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第二课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478895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90.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第二课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一章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第二课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一章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第二课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一章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第二课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一章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第二课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章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第二课时.docx

《第一章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第二课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第二课时.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章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第二课时.docx

第一章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二课时

第一章第一节《元素周期表》教案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2.在初中有关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3.通过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之间的关系;

4.知道核素、同位素的涵义;认识原子结构相似的一族元素在化学性质上表现出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查找元素周期表发现史,学会运用查阅资料获取信息;

2.培养学生通过分析和处理数据得出结论,形成概念,发现规律的思维方法;

3.在元素周期表的教学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

4.通过交流讨论,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元素周期表的教学中,通过探究规律,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2.设计多种交流和探究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判断依据。

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

三、教学难点

【引入】活泼的金属元素Na的性质是我们所熟知的,现象是本质的反应,宏观是微观的体现。

现在让我们从原子结构这一微观角度来研究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质的关系。

【板书】1.碱金属元素

(1)碱金属的原子结构

【思考】教材第5页“科学探究”,填写第5页表格。

元素

名称

元素

符号

核电荷数

原子结构示意图

最外层电子数

电子层数

原子半径

nm

0.152

0.186

0.227

0.248

0.265

【思考】碱金属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碱金属原子结构有何异同?

①相同点:

碱金属元素原子结构的      相同,都为   。

②递变性:

从Li到Cs,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中,   依次增多。

碱金属元素的主要物理性质

元素

名称

元素

符号

核电

荷数

颜色和状态

密度

g/cm3

熔点

OC

沸点

OC

Li

3

银白色,柔软

0.534

180.5

1347

Na

11

银白色,柔软

0.97

97.81

882.9

K

19

银白色,柔软

0.86

63.65

774

Rb

37

银白色,柔软

1.532

38.89

688

Cs

55

略带金色光泽,柔软

1.879

28.40

678.4

【思考】如何通过实验验证碱金属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不同点?

实验:

(1)钾与O2的反应;

现象:

金属钾被加热后慢慢熔成金属小球,并且剧

烈燃烧,发出紫色火光(透过蓝色钴玻璃)。

(2)钾与H2O的反应;

现象:

金属钾浮在水面上,剧烈反应,听到微弱的

爆鸣声,并且出现紫色的火光(透过蓝色钴玻璃)。

【讨论】根据实验讨论钠与钾的性质有什么相似性和不同性。

你认为元素的性质与他们的原子结构有关系吗?

其余碱金属的性质又如何?

钠与钾都能与氧气、水发生反应,但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碱金属元素在化学性质上的规律

【板书】

(1)相似性:

均能与氧气、与水反应,表现出金属性(还原性);

4Li+O2====2Li2O

2Na+O2====Na2O2

2Na+2H2O===2NaOH+H2↑

2K+2H2O===2KOH+H2↑

(请大家书写出Rb、Cs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M+2H2O===2MOH+H2↑

(2)递变性:

与氧气、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有所不同;在同一族中,自上而下反应的剧烈程度逐渐增大.

【板书】元素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

1.根据金属单质与水或者与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

置换出氢越容易,则金属性越强。

2.根据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强弱。

碱性越强,则原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3.可以根据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强弱判断。

金属阳离子氧化性越弱,则元素金属性越强。

【思考】分析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试推测一下F、Cl、Br、I在化学性质上表现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找出卤族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结构上的相同性质上的相似

(1)都能与金属反应生成金属卤化物

(2)都能与氢气反应生成卤化氢(HX)

(3)都能与水反应

(4)都能与碱反应

【引入】借鉴推导碱金属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的方法,结合已学过的氯元素的性质,现在我们来进一步学习卤族元素,并比较与Cl2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板书】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卤族元素

【科学探究1】根据碱金属元素结构的相似性、递变性,根据下表总结并推测卤族元素的结构和性质有什么相似性和递变性。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核电荷数

原子结构示意图

最外层电子数

电子层数

原子半径

卤族元素

0.72nm

0.99nm

1.14nm

1.33nm

【板书】

相似性: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均为7;

递变性:

卤素原子随着荷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逐渐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逐渐减小,得电子能力越来越差,非金属性减弱。

【讲解】非金属性:

非金属得到电子的能力。

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1.非金属单质与H2化合的难易程度;

2.非金属单质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过渡】下面我们根据对卤素性质来验证卤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板书】1.卤素的物理性质

【科学探究2】根据下表,总结卤素的物理性质有什么相似性、递变性。

卤素单质

颜色和状态(常态)

密度

沸点℃

熔点℃

溶解度(100g水中)

F2

淡黄绿色气体

1.69g/L(15℃)

-188.1

-219.6

反应

Cl2

黄绿色气体

3.214g/L(0℃)

-34.6

-101

226cm3

Br2

深红棕色液体

3.119g/cm3(20℃)

58.78

-7.2

4.17g

I2

紫黑色固体

4.93g/cm3

184.4

113.5

0.029g

相似性:

都是双原子分子,有颜色,不易溶于水(氟除外),易溶于苯、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萃取原理)。

递变性:

从氟到碘,单质的颜色逐渐加深,密度依次增大,熔点、沸点依次升高。

【板书】2.卤族元素的化学性质

(1)卤素单质与H2的反应

化学式

跟氢气的反应

反应化学方程式

F2

在冷、暗处就能剧烈化合而爆炸,生成的氟化氢很稳定

F2+H2=2HF(氟化氢)

Cl2

在光照或点燃下发生反应,生成的氯化氢较稳定

Cl2+H2=2HCl(氯化氢)

Br2

在加热至一定温度下才能反应,生成的溴化氢不如氯化氢稳定

Br2+H2=2HBr(溴化氢)

I2

持续加热,缓慢的化合,碘化氢不稳定同时发生分解

I2+H2

2HI(碘化氢)

(2)卤素单质与水、碱反应的比较

化学式

与水的反应

与碱的反应

F2

2F2+2H2O=4HF+O2↑(剧烈)

很复杂

Cl2

Cl2+H2O=HCl+HClO(能跟水反应)

Cl2+NaOH=NaCl+NaClO+H2O

Br2

Br2+H2O=HBr+HBrO(比氯气跟水的反应更弱一些)

Br2+NaOH=NaBr+NaBrO+H2O

I2

I2+H2O=HI+HIO(只有很微弱的反应)

不写

【总结】卤素与H2、H2O、碱的反应,从氟到碘越来越不剧烈,条件越来越苛刻,再次证明了结构决定性质,从结构上的递变决定了性质的递变性。

(3)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实验1】完成下列实验,观察现象。

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

现象

化学方程式

1.将少量新制的饱和氯水分别加入盛有NaBr溶液和KI溶液的试管中,用力振荡后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静置。

1

2

2.将少量溴水加入盛有KI溶液的试管中,用力振荡后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静置。

3

【思考与交流】分析以上实验涉及的三个反应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找出氧化剂、氧化产物,比较氧化性强弱。

再次证明,结构决定性质,卤族元素从氟到碘,氧化性逐渐降低。

【选学内容】3.卤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

(1)单质Br2易挥发,单质I2易升华;

(2)I2遇淀粉呈现出特殊的蓝色,碘的这一特性可以用来检验碘的存在。

(3)卤化银

卤化银

AgF

AgCl

AgBr

AgI

颜色及水溶性

溶于水

白色沉淀

浅黄色沉淀

黄色沉淀

卤化银的用途:

卤化银都有感光性,在光的照射下会发生分解反应。

例如:

2AgBr

2Ag+Br2

卤化银的这种感光性质,常被用于制作感光材料。

五、板书设计

一.碱金属元素

1.碱金属元素

(1)相似性:

均能与氧气、与水反应,表现出金属性(还原性);

4Li+O2====2Li2O

2Na+O2====Na2O2

2Na+2H2O===2NaOH+H2↑

2K+2H2O===2KOH+H2↑

(2)递变性:

与氧气、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有所不同;在同一族中,自上而下反应的剧烈程度逐渐增大.

2.元素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

(1).根据金属单质与水或者与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

置换出氢越容易,则金属性越强。

(2).根据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强弱。

碱性越强,则原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3).可以根据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强弱判断。

金属阳离子氧化性越弱,则元素金属性越强。

二.卤族元素

相似性: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均为7;

递变性:

卤素随着荷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逐渐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逐渐减小,得电子能力越来越差,非金属性减弱。

非金属性:

非金属得到电子的能力。

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1)非金属单质与H2化合的难易程度;

(2)非金属单质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1.卤素的物理性质

2.卤族元素的化学性质

(1)卤素单质与H2的反应

(2)卤素单质与水、碱反应的比较

(3)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3.卤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

(1)单质Br2易挥发,单质I2易升华;

(2)I2遇淀粉呈现出特殊的蓝色,碘的这一特性可以用来检验碘的存在;

(3)卤化银。

卤化银的用途:

六、课堂练习

1.随着卤族元素核电荷数的增大,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A.单质的颜色逐渐加深

B.单质的熔沸点逐渐降低

C.单质的密度逐渐增大

D.单质在水中的溶解度逐渐增大

2.卤素单质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这主要是由于卤素( )

A.单质均为双原子分子

B.均为非金属元素

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均为7个

D.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依次增大 

3.下列液体分别与碘水混合,充分振荡,静置后上层液体为紫色、下层液体为无色的是(  )

A.四氯化碳B.酒精C.苯D.氯水

4.如图,在盛有溴水的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苯、四氯化碳和酒精,振荡后静置,出现下列现象,正确的结论是()

A.①加入的是CCl4,②加入苯,③加酒精

B.①加入的是酒精,②加入CCl4,③加苯

C.①加入的是苯,②加入CCl4,③加酒精

D.①加入的是苯,②加酒精,③加CCl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