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建安区三高高二年级质量检测寒假版二.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472591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1.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许昌建安区三高高二年级质量检测寒假版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许昌建安区三高高二年级质量检测寒假版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许昌建安区三高高二年级质量检测寒假版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许昌建安区三高高二年级质量检测寒假版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许昌建安区三高高二年级质量检测寒假版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许昌建安区三高高二年级质量检测寒假版二.docx

《许昌建安区三高高二年级质量检测寒假版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许昌建安区三高高二年级质量检测寒假版二.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许昌建安区三高高二年级质量检测寒假版二.docx

许昌建安区三高高二年级质量检测寒假版二

许昌建安区三高高二年级质量检测寒假版

(二)

许昌建安区三高高二年级质量检测寒假版

(二)风从梦里来

许昌建安区三高高二年级质量检测寒假版

(二)

本试题分第卷(阅读题共70分)和第卷(表达题共80分)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卷阅读题

一、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学界曾普遍认为,我国古代社会停滞以至僵化始于宋代。

其实,宋代是个竞争性强、开放性高的社会。

传统社会是封闭式的固态社会,人们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以及职业具有非运动性,和前代相比,宋代呈现较为明显的社会流动倾向。

社会流动是指人们的社会地位以及职业的变动,是社会自我调节的重要机制之一,是社会富有活力与否的重要标志。

面对社会流动增大的现实,宋人张载在《经学理窟》)中说:

今日万钟,明日弃之;今日富贵,明日饥饿。

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往往世代为官,这种状况到唐代没有根本性改变。

宋代朝廷无世臣,士庶界限趋于消解,官民之间可以化。

沈伦原是以教书为业的穷书生,后来官拜宰相,去世后,家道随之中落。

宋代政治上的流动与科举改革关系极大。

宋代取士不问家世一切考诸试篇,采取弥封、誊录等措施,平民子弟仕进的可能性增大。

明代学者胡应麟在《华阳博议下》中说:

五代以还,不崇门阀。

宋代门第观念相对淡薄,人们更加看重科举和官职,这些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前士庶不通婚、不交往的旧习俗有所改变,出现了婚姻不问阀阅所交不限士庶(朱熹《增损吕氏乡约》)等新现象。

魏晋南北朝时期,自然经济色彩浓重。

中唐前后,商品经济有所发展,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更上一层楼。

营利者往往累千金之得,以求田问舍,政治权力向经济力量屈服,宋朝政府不得不减少对土地买卖的限制和干预,土地作为商品进入流通领域,土地所有权换频率加快,以致庄田置后频移主(刘克庄《故宅》)。

苏洵曾感叹:

富者之子孙或不能保其地,以复于贫。

商人比田主风险更大,有朝为富商,暮为乞丐者,达官显宦同样难免。

对于经济上的社会流动,宋人概括道:

富儿更替做。

我国古代,人们的身份被固化为四大类别——士农工商。

士列四民之首,商居四民之末。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四民由四种不同身份演变为四种不同的职业。

范仲淹《四民诗》便将四民一视同仁,并为商人鸣不平:

货赖斯民。

远近日中合,有无天下均。

上以利吾国,下以藩吾身。

随着商人地位的提高,宋代士商相混。

苏辙渲染道:

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

天下之士多出于商,某些贱商旧规被突破,商人之子摇身一变而为士,再变而为官者大有人在;官吏也经商成风,甚至一身二任。

大将张俊既是枢密使,又是临安大酒店太平楼主,还经营海外贸易;亦商亦官者,如茶商马季良官至兵部郎中、龙图阁直学士等。

社会流动规模过大,势必造成社会动荡。

宋代的社会流动尚属适度,这是宋代既富有活力、又不曾发生全国规模的民众反抗事件的重要原因。

当然,宋代的社会流动是有限的,贫者贱者上升的概率不大,远远不足以填平贫富贵贱分化、阶级阶层分野的鸿沟。

(摘编自张帮炜《从社会流动看宋代社会的自我调节与活力》)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张载所说的今日万钟,明日弃之;今日富贵,明日饥饿来看,宋朝贫富变化急剧,社会动荡。

B.宋代改变了前代门阀士族世代为官的现象,人们更加重视科举而不很看重门第,士庶可以通婚,有了交往。

C.我国古代,士列四民之首,商人居四民之末;宋代商人地位有了提高,彻底改变了士尊商卑的传统观念。

D.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宋代士商混淆,商人可以为官,官员也可以经商,有识之士对此提出尖锐批评。

1.(3分)B(A.社会动荡理解有误;C.彻底改变了士尊商卑的传统观念理解有误;D.有识之士对此提出尖锐批评理解有误)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政治、经济、职业三方面论证了宋代社会流动的情况,与学界对宋代社会的认识有明显不同。

B.文章以原是穷书生的沈伦官拜宰相,去世后家道中落为例,论证了宋代官民身份是可以相互化的。

C.文章把魏晋南北朝时期和宋代社会进行深入的对比,集中论证了宋代社会流动性强,开放性高的特点。

D.文章较多引用了典型的、有价值的相关资料,增添了文章的学术色彩,增强了文章的论证力量。

2.(3分)C(文章把魏晋南北朝时期和宋代社会进行深入对比分析有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宋代科举取士不问家世一切考诸试篇,增大了平民子弟仕进的机会,促进了政治方面的社会流动。

B.由于宋朝政府采取了宽松的土地政策,土地作为商品得以进入流通领域,从而带动了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

C.贫富贵贱处于变动之中,士庶界限趋于消解,宋代社会各阶层的相互流动对社会进步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D.宋代的社会流动尽管不能填平贵贱、阶级的鸿沟,但体现了观念上的一些变化,增强了社会的生机和活力。

3.(3分)B(由于宋朝政府采取了宽松的土地政策说法有误)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葛市长家的草莓

知道不?

这次人代会上,老葛正了!

方凯来,话里话外都透着开心,仿佛A市新提拔的市长不是葛亚楼,而是他方凯。

真的?

那咱可得借机‘宰’他一回。

我毫不掩饰自己的喜悦。

在人脉为王的今天,有个有实权的官同学,后面的省略号就太多了。

不过,我心里也有点儿酸酸的。

作为大学里上下铺的兄弟,我们三个当年一个起跑线,只不过毕业时拼爹,我和方凯因此留城,葛亚楼被完璧归赵。

当时听说他进了最基层的镇政府,干了最基层的秘书工作,没想到十年打拼,人家浮上来了,我们却依旧原地踏步。

领导的,一个字,忙!

多次占线,终于打进去时,葛亚楼语气中透着一份惊喜:

尖子?

老K?

有日子不见了。

什么?

请客?

好说,好说!

嗳,下什么饭店!

家里去,你嫂子这两年厨艺见长,来尝尝她的糖醋鲤鱼。

葛亚楼还像当年一样,亲亲的。

方凯大大咧咧地称他老葛,我则恭恭敬敬地称他葛市长。

什么长不长的,还是叫我‘楼子’吧!

葛亚楼重新翻出了那个打着时光烙印的雅号。

我和方凯哈哈哈地笑起来。

周末,我们去了一个很普通的小区,葛亚楼住在那里。

我们把车停好,正要上楼时,一个人骑着一辆旧飞鸽叮儿当地过来。

咦,那不是我们的大市长吗?

他把车锁好,从车筐里掏出一瓶干红葡萄酒,冲着我笑:

尖子不喝白酒,我差点儿把这事儿给忘了呢。

他真是细心!

我的心一暖,贴身衣兜里装的东西就有点儿硌得慌。

那是一枚价格不菲的祖母绿戒指,准备放长线钓大鱼的诱饵。

老葛,这些琐事,还用你亲力亲为?

还有啊,现成的‘红旗’不用,骑这辆破‘飞鸽’。

知道的,你艰苦朴素惯了;不知道的,人家不说你作秀吗?

方凯竹筒倒豆子,还是当年那个直筒子脾气。

葛亚楼挠挠头:

这事儿,我还真没想过那么多。

这车子还是我妈留下的,一直不舍得扔,偶尔搬出来骑骑,活动活动筋骨,挺好的!

进了门,我环顾四周,这套两居室实在简朴至极。

葛亚楼看出了我眼里的困惑:

嘿嘿,这房子是小了点儿,不过,住着温馨。

市政家属院那边给配了一套,我没要。

我和你嫂子舍不得周围这些老邻居,人是居动物,日久生情啊!

市长夫人,是一个贤淑女人,从事幼教工作,在一所幼儿园,陪着那些花儿、朵儿一起成长。

她把自己的拿手菜端上桌,笑着说:

今天一定要多喝几杯,老葛在我耳边没少念叨你弟兄两个。

家里的便宴跟饭店就是不一样。

阻隔在我们之间的一些鸿沟顿时灰飞烟灭,我们好像又回到了那些青葱岁月,大声地笑着,大口地吃着,大杯地喝着。

在这种情景下,我若掏出那枚祖母绿,岂不是太煞风景?

酒足饭饱,我手插衣兜里,刚要行动,葛亚楼左扯一个,右拽一个,把我们拖到阳台上:

来,来,跟我来,看看我种的草莓!

那个不大的阳台上,摆满了黄泥花盆,里面的草莓郁郁葱葱,挂满了果实,红艳艳的。

市长夫人手脚麻利地摘了一盘草莓,放在茶几上:

两位兄弟,快来吃,咱自家种的,绿色、环保、无污染。

不养花草,种草莓!

你这市长,雅兴不小!

方凯讥讽地拍着老葛的肩。

别小看这小小的草莓!

是它一步步激励着我走到今天。

葛亚楼凝视着手中的一颗草莓,给我们讲了一段往事。

二十年前,一场瘟疫夺去了父亲的生命,母亲带着我和小妹搬到了小城。

她租了一间破旧的阁楼,用拾荒的钱,供我们兄妹上学。

邻居的孩子吃草莓,不懂事的妹妹也吵着要。

那时的草莓要20块钱一斤,对于一个贫寒的家庭来说,实在是可望而不可即。

妹妹大哭了一场,睡着了,母亲也下了楼。

母亲再回来时,一头长长的秀发不见了,头发短得如同男人的板寸。

她的手里多了两个花盆,两颗草莓苗。

她说:

‘记着,自己种的草莓最香甜。

’那年初夏,那两株草莓开花、结果,我和妹妹吃到了这世上最好吃的水果,同时也将母亲的话铭记在心。

葛亚楼说。

面对一个喜欢吃自己种的草莓的人,我知道,那枚祖母绿掏出来也是白掏。

告别时,葛亚楼握着我和方凯的手说:

谢谢你们把我当兄弟!

他永远不会知道,那天,他眼神里的那份真诚,是怎样让两个老同学落荒而逃的。

几年后,班里搞了一次同学聚会。

说起副省长葛亚楼,很多同学跟我们一样,吃过葛家的糖醋鲤鱼,尝过葛家的阳台草莓,还听过那段与草莓有关的往事。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与方凯、葛亚楼一起毕业,由于拼爹,葛亚楼进了镇政府干了秘书,十年之后当上了市长,而我与方凯却无奈留城原地踏步走。

B.我认为在人脉为王的今天,有个手握实权的官员同学,对自己会有很多好处,所以,葛市长刚刚正,我与方凯就急于去拜访他。

C.小说中的我之所以没有送出那枚祖母绿,一是因为市长家的便宴气氛融洽,二是有感于葛市长讲的那段与草莓有关的往事。

D.语言描写是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这篇小说在塑造葛亚楼这个艺术形象时,就善于抓住典型语言来表现他的美好心灵和高尚人品。

A【解析】我与方凯却无奈留城原地踏步走分析有误,

我与方凯留城是拼爹胜利的结果,不是无奈。

5.小说中的葛亚楼有哪些形象特点?

请结合作品简要概括。

(5分)

【答案】廉洁正直;重情重义,看重同学情、邻里情;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平易近人,不摆官架,不打官腔。

6.小说通过葛市长之口叙述草莓的故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请简要分析。

(6分)

有利于增强小说故事情节的真实性,有较强的说服力;体现出母亲的坚强和教诲对他的人生影响,有利于更好地凸显主人公的清廉正直和艰苦朴素的作风;体现了主人公的自诫、自律,同时也是对同学的诫勉,能够更好地表现靠双手获得的果实才是最香甜的这一小说主题;使故事情节更加简洁紧凑。

(每点2分,答出三条可得满分。

【解析】可以从小说的三要素+主旨入手。

从人物角度,表现母亲和主人公的品质;从情节角度,和上下文紧密,不需要另起炉灶;从主旨角度,歌颂主人公清廉正直和艰苦朴素的作风。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世界卫生组织定义:

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的人口比例达到10%,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达到7%以上,即被称为老龄化社会。

19世纪后期,欧洲一些发达国家生育率持续下降,老龄化现象在部分国家出现。

1851年,法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老龄化国家,此后,瑞典、挪威、英国等一批欧洲国家步入老龄化。

20世纪70年代,随着生育率的下降以及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老龄化逐渐向亚洲和美洲的发展中国家扩散,进入21世纪,全球老龄化速度加快。

2015年,全球有6.17亿人口年龄在65岁以上;预计到2020年,13个国家将成为超高龄国,即20%以上的人口超过65岁。

到2050年全球将有16亿老年人,届时将有94个国家的老龄化人口占比超过21%,其中有39个国家的老龄化比例达28%以上。

1982年联合国在维也纳召开第一次老龄问题世界大会,通过了《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1991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联合国老年人原则》;2002年联合国在马德里召开第二次老龄问题世界大会,通过了《老龄化马德里政治宣言》。

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国政府制定法律法规、政策,积极老龄化观念被纳入各国发展框架。

(摘自《全球老龄化状况及其应对策略》)

材料二:

全面两孩政策下的生育态势,2017—2021年

年份

新增出生人口(万人)

总出生人口(万人)

总和生育率

2017

339.9

2019.9

1.97

2018

463.8

2188.6

2.09

2019

402.8

2077.3

2.04

2020

352.8

1935.8

1.96

2021

160.2

1689.1

1.77

全面两孩政策使老年人口比例略有下降,而老年人口数量不会有任何差异。

到2035年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将会降低0.5个百分点,而到2050年也仅降低1个百分点,全面两孩政策无法缓解我国快速发展的人口老龄化进程。

21世界后半叶,中国将处于超稳定和超高的老龄化态势,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高达40%,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35%。

从世界经验看,通过生育政策调整以提升生育率进而改变人口结构和老龄化趋势往往很难奏效。

应对乃至引领中国的老龄社会,需要在长期发展战略的高度,设计一个综合性的经济、社会、人口政策的框架体系。

(摘自《国际视野下的中国人口老龄化》)

材料三:

1999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比例首次超过10%;2015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22亿,占总人口的16.15%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老年人口突破两亿的国家;预计到2025年,老年人口突破3亿,2033年突破4亿,2053年达到4.87亿,占亚洲老年人口的五分之二,全球的四分之一,我国老年人口规模稳居世界第一。

2000年—2005年全球人口老龄化水平从10%提高到22%,同期中国人口老龄化水平从10%提高到34%。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失能化、高龄化的趋势在不断加剧,2050年,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将达到1亿,占老年人口总量的22.3%,占世界高龄老年人口的的四分之一。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入城市和发达地区,留下来的大多是缺乏劳动能力的老年人,农村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不发达地区高于发达地区。

与边富边老甚至先富后老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超前经济发展,未富先老,面临的风险挑战更加严峻。

人口老龄化使得我国人口负担比加重,同时也为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带来巨大机遇。

老年人口增多,特别是高龄、患病老年人增多,对养老服务设施的需求也不断扩大,并且提出更多方面的要求。

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身体较弱,有病的相对较多,对卫生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老年人特殊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特征,产生了不同于其他人口体的特殊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这预示着在社会总需求中,老年人需求市场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摘自《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及应对策略》)

7.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3分)C

A.全面两孩政策下,生育率会有短暂上升,不过很快又回落到较低水平,生育率的短暂上升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十分有限。

B.人口生育率的提高能使老年人口比例有所下降,但老年人口数量不会下降,因此,无法缓解我国快速发展的老龄化进程。

C.尽管用提高生育率改变老龄化趋势很困难,但实施全面两孩以及鼓励生育的政策仍是遏制我国老龄化快速发展的最有效举措。

D.应对、引领中国的老龄社会,不只是短期内改变人口结构,还需要从长期发展的角度设计综合的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政策体系。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生育率下降和平均寿命延长是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原因,随着老龄化速度的加快,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突出的社会问题。

B.上世纪80年代,联合国就开始探索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世界各国都制定相应法规、政策,积极老龄化观念已纳入各国发展框架。

C.中国在全球老龄化格局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中国是老年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也是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

D.养老配套设施不全,医疗卫生资源有限,养老服务业发展滞后,这是我国高龄、患病老年人不断增多的重要原因。

E.老年人口的快速增加,老年人特殊需求的增多,不仅带来了我国社会需求结构的变化,更使满足不同年龄体需求的难度加大。

8.(5分)AC(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5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

9.根据上述材料,请简要概括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4分)

9.(4分)绝对规模大,增长速度快;失能化、高龄化趋势不断加剧;农村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不发达地区高于发达地区;超前经济发展,未富先老。

(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元行钦,幽州人,为刘守光裨将。

与李嗣源战于山北,身中嗣源七矢。

拔矢而战,反中嗣源。

屡败,乃降嗣源。

嗣源谓其壮士,以为养子。

从战,数立功。

庄宗闻其骁勇,取之为散员都部署。

庄宗与梁军战,军败而溃,梁兵数百追及,攒槊围之。

行钦驰一骑,夺剑断其二矛,斩首一级,梁兵解去。

庄宗持行钦泣曰:

富贵与卿共之!

由是宠绝诸将。

赵在礼反,庄宗以为邺都行营招抚使,将二千人讨之。

行钦以诏书招在礼。

在礼登城谓行钦曰:

将士经年离去父母,不取敕旨奔归,追悔何及?

若公善为之辞,尚能改过自新。

行钦曰:

天子以汝等有社稷之功,小过必当赦宥。

在礼再拜,以诏书示诸军。

皇甫晖从旁夺诏书坏之,军士大噪。

行钦攻邺无功,庄宗欲自将以往,臣皆谏止,乃遣明宗讨之。

明宗军城西,行钦军城南。

而明宗军变,与在礼合。

行钦闻之,退屯卫州,以明宗反闻。

庄宗遣李从璟驰诏明宗计事。

从璟,明宗子也。

行至卫州,而明宗已反,行钦乃系从璟,将杀之,从璟请还京师,乃许之。

明宗引兵南,行钦率兵趋还京师。

从庄宗幸汴州,行至荥泽,闻明宗已渡黎阳,庄宗复遣从璟通问于明宗,行钦以为不可,因击杀从璟。

明宗入汴州,庄宗不得进。

庄宗谓行钦曰:

卿等从我久,富贵急难无不同也。

今兹危蹙,而默默无言,坐视成败。

我至荥泽,欲单骑渡河,自求总管,卿等各陈利害。

今日俾我至此,卿等何如?

行钦泣而对曰:

臣本小人,蒙陛下抚养,位至将相。

危难之时,不能报国,虽死无以塞责。

因与诸将百余人,皆解髻断发,置之于地,誓以死报,君臣相持恸哭。

庄宗崩,行钦出奔,为野人所执。

刺史石潭折其两足,载以槛车,送京师。

明宗见之,骂曰:

我儿何负于尔!

行钦瞋目直视曰:

先皇帝何负于尔!

乃斩于洛阳市。

呜呼!

死之所以可贵者,以其义不苟生尔。

方明宗之兵变诸将未知去就而行钦独以反闻至于断发自誓其诚节有足嘉矣及庄宗崩不能自决而反逃死以求生终于被执而见杀其言虽不屈,而死非其志也,乌足贵哉!

(节选自《新五代史·元行钦传》)

【注】明宗:

李嗣源。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方明宗之兵变/诸将未知/去就而行钦独以反闻/至于断发自誓/其诚节有足嘉矣/及庄宗崩/不能自决而反逃/死以求生/终于被执而见杀/

B.方明宗之兵变/诸将未知去就/而行钦独以反闻/至于断发自誓其诚节/有足嘉矣/及庄宗崩/不能自决/而反逃死以求生/终于被执而见杀/

C.方明宗之兵变/诸将未知去就/而行钦独以反闻/至于断发自誓/其诚节有足嘉矣/及庄宗崩/不能自决/而反逃死以求生/终于被执而见杀/

D.方明宗之兵变/诸将未知/去就而行钦独以反闻/至于断发自誓其诚节/有足嘉矣/及庄宗崩/不能自决/而反逃死以求生/终于被执而见杀/

C【解析】去就作未知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D。

其诚节作有足嘉矣的主语,应该归下,排除B。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社稷原指土地神和谷神,古代君主每年要到郊外祭祀,后来社稷成为国家的象征。

B.断发,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此处指元行钦想保全生命。

C.刺史是中国古代官职名,刺,有检核问事之意,主要负责对地方政府进行监察。

D.先皇帝是指本朝在位皇帝的已经去世的父亲,这里用先表示对已经亡故君主的尊敬,也用来区别现任皇帝。

B【解析】断发,表达的是誓死报君的决心。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元行钦作战勇敢,不惧危险。

与李嗣源作战时身中七箭,他拔出箭继续作战,反而射中李嗣源;庄宗被梁军包围,元行钦匹马击退敌军。

B.元行钦忠心为君,深受宠信。

庄宗曾抱着元行钦哭着说:

富贵和你共享!

赵在礼在邺城谋反,元行钦没有攻下,也并未因此受到斥责。

C.元行钦颇有谋略,眼光长远。

在和明宗李嗣源合力讨伐赵在礼时,他预见到李嗣源兵变,率军撤退至卫州,并上奏皇帝李嗣源谋反一事。

D.元行钦誓死报国,但晚节不保。

形势危急时,他和众大臣断发发誓,以死报主;唐庄宗遇害后,他却仓皇出逃,后被捉拿,斩于洛阳。

C【解析】他预见到李嗣源兵变不正确,原文是而明宗军变,与在礼合。

行钦闻之,退屯卫州。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将士经年离去父母,不取敕旨奔归,追悔何及?

若公善为之辞,尚能改过自新。

(5分)

(1)将士们离开家乡父母多年,没有皇帝的旨意就急切归家,后悔哪里来得及呢?

倘若您在皇帝面前替他们说说好话,将士们还能改过自新。

【解析】

(1)关键点:

经年,多年;奔归,急切归家;善为之辞,替他们说说好话。

(2)臣本小人,蒙陛下抚养,位至将相。

危难之时,不能报国,虽死无以塞责。

(5分)

(2)臣原本只是一个卑贱之人,承蒙陛下爱护体恤,官至将相之位。

如今危难之时,却不能报效国家,即使死了也无法推脱自己的责任。

关键点:

小人,卑贱之人;抚养,爱护体恤;无以,没有用来……;塞责,推脱责任。

参考译文:

元行钦,幽州人,是刘守光的偏将。

和李嗣源在山北作战,身中七箭。

元行钦拔出箭继续作战,反而射中李嗣源。

多次失败,于是投降李嗣源。

李嗣源认为他是猛士,把他收为养子。

跟随李嗣源作战,屡立战功。

庄宗李存勖听说元行钦骁勇善战,收纳在身边做散员都部署。

庄宗与梁军作战,战败而溃逃,被数百梁兵追赶,重重兵器包围。

元行钦单马驰来,夺剑砍断敌军长矛两支,斩首一级,包围的梁兵退去。

李存勖抱着行钦哭道:

富贵和你共享!

从此,元行钦在诸将中最受宠信。

赵在礼谋反。

唐庄宗于是任命元行钦为邺都行营招抚使,率领二千兵马前去讨伐。

元行钦用诏书劝降赵在礼。

赵在礼登城对行钦道:

将士们离开家乡父母多年,没有皇帝的旨意就急切归家,后悔哪里来得及呢?

倘若您在皇帝面前替他们说说好话,将士们还能改过自新。

元行钦道:

天子将你们视为对国家有功之人,一定会赦免你们的小过错。

赵在礼拜了两次,把诏书给士兵们看。

皇甫晖从一旁夺过诏书,将之撕毁,军士都吵闹不止。

元行钦久攻邺城不下,而庄宗想亲自帅兵前往,臣都进谏阻止,于是唐庄宗只得派明宗李嗣源前去平叛。

李嗣源驻扎在城西,而元行钦则驻军城南。

不久,李嗣源兵变,与赵在礼会合。

元行钦听闻此事,率军撤退屯驻卫州,上奏皇帝李嗣源已经谋反。

庄宗派遣李从璟快速赶到李嗣源处核实事情真伪。

李从璟,是李嗣源的儿子。

到了卫州,当时明宗已经反叛,行钦于是拘禁从璟,将杀他。

从璟请求回到京师,行钦于是同意了。

不久,李嗣源率军南下,元行钦便返回京师。

后来,元行钦又随唐庄宗前往汴州(今河南开封),行至荥泽时,闻听李嗣源已经到达黎阳(今河南浚县)。

庄宗便欲派李从璟去面见并劝降李嗣源,但元行钦认为不可,并将李从璟杀死。

这时,李嗣源进入汴州,唐庄宗不能前进。

唐庄宗对元行钦说:

你跟随我这么久,荣华富贵险急患难共同经历。

如今情势危急,你们默默无言,坐视成败。

我到荥泽,要单枪匹马自己去求见李嗣源,你们各自陈说利害关系。

如今让我到了这样的境地,你们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