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刘和珍君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465629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8.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docx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念刘和珍君教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docx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师:

大家一起看看下面这首诗,同学们知道出自哪位作家笔下吗?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华盖:

星座名,运气不好就说是犯了华盖星。

交了不好的运气我又能怎么办呢?

)想摆脱却被碰得头破血流。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破帽遮脸穿过热闹的集市,像用漏船载酒驶于水中一样危险)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横眉怒对那些丧尽天良、千夫所指的人,俯下身子甘愿为老百姓做孺子牛。

孺子牛:

春秋时齐景公跟儿子嬉戏,装牛趴在地上,让儿子骑在背上。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坚守自己的志向和立场永不改变,不管外面的环境发生怎样的变化)

——鲁迅《自嘲》

学生:

鲁迅

师:

我们初中学过很多关于鲁迅的课文,有哪位同学来列举几篇?

学生: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孔乙己》《阿Q正传》

师:

再请几位同学来说说你对鲁迅文章的看法?

有什么样的特点?

学生:

散文很优美,议论文很犀利,记叙文针砭现实。

师:

鲁迅先生作为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为中国文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过世的时候,有一友人为他写了一副挽联,“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歌颂了鲁迅的伟绩,同时也为他的离世表达了莫大的哀痛。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记念刘和珍君》。

鲁迅简介:

(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小说集:

《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集:

《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

《野草》

杂文集:

《且介亭杂文》《华盖集》《而已集》《南腔北调集》等共16本。

他的作品是一部记录着对黑暗的愤懑和对光明渴慕的民族启示录。

二、题目解析及时代背景简介

1.题目解析

师:

《记念刘和珍君》这个题目是一个动宾短语结构,大家认为这是一篇什

么性质的文章?

(提示:

纪念性的回忆文章,属记叙文。

师:

①记:

相当于“纪”,在白话文刚刚兴起时,人们有时不能严格界

定字词。

“记念”说明本文是一篇记人叙事类的文章。

②君:

旧时对人的尊称,不分男女。

2.时代背景

师:

作者为什么要记念刘和珍君?

(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

1926年3月12日,为了帮助奉系军阀张作霖消灭冯玉祥统帅的倾向革命的国民军,日本海军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

国民军开炮还击,日舰被迫退往塘沽。

大沽口事件发生后,3月16日,日本帝国主义纠合英、美、法、意、荷、比、西等国,借口国民军违反《辛丑条约》,向段祺瑞政府提出种种无理要求,并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

日本等帝国主义国家悍然侵犯中国主权的强盗行径,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慨。

3月17日,部分学校、团体代表到国务院请愿,执政府卫队竟用刺刀刺伤代表多人,广大群众更加愤怒。

3月18日,北京人民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

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200余人,制造了屠杀爱国人民的“三•一八”惨案。

刘和珍等都在遇害者之列。

刘和珍是鲁迅先生的学生,是位爱国的热血青年,她的牺牲给鲁迅先生带来了莫大的悲哀,而当时的反动文人还在一些刊物上发表文章对爱国青年进行污蔑、中伤,当噩耗传来的时候,鲁迅正在写《无花的蔷薇》,他怀着满腔的悲愤,指出:

“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而是一件事的开头。

墨写的谎言,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

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

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

”致使鲁迅先生悲愤之极,同年四月一日,写下了这篇纪念文章。

3.刘和珍人物简介

刘和珍(1904一1926),女,江西南昌人。

刘和珍出生于贫民,自小养成吃苦耐劳,好学上进的品德。

1918年秋以优异成绩考入南昌女子师范学校。

时值“五四”运动前夕,她受到革命思潮影响。

1923年秋来到北京,考入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预科,后升入女师大英语系。

由于她思想进步,成绩优异,善于团结同学,深受同学们的尊敬和信赖,被大家推选为女师大学生自治会主席。

1924年11月爆发了驱逐反动校长杨荫榆的著名的“女师大风潮”,刘和珍是主要组织者和参加者。

1926年3月18日,她不顾感冒呕吐,手擎校旗,带领女师大的学生参加游行示威,在执政府前被军警开枪射击并棒击致死,年仅22岁。

4.作者写这篇文章前后的时间背景

(1)1926年3月18日,以北京为中心发生了请愿事件,针对《辛丑条约》,参加的人以大学生为主。

(惨案)

(2)3月25日,举行追悼会,鲁迅前去参加,但没有进去,独在外徘徊。

(追悼会)

(3)4月1日,写下这篇纪念文章,离事件发生只有十几天的时间,这十几天作者一直在深沉的思考,沉浸在深深的悲愤中。

(写作本文)

5.众多文化名人就三一八惨案发文

(1)李大钊是请愿的领导者之一,被土兵用棍棒打伤;中共北方区负贵人陈乔年这一天在执政府前被卫兵用刀刺伤;(《怀旧集》郑超麟)惨案发生后,鲁迅先后写了《“死地”》《可惨与可笑》《记念刘和珍君》《空谈》《如此“讨赤”》《无花的蔷薇之三》等文章,控诉执政府的血腥暴行。

(2)周作人在惨案发生的次日就写下《为三月十八日国务院残杀事件忠告国民军》《对于大残杀的感想》《可哀与可怕》《关于三月十八日的死者》《新中国的女子》《闲话四则》《死法》等文,愤怒谴责军阀政府的暴行;

(3)因病动手术的梁启超先生也在医院向记者表示了自己的愤慨;

(4)北大代校长蒋梦麟在北大遇难同学公祭大会上致悼词,全场痛哭;

(5)朱自清先生参加了三一八集会游行,亲眼目睹了血腥一幕,遇难学生的血还洒在他身上。

作为屠杀的见证人,3月23日,他愤怒地写了《执政府大屠杀记》,记下了那骇人听闻的暴行;

(6)女师大教务长、刘和珍的英文老师林语堂,写了《悼刘和珍杨德群女士》,深切回忆了自己的学生刘和珍;

(7)闻一多发表了《文艺与爱国——纪念三月十八》,称赞烈士们的死难“不仅是爱国,而且是伟大的诗”;

提问:

有这样多的文化名人投入这一事件或是高度关注,说明了什么问题?

(提示:

当时政府对内镇压,对外妥协,军阀仰仗外国势力,置人民于水深火热。

三、整体感知课文

cuán

攒射

dàn

洗涤

1.注意部分词语的读音

dié 

喋血

dàng

长歌当哭

hái

尸骸

yìn

荫庇

jiéào

桀骜

yǔn

殒身不恤

杀戮

 

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桀骜:

形容性情倔强。

骜,不顺从。

黯然:

忧伤的样子。

黯,阴暗。

噩耗:

指亲近或敬爱的人死亡的消息。

无端:

没有来由,无缘无故。

有始无终:

有开头没有结尾,指做事半途而废。

广有羽翼:

到处都有帮凶。

羽翼,指帮凶。

殒身不恤:

牺牲生命也不顾惜。

殒,死亡。

恤,顾虑。

四、课后作业

熟读全文,理清本文的思路。

第二课时

一、整体感知课文

1.分段朗读课文。

用一句话分别概括七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①介绍写作缘由。

②交待写作目的。

③回忆认识过程。

④抒写惊愕、义愤。

⑤叙述遇难经过。

⑥总结经验教训。

⑦热情讴歌赞颂。

2.划分本文的结构:

介绍写作缘起和目的:

(1-2为什么要写)——叙述生平及遇难经过:

(3

—5写了什么)——总结经验,指明意义:

(6—7这样写有什么意义)

二、赏析课文第一部分

记念的缘由:

悼念刘和珍君控诉反动政府痛斥走狗文人唤醒麻木庸

1.分析第一部分的第一段

本文开头用了很多正式的语言,这几句话有什么特点?

郑重地交代何年何月,用“国立女子师范大学”的全称,刘和珍是作者的学

生,却尊称为“君”,在执政府前加上段祺瑞的名字。

这种手法我们叫“史家笔法”,表明作者是为革命烈士写悼念文章,刘和珍、杨德群的“三一八”蒙难应当永载史册,段祺瑞和他的执政府应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开追悼会时,为什么鲁迅先生“独在礼堂外徘徊”?

(引导学生注意作者的悲愤的思想感情。

“徘徊”一词,表露了作者心情的哀痛、悲伤,再用一“独”字,设置了环境,渲染了气氛,有力地衬托作者对死难青年悼念之情的深切、真切。

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

“然而”一词表重转,显示出刘和珍的与众不同;“生活艰难”还预定杂志体现出她的决心,“毅然”一次表现出她的勇气。

(坚定不移的追求进步思想)

《莽原》是鲁迅主编的一本杂志,提倡“撕毁旧社会的假面”,注重文明批评和社会批评,办此刊的宗旨是“率性而言,凭心立论,忠于现世,望彼将来”。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也”字说明写此文不仅是程君的请求,更出于我本身的意愿。

“早”字说明写文纪念的愿望由来已久。

“必要”说明写作此文要揭示真相、警示人们,所住的并非人间,不忘烈士的血。

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

我已经出离愤怒了。

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这一段话包含了几层意思

“尤”:

程度副词,更加。

“出离愤怒”:

愤怒到了极点。

“深味”:

深深的体味。

“非人间”:

充满血腥和暴力的黑暗统治。

“浓黑的悲凉”:

浓黑是可视化形象化的词,悲凉修饰浓黑是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让悲凉可感可触可视,显出极度的悲惨和冰凉。

一是深味非人间的悲凉;二是在非人间显示“我”的最大哀痛;三是痛悼死者,奉献敬意;四是表达自己的歉疚之情。

2.分析第一部分的第二段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

这一段中写了哪两种人?

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本段采用了什么手法?

其中,哀痛者和幸福者的含义是什么?

真的猛士:

“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勇敢直面残酷的现实,自觉承受人间的“哀痛”,主动选择生命的沉重,英勇清醒、永不回避。

庸人:

不敢正视现实,浑浑噩噩,麻木健忘,苟安满足,不奋起反抗、斗争,客观上使“这似人非人的世界”得以维持。

采用对比的手法

哀痛者(以……为哀痛):

为人民的深重灾难而哀痛

幸福者(以……为幸福):

以勇往直前地斗争,为人民谋福利为最大幸福。

“哀痛者”和“幸福者”都是指刘和珍等革命青年。

她们在黑暗面前不逃避,在屠杀面前不退缩,她们深知社会的黑暗和民族的苦难有多深重,所以她们的“哀痛”超过常人;但她们又坚信黑暗终将过去,并正在为光明的到来而奋斗,所以又是“幸福者”。

找出文中的三处“必要”,谈谈这三处必要的含义?

第一部分的第二自然段: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纪念死者。

第二部分的第二自然段: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要揭去“许多东西的人相”,让人们清醒地知道“所住的并非人间”。

第二部分的第二自然段:

“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为了使庸人勿忘,要人们牢记教训。

第一部分中提及了哪些人?

各自对待三一八惨案的态度是怎样的?

爱国人士:

开追悼会、程君深情地怀念刘和珍,不屈服。

反动势力:

“几个所谓的学者文人的阴险论调”。

庸人:

淡漠了,仅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

总结第一、二部分:

问:

从写作的缘起落笔是常见的思路,为什么关于写作缘起说了那么多的话,也就是为什么思路在第一、二部分老围绕这一点展开?

可以看出,作者借写作缘起这个话题,把发生惨案两周来各方面的动态都概括进去了。

在爱国力量方面,提到了学校举行追悼会,程君深情地怀念着刘和珍,可见正义力量并没有屈服于段政府的淫威,他们照样悼念被诬为“暴徒”的遇难者;在反动势力方面,提到了“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对中间状态的市民,则勾画了他们淡漠的情状,此事在他们心中仅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

“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一句,就是对当时政治形势的概括。

再则,鲁迅把两周来自己感情的历程也坦陈在读者面前,这种感情就是大悲,大哀,大愤,大怒,为全文营造了浓郁的抒情氛围。

三、赏析课文第三部分

回忆与刘和珍认识的过程。

1.学生云者,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我应

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

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此处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体现了鲁迅的什么精神?

为什么加引号?

对比:

我(苟活到现在)和刘和珍(为中国而死)

从句子结构看:

避免歧义

先生从本人来看:

自谦之词,以谦恭的态度对烈士表达由衷的敬意

2.本段中写了刘和珍的哪些事迹?

从这些事迹中可以看到刘和珍什么样的品质特征?

(1)“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此校长是杨荫榆,是依附于军阀政府势力镇压学生运动的罪魁祸首)——刘和珍勇于反抗,表现了她嫉恶如仇、勇于斗争的精神;

(2)和“我”见面,“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表现了刘和珍的善良与可爱;

(3)“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表现了她的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

3.作者为何反复强调“微笑、温和”?

反衬敌人的凶残,流言家的卑劣。

第三部分总结:

写刘和珍,写她的正义感、责任感和反抗精神,这样一个热血青年“欣然前往”请愿,是很自然的。

所谓“受人利用”就不值一驳,使人对流言家的下劣感到可卑、可恶。

作者写刘和珍,反复写她“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其意蕴是说,世上哪有这样的“暴徒”?

段政府反诬她们为“暴徒”,不但不值一驳,而且充分暴露出他们自己的暴虐。

五、课后作业

1.对应练习册

2.预习第4、5、6、7几个部分。

第三课时

一、阅读并赏析第四、五部分

1.回顾第三部分的内容

写了刘和珍的平时生活状态以及优秀的品质。

2.第四部分:

请愿,抒写义愤和惊愕

(1)作者为什么强调“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

作者写“始终微笑”“和蔼”的刘和珍“欣然前往”参加请愿,却无端在执

政府前中弹、喋血、死掉,表现出作者对此毫无准备,反衬反动势力的凶残出人意料。

(2)鲁迅先生的“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和“衰亡民族”的“默无声息”

一样吗?

不一样。

一是愤激之词,一是因为“惨象”和“流言”使他们害怕而不敢说,

表明了他们的麻木与落后。

其缘由就是反动统治者不但用武力极其凶残的屠杀人民,而且还用文的一手,进行严酷的思想统治。

(3)怎样理解“沉默呵,沉默呵!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沉默”,就是“默无声息”。

这里说的是两种沉默:

一种是“出离愤怒”、

陷于极度悲痛的“沉默”,“于无声处听惊雷”,预示着革命暴风雨即将来临之前的“沉默”;一种是逆来顺受,真正“默无声息”,不敢反抗,走向灭亡的“沉默”。

两种“沉默”,两种前途,两种结果:

不在沉默中爆发革命,摧毁“这似人非人的世界”,就在沉默中被奴役,被黑暗统治,被灭亡。

作者怀着最大的愤怒,发出最有力的号召。

启示人们:

事情已经到了尽头,对中外反动派说什么话也没有用,必须起来和凶残的敌人作殊死的斗争。

这是作者写作本文的主要意图所在。

(3)第四部分总结:

写刘和珍在府门前喋血——表现了她勇敢坚强、不为生死的高尚精神。

连用20个虚词所包含的内容及作用:

鲁迅消息闭塞噩耗传来神速卫队惨无人道刘遇害出人意料事实之确凿凶残+无耻惨象+流言(连用虚词,表意丰富)。

两个“但”字段为何并列:

独立成段,非常醒目,强调。

第一个“但”写出了政府不但凶残,而且下劣;第二个“但”写出了流言家不但阴险,而且无耻。

思路:

惊闻噩耗—颇为怀疑—见到尸骸—听到流言—号召爆发

3.第五部分:

叙述遇难的过程

(1)全班朗读第五部分,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①为何详写?

——突出段政府的凶残,流言家的无耻(根本不是“暴徒”)

②断句的作用?

——悲愤。

将内心的悲愤感情在文字形式上很好地表达出来。

③“欣然”?

反映刘和珍怎样的性格?

——为国为民,自觉参加

④文中又提到微笑,有什么作用?

——反衬出段政府的凶残

(2)理解重点句子

①“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辗转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

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先歌颂女子的伟大,再用反语,辛辣的讽刺,着重强调这一次暴行的残暴无耻远远超过了以前。

不管如何掩饰,“几缕血痕”使他们的暴行昭然于天下!

②“但是中外的杀人者却居然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如何理解。

白描手法:

细致逼真,惊心动魄。

刻画出反动派丑恶、猖狂的嘴脸。

二、阅读并赏析第六、七部分

(一)第六部分:

总结本次惨案的经验和教训

1.本段提到了哪两种人?

有什么含义?

(1)无恶意的闲人:

一般庸俗的市民,与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有根本的区别,但是他们对世界冷漠,把烈士的鲜血作为饭后的谈资。

(2)有恶意的闲人:

反动文人,为了掩盖统治者的罪行竟无耻地制造流言。

2.怎样理解“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含义?

一是说在反动派眼里算不了什么;一是说少数人的请愿对黑暗的中国起不了作用;一是说唤不醒庸人们的觉悟。

——此句渗透着惋惜、哀伤和激愤的感情

3.理解作者列举“煤的形成”的深层含义

大量的木材:

代价巨大的流血斗争

结果却只是一小块:

社会才能前进一小步

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请愿时的流血是不能推动历史前进的,

吸取血的教训,改变战斗方法。

4.第六部分的第二自然段:

肯定了请愿的意义。

引用陶潜的诗《挽歌》: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

阿。

(亲戚们有的余哀未尽,别的人又已经唱起歌来了。

人死了有什么可说的,不过是寄托躯体于山陵。

)——青山埋忠骨,革命者的牺牲毕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人们将会永远纪念他们,那么,烈士们的鲜血就不会白流了。

(二)第七部分:

热情讴歌赞颂

1.“中国人”?

是指什么人?

中国人:

泛指,不仅指反动派,也包括愚昧﹑落后﹑麻木的中国人。

鲁迅用最坏的恶意,都还没有料到执政府会向请愿学生开枪,但居然开了,说明执政府比鲁迅推测的“恶”还要“恶”

2.区别“竟会”“竟至”竟能”

同:

强调出乎意料

异:

竟会:

不赞成竟至:

不赞成(谴责更深)竟能:

赞扬

3.区别“苟活者”、“真的猛士”。

苟活者:

有一定的是非观念,不忘怀烈士的死难而又没有行动起来的人们,有走向斗争的可能。

真的猛士——3•18惨案中的死难烈士对于将来的意义:

巨大的鼓舞力量

5.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

前行。

这个并列复句,恰当地评价了“三一八”惨案对于将来的意义。

尽管在这“并非人间”的世上活着的,有许多是“苟活着”,但即使是“苟活者”,也将从壮烈的事件中看到一点希望,哪怕是“依稀”、“微茫”的希望;而“真的猛士”将越来越多,先驱者的壮烈精神将激励、鼓舞他们,更加勇猛坚定地去斗争、前进。

6.“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

提示:

这是全文思路的收束。

“此”的内容:

涉及对烈士的崇敬、对其牺牲精神的评价、对其斗争方式的总结、对反动军阀的愤怒声讨、对所谓学者文人的揭露、鞭笞,对庸人警醒的期盼,以及作者奋然前行的决心,等等。

再次强调“我说不出话”,表达无尽的悲愤和深深的歉疚之情。

 

 

 

 

 

 

大家都来到荷塘,挖莲藕抓鱼虾,捉泥鳅捡螃蟹,人声鼎沸,笑语欢声,相互谈说着要如何弄出一顿顿可口的美味。

光是莲藕的吃法就有很多:

熬汤炖肉八宝酿、清炒生吃蜜饯糖,还可以磨成藕粉,加入砂糖或蜂蜜,在温水里一泡,就是一杯清凉清甜的解暑饮料。

用鲜莲叶来熬粥,蒸饭蒸鸡,或蒸其它肉类味道都是极鲜美的,做出来的食物均带着一股淡淡的莲叶清香。

人们那么喜欢荷花,不单单是因为它的芳香美丽洁净高雅,更因为它全身是宝,每一处都可食可药可用。

 我最喜欢的是生鲜莲子羹。

把剥好的莲子对半打开去芯,莲子芯很苦,可以药用,没有芯的莲子是甜的,正好用它熬糖水。

把足量的生莲子洗净,和着一小片生姜一片鲜莲叶,放进清水锅里,盖着盖子大火烧滚,转小火熬二十分钟,捞起莲叶,加入冰糖,小火慢熬,边熬边搅拌,十五分钟后,一款既清香甘美又消暑解渴的莲子羹就做成了。

这样的汤水,在炎热的夏季里,只要喝过一次都不会忘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