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给青年诗人的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476172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4.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书笔记《给青年诗人的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读书笔记《给青年诗人的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读书笔记《给青年诗人的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读书笔记《给青年诗人的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读书笔记《给青年诗人的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读书笔记《给青年诗人的信》.docx

《读书笔记《给青年诗人的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书笔记《给青年诗人的信》.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读书笔记《给青年诗人的信》.docx

读书笔记《给青年诗人的信》

读书笔记|亲身地、真实地生活《给青年诗人的信》

“无论如何,生活本身是合理的。

             ——里尔克

 

莱内·马利亚·里尔克

    我们何其幸运,在青年时期读到了这些原本不是写给我们的信件。

1902年的深秋,一个名叫弗兰斯·克萨危尔·卡卜斯的陆军学校的学生,在偶然间经由校内牧师听闻了里尔克青少年时的故事,便当即决定将自己的诗的试作寄给里尔克,请教他关于诗歌创作的问题,以及如何在陆军军官和职业诗人两者之间进行选择。

在这一因缘际会之下,里尔克先后写给这位青年诗人十封文字拙朴而意涵深远的书信。

在其中,里尔克只为传达一个观点——我们必须亲身地、真实地生活。

这些信虽然是写给卡卜斯一人,但我们谁不是卡卜斯呢?

谁在青年时期,没有无数问题与心绪在心中起伏呢?

我们却不知如何厘清这些问题,也不知怎样处理此中心绪。

我们渴望且需要一位值得崇拜和信任的人的帮助。

1929年,在里尔克去世三年之后,收信人卡卜斯决定将这些书信编辑并出版成册——《给青年诗人的信》。

终于,里尔克的书信不是写给他一个人的,而是写给我们所有人。

 

我们要“亲身地”生活,走向自己的内心,从内心深处的冲动出发独立地建造自己的生活。

    纵使里尔克回应了卡卜斯的问题并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在第一封信中,他依然恭敬地劝告,“没有人能给你出主意,没有人能够帮助你。

只有一个唯一的方法。

请你走向内心。

”这是阅读这十封信件前的第一规则。

常识告诉我们,问题的解答往往需要从外界获取,心绪则渴望一条向外的抒发渠道,我们聆听他人成功的事迹,希望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来过好自己的生活。

但人们越是希冀向外寻求、越是倚赖外界的标准,就越是遗忘了自己才是生活的出发点与主角、越是偏离了只属于自己的命运轨道。

成为陆军军官还是诗人?

如何才能写出具有自己特色的诗歌?

这个问题的答案还不能在当下得到,也不能从里尔克那里得到,里尔克甚至还提醒卡卜斯,写诗时不要采用流行的格式。

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自身却并不丧失其意义,这个问题构成了一个需要他用最真切的付出来完成的事件,一个他必须亲临其中并亲历亲为的场域——“亲身生活”。

类似的表达可以在黑塞的《德米安》中找到:

一个人的职责是找到自己的命运,而不是他人的命运;走别人的路是容易的,最让人畏惧的是通向自己的路。

在这里,我们可以将黑塞和里尔克的话视作一种启示,它什么也没说,只叫我们相信自己每一次心灵的勃动。

这种勃动可以被理解为写作时的灵感,兴会神到,文思泉涌;亦可以被理解为非做不可的冲动,人生中重要的转折往往就是在几个瞬间被锚定的。

 

黑塞

    “亲身”地生活,必定也是“寂寞”地生活。

“寂寞”是里尔克在信中多次提到的一个词语,他将“寂寞”视为人生的底色,是我们生存的境况,并非是可以选择或舍弃的事物。

因此,我们必须“寂寞”地思索,“寂寞”地作诗,“寂寞”地去爱。

众所周知,里尔克是一个被孤独感所包围的诗人,这从其代表作之一《秋日》中“谁这时没有房屋,就不必建筑,谁这时孤独,就永远孤独”可见一斑。

值得思索的一个问题是,里尔克的“孤独”和“寂寞”可以相等同吗?

我认为“寂寞”并不同于更加侧重于离群索居、踽踽独行的“孤独”,它并非一个空白,而是一个被谦虚、忍耐与持守等诸多宝贵品质所填满的过程,最终指向“一个新的豁然贯通的时刻”。

若套用法国现象学家马里翁对于“对象”(法语:

objet)的解释,“objet”的词语中心落在“ob-”而不是“jet”,是“对立”而不是“抛掷”,“寂寞”在某种意义上是对一个结果、一个最终的静止时刻的反抗。

我们不能进行类似的表达——“这个人是一个‘寂寞’的人”,因为“寂寞”并不能形容什么东西,它本身是一种蓄力的状态,是无止境的等待。

我们可以说一株正在生长的树是“寂寞”,也可以说任何已经功成名就的伟人是“寂寞”,因为两者的共同点都是累积、向上、永远趋近高贵。

    一个例子可以具体来解释“亲身生活”和“寂寞”:

一个人在没有准备、没有过程的情况下被突然地移置到一脉高山的顶上。

从这可以看出诗人其实已经展开了自身的生存哲学。

山顶上的人是在世的每一个人——苍天在上、深渊在下、四顾无人,唯一的奠基是脚下的山脉。

里尔克在暗示我们,“自我”并非是单独的一个人,“寂寞”也不是主观性流溢的空旷的沙漠。

每一个个体是始祖所繁衍的子孙,都蕴含着始祖千百年来生存的印记;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对象化的,自然包裹着个人,并融入在个人中。

亲身生活,就是将自己托付给自然,真切地感受它的每一次律动;诚实地面对内心,来承受久已逝去的祖先们传承下来的生命的负担与禀赋。

 

弗里德里希《TheWandererabovetheMists》

我们要“真实地”生活,忍耐、负担,向一切艰难而严肃的事情敞开。

    里尔克认为“青年”是怎样的一群人?

是朝阳?

是晴朗的天空?

是春日里明媚的花朵?

青春在里尔克那里的涵义绝不在于其美好与易逝,或者说,里尔克从未依照时间性将人的一生划分成不同的阶段。

对于一个人(不管他是不是青年)来说,最要紧的是成长,像一棵树那样深深扎根于大地。

对于尚未展开人生的青年人来说,愁苦、彷徨、忍耐与沉重是必需的养料。

本书的译者,同时也是著名现代诗人、学者的冯至先生,对何为“青年人”的解读相当到位:

青年是梵·高《春》中的小树,历经了风雨,也忍受着春寒,周围那么穷乏,枝干却拼命想要生长。

青年人的春天,怎会是一直风和日丽的春天?

青年人的春天,是一个“真实的、没有夸耀的春天”,要想拥有坚实的生命根蒂,必须“真实地”生活。

 

《阿尔勒盛开的花园》(OrchardinBloomwithViewofArles),1889(序言中冯至提到的《春》)

    茵斯·彼得·雅阔布生是里尔克极为推崇的诗人,从他对于雅阔布生作品的看法中,我们可以获悉,成为一名诗人,应当怎样地阅读和创作。

《文心雕龙·神思》中有言,“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溣五藏,澡雪精神”,里尔克也主张,诗人应有一颗寂寞、单纯而深沉的心。

绝不应为了“走捷径”而只读审美批评的文字,不要轻易地给出自己的评判,而是让自己的观察明确地落实在每一个细节上,让自己的判断力在原典中慢慢地发展,让自己的感觉深深地从内心出来。

这是阅读与创作的“寂寞”——被谦虚与忍耐所填满的过程,时间在这当中也不奏效。

不是思索的时间越长,创作能力就越趋向于成熟,包括时间在内,什么都不能倚靠,什么都不能帮着蒙混过关。

唯有面向艺术的赤诚、忍耐与信仰!

    除了以上这些,里尔克告诉了我们更多。

与《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同时期的《罗丹论》和《马尔特手记》可以辅助我们更为具体地理解什么是一个诗人的“真实生活”。

1902年,里尔克拜访了罗丹的画室,后者以其无以伦比的作品深深地征服了里尔克,并身体力行地向他传递了“工作”的信念。

“工作”,是在灵感之迸发的基础上,将无边恣意的创意与感情凝缩,收编进固定的轮廓中。

就此,里尔克认识到,创作者的使命,不是停留在心绪的无章法的抒发上,而必须将精力投注在作品的形式的升华上。

对才华进行统驭,而不是被流溢的才华所拆解,“工作”的实质是一种“非人”的生活,需要对自我的放弃与牺牲,“终生不辍地进行物化”。

将“工作”的思想转移到诗歌创作上,诗就绝不简单只是情感的载体,而是经验的凝结——“诗是经验”。

为了写诗,每一种细微与伟大都必须被实实在在地观看、了解与体味;每一件发生在生命中的寻常或不寻常的事情都不可以只是回忆,而必须以被遗忘再记起的方式内化在我们的骨血中;每一种命运的重负都需要被承担,才可以像原人一样去述说所见、所感与所爱。

这是没有尽头的试炼与磨合。

因此,作诗或许是一个长达一生之久的艰苦事业,诗人通过勤勉地采集与吸纳,最终迎来一个很稀有的时刻,写下诗句第一行的第一个字。

 

罗丹雕塑作品ThePoetandtheMuse,

c.1905,Marbleheight63cm,TheHermitage,St.Petersburg

   “艰难”、“严肃”等字眼在这十封信中出现了许多次,这是里尔克坚定选择的体现:

要在艰难和容易之间选择艰难,在严肃和谐和之间选择严肃。

里尔克自身的成长经历造就了他对于人生的看法——自小双亲离异、进入陆军初级学校后忍受着宿舍生活的压抑、升学后因体格承受不住而退学、而立之时父亲去世、创作的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漂泊不定的状态中……这就是里尔克眼中“真实的”生活。

因为他有一颗异常敏感的心,他将生活和职业的艰难体味得够仔细,也因为这颗心,他才能化悲苦为凝固了骨与血的诗句。

生活必须“真实地”过,首先是坦诚地承认生活的艰难,不能被腐朽的习俗和社交、勉强谐和的假象所蒙蔽,不能甘于停泊在“表面的”的生活,而是尽可能地向下挖——挖到那个“果核”;其次是勇敢地直面生活的艰难,无防备心地迎向未知的危险,“如果它有恐惧,就是我们的恐惧;它有难测的深远,这深渊是属于我们的;有危险,我们就必须试行去爱这些危险。

”这精彩的段落难道不是阐发了关于“冒险”与“保护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吗?

存在者越是意求被保护,就越是使自己陷入无保护的境地;而越是直面这种危险,就越可以求得自己的庇护性。

这是一个带有现象学色彩的哲学思想,海德格尔在《诗人何为》中谈到冒险、保护性与敞开者,并由此将里尔克比作在世界黑夜中走向深渊、道说神圣的诗人。

里尔克用其诗句广阔地承受了人们的生存,接纳了生存本身之寂寞性。

“无论如何,生活本身是合理的”,这是一位伟大诗人难得的宽容而宁静的心境,生活之艰难本身并不构成敌对性,他信任生活,甚至爱生活。

爱是一件艰难而严肃的事,学会爱人,是人生给予我们的最艰难、最重大的课题。

    里尔克所写《纵使这世界转变……》中有诗句:

“苦难没有认清,爱也没有学成”。

诚然,里尔克强调在创作时应独自一人回返内心,在生活时处于众人之中保持寂寞,但他绝不赞同将自我视作如齐美尔在《大都会与精神生活》中所描述的“原子化”的个体——孤独、完全“私人化”、个体之间缺乏强有力的联系。

去和一个人发生联系,去爱一个人,不仅必要,而且十分重要;爱是同生活一样艰难的事,甚至是人生最艰难的事,也正因如此,以人去爱人是需要倾注毕生心力去学习并完成的课业。

    让我们先从男女之爱的角度来看。

这种对于爱的看法,我们并不陌生。

法兰克福学派重要成员艾里希·弗洛姆所著《爱的艺术》有类似观点,即爱是一门需要通过掌握理论和实践才能完成的艺术。

里尔克和弗洛姆都强调,爱人,并非是人天生就会的事,必须学习怎样爱;以及,不可轻视爱,不能因为摆脱自身的孤独而盲目投入到和另一个人的联系中,也不能因为囿于传统和习俗和将爱人视作人生中的一个标准程序;以及最重要的一点,在爱中怎样处理与自我的关系:

不能失掉自我(里尔克语)和不能逃离自我(弗洛姆语)。

 

    那么我们怎样理解里尔克关于爱的思想的独特性?

可以同时回顾一下之前的哲学家是如何讨论爱的。

《会饮篇》中阿里斯托芬发言道,宙斯把人切成两半,每一个人都是不完整的符片,“爱”就是一个不完整的符片寻求自己的另一半,相爱的两个人期以结合成为一个整体的希冀和追求。

这也就是当今流行的爱情宣言:

“有你才完整。

”(“Youcompleteme.”)的最初由来。

去爱一个人就是去达到一种“完整”,里尔克决不认同这样的观点,因为“爱的要义并不是什么倾心、献身、与第二者结合”。

这句话听起来惊世骇俗,但因为它是从里尔克的口里说出,便好理解多了。

爱不是什么其他的存在,爱必须融于生活——亲身的、真实的生活。

因此,爱的完成必须在“寂寞”深刻地侵入生命之后,在个人自身内有所完成之后。

简言之,一个人不能依靠另一个人去寻得完整,而必须依凭自己就达到完整;去爱人,就是为了另一个人在自身内完成一个世界。

在自身内有所完成,是爱的前提,是一个小心翼翼的开端,以防止人与人之间因为了弥补自我的缺乏而放弃生活的严肃性,但这并不意味着爱可以就此被完成。

里尔克所认为的理想的爱的关系,是建立在双方都已亲身地、真实地生活这一基础之上,因此,真正的爱,就是“两个寂寞相爱护,相区分,相敬重”。

 

克里姆特《Love》

    诗人,顾名思义,以写诗为生,大诗人,凭诗歌成名。

当人们读到《杜伊诺哀歌》和《致奥尔甫斯的十四行诗》中的诗句,定会惊叹于诗人所创生的“天使”形象与精妙词句之下仿若被赋予生命的世间万物。

里尔克,这颗德语文坛的巨星,凭借其诗作征服世人的同时,也令人不禁遐想诗人何以取得如此成就。

诗人的作品,除却诗歌之外,书信无疑也是其创作的组成部分。

《给青年诗人的信》向我们展示,里尔克如何超越了诗人的身份,成为一名精神引领者。

    苏格拉底认为荷马做出美妙诗歌依凭的是神的意愿和掌控,而远非技艺。

诗人及其作品也被视作是可供欣赏、膜拜,而不能学习、成为的。

但在1903年至1908年间,一位与里尔克有着相似成长经历的青年希望同他一样从一名陆军学生变成一个诗人,便写信请教里尔克关于作诗的艺术。

而里尔克写给这位青年的十封信,也成为了我们得以一窥诗人心境的极为珍贵的文献,帮助我们了解诗人是如何将经验加工成诗歌。

在信件中,里尔克谈及如何创作的同时,更分享了他对于如何生活的看法,回应了人生中关于寂寞、艰难和爱等最为根本的问题,并通过专诚而恳切的笔触,不作任何保留地给予了青年真正的精神指引。

通过《给青年诗人的信》,我们才可得知,里尔克不仅是诗人,更是一位诗意哲学家。

里尔克关于生活的哲学是属于蚌壳的哲学,苦难、不安、忧郁、悲哀、恐怖都被文字熔炼成珍珠,依凭诗人心灵的蚌肉汲取养分。

   《给青年诗人的信》德文原版出版于1929年,作为诗人兼学者的冯至所译的中文译本则出版于1938年。

虽然距离此书首次出版已近百年,但书中言语传递给青年人之力量却从未因时间的流逝而减损过一分一毫。

无论是1938年的青年人,还是2021年的青年人,无论是正在写读书笔记的我,还是仍不了解里尔克的你,永远都是一样的青年人,都是这样的生命:

在这个世界上初来乍到,却已尝到人生之苦楚;洋溢着新鲜生气,却必须同腐旧习俗共生;经验与阅历尚浅,内心却充满矛盾。

能同青年人对话并非是容易的事——青年人最了解青年人,但因为同是青年人而无法给出更多的回答;而经历过青年时期的人,却再难有从前的心境,进而展开心灵之间的交流。

而里尔克是不同的。

他收到远方未曾相识的陌生青年的信,从他青涩的、表达得尚不充分的话中读懂内在的本意,耐心地倾听,并恳切地解答。

不知名的青年诗人卡卜斯就是我们,而里尔克的十封信给当今青年所带来的感受,用冯至的评论来讲,就是“觉得字字都好似从自己心里流出来,又流回到自己心里”。

 

青年冯至

   我与里尔克结缘,是读到《杜诺伊哀歌》中的一句诗,“若我有心,在木偶台前等待,起止等待,我凝神观望,最终必有天使,扮成演员上场,他高高牵动木偶的身躯,以报偿我的观看。

”如果说在《杜诺伊哀歌》中,里尔克被孤独和恐惧感所包围,惶惶面对着人生戏台,只为等待拯救自己的天使降临,那么读完《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后,我知道我等来了自己的天使。

 

    卡卜斯将自己关于诗歌的试作寄给里尔克时,正迫近选择职业的门槛;而我在阅读里尔克写给卡卜斯的这十封信时,也正处于生活和学业的转折点:

当日常不再被多样的活动所填满,而只剩下宿舍和图书馆的两点一线时;当评定自我优秀与否的标准不再仅仅是学分绩,而要做出科研上的成果时——我竟会萌发出这样一种念头,单调比繁忙更加令人的心灵劳累,标准的多元比标准的确定更加使我无措。

路该如何走?

里尔克没有给我通达罗马的地图,但却给了我一只指南针,让我不致迷失道路。

《给青年诗人的信》通篇读完,这句话被我牢牢记住,“艰难的生活无止境,生长也无止境”,生活之本质被里尔克以和缓温柔的方式展开,我接纳了这个本质,也开始了对于沉静、忍耐、坦白、安于寂寞等品质的永恒学习。

    但与此同时,我并未忽略书斋与社会之间的差别、理论和实践之间的鸿沟。

该怎样将里尔克的十封信放置到自己的生活中?

我们是否需要将其中的一字一句奉为圭臬?

文字是简单的,人生是复杂的;与其将信件中的内容视作教条,不如悉心领回作者想要传达的更深层次的精神。

里尔克的一生是漂泊的一生,在他大部分的人生岁月中,他都是一个没有家园和居处的人。

他在信件里主张青年人应守着“寂寞”,但实际上,在青年时期,他“极其注重文学市场的现状和最新事物的刺激,竭力拉关系,以发表作品为荣,广泛接触了评论界的名利心和敏感性”。

应当把作品和作者分开来看——我不想用这一简单而传统的说辞将这个明显的矛盾搪塞过去。

只能说,人生的现实和矛盾是不只一处的——不仅有创作上的,还有最为基础的衣食住行上的。

尚在文坛无名无位的里尔克在初期仰赖他人的支持与庇护,确实为中后期走向创作之巅峰铺平了道路。

与此同时,最终定义里尔克并成为他生命之根蒂的,是他笔下的犹如雕塑般的诗句,他在诗句中赋予了他的人生以意义,并由此让我们通达了他的内心。

苦恼迷茫之余,让我们回到第一封信的那句话吧,没有人能够帮助你,只有你自己的内心。

坚信并忠实内心,才能亲身地、真实地生活,寂寞而忍耐地生活在任何一处无情的现实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