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必修一语文全套学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451053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0.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语文全套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语文全套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语文全套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语文全套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语文全套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语文全套学案.docx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语文全套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一必修一语文全套学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语文全套学案.docx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语文全套学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语文全套学案

目录必修一第一单元1.沁园春长沙………………………………………………………………………62.诗两首……………………………………………………………………………133.大堰河――我的保姆……………………………………………………………20单元质量评估………………………………………………………………………26第二单元4.烛之武退秦师……………………………………………………………………335.荆轲刺秦王………………………………………………………………………426.鸿门宴……………………………………………………………………………52单元质量评估………………………………………………………………………61第三单元7.纪念刘和珍君……………………………………………………………………668.小狗包第…………………………………………………………………………73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79单元质量评估………………………………………………………………………86第四单元10.短新闻两篇……………………………………………………………………9311.包身工…………………………………………………………………………10012.飞向太空的航程……………………………………………………………108单元质量评估………………………………………………………………………118梳理探究优美的汉字…………………………………………………………………………127奇妙的对联…………………………………………………………………………135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144名著导读《论语》……………………………………………………………………………153第1课沁园春长沙【学习导航】1、通过诵读,感知诗歌的音乐美,体验诗中的节奏、韵律。

2、品味关键词语,再现生动鲜明的意象,品味诗歌的意境美,领悟诗歌的主旨和意味。

3、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培养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4、感受毛泽东博大的胸怀和革命壮志,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培养健康全面的审美情趣。

【作者简介】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和书法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湖南湘潭人。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他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

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仍然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他的代表词作有《七律•长征》、《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雪》、《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采桑子•重阳》、《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等。

革命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高度结合,多表现革命生活中的大事,从中折射出的昂扬斗志、意气风发的革命情怀是毛泽东诗词的特点。

【资料链接】1、毛泽东诗词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主义者,他在诗词中热情地讴歌革命的人生理想,赞美为实现理想而进行的壮丽的斗争。

在毛泽东诗词中讴歌人生的革命理想,战胜困难的警句,时时出现,美不胜收。

如“不到长城非好汉”、“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欲与天公试比高”、“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埃”、“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

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等等。

毛泽东诗词具有深刻的哲理性。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这就是说,宇宙间无穷无尽的事物都要经历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的。

正如马克思所说,“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人类社会同样是如此。

沧海与桑田总是更迭着的,新生也总是战胜腐朽。

2、时代背景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全国各地农民运动正蓬勃发展。

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先后成立了20多个农民协会,创建了湖南农村第一个党支部――韶山支部。

同时国共两党统一战线成立,而革命应由哪个阶级领导,成为党内外斗争的焦点。

这年春天,毛泽东回湖南老家指导农民运动,被军阀赵恒惕追捕。

秋天,毛泽东自韶山赴广州举办农民运动讲习所,途径长沙,游橘子洲,追怀往昔,不禁心潮起伏,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动人的诗篇。

3、体裁介绍词,这种文学样式产生于隋唐,全盛于宋,又名“长短句”、“诗余”等,它的特点是“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写词时依据的乐谱叫做“词调”,各种词调的名称便是“词牌”。

词牌:

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均有各自不同的规格,如“沁园春”、“满江红”、“西江月”等。

有的作家在词牌下另标词题,如《沁园春•长沙》。

词的标题和词牌是有严格区别的,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

词可以分为小令、中调、长调,这是依据字数多少来划分的。

小令字数�Q58,中调59~90字,长调�R91字。

词可以分上下两段,叫做“片”或者“阕”。

沁园春:

词牌名。

沁园:

相传东汉明帝女沁水公主园林,后被外戚窦宪仗势夺取,有人作诗咏其事,此词牌由此而得名。

豪放派和婉约派是宋代词坛上的两大流派。

其作品分别表现出不同的风格。

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词中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作家是苏轼、辛弃疾。

婉约派作品语言清丽含蓄,词内容中抒写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题材较狭窄,多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间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

婉约派的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等。

【自主学习】1、字音沁园春()分泌()挥斥方遒()遒劲()百舸()  橘子洲()寥廓() 浪遏飞舟()  峥嵘()携来()  2、字形惆chàng()为虎作chāng()jú子洲()诡jué()亚zhōu()zhōu郡()挥斥方qiú()qiú长()màn江碧透()màn骂()浪è飞舟()jié()石【能力提升】1、古人笔下秋景多萧杀悲凉、清冷惨淡,而毛泽东笔下的秋景为何如此绚烂多彩,充满生机?

2、在上片的写景中,作者景要通过哪些意象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思绪的?

词的下片“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围绕着“同学少年”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怀?

3、这首词的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特点是怎样体现出来的?

4、“看”字和“忆”了在词中有什么作用?

5、写法借鉴

(1)、融情入景、情景交融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是本诗突出的表现手法。

这首词虽然也是一般地写秋,但这秋景却全是诗人眼中景,打上了鲜明的情感烙印。

词人笔下的秋景是活泼的、美好的,充满生机的。

从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词人惆怅、沉重的心情,但他笔下却没有中国一般旧体诗词中的肃杀、伤感的“悲秋”情调,这都缘于词人心中对祖国江山的无限热爱和强烈的革命责任心、革命使命感。

祖国山河如此美丽,词人更感到责任的重大、革命的必要,感到人民不能主宰大地是极其可悲的,“主沉浮”的必定是人民,必定是那些“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派、决心改造世界的革命青年。

(2)、意象壮美意境高远《沁园春•长沙》一词的意象美突出表现在景物的选取上,对景物的选取,在很大程度上是制约于立意的,作者视野开阔,选取的景物或广博,或宏伟,或雄峻。

毛泽东的立意积极向上,昂扬奋进,他所取的“象”,就自然是那些竞相向上、生机勃勃的景物了,如万山、层林、百舸、雄鹰、游鱼等。

“百舸争流”中的“争”字,给碧绿无尘的江面增加了昂扬奋进的气氛,活现出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烈场面。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中,由于“击”“翔”这两个富有创造性和表现力的动词的运用,准确而生动地刻画出了在万里长空中鹰飞的矫健和在清澈见底的江水中鱼游的欢愉自在,如果把“击”“翔”换作“飞”“游”,就表达不出雄鹰展翅飞翔时矫健有力的姿态,表达不出鱼游水中那轻快自在的情趣。

诗人在“万类霜天竞自由”中用一个“竟”字,则有力地突出了在寒秋严霜下的万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

词的下阕中所回忆的往昔生活,突出了年轻的革命者奋发向上、敢作敢为的精神,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生气勃勃的“少年学子图”。

在这里,胸怀博大的看风景人也便成了“风景”,这是一幅气势磅礴的“伟人图”呵!

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由于选取物象典型,表达意象生动,组合意象巧妙,创造出了高远的意境,形成了一幅幅壮阔的画面,使得这首词具有很强的审美效应。

(3)、语言极富表现力这首词的语言,用词精当、形象,极富表现力。

如“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字写出了山之多,“遍”字写出了红之广,“层”字表现出树林的重重叠叠,“染”字则活画出岳麓山一带的枫林,仿佛人工染成一样的壮美景色。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写的是近景,“漫”字写出了江水溢满之状,“透”字表现出江水碧绿清澈,“百”字写舸之多,而一个“争”字,则给碧绿无尘的江面增加了昂扬奋进的气氛,活现出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烈场面。

“鹰击长空”用“击”而不用“飞”,准确地形容了雄鹰展翅迅猛有力地拍打的矫健勇猛的雄姿。

“鱼翔浅底”用“翔”而不用“游”,精当地把鸟不扇动翅膀地盘旋回飞的状态,用来描写游鱼在水中自如轻快的神态,形象生动。

【素材挖掘】1910年,毛泽东即将外出求学,临行前他改写了日本月性和尚的一首言志诗: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16岁外出求学并立下大志是毛泽东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

自此以后,他开始心系社会,励志苦学,探求大本大源,读“无字之书”,“男儿努力,蔚为万夫雄”。

他开始“身无半文,心忧天下”,“不为浮誉所惑,不与流俗相竞”。

他开始建立新民学会,乐观豁达地发出“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的豪迈战歌。

运用方向:

上述材料可运用在“志向”“自信”“胸怀”“奋斗”“责任”“功利”“个性与人生”等相关的作文中。

精彩段落:

惊叹云蒸霞蔚的山峰,却害怕荆划棘刺,畏首畏尾,缺乏自信,这只能使人浑浑噩噩,碌碌无为。

须知“无限风光在险峰”,时代需要的是凭借自信这架云梯的攀登者。

当年炮火纷飞中,面对五岭、乌蒙、岷山,自信的毛泽东唱起了多少支攀登之歌,胜利之歌!

他高唱“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他高唱“踏遍青山人未老”;他高唱“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字里行间,充满着自信者的豪气!

(《自信――登山的云梯》)【佳作欣赏】大同世界,焉能忘本?

山西考生是日高考,书“大同世界,焉能忘本?

”感慨系之,故作此文。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时维六月,序属促夏。

榴花绽红,清荷吐绿,轻舟晚楫香风细;鸳鸯戏水,白鹤亮翅,柳枝摇曳湖水平。

乘假日,风吹衣袂,花迎树阴;望繁星,夏解人意,月又明空。

忆往昔,唐风宋韵,过长街十里,尽是人间繁花;叹而今,闾阎扑地,皆为钟鸣鼎之家,舸舰弥津,何缺青雀黄龙之舢。

于是余有叹焉,斯大同盛世,风声竹声钟磬声,声声自在;山色水色烟霞色,色色怡人。

呜呼!

陶陶然之乐哉。

然则,大同盛世,焉能忘本?

子为猫,本在捉鼠:

子为人,本在图学。

倘若忘本,将何以立身治国,何以齐家平天下?

不为学者,学书学事学志气,枉费七尺之躯:

不为图者,国家图民图天下,怎称炎黄子孙?

学为本,终身勿忘。

忘本都如离江之水,无以致远:

忘本者,若无泽之鉴,岂能一用?

故大同盛世,尤不能忘本也。

追先贤,一代风骚,长剑天涯,酒过三巡还依旧,笑星醉春风;勉吾辈,义气书生,笔走龙蛇,大鹏一日乘风起,直上九万里。

且夫大同盛世,儒雅书生,春风得意,何曾闻失路之人?

昔精忠岳将,悲故土,一去沃野遭掠戮,伤哀怨痛深藏处。

忍堪回首,国无路,泱泱中华如何复?

悲乎!

今大同盛世,楼高但凭云飞过,水深且任鱼纵横:

英雄侠肝义胆,神游五湖四海:

君子风度翩翩,静对天地变幻。

十里碧阴,亭中谁在斗奇葩?

才子风流,六丈高楼,听风听雨听天下,心怀广宇。

大同盛世,无战火之忧,无贫寒之苦,学而优则仕,不曾闻失路之人。

我莘莘学子,幸遇时机,尤当图学治国,不可忘本。

猫捉鼠,人图学,此天之道也。

呜呼!

闲书草草,幸承恩于盛世:

抛砖引玉,是所望于群英。

随赋对联一则,勉吾学子,闻鸡晨舞,悬梁夜读书。

大同盛世,尤不能忘本。

看英雄,侠肝义胆,扭乾坤傲宇宙,笑傲苍穹,名垂千古,挥洒磅礴气势。

望学子,风华正茂,舞慧笑长灵思,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书写万丈豪情。

点评:

文章引经据典,很有文化底蕴,用语典雅精工,骈散结合。

【知能测控】一、基础达标1.下列各项中字词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百舸(gě)橘(jú)子洲遒劲(jìn)沁人心脾(qìn)B.峥嵘(zhēnglóng)携(xié)遏(è)制萧瑟(sè)C.漫江(màn)寥(liáo)廊挥斥(chì)矫健(jiǎo)D.惆怅(zhàng)稠(chóu)密辟谣(pìyáo)寥廓(lià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漫江碧透火势蔓延轻歌慢舞漫无边际B.苍海桑田苍茫大地满目疮痍天下苍生C.百舸争流苛政如虎道路坎坷沉疴痼疾D.鱼翔浅底材料翔实吉详如意周密详细3.这首词的上阕运用了极富表现力的语言,对其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其中“遍”字写出了林红之广;“染”字则表现出山麓一带枫林,仿佛人工染过一样壮美。

B、“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其中“透”字写出了江水碧绿清澈和江水溢满之状;“争”字则表现出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烈场面。

C、“鹰击长空”的“击”字准确地描绘出雄鹰迅猛有力、展翅飞翔的矫健雄姿。

D、“鱼翔浅底”的“翔”字精当地描绘出游鱼在水中自如轻快的情态。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

B.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危言危行,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C.这次巴勒斯坦人士遭暗杀的事件,使得中东和平的前景再一次成为海市蜃楼。

D.长沙果然名不虚传,集山水洲城于一体,秀色可餐,是人间的又一天堂啊!

5、填出下列名句:

(1),,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沁园春•长沙》)

(2),,还看今朝。

(《沁园春•雪》)(3)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采桑子•重阳》)(4),屈指行程二万。

(《清平乐•六盘山》)(5)雄关漫道真如铁,。

(《忆秦娥•娄山关》)(6)踏遍青山人未老,。

(《清平乐•会昌》)二、综合提高

(一)阅读《沁园春长沙》一词,完成下面的问题。

6、词的上阙,词人运用了哪些意象来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和深沉的思绪的?

从哪几个角度来描绘绚烂多彩的秋色图的?

 

7、作者在词中塑造“同学少年”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意蕴?

 

8、柳完元的“独钓寒江”与毛泽东的“独立寒秋”所表现出的诗人的胸襟、气度是否相同?

9、请从景与情的角度写一段赏析文字。

(二)阅读下面两首词,回答10~11题。

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0、这两首词都写到了梅花,二人笔下梅花的形象是否相同?

11、毛泽东词前的小序中称他的词“反其意而用之”(其指陆游的词),请简析毛泽东的词与陆游的词有哪些不同之处?

 

(三)阅读下列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玉阶怨李白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吴声子夜歌薛奇童净扫黄金阶,飞霜皎如雪。

下帘弹箜篌,不忍见秋月。

12、这两首诗的开头两句分别写到白露、飞霜,对表达情感有什么作用?

13、著名学者俞陛云在《诗境浅说续编》中提到《吴声子夜歌》时说:

“此与宫怨词‘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词异而意同。

”请比较这两首诗,分析其内容上的“同”和写法上的“异”。

三、表达交流14、仿照画线的语句在后面续写句子,使分句前后的内容、句式对应。

诗词,如一束空谷幽兰,沁人心脾;诗词,如一声冲霄清吟,豪迈坦荡。

“采菊花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让我仿佛看到了陶渊明的境界超然;。

15、“艺术起于至微。

”诗意总是体现在一些富有美感的细节上。

请你下面仿照横线的三句诗,再寻觅三个富有诗意的细节,并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述出来。

诗宗白华啊,诗从何处寻?

在细雨下,点碎落花声!

在微风里,漂来流水音!

在蓝空天末,摇摇欲坠的孤星!

(1)

(2)(3)【一课一背】采桑子•重阳毛泽东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鉴赏:

这首词以突兀劲练、清新、健朗、富含哲理的起句,形象地阐发了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表达了乐观进取、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争取自由解放的无限的革命斗争中去的奋斗精神,奠定了全词豪迈昂扬的基调。

工农武装割据成功的闽西根据地,无论是战地黄花的芬芳还是秋风江天的开阔,都从不同角度传达出作者发自内心的喜悦和自豪。

全词议论、写景、抒情有机融合,抒情和写景中的议论,表达的是深刻的哲学思想,写景和议论中所抒发的则是炽热的革命感情,达到革命战争和风光山水的自然结合。

上下阕中使用的叠句,在重叠反复中强化立意的递进与开拓。

一切景语皆情语,结句描摹的开阔辽远的秋天景色,含蓄地反映出作者轻快明朗的心情,同时,也在风格上呼应了开篇之句,潜气回转,构成了这首词的完整性。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毛泽东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

千里来寻故地,旧貌换新颜。

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

高路入云端。

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

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水调歌头•游泳毛泽东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第2课诗两首【学习导航】1、了解雨巷中象征手法的运用及诗中意象的象征意义,感受再别康桥的意象美。

2、在诵读中感受两首新诗的诗情美、意境美和语言美。

3、体味新诗所表达的真挚感情。

【作者简介】戴望舒(1905.3.5~1950.2.28)现代诗人。

又称“雨巷诗人”,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

戴望舒为笔名,原名戴朝安,又名戴梦鸥。

笔名艾昂甫、江思等。

浙江杭县(今杭州市余杭区)人。

他的笔名出自屈原的《离骚》:

“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意思是说屈原上天入地漫游求索,坐着龙马拉来的车子,前面由月神望舒开路,后面由风神飞廉作跟班。

望舒就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美丽温柔,纯洁幽雅。

曾赴法国留学,受法国象征派诗人影响。

徐志摩(1897~1931年)现代诗人、散文家。

浙江海宁县硖石镇人。

名章�Γ�小字�┥�,后改名志摩。

曾经用过的笔名:

南湖、云中鹤。

1897年出生,至1931年飞机出事,生活了35年,英年早逝。

原名徐章�Γ�为什么改名叫徐志摩呢?

因为他小时候特别可爱,清末时长着一个大脑袋,留着一个"猪尾巴",所以他的父亲就请了一个名叫志慧的和尚看相,说是将来必成大器。

所以1928年,他出国时改名"徐志摩"――志慧和尚摸过的。

他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著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等。

【资料链接】《雨巷》写于1927年夏天。

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

《雨巷》一诗就是他的这种心情的表现,其中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

这种情怀在当时是有一定的普遍性的。

《雨巷》运用了象征性的抒情手法。

诗中那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

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富于音乐性是《雨巷》的另一个突出的艺术特色。

诗中运用了复沓、叠句、重唱等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和宛转悦耳的乐感。

因此叶圣陶称赞这首诗为中国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再别康桥》写于1928年11月6日,署名徐志摩。

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

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

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

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

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

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心灵,唤醒了久蛰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

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

“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吸烟与文化》)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

时间是1928年11月6日,地点是中国上海。

7月底的一个夏天,他在英国哲学家罗素家中逗留一夜之后,事先谁也没有通知,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

遗憾的是他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默默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由于他当时时间比较紧急,又赶着要去会见另一个英国朋友,故未把这次感情活动记录下来。

直到他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才展纸执笔,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

这首诗最初刊登在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10号上,后收入《猛虎集》。

可以说,“康桥情节”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而《再别康桥》无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

  【自主学习】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支撑()掌管()漫溯()扑朔迷离()生肖()笙箫()踟蹰()彳亍()杞人忧天()颓圮()嵩山()长篙()雨巷()巷道()下载()三年五载()2、辨析字形并组词。

斓()谰()绽()淀()寥()廖()寞()漠()采()彩()【能力提升】1、怎样理解和欣赏《雨巷》中的两个主要意象?

2、《再别康桥》的二到六节中,诗人捕捉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

3、《再别康桥》第一节和最后一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轻轻”“悄悄”的运用,有什么意味?

4、《雨巷》是一首含蓄的诗。

人们对这首诗中的“姑娘”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姑娘”就是“我”,有人认为“姑娘”相当于“我”心中的理想,还有人认为,“姑娘”就是“姑娘”,没有其他意思。

你有什么看法?

5、试从“三美”的角度去鉴赏《再别康桥》这首诗。

《素材挖掘》一首好的抒情诗,应该是艺术美的结晶。

它会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唤起人们审美的感情。

然而多年来,《雨巷》和戴望舒的其他一些诗作,却被视为象征派和现代派的无病呻吟而排斥在文学史的视野外;直到最近,人们才像观赏出土文物一样,把这些作品从遗忘的尘土中挖掘出来,又重新看到了它们身上的艺术光辉其实“沉默”是人的最深的感情。

例如,柳永的《雨霖铃》中的语句“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再如苏轼的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他回忆他的妻子王弗死后的十年,回忆他们相见的时候“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此处无声胜有声”,“意在言外,旨在象内”。

所以“唯见长江天际流”能引起我们很多的遐想,又如利于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