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重点整理 章志光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459630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9.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重点整理 章志光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社会心理学重点整理 章志光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社会心理学重点整理 章志光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社会心理学重点整理 章志光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社会心理学重点整理 章志光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重点整理 章志光版.docx

《社会心理学重点整理 章志光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重点整理 章志光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心理学重点整理 章志光版.docx

社会心理学重点整理章志光版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现场实验:

在现场背景中适当控制实验条件进行的实验,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现场研究:

研究者亲临现场依据计划通过多种方法对有关的社会事件、群体活动及其中的心态进行观察与了解的方法。

一般是非参与观察,即研究者作为旁观者观察;也可以进行参与观察,即研究者作为群体的成员参与活动。

 

优点:

 

a.所获材料比较真实且有深度,有助于新事实的发现。

 

b.不排除甚至相当重视晤谈,但更集中注意力于人们的行为、群体情境及相互作用的活动上。

克服了许多被研究者不善或不愿描述而歪曲实情的困难。

 

c.采用参与观察法时;研究者的本来身份不易被觉察,因而可以消除或减少被访谈者常有的人为紧张感或唐突感,从而保证了材料来源的多样性与真实性。

 

d.所得到的结果来自于不断发展变化的日常活动,因而其成果或结论能直接运用于被考察的环境。

如果考察的群体较典型,其结论甚至可以推广或应用于类似的群体或环境。

        

缺点:

 

a.要考察的有关现象往往要等待其自发出现,而不能靠研究者的意愿去引发,有时还会遇到意外的干扰不能完成考察任务,所以在时间与精力上往往花费较多。

 

b.导致社会现象发生的因素往往是多方面多种类的,考察者所把握的因素是否全面或是否为主要原因,常常有赖于其分析素养,更取决于相关研究方法本身的局限性。

符号相互作用理论

符号相互作用理论:

强调事物的意义和符号在社会过程及在社会心理、社会行为中的作用,带有社会学特色。

代表人物:

米德、林顿、戈夫曼及海曼等人。

基本思想:

1.基本观点 

   心智、自我、社会是密切关联的三种结构和现象。

它们的形成、维持和发展,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制约和关联,都凭借符号(特别是言语)及符号相互作用来实现。

米德把能传达某种意义的姿势(gestures),如动作、形相、言辞等称作符号,并称人是惟一能使用语言符号及其意义系统的动物。

 

(1)人的心智活动是人在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掌握与运用符号并通过符号相互作用而产生与发展起来的,它既是社会客体向主观领域过渡的内化过程,也是大脑赋意义于客体的外化过程。

 

 

(2)自我,作为有别于非我(周围环境、客体)的主体自己,由主我与客我所组成。

主我、客我、自我组成了个性结构,主我导致产生角色行为的变化或偏离,客我导引行为去适合社会相互作用中的角色期望。

(3)社会,代表人际相互作用的组织与结构。

社会与个人是通过符号相互作用来互相影响和互相制约的,社会通过符号相互作用来“塑造”个人,个人又通过符号相互作用来维持与改造社会。

1、米德为社会心理学提出的是一个一般的哲学方法,而不是一个科学的理论。

但他所强调的不断进行的相互作用,为建立科学理论奠定了基础。

特别是他的自我理论,有许多已受到实证检验和支持。

其中包括:

(1)人在某一社会地位上时间越久,这个地位对他的自我定义的影响就越大。

(2)和他人实际作出的判断相比,自己觉察中的他人的判断与自我概念更为有关。

(3)在评价的其他基础不适用时,人开始期望自己的行为与别人的评价一致起来,尤其期望与被看成是善于判断的人或者是社会地位较高的人的评价一致起来。

(4)自我概念在与值得重视的人之间有高度一致时,比有低度一致时更为稳定。

2.评价 

  符号相互作用的基本思想虽然带有主观臆测,但由于它带有全方位性和辩证性,因而颇受学术界的重视。

一些实证性研究和理论(如角色理论和参照群体理论)的形成都是基于符号相互作用理论的内容。

社会化的概念

社会化:

通常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学习社会知识,掌握社会技能,建立社会经验,并通过自身不断的选择和结构,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社会成员的过程。

社会化与个性化(简答题)

1、个性化:

个体在特定社会条件影响下,在实现社会化的同时形成个人心理-行为倾向独特性的过程。

2、个性化与社会化是同步进行,同时实现的。

社会对某个特定的群体有相对一致的期望和对待,个体还拥有独特、难以被系统化的社会生活。

个性化与社会化是同步进行的原因:

不可能完全相同的经验

个体具有能动性。

3、个性化与社会化的重要作用:

对于个体:

社会化:

使个体适应环境,获得发展的基点

个性化:

超越现实,推动现实变革的独特性和创造性

对于社会整体:

社会化:

人类社会的延续和文化的传承

个性化:

社会发展的重要促进机制

4、极端的后果:

过度社会化:

只许社会化而扼杀个性化

低水平的简单重复

社会化不足:

过于强调个性化而忽视了社会化

缺乏传承优秀传统的能力

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

指个体对自己所有特征的认识的集合,包括对社会角色、性格、能力、身体等方面的认识。

(二)自我概念的功能

伯恩斯在其《自我概念发展与教育》(1982)中提出自我概念具有三种功能:

1.保持内在一致性

  金盛华(1985)和李德伟(1988)的研究认为,自我胜任概念积极的学生,成就动机与学习投入及成绩也明显优于自我胜任概念消极的学生.

2.经验解释系统成功

詹姆斯(1890)提出自尊的经典公式:

自尊=---

抱负

说明,个人的自我满足水平并不简单决定于获得多大成功,还决定于个人怎样解释所获得的成功对于个人的意义.

3.决定人们的期望

  伯恩斯(1982)指出,儿童的期望是在自我概念基础上发展起的,其后继的行为也决定于自我概念的性质. 

(四)自尊的建构及其作用

自尊的建构:

人们在喜欢自己的程度上各不相同,这种个性特征被称为自尊或自我肯定(self-esteem)。

影响自尊的三种信息:

1.生活中的成败经验

2.社会比较得来的信息

3.自己的内部标准

自尊的作用:

它是个体行为的主要动力,是身心健康的决定因素.

社会知觉偏差

首因效应——最初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后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

近因效应——最新获得的信息影响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晕轮效应——评价他人的时候,常喜欢从某一点特征出发得出或好或坏的全部印象,像光环一样,从一个中心点逐渐向外扩散成为一个越来越大圆圈。

刻板印象——我们在评判他人时,往往喜欢把他看成是某一类人中的一员,而很容易认为它具有这一类人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社会知觉偏差

1、积极性偏差,也称“宽大效应”,是指个体在评价他人时,往往更多地对他人做出积极的、肯定的评价。

2、认知证实偏差(cognitive confirmatory bias)。

人们往往有选择地去解释并记忆某些能够证实自己既存的信念或图式的信息。

人们根据社会刻板印象去评价个体也是要证实个体与其头脑中既存的图式是相吻合的。

 

证实偏差导致个体过分相信自己判断的准确性,评价一旦形成便不轻易改变。

这种偏差在错觉相关效应(illusory correlation effect)中最明显,即如果两种因素相互联系,人们就会将两种因素之间的联系知觉得比实际上更强烈。

3、行为证实偏差:

人们对某人的社会行为总有一定的图式,这种既有的图式会使该人交往时做出符合图式的行为,使得其行为表现符合他人对其行为的期望。

它实质上就是“自我实现的预言”

4、后视偏差:

指人们在回忆自己的判断时,倾向于认为其判断比实际上更为精确。

它是一种真正的记忆歪曲,说明个人在社会知觉中不由自主地倾向于认为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

5、虚假一致偏差:

指人们存在高估或夸大自己的信念、判断及行为普遍性的倾向。

它是人们坚信自己信念、判断正确性的一种方式。

当遇到彼此冲突的信息时,这种偏差使人坚持自己的社会知觉。

6、自我中心偏差:

指人们常常夸大自己在某种事物中的作用的倾向。

有时人们通过言语或行为表达出这种偏差,而有时虽不公开表露,心里却认为自己在合作中的地位更重要。

7、自我服务偏差:

指人们常常有对自己的良好行为采取居功的态度,而开脱自己的不良行为的倾向。

自我服务偏差包含自我中心偏差,是个体对自我知觉的一种偏差。

表征性启发

表征性启发又称代表性启发,指人们根据当前的信息或事件与其认为的典型信息或事件的相似程度进行判断。

这种策略认为个体越是与某一群体的一般成员相似,他就越可能是那个群体中的一员。

获得性启发

人们根据某些信息容易在心里想起来的程度来进行判断的方法.

第一,某些事件的信息很生动、显著,人们印象深刻,很容易提取;否则,反之.

第二,某些事情很容易使人联想起具体的事例,而某些事物不容易使人产生联想,便认为前者发生的频率更高.

图式

1、图式:

过去经验中形成的关于个人、群体、角色或事件等的一套有组织的认知系统或架构,他可以是语言材料的图式,也可以是视觉材料或其他具体材料的图式。

2、图式在社会认知中的作用:

、帮助人们提取信息

(图式对人们提取信息很有帮助,图式将信息组织起来,使得人脑中的信息不再杂乱无章的,图式可以使人们有秩序地将信息回忆起来。

、加快信息加工的速度,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图式是一种有组织的知识结构,只要形成了某种图式,以后在遇到与之有关的信息就能很快地被同化,此时,个体无须经过仔细筛选、辨认,就能将信息加工完毕,或者不经过太多时间的思考就能解决问题。

、可以填补社会认知者所需要的信息

(第一,图式可以指导人们进行信息搜索;第二,当某方面的信息缺少了,而且根本搜集不到时,图式便最合理地推测出所缺少的信息;第三,如果认知者面对的信息太多、太繁杂,他不可能注意到每一则信息的细节,在这种情况下,认知者在记忆中重新构建信息,他就因缺席选择去填补那些抛弃掉的信息或者他根本没有注意到的信息。

印象管理

1、印象管理:

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于自己的印象,使别人所形成的印象符合自己期望的过程。

2、对印象管理的解释:

符号互动论:

强调参与社会互动的人要站在他人的角色立场上去了解别人如何看待自己,这可使人们能够有效地控制自己的社会行为从而使别人感到满意。

戈夫曼的:

“戏剧角色理论”

亚历山大的“情境同一性理论”

3、影响自我表现的因素:

交往对象、交往的情境、参照群体认同。

4、印象管理的策略

(一)保持形象的一致性

1、“登门槛”效应:

当个体先接受一个小的要求后,为保持形象的一致,他更可能接受一项重大、更不合意的要求。

2、“门面”效应:

如果对某人提出一个很大而又被拒绝的要求,接着向他提出一个小一点的要求,那么他接受这个小要求的可能性比直接向他提出这个小要求的可能性大得多。

(二)讨好与自我提升

1、讨好:

2、自我提升:

通过一个人的行为或讲述自己的积极事件来使别人相信自己能力的一种策略。

(三)恰当的自我表露

1、自我表露:

个体与他人交往时自愿地在他人面前真实地展示自己的行为、倾诉自己的思想。

2、过少或过多的自我表露都会造成个体的适应性困难

3、理想的方法是对少数好朋友多表露一些,而对于一般人则保持中等的自我表露,既使别人感到你真诚而不虚伪,又使人感到与你交往很安全。

4、自我表露遵循对等原则

归因理论

(一)海德的朴素心理学

海德被誉为“归因理论之父”

归因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所谓的内部归因:

个体之所以出现某种行为,其原因与个体自身有关,如人格、态度。

另一种是所谓的外部归因:

个体之所以出现某种行为,其原因与其所处的情境有关,并假设大多数人在同样情境下也会做出同样的反应。

(二)琼斯和戴维斯的相应推断理论

所谓的“相应推断”是指外显的行为是由行动者内在的人格特质直接引起的,或者说,一个人的行为与其人格特质是一致的。

在从行动者意图到行动者个性本质的推断中,应考虑以下三个基本因素:

、社会赞许性、

、非共同性效应、

、选择自主性

(三)凯利的三度理论

凯利认为,人们在归因的过程中总是涉及三个方面的因素:

、客观刺激物(存在)

、行动者(人)

、所处关系或情境

三度理论遵循的总原则是协变性原则

任何一个因素的归因都取决于行为的下列三个变量:

1、区别性(针对客观刺激物);2、一贯性(针对情境);3、一致性(针对人)

该理论的优点:

归因过程的严密的逻辑分析模式,对人们的归因过程作了比较细致、合理的分析和解释。

缺点:

三度理论过分强调归因的逻辑性,而使之成为一个理想化的模式,脱离了普通人归因活动的实际。

(四)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

韦纳认为,对于成功与失败的归因应包括两个维度:

、观察者必须决定成败是由于内在的因素还是外在的因素;

、观察者还必须决定成败是经常发生的还是偶然发生的。

韦纳认为,稳定的内在因素是指个人的能力、智力,稳定的外在因素是指任务的难度,不稳定的内在因素是指个人的努力、情绪,不稳定的外在因素是指个人的运气。

琼斯和戴维斯相应推断理论、凯利的三度理论和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都是对海德归因理论的扩充和发展,他们的共同点是,即以观察观察他人的外显行为为开端,以探索导致这一行为的原因为目的。

不同点是,相应推断理论主要探求行为者的内在个性是否与其行为相吻合,而且只针对在某一特定时间和场合里所发生的行为,对于其他时间和场合所发生的的行为并不加以考虑,而这些正是凯利和韦纳的归因理论中的重要因素,现在行为与过去行为的比较也为观察者提供了稳定与否的主要信息。

(五)泰勒和克洛科的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

社会图式可以分为三大类:

、有关社会事件的图式,

、有关社会人物的图式

、有关角色的图式

归因原则与归因偏差

(一)归因原则

1、协变性原则(规律性)

2、打折扣原则(多种原因共同影响一种行为)

(二)归因偏差

1、认知性偏差

、行动者与观察者:

行动者倾向于强调情境的作用,做出情境归因;而观察者倾向于强调行动者特质的作用,做出内部归因。

、显著性与获得性:

显著性主要指刺激引起注意的特点,对于行动者来说,情境是显著的,对于观察者来说,行动者是显著的。

表征性启发:

指人们往往选择一个代表性的具体事例,据之进行推论。

获得性启发:

指利用易于进入头脑的信息去推论现实事件的可能性。

、歪曲的思维方式

●泛化:

根据某一个事实或者某一个事件来形成一般的规律,并且从不检验这个规律的合理性;

●综合标定:

指对整类人、整类事、整类行为、整类经验等贴上定型式的标签

●过滤:

指人们通过有色眼镜看世界,在过滤的过程中人们只注意到那些特殊的刺激,只选择现实世界中的某些特定事实进行注意,而忽略所有其他事实

●极化思维:

指人们往往根据绝对标准对自己的行为和经验做要么有要么无、要么好要么坏的二分评价。

●自责:

指人们无论对于什么事情不管是否真是自己的错误都要责备自己;

●个人化:

指人们把自己当作整个世界,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或多或少地与自己有关;

●看透他人心思:

指人们自以为世界上所有人都跟自己一样;

●控制错觉:

指人们或者是错误地认为自己能够控制所有的人所有的事,或者是错误地认为其他人都能够控制一切事物的各个方面;

(控制过度:

错误地认为自己能够控制一切事物的各个方面;控制无能:

错误的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与自己毫无关系,任何人都不受自己影响)

●情绪性推理:

指人们不以理性的规律而是以变化不断的情绪体验来认识世界,这种思维方式的错误在于没有把自己的思维综合起来考虑,从而使得思维大打折扣。

情绪性推理的人只依赖于情绪来解释现实

2、动机性偏差

、自我服务:

指一般人对于良好的行为都采取居功的态度,而对于不好的、欠妥的行为则否认自己应负的责任

、自我设阻:

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做法

、社会比较:

指的是个体就自己的信念、态度、意见等与其他人的信念、态度、意见等做比较。

社会比较有两方式:

一种是上行比较:

即是与比自己强或好的人作比较;另一种是下行比较:

即是与比自己弱或差的人比较。

3、性别偏差

、动机上的偏差

、观念上的偏差

、环境上的偏差

决策预期损失理论p181

在决策中,人们往往以损失(或负收益)来描述各种决策结果。

决策树p187(可能出计算题)

1、决策应该包括两个或多个行动方案,而这些方案对行动者有正面或负面的后果,同时,这些方案对于达成预期后果的概率各不相同对于任何一种决策,我们都可以用一种有的图式加以表示,这种方法就是:

决策树

2、在建立决策树的过程中应该要注意:

、合意性:

即行动方案给行动者带来的正面或负面的后果;

、可能性:

即行动方案对于达成预期后果的概率。

3、决策树的优点:

问题关键化、方案明确化、程序结构化、态度理性化、操作数据化

1、对决策的各种成分赋值使得我们的注意力集中于特定的问题,从而可以防止我们的注意力被泛泛的、非实质的考虑所分散;

2、建立决策树的过程阐明了我们必须考虑的各种关键因素,使我们对这些因素的真正作用做出更客观额评价;而且,由于明确地提出了一个应该遵循的结构化程序,所以,他减少了伴随决策而产生的任何焦虑。

3、立决策树的过程中,我们弄清了所有可能的选择和结果,并把它们记录在纸上,而不是在记忆中操作。

4、决策树通过对结果的合意性和可能性给予数值。

从而使我们的决策是在理智的控制下而不是在情绪的控制下进行。

态度的ABC理论p195

1、态度的成分:

认知、情感、行为

2、主要是感情的表现

标准学习层级:

认知—感情—行为→基于认知信息加工的态度

低介入层级:

认知—行为—感情→基于行为学习过程的态度

经验层级:

感情—行为—认知→基于享乐主义的消费态度

3、态度有四种基本功能:

适应功能、自我防御功能、价值表现功能、认识或理解功能

4、态度的作用

态度影响社会性判断、态度影响耐力、态度影响学习效果、态度影响工作效率

POX平衡理论

平衡理论理论要点如下:

①态度的两个实体存在着两种关系,即平衡关系和不平衡关系。

②P-O–X形成的三角形关系是一种情感关系,即好感或反感态度。

人们喜欢完美的平衡关系,不喜欢有缺陷的不平衡关系:

平衡关系:

三边符号相乘为正

不平衡关系:

三边符号相乘为负

态度的改变p216

1、态度的形成:

是指态度从无到有的过程。

(一)服从:

在社会影响下,外显行为表现得与别人一致,而对客体没有深刻的认识和情感,是表面的,多受奖惩原则的支配。

(二)认同:

喜欢某人或某群体,内心乐于与之保持一致,从而形成与之一致的态度。

(三)内化:

即内在化。

是把自己的情感上的认同与自己已有的信念、价值观结合起来,进行理智的判断而形成的态度。

2、态度转变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新态度形成的过程:

依从、认同、内化

沟通的类型

1、语词沟通和非语词沟通2、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

3、有意沟通和无意沟通4、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5、个人内沟通和人际沟通

人际沟通网络:

链式沟通、环视沟通、全通道沟通、轮式沟通、Y式沟通p262

人际吸引的条件P271

1、熟悉效应与邻近效应2、人际吸引与个人特征3、相似与互补4、爱情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益p280

所谓“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就是当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时,恋爱双方的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

人际关系建立与发展的过程P290

奥尔特曼和泰勒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从交往由浅入深的角度来看,一般需要经过定向、情感探索、感情交流和稳定交往四个阶段

1、定向阶段:

包含着对交往对象的注意、抉择和初步沟通等多方面的饿心理活动。

注意也是选择,它本身反映着某种需要倾向。

2、情感探索阶段:

这一阶段的目的。

是彼此探索双方在哪些方面可以建立真实的情感联系,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一般的正式交往模式。

3、感情交流阶段:

人际关系发展到感情交流阶段,双方关系的性质开始出现实质性变化,此时双方的人际关系安全感已经得到确立,因而谈话也开始广泛涉及自我的许多方面,并有较深的情感卷入。

此时,人们会相互提供真实的评价性的反馈消息,提供建议,彼此进行真诚的赞赏和批评。

4、稳定交往阶段:

人们心理上的相容性会进一步增加,自我暴露也更广泛深刻

人际交往的原则

1、交互原则

2、功利原则:

人际交往的本质是社会交换。

3、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指人为了保持自我价值的确立,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都有一种防止自己价值遭到否定的自我支持倾向。

4、人际吸引水平的增减原则:

在人际交往上,我们对别人的喜欢不仅仅决定于别人喜欢我们的量,而且还决定于别人喜欢我们的水平的变化与性质。

我们最喜欢的是对我们的喜欢水平不断增加的人,而最厌恶的是喜欢我们的水平不断减少的人。

从众、服从、依从

从众:

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式变化的现象;

从众的原因:

行为参照—定向需要;对偏离的恐惧;与群体融合的需要;群体的凝聚力;

服从:

即按照他人命令行为等饿行为,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的相互影响的基本方式之一。

米尔格莱姆的权威—服从实验,该实验的原型是将被试两两配对进行进行试验段的。

服从的原因:

合法权力;责任转移;

依从:

指人接受他人的请求而行动,使别人请求得到满足的行为

依从“一致”原则的依从策略:

“登门槛”效应;低球技术;

依据“互惠”原则的依从策略:

“留面子”效应;“附加价值”策略;“相同处境”策略;

从众

1、实际的群体压力可以导致从众。

想象上假设的群体优势倾向,也会对人的行为造成压力,使人选择与设想的多数人倾向相一致的行为;另一方面,群体的压力可以在人们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是人们通过理性抉择选择从众行为。

2、从众的行为方式,对于个人的社会适应意义非常明显。

一个社会需要共同的语言、共同的价值观与行为方式,也只有这样,人与人之间才能顺利地交往,社会才能正常运转。

从个人的角来说,个人只有在更多地方面与社会的主导倾向取得一致,他才能够适应其赖以生存的社会。

这样,从众是一种个人适应与生存的必要方式。

3、从众的类型:

、真从众:

这种从众不仅在外显行为上与群体保持一致,内心的看法也认同于群体。

、权益从众:

有些时候,个人虽然在行为上保持与群体一致,但内心却怀疑群体的选择是错误的,真理在自己心中,只是迫于群体的压力,暂时在行为上保持与群体一致。

、不从众:

分两类:

一类是内心倾向虽与群体一致,但有时某种特殊需要,行动上不能表现出群体的一致;另一类是内心观点与群体不一致,外显行为上也不从众,这种是表内一致的真不从众情况。

4、从众的原因:

、行为参照—定向需要:

根据社会比较理论,在情境不定的时候,其他人的行为最具有参照价值。

、对偏离的恐惧:

实验证明,任何群体都有维持群体一致性的显著倾向和执行机制,对于同群体保持一致的成员,群体的反应是喜欢、接受和优待,而对于偏离者,群体则是倾向于厌恶、拒绝和制裁。

、与群体融合的需要:

人们为了增加与群体的融合,甚至会模仿群体成员的表情、口头表达方式、姿势和那些人们认为有价值的操作性行为。

、群体的凝聚力:

群体凝聚力指群体对其成员的总吸引水平。

高凝聚力群体的成员,对自己所属群体有强烈的认同感,群体凝聚力越高,从众倾向的压力就越大。

5、影响从众的因素:

、群体的一致性:

群体自身的一致性是构成群体压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研究说明,对群体一致性的任何破坏,都会导致从众率的显著下降。

、群体的规模:

在一定范围内,群体的从众性是随群体人数的不断增加而上升的。

、肯定程度与个性特征:

判断涉及的事物客观标准越明确,人们对自我判断的肯定程序也越高,相应的行为从众率也越低。

、个人的自我卷入水平:

随着自我卷入水平的增加,人们保持自己最后行为与原先判断相一致的倾向也越来越强烈,因而从众的比率也越来越小。

、文化差异:

从众率存在着民族差异。

服从

1、权威—服从实验

2、影响服从的因素:

、他人的支持:

他人的支持会直接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