商客纷至沓来,一些大城市商贾云集,领域最西达到了如今的伊朗地界,当时亦属于安西都护府直接管辖。

李太白最终死在了自己的理想上。

 

 

其实,唐代的文学、儒学、史学、宗教等等非常著名,一时间人才辈出、俊采星驰,留下了数不胜数的经典。

佳话。

从遗留下来的唐代陶瓷看出,那是崇尚富态,亦就是今天所说的肥胖。

 

头发挽成椎状的髻式,髻上另戴一顶缀满珠玉的桃形金冠,上缀凤鸟,两鬓一般还插有簪钗,耳边及颈项各佩许多精美的首饰。

这无疑是身份显赫的人才能拥有的。

胖而能美,这确实是审美上的一个奇迹。

但是这些陶俑女人十分臃肿,看起来没有什么美感,但是当时的人们是趋之若鹜的,说不定还有少女要多吃,增加体重,以达到一定的体重。

墙上还挂有据说是李太白先祖李暠的画像,头戴铁帽、手持长剑,英武威猛。

 

前面有几张图片是在李太白的出生地碎叶(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城遗址的图片,当年的繁华早就烟消云散,只有颓败的土墙、乱卷的风沙,曾经出土了几尊弥勒佛,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起诉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