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474574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85.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版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最新版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最新版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最新版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最新版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版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最新版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版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版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最新版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名称

**镇**村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项目

1.2建设性质

建设性质:

新建

1.3项目建设单位

**县**镇人民政府

1.4建设地点、规模、建设内容及建设期限

1、建设地点

**镇**村

2、建设内容

**县**镇**村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内容包括:

(1)污水处理工程:

主要建设内容是在**县**镇**村建设日处理污水50立方米的污水处理站。

(2)垃圾清运工程:

主要建设内容是在**村建设3座地箱式垃圾储运站,同时配套垃圾收集桶54个,垃圾清运车1辆。

(3)亮化工程:

主要建设内容是在**村主干道上安装太阳能节能灯,共安装56盏。

3、建设期限:

半年

1.5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

本项目投入总资金186万元,项目建设资金来源分四部分,其中,申请省财政拨款100万元,申请市财政拨款50万元,申请县财政拨款25万元,建设单位自筹资金11万元。

本项目工程实施进度为半年,安排投资使用计划为半投入186万元。

1.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表1.6-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指标

备注

建设方案

(一)

污水处理工程

污水处理站

1

50m3

(二)

垃圾清运工程

垃圾储运站

3

(三)

亮化工程

路灯

56

项目总投资

万元

185.78

1

工程费用

万元

153.94

2

其它费用

万元

19.52

3

预备费用

万元

12.32

1.7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4.《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5.《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1.8结论

**镇**村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的成败关系到**县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保护**村的环境不被污染,是**镇政府工作的重点。

本项目建设正是从这一点出发,从生态环境建设入手,通过对**村的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推动**县对当地环境的保护。

从现时利益来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示范工程,从长远利益来看,对农村环境进行综合治理,使**村污水处理率、垃圾收集率达到或接近100%。

本项目对**镇和**县乃至延安市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建设背景

2.1.1**镇概况:

**镇因坐落于明**遗址脚下而得名,离**县城东北部68公里,北距青银高速30分钟路程,吴靖二级公路贯穿全境(目前正在规划设计),地处白于山以北,属无定河流域,南部山大沟深,最高海拔1760米,北部谷宽梁缓,山涧相间,最低河谷海拔1475米。

随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于2010年撤乡建镇,全镇辖12个村63个村民小组,125个自然村1818户7363人,劳动力4114人(其中男2357人,女1757人),有一个社区,15个党支部,414名党员。

总面积167.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7688亩(涧地13107亩,占总耕地的74%,梯田4581亩。

其中可灌溉3674亩,占总农田的21%)。

现有退耕面积39014亩,治理荒山16666.8亩,老林地55000亩,林木品种主要有杨树、山桃、山杏、沙棘、柠条。

现有人工牧草3.8万亩,存栏羊子4890只、生猪5410只,家禽3万余只。

全镇实现村村道路黑色化、村组道路沙石化,水资源丰富,有堪称亚洲最大的人工水坠坝,蓄水量达860万立方米,建成深井42口、水井(窖)1627口、沼气池1602座,实施新型民居建设1887户,硬化新村道路70多公里。

2.1.2**村概况

**村位于**镇驻地周围,总面积8.4平方公里,辖4个村民小组,148户566人,党员25人(其中女2人)。

全村现有劳力370人(在家劳力150人)。

属涧地村,交通便利,土地肥沃,地势平坦。

累计完成造林面积2850亩,荒山造林830亩,拥有耕地1890亩(其中80年代可灌溉面积1263亩,现可灌溉面积600亩),经济林果园860亩,享受以粮代赈2850亩,发展大棚50座。

人工牧草保留面积280亩,林草覆盖率为80%。

现有养殖户14户,羊子存栏156只,生猪存栏1020头,大家畜存栏24头(匹),养畜覆盖率达37%。

有沼气池73座,垃圾台8个,自来水全村覆盖。

2007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镇党委、镇政府结合村情,坚持“统一规划、以户自建、农民主体、政府引导、项目捆绑、整体推进”的原则,强化宣传、统一思想,按照“1+2”和“5+1+5”的模式,实施移民搬迁、旧村改造137户512人,实现了整村推进。

同时,配套了水、点、路、讯等基础设施,建成了村两委活动室、文化室、卫生计生综合服务室、警务室、农民广场等公益设施。

2010年底,实现人均纯收入5500元。

2.2项目提出的理由

目前,农村传统的生产与生活方式造成的环境污染日益加重,受传统生产方式、生活习惯以及经济条件的制约,“污水乱排、垃圾乱倒、粪土乱堆、柴草乱垛、畜禽乱跑”、“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现象,虽然通过一些路径有了初步的改善,但是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还是不够完善。

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等废弃物大部分没有经过妥善处理,而是经过一些简单的途径进行处理,仍然对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目前,**村内无道路照明,给水排水及垃圾、污水处理设施不够完善。

由于缺乏完善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使得这两大顽疾阻碍了**村生态建设发展的步伐。

农村生活垃圾所含的有毒物质和病原体,通过各种渠道传播疾病,危害健康。

垃圾还污染了土壤和地下水,使得农作物富含有毒有害物质,而这些物质通过食物链富集,最后被人体吸收;垃圾不经过妥善处理堆放更能造成蚊蝇滋生,老鼠猖狂。

垃圾围村不仅威胁着**村村民的健康,也严重影响着**村农业的发展。

农民期望政府加大对农村环境整治的财政投入力度,固定垃圾场所、统一建立垃圾场、实施垃圾和污水无害化处理技术、培养农民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全村人的期望。

对**村进行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的综合治理,其示范作用显著,辐射面大,本项目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的。

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3.1保护当地的居住环境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镇党委、镇政府结合村情,坚持“统一规划、以户自建、农民主体、政府引导、项目捆绑、整体推进”的原则,强化思想,统一安排,**村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同时农村环境质量也有所改善,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环境综合治理明显加强,人们的居住环境明显改善,城乡面貌明显改观。

但是当地的垃圾与污水处理设施不够完善,垃圾与污水处理不够彻底,仍然对当地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本项目的建设与实施,主要针对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的治理,让**村的环境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能够切实改善**村生活环境、防止污染,对保护当地人民的生活居住环境有着举足重轻的意义。

2.3.2改善**村生态环境

本项目示范工程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是**县实施生态县建设的根本点和切入点,生活污水、垃圾不彻底的处理,仍然会对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生存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

污水垃圾的综合治理不仅对保护水源、改善水质意义重大,而且还可以有效地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面貌和生活质量,同时对**村的生态建设工作意义重大。

2.3.3提高**村的总体竞争能力

根据**村功能的定位,**村被列为**县生态涵养发展区。

其主要任务是:

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引导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成为**县坚实的生态屏障和人们休闲游憩的理想空间。

同时,以生态建设与环境综合治理相结合,以保水源、生态、社会效益并举,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为指导思路,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通过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营造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人居、营造生态文化、打造绿色生态的战略措施,必将促使**村的生态环境建设逐步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对提高**村的综合实力,增强**村的总体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本项目建设是必要的。

 

第三章选址及建设条件

3.1选址原则

1.场址设置应符合当地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

2.对周围环境不应产生污染或对周围环境污染不超过国家有关法律、法令和现行标准允许的范围;

3.应与当地大气防护,水资源防护、大自然保护及生态平衡要求相一致;

4.应有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好;

5.远离居住区和水源地,处于当地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方。

3.2场址确定

经过细致勘察,认为**村污水处理站与垃圾储运站场址应在村西南角,即整个村的下风处。

场地地址条件基本符合,地势较平坦。

现为农家菜地,无拆迁内容。

3.3选址评价

本项目所选的**村,村领导及所在乡镇领导都十分重视生态环境建设,**村的经济发展条件和生态环境现状较好。

3.4建设条件

3.4.1工程建设地概况

 

第四章建设规模与建设方案

4.1污水处理工程

4.1.1现状分析

1、污水处理现状

**村排放的生活污水主要来自村民洗刷餐具、洗衣、洗菜、洗浴及部分冲刷厕所排水,这些污水均未经过妥善处理就排出。

2、存在问题

排水管网不够健全,仍未能实现雨污分流,雨污合流管道虽然采取了挡堰式措施,但当出现较大降雨时,雨水携带污水入河,直接影响当地水质。

4.1.2项目建设指导思想与原则

结合**村的实际条件,本着减排与综合治理相结合的原则,一、二级水源保护区内的地区,污水必须经过处理达到水污染物一级排放标准;位于三级水源保护区的地区,污水必须经过处理达到水污染物的二级排放标准。

本项目涉及范围在**村道路两侧,属于一级和二级保护区之间,应按一级污水处理深度建设污水处理站,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入水体。

设计上采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运行可靠的污水处理工艺,选用先进、高效、节能的设备。

因地制宜地确定污水处理方案。

4.1.3依据法规标准

1、**镇内镇域规划;

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3、《生物接触氧化法设计规程》;

4.1.4建设方案

1、建设规模与地点

根据**村规划及居住户数、人口数量等考虑,在**村建立日处理50米3的污水处理站。

2、设计进出水水质,进水及出水水质见表4.1.4-1。

表4.1.4-1设计进出水水质

序号

指标

进水

(mg/L)

出水水质标准

(mg/L)

1

CODcr

400-500

≤15

2

BOD5

200-250

≤5

3

SS

200-250

≤10

3、处理工艺选择

根据农村污水的水质特点及污水资源化要求,结合我国污水处理技术发展水平,经过技术论证,确定采用先进的MBR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新工艺,使出水达到排放标准。

一体化中采用的水处理设备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Bioreactor,简称MBR)技术是生物处理技术与膜分离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工艺,取代了传统工艺中的二沉池,它可以高效地进行固液分离,得到直接使用的稳定中水。

又可在生物池内维持高浓度的微生物量,工艺剩余污泥少,极有效地去除氨氮,出水悬浮物和浊度接近于零,出水中细菌和病毒被大幅度去除,能耗低,占地面积小。

4、工艺流程

原水→格栅→调节池→提升泵→生物接触氧化→循环泵→膜分离装置→消毒装置→中水贮池→中水用水系统

工艺流程说明:

污水经格栅进入调节池后经提升泵进入生物反应器,通过PLC控制器开启曝气机充氧,生物反应器出水经循环泵进入膜分离处理单元,浓水返回调节池,膜分离的水经过快速混合法氯化消毒(次氯酸钠、漂白粉、氯片)后,进入中水贮水池。

反冲洗泵利用清洗池中处理水对膜处理设备进行反冲洗,反冲污水返回调节池。

通过生物反应器内的水位控制提升泵的启闭。

膜单元的过滤操作与反冲洗操作可自动或手动控制。

当膜单元需要化学清洗操作时,关闭进水阀和污水循环阀,打开药洗阀和药剂循环阀,启动药液循环泵,进行化学清洗操作。

5、工程费用估算

项目设计采用标准模式设计,即50米3设计规模,污水处理厂设备投资情况如下:

表4.1.4-250米3级污水处理站设备投资表单位:

万元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单价(元)

合价

1

格栅

1

2500

0.25

2

提升泵

2

2000

0.4

3

生物反应器

1

203000

20.3

4

反冲洗泵

1

3000

0.3

5

加药泵

1

12000

1.2

6

管材/管件/阀门

1

25000

2.5

7

自控系统

1

12000

1.2

8

照明、仪器仪表及其他

1

6000

0.6

9

办公设备

1

8000

0.8

10

其它

 

1

15000

1.5

 

 总计

 

 

29.05

②土建工程

土建工程内容主要包括格栅池、调节池、设备室、中水池等。

污水处理站土建投资情况见表4.1.4-3。

表4.1.4-350米3级污水处理站土建投资表单位:

万元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单价(元)

合价

1

格栅池

米3

1.2

300

0.04

2

调节池

米3

16

300

0.48

3

设备室

米2

15

700

1.05

4

中水池

米3

45

300

1.35

5

值班室

米2

15

700

1.05

6

管网

1

50000

5.00

7

场区工程

米2

100

300

3

总计

11.97

6、工程费用投资估算

污水处理工程费用为41.02万元,其中设备投资29.05万元,土建工程投资11.97万元,详见表4.1.4-4。

表4.1.4-450立方米污水处理工程费用投资估算表单位:

万元

地区

数量

土建

设备

小计

**村

1

11.97

29.05

41.02

7、运行成本分析

污水处理站在满负荷运行条件下,处理每吨水的运行费单位成本在1.34-3.01元之间,日处理能力运行成本估算见表4.1.4-5。

表4.1.4-550立方米级污水处理运行费用估算表

序号

成本项目

数量

单价或费率

金额(元)

1

电费

130

0.5

65

2

药剂费

0.6

0.8

0.48

3

工资福利

1

35

35

4

折旧费

 

 

1.29

5

总费用

 

 

101.77

6

单价成本

 

 

2.04

 

合计每天费用

 

101.77

 

合计每年费用

 

37146.05

4.2垃圾清运工程

4.2.1现状分析

1、人口

**村现有村民566人,共148户。

2、垃圾产量

按照每人每天产生0.6公斤垃圾计算,全村566人,生活垃圾年产量约为124吨。

4.2.2、现状条件

1、垃圾收集现状

目前,**村有垃圾台8个。

2、垃圾处理现状

**县的垃圾通过小型储运站中转到**县垃圾填埋场处理。

由于**县是国家重点石油产业基地,基于环保要求,急需增加建设垃圾处理设施,解决周边垃圾处理问题。

本项目涉及的**村目前垃圾处理的方式均为堆填,镇域内垃圾的处理方式为填埋。

3、存在问题

垃圾收集设备设施数量不足,与现有村庄规模不配套,造成许多垃圾不能够进行妥善处理,对当地的环境造成影响。

环卫车辆数量不足,垃圾外运能力不足。

垃圾转运站的建设尚属空白,应加强转运站的建设。

4.2.3设计依据

本项目建设主要法规依据有: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2、《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

3、《城市生活垃圾转运站设计规范》;

4、《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

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6、《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

7、《危险废物储存污染控制标准》;

8、《建设部关于加强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场站建设运营监管的意见》。

4.2.4治理措施

**村的垃圾实行封闭清运,垃圾运往**县的卫生填埋场处理,在村中分别设置垃圾储运站。

垃圾分类在垃圾综合处理中心进行,本方案不考虑。

4.2.5建设方案

1、方案设计标准

根据示范村内的户数,本项目拟建的各垃圾密闭储运站、垃圾收集桶和清运车辆按如下标准配备:

(1)垃圾储运站配置

本项目设置3垃圾储运站。

(2)垃圾收集桶配置

每座垃圾储运站配备18只收集桶(含周转用桶)。

(3)配备1辆封闭式垃圾清运车。

2、建设方案设计

(1)储运站、垃圾收集桶和清运车辆数量设计

表4.2.5-1**村储运站、垃圾收集桶和清运车辆数量表

类别

户数

储运站

垃圾收集桶

清运车辆

数量

148

3

54

1

(2)垃圾储运站建筑设计

垃圾储运站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与周围建筑物间隔不小于5米;

2)应设置除臭和消毒设施;

3)应采取渗沥液收集措施;

4)垃圾储运站外观应简洁,操作封闭,其飘尘、噪声、臭气、排水等指标应符合环境监测标准;

5)垃圾储运站应有足够容量,以满足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需要;

6)储运站宜设置在村庄的下风向,位置隐蔽,便于垃圾转运。

每个地箱式垃圾储运站占地面积约40平方米。

地坑尺寸为:

长×宽×高约为6.5×3.5×4米,地坑底板为钢筋混凝土,设计时考虑垃圾及装运垃圾设备的荷载。

池壁采用砖混结构,设计时要考虑土的侧压力对池壁的影响。

地箱式垃圾储运站顶面标高一般高出地面15-30厘米,而且要有泛水坡度,以防止雪、雨水流进地坑内。

地坑近处设置垃圾渗沥液收集井。

3、工程费用投资估算

表4.2.5-2垃圾清运工程费用投资估算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工程量

单价

(万元/单位)

工程费用(万元)

1

地箱式垃圾储运站

3

9

27

2

垃圾收集桶

54

300

1.62

3

清运车辆

1

4

4

小计

32.62

4.3亮化工程建设

在**村主要街道安装路灯56盏,对环境起到亮化作用。

灯具全部采用太阳能节能灯。

各村需安装灯具的数量及费用见表4.4-1。

表4.3-1亮化工程费用投资估算表

序号

灯具数量(盏)

单价(元)

工程费用(万元)

铁边城

56

6000

33.6

 

第五章环境保护、安全卫生、劳动保护

5.1环境保护

**县**村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的目的在于改善和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但它作为一个特殊的生产单位,建成后对周围的环境也产生一定的影响。

为此设计拟采用以下措施将影响减至最低,满足环境保护要求。

1、垃圾储运站和污水处理站地址选择在**村的村西南角,远离居民区,由道路与周围相邻区域分隔开,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在垃圾储运站和污水处理站周围及厂内空地充分进行绿化,绿化面积大于30%,厂前区用绿带及道路与生产区相隔,使厂区尽量庭院化,较为优美的环境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有利。

3、泵房、脱水机房等噪音较大的机房均选用低噪音标准的设备,并采取相应的减震、消声措施,设隔音值班室,使管理人员有良好的工作环境。

4、污水处理站设有先进可靠、实用的水质监测系统。

同时在运行中应注意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提高管理水平,以便达到预期的处理效果。

5、污水处理站内采用雨污水分流系统,污水汇集到进水泵房,随工艺流程进行处理,做到污水不直接向水体排放。

6、污水经二级处理后排入可回收利用管道,出水水质符合国家排放标准。

7、污水处理站产生的污泥,经脱水后形成泥饼,可十分方便的运至垃圾处理站。

如果污泥中重金属含量低于国家农用污泥标准,可用于农肥或园林绿化,亦可将该污泥制成复合肥料出售,以实现污泥的综合利用。

5.2安全防火

为保证安全生产,设计拟采用以下措施:

1、垃圾储运站设在环状交通主次道路与公路连通的地方,站外道路均满足消防车行驶要求。

2、建(构)筑物之间满足防火和安全疏散距离要求。

主要建筑结构材料采用非燃烧轻质材料。

3、污水处理站格栅间、污水污泥泵房、脱水机房等有可能集聚有毒有害气体的地方,均设置通风设备,以保证安全生产。

4、污水处理站的架空进线在终端杆及母线设避雷保护。

用电设备均作接地保护,低压用电设备选用三相四线制,加漏电保护。

5.3卫生

1、根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等有关规定进行设计,创造良好的劳动环境,保护职工身体健康。

2、建筑物的设计均考虑给排水、采暖通风、采光照明等卫生要求。

5.4节能

采用经济有效的手段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在保护环境的同时注意能源的合理利用,本设计从以下几方面考虑节能问题。

1、合理选择各变配电室的位置,力求使其处于负荷中心,并选用无功功率自动补偿装置。

2、对生物接触供氧系统采用自动控制,根据各池中溶解氧控制要求,调节转刷的开启,达到节能的目的。

5.5劳动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从1995年1月1日起已正式执行,其中明确规定,操作工人的劳动安全生产受法律保护,其它相关的一系列设计标准规范均贯彻执行劳动法这一基本法令,本工程劳动安全设施必须符合这些法令,法规及国家标准与规范。

在污水处理厂运转之前,须对操作人员、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制定必要的安全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除此之外,还需考虑如下措施:

1.各处理构筑物走道和临空天桥均设置保护栏杆,其走道宽度、栏杆高度和强度均符合国家劳动保护规定。

2.在产生有毒气体的工段,设置H2S、CO2测定仪、报警仪和通风系统,并配备防毒面具。

3.对于一些密封结构,通风条件差的场所,采取机械通风。

4.易燃、易爆及有毒物品,须设置仓库、专人保管,并满足劳动保护规定。

5.所有电气设备的安装、防护,均须满足电器设备有关安全规定。

水泵、电机、风机等易产生噪声的设备,设置隔振垫,减少噪声,同时,将管理用房与机房分开,并采取有效的隔声措施。

6.机械设备的危险部分,如传动带、明齿轮、砂轮等必须安装防护装置。

7.须设置适当的生产辅助设施:

如浴室、厕所、更衣室、休息室等,并经常保护完好和清洁卫生。

8.垃圾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和有害物质,填埋后会产生气体和渗滤液,有害气体主要有CO2、CH4、H2S、NH3等。

H2S有令人反感的恶臭,逸入大气后会使周围大气环境质量降低,高浓度CH4有可能产生爆炸;渗滤液通过渗透和迁移有可能污染地下水和土壤;垃圾在运输倾倒和填埋过程中会引起扬尘,招引苍蝇、蚊子散播疾病。

因此,填埋场的安全与卫生工作特别重要,应予以高度重视和关注。

9.按照蚊、蝇、鼠的生活习性及活动规律,专职人员应及时喷洒药水、摧毁鼠窝,使蚊、蝇、鼠患降至最低。

10.场内工作人员,应配备必要的劳保用品,如手套、口罩、工作服、鞋帽、防毒面具等,做好自我保护。

11.工作人员用餐前应更衣洗手,下班后要洗澡更衣,并且应制定规章制度,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健康检查。

 

第六章项目组织管理

6.1组织管理

本项目是由**县**镇投资的**县**镇**村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示范工程,根据项目实施周期短、任务重、工作量大的特点,考虑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