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陈集镇中考历史模拟试题1无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469699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陈集镇中考历史模拟试题1无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陈集镇中考历史模拟试题1无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陈集镇中考历史模拟试题1无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陈集镇中考历史模拟试题1无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陈集镇中考历史模拟试题1无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陈集镇中考历史模拟试题1无答案.docx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陈集镇中考历史模拟试题1无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陈集镇中考历史模拟试题1无答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陈集镇中考历史模拟试题1无答案.docx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陈集镇中考历史模拟试题1无答案

中考历史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史记·泰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到梁山官,见承相车骑其众,显示出不高兴。

后来身边人告诉了承相,丞相为之收敛。

秦始皇猜测有人泄露了他的话,便把当时在场的人都杀了。

秦始皇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显示出自己的暴戾,打击承相B.让所有的人都害怕自己

C.维护皇帝至高无上的独尊地位D.为即将进行的政治改革营造声势

2.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反映了西晋末年中原动乱、人口南迁的情况,人口南迁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破坏了南方环境和农业发展B.加剧了南北矛盾和割据状态C.完成了经济和政治重心南移D.促进了江南开发和民族交往

3.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在其著作中写道:

“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材料中所说的制度是

A.分封制B.宗法制C.科举制D.三省六部制

4.雍正时,设立军机处,处理军政大事。

关于军机处认识正确的是

A、军机大臣由议政王大臣会议选派

B.军机大臣有军国大事的决定权

C.军机处的设置降低了办事效率

D.军机处的设置,使皇权进一步加强

5.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对文化传播起重大作用的是①造纸术②火药③印刷术④指南针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现在电视剧中,经常出现与事实不符的“穿帮”镜头。

下列情景属于“穿帮”的是

A.光绪皇帝下诏建立京师大学堂

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布废止科举考试

C.慈禧太后在拍摄照片

D.1912年3月,南京街头一群年轻人拿着剪刀寻找留长辫的男人

7.“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

”对联歌颂的是

A.康有为B.孙中山C.毛泽东D.邓小平

7.国民党要员郝柏村回忆道:

“以武力营救蒋委员长的军事行动,幸赖蒋夫人大智、大仁、大勇的人格,使蒋委员长平安脱险,并停止了中国人打中国人的十年内战。

”他描述的事件是

A.北伐战争B.西安事变C.七七事变D.重庆谈判

8.正红同学在作文《我的爷爷》中写道“爷爷出生于1915年,①五四运动爆发后他积极参加学生运动。

②16岁参加了红军③抗战时期参加了淮海战役。

④解放战争后期,随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解放南京。

”作文中关于“我爷爷”经历的描述可能真实发生的是

A.①②④B.②④C.②③D.①②③④

9.1956年底,毛泽东曾说:

“手工业中许多好的东西不要搞掉了,王麻子、张小泉的剪刀一万年也不要搞掉,我们民族好的东西,搞掉了的,一定要来一个恢复。

”此话针对的问题是

A.土地改革中的急于求成

B.三大改造中的过急过粗

C.“大跃进”时期的“浮夸风”

D.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共产风”

10.20世纪50年代中期,“红色资本家”荣毅仁说:

“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得到的却是一个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

”与荣毅仁说这番话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土地改革运动完成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展D.“文化大革命”结束

11.史料记载:

“(中午战争后)随便走进中国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

一捆捆机器压的印度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

”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A.自然经济逐渐解体B.手摇纺车效率低下

C.印度棉纱质优价廉D.民族工业曲折艰难

12.某班模拟了一次“红色旅游”的推介活动。

下列主题适用于介绍浙江嘉兴南湖的是

A.英雄的城市一诞生了八一军魂

B.红色的小船一见证了党的诞生

C.革命的摇篮一一开创了革命新路

D.七大的会场一指明了光明前途

13.下列诗句描述的历史事件中,标志着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是

A.“百万雄师,三路渡江”B.“攻占锦州,关门打狗”

C.“千里跃进,逐鹿中原”D.“分制包围,瓮中捉鳖”

14.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外交活动

①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②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③举办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④恢复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⑤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A.①②④⑤③B.③②⑤④③C.②①④⑤③D.②①⑤④③

15.《建筑与民主》一书中说:

雅典人通常在半圆形的山坡上集会,确保每一个参与讨论内政、外交问题的人,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

这反映了雅典

A.实行民主政治B.注重法制建设C.建筑水平高超D.文化繁荣昌盛

16.当苏德两军在斯大林格勒的断壁残垣中博杀时,《纽约时报》称之为“红色凡尔登”,德军称其为“伏尔加河畔的凡尔登”。

这反映出两场战役的共同点是

A.残酷性B.正义性C.决定性D.突然性、

17.“欧洲传统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沦为二三流国家。

美、苏以欧洲为主战场的“冷战”,更使欧洲人民终于意识到再也不能发生欧洲人打欧洲人的战争了。

”基于这样的认识,欧洲国家开始

A.走向联合B.发动二战C.成立联合国D.建立世贸组织

18.抓住历史事件相关联的因素,有助于梳理知识,加深理解。

以下关联不正确的是

A.凡尔赛体系一确立帝国主义在欧洲、美洲和西亚统治的新秩序

B.华盛顿会议一一确立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C.希特勒上台一一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

D.杜鲁门主义出台一一美苏“冷战”开始

19.“跳出国界,走向世界,哪里有市场、哪里生产成本低,就在哪里生产经营,这种现象已经越来越普遍┄┄”这表明

A.世界经济区域化趋势加强

B.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

C.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趋势

D.世界经济呈现高速化趋势

20.某文件宣称“我们决心以根本利益的融合替代各民族间古老的对抗,创建一个经济共同的方式”。

该文件最终促成了20世纪60年代

A.《九国公约》的签订B.《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C.欧洲共同体的成立D.世界贸易组织的诞生

二、非选择题

21.(10分)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必然趋势。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黄河南北的大平原进行了一次历史性的大扫除,使封建领主制留下来的残余一扫而光,然后在六国的废墟上建立起新兴起地主阶级专政的封建专制主义国家。

一一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材料二:

诸侯王

诸侯王

诸侯王

材料三:

在清朝的辽阔的疆土上,生活着汉、满、蒙、回、藏等五十多个民族。

清朝在边疆地区,分设机构,进行有效的管辖....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了进一步巩固。

——节选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下教材

材料四:

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是件值得中华民族热烈庆祝的大事,它是迈向祖国全面统一的重要步骤,又是用新思维以和平方式圆满解决领土问题的一个范例。

——节选自紫荆网

(1)材料一中的“封建领主制”是我国古代什么政治制度?

“在六国的废墟上建立的封建专制主义国家”指哪一政权?

(2分)

(2)材料二反映了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什么措施?

(2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在边疆地区加强管辖设置的机构(两例)。

(2分)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香港回归的时间。

材料中“以和平方式圆满解决领土问题”的“新思维”指什么政策?

香港回归有何意义?

(4分)

 

21.(10分)富是民之本,强乃国之基。

民族复兴,富强繁荣,始终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之奋斗的理想和目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家财政收入不增加,军事工业便不可能发展。

而国家要增加财政收入,必须首先使国家富起来。

在这种形势下,洋务派提出自强先“求富”,强调以“富”为基础和兴办民用工业以“求富”的主张.....但因为企业受到清王朝及官僚的控制,其生产规模、利润分割要听命于清王朝,带上了浓厚的封建性。

企业能否发展,与封建势力的控制往往成反比。

一一赵德馨著《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842~1949》

材料二:

辛亥革命后,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出现过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然而人们殷殷向往、已在招手的建设机会很快丧失了,中国并没有出现随政治革命而来的“产业革命”。

个中缘由,过去只强调了帝国主义的侵略。

帝国主义没有支持南京临时政府,这是事实。

但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封建政治势力的破坏,革命党人非但没有能力制约封建军间,反而一步步受到封建军阀的制约。

胜利的辛亥革命推动了实业的发展,而随之而来的军阀统治和军阀混战,又窒息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陈旭麓著《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三:

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衡量,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成功。

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8.9%(按不变价格计算),农业和工业的增长量每年分别约为3.8%和18.7%....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特征是明显的加速度。

——(美)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材料四:

中国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进行的经济改革,不仅提高了公民总体的物质生活水平,也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自由和更大的流动性。

中国发展了一种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挑战美国经济主导地位,并且提供了一种不同于西方民主的国家发展模式。

——(美)弗兰克。

萨克雷约翰,芬德林主编《世界大历史一-1900至反恐战争》

(1)服据材料一回答,并洋务派为什么要“求富”,概括指出“求富”路上最大的阻碍因素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洋务派创办的一个“求富””企业。

(3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并没有出现随政治革命而来的“产业革命,”的原因。

(2分)

(3)对比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促使“第个五年计划的特征是明显的加速度”的原因。

举出一项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取得的重工业成就。

(3分)

(4)材料四中,“中国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进行的经济改革”的总设计师是谁?

中国的“发展模式”指什么?

(2分)

 

22.(10分)阅读下列材料:

在亚欧大陆北部广袤的土地上,有一个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联邦。

几个世纪以来,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民族,在世界舞台上扮演了特殊的角色。

材料一:

.....然而到了19世纪60年代,它的弱点暴露无遗,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

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

——英国历史学家艾瑞克。

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材料二:

1917年11月7日,震动世界的十月革命爆发。

以此为起点,这个占世界陆地面积近五分之一的国家,开始了一次对20世纪的历史产生深刻影响的伟大实践。

——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三:

俄罗斯(指苏联)在1929年时,不能生产一架飞机,不能生产一辆联合收割机,也不能生产一辆汽车。

十年以后,到1941年时,已经拥有了最好的技术,这些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

——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四:

我们不得不付出代价,为苏联经济体制所固有的过分依赖原料工业和国防工业而损害日用消费品生产的发展付出代....为限制甚至压制企业和个人的创造性和进取精神付出代价。

今天我们在收割那几十年的苦果,既有物质上的,也有精神上的苦果。

——普京《千年之交的俄罗斯》

(1)材料一中,19世纪60年代,俄国是怎样解决“关键弱点”的?

解决后,俄国社会发生了什么根本性变化?

(2分)

(2)材料二中,十月革命的领导人是谁?

20世纪20年代,他领导这个国家进行“伟大实践”的经济措施县什么?

(2分)

(3)从材料三可看出1929~1941年苏联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

请说明变化的原因,(2分)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四中“苦果”的根源是什么?

为此,苏联付出的最沉重的代价是什么?

我们从中应该吸取哪些历史教训?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