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稳定碎石上下基层双层连铺总结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89037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48.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泥稳定碎石上下基层双层连铺总结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水泥稳定碎石上下基层双层连铺总结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水泥稳定碎石上下基层双层连铺总结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水泥稳定碎石上下基层双层连铺总结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水泥稳定碎石上下基层双层连铺总结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泥稳定碎石上下基层双层连铺总结报告.docx

《水泥稳定碎石上下基层双层连铺总结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泥稳定碎石上下基层双层连铺总结报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泥稳定碎石上下基层双层连铺总结报告.docx

水泥稳定碎石上下基层双层连铺总结报告

济南至乐陵高速公路LMSG-5合同段

水泥稳定碎石上、下基层

连铺首件总结报告

 

编制:

复核:

审核:

 

项目名称:

济乐高速公路LMSG-5合同段

附件:

测量、试验检测资料

水泥稳定碎石上、下基层连铺

首件工程总结报告

一、试验段概况

(一)试铺目的

1、确定施工设备的类型、最佳组合方式;

2、确定标准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序;

3、确定作业段的合适长度;

4、确定最佳人员管理体系、人员等;

5、检验压实后试验段纵断高程、平整度、横坡度、压实度、厚度等参数。

(二)试验段基本情况

我项目部于2014年4月6日上午10时进行了水泥稳定碎石上、下基层连铺首件施工。

试验段里程桩号K84+004.8~K84+240(左幅),经过项目部全体施工、监理人员的共同努力,基层试验段铺筑圆满完成,铺筑长度235.2m,宽度15.4m,完成上、下基层工程量3622㎡。

二、试验段成果

(一)批准的配合比

水泥稳定碎石上、下基层连铺试验段混合料配合比见表1: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表1

材料名称

石屑

碎石

碎石

碎石

水泥

材料规格

0-5mm

5-10mm

10-20mm

饮用水

比例

30%

24%

24%

22%

4%

5%

备注

³

(二)施工资源配置

在试验段施工前邀请驻地办领导参加基层技术交底会。

在试验段施工中,现场管理人员指挥到位,人员数量满足要求;现场测量、试验、施工技术人员操作

图1基层试验段技术交底会

规范,人员数量满足现场施工要求;现场普工操作规范,20人可满足要求;机械作业井然有序,机械数量及操作手满足施工要求,具体见下表。

1、能满足施工需要的人员配置(见表2)

施工人员配置表表2

姓名

职务

负责项目

姓名

职务

负责项目

孙修德

项目经理

现场总指挥

王秀虎

技术员

技术指标控制

翟利君

常务副经理

现场副总指挥

张佳佳

试验员

试验检测

尹旭飞

生产副经理

拌合站生产

张刚

刘克群

总工

现场技术总指导

张志伟

马居军

队长

带队施工

尹旭飞

安全员

施工安全

郑福明

设备部长

设备调度

袁俊青

胡海

工程部长

施工技术指导

张铁义

质检员

质量自检

吕俊峰

试验室主任

试验指导

李娜

环保员

环境保护

唐明平

物资设备部长

物资设备配给

操作手

30人

驾驶运输车,操作施工机具

马金星

测量班长

现场测量

王欣然

测量员

普通工人

20人

人工作业

注:

项目试验室协同监理现场取样制件

2、能满足施工需要的机械设备配置(见表3)

主要施工机械配置表表3

序号

设备名称

数量

型号

序号

设备名称

数量

型号

1

水稳拌合站

1套

MWB600

6

摊铺机

2台

天工7901-A

2

胶轮压路机

1台

XP301

7

洒水车

2台

解放

3

振动压路机

2台

XS202J

8

自卸车

20台

15吨

以上

4

振动压路机

1台

XS222J

9

装载机

3台

ZL50

5

小型手扶压路机

1台

DC-25C

10

装载机

1台

ZL30

3、主要测量、试验仪器配置(见表4)

主要测量、试验仪器配置表表4

序号

仪器名称

规格型号

用途

备注

1

全站仪

莱卡802

测量放样

已鉴定

2

水准仪

苏光

测量高程

已鉴定

3

电动脱模器

LD-140

脱模

已鉴定

4

路面材料强度试验仪

LD127

强度检测

已鉴定

5

多功能电动击实仪

BKJ-Ⅲ

测定干密度

已鉴定

6

电热鼓风干燥箱

HWX-L

干燥样品

已鉴定

7

电子天平

JY20002

称量

±

8

灌砂筒

Φ15

压实度检测

已标定

9

滴定架

/

检测水泥剂量

已标定

10

酸碱滴定管

50ml

已标定

11

3m直尺

3m

检测平整度

已鉴定

三、施工要点

(一)施工准备

1、测量放样

测量班恢复中桩及边桩,并放出基层内、外边点。

撒白灰线标示出内外边线,考虑到路面边缘多孔隙碎石盲沟施工,基层中、边部均支护双层槽钢(见图1)。

图1水泥稳定碎石上、下基层连铺示意图

水稳碎石基层宽度15.4m,工人以测量班放出的点为基准线摆放定制的3m*0.14m*0.05m双层槽钢,槽钢每1m用1根钢钎固定。

2、基层高程控制

在每个整10m桩号距离基层边线外侧50cm处打上钢钎桩,每支钢钎桩上安装2根横杆,测量班分别测出上下基层的挂线高度,先挂下基层钢线,下层摊铺完成碾压时再挂上层钢线。

钢丝线直径3mm,适宜长度不超过300m,两端用紧线器拉紧,拉力不小于1KN,挠度不大于2mm。

拉紧钢丝线后用细扎丝将钢丝线固定在钢桩的横杆上。

挂好钢线后,设定好摊铺机传感器预留高度,准备摊铺。

3、两台摊铺机之间的高程控制

两侧钢丝线高度调整好以后,在两台摊铺机中间摆上不锈钢轨道及小型液压千斤顶底座,通过调整轨道的高低来控制基层中间的高程。

4、设备调试

(1)集料标定

我项目采用的MWB600型稳定土拌和站安装有电子称量设备以及电脑显示设备,在使用前,通过计量部门将电子称量设备进行标定检测,然后实际开机试拌称量,通过与理论值进行对比,最终确定每个料仓的单位下料数量用于施工生产。

(2)供水标定

确定供水量与流量计之间的关系,用流量计来控制供水量。

调试完毕后使混合料颗粒组成和含水量都达到规定要求。

当天气炎热干燥的情况下在拌合过程含水量增加1-2%,当天气潮湿时含水量增加0.5--1%。

5、准备下承层

底基层验收合格后,对其表面进行彻底清扫,清除各种杂物及散落材料,将有松散、层皮的部分清除干净,表面洒水保持湿润。

(二)混合料生产

1、生产配合比

正常条件下,生产配合比按照试验配合比执行,另外根据天气情况,在拌和工程中加水量高于最佳含水量,补偿运输、摊铺及碾压过程中的水分散失。

气温低,潮湿天气高0.5%─1%,气温高、干燥天气宜高1%-2%。

拌合站安排一名试验员,拌和过程中随时监测拌和时的用水量和各种集料的配比,发现异常及时调整或停止生产并做好详细记录,以备问题处理。

   

2、混合料生产检验

(1)拌合设备生产能力匹配

³=5945t,实际产能超过摊铺能力,可以满足生产需求。

(2)混合料质量检验

拌合开始前,检查场内各处集料的含水率,根据实际情况计算施工配合比,开始拌合后,取样检查混合料配比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矿料级配检验频率为1次/2000㎡;检验混合料水泥剂量,检验频率为6次以上/2000㎡;强度检验,2组/天;混合料含水率,随时检验。

(3)拌合均匀性

为保证混合料拌合均匀性,进料斗口安装钢筋网盖,筛除超出粒径的集料及杂物;每个料斗的操作平台上安排1名工人随时检查钢筋网,并人工帮助料斗下料,确保不出现卡堵现象,否则应立即停止生产。

(三)运输

1、混合料采用大吨位自卸运输车运输,车况良好,在开工前例行车况检查程序,确保车厢清洁,箱门能正常开闭;

2、料车装料时前后移动,分前、后、中三次呈“品”字形装料,避免混合料离析;

3、在运输过程中,用帆布遮盖混合料,以减少水分流失;

4、混合料出料后,尽快运至摊铺现场。

如运输车辆中途出现故障,应尽快排除,不能及时运至摊铺现场,超过水泥初凝时间的混合料,将予以废弃;

5、运输车辆到达摊铺现场后,应遵从交通员指挥在指定的地点调头,低速倒车至摊铺机前20~30cm停车,避免车轮撞击摊铺机;运输车禁止在下承层上掉头或急刹车,避免破坏下承层表面。

(四)摊铺、碾压

本次双层连铺的段落为K84+004.8-K84+240左幅,长度235.2m。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虚铺系数为1.30,每层虚铺厚度为20.8cm。

连铺时,施工完下基层后紧接着进行上基层施工。

施工时间从拌料时间算起,记录每道工序所需要的时间,以确定最佳作业长度,确保从开始拌料到上基层碾压在6小时之内完成。

1、施工能力匹配

(1)摊铺速度

理论计算摊铺机的行进速度公式如下:

式中V:

摊铺机行驶速度m/min;

Q:

一套水稳拌合站产能t/h,取600t/h;

ρ:

压实成型后混合料密t/m³³;

W:

单台摊铺机摊铺宽度m,取8m;

H:

混合料压实后平均厚度cm,取16cm;

C:

功率系数,取0.8。

一座拌和站生产时摊铺机行进速度(m/min)V≈2.7m/min,取2m/min。

(2)运输能力

根据运输车辆匹配计算公式:

N=M/Q*(t+2S/V)+C

N:

需要的运输车数量;

M:

控制摊铺机速度的拌合站产能=600m³³=200m³/h;

Q:

载重车额定方量(m³/辆),取20m³/辆;

t:

装料、卸料时间,每装卸1车料共需时15分钟;

S:

运距(Km),取6km;

V:

运输车行驶平均速度(Km/h),便道运输,重车15Km/h、空车35Km/h,取平均25Km/h;

C:

车辆富余量,一般摊铺机前等待车为5辆,加上3辆应急车,设计为8辆;

能够满足摊铺需要的车辆数为:

200/20*(0.25+2*6/25)+8=21.7,取22辆。

(3)压路机碾压速度

为保证施工衔接,初步拟定的压路机碾压段落为50m,即摊铺完成50m后压路机开始碾压。

基层单幅设计宽度15.4m,单钢轮压路机轮宽2m,平均碾压速度为2.5Km/h,两轮之间重叠1/3,一台压路机压完单幅全宽1遍需要11个来回,需要11*2m*50m/2500m/h=0.44h,合26min,第一台压路机第一遍碾压至第二轮时,第二台压路机开始碾压,第三台压路机顺次进入碾压,呈阶梯式排开,则3台压路机50m压满6遍需要的时间为11*2*50/2500+4*2*50/2500=36min。

(4)综合施工能力

以100米为单位,综合考虑摊铺、运输、碾压速度,可以计算出:

①22辆运输车可以满足连续摊铺需要;

②摊铺机摊铺完100m,耗时100m/2min/m=50min;

③压路机待摊铺出50m后进行碾压,等待时间=50min/2=25min。

压路机碾压完成100m耗时=36min*2=72min,共97min;

④摊铺机起机倒回100m耗时10min(同时人工挂线复核);

⑤摊铺、碾压完上基层耗时50+72=122min;

则双层连铺完成100m,共需50+97+10+122=279min,共需约4小时40分钟,则在6小时内,可连铺的最大段落长度为130m,试验段确定的最佳连铺作业长度为120m。

2、摊铺

(1)摊铺下基层

①摊铺前,清除下承层表面的浮土、积水等,并对下承层洒水保持湿润;

②摊铺前,复核两侧高程控制钢丝线的挂线高;

③摊铺机就位,根据计算虚铺厚度,在摊铺机熨平板下方垫上20cm高的垫块。

安装传感器,检查传感器正常工作后调整传感器高度;

④自卸汽车运料至施工现场,派专人指挥倒车,控制倒车速度,严禁运料车碰撞摊铺机。

自卸车将混合料倾倒入摊铺机进料斗,先使摊铺机原地进料,手动控制布料螺旋,待摊铺机后方混合料饱满后再前进,以避免出现起步波浪;

⑤摊铺机启动后,调整振捣器档位至合适大小(按照下基层试验段总结,应调至5档,可满足初始压实度要求);

⑥摊铺过程中,技术员随时检查混合料虚铺高度、虚铺厚度、摊铺机前方挂线平顺度(防止有人误碰挂线),若发现异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