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二十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477775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29.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成都二十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四川省成都二十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四川省成都二十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四川省成都二十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四川省成都二十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成都二十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docx

《四川省成都二十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二十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成都二十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docx

四川省成都二十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历史试题

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

10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选择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填写在答题纸上,考试结束时,由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纸一并收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纸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题1.5分,共计48分)

1、早期国家出现的突出标志是

1金属器具的使用②贫富分化的产生③文字的成熟④城的出现⑤礼制的初步形成A、①②④B、②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①④⑤

2、有关夏商政治说法正确的是

①启继承禹的最高政治领袖的地位,“家天下”制度由此开始;②夏王朝为商汤所灭;③数量可观的甲骨文资料反映了商朝社会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文化生活;④商代贵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⑤商王朝的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行决策。

A、①②④B、②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3、由于血缘关系的亲疏不同,西周贵族集团形成的宗法等级序列应该是

A、周王——卿——诸侯——士B、周王——诸侯——卿大夫——士

C、周王——诸侯——士——大夫D、周王——大夫——士——卿

4、“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三省六部

5、“皇帝”制度创立于秦朝,关于这项制度说法错误的是

A、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决定于皇帝一个人的意志

B、“主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也”成为中国古代的政治定律

C、历代官僚体制虽有变化,但都以维护王权、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准则

D、“法令出一”意思是说,皇帝的决策往往要得到群臣的一致意见

6、西汉王朝大体继承沿用了秦王朝的基本制度,史称“汉承秦制”。

下列哪项制度不是对秦制的沿用

A、皇帝制度B、三公九卿制度C、郡县制度D、刺史制度

7、西汉时的刺史代表中央行使

A、监察权B、行政权C、军权D、财权

8、在位时期注意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用人,参与国家政治中枢的主要决策,形成“内朝”和“外朝”政治现象的皇帝是

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宋太祖

9、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完善了自秦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其积极意义在于

A、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B、有利于选拔人才,保证政治清明

C、加强了皇权D、中央机构有明确的分工与制约,提高了工作效率

10、中国古代官吏选拔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与“九品中正制”相一致的

A.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B.唐制,取士之多,多因隋旧

C.立嫡以长不以贤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11、下列地方行政序列属于唐王朝的是

A、州-郡-县B、路-州-县

C、道-州-县D、省-道-府-县

12、关于元朝创立的行省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是当时地方最高行政区,行政权利受中央的节制;②行省官员要定期觐见皇帝,向皇帝述职;③为保证官员尽职尽力,中央采取省官互迁的形式加以控制;④行省最高长官有权利决定或更改赋税征收制度

A、①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

13、元朝统治者设立的管理全国佛教事务和西藏政教事务的行政机构是

A、中书省B、枢密院C、宣政院D、御史台

14、下列历史事件与雍正皇帝有关的是

①废除“丞相”制度;②设立“内阁”;③设立“军机处”;④推行“密折制度”

A、①④B、②③C、③④D、②④

15、清朝为近代中国版图的基本奠定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A、其边疆政策的基本原则之一是:

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

B、主管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是御史台

C、明代形成的土司制度发展到清代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边疆的统治

D、土尔扈特部的回归是清政府实施“改土归流”的结果

16、下列对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关系演变趋势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监视B、地方独立性增强,中央集权削弱

C、地方权力愈来愈小,中央权力愈来愈大D、中央对边地治理渐趋严密

17、据统计,希腊的土地面积中,超过80%是崎岖的山地,只有不到20%的土地可供耕地,境内也没有大河可资灌溉。

这一地理环境直接导致了

A.实行城邦政治B.造船、航海业发达

C.粮食产量有限,无法承受人口增多的压力D.进行海外殖民

18、先秦时期,中国产生了分封制,同时期希腊却实行公民直接管理国家的民主制度。

与中国相比,古希腊所具有的特殊条件不包括

A.山多地少,三面环海,岛屿众多的海洋地理环境

B.形成了小国寡民的城邦政治C.工商业经济和海外贸易发达

D.国家统一,疆域辽阔

19、据说古奥运会是为祭祀宙斯神而举办的,运动会期间希腊各邦都必须停战,优胜者将被看为英雄而受到热烈欢迎。

古希腊还规定参加运动会的每个竞技者必须是纯希腊血统、未受过任何刑法的自由男子,并且禁止妇女参加和观看运动会。

对上诉材料理解有误的是

A.古希腊人十分重视奥林匹克运动会

B.古希腊运动会具有十分鲜明的民族和宗教色彩

C.古代希腊存在着对妇女、奴隶和移民的歧视

D.由于奥运会的存在,希腊个邦之间不再发生战争

20、公园前6世纪,雅典“有资产阶级开始获得了实力,于是旧的血缘亲族关系集团就开始被排斥了”。

这种现象的出现应归功于

A.梭伦B.克里斯提尼C.伯里克利D.苏格拉底

21、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

公元前6~前5世纪中国、希腊政治发展的特点分别是A.从诸侯国家走向统一/建立起民主政治

B.中央集权制度形成/雅典民主政治奠基C.官僚政治趋于完备/确立三权分立机制D.专制皇权正式确立/居民参与公民政治

22、雅典梭伦改革、秦朝实行郡县制和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A.都加强了中央集权B.都缓和了社会矛盾

C.都打破了世袭特权D.都奠定了民主政治基础

23、在古希腊文中,“民主政治”(demokrafia)一词由“人民”(demos)和“统治”(kratos)复合而成。

这说明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强调

A.公民的广泛参与和直接管理B.公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C.民事案件均由陪审法庭判决D.全体居民均享有民主权利

24、乌尔比安的《论告示》中记载:

“如果洗衣人收到一件交付清洗的衣服,而老鼠将衣服咬坏了。

那么,洗衣人要对此依照承揽之诉承担责任。

”这一案例体现的罗马法原则是

A.重视证据B.公平公正C.契约至上D.注重程序

25、诗人爱伦坡曾说:

“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

古代罗马国家的最伟大之处在于

A.民主政治的发达B.哲学思想的深奥

C.建筑风格的独特D.法律体系的缜密

26、清政府完全变成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是在

A.第二鸦片战争后B.中法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27、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意思是说

A.中国在政治上开始成为半殖民地,经济上变为半封建形态

B.中国有些地区成为半殖民地,有些地区变为半封建社会

C.中国开始变为一个不完全的殖民地和不完全的封建国家

D.中国变成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的国家

28.19世纪,美国为分享侵略权益,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其含义是指

A.中国对列强开放门户B.西方列强在华势力范围向美国开放门户

C.列强在华势力范围相互开放门户D.清政府与各国之间相互开放

29、新疆有一座晚清名臣的祠堂,悬挂一副楹联:

“提挈自西东……十年戎马书生老;指挥定中外……万里寒鸦相国祠。

”它颂扬的是

A、曾国藩B、左宗棠C、李鸿章D、张之洞

30、《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人民掀起了反割台斗争,当时的主要将领有

①邱逢甲②刘步蟾③唐景崧④徐骧⑤刘永福

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⑤C、②③D、①④⑤

31、北洋舰队丧失黄海海域制海权,以及后来全军覆没的主要原因是

A.黄海海战使主力被歼B.实力对比敌强我弱

C.战备不足,指挥失当D.李鸿章的“避战保船”方针

32、义和团揭贴中写道: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升黄表,焚香烟,请来各等众神仙。

……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

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罗势萧然。

”这反映了义和团①斗争锋芒直指帝国主义②运动具有浓厚的迷信色彩③具有盲目排外的局限性④认识到清政府卖国本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52分

33、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丞相之印章”封泥

材料二:

周亚夫;汉文、景之世名将。

周勃次子,因兄胜之杀人被处死,故得嗣爵,封为条侯。

文帝后元六年(前158),匈奴大举侵扰上郡、云中,京城长安告警。

周亚夫以河内太守被任为将军,驻屯细柳。

因治军谨严有方,不久迁中尉,负责京城治安。

汉景帝刘启即位后,任亚夫为车骑将军。

三年(前154)吴楚七国发动叛乱,周亚夫以太尉率军平叛。

他会兵荥阳,固守昌邑,待机以轻骑断绝吴军粮道。

最后以精兵出击,不到三个月,就平定了叛乱。

五年后,周亚夫迁为丞相,很受景帝器重。

不久,因不同意废栗太子,又在王皇后兄王信和匈奴降王徐卢五人封侯等政事上与景帝旨意相左,加以梁孝王的挑拨和诬陷,受到景帝猜忌,中元三年(前147)被免除丞相职务。

景帝后元元年(前143),周亚夫子私买工官尚方甲盾五百具,备作其父葬器,被人告发,事连周亚夫。

廷尉召亚夫对质,并逼其供认谋反。

周亚夫不服,绝食五日,呕血而死。

请回答:

①依照秦朝官制,丞相一职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2分)

 

②依据材料一,周亚夫被免于丞相职务的原因是什么?

其根本原因又是什么?

(4分)

 

③周亚夫曾经做过太尉,后来被廷尉逼供而死,太尉是主管什么的官职?

廷尉又是主管什么的官职?

(2分)

 

④周亚夫被封为条侯和后来被封为车骑将军,被封的原因有何不同?

(2分)

 

⑤前后两种不同的任职原因说明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的什么发展趋势?

(2分)

 

34、阅读下列材料:

(10分)

材料一、科举考试制度是中国封建王朝通过设立各种科目公开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

创始于隋,形成于唐,完备于宋,强化于明,至清趋向衰落。

历经1300余年,对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观念和社会风尚有重大影响。

-《中国大百科全书》

材料二:

诗赋是唐代科举考试中的重要考试项目。

唐初考试由于“明经多抄义条,进士惟诵旧策,皆无实才”,乃下诏进士加试诗赋。

作诗赋既要具备足够的自然常识、文化知识,还要具有一定的形象思维能力,并要有激情。

这一切都有助于活跃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感情。

但科举考试在于选拔官吏,并非选拔诗人,诗赋作得好,并不一定善于吏治。

唐代宗时礼部尚书杨绾批评开元、天宝之际的进士“以声律为学,多昧古今”,“六经则未尝开卷,三史则皆同挂壁”(《旧唐书》卷一一九《扬绾传》)。

他认为经史知识是居官所不可缺少的。

北宋的王安石,南宋的朱熹,从不

同的观点出发,前者认为诗赋无补于治国,后者认为诗赋无助于人的道德修养,都要求取消诗赋。

但直到清末,诗赋一直是进士科的考试项目。

------《中国大百科全书》

材料三:

宋代科举考试告示

-----《中国大百科全书》

材料四:

南闱放榜图清代科举考试江南乡试放榜图  

根据以上材料,选择恰当角度,对上述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作点评。

(10分)

 

35、(14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请回答:

(1)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的一对基本矛盾。

试述汉朝、唐朝、宋朝、明朝是如何解决这一对矛盾的。

(4分)

 

(2)历代中央政府注重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试述秦、汉、唐、宋、元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及其特点。

(6分)

 

(3)概括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4分)

 

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贵族占据了首席执行官等重要职位,还把持着最高决策机关,监察和审判机关的长老会议,而作为最高权力机关的公民大会,在当时没有实际权力,形同虚设。

贵族通过放高利贷,土地兼并等方式盘剥平民,平民处境不断恶化,甚至沦为债务奴隶。

材料二希腊城邦雅典是民主政体的发源地。

如果(公民)大会通过了某项议案,那么这一议案就成为所有公民必须遵循和执行的法律。

……其中的一些重要法律要委托大会秘书刻碑存证。

碑文的开头必然是“议事会和人民决议”,或仅仅是“人民议决……雅典民主政权机关的运作机制和操作程序,以及不同构成单位之间的整合关系正式依赖这些法律才得以存在和运行的。

——《世界历史十五讲》

(1)依据材料一的概括指出,公元前6世纪古代雅典面临着怎样的危机?

(2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述雅典民主政体包括哪些政权机构?

它们的存在和运行靠什么来维系?

(4分)

 

(3)为化解危机,雅典进行了改革。

请指出它化解危机的举措对人类政治文明产生的影响。

(2分)

37、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从以商品输出为主,发展到以资本输出为主。

结合这一时期不平等条约的有关内容,阐述这一变化过程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8分)

 

高2014级1班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题

33.①协助皇帝,处理政事;(2分)

②a、在废太子、封侯等政务上与汉景帝旨意相左;(1分)b、梁孝王的挑拨和诬陷;(1分)

C、君权与相权的冲突,打击相权以加强君主专制;(2分)

③a、主管军事(1分)b、主管司法(1分)

④被封条侯是继承其父爵位;(1分)被封车骑将军是因为军功;(1分)

⑤a、选官由注重血统向注重才能转化;(1分)

b、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1分)

35.

(1)汉朝:

汉武帝时期频繁更换丞相,挑选亲信组成与丞相为首的“外朝”相对应的“中朝”。

唐朝:

完善隋朝设立的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互相牵制、互相监督。

宋朝:

设立参知政事为副宰相,分散宰相的行政权。

明朝:

废除丞相,权分六部,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后又设立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4分)

(2)演变:

秦朝在地方推行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汉朝沿袭秦朝的郡县制后又在郡之上设置了州。

唐朝设立道、州、县三级制。

宋朝设置路、州、县,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特点:

中央严格控制地方,不允许地方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

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君主。

(6分)

(3)积极作用:

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抵御外来侵略;能够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从事大规模的经济活动,兴建大型工程;有利于各民族融合和国内各地间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更广的范围内传播。

(答到任意两点给2分)

消极作用:

在封建社会后期束缚了生产力,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皇权专制易产生暴政、腐败现象;思想文化专制的加强,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阻碍了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

总之,在封建社会晚期,极大地妨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使中国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

(答到任意两点给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