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的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467991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91.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的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秋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的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秋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的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秋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的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秋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的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秋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的教案.docx

《秋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的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的教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秋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的教案.docx

秋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的教案

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

一、教材及学情分析

从学生方面看:

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

计算往往是和实际问题中引出的,教师可利用教材提供的背景,引出数学问题,学习数学方法,也可以利用身边熟悉的事例进行教学。

运用“迁移”的方法进行加减法的计算教学。

本单元是在学习了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基础上学习的,在教学时可采用尝试、讨论等方式学习,发挥知识的迁移效力,体现学习自主性。

教材都安排了“先估计一下“的环节,同时也可以利用练习中提出的估算要求,培养估算意识和能力。

从内容上看:

笔算加减法限定于三位数加减三位数,本单元主要教学三位数加减法。

本单元是在“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的基础上教学的。

本单元主要学习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

二、课程目标 

1.会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

3.使学生比较透彻地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4.让学生感知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5.培养学生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课程实施

(一)教学方式

充分利用班班通资源,采用直观演示、师生互动交流等方式进行教学。

(二)学习方式

利用班班通,通过自主学习、小组交流、查找资料、等方式学习。

(三)实施对策

1.对于计算的学习,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教师可在难点处适当加以引导;要注重对学生对算法的理解,要注意对学困生的引导帮助。

2.注意计算能力的培养,做好计算方面的练习;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四、课时安排11课时

加法

(一)1课时

加法

(二)1课时

加法练习课1课时

过程性检测1课时

减法

(一)1课时

减法

(二)1课时

过程性检测1课时

解决问题1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过程性检测2课时

五、主备人:

李桂梅

第1课时加法

(一)

【教学内容】加法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计算法则,会笔算三位数的不连续进位加法,学会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会笔算三位数不连续进位加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师:

你们认识这些动物吗?

课件播放:

中国特有的湿地珍惜动物图

(教育学生保护环境和动物。

谈话:

同学们,第二单元我们学习了两位数的进位加法,今天我们学习三位数加三位数。

我们先来看“中国湿地部分动物种数统计表”。

用图表或屏幕出示该表,接着框出或用颜色显示下面的部分。

鸟类271

爬行类122

两栖类31

提问:

谁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

──我国湿地鸟类和爬行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教学例1

1.学生独立列出算式:

271+122=

2.想一想,这题竖式应该怎样写?

分小组讨论并在全班汇报。

重点说说为什么这样列竖式?

(让学生明白相同数位要对齐)

应该从哪一位开始加呢?

3.点学生板演,其他学生独立完成。

4.小结: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方法同两位数加法相同,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都是从个位开始加起。

(二)教学例2

1.根据问题列式:

我国湿地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

271+31=

2.如何列竖式?

第一个加数的2要与第二个加数的3对齐,是吗?

为什么?

3.分小组计算,并在组内说说为什么这样计算?

4.汇报。

重点

(1)十位上的3+7=10怎样写?

(2)十位上满十要进位,向哪一位进?

为什么不往个位进?

(3)百位上正确结果是几?

是怎么得来的?

5.尝试练习

271+903=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并在组内交流算法。

汇报时重点说说百位上的9+2=11怎样写?

(三)小组讨论:

计算万以内的加法应该注意什么?

(数位对齐,从低到高,满十进一)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37页做一做。

2.课本第39页第1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有什么收获呢?

五、作业

课本第39页第2题。

六、板书设计

加法

(一)

鸟类271

爬行类122

两栖类31

271271271

+122+31+903

3933021174

第2课时加法

(二)

【教学内容】加法

(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的计算法则,会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2.过程与方法:

学会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数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重难点】会笔算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算下面各题

24+9=17+8=88+2=15+65=

9+58=15+55=23+17=66+32=

50+60=40+56=18+45=56+23=

2.笔算

285667

+83+98+46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做。

学生完成后

1.说一说它的计算方法。

2.在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二、探究新知:

1.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进位的加法,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部分内容,接着完成动物协会教给我们的任务。

2.小组探究

(1)如何列竖式?

有没有进位?

(2)这道题中的进位与上节课学习的进位加法有什么不同?

(3)这道题可用哪些方法计算?

(4)用什么方法检查计算是否正确?

3.小组汇报。

重点弄清下列问题:

(1)个位上的5+8=13怎样写?

(2)十位上是4+9=13吗?

为什么?

(3)百位上的正确结果是多少?

是怎么得来的?

(4)这道题中的进位与上节课学习的进位加法有什么不同?

(5)这道题的计算除了竖式方法外,还有其它计算方法吗?

(6)为什么计算要验算?

加法如何验算?

(粗略法:

估算,精确法:

调换位置再算)

4.教师:

我们在计算时,不管哪一位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它的前一位进1。

三、巩固练习

1.第38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后,做在书上,集体订正,选最后一题讲计算过程。

2.第39页第3题。

3.第39页第5题。

四、总结

五、布置作业

第39页第4题。

六、板书设计

加法

(二)

285667

+83+98+46

111154113

第3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练习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万以内笔算加

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学,学会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整理知识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训练学生主动探究、大胆想象、合作交流。

【教学重难点】训练学生主动探究、大胆想象、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笔算

479+506=     238+99=483+259=         665+481=

2.说说笔算加法要注意些什么?

二、练习指导

1.第39页第6题。

提醒学生用估算方法寻找可提高速度。

2.第40页第7题。

先计算,再连线。

3.第40页第8题。

分小组解决,汇报时重点让学生说说计算方法。

4.第40页第9题。

(1)小君有哪些可选路线?

(2)计算每种路线的长度,再比较,得出结论。

5.第40页第10题。

分小组探究,得出结论。

三、总结

四、作业

479+506=238+79=

683+279=365+461=

第4课时过程性检测

检测内容:

配套练习册21---22页。

检测过程:

(略)

第5课时减法

(一)

【教学内容】减法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

提倡算法的多样性,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检查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减法的计算法则,连续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同学们都喜欢看动画片,你们暑假看了些什么样的动画片?

最喜欢的是哪部?

是哪国生产的?

我国在动画片生产方面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

课件出示国产动画片生产情况统计表。

有什么发现?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教学例1

1.分小组自学例1。

重点弄清下列问题:

(1)三位数减三位数如何列竖式?

应该注意什么?

(2)从哪一位开始减起?

2.小组汇报。

3.小结:

三位数减三位数,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

(二)教学例2

1.分小组自学例2。

重点弄清下列问题:

(1)三位数减三位数遇到退位如何处理?

应该注意什么?

(2)十位怎样计算?

2.小组汇报。

重点弄清下列问题:

(1)个位上5-6能减吗?

(2)个位不够减怎么办?

从哪一位退1?

退1当几?

(3)现在个位上是几减几?

(15-6)

(4)现在十位上是几减几?

(2-8)

(5)十位怎样计算?

(6)百位得多少?

3.你们觉得计算万以内的减法要注意什么?

4.小结:

三位数减三位数,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

退位点点清楚,哪一位头上有一点要减1后再计算。

三、巩固练习

1.第41页做一做。

2.第44页第2题。

四、总结

五、作业

第44页第1题。

六、板书设计

减法

(一)

三位数减三位数,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

退位点点清楚,哪一位头上有一点要减1后再计算。

第6课时减法

(二)

【教学内容】减法

(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例3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被减数中间和末尾都是0的连续退位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

提倡算法的多样性,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检查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被减数中间和末尾都是0的连续退位减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算。

28-12=  36-18=  25-17=  80-25=

129-26=  287-76=  180-50=  218-108=

2.做一做下面的各题,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267-189=      324-166=

3.导入:

我们学习了三位数减三位数的退位减法,大家学得非常认真,掌握得很好,今天,老师又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你们想不想帮助老师解决?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3

1.小组探究。

重点解决

(1)从哪一位减起?

(2)这道退位减法题中出现了一个什么问题?

(3)如何验算?

2.汇报,重点弄清

(1)个位不够减,十位上是0,应该怎么退位?

(2)在计算中,被减数中某一位是0退位后,你发现了什么?

(0退位后,计算时要用9减)

(3)怎样验算?

3.小结:

任何减法的笔算都要按照三条法则来计算。

中间有零也可以借。

(二)教学500-185

1.小组探究。

重点解决

(1)从哪一位减起?

(2)这道退位减法题中出现了一个什么问题?

2.汇报,重点弄清

(1)个位、十位上是0,应该怎么退位?

(2)在计算中,被减数中某一位是0退位后,你发现了什么?

(0退位后,计算时要用9减)

(3)怎样验算?

3.小结。

三、巩固练习

1.第42页做一做。

2.第44页第3题。

注意引导学生复习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3.第44页第4题。

4.第44页第5题。

四、总结

五、布置作业

第44页第6题。

六、板书设计

减法

(二)

三位数减三位数,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

退位点点清楚,哪一位头上有一点要减1后再计算。

第7课时过程性检测

检测内容:

配套练习册22---24页。

检测过程:

(略)

第8课时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连续退位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能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提倡算法的多样性,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检查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设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笔算

598+204473+298600-138572-353

2.笔算万以内数的加减法有什么共同地方?

3.这个星期前3天我看了78页书,后4天我看了余下的125页书。

你知道这本书有多少页吗?

学生列式计算。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情景图

2.分小组探究。

(1)题中提出哪两个问题?

(2)你是怎样理解收银员的话和小红提出的问题的?

(3)解决这两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

(4)怎样解决这两个问题?

(5)解决这两个问题有什么不同?

3.汇报。

(1)怎样理解收银员的话?

(收银员应收多少钱?

(2)怎样理解小红提出的问题的?

(小红的爸爸应准备多少钱?

(3)解决“收银员应收多少钱”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

(购买的三件商品的价格)

(4)如何列式?

如何计算?

介绍三种笔算方法。

(5)收银员应收949元,只收940元,行吗?

为什么?

(收银员收钱要准确,要精确计算。

(6)解决“小红的爸爸应准备多少钱”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

为什么?

(购买的三件商品的价格的近似数,因为准备多少钱才够,不用精确计算,估一估就行。

(7)如何列式?

如何计算?

560+230+170

=560+400

=960(元)

(8)解决第二个问题在思考方式上与解决第一个问题有什么不同?

(第一个问题要精确计算,第二个问题不需要精确计算,只求出一个近似结果就行了。

(9)比较刚才解答的两个问题,想一想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注意什么。

4.小结:

解决实际问题时,要认真分析具体情况,再灵活选择解决的策略。

三、知识运用

1.看图解决问题

 

(1)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要解决什么问题?

(从昆明到丽江有517千米,汽车从昆明到大理已经走了348千米,到丽江还要走多少千米?

517-348=169(千米)

(2)看图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从昆明到丽江有517千米,汽车从昆明到大理已经走了348千米,到丽江大约还要走多少千米?

500-350=150(千米)

2.第45页第7题。

3.第45页第8题。

4.第45页第9题。

5.第45页第10题。

6.第45页第11题。

7.第46页第13题。

四、总结。

五、作业

第46页第12、14题。

六、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560+230+170

=560+400

=960(元)

第9课时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7—49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弄清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知识,更牢固的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2.培养学生简单的整理、归纳的能力,体验与同伴相互交流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弄清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知识,更牢固的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简单的整理、归纳的能力,体验与同伴相互交流学习的乐趣。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挂图、学生每人一张反馈练习题。

教学过程

一、小组交流、整理知识。

1.师:

昨天老师布置同学们回家对第四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进行整理和复习,现在给大家一段时间,把整理的结果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小组长作好记录。

(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巡视,掌握学生整理的情况)

2.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本单元有这些内容:

笔算加法、笔算减法、加减法的验算、“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师针对小组的汇报板书各部分内容,同时对学生予以肯定)

二、巩固练习、发散思维。

1.尝试编题,抽象法则。

师:

谁能分别编一道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加,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和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

学生针对每种类型分别编题,教师板书:

8 7    7 2 6     9 4 0   7 0 8

+59  +5 9 8 -7 6 2-3 8 9

让学生把编出的题目进行计算。

提问:

笔算加法应注意什么?

减法呢?

它们共同的地方是什么?

不同的呢?

2.反馈测试,灵活掌握。

师:

请你做老师发给你的练习题,做对一道,就可以在最上面圈一面小红旗。

(笔算加、减法题各4道)(学生计算、教师巡视。

师:

得到8面小旗的请举手,真不愧是这节课的计算小冠军。

三、应用拓展,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教材第49页的第6题: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2.课件出示教材第49页的第7题: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四、课堂小结说一说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内

五、布置作业

课本第49页的第7题。

六、板书设计

整理与复习

8 7    7 2 6     9 4 0   7 0 8

+59  +5 9 8 -7 6 2-3 8 9

第10---11课时过程性检测

检测内容:

配套练习册24---28页。

检测过程:

(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