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480732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05.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历史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历史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历史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历史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docx

《历史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docx

历史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2018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选择题

1.(2018•张家界)2017年1用,教育部根据有关精神要求对大中小学教材进行修改,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进一步体现对历史的尊重,对抗战精神的弘扬,以及对伟大抗战精神的继承。

中国“十四年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

A.八一三事变B.九一八事变C.西安事变D.七七事变

【分析】本题以教育部根据有关精神要求对大中小学教材进行修改,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为切入点,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

【解答】抗日战争胜利于1945年,十四年前是1931年,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经过精心策划,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的一段路轨,制造了柳条湖事件,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日军以此为借口,炮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攻占沈阳城,这就是“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中国共产党坚决抗日。

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

因而“十四年抗战”说的起点是九一八事变。

故选:

B。

 

2.(2018•烟台)如图所示材料中“双十二抗日救国运动”是指(  )

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卢沟桥事变D.八一三事变

【分析】本题以“双十二抗日救国运动”为切入点,考查西安事变的相关知识。

【解答】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逼迫蒋介石放弃围剿红军,共同抗日,西安事变发生。

因发生在12月12日,又被称为双十二事变;西安事变发生,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周恩来奔赴西安积极协调,最终促使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初步形成。

故选:

B。

 

3.(2018•潍坊)1936年12月25日,《盛京时报》挑唆南京政府武力解决事变,叫嚣“包围陕西”“玉石俱焚”。

粉碎其阴谋的是(  )

A.和平解决西安事变B.发起百团大战

C.取得台儿庄大捷D.召开中共七大

【分析】本题考查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

【解答】1936年12月25日,《盛京时报》挑唆南京政府武力解决事变,叫嚣“包围陕西”“玉石俱焚”。

粉碎其阴谋的是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联合行动,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

西安事变后,当时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日本侵略者最希望看到国共爆发大规模内战,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与各方面进行协商。

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张学良释放了蒋介石,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国共第二次合作开始。

故选:

A。

 

4.(2018•甘肃)台儿庄是徐州的门户,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历史为兵家必争之地。

1938年震惊中外的台儿庄战役就发生于此,台儿庄大战是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光辉结晶。

领导该战役的将领是(  )

A.彭德怀B.杨虎城C.张学良D.李宗仁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台儿庄战役的相关知识.

【解答】1938年春,日军猛攻台儿庄,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与日军激战,打败日军,歼敌1万多人。

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抗日军民的士气。

故选:

D。

 

5.(2018•自贡)历史地图可以使我们直观生动了解历史。

如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B.七七事变C.八一三事变D.西安事变

【分析】本题以历史地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七七事变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

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

第29军奋起抗战。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所以B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

B。

 

6.(2018•南京)1937年,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共产党将军队改编为(  )

A.中国工农红军B.抗日义勇军

C.八路军和新四军D.人民解放军

【分析】本题考查了八路军和新四军。

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

【解答】1937年,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共产党将军队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农红军也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奔赴抗日战场。

故选:

C。

 

7.(2018•重庆)《国民政府对日宣战布告》昭告中外:

“中国为酷爱和平之民族,过去四年余之神圣抗战,原期侵略者之日本于遭受实际之惩创后,终能反省……不料残暴成性之日本,执迷不悟,且更悍然向我英、美诸友邦开衅,扩大其战争侵略行动……兹特正式对日宣战……。

”下列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国民政府在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时就正式对日宣战

B.日本对自身的侵略行为进行了认真反省

C.日本对美国发动战争使二战进一步扩大

D.国民政府对日宣战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

【分析】本题以《国民政府对日宣战布告》的内容为切入点,考查的是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分析材料可知,体现了中国全面抗日战争持续四年;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体现了日本对美国发动战争使二战进一步扩大,C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

C。

 

8.(2018•郴州)1938年春,日军进攻徐州。

李宗仁指挥军队积极抵御与日军血战近20天,中国军队歼敌1万余人,取得了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这场战役是(  )

A.百团大战B.台儿庄战役C.枣宜会战D.长沙会战

【分析】本题考查台儿庄战役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

【解答】1938年春,在日军进攻徐州时,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激战,歼敌一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故选:

B。

 

9.(2018•新疆)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同仇敌忾,抗击日本侵略者14年。

其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  )

A.平型关大捷B.淞沪会战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

【分析】本题以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同仇敌忾,抗击日本侵略者14年为依托,考查抗日战争的知识点。

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一百多个团,在华北两千多公里的路线上,向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百团大战。

故选:

D。

 

10.(2018•淮安)小芳查阅资料时发现了一份《西北文化日报》,其中如图所示版面涉及的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卢沟桥事变D.重庆谈判

【分析】本题考查西安事变的知识点,重点掌握其影响。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临潼华清池实行“兵谏”,逼蔣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解答】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临潼华清池实行“兵谏”,逼蔣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结合图中报纸的标题和内容可知B符合题意。

故选:

B。

 

11.(2018•重庆)照片定格了历史的瞬间,是第一手史料。

如图照片按照拍摄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①③④D.③①②④

【分析】本题以一组照片为切入点,考查的是七七事变、9.18事变、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分析图片可知,1937年7月7日爆发七七事变;1931年9月18日夜,日军在炸断柳条湖一小段铁路后,随即调兵向北大营发起攻击,攻占沈阳城。

台儿庄战役发生在1938年3月;百团大战发生在1940年下半年,所以按照拍摄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②①③④。

故选:

C。

 

12.(2018•无锡)“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

……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

”1937年,卢沟桥成为全中国的焦点,主要是因为在这里发生了(  )

A.四一二政变B.七七事变C.西安事变D.八一三事变

【分析】本题以“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卢沟桥事变的相关史实。

【解答】依据题干“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国家存亡在此桥”可知,这是卢沟桥事变。

1937年7月7日,日军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以军事演习为名,向中国军队发动突然进攻,中国军队奋起抵抗,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这就是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

故选:

B。

 

13.(2018•永州)2017年1月3日,教育部发布《关于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

那么,“十四年抗战”开始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B.八一三事变C.西安事变D.七七事变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九一八事变。

“十四年抗战”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九一八事变。

【解答】据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9月18日,日军炸毁了沈阳北郊南满铁路柳条湖一段铁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九一八事变爆发,国民党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张学良下令将20万东北军撤出东北,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全部沦陷敌手。

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

“十四年抗战”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九一八事变。

故选:

A。

 

14.(2018•定西)洗雪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受帝国主义奴役和压迫的耻辱,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的历史事件是(  )

A.五四运动B.红军长征的胜利

C.抗日战争的胜利D.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分析】本题以洗雪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受帝国主义奴役和压迫的耻辱,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为依托,考查抗日战争的知识点。

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洗雪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受帝国主义奴役和压迫的耻辱,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的历史事件是抗日战争的胜利。

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故选:

C。

 

15.(2018•枣庄)八十年前,在台儿庄这个并不起眼的地方,爆发了一场举世关注的殊死较量:

中华几女用血肉之躯筑成的钢铁长城,顽强抗击了日军两个精锐师团的疯狂进攻,开敌一万多人,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这场战役发生于今天的(  )

A.济南市B.枣庄市C.临沂市D.菏泽市

【分析】本题以八十年前,在台儿庄这个并不起眼的地方,爆发了一场举世关注的殊死较量为依托,考查抗日战争的知识点。

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据“台儿庄”“一万多人”“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可知,这场战役发生于今天的枣庄市台儿庄。

1938年春,在日军进攻徐州时,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激战,歼敌一万多人,台儿庄战役是国民党取得的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重大胜利,打击日军嚣张气焰,鼓舞中国抗战士气。

故选:

B。

 

16.(2018•云南)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陷国民政府都城后,屠杀中国同胞30万人以上。

为了不让历史悲剧重演,增强民族凝聚力,2014年我国将每年的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

与此相关的事件是(  )

A.旅顺大屠杀B.九一八事变C.卢沟桥事变D.南京大屠杀

【分析】本题以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陷国民政府都城后,屠杀中国同胞30万人以上为切入点,考查南京大屠杀的相关知识。

【解答】我国把12月13日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作为战时陪都。

日军占领南京在六周之内,屠杀中国军民三十万人以上。

故选:

D。

 

17.(2018•重庆)1936年12月,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

由此带来的影响是(  )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C.基本结束了国共十年内战

D.揭开了中华全民族抗战的序幕

【分析】本题考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后,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同志的主导下,最终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

【解答】据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后,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同志的主导下,最终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故选:

C。

 

18.(2018•宿迁)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曾这样描述过中国杭战期间的一次战役:

“整个华北地区…都成了战场。

100团人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

”这次战役是(  )

A.台儿庄大捷B.百团大战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

【分析】本题以美国记者史沫特莱的描述为依托,考查百团大战的知识点。

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据“整个华北地区…都成了战场。

100团人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

”可知,这次战役是百团大战。

1940年8月,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百多个团,在华北敌后战场向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主要目标是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故选:

B。

 

19.(2018•凉山州)在中共七大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的是(  )

A.毛泽东B.刘少奇C.周恩来D.朱德

【分析】本题考查中共七大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即可作答。

【解答】1945年4月,中共七大在延安举行,大会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问题,毛泽东在大会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

大会通过的新党章规定,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大会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

中共七大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最重要的一次会议,它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中国共产党的史册,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的前途准备了条件。

故选:

A。

 

20.(2018•泰州)《我的抗战》一书写道:

北平沦陷后,城门紧闭,教室里已没有了《礼记•礼运》的读书声,取而代之的是学生们刚刚学会的日本国歌。

与此现象相关的背景是(  )

A.《马关条约》的签订B.九一八事变

C.卢沟桥事变D.南京大屠杀

【分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

关键信息有“北平沦陷后,城门紧闭”、“学生们刚刚学会的日本国歌”。

【解答】本题材料反映的是北平沦陷后的概况。

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了卢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7月底,平津相继失陷。

故选:

C。

 

21.(2018•玉林)毛泽东曾经说过,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教育了中国人民,把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打得团结起来了”。

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觉醒

B.抗日战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抗日战争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

D.中国在抗日战争中遭受巨大损失

【分析】本题以毛泽东的话为切入点,考查的是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历史意义。

【解答】由材料“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教育了中国人民,把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打得团结起来了”,依据课本知识,抗日战争教育了中国人民,促进了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形成了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所以毛泽东的话体现了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觉醒,A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

A。

 

22.(2018•湖北)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是(  )

A.鸦片战争B.北伐战争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

【分析】本题以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为切入点,考查抗日战争。

【解答】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抗日战争的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故选:

C。

 

23.(2018•河池)标志着中国全面抗战开始的历史事件是(  )

A.七七事变B.九一八事变C.西安事变D.八一三事变

【分析】本题以标志着中国全面抗战开始为切入点,考查七七事变的相关知识。

【解答】1937年7月7日,日军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以军事演习为名,向中国军队发动突然进攻,中国军队奋起抵抗,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这就是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

故选:

A。

 

24.(2018•绥化)抗日战争时期,由彭德怀指挥的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  )

A.百团大战B.辽沈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分析】本题以抗日战争时期,由彭德怀指挥的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为依托,考查抗日战争的知识点。

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抗日战争时期,由彭德怀指挥的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百团大战。

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等指挥下,先后共出动100多个团约20万人,在华北2000多千米的战线上,向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主要目标是破坏敌人交通线,摧毁日伪军据点,史称“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是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它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故选:

A。

 

25.(2018•德州)某同学想通过看电影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下列影片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观看,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③①④②D.②①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了抗日战争时期重要史实发生的时间,注意从图片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解答】①七七事变发生在1937年;②西安事变发生在1936年;③血战台儿庄发生在1938年;④百团大战发生在1940年。

故选:

D。

 

26.(2018•威海)如图是《西北文化日报》对西安事变的报道。

下列与西安事变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发动者是张学良、杨虎城

B.该报纸报道的消息发生于民国二十五年

C.党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

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分析】本题考查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

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华清池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

【解答】根据题干材料人物张、杨及对蒋兵谏可知反映的事件是西安事变。

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华清池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最后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张学良释放了蒋介石,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故选:

D。

 

27.(2018•福建)蒋介石电文:

“此次台儿庄之捷,幸赖我前方将土之不惜牺牲,后方同胞之共同奋斗,乃获此初步之胜利。

”材料说明台儿庄大捷的原因是(  )

A.全民族团结抗战B.国民党军队英勇抗战

C.共产党领导人民抗战D.华侨华人支援抗战

【分析】本题以蒋介石电文为依托,考查抗日战争的知识点。

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据“此次台儿庄之捷,幸赖我前方将土之不惜牺牲,后方同胞之共同奋斗,乃获此初步之胜利。

”关键信息“前方将土之不惜牺牲”“后方同胞之共同奋斗”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说明台儿庄大捷的原因是全民族团结抗战。

1937年7月7日,日本攻占卢沟桥,发动了七七事变,中国开始了全民族抗战,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台儿庄战役是全民族抗战的典型例子。

故选:

A。

 

28.(2018•张家界)《李宗仁回忆录》中写道:

“……捷报发出后,举国若狂。

“……抗战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

”被李宗仁誉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指的是(  )

A.准海战役B.百团大战C.台儿庄战役D.辽沈战役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台儿庄战役的相关史实。

台儿庄战役共歼敌一万余人,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首次重大胜利,它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解答】1938年春,日军从山东分两路南下,进攻徐州。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将日军一路阻止在山东临沂,另一路阻止在山东台儿庄。

双方在台儿庄地区展开激战,结果中国军队大败日军。

台儿庄战役共歼敌一万余人,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首次重大胜利,它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被李宗仁誉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指的是台儿庄战役的相关史实。

故选:

C。

 

29.(2018•齐齐哈尔)为了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祭日被称为国家公祭日。

下列事件中最符合设立国家公祭日要求的是(  )

A.卢沟桥事变B.南京大屠杀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

【分析】本题考查了南京大屠杀。

识记南京大屠杀的相关史实。

【解答】根据题干材料给出的“为了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这个国家公祭日定义,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后,在南京及附近地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进行了长达六周之久的血腥大屠杀,据统计遇害者达三十万人以上,最符合设立公祭日的要求。

故选:

B。

 

30.(2018•临沂)下列关于如图所示战役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彭德怀是这次战役的指挥官B.这是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C.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D.这是抗战中的最大规模战役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台儿庄战役的相关史实。

台儿庄战役歼敌一万多人,取得了自抗战开始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

【解答】观察题干图片“台儿庄”等可知,题干图片所示的战役应该是台儿庄战役。

1938年春,日军从山东分两路南下,进攻徐州。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将日军一路阻止在山东临沂,另一路阻止在山东台儿庄。

双方在台儿庄展开激战。

在台儿庄内激战的时候,中国军队主力完成了对日军的包围,并发起全面反攻。

日军腹背遭到打击,狼狈败退。

中国军队共歼敌一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选项C叙述正确。

故选:

C。

 

31.(2018•烟台)从1946年下半年到1949年9月的3年中,烟台各县大批支前民工随军支前,先后支援了鲁南战役、孟良崮战役、滩县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

以上信息表明了上述战役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是(  )

A.国民党军队战斗力低下B.国民党统治腐败

C.人民群众积极拥护和支持D.解放军作战方针正确

【分析】本题考查解放战争的相关知识,了解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解答】由材料“从1946年下半年到1949年9月的3年中,烟台各县大批支前民工随军支前,先后支援了鲁南战役、孟良崮战役、滩县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可知,解放战争时期一系列战役的胜利与人民群众的支持是分不开的,这表明上述战役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人民群众积极拥护和支持。

故选:

C。

 

32.(2018•达州)自古以来,达州儿女就具有一颗爱国心。

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军队在东北寻衅”达城人民立即宣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