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水彩画教案标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460477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版水彩画教案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完整word版水彩画教案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完整word版水彩画教案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完整word版水彩画教案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完整word版水彩画教案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word版水彩画教案标准.docx

《完整word版水彩画教案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水彩画教案标准.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word版水彩画教案标准.docx

完整word版水彩画教案标准

窗体顶端

萍乡高专课程教案

(首页)

 

授课教师:

 李卫平

职称:

副教授 

单位:

艺术系 

 

课程名称

 水彩画

课程编号

 

授课学期

 

考核方式

 考试

学分

 2

授课年级

 

专业班级

 

学生人数

 

总学时数

学时

理论学时

学时

实践学时

学时

课堂讲授

学时

小组讨论

学时

现场讲解

学时

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水彩画是一种轻便、使用广泛,艺术性很强的画种,同时又是研究色彩较为理想的画种之一。

因此,常被列为美术专业的色彩基础课。

通过色彩景物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获得色彩的基础知识和水彩画的基础技法,而且训练学生以色彩塑造形体的能力和审美的能力。

教学

重点

 在水彩画的教学中,应看重使学生尽快掌握水彩画的特性和基本技法,充分了解水彩画与其他画种的区别。

提高学生对水彩画的欣赏水平。

教学

难点

本课的教学难点在于使学生学会掌握“水”和“彩”的具体运用,突显水彩画的特点和材料的特性。

教材

名称

 《高等院校美术专业系列教材绘画基础类色彩-—水彩画》

作者

 《新世纪水彩人物画技法》[美]查尔斯·雷德著

出版社

 

出版时间

 

 《水彩画材料与技法》[美]戴维·杜威著

                    

作者

 

出版社及出版时间

 

  《王肇民水彩画集》岭南美术出版社

作者

 

出版社及出版时间

 

 《水彩大师教程》[美]爱德华·H·贝茨著

作者

 

出版社及出版时间

 

 

 

 

 

 

 

 

 

 

 

 

 

萍乡高专课程教案

(章节、专题首页)

 

授课教师:

 

职称:

 

单位:

 

 

课程名称

 水彩画

章节、专题

 水彩画技法

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水彩画的技法。

2.提高学生对水彩画的审美能力。

教学

重点

 重点:

水彩静物的干画法和湿画法。

教学

难点

 难点:

水分和时间的掌握与条件的观察方法.

教学内容与时间分配

 1.水彩画的基本技法36课时2。

水彩画特殊技法36课时3。

水彩画作品欣赏36课时

 

 

 

萍乡高专课程教案

(分页)

 

授课教师:

 

职称:

 

单位:

 

 

课程名称

 

授课内容

 第一讲:

水彩画的基本技法

干画法和湿画法

1。

干画法是一种多层画法。

用层涂的方法在干的底色上着色,不求渗化效果,可以比较从容地一遍遍着色,较易掌握,适于初学者进行练习.表现肯定、明晣的形体结构和丰富的色彩层次,是干画法的特长。

干画法可分平涂、层涂、罩色、接色、枯笔等具体方法。

平涂画法

这是美国水彩画家主要使用的画法之一,就是将颜色非常平均地平涂在物体造型所约束的范围之内,一块色彩基本上没有笔触和明暗变化,通过多块色彩平涂后产生物体的造型变化和光影变化.是扩大了绘画面积的并置干画法,干叠画法。

层涂:

即干的重叠,在着色干后再涂色,一层层重叠颜色表现对象。

在画面中涂色层数不一,有的地方一遍即可,有的地方需两遍三遍或更多一点,但不宜遍数过多,以免色彩灰脏失去透明感。

层涂象有色下班重叠,事先预计透出底色的混合效果,这一点是不能忽略的。

罩色:

实际上也是一种干的重叠方法,罩色面积大一些,譬如画面中几块颜色不够统一,得用罩色的方法,蒙罩上一遍颜色使之统一。

某一块色过暖,罩一层冷色改变其冷暖性质。

所罩之色应以较鲜明色薄涂,一遍铺过,一般不要回笔,否则带起底色会把色彩搞脏.在着色的过程中和最后调整画面时,经常采用此法。

接色:

干的接色是在邻接的颜色干后从其旁涂色,色块之间不渗化,每块颜色本身也可以湿画,增加变化.这种方法的特点是表现的物体轮廓清晰、色彩明快。

枯笔:

笔头水少色多,运笔容易出现飞白;用水比较饱满在粗纹纸上快画,也会产生飞白。

表现闪光或柔中见刚等效果常常采用枯笔的方法。

干画法不能只在“干”字方面作文章,画面仍须让人感到水分饱满、水渍湿痕,避免干涩枯燥的毛病。

总结:

干画法以平涂方法为基础,必须第一遍或第一个色干后再覆盖第二遍或第二个色,便于水分控制,可以多遍重叠。

画分坚实厚重,可以在塑造坚实形体或局部刻画时运用。

2.湿画法可分湿的重叠和湿的接色两种。

湿的重叠:

将画纸浸湿或部分刷湿,末干时着色和着色末干时重叠颜色。

水分,时间掌握得当,效果自然而圆润。

表现雨雾气氛、湿润水汪的情趣是其特长,为某些画种所不及。

湿的接色:

邻近末干时接色,水色流渗,交界模糊,表现过渡柔和色彩的渐变多用此法.接色时水分便函用要均匀,否则,水多向少处冲流,易产生不必要的水渍.

画水彩大都有干画、湿画结合进行,湿画为主的画面局部采用干画,干画为主的画面也有湿画的部分,干湿结合,表现充分,浓淡枯润,妙趣横生。

总结:

湿画法水色交融,用笔灵活多变,效果妙趣横生,多用来表现大面积,远处较虚的自然形体。

水彩画湿画法所形成的水色韵味多似中国画中写意画的水墨效果,和中国人民的审美趣味相近,所以深受我国水彩画家喜爱.

第二讲:

水彩画特殊技法

湿底洒水法

在第一遍色将干未干的时候,根据画面需要,把握时机,侧看画面无反光时,洒一些清水,或者用喷水器喷水,水与未干的底色互相渗透,而且水渍的轮廓很微妙,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水彩趣味.

湿底洒色法

和湿底洒水法一样,把色洒在第一遍未干的底色上,色与色之间能产生各种不同的水色交融的水彩效果。

一要把握洒色的时机,二是洒色的多少,三是洒色的深浅浓度。

洒水吸干法

在完全干透的画面基础上,喷洒一些清水,待清水把底层湿润后,用吸水纸吸去未干的水,能吸出特殊的色点效果。

干底洒色法

为了使画面更加丰富,在已干的画面上,弹上一些不同色彩的的色点与色团,能产生丰富的效果.

喷枪上色法

把调好的较稀的色彩水倒在喷枪或喷水壶里,喷出色彩雾点,能产生一种轻松透明且朦胧的艺术效果.

洒酒精法

用医用酒精,和洒水法一样,洒在未干的底色上,或者先洒酒精再上色,通过酒精排水的原理,产生特殊的画面效果。

要把握好喷酒精的时机,太早太晚都不行。

洒盐法

用较细的食盐,撒在快干未干的画面上,盐能很快地将水吸干,产生班驳的水彩画效果。

涂蜡法

先用蜡笔、蜡烛、油画棒等蜡性材料画出相关图形或色带,再上色。

由于蜡笔或蜡性材料的排水性,因而产生一些空白所达不到的效果.留白液画法

留白液是种特殊的胶状物,涂在纸上干后形成一种保护膜,水彩色渗透不进去,利用这种原理,在需要空白的地方,先涂上留白液,然后再画色彩,完成色彩表现后,用橡皮擦去留白液,能露出白底,避免水彩画留空白的难度。

这种画法比较流行,但是材料很贵,浓度不好把握,涂抹留白液很容易坏笔,还有吐沫留白液不太好理想地造型,大面积使用留白液,不太好整体把握画面的色彩关系。

对压法

在未干的纸上,用纸、树叶或者其他的东西涂上颜色,对压在画面上,待干后揭下来,由于对压物肌理不同,能产生特殊的画面效果.

纸布团扑压法

用揉掐起皱的纸或者布,蘸上水彩色,在湿底画面上轻轻地扑压,掐纸纹和布纹能产生特殊的肌理效果。

做底料效果

用丙稀颜料或者白乳胶加水粉白色颜料做底料,根据画面需要,先用油画笔、牙刷按表现对象的要求,做出凹凸肌理效果,然后上色。

完成色彩塑造后,用砂纸轻轻擦掉已上底料的地方,凸出的地方便亮起来了,凹下去的地方仍然积有深色,能产生一种浑厚而丰富细腻的效果.

揉纸画法

在水彩纸没有打湿之前,故意揉皱纸张,上色和喷水后,折叠的痕迹颜色较深,能体现特殊的效果。

刀刮法

在上色后,趁颜色快干未干时,用刀子刮去部分颜料,露出白底,到达画面需要亮起来的效果。

反之,如果水未干透,用刀刮或笔杆去刮,能制造深色的肌理效果。

七、水彩画作品欣赏

目的:

根据所讲知识,选择国内外优秀水彩画若干,通过多媒体手段引导学生欣赏,启发学生能将所学技法在将来的写生和创作中运用。

 

 

 

萍乡高专课程教案

(分页)

 

授课教师:

 

职称:

 

单位:

 

 

课程名称

 

授课内容

 

(一)水彩画的发展概况

水彩画技法在绘画技法中式最古老的一种方法。

古埃及时代就有人们以水为煤剂调和颜料在草纸上作画(PAPYRVSROLLS),中世纪的欧洲人使用类似的方法,绘制祭祀用的手抄经本里的插图,这就是水彩画的雏形.

据史载最早出现的英国水彩画,可追溯到16世纪后期,距今约四百年历史。

使水彩画发展成为独立画种,应归功于18至19世纪英国水彩画家的不懈努力。

英国水彩画有自己的传统,从16至17世纪以来风行一种记录性的地形风土画(TOPOGR—APHY)。

英国(水彩)资产阶级革命促进了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

随着海外扩张,旅游的开展,地形景物图的绘制,使人们对自然景物审美兴趣也增长了,简便而又使用的水彩画在英国迅速传播。

艺术效应增强,技法不断提高,充分发挥了水和色的作用.例如保罗•桑德比(PAVLSANDBY1725-1809),人也在颜料的制作和绘制技法方面,作了不断的尝试。

他把地形画向前推进了一步。

他是最早转入水彩风景画的人,因而有“水彩画之父”的称号。

18世纪后半期到19世纪前半期,是英国水彩画光辉灿烂的时期,几乎所有的杰出水彩画家都产生在这一时代,在欧洲艺坛上放出光彩。

如:

亚历山大•科仁斯(ALEXANDERCOZENS1717-1786),首创“泼色法”,与中国画的“泼墨法”相类似,有异曲同工之妙.作品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群山》、《湖光山色》、《罗马神殿》等。

(见图)

威廉•透纳(JOSEPHMALLORDWILLIAMTVRNER1775-1851),是英国最著名的画家之一,他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水彩画,给英国艺坛带来了巨大的活力。

他大胆地用丰富的色彩来表达光的效果,是水彩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导致了法国和英国印象派的发展。

《战舰》、《廷尼湖风景》等。

(见图)

波宁顿(RICHARDPARKESBONINGTON1802-1828),年轻夭折,仅活了26岁,但成就甚高,对绘画技巧的革新,作了大胆尝试,取得了卓越效果.德洛克洛亚赞扬他的水彩画“运用水彩之精妙,令人称绝”。

如《崖下》、《威尼斯风景》等。

(见图)

1804年,英国成立了水彩画协会(老协会),历时4年,至1808年又成立了水彩画家联合协会(成新协会)。

到维多利亚时代,改称皇家水彩画协会和皇家水彩画学会。

水彩画在欧洲其他国家,岁没有像英国那样系统发展且画家众多,但亦不乏杰出画家。

俄国的水彩画蓬勃发展与19世纪到20世纪初。

19世纪末成立了俄罗斯水彩画协会.如列宾,格拉西莫夫,杰伊涅卡等。

(见图)

美国的水彩画家,大部分是新一代的水彩画家,风格多样。

他们吸收了别的国家的优秀经验,创造了自己的面貌.

罗伯维基(ROBERTVICKEVRY),是国际著名的蛋彩画先驱画家,赋予技巧与幻想力。

如作品《倒影的倒影》。

(见图)

我国同西方文化艺术交流的历史较早。

18世纪初,意大利画家,耶稣会员郎世宁(GiuseppeCastiglione1688-1766)来到北京,常使用水彩工具作画,使中西绘画技法溶为一炉;之后,法国也派擅长水彩画的传教士蒋友亿来北京。

西洋的水彩画形式传入中国,并在中国得以发展,约有百余年历史.

1895-1900,产生了变法维新运动,随着“废科举,兴学校”,我国出现了仿西方美术教育的学校。

1906年南京出阿管理了两江优级师范学堂(中央大学艺术系前身).

1912年创办了上海图画美术院(上海美专前身)。

1918年北京大学成立艺术学院(后改为北平艺专)。

1920年成立武昌美术学校。

1922年成立苏州美术专科学校。

1928年杭州成立园立艺术院(浙江美术学院级中国美院交身)。

这些学校都相继开设水彩画课程。

建国后,在“双百"方针的指导下,水彩画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1954和1958年,中国美协先后在北京举办了《全国水彩、速写展览》和《全国水彩画展览》.

1963年,英国水彩画首次访华,扩展了水彩画家的视野。

1982年,英国水彩画大二次来华展出。

1986年和1992年中国美协先后在杭州和徐州举办了《全国水彩水粉画展》。

从1988年起每届举办一次《中国水彩画大展》。

2005年第七届全国水彩水粉画展在河南郑州举行。

(见图)

我国著名的水彩大师李剑晨,是河南人.梁思成,杨运宝是老一代优秀的建筑师,也是出色的水彩画家.

景物创作作品在老一辈水彩画家中有好的表现。

如:

孙青羊,潘思同,张充仁,王肇民等。

建国以来,在我国高等建筑院校及美术院校中,一直把水彩画列为各必修课程.

(二)水彩画的特点及绘画语言特质

1)水彩画特点极其明显。

它是用水作为媒介来调色,通过“水”和“色”的相互作用,是花面具有透明、轻快、滋润、流畅等特点,能获得特殊韵味的效果。

19世纪英国著名水彩画家和理论家拉斯金曾做过如下描述:

“水彩在画家的处理下,水地和他明快性质所形成的幻想与在华,渐泼的痕迹,凝结的色块,以及斑斑的粒状虽然对于画面的表现没有什么意义,但由它偶然产生的梦境似的造化,清新的趣味,明丽的色调与松柔的感觉,是其它材料所没有的.”这正好阐明了水彩画特点。

水彩画三要素:

水分、时间、颜色.

水彩画的艺术特点:

透明清秀、流畅洒脱、滋润空灵.

2)水彩画的绘画语言特质:

水彩画要体现出水色淋漓、滋润流畅的独特的艺术语言.要从水味,彩味,笔味,韵味,透明味等诸方面俩具体表现。

水味:

水彩画是以水为媒介,调和透明的水性颜料来作画,水与色的相互融合,产生清新、明快、空灵、滋润的迷人视觉效果.

“水味”是水彩画的灵魂。

水的作用:

“水哦”不仅起调节“浓淡"的作用,还起着湿润、衔接、冲化、洗涤等功能。

彩味:

水彩画的色彩着眼点是注重大的色彩关系,色调特点,色彩感受,分析构成画面的只要色彩倾向,讲究概括提炼,使其呈现出单纯又不失丰富的颜色效果。

要画出彩的隽永亮丽,绚丽多姿之感受。

笔味:

水彩画的作画过程中用笔的好味,直接关系到作品的优劣。

用笔,要针对物象的质感和体面关系顺势而成,以表现对象的感受为出发点,概括、简介、有力、灵活。

做到流畅中见沉着,沉着中有流畅.

用笔要:

快有飘逸、活泼的感觉;

慢有厚实、凝重的效果。

(多练毛笔字或学习中国画技法也是水彩画家的一个重要课题。

用笔的规则是:

柔笔要提.硬笔要按;

暗部笔触要稳,亮部笔触要显;

形体的塑造宜方不宜圆;

线以中锋为佳,面以侧锋为宜;

强调“写”,忌拖泥带水,举笔不定。

用笔的特点是:

“稳、准、狠"一笔下去应做到“行准”“色对”、“干湿"适宜。

同时要注意笔力与水、色相柔,相得益彰.

韵味:

水与色的流动,使其产生活泼的音韵之律动.渗化使空间与实物联成一片波流,使色彩的冷与暖、明与暗也形成一片波光。

这种感觉我们称之为韵味,犹如没有歌词的轻音乐。

透明味:

透明,构成水彩画的“有意味的形式”,也是色彩画的最大特点。

水彩画保持透明感应把握三点:

A、尽可能选用有名性较强的色彩作画,如:

洋红、柠檬黄、普蓝等。

B、颜色以薄不宜厚,落笔后应以透出前色为宜.

C、忌反复多次涤抹,应保持简洁概括的笔触痕迹,尤其是“深、浓色"最好一次到位,并尽量用深颜色调大量水分表现浅色调,以达到透亮的效果,真正使水彩有如“冬潭积水"的视觉感染力。

(三)水彩画的工具材料

水彩颜料、水彩纸、水彩笔、调色盒、盛水器、画夹、画凳、海绵等.

1。

水彩颜料:

从原料上分为动物、植物、矿物、化学合成。

分为锡管装与干块状两种。

常用水彩颜料有下列几种,按顺序排列:

柠檬黄、中黄、朱红、深红、玫瑰红、青莲、群青、普蓝、黑、中黄、桔黄、土红、赭石、熟褐、茶褐、草绿、翠绿、深绿

(初学者最好按颜色顺序排列,避免混乱,养成色系的好习惯,有助于色调的掌握。

颜料分为国产、进口两大种

有成套(12色、24色、36色……)

有单管的可自行选择。

2。

水彩纸:

它是一种专用纸,分为粗纹、细纹和各种大小厚薄不同的规格。

较为理想的水彩纸以洁白、坚实、纯净不过分光滑,有适度的吸水性,并有一定的厚度.纸的肌理对画面的影响甚大,有些效果是靠纸的肌理产生特殊效果的,国产保定产水彩纸较好.

最低要用150克以上的纸。

纸面不宜太光,因为纸光滑而颜色固定不牢。

3。

画笔

笔有水彩笔、水粉笔、中国画笔三种可供选择

水彩画对笔的要求是能饱含水分,并富有弹性。

笔分有圆头,方头两种形式.

4.调色盘

分为塑料和搪瓷两种

5。

画夹,画凳,盛水器,海绵凳附带用

(四).水彩画的基本技法

不同的工具材料适用于不同的画种,都有使用和控制的特定技法,学习和继承发展前人的技法,是学习水彩画的一个重要课程。

1.水彩画的调色

水彩画颜色的调配可以采用一下几种方法:

(1)混合法:

把不同色相的颜料在色盘中调和水稍加波动,不完全调匀,即画到画面去,使其趁湿混合,形成需要的色彩.

具体调色时应注意三点:

A,调色种类不宜太多,不然色性和色度均会减弱,甚至浑浊;B,冷暖不同颜色调和时,不宜等量相调C,颜料不宜调的过浓,应保持一定的透明度。

(2)用合法:

在画纸上直接调配所需的颜色,使之相互渗透或永和,这种调色较为生动,变化丰富,色彩也比较鲜明,使用画大面积的色块.

(3)叠加法(重置法):

即在有底色的画面上,再加上别的颜色,有意将第一遍颜色画的暖一些,待全部干后,用较冷的颜色薄薄地罩上一层,是冷色中透着一些暖意来,以丰富色彩。

如:

画天空,基本色调时淡蓝色,但有阳光感,可先话一层天空的颜色,有避免了天空的单调,有表现一定的阳光感和空气感。

(4)并置法(空间混合)运用色点和小色块,将不同色相的颜色,经水调和直接并指在画面上,只要色彩关系正确,同样可以达到表现对象的目的,时画面色彩更为鲜明,产生一种闪烁跳动的感觉,增强色彩的光感,印象派画家善用此法,如:

莫奈,西斯莱.

2。

基本技法:

水彩画技法多种多样,但依水彩画用水调色的特点来分大体上可分两类。

(1)干画法:

干画法只在干底上着色。

干画法是指在色干透后,利用水彩透明的特性,再加上第二遍色,待干后再加第三遍颜色…。

直至完成,其特点,步骤文档,便于控制水分,可以画的深入充分,不受时间的限制.

但一般加到第三、四遍为宜,再多,其透明性和色彩的饱和度分受到直接影响,一般画面的主要形象,近处,实处和亮处多用这种方法。

其缺:

缺乏水的滋润感,叠层多了,颜色会变脏,不透畅,失去画种的特点,

干画法在作画中要求笔豪饱满,并注意到色彩覆盖后搜长生的特定效果,

(2)湿画法:

湿画法时在湿底上着色.或连续着色,一气呵成湿画法宜用一表现朦胧的意象、远处,虚处。

暗部,柔和光法的物体以及雾云,天空静水的倒影等。

湿画法大致可分为五种:

A湿重叠法,是湿画法中常见的方法,它时根据造型的需要,掌握好时间和水分,在前一遍色未干时加色,一般后一遍色的含湿量要小于前者,一遍控制形体,适宜表现形体圆滑,质地平滑,细腻,明暗接近的物象,如彩釉瓷器上等

B湿接法,是指趁湿连接着色,时颜色相互渗透,浸润,宜于用于表现育才,水果之类的景物,这种画法最宜于速写性的表现作品,有一气呵成和生动活泼色未有点,岁锻炼敏锐的观察力,捕捉请客即使的形象极有好处,这种画法大体一次完成,不作过分加工。

C破色法,是饱含水分的浓色或淡色趁签一遍色未干时冲泼上去后喷洒上去,以浓破淡。

可以产生呢个一些似与不似之间的形象.

D晕染法,是通过渲染时色彩产生从深到浅,从明到暗的方法宜于用于表现云彩水果之类的景物。

E沉淀法,充分分利用水彩颜料中能形成颗粒状沉淀的色彩,加多量的水调和后在纹理较粗的纸上作画。

这种方法对表现大面积的天空后蚌精色较为有利,能表现出空气感和色彩的激励效果。

采用此种犯非法应注意三个反方面:

a.调色水分要足,纸的表面附上一层薄薄的水和颜色,b.挑选集中易于成点的颜色,如:

群青,土黄,土红,湖蓝等,c。

表面纸较粗,着色时应将画板倾斜至15度,角度不宜太大,也不宜平放.

(3)干湿异用法,在作品中大部分情况时混合使用,以求丰富多彩的艺术效果,但有所侧重,干湿画法结合使用的一般方法和规律,归纳起来大致上应时:

先湿后干、远湿近感、宾湿主干、软湿硬干、虚湿实干。

即作画开始时铺大调子多用湿画法,画远景和次要的部分,以及柔软光滑的东西也也以湿画为宜,虚实差别,尤以虚的部分用湿画法,实的部分用干画法比较恰当.

技法时为了表现对象,同时贯穿着作者的意图、想法,流露着作者的感情,也于作者的风格及素质有密切的关系,切不可为技法而技法,生搬硬套的运用,所以要灵活运用。

3.水彩画的用笔

水彩画的用笔,应据水彩画的特点和表现手法,充分吸取中国书画用笔的成就,中国画用笔,强调一个“写”字,运笔要求有偏正顺逆、轻重疾徐的变化,达到沉着痛快、自然、圆滑厚重、刚柔并济。

充分表现对象的形象,有反映作者性情的效果,而以板、刻、结、薄、腻、浮滑、软弱为病.用笔是和作者的形式风格没紧密关联的,为塑造形象的同时讲究用笔,无疑是一种更是上层次的艺术追求,时艺术上更加成熟的标志.

用笔要注意亮点:

1.要注意用笔的韵律感,2。

要注意用笔的力感.一般而论,各种形态的用笔都应包含或隐或现的力感,它能起到加强作品生机的作用.

用笔的基本方法:

(1)铺大体色调,大色块时,笔端水分宜多不宜少,概括性强,舍弃一些细小的东西,用笔宜大不宜小.

(2)虚、远的部分,笔触减弱,如近地平线的天空,远景和背景布之类,近处,实体部分笔触明显,如近景与光暗有关的山石、树木、建筑之类的物体。

(3)注重明暗块面结构,用笔宜方步宜圆,才能表现体积感。

(4)侧锋与扁笔,利于分清块面,中锋与圆笔刻画的较厚重。

(5)用笔有虚笔、实笔之分。

(6)用笔的走向大部分时根据形体结果来安排.

用笔时很复杂的,不可能用文字说清楚,更不能规格化。

应在实践中领会,灵活掌握。

(五)水彩画的方法步骤

水彩画的创作,即不宜急于求成,也不能慢条斯理.因水彩画落笔后较难修改,所以对于初学者来说,起稿阶段就显得非常重要,只有画稿准确详细才能为着色创造良好的条件。

水彩画写生的全过程可分为:

准备、构图、着色、调整充实4个阶段。

1。

准备阶段

首先包括工具材料的准备、画纸的装裱、再就是包括对描绘对象的精神准备。

认真的观察对象,考虑如何表象、表现什么、突出什么、减弱什么等.通过认真观察、分析、酝酿,判定表现方法。

我国古代画家十分抢点“立意”或“意在笔先’.要做到胸有成竹"。

2。

构图起稿阶段

构图亦叫“章法”.用水彩画的透明度的特性,起形应准而轻。

铅笔应用B\2B即可,尽量不要用橡皮去擦画面,以免伤到纸。

3。

着色阶段

水彩画的着色程度一般为:

先浅后深,先湿后感,就干湿运用而言,一般是远湿近干,暗湿明干,虚湿实干,先深后浅,先浓后淡,多用于湿画法。

4。

调整充实阶段

深入细节处理,对画面整体调整,签字落款,裁剪画面然后装裱。

(六)水彩画常见的弊病

1.生,是指色彩生硬,用色太单纯,也称“火”或“娇”.“生”时纯色用的不当,并不是画面上不能用纯色,没能把握整体色调,只盯局部的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