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人口的变化.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480808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38.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docx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人口的变化.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docx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必修1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知识网络构建】

【专题归纳提升】

常见人口统计图的类型、特点及判读

1.坐标类图

类型

特点

例图

判读方法

柱状图

说明地理事物的绝对数量,适用于表示相互独立的地理事物的静态对比,用柱状的长短或高低表示不同地理事物的差异

对应坐标轴分别判读每一短柱对应的数值,然后进行不同短柱之间的数值对比,分析其存在的差异

曲线图(或折线图)

表示地理事物在时间上或空间上的分配规律,能直观反映同一种地理事物的变化趋势

非洲人口增长折线图(1950~2000年)

判读时,主要根据曲(或折)线的大体走向来分析统计对象的量值随时间或空间的连续变化的规律,要特别注意曲线统计图中的高峰或低谷以及折线图中的明显的转折点

三角形统计图

有三个坐标轴,组成一个正三角形,内作若干三条边的平行线,并标注出三个坐标所代表的变量。

通常用来表示有三个变量的地理事物的百分比结构

中国不同年龄段人口比重(2004年)

判读时应首先明确三边就是三个方向的坐标轴。

每一点所读出的三个数据之和应为100%。

判读时可用“逆右顺左”四字口诀来进行,具体如下:

三角坐标图数据沿逆时针方向递增的,过点做平行于各底边(三条)向右的平行线,再读出数据。

数据沿顺时针方向递增的,过点做平行于各底边向左的平行线,再读出数据

 

2.结构类图

类型

特点

例图

判读方法

扇形图

反映某些地理事物局部与全部的比例关系,适用于表示某地理事物的内部结构

判读时,主要是通过比较图中各组成要素的百分比来分析地理事物的特点,判断其性质。

判读时,也可比较各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

饼状图

由扇形统计图派生出来的三维图形。

除了反映某些地理事物之间的比例关系外,还反映总体的绝对量

中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

3.金字塔类图

类型

特点

例图

判读方法

塔身底部较宽、顶部较窄。

反映出高出生率、高自然增长率的特点

一看年龄构成:

人口年龄金字塔的纵坐标表示年龄,一般根据年龄的大小分为少年儿童(0~14岁)、成年人(15~64岁)和老年人(65岁以上)三个年龄段。

二看性别构成:

人口年龄金字塔的横坐标表示性别构成,阅读每一年龄组的数据可以得出该年龄组女性和男性的比重,进而得出其性别比(每100名女性对应的男性数量)。

三看人口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第一种,年轻型。

下宽上窄,呈标准的金字塔形。

这种类型表明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大,而老年人口比重小,是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长期都高的结果。

这种类型的人口由于育龄人群比重高,如果不降低生育水平,它未来的人口再生产趋势就是迅速增长,不断扩张。

第二种,成年型。

各年龄组人口的比重大致均衡。

这种类型的出生率与死亡率差不多,它未来的人口再生产趋势是较稳定的零增长。

如果出生率进一步下降,就会过渡到下面第三种类型。

第三种,老年型。

底部收缩,上部变宽,金字塔已经变形。

这种类型表明少年儿童人口比重缩小,老年人口比重增大,是出生率长期下降的结果。

这种类型的人口由于育龄人群比重低,如果生育水平不变,它未来的人口再生产趋势呈负增长,人口缩减。

各年龄组人口的比重大致均衡,反映了出生率和死亡率基本平衡的特征

底部收缩,上部变宽。

说明年轻人占总人口的比重较小

 

第1章 人口的变化单元测试

(满分:

100分 时间:

45分钟)

一、选择题(5分×12=60分)

下图是某国从18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人口增长的四个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按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历程,排列正确的是(  )

A.②③④①       B.①③②④

C.①④②③D.④①③②

2.人口增长模式发生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

A.自然环境的改变B.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C.国家政策的改变D.教育事业的发展

(2013·东城期末测试)读图,回答3~4题。

2001~2007年江苏省人口增长示意图

3.2001~2007年江苏人口(  )

A.迁入增多B.出生率上升

C.自然增长率上升D.死亡率下降

4.导致图中江苏人口增长总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地区间(  )

A.历史、文化差异B.自然环境差异

C.经济发展水平差异D.人口政策差异

(2013·盐城高一检测)图甲、图乙分别是“某市2011年1%人口抽样调查的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金字塔示意图”,该市的平均期望寿命已提高到78岁。

据此完成5~6题。

人口数量(人)

5.图甲反映的该城市人口增长模式是(  )

A.“高—高—低”模式B.“高—低—高”模式

C.“高—高—高”模式D.“低—低—低”模式

6.引起人口流动主要因素是(  )

A.政策 B.文化 C.经济 D.个人

(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下图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

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

读下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7~8题。

7.2005~2010年(  )

A.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B.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

C.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D.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

8.2005~2010年,省级行政区域间的人口迁移(  )

A.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

B.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

C.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水平

D.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

新华社电 国家统计局发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公报,广东省常住人口达到104303132,占全国人口的比重在过去十年中上升了1.16%,成为全国人口第一大省。

而河南省常住人口为94023567,比重下降了0.29%,居第三位。

据此完成9~10题。

9.导致上述两省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中部崛起后不需要更多的人口

B.人口从中西部往东部发达地区迁移、流动

C.农业需要更多劳动力

D.广东接受大量外籍人口

10.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对社会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是(  )

A.养老费用增加

B.利于社会积累和经济水平的提高

C.人口增长迅速

D.积累减少、经济发展速度降低

(2013·北京模拟)阿拉斯加是美国面积最大、人口最少的州。

目前阿拉斯加州人口有60多万,人口密度为0.42人/平方千米,全州人口近半数居住在城市。

读下图“美国阿拉斯加局部区域图”,回答11~12题。

11.阿拉斯加超过一半的城市居民住在安克雷奇市,原因是该市(  )

①不易遭受台风、风暴潮等灾害侵袭 ②纬度较低,气候比较温暖 ③位于海湾内部,受沿岸寒流影响小 ④地势较低,交通便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影响阿拉斯加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  )

A.自然资源B.科技水平C.地区开放程度D.生活消费水平

二、综合题(40分)

13.(2013·烟台模拟)2011年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为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

读有关材料,回答问题。

(20分)

材料一 中国1950年、1980年、2010年、2050年(预计)人口金字塔结构图。

     A            B

     C            D

材料二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末我国总人口为13.397亿,超过60岁的老年人为1.776亿,约占总人口的13.26%,城乡老年空巢家庭比例不断上升,城市老年空巢家庭已达到49.7%,农村老年空巢家庭已达到38.3%,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

未来五年将是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期,将呈现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加速发展的新特征。

(1)人口普查不能弄清(双选)(  )

A.人口数量B.人口构成

C.人口合理容量D.环境承载力

(2)读材料一,属于2010年人口金字塔的是____________。

该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是什么?

(3)读材料二,说明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将产生哪些问题?

(4)面对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问题,有的专家提出应放宽生育控制、实行二胎化政策,对此,你是否赞成?

理由是什么?

14.读以下材料及图表,回答问题。

(20分)

材料一 我国近两千年来北方地区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的变化。

年份

2

140

742

1102

1491

1820

1933

1990

2000

百分比(%)

81

59

60

41

40

33

38

43

43

材料二 中国19世纪开始的国内人口迁移,迁入东北地区的规模很大,移民一般来自河北和山东,使东北人口由1897年的700多万到1933年的2910万,是我国近代最大的一次移民浪潮,被称为“闯关东”。

(1)请填出下列甲、乙间迁移线路上数码①②所示的城市名称,并扼要说明这两城市相同的地形特点。

(2)简要评述东北地区吸引人口迁入的自然因素。

(3)公元742年以前,我国约六成多的人口集中在北方地区。

试根据已有知识,指出这个时期我国北方人口分布所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中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