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测量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475845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92.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单元测量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一单元测量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一单元测量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一单元测量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一单元测量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测量教案.docx

《第一单元测量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单元测量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单元测量教案.docx

第一单元测量教案

毫米、分米的认识

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1.通过使学生经历猜测、探索、验证的过程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2.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点,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

在建立长度观念时,对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间的关系易混淆,故教学时应讲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比较它们的长短,使学生能正确、深刻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投影仪(或挂板)、米尺;学生准备直尺一把、一枚一分硬币、一枚一元硬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播放课件:

毫米和分米的认识——快乐学堂——由浙江大学网络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提供

  由学生测量的结果引入毫米。

或者由下面的游戏引入。

  测量游戏:

同学们,你们每组桌上有一个篮子,篮子里有几种东西(“一元硬币、一分硬币”各一枚、一张纸条、一块橡皮),请你们看看分别是什么?

谁能用尺子准确测量出它们的长度或厚度?

(小组合作)然后小组汇报。

  猜测:

一元硬币的厚度。

测量一枚1元硬币或1分硬币的厚度为什么不能用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来表示呢?

(学生自由发言)

  一枚1元硬币(1分硬币)的厚度用米或厘米做单位都不合适,这时我们就要用到比厘米更小的新的长度单位——毫米。

(板书:

毫米)

  二、探索新知

  1.认识毫米。

  继续播放课件:

毫米和分米的认识——快乐学堂——由浙江大学网络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提供

  观察自己的直尺,你有什么新发现?

(同桌交流)

  汇报交流:

1厘米中间的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用两支笔的笔尖指着,一毫米一毫米地数1厘米中有多少个1毫米?

  直尺上除了厘米刻度外还有更小的格。

一厘米间的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1厘米里面有10个1毫米。

  (板书:

1厘米=10毫米)。

  你身边什么物体的实际长度接近1毫米?

  用手势表示出1毫米、5毫米、10毫米的长度。

  练习:

  量出一枚1分硬币的厚度。

  填一填:

   2.认识分米。

    

(1)引入分米。

    动手操作:

用学生尺或米尺量自己的课桌宽是多少?

(当学生用“米”做单位量时,课桌宽不够1米,用“厘米”做单位时,一一测量很麻烦。

    独立探索:

你感觉用一个多长的长度单位量课桌的宽比较合适?

    汇报交流,引导学生想象:

如果有一个比厘米大而又比米小的长度单位就好了。

    像量课桌这样的物体长度时用米、厘米或毫米做单位都不合适,我们就要创造一个新的长度单位。

    ⑤互相讨论:

这个单位规定为多长合适?

学生讨论(得出以“10厘米”为一个单位比较好)汇报并说明理由;从而引出“分米”。

(板书,把课题补充全:

分米的认识)

  

(2)问:

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

(板书:

1分米=10厘米)。

  

    用手势表示出1分米的长度,表示出2分米的长度。

    (3)学生用直尺量1米长的绳子,每1分米作一个记号,问:

1米里面有几个1分米?

(板书1米=10分米)

    (4)练习

    与同桌互量从手腕到指尖有多长?

  三、利用知识,解决问题

  继续播放课件:

毫米和分米的认识——练习区——由浙江大学网络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提供

  1.量出数学教科书的宽是几分米几厘米几毫米?

(1分米4厘米4毫米)

  2.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投影或挂板出示)。

    一把米尺的长是1(  ) 一把米尺的长是10(  ) 一把米尺的长是100(  )

  一个墨水瓶高约1(  ) 教室的门高约是2(  ) 宽约是1(  )

  四、看书质疑,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你学会了什么?

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即直观又准确地记住它们之间的关系呢?

  五、板书设计:

毫米、分米的认识

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

千米的认识

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经认识了米、分米、厘米及毫米的基础上学习长度单位“千米”,知道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千米(公里)长度的观念,知道1千米(公里)=1000米。

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测量1千米的方法。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和合理推理的能力以及实际测量和估测能力。

    3.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1千米的长度,掌握1千米和1米的关系。

  教学难点:

让学生亲自体会生活中测量1千米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们都学过什么长度单位?

你们能用手比一比1毫米有多长吗?

1厘米、1分米、1米呢?

如果测量铅笔的长度,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

测量教室的长度呢?

    小组交流,整理资料(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课外测量的情况)

  各小组汇报课外测量情况:

    1.测量一下路边两根路灯间的距离为多少米?

多远为1000米?

  2.测量一下学校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多少米?

跑几圈是1000米?

  或者:

播放课件千米的认识----由北京国之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我们在高速公路上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指示牌,你知道200m是什么意思吗?

还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呢?

  二、新课学习

  1.认识千米

  如果描述比较远的距离,米这个单位有点小,所以,人们就用千米来表示,今天我们来认识千米。

我们也看到过路旁的里程碑上标有50千米(km)、100千米(km)的字样,同时板书“千米”;计算比较长的路程,为什么通常用“千米”(公里)作单位?

你们想了解有关千米的什么知识?

  继续播放课件:

播放课件千米的认识----由北京国之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点击图片,播放动画,认识千米(公里)。

  2.进率

  路边两根路灯杆间的距离是50米,二十一根路灯杆的距离长1000米;运动场跑道的一圈通常是400米(结合本校实际)跑两圈半是1000米。

    那么,10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就是1千米。

  你们知道1千米和1米之间的关系吗?

(板书;1千米=1000米)

  继续播放课件:

播放课件千米的认识----由北京国之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点击出题后,有学生回答后,再点击出现答案及分析。

    估想:

    

(1)1米有多长?

50米有多长?

100米有多长?

1千米的长度?

(让学生闭眼想象)

    

(2)从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的里程大约是1千米?

(小组讨论)

    (3)你能说一说你是怎样猜测的吗?

想一想,你还知道什么物体间的距离大约是1千米,或者是几千米?

    还记得手指游戏吗?

现在请你猜一猜“大哥和二哥”之间有什么秘密?

  明确:

大拇指代表“千米”、食指代表“米”;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的距离较远,正好表示它们之间的进率是1000。

  继续播放课件:

播放课件千米的认识----由北京国之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三、知识运用

    1.看下图,从小林家到什么地方有1千米远,把路线画出来。

    学生汇报时,说一说想的过程。

    2.把每小时的路程和合适的交通工具用线连接起来。

(学生订正时,适时加入交通法规教育。

  3.实践

  你们想不想体验一下走1千米有什么感觉?

想不想知道自己走了多少步就是1千米?

走了多长时间大约是1千米?

(有条件可以组织学生到操场分小组进行)

  你们是怎么走的?

有什么感觉?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千米的认识,你们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千米的认识

  千米                  1000个1米是1千米。

  米                     1千米=1000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吨的认识

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⒈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⒉能进行重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⒊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估计重量的能力和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

  教学难点:

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以及吨与千克的换算。

  教学准备:

课件、常见的一些生活用品。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复习旧知

  同学们学过哪些重量单位?

具体描述一下1克与1千克有多重。

(可以举例说明)

  一筐苹果约重20( )  小兰体重约25( )

  一个鸡蛋约重50( )  一辆大卡车能装货约8( )

  最后一题填单位,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如果有的学生说出用“吨”做单位,问问他是如何知道的,说不出也不用详问,教师导入新课。

  卡车的载重量很大,上面一题用千克做单位不合适。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重量单位家族的一个新成员——吨。

(板书课题:

吨的认识)

  2.创设情境

  播放课件:

吨的认识——由北京国之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点击中间图片,播放动画“吨的认识”

   吨是什么意思?

到底有多重?

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认识重量单位家族的一个新成员——吨。

(板书课题:

吨的认识)

  二、探索新知

  

(一)初步认识“吨”

  继续播放课件:

吨的认识——由北京国之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逐渐点击展示大约重是1吨的物品,让学生从常见的物品重量比较中,对1吨的重量的初步认识。

  1吨到底有多重呢?

其实1吨=1000千克,吨用“t”表示。

  板书:

1吨=1000千克,1t=1000kg。

  今天同学们带来了许多重量已知的物体,请向大家介绍一下。

那有没有同学带来以“吨”做单位的物体呢?

说明原因。

  在生活中你一定看到过可以用“吨”做单位的物体,能简单的说一说吗?

学生举例

  请你仔细观察这些物体与你所认识的物体,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学生讨论后得出:

以吨为单位的物体都非常大而且非常重。

通常计量较重或大宗物品的重量用“吨”来做单位。

  初步认识了吨之后,老师这里有一些物品,请你们为他们选择一种合适的单位。

  多媒体出示:

报纸、信封、河马、鲸、白菜、苹果等,学生进行判断。

    根据自己课前所做的实践活动,进行推算,然后汇报“1吨就是……的重量”。

    举例:

让学生举出重量大约是1吨的物品。

  

(二)千克与吨的换算。

    

(1)出示:

3吨=( )千克  8000千克=( )吨

    让学生任选一题解答,并说出是怎样想的。

  

(2)师强调:

因为1吨是1000千克,3吨是3个1000千克,3个1000千克就是3000千克,所以3吨=3000千克。

因为1000千克是1吨,8000千克里有8个1000千克,所以8000千克是8吨。

  (3)出示一幅电梯照片,上标注限重量1吨,十三个成人,出示问题:

  a.如果是孩子可以乘坐几人?

  b.如果全班同学都要乘电梯,至少要坐几次?

(根据本班的人数)

  三、课堂练习

  1.继续播放课件:

吨的认识——由北京国之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2.用一辆载重6吨的卡车运输建筑材料如下。

    要使运输次数最少,该怎样运?

小组同学合作,看哪一个小组的同学设计的方案最好。

    品种  水泥   黄沙   石子   砖头     钢材

    重量2500千克 4吨   6吨    9吨   2500千克

  四、总结。

    1.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你学到了哪些本领?

    2. 讨论:

“每两个重量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00”这句话对吗?

    明确:

“每相邻两个重量单位”与“每两个重量单位”的不同。

使学生清楚的掌握重量单位间的基本进率关系式有两个,即:

l吨=1000千克,l千克=1000克。

扩展出的关系式有一个,即:

1吨=1000000克。

  五、板书设计:

吨的认识

  一吨=1000千克        1t=1000kg

  5吨=(   )千克     6000千克=(   )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