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冉堌镇中考历史模拟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40545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72.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冉堌镇中考历史模拟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冉堌镇中考历史模拟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冉堌镇中考历史模拟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冉堌镇中考历史模拟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冉堌镇中考历史模拟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冉堌镇中考历史模拟试题.docx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冉堌镇中考历史模拟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冉堌镇中考历史模拟试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冉堌镇中考历史模拟试题.docx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冉堌镇中考历史模拟试题

2017中考历史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是《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主宣传语。

中国的汉字源远流长,是至今硕果仅存的一种方块表意文字。

下列图片反映的汉字演变顺序正确

的是()

①甲骨文②楷书③隶书④篆书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①④②③D.①④③②

2.《史记》: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

……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宗室(国君家族)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列入家族名册)。

”材料反映的是()

A.管仲改革B.商鞅变法C.西周分封制D.北魏孝文帝改革

序号

孝文帝改革的部分措施

1

禁胡语、胡服

2

改鲜卑姓为汉姓

3

鼓励鲜卑族与汉族通婚

3.右表所示内容的直接作用是

A.推动经济发展

B.促进民族交融

C.加强中央集权

D.实现南北统一

4.2017年6月至8月,印度边防部队侵入中国西藏洞朗地区,引发中印局势紧张。

而追溯历史我们知道,玄奘西行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玄奘西行发生在()

A.隋朝B.唐朝C.宋朝D.元朝

5.在中国古代,宋朝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时期。

下列各项能体现宋朝“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的是()

A.出现中国最早的纸B.发明了火药

C.发明了活字印刷术D.形成了诗歌创作的繁荣局面

6.“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

”清朝雍正皇帝时的一位进士因写这两句诗而被斩首,这主要反映了清朝()

A.设立特务机构B.设立军机处

C.实行八股取士D.制造文字狱

7.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廷规定外国商船“将来只许在广东收泊交易,不得再赴宁波。

如或再来,必令原船返棹至广,不准入浙江海口”。

材料所述规定()

A.断绝了中外经济交流B.意在扼制工商业的发展

C.禁止国人赴海外经商D.限制外国商人来华贸易

8.近年来,中央电视台每年都评选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如果1898年开展该项评选活动,下列人物中,最有资格当选的是()

A.康有为B.左宗棠C.邓世昌D.孙中山

9.在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新的事物和思想观念影响着中国人的社会生活。

下列不

能反映民国时期社会习俗变化的是()

A.旗袍西服中山装,穿着舒适又大方B.辫子搭肩三尺长,之乎者也说荒唐

C.禁缠足,倡女权,男女平等新追求D.称先生,道某君,人格平等意义深

10.2017年1月,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中明确要求,凡有“八年抗战”字样,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并视情况修改与此相关内容,确保树立并突出“十四年抗战”概念。

“十四年抗战”开始于()

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卢沟桥事变D.南京大屠杀

11.2017年4月1日,人民日报评论员以“办好建设雄安新区这件大事”为题评论党中央、国务院设立雄安新区的决定。

评论称,燕赵大地上,又一个春天的故事正在拉开帷幕。

这里所说的“春天的故事”,指的是()

A.土地改革B.改革开放C.与美国建交D.中共八大

12.“大年初一开门红,新春祈福热度高。

”在中国,很多人都喜欢大年初一到古刹名寺祈福。

古刹名寺是一种宗教的活动场所,要了解这种宗教,可以在“XX”搜索中输入()

A.佛教B.基督教C.伊斯兰教D.道教

13.《人权的发明:

一部历史》一书中开篇提到:

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1776年美国

《独立宣言》,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被视为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三份人权文

献……。

因为它们都()

A.反对君主专制,倡导民主平等B.对民主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

C.反对殖民压迫,争取民族独立D.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14.“日本的景物风貌已由‘汉唐遗风’一变而‘趋欧俗’。

”清政府首任驻日公使何如璋在《使东述略》这样描述。

促使日本“趋欧俗”的是()

A.大化改新B.甲午中日战争C.明治维新D.第二次世界大战

15.“大战历时4年多,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亿人口卷入战争……飞机、坦克、毒气首次用于战争……战争期间,双方死伤达3000余万人,经济损失3400多亿美元”对上述材料解读有误的是()

A.材料中的“大战”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

B.这场“大战”的转折点是斯大林格勒战役

C.科技的不当应用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D.战争危害巨大,我们要珍爱和平,反对战争

16.针对相当长时间内社会主义必须与资本主义并存这种情况,列宁在《论社会主义》一文中指出:

“和狼在一起,就要学狼叫。

”为此,苏俄政府所采取的经济政策是()

A.“加速发展战略”B.“新经济政策”

C.“门户开放”政策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7.毛泽东写道:

“只要欧洲大陆上能够迅速开辟第二战场,则在今后一年中打败德、意法西斯是毫无疑义的。

”开辟第二战场的战役是()

A.莫斯科保卫战B.珍珠港战役C.斯大林格勒战役D.诺曼底登陆

18.右面是1947年发表于苏联某杂志的时政漫画“美国最新式战

车”。

漫画中袋子上的俄文意为“财政贷款”。

该漫画创作的背景是,()

A.制造慕尼黑阴谋

B.出台马歇尔计划

C.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指挥“联合国军”侵略朝鲜

19.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请仔细观察如图所示的示意图,你认为在①②两处应分别填入()

 

A.凡尔赛会议全球化趋势B.巴黎和会 全球化趋势

C.巴黎和会 多极化趋势D.凡尔赛会议多极化趋势

20.“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已触动许多人的切身利益。

无论富国还是穷国,全球化提供了巨大机遇、潜力与可能,但也产生了人类必须面对的新挑战、新威胁。

对大多数人来说,教育、就业、收入、健康、文化、环境等事关人类切身的问题都变得更不确定与不安全。

”由此说明经济全球化()

A.发展经济的同时带来新问题B.建立了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

C.阻碍了全球经济的发展D.违背了各国人民共同意愿

 

二、非选择题(共30分,21题9分,)

21.(9分)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我国古代的制度创新体现了中华民族高超的政治智慧。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观察下面示意图

图一分封制

图二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

材料二:

主父偃说上(汉武帝)曰:

“今诸侯或连城数十,……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

原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

彼人人喜得所原,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于是上从其计。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材料三:

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

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

在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

——明史专家吴晗《朱元璋》

(1)材料一中图一、图二分别是我国古代什么朝代开始推行的政治制度?

(2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政策?

此外,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采取了什么措施?

在这项措拖指导下,在长安兴办的我国古代最高学府是什么?

(3分)

 

(3)为进一步强化中央集权,明朝和清朝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各举一例)(2分)

(4)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从皇权和相权对比的角度,谈谈我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演变的趋势。

(2分)

 

22.(10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走过了波澜壮阔而又艰难曲折的奋斗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使中国发生了沧桑巨变,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一看图说史

 

A.遵义会议会址B.日本投降C.开国大典D.南昌起义

(1)上面这组图片记录了我党走过的革命历程,但顺序有误,请按时间先后顺序重新排列_________。

这些事件均对中国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试选择其中一件阐述其重要意义。

(4分)

 

任务二填表忆史

(2)请将下列历史事件的意义或影响写在表格内。

(2分)

历史事件

意义或影响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1

中共“八大”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任务三板报学史

(3)新中国成立后,始终致力于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某同学主办了一期主题为“和平之旅”的板报,请你帮助他完成相关内容。

(2分)

 

和平之旅

历史回眸问题探究

中国声音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发展对外友好关系,国际地位大大提高,国际政治舞台上开始有了“中国的声音”。

①20世纪50年代,国际舞台上的“中国的声音”主要指什么?

 

中国力量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意义:

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责任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大力倡导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日益发挥着负责任大国的重要建设性作用。

②请列举一个新世纪以来中国参加的国际组织或承办的国际盛会。

 

任务四读文析史

台湾与大陆血肉相连,同根同源,是不可分割的……1984年2月,邓小平明确指出,祖国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

……1992年,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有力推进了两岸关系的发展。

而自2016年5月20日,蔡英文上台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以来,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导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局面受到严重冲击。

——改编自岳麓版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4)材料中提到了我国实行的哪一项基本国策?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九二共识”的核心是什么?

(2分)

 

23.(11分)近代以来欧洲大陆的历史发展进程是一曲跌宕起伏的歌,有时曲折连环,有时高歌猛进,耐人寻味。

【历史名人】

材料一读右侧两幅图片

(1)右图中的人物都曾企图以武力方式

统一欧洲。

他们所发动的对外战争分别对

欧洲产生了什么影响?

(4分)

拿破仑希特勒

【分裂对峙】

材料二

 

图一图二

(2)依据上图欧洲分裂对峙的史实,分析其对当时国际局势产生的重要影响。

(4分)

 

【走向联合】

材料三二战后,复杂的政治局势和严峻的经济形势,使欧洲一些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们认识到欧洲合作的必要性。

20世纪50年代,随着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主张建立一个密切合作的联盟。

……1967年,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1993年欧盟正式成立,2007年欧盟拥有27个成员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联合产生的区域影响和国际影响。

(2分)

 

【历史感悟】

(4)通过探究欧洲历史发展的进程,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1分)

 

答案

1、选择题

1——5DBBBC6——10DDABA

11——15BABCB16——20BDBCA

2、非选择题

21、

(1)(2分)西周,秦朝

(2)(3分)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太学

(3)(2分)明朝:

撤中书省,废丞相;设厂卫机构;八股取士等

清朝:

设军机处;兴文字狱等

以上两个朝代各任举一例即可

(4)(1分)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

(或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言之有理即可

22.

(1)顺序:

DABC(2分);

意义:

A:

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

抗日战争的胜利洗刷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C:

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D: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任答一例即可得分)(2分)

(2)①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