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底基层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其他工地.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457127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7.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8底基层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其他工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8底基层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其他工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8底基层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其他工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8底基层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其他工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8底基层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其他工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8底基层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其他工地.docx

《8底基层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其他工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底基层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其他工地.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8底基层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其他工地.docx

8底基层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其他工地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试验段施工

总结报告

一、概况:

紫黄公路第四合同段起讫桩号为K22+103~K32+808.64,全长10.706公里,路面结构有17厘米厚的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和16厘米厚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工程总量为181360m2。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工程总量为175768m2。

为保证主体工程按期完成和确保工程质量,也为今后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全线大面积施工提供施工经验和各种技术参数,根据施工规范和招标文件的要求,我们在已施工完成的石灰稳定土底基层上,选择了一段100米长的路段进行了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的试验段施工。

二、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试验段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试验段施工之前,制订了较详细的试验段施工技术及施工工艺方案,用以指导试验段的施工,并做好如下各项准备工作:

1、首先在已完工的石灰稳定土底基层上,选择一段100米作为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试验段的下承层,该试验段选择在K23+620~720地段上。

试验段下承层的石灰稳定土底基层中线、高程、宽度、横坡度、平整度、压实度等各项质量技术指标经检查验收均符合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

2、进场原材料的各种规格碎石、石屑和水泥进行了自检,并经监理部中心试验室做对比试验,在原材料合格的基础上,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组成配合比也同步进行,我们做了三组内掺不同水泥剂量混合料的重型击实试验,并制试件在规定温度下保湿养生6天,浸水养生1天后,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经计算试验结果,其抗压强度大于设计值2.0MPa。

根据强度标准,考虑抗温缩、抗干缩及经济性,我们选定了内掺水泥用量为5%,粒径5~10mm的碎石19%,粒径10~26.5mm的碎石38%;石屑38%的混合料配合比,其最大干密度2.41;最佳含水量5.9%,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为4.08MPa。

三、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试验段施工工艺及步骤

1、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工艺流程

推土机、平地机摊铺混合料

养生

接缝和调头处理

碾压

整型

准备下承层

施工放样

稳定碎石拌合机

料斗

5~10mm

碎石

运输

装载机

10~26.5mm

碎石

装载机

加水

石屑

装载机

水泥

皮带输送

2、施工步骤

(1)施工准备工作:

试验段开始之前对下承层进行了检查,其表面平整坚实,具有符合规定的合格高程、宽度、横坡度,没发现有弹簧和松散软弱点现象,具备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施工条件。

(2)施工测量放样:

在下承层上恢复中线桩,并在两侧边缘上设边桩,在所有桩上标出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的设计高,并按试验段施工平面图布置检测点和观测点。

(3)培路肩土施工:

根据边桩上的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的松铺厚度,组织民工培好土路肩。

培土路肩的方法和步骤:

在边桩上拉线,根据拉线的高度和位置用模板竖直固定好,运土到现场采用人工填至要求的宽度和高度,大概夯实后留待同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一起碾压至达到密实度要求。

(4)厂拌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试拌:

我标段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拌合机械使用双转轴浆叶式拌和机,该拌和机下料系统由电脑控制。

在开始拌和前,先进行拌和设备的调试,调试目的在于找出各料斗闸门的出料速度,以确保按设计配合比拌和。

先测定各种原材料的流量——即出料闸门调速器的转速。

然后按厂拌设备的实际生产率及各种原材料的设计重量比计算各自要求流量的调速器转速,从流量——出料转速上可查出各个闸门的出料速度。

按得出的出料速度试拌一次,测得其级配、含水量及灰剂量与设计相比有误差。

随后再进行调整试拌一次,其拌和后的混合料含水量控制平均为6.4%,灰剂量平均为5.2%,拌制的混合料级配组成、试件的干容重和强度等都达到了规范的要求。

在整个试拌过程中,严格检查各项指标,记录完整的原始施工资料。

(5)试验段施工过程控制: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试验段于9月24日上午9时30分开始,11时40分摊铺完成,13时20分碾压结束。

其施工过程的步骤如下:

1、运送混合料:

在施工之前,检查、维修好运料道路。

配备了5部东风自卸汽车。

在混合料拌合好后,用于运送混合料到工地施工现场。

2、混合料摊铺:

试验段施工方案中原定采用摊铺机摊铺混合料,由于摊铺机不能到位,为赶进度,我们改为推土机、平地机相配合摊铺试验段的施工方法。

在混合料摊铺前,应把石灰土底基层表面洒水,保证表面不干燥,根据混合料配合比及作业时的气候条件控制洒水量。

混合料经自卸汽车运到施工现场后卸料到指定位置,按梅花形布料,摊铺过程中,取料做无侧限抗压试件。

推土机根据桩位上松铺厚度大致摊铺推平。

平地机粗平了一遍,用14T压路机静压一遍,再用平地机精平至符合规定要求的横坡、平整度。

在精平摊铺过程中,个别地方表面出现粗集料“窝”和局部产生混合料离析现象,需安排民工将粗集料“窝”和离析的地方挖出,重新用料斗车装上混合料填补铺上,才能开始碾压。

3、整型碾压:

在摊铺成型、平地机精平到有合适的路拱横坡后,恢复中桩,按试验段施工平面布置图规定的点位要求测放控制点,测设第一次高程,挖坑检查静压一遍后的厚度最大为22cm,最小为20cm。

待含水量适宜、混合料初凝前先用轻型(14T)三轮压路机在全幅内静压一遍,随后振动碾压,再用18T重型压路机振动碾压。

碾压从路肩边缘到中,重叠1/3轮宽的原则进行碾压。

每一道来回碾压100米长需2.5~3分钟,全幅(17m)宽压实一遍需24~26分钟,每小时1.6~2.1km的速度。

试验段在静压一遍,强振碾压2遍后检测了压实度和高程,压实度检测:

最高97.9%,最低95%,平均96.40%,然后又用18T压路机强振碾压2遍。

压实度检测:

最高99.2%,最低98.3%,平均98.8%,压实系数1.35~1.45。

最后用14T压路机静压光面结束该试验段的施工。

碾压结束后,随即洒水养生。

综合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整体性强、承载力高、刚度大、水稳性好的特点,结合我标段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试验段施工的经验和技术参数,建议今后的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大面积施工,参照如下几点施工要求。

1、混合料的使用材料和配合比设计应满足要求。

通过试验段施工的检验,我标段水泥稳定碎石的配合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级配连续、粗细骨料适中,含水量适宜,试件强度大于设计值。

使用的材料满足各项要求。

2、各道工序的质量控制措施满足施工要求。

在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试验段施工工序中,各项质量控制措施能满足施工上要求,在拌合场内设立临时试验室,主要检测混合料灰剂量、含水量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主要做好摊铺前下承层洒水湿润,摊铺的虚铺厚度、平整度,掌握碾压合适时间,碾压的遍数,密实度的检测,试件制做和强度等各种手段是适合施工要求。

3、每一施工作业段的合适长度:

根据施工试验段来看,摊铺作业时,每个流水作业段可按40~50m为一段,卸料堆土40~50m后即行推平、刮平、碾压,干燥天气施工时,施工流水作业段可适当缩短。

因此,必须采用流水作业法,各工序必须紧密衔接。

每一天施工作业段的合适长度,要视机械和天气情况而定,一般来说只要拌合机能连续操作,各种材料保证供应,按17m宽幅的作业面,一天8~10个小时的工作时间,每天铺(双幅)400~500m为宜。

但是碾压要随时观察含水量情况和注意水泥的初凝、终凝时间。

4、确定水泥稳定碎石的松铺系数和合理厚度

根据试验段使用推土机+平地机摊铺混合料情况看,基层摊铺混合料施工使用推土机+平地机的施工机械操作,建议松铺系数采用1.45。

松铺厚度按实测厚度乘上松铺系数。

如果基层使用摊铺机摊铺混合料,根据1.4的系数摊铺一段30米左右的试验段,检查是否合适再调整确定其摊铺机的松铺系数。

5、确定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的施工方法。

(1)集中厂拌的集料与结合料下料数量的控制:

拌合机各种材料的下料数量控制由电脑系统操作,各下料仓的出料闸门由调速器控制输送带下料。

通过试验段的拌合混合料的经验,宜采用按每小时拌和300T的目标控制,即1-2.65mm的碎石下料调速器速度按每分钟999转;0.5~10mm的碎石下料调速器速度按每分钟526转;石屑下料调速器速度按每分钟999转;水泥下料调速器速度按每分钟480转来进行控制。

(2)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的控制方法:

含水量的控制在试拌过程中已根据集料下料的速度调整好流水量,每天拌和工作中,试验人员取料检测含水量,根据天气情况,一般上午10时以前,下午16时以后采用比最佳含水量大1%左右,上午10时~下午16时之间采用比最佳含水量大2~3%左右为宜。

如含水量有不适宜,应调整拌合机的流水量,但应避免大的波动。

(3)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施工机械配套组合:

如基层采用摊铺机施工,则机械配套组合:

摊铺机、18(T)压路机、YZ14(T)压路机。

底基层采用推土机、平地机施工,则机械配套组合:

推土机、平地机、18(T)压路机、YZ14(T)压路机。

(4)混合料的摊铺、整平、整型施工方法

摊铺采用推土机和平地机组合施工,在每段摊铺施工前,石灰土的表层上应洒水,洒水车应由专人负责指挥,施工过程中表面不得干燥,不得洒水过多造成路面积水和泥泞。

混合料运到施工现场后,设专人指挥卸料,要求布料均匀,在施工段上采用梅花型布料,布料量要适当。

卸料后用推土机及时推平,初平时应根据虚铺厚度的桩位标高,用人工标出明显标志,为推土机指示推平标高,以便推土机按准确高度和横坡推平,为下一步平地机刮平创造条件。

推土机初平后,平地机粗刮平一遍,用14T压路机静压一遍,再上平地机精平,平地机刮平时应调整好刀片横向坡度和刀片切入深度,应优先大面积推平,再循序渐近地刮平,直到达到要求的虚铺高度为止。

平地机的刮平次数应尽量减少为好,因为经平地机刮平多次很容易产生表面积聚石料现象。

但要保证其表面平整度和横坡度。

(5)压实机械的选择和组合、压实的顺序、速度和遍数。

每一施工作业段的压实机械组合为14T振动压路机一台。

18T压路机一台。

压实的顺序速度和遍数:

压路机初压、平地机整平成型后,应检测稳定层表面高程及路拱横坡,在混合料的含水量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用14T压路机在全幅内进行压实,直线横坡路段,由两侧路肩向道路中心碾压,超高路段,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

碾压时碾压轮横向重叠1/2~1/3轮。

压路机在静压和第一遍碾压时行走速度掌握在1.5~2km/h左右,在达到一定密实度后,可适当增大行走速度。

由于在摊铺过程中,经推土机、平地机行走、压路机静压后,稳定层已具有一定的密实度,所以一般碾压遍数振动碾压2~3遍密实度可达96%,4遍密实度可达98%。

达到上述遍数后,由试验人员检测密实度,不合格时继续碾压直到合格,压实度合格后,静压一遍成活,碾压过程中要求满幅碾压,不得漏压,各部位碾压次数应相同,路幅两边应适当增加碾压遍数。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碾压成型的时限:

水泥活化反应直接影响到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最终强度,因此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施工有很大的时效性。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从拌合到碾压成型时间过长,会使水泥丧失活性,从而降低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强度,尽量缩短从拌合到完成碾压之间的延迟时间,所以全部碾压操作应在混合料运送到工地摊铺现场3~4h内完成。

成型时间严禁超过水泥终凝时间。

(6)密实度等质量检测手段和方法: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碾压结束后,试验操作人员及时检测密实度,检测密实度的方法采用灌砂法,在用灌砂法检测达到密实度后才算合格。

在现场摊铺过程中,应取样做无侧限抗压强度试件,待保湿养生6天,浸水养生1天后,进行试件强度检测。

施工的底基层、基层在养护7天后用取芯机在现场取芯看取芯效果如何。

如果能取出完整的芯样,也可检测其密实度和厚度情况。

(7)接缝和调头处理:

在水泥稳定土混合料拌和结束或每一天工作结束后,在预定长度的末端,挖一条横贯全宽的槽(挖至下承层顶面),槽内放2根与压实厚度等厚的方木。

方木的另一侧用素土或砂砾、碎石回填稳定(回填长约3~5m),然后进行整型和碾压。

第2天,在重新开始摊铺混合料之前,将回填的材料和方木拆除去,并将下承层顶面清扫干净。

然后继续往前摊铺施工。

(8)每一段碾压完成经密实度检查合格后立即开始养生。

用洒水车经常洒水进行养生。

每天淋水的次数应视气候而定。

整个养生期间应始终保持稳定基层表面潮湿,基层的养生期不少于7d。

如养生期少于7d即铺筑沥青面层,则应限制重型车辆通行。

(9)其他:

如采用摊铺机进行施工,其摊铺施工的松铺系数、虚铺厚度可参照其上述总结的技术参数先铺30~50m左右的试验段,以验证其可造性,如有不同再调整其施工技术数据和施工工艺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