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中考综合理科创新试题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479827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96.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中考综合理科创新试题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河北省中考综合理科创新试题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河北省中考综合理科创新试题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河北省中考综合理科创新试题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河北省中考综合理科创新试题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中考综合理科创新试题试题.docx

《河北省中考综合理科创新试题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中考综合理科创新试题试题.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中考综合理科创新试题试题.docx

河北省中考综合理科创新试题试题

2017年创新实验班招生测试

相对原子质量:

Ca—40C—12O—16H—1Cl—35.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共47分。

1~19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20~22小题为多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不得分)

1.下列变化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铜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变成铜绿B.防毒面具里的活性炭吸附毒气

C.以大米、高粱、小麦等粮食为原料酿酒D.用燃烧法区别羊毛和合成纤维

2.“2H2+O22H2O”的化学变化过程中的最小粒子是

A.H2OB.O2C.H2D.H和O

3.学家用单个分子制成了“纳米车”,它能在人工操纵下运输药物分子到病源处释放以杀死癌细胞。

下列有关“纳米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纳米车”的研制成功说明分子要在人为外力作用下才能运动

B.“纳米车”分子不是由原子构成的

C.“纳米车”运输药物分子的过程是肉眼能直接看见的

D.“纳米车”研制成功说明在一定条件下人可以控制分子运动

4.

干冷

烧杯

甲烷

铁丝

氧气

白磷

红磷

二氧化碳

热水

A.验证甲烷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物有水和二氧化碳

B.验证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产物为四氧化三铁

C.验证白磷是可燃物,红磷不是可燃物

D.验证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且不支持燃烧

5.材料MFe2Ox(3<x<4)中M表示+2价的金属元素,在反应中化合价不发生变化。

常温下,MFe2Ox能使工业废气中的SO2转化为S,流程如下: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MFe2Ox是还原剂B.SO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x>yD.SO2发生了分解反应

6.2016年9月15日中国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

10月,两名男性航天员将乘坐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在天宫二号里面驻留30天,为使返回舱完好无损,飞船在重返大气层时,由于同空气的剧烈摩擦,船体的表面温度将上升到2000℃~3000℃,因此飞船表面必须有良好的防高温措施。

下列有关飞船的防高温措施中不可取的是( )

 A.使用陶瓷类的贴面覆盖船体,以防止高温侵入舱内。

  

B.使用在一定条件下能熔化或气化的表面覆盖材料

 C.使用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大气中氧气发生剧烈燃烧的表面覆盖材料 

D.使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分解反应的表面覆盖材料

7.1921年,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先生发明“联合制碱法”,工艺简洁效率高。

其主要反应如下:

①NH3+H2O+CO2===NH4HCO3;②NaCl(饱和)+NH4HCO3===NH4Cl+NaHCO3↓;③2NaHCO3△Na2CO3+H2O+CO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反应均是化合反应

B.③反应过程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C.③反应后的H2O和CO2可以被循环使用

D.反应结束后,只得到一种产物Na2CO3

8.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C.用等质量氯酸钾制取氧气

D.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9.一定温度下,在下图所示装置中,固体X与气体Y反应。

生成气态产物,当改变温度时该气态产物发生逆向反应,重新生成X和Y。

利用上述反应原理和装置,对含杂质的固体Co进行提纯(杂质不参加反应),发生的化学反应为:

Co(固)+2HCl(气)=CoCl2(气)+H2(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容器1中的温度为600℃

B.容器2中的固体是纯净的

C.该装置最终导出的气体是

D.固体

从容器1到容器2的过程为物理变化

10.核电荷数小于18的某元素X,其原子的电子层数为n,最外层电子数为2n+1,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n2-1。

下列有关X的说法错误的是(  )

A.X能形成化学式为X(OH)3的物质

B.X可能形成化学式为KXO3的物质

C.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可能比核电荷数少10

D.X可能形成化学式为KX的物质

11.学生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已知氮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

密度),操作为:

①从b端通入氮气

②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

③从a端通入二氧化碳

④将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放入广口瓶中

其中实验操作顺序最合理的是()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④①③①②D.④③①②③

12.下列实验中,运用了控制变量法的是

A.研究杠杆平衡条件时,反复做实验,通过分析得出结论

B.电解水实验中,通过检验两极产物研究水的组成

C.通过改变溶剂、温度测定物质溶解的多少,研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D.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时,通过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得知摩擦力的大小

13.下列对图4所示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v2

 

A.① c烧杯的作用是验证空气中的物质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

B.②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说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

C.③在冰面上小明推小华,自己却向后运动,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④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做圆周运动,说明物体运动需要力

14.“会说话的汤姆猫”是一款手机宠物类应用,如图5所示。

游戏时,当你对着它讲话,它就会模仿你的腔调学舌,非常好玩。

针对这一现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机发出声音时,是由于手机中的猫的声带振动而产生的

B.“汤姆猫”和人说出的话虽然语义相同,但两种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能够区别出来

C.当说话时声音很小时,“汤姆猫”没有反应,说明声信号的接收与发出声音的频率有关

D.说话的声音和手机发出的声音都是通过空气传到人的耳朵的,但传播速度不同

15.甲同学骑自行车去看望乙同学,得知消息后,乙同学步行去迎接,接到后同车返回,整个过程他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

A.两同学在t=10min时相遇

B.相遇前甲的速度是乙的4倍

C.相遇后乙的速度是原来的1.5倍

D.整个过程甲的平均速度是乙的4倍

16.炎热无风的夏天,小宇走在被晒得发烫的柏油路上,看见前面的路面已被一辆洒水车洒水淋湿了。

他认为走在淋湿了的路面上一定比走在干燥的路面上感到凉爽,于是赶快走过去,结果在洒过水的路面上,他却感到更加闷热了。

你认为产生这种感觉的主要原因是

A.洒水车中的水经过曝晒后,内能增大,温度很高

B.地面上的水使被反射的阳光增多,身体获得更多热量

C.洒水后使附近的空气湿度增加,身上的汗液蒸发变慢

D.地面上的水蒸发时把热量带到了人的身上

17.如图所示,深冬在北方地区出现的雾凇被许多网友误传为雪,雾凇和雪形成过程的相同点是(  )

A.都由水直接变成B.都由水蒸气直接变成

C.都要吸收热量D.内能都保持不变

18.2016年5月9日19时12分左右,“水星凌日”的天象于本世纪第三次出现.如图所示,水星如一颗小黑痣从太阳“脸上”缓慢爬过.它的形成与下列光现象原理相同的是(  )

A.小孔成像B.河水看起来变浅

C.海市蜃楼D.水中荷花的倒影

19.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力相等,若沿这两个正方体的竖直方向分别截去相同宽度,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是

A.p甲<p乙B.p甲>p乙C.p甲=p乙D.无法判断

20.小玲和小聪面对面站在水平地面上静止,小玲穿着旱冰鞋。

小玲所受的总重力为G玲,小玲对地面的压力为N玲,地面对小玲的支持力为N玲′,然后小玲推小聪一下,如图所示,小玲自己却向后运动,而小聪依然静止的站在原地,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N玲与N玲′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G玲与N玲′是一对平衡力

C.小玲推小聪时,小玲给小聪的力小于小聪给小玲的力

D.小玲推小聪时,小聪所受地面给他的摩擦力大于小玲给他的推力

21.如图所示,水平台面由同种材料制成,粗糙程度均匀,在它上面放着质量为m1的木块,将木块用轻绳跨过定滑轮与m2的钩码相连.木块在平行于台面的轻绳的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一段时间,钩码触地后立即静止,木块继续滑动一段距离停在台面上.绳重、轮与轴的摩擦均忽略不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木块匀速运动的过程中,木块的机械能越来越大

B.木块匀速运动的过程中,木块和钩码所受的重力都不做功

C.钩码触地后木块继续滑动的过程中,木块的动能越来越小

D.钩码触地后木块继续滑动的过程中,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m2g

2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R2和R3均为定值电阻,R1的阻值小于滑动变阻器R0的最大阻值,闭合电键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滑动变阻器的右端向左端滑动的过程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V1的示数先变小后变大,V2的示数先变大后变小

B.A1的示数不断减小,A2的示数不断变大

C.滑片在变阻器最右端时,V1与A1的示数的比值为R2的阻值

D.滑片在变阻器最左端时,V1与A1的示数比值大于V1与A2的示数比值

二、填空及简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每空1分,共31分)

23.医生检查视力时,人眼与视力表应相距5m,但某眼科室两墙间隔只有3m,于是医生在挂视力表的对面墙上挂一块平面镜,则被检查者与平面镜相距  m站立.

24.小明的妈妈煮菜时需要蛋黄,妈妈讲鸡蛋磕碗的边缘,蛋壳就裂了,这是由于碗边缘的  小,增大了对蛋壳的压强.接着妈妈拿着一个矿泉水瓶对准蛋黄上方(如图),挤压瓶子放手后,蛋黄自己“跑进”瓶内.小明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

挤压空矿泉水瓶时,力的作用改变了物体的  ,同时排出瓶内部分空气,放手后瓶内气压  (选填“大于”或“小于”)外界大气压,蛋黄自己“跑进”瓶子。

25.在装有适量水的容器中放入木块A,木块上方叠放铁块B,静止时如图甲所示,若水深为15cm,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  Pa(g取10N/kg);当把铁块B栓在木块A下方,放在水中静止时如图乙所示,则水对容器底部压强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6.学校用烟煤烧水时,将10kg的水在1标准大气压下从20℃烧开,水吸收的热量是  J,

燃烧了1.4kg的烟煤,烟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  J,实际上烟煤没有完全燃烧.若水吸收的热量是烟煤放出热量的84%,那么烟煤实际放出的热量是  J.(烟煤的热值是3×107J/kg)

27.检测机构为了检测汽车的刹车性能,在同一场地做了如下实验:

(1)某车以不同车速行驶时,测得有关数据如图甲所示.其中反应距离是指司机发现情况,决定刹车到脚踩在刹车踏板上时,车通过的距离;刹车距离是指脚踩在刹车踏板上,使车减速,到车停时车通过的距离.如果司机以60km/h的速度驾驶,从发现情况,决定刹车到车停止时,车通过的距离为  m.

(2)汽车的刹车方式有两种:

方式一:

刹车时,车轮不能滚动,只能滑行,直至车停.

方式二:

刹车时,车轮仍保持滚动,但滚动减慢,直至车停.

图乙反映的是以方式一和方式二刹车所产生的刹车距离的比较.从图中可知,在车速相同时,采用  (选填“刹车方式一”、“刹车方式二”)刹车后,刹车距离较短.

(3)检测中,相同的A、B两车均以v1速度行驶,A车采取方式一刹车,B车采取方式二刹车,刹车时车与障碍物的距离相等(距离小于S1,如图),则撞击时  (A/B)车对障碍物的破坏程度更大,理由是  (请结合图乙中曲线说明).

27.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课堂上,老师拿来两套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关闭图A装置中的弹簧夹a后,从长颈漏斗向试管口注入一定量的水,静置后如图所示。

试判断:

A装置是否漏气?

(填“漏气”、“不漏气”或“无法确定”)_________。

判断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闭图B装置中的弹簧夹a后,开启分液漏斗的活塞b,水不断往下滴,直至全部流入烧瓶。

试判断:

B装置是否漏气?

(填“漏气”、“不漏气”或“无法确定”)_____________。

判断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学习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后,同学们对该实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分组设计了多种实验装置,其中一组采用了右图所示装置:

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中留有25mL空气,给装有细铜丝的玻璃管加热,同时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至玻璃管内的铜丝在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加热,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观察密闭系统内空气体积变化。

(1)在实验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

(2)小组同学测得实验结果如下:

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

反应后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

25mL

22mL

由此数据可以推算出他测定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2l%(填“>”、“=”、“<”)。

造成该实验出现误差的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①没有交替缓缓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②读数时没有冷却至室温;③加入铜丝量太少;④加入铜丝量太多

(3)通过上面的实验,你学到的测量混合物中某成分含量的方法是

29.2016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地下水中的细菌和颗粒等杂质比湖水、河水等地表水中的少,请说出一个原因。

(2)水质检验后,如果自来水在传输过程中存在细菌污染,人们在家中饮用该水之前应该如何处理?

(3)从资源角度看:

水是生命之源。

看到右上侧漫画,你的感想是:

(解读漫画或

写一则节水广告或一条节水措施)。

(4)下列几种家用清洁剂都是用水做溶剂配制而成的,其功能及有效成分如下表所示。

清洁剂名称

洁厕灵

活氧彩漂

漂白精

功能

有效清除污垢,除异味

漂洗衣物,使色彩更鲜艳

快速漂除衣物污渍

有效成分

HCl

H2O2

NaClO

根据表格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盛有少量“活氧彩漂”液体的试管中,加少量二氧化锰,观察到的现象是:

②“洁厕灵”与“漂白精”不能混用。

二者若混合易产生有毒的氯气,同时有氯化钠和水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0.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在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其中二氧化锰起________作用;若用装置A制备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检查装置B的气密性方法是(借助水和图中其他装置)

(3)假如你收集了一集气瓶的空气样品,如图F装置,现需将其转移到集气瓶③中储存起来以备后续实验用(瓶②比瓶③容积大),请你设计一个转移气体的方案。

(4)若用装置C收集的氧气不纯,其可能两点原因是

31.A~F是初中化学中几种常见物质。

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已知常温下B、C为气体,且B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一种重要原料;D、F均为无色液体,都由甲、乙两种元素组成,且分子中甲、乙原子个数比依次为2:

1和1:

1;E为黑色固体,G是固体且是混合物,(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G

 

(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

CG

(2)写出C转变为B的化学方程式

(3)F中乙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

(4)从微观角度解释D、F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空1分,共25分)

32.小明同学用一个焦距未知的凸透镜、蜡烛、光屏、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如图a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如图b所示,若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能得到清晰缩小的烛焰的像,则蜡烛可能置于凸透镜左边a、b、c、d四点中的  点上(P是该凸透镜的2倍焦距处),此成像特点可应用在  上.如果不用光屏而用眼睛直接观察此像,则眼睛应位于透镜  (选填“左”或“右”)侧.

(3)实验中,光屏上已成清晰的、缩小的像,此时小明固定蜡烛和凸透镜,在蜡烛和凸透镜间放上自己所配戴的近视眼镜,若仍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需将光屏向  (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

33.在“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采用A、B两种不同的滑轮组进行试验(如图甲所示),发现了一些实际问题,下表是实验中的几组数据.

次数

装置

物块重/N

物块上升高度/m

拉力/N

测力计移动距离/m

总功/J

机械效率η

1

A

0.50

0.2

0.20

0.4

0.08

125%

2

A

1.90

0.2

0.95

0.4

0.38

100%

3

B

0.50

0.2

0.25

0.6

4

B

1.90

0.2

0.75

0.6

0.45

84.4%

(1)实际中机械效率η  (填“>”“=”或“<”)1.通过观察图乙和图丙,手持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时,发现指针的位置不同,图乙中指针在零刻度线的下方,图丙中指针在零刻度线处.

(2)表格中1、2两次实验的机械效率分别是125%和100%,原因是:

用滑轮组A进行试验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细绳实际拉力做的功要  ,因此测得的机械效率比实际效率要高.

(3)实验总结:

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考虑弹簧测力计对读数的影响,测拉力时,弹簧测力计一般要竖直向上  移动,若弹簧测力计倒置时测拉力,要先将指针调至零刻度线处.

(4)第3次实验中,通过表格中的数据,计算总功为  J,机械效率为  .

(5)通过比较第3次和第4次实验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有关.

34.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3V,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0~15Ω”.三个定值电阻R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

(1)帮小明补画导线,使图甲成完整电路.

(2)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发现电流表没有示数,电压表有明显的示数,则发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

(3)排除故障后,小明继续进行实验,他在读取完电流表示数后,直接拆下阻值为5Ω的电阻并改换成10Ω的电阻,他认为这样操作简单方便,那么:

①请指出他在操作中的错误:

  。

②正确操作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往上次实验位置的  方(选填“左”或“右”)移动.

(4)接入5Ω的电阻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为  V,当接入15Ω的电阻后,不管如何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都不能使电压表的示数与原来相同,若要完成实验,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

A.改变电压表的量程;

B.接入15Ω的电阻,无法完成,略去不做,前两组实验数据照样可以得出结论;

C.第一次接入5Ω的电阻时,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V;

D.换用最大阻值为20Ω的滑动变阻器进行实验.

(5)要测量未知电阻Rx(阻值约为150Ω)的阻值,小红直接利用图甲电路,把电阻R换为Rx后发现这种方法不能较准确测出Rx的阻值,理由是  .

除了以上器材外,小红身边仅有一个最大阻值范围为“0~100Ω”的滑动变阻器,她思考后,修改了电路图,并且只操作一步就测出Rx的阻值.

实验操作  (用字母表示测出的物理量),可测出Rx=  .

35.目前,我国的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及四川盆地等地是酸雨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主要原因之一是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

【提出问题】通过实验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

【查阅资料】

(1)二氧化硫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由紫色变为无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SO2+2KMnO4+2H2O=K2SO4+2MnSO4+2X,X的化学式为

(2)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一样,也能使澄清石

灰水变浑浊。

根据上述资料,甲、乙、丙同学分别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探究】甲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A、B两步实验:

 

观察到了A中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于是他

得出了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的结论。

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方案不合理,理由是。

丙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部分装置在图中略去):

 

【解释与结论】上图C装置的作用是

D装置的作用是。

丙同学通过的现象,得出了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的结论。

四、计算应用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6题5分,第37题6分,第38题6分。

解答时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计算步骤等,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

36.我校化学兴趣小组做探究影响化学反应快慢的因素得实验,分别选取相同的大理石碎屑、块状大理石(主要成分:

CaCO3)两种样品各12克,分别与足量的,浓度相同的稀盐酸反应(样品中的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实验装置如图,每2分钟读取一次电子天平的示数,据此计算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并记录前18分钟数据如下表:

大理石和

稀盐酸----------

电子秤------

时间/分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大理石碎屑生成CO2质量/克

0

2.90

3.50

3.96

4.36

4.60

4.72

4.80

4.80

4.80

块状大理石生成的CO2质量/克

0

0.90

1.60

2.20

2.72

3.20

3.62

3.96

4.22

4.40

(1)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如图装置的哪一现象可判断反应结束?

(2)结合表格分析,块状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最多能生成多少克二氧化碳?

简要说明判断的理由:

(3)当反应进行到18分钟时块状大理石中有多少碳酸钙与稀盐酸发生了反应?

(写计算过程)

 

37.如图甲所示是一艘海事打捞船正在打捞一沉入海底的物体.打捞船将物体以0.5m/s的速度向上匀速提起,从开始打捞到全部出水,钢缆提升物体的功率P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第80s时物体全部出水,海水的密度取1×103kg/m3,求:

(1)物体上表面刚好到达水面时,钢缆所做的功;

(2)开始打捞时物体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强;

(3)被打捞的物体的密度.

 

38.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通过测电流表的示数来探究不同物体在木板上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将物体放置在水平的长木板上,导电性能良好的弹簧右端与物体及滑动变阻器R1滑片P相连(不计滑片与滑动变阻器线圈间的摩擦;滑动变阻器长18cm,其阻值随长度均匀变化;弹簧处于原长时,指针正好指在a端.探究过程中,滑片P始终在a、b间,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墙壁上.R0=5Ω,电源电压为3V.问:

(1)用F1=10N的力向右拉动长木板,当指针P稳定时,指在变阻器离b端15cm处,此时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9N,电流表的示数为0.1A,求变阻器R1的最大电阻.

(2)将物体B放在长木板上,用F2=20N的力向右拉动长木板,当指针P稳定时,指在变阻器离b端13cm处,B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是多少?

综合理科试题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共47分,1—19题为单选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20—22题为多选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