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保证措施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891682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保证措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质量保证措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质量保证措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质量保证措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质量保证措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质量保证措施方案.docx

《质量保证措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保证措施方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质量保证措施方案.docx

质量保证措施方案

质量保证措施方案

第一节质量保证体系

一、质量责任制

由总经理与项目经理签订质量责任状,明确项目经理责、权、利以及奖罚措施;项目与班组签订质量责任状,明确职责及奖罚措施。

对分包单位的工程质量也用合同形式严格明确奖罚措施。

二、质量保证体系实施

1、加强施工管理工作

1.1严格执行质量安全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与质量手册。

1.1.1项目部各成员、各工种均严格执行已通过的有关《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及《支持性文件》。

其目的在于能“一次建成用户满意的产品”,防止建筑安装产品从材料采购到施工、安装直至服务的全过程出现不合格现象。

同样也是我们公司贯彻质量方针,达到质量目标,承担质量责任和向顾客提供质量保证的基本文件。

1.1.2在执行过程中公司及项目均设专人进行针对性管理,并且按文件的程序内容逐项办理,并完整地整理好执行过程中的资料(存档)。

1.2组织保证、实现目标管理

1.2.1建立强有力的项目班子

对该项目的质量目标承诺是经过周密考虑及安排的。

我们认为要搞好一个工程,不论工程大小,首先要做到组织保证,即组建一个强有力的项目班子是搞好该工程的关键,所以我们精心地选择了曾施工过类似工程的现场管理班子为主要人员,再充实一部分优秀人员组成工程项目部,进驻该项目进行施工。

该项目班子有以下几点特点:

a.配备较为全面:

项目部由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材料员、预算员等组成,做到人员齐全、职责明确,整个项目管理班子成员都受过专业知识教育,并从事本专业工作十余年,甚至数十年,具有十分丰富的施工经验。

b.有创优夺杯的丰富经验:

我公司针对本工程特选公司中曾创出过省市级优质工程的项目班子进行施工。

c.对抓工程质量有敢创敢拼的精神,并富有创杯特色处理的办法。

d.有团结互助共同进取的工作作风。

e.并在推广应用建筑新技术、新工艺方面有一技之长。

f.在工程施工协调方面具有一定的经验。

根据上述项目班子的特色,特点及公司内部一系列质量管理条例、措施、责任制等,我们完全可以达到预期目标。

1.2.2对项目班子实行目标管理及控制

针对该工程的特点、环境及一些特定条件,公司对项目实行目标管理,实现各项目标是施工项目管理的所在,因此应当坚持以控制论原理和理论为指导进行全过程的科学控制。

故针对项目制定如下几项控制目标:

a.质量控制目标

b.进度控制目标

c.安全控制目标

d.现场文明施工控制目标

e.工程成本控制目标

由于在施工项目目标管理及控制过程中,会不断受到客观因素的干扰,各种风险因素有随时发生的可能性,故应通过组织协调。

所以公司对项目实行动态管理,这样可随时处理及排除所发生影响目标的不利因素,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

1.3加强对项目质量因素的控制

影响施工项目质量的因素分五大类即为人、材料、机械设备、采用的施工方法、生产劳动管理环境。

1.3.1人的因素:

人作为控制对象,主要避免失误,作为控制动力,要充分发挥调动人积极性及主导作用,从而确保质量目标,严格禁止无技术资格的人员上岗作业。

在选择人的问题上从思想素质、技术素质等方面综合考虑。

1.3.2材料因素:

对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等的控制,主要是严格检查验收,正确合理使用,建立管理台帐,进行收发储运等各环节的技术管理,严格杜绝不合格的材料使用在工程中去。

1.3.3机械控制:

包括施工机械设备,操作工具等控制。

根据工程不同的工艺特点和技术要求,选用合适的机械设备,正确使用、管理和保养,健全“人机固定”制度,“操作证”制度,“岗位责任”制度,交接班制度,“技术保养”制度,确保机械设备处于最佳作用状态,为提高工程质量创造有利的条件。

1.3.4工艺方法控制:

认真编制完善施工组织设计与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技术措施等方面控制。

要切合工程实际,解决施工难题,并有利于保证质量、加快进度等,一旦审核完毕作为施工过程中的一项岗领性文件来执行。

1.3.5环境控制:

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

有工程技术环境(地质、水文、气象等)工程管理环境(质保体系、质量管理制度、劳动环境、作业场所、工作面等),所以针对上述分析要素及工程的特点和具体条件,对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相对应采取针对性的有效措施加以控制,确保工程质量。

1.3.6成立相应QC小组

为了提高工作质量和工程质量,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在本工程施工过程中根据工程进度,分阶段成立主体混凝土工程、墙面粉刷等多个QC小组,各QC小组由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员、操作班组长等人员组成。

各QC小组成立后按“PDCA的四个阶段,八个步骤”开展活动,针对每一QC内容的分部工程,在每次PDCA循环对人、材料、机械设备、工艺方法、环境五方面进行分析、总结,稳定和提高工程质量。

2、加强各阶段工程质量的控制和管理

2.1事前质量控制

2.1.1做好施工准备工作

施工准备工作贯穿施工全过程中。

技术准备;熟悉审查施工图纸,了解建设地点的自然条件及技术经济条件,合理地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2.1.2物质准备

开工前对原材料、机械设备、周转材料进行准备,将已确定的项目管理人员,施工队伍等逐步按工程所需进场,对每一个进行的员工都进行针对本项目的培训,使每人在项目一开始就树立创优夺杯的思想。

2.1.3施工现场准备

现场临舍搭建,控制网点,水准点标桩的测量,施工用水、电的架设等。

2.2事中质量控制

2.2.1全面控制施工过程质量,重点控制工序质量,做到工序交接有检查,质量预控有对策,施工项目有方案,技术措施有交底,图纸会审有记录,配制材料有检查,隐蔽工程有验收,计量仪器有校验,设计变更有手续,道道工序有检查,质量处理有复查,成品保护有措施,行使质量员有表决权(给公司及项目部专职质量员针对质量问题的管理有相当的表决权),质量、资料有档案。

2.2.2项目从主体到装饰全过程紧紧抓住事中质量控制的各道工序,并且指派有经验的专项质量管理员(如装饰阶段另行有针对性的增派经验丰富的质检人员进场)。

真正地做到将质量通病消灭在萌芽状态中,不造成后患,确保工程质量上台阶。

2.3事后质量控制

2.3.1组织自检和互检专检工作,另外按规定的质量评定标准和办法,对自己多完成的各分项、分部及分包工程所组成的整体单位工程进行整改和处理。

并请监理、建设单位、设计、质检部门预先来现场进行预检。

3加强对施工班组的管理

3.1施工班组的选择

3.1.1完成一项好的作品,除了管理以外,还必须具备操作人员的优先问题,我们的设想为,首先选择质量意识较强,并且具备创优夺杯操作经验丰富的班组进场施工。

3.1.2具体选择分为二个阶段,一是主体工程阶段;二是装饰工程阶段,并且根据工程的主体、装饰特点来进行班组选择,真正地吸收技术素质高,有创新特长,注意质量意识,有组织纪律保证的优秀班组进场施工。

3.2技术素质的测试

对每选择进场的班组,进行有代表性操作技能的实地操作测试,择优录取,特别在选择装饰班组进场操作前。

首先施工样板房进行测试工作,比高低、比速度、比素质的“三比”工作,优胜劣汰,真正地做好进场操作班组的优化工作,为完成好的作品从抓好人的因素开始打下良好的基础。

3.3班组责任制的确定

按上述标准择好优秀班组进场施工,必须建立及签署各工种班组质量目标“责任制”并实行有奖、有罚,工程质量与经济利益紧密挂钩,并且制定承担风险制约措施,充分提高班组的积极性及工作责任制,促使质量目标达到更高的要求。

4确定合理的施工顺序及方法

4.1确定有针对性的操作方法

严格执行公司内部制定的有关各操作工法,并且结合工程的特点及具体情况,组织走出去请进来的措施,吸取好的操作经验,对确定新的操作工艺进行讨论,比较研究后最后确定,并且特别是对装饰工程的细部处理创特色方案进行研究讨论,并请监理建设单位一同参加。

4.2对操作质量进行全方位的跟踪

建立完整的质量检查、监督体系,上有公司专职质检员,中有项目部专职质检员,下有各班组兼职质量员,从公司经理到项目经理到各班组长,作为创优工作的主要责任人,对工程开工到竣工全过程的操作质量、工作质量实行全方位的跟踪。

真正地做到每时每刻所完成的工作后与质量目标紧密地挂钩,并且给予各质量检查人员具备有否决权。

操作区域实行挂牌施工,做到谁操作、谁负责,谁不符合质量要求,谁返工的制度,全面提高操作人员的质量意识,将工程质量达到一次成优。

4.3建立完善的检查交底制度

4.3.1建立三级检查制度,班组自查,项目检查,公司核查的三查制度。

4.3.2对进场操作的班组进行严格的施工交底制度,并形成文字记录,签署交底人及被交底人的姓名、归档,并且在交底过程中,要指出容易产生质量通病的要点及处理方法,以便减少返工,节约材料,争取时间。

对未严格按交底内容施工的班组进行重罚处理,并赔偿必要的损失返工费用,以利于不断地提高质量意识。

5资料档案管理工作

5.1项目配备专职资料档案员,收集、整理从开工至竣工各类文件、技术档案和资料,并且与相关管理人员密切配合,做到资料正确、真实、齐全的要求,提交资料并符合市城建档案有关规定。

5.2项目的档案管理分期、分阶段地进行检查,并按贯标内容检查有关质量安全环境体系贯标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真正做到工程竣工后在较短时间内将资料及时提供给质监部门及建设单位,从而真实反映工程施工全过程的技术性文件。

三、各项质量技术管理制度

一、技术复核、隐蔽工程验收制度

1技术复核及隐检计划

2技术复核结构应填写“技术复核记录”,作为施工技术资料归档。

3凡检验批的施工结果被下道施工所覆盖,均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隐蔽验收的结果必须填写在“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内,作为档案资料保存。

二、施工阶段的级配及试块管理制度

凡在设计图纸中标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砂浆均属级配管理范围。

三管理职责分工

1项目工程师负责混凝土、砂浆强度评定(数理统计与非数理统计)。

2项目施工员负责级配申请的复核,签发配合比通知单。

3施工员负责开具级配单申请单,负责计量工作的检查与监控。

4试验工负责接受配合比通知单,并根据通知单校验磅秤等计量器,负责向施工班组进行级配交底、中途抽查,负责现场试块制作、养护及送检工作。

5质监科试验员负责试块的试压及填表工作,监督现场试块制作及“三过磅”执行。

6、施工阶段“混凝土浇灌令”制度

7、技术、质量交底制度

技术、质量的交底工作是施工过程基础管理中的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内容,交底必须采用书面签证确认形式,具体可分如下几个方面:

7.1当项目部接到设计图后,项目经理组织项目部全体人员对图纸进行认真学习并请求建设单位组织设计交底会。

7.2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完毕并送审确认后,由项目经理牵头,项目工程师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施工方案,并进行技术、质量、安全书面交底,列出监控部位及监控要点。

7.3本着谁施工谁负责质量、安全工作的原则,各分管工种负责人(施工员、质量员、观砌、翻样)在安排施工任务的同时,必须对施工班组进行书面技术质量安全交底,必须做到交底不明确不上岗,不签证不上岗。

8、三级验收及分部分项质量评定制度

8.1检验批施工过程中,各分管工种负责人必须督促班组做好自检工作,确保当天问题当天整改完毕。

8.2检验批施工完毕后,各分管工种负责人必须及时组织班组进行检验批质量评定工作,并填写检验批质量评定表交项目经理确认,最终评定表由质监科专职质量员核定。

8.3项目经理每十天组织一次施工班组之间的质量互检,并进行质量讲评。

8.4质检科对每个项目进行不定期抽样检查,发现问题以书面形式发出限期整改指令单,项目副经理负责在指定限期内将整改情况以书面形式反馈回质检科。

8.5地基与基础

地基验槽(包括成桩后的桩位验收)

基础钢筋隐蔽以及回填土前的基础验收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