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最喜爱的名人故事.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447588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72 大小:249.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少年最喜爱的名人故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2页
青少年最喜爱的名人故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2页
青少年最喜爱的名人故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2页
青少年最喜爱的名人故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2页
青少年最喜爱的名人故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少年最喜爱的名人故事.docx

《青少年最喜爱的名人故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少年最喜爱的名人故事.docx(17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少年最喜爱的名人故事.docx

青少年最喜爱的名人故事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青少年最喜爱的名人故事/李问渠主编.—哈尔滨

哈尔滨出版社,2013.7

  (青少年成长必读系列)

  ISBN978-7-5484-1339-4

  Ⅰ.①青… Ⅱ.①李… Ⅲ.①故事—作品集—世界

Ⅳ.①I14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3)第024103号

书  名:

青少年最喜爱的名人故事

-----------------------------------------------------------------------

作  者:

李问渠 主编

特约编辑:

李异鸣 郭海东

责任编辑:

王晓丹 杨晓梅

责任审校:

李 战

封面设计:

上尚装帧设计

-----------------------------------------------------------------------

出版发行:

哈尔滨出版社(HarbinPublishingHouse)

社  址:

哈尔滨市松北区科技一街349号3号楼  邮编:

150028

经  销:

全国新华书店

印  刷:

北京市文林印务有限公司

网  址:

  

E-mail:

hrbcbs@

编辑版权热线:

(0451)87900272 87900273

邮购热线:

4006900345(0451)87900345 87900299 或登录蜜蜂鸟网站购买

销售热线:

(0451)87900201 87900202 87900203

-----------------------------------------------------------------------

开  本:

787mm×1092mm1/16   印张:

16.25  字数:

283千字

版  次:

2013年7月第1版

印  次:

2013年7月第1次印刷

书  号:

ISBN978-7-5484-1339-4

定  价:

28.00元

-----------------------------------------------------------------------

凡购本社图书发现印装错误,请与本社印制部联系调换。

 服务热线:

(0451)87900278

本社法律顾问:

黑龙江佳鹏律师事务所

CONTENTS目录

第一辑 求知探索

孔子与算盘002

音乐养成法003

王献之勤勉承父艺004

秘诀005

朱熹励子上进006

蒲松龄搜奇摆茶摊008

外泄燃料009

决定的因素是教育011

投身科学的法拉第012

伏尔泰三岁背书013

删掉废话014

第十五次被退回的书稿015

为读书愿挨打的高尔基016

莎士比亚的戏剧之梦017

学习永远不嫌晚018

慈母苦心育良才019

歌德的文学之路020

莫泊桑的老师022

哥德巴赫猜想023

至死怀疑024

巴尔扎克的理想025

贝多芬与海顿026

画蛋起步成大师027

月球表面不是平的028

爱因斯坦的预言028

教室里的游戏029

苍蝇飞了多远031

数学王子高斯032

费米的解答方法033

飞蛾扑火034

大陆漂移说035

避雷针的顶端037

严谨的巴甫洛夫038

浮力定律和金鱼039

茶碗在碟子里滑动040

红色报春花041

达尔文的发现042

厨房里的声音043

飞行的梦想044

两个铁球同时落地045

开普勒与葡萄酒桶046

坚持自我047

篱笆下的牛顿048

烟花成就化学家049

氩的发现050

费曼的实验051

“圆舞曲之父”的童年052

欧洲音乐之父053

好问的爱迪生055

兴趣培养法057

牛顿与祖母058

詹纳征服天花060

牛顿煮怀表061

契诃夫化装进剧场062

聪明不失刻苦的安培063

约翰的成功之路064

退休后的德格065

献身数学的欧拉066

哈代和里特伍德的合作067

科学之路无捷径068

数学总考不及格的数学家070

业余数学之王071

门捷列夫的预言072

先从学习德语开始074

惜时如金074

第一位女数学博士075

数学女天才077

带领学生捉野狗078

“不要老是埋头做笔记”079

第二辑 机智应对

狗国狗门082

与百姓同乐083

孟尝君巧辩难父084

鲁班考徒弟085

墨子巧辩获胜087

触龙巧谏得援兵088

公鸡蛋089

望梅止渴鼓士气090

诸葛恪添字得驴091

月亮和其他国092

曹植打猎解难题093

“张飞一担土”094

七步成诗096

道旁苦李098

“湖”与“河”099

李世民智救父亲100

切勿竭泽而渔101

王维智擒偷瓜贼102

贾嘉隐巧对大臣102

李白戏国舅104

杜甫的妙方105

包公巧断案106

巧驳“刘偏方”107

鸡蛋做菜108

苏东坡题联骂僧109

苏东坡巧装书童110

文彦博灌水取球110

王冕作谜骂财主111

聪明少年徐文长112

百钱买桃治店主113

徐文长一语镇知府114

徐文长“并吞六国”115

徐文长巧对乌县令116

解缙假遭雷击气财主117

解缙吟联治县官118

即景吟诗打昆虫120

唐伯虎评点花魁121

“天才狂士”冯梦龙122

徐光启急中生智学虞帝123

郑成功以谜招贤125

蒲松龄批文章126

赠号戏权奸127

老头子128

纪晓岚巧辩自救129

巧戏尚书御史130

文学家乡间收徒131

长江有多宽132

王八脖子133

马克·吐温刷墙134

“究竟什么是相对论”135

施特劳斯的退场曲137

您那样的脸蛋138

决斗的武器138

阿基米德对抗罗马大军139

马雅可夫斯基的回答140

了解自己141

把机会让给别人142

林肯擦皮鞋142

流行性感冒143

全都知道143

萧伯纳巧答记者144

无价之宝144

竖起来的鸡蛋145

萨克斯巧用历史146

没有批准148

不同目的148

第一人149

没有隐瞒150

竞选演说150

第三辑 智囊谋略

二桃杀三士154

忍小成大事155

曹刿论战156

围魏救赵157

减灶诱敌158

纸上谈兵159

甘罗十二岁出使160

陈胜借鬼兴兵计162

扰军心破敌163

陈平巧智脱险164

张良巧计解危难164

张良设计保太子165

智勇服鄯善167

调虎离山计169

曹操难中巧脱身170

庞统察虚巧断案172

长坂桥之断172

草船借箭174

孔明慧眼识刺客177

张辽善以静制扰177

李世民智退突厥178

杯酒释兵权179

寇準设计废太子180

智断牛舌案181

包公赏锅识跛贼182

故作粮绝破敌军183

机智破强敌184

铁木真舍己为人得人心185

第四辑 精彩人生

海大鱼188

田忌赛马189

苦中成才189

冯煖助主用巧计191

大船称象193

华佗发明“麻沸散”194

欧阳询读碑195

岳母刺字教子195

革斋教子学英烈196

格兰特赠杖198

最后的失败198

最佳设计199

帽店的招牌200

用狗做诱饵202

维拉扎诺大桥的建造202

地球的重量204

靠踢球养活母亲206

马克思改变志向206

理想之路207

胸怀壮志的亚历山大208

卡耐基的成功之道209

苦难铸就成功210

决定胜利的小目标212

遭遇18次辞退213

爬上人生阶梯的第一步214

一根手指建成的大桥215

一生的志愿215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217

音乐之路219

音乐神童莫扎特220

小约翰·施特劳斯的音乐之路221

罗丹与茨威格223

推导究竟是谁的224

内在美获胜225

一分钟226

生命不息,战斗不止227

勇于进取228

一生飞行的人229

登山皇帝231

维纳的健忘232

命途坎坷的阿贝尔233

一次重要的仪式234

亚当斯请华盛顿出山235

在逆境中升腾237

失败成就辉煌238

叶利钦其人其事239

英勇无畏的约旦国王240

马歇尔拒当元帅241

愿生生世世为矮人242

首相的神秘微笑244

里根的新鞋245

赏给托尔斯泰小费245

硬汉海明威247

赌博一场梦249

第一辑

求知探索

孔子与算盘

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孔子和算盘有一段很深的渊源。

有一年,鲁国国君要选拔一个能为本国理财的人,大臣们认为孔子知识渊博,就推荐了他。

谁知,孔子理财不是很顺利。

他每天一回到家,只会坐在椅子上叹气,眉头紧锁。

经常是旧账还没有算好,新账又来了。

眼看账目慢慢地增多,孔子的心急到了嗓子眼儿,整天吃不好,睡不香。

孔子的妻子看到孔子整天焦虑的样子,心里非常着急,很想帮帮他的忙,就问:

“你是用什么算法算账的?

”孔子说:

“这很简单,都是些加加减减的。

”孔子的妻子低着头想了一会儿,说:

“每次在得到钱的时候,我都用一根绳子来计算。

每月得到多少钱,我就往绳子上穿上几颗珠子,而花去多少钱,我就会从绳子上去掉几颗珠子。

虽然方法比较笨重,但是却从来没有出现过错误,你可以用这种方法试试看。

”孔子一听,认为很有道理,就按照妻子说的办法去做。

几天后,孔子的妻子问他方法好不好,他回答说:

“好倒是好,就是不到十的数字,加加减减还算十分方便,但如果超过了十就不好办了。

”孔子的妻子笑着说:

“你怎么不会变通啊!

你不会多用几根绳子,一根记一到十,一根记十到一百,依此类推,不就很清楚了?

孔子听了妻子的话后,马上醒悟了。

他灵机一动,便挂上十根绳子,每个绳子穿上十个珠子,每天用来算账,既简单又方便。

鲁国国君来检查工作,看到孔子将账算得非常明晰,心里十分高兴。

后来,人们依据这个道理,发明了算盘,并把孔子看作是最早发明算盘的祖师爷。

读故事,悟道理:

思想不能太僵化,只要学会变通,那么生活中许多看似难办的事情就很容易解决了。

音乐养成法

颜徵在是孔子的母亲。

由于她教子有方,培养出了万世传颂的孔圣人。

孔子的父亲死得早,母亲含辛茹苦地把他抚养成人。

在孔子不太懂事的时候,颜徵在就买来了很多的乐器,有时请人为儿子演奏,有时自己为儿子吹弹,有时让儿子自己玩弄。

邻里乡人不解其意,颜徵在对人们说:

让孩子从小接触这些器具,培养他的兴趣,他就会渐渐喜欢这些乐器。

做人要讲根基,办事要按规矩,无规矩不成方圆,乐器最讲礼仪与规矩,没有章法演奏不出动听的乐曲。

让孩子早点接触礼仪、音律、等级,对他以后的成长是十分有利的。

在母亲的教导下,孔子很快就爱上了这些乐器,并学会了吹、拉、弹、唱。

邻里有了婚丧等红白喜事,他都会拿着乐器去为他们演奏。

孔子成人以后,对音乐的爱好有增无减,把音乐当成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

他在齐国听了韶乐,一连学了三个月,整日沉醉其中。

他说:

“真没想到音乐的感染力有这么强!

有一次,孔子向鲁国乐官师襄子学琴,他弹一支名曲,连续将它弹了十天。

师襄子让他换个曲子,孔子说:

“虽然我已经熟悉了这支曲子,但还没有将它掌握。

过了几天,师襄子说:

“你已经掌握了这支曲子,可以弹别的了。

“我还没有领悟它的用意。

”孔子说。

又过了一段时间,孔子依然在弹那首曲子,师襄子不耐烦地说:

“你已经了解它的用意了,可以换一支曲子了。

“我还没有领悟它描写的人物形象呢。

”孔子说。

又过了一些时候,孔子终于停下不弹了,他想了想,然后抬起头,向远方望去,说:

“我可能领悟到了,这个人又高又大皮肤很黑,眼睛向上看,好像要统一四方,这就是周文王。

师襄子听了十分惊讶,不得不佩服孔子对音乐执着的精神。

从此,孔子更加刻苦地学习音乐,他能从音乐中悟出很多深刻的道理。

在各种乐器的演奏中,孔子从中摸出了好多规律,将它们总结出来,运用到音乐当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孔子在音乐方面的造诣是精深的,他整理了“六经”之一的乐经。

他从音与音之间存在的节拍,符与符之间有着一定的规律,联想到人与人之间的那种错综复杂的关系。

他想:

音乐调节好,才能演奏出动听的音乐;人际关系调节好,才能安守本分。

在音乐的启示下,他悟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为政一定要以“仁”为核心,以调整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为主体。

这就是他创立的儒家思想中的内容。

他的这一套儒家学说一直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沿用。

读故事,悟道理:

只有对自己所学的东西产生兴趣,才会执着地去追求,直至获得成功。

王献之勤勉承父艺

王献之是王羲之的儿子,他的父亲很喜欢他。

受到父亲的影响,他很小就学着父亲的样子坚持天天写字。

有一次,王献之正在专心练字,父亲在他身后看了很长时间,他一点都没有察觉。

王羲之悄悄伸过手去,猛地抓住了他的笔端,紧接着用力向上一提。

王献之全身心地投入到写字上,根本就没有想到父亲会来抓他的笔。

让王羲之高兴的是,笔并没有从他的手中抽出。

他看到儿子写字时全神贯注,旁若无人,笔握得牢,手下有劲,认为他一定能够练出一手好字。

为这事,他欣喜地夸奖了儿子。

王献之的字有了长进,就有些飘飘然了。

一天,他写了很多字,其中一个“太”字漏掉了下边的那个“点”,他放下笔走出书房干别的事去了。

父亲来到儿子的书案,照例要看一看他写的字,当他看见了这个疏漏,就顺手提笔将这一“点”补上去了。

不一会儿王献之回到书案,拿着这些字请他的母亲来评价。

母亲看了一会儿,慢慢地说道:

“你的字写得还可以,但还透着稚嫩,只有这一‘点’,倒像是你父亲写的。

说完以后,她的手指落在了那个“太”字的下边。

王献之仔细地比较了一下,果然不同!

他突然想起这一“点”当初忘了写上去。

他猜想是父亲给他补上的,脸马上就红了。

找到差距后,他打消了骄傲自满的情绪,从此以后练字就更加刻苦了。

为了激励王献之持之以恒,王羲之指着放在院中的十八口大水缸,说:

“你把这十八口大缸里的水写完,你的字也就练得差不多了。

王献之遵从父亲的嘱咐,坚持不懈地勤学苦练,写干了十八缸水,终于攀登上了书法艺术的高峰。

读故事,悟道理:

一点点进步都是来之不易的,任何伟大的成功都不可能唾手可得。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勤奋能使人成为幸运的宠儿,上帝对勤奋给予一切。

秘诀

张旭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

有一年,酷爱练字的颜真卿弃官投到张旭门下学习书法。

他原以为在名师的门下学习,很快就能够掌握写字的窍门,从而一举成名。

但拜师以后,张旭却没有告诉他练字的秘诀。

他只是给颜真卿简单地指点一下字帖的特点,介绍了一些名家字帖,让颜真卿临摹。

有时候,张旭喝上点酒后,就带着颜真卿去爬山,去游水,去赶集、去看戏,回到家后又让颜真卿练字,或让颜真卿看他挥毫疾书。

转眼间,过了几个月。

颜真卿得不到老师的书法秘诀,心里十分着急。

他决定亲自向老师讨教。

有一次,张旭又兴冲冲地拿起了笔,颜真卿趁机走上前去,深施一礼,恭恭敬敬地叫了一声:

“老师!

张旭抬起头看着颜真卿,关切地问道:

“有事吗?

颜真卿壮着胆子,红着脸说:

“我想让老师传授给我书法秘诀。

听了他的话,张旭又好气又好笑,但念颜真卿为人忠厚耿直,便语重心长地对他说:

“学习书法,要勤学苦练,同时还要从自然万象中接受启发。

这些为师不是多次给你讲过了吗?

颜真卿听了,以为老师还有所保留,又向前一步,施礼恳求:

“老师所说的这些道理我都已经知道了,我现在最需要的就是能够将字写好的秘方。

学生弃官从师,就是为了这个,还望老师多多赐教。

张旭听了,眉头紧皱,但还是耐着性子开导颜真卿:

“只有通过苦练,才能够写一手好字,再也没有其他的办法。

对于老师的开导,颜真卿仍认为是推托之词,于是双膝跪地,继续苦苦哀求。

张旭见这个学生根本听不进自己的话,一心只想要秘诀,心中十分不快。

为了能让他醒悟,他终于沉下脸来,厉声喝道:

“你想要秘诀是吧?

好的,我现在就告诉你:

凡是一心寻求什么诀窍,不肯下苦功夫的人,是不会取得任何成就的。

张旭说完,便挥毫写自己的字,不再理他了。

颜真卿终于醒悟了,他明白了学习之道。

之后他勤学苦练,潜心揣摩前辈笔法,从社会生活与自然景象中领悟运笔的神韵,进步很快。

后来他写的字端庄雄伟。

经过不断努力,他终于成为了一名著名的书法家。

读故事,悟道理:

人们总是责怪命运的盲目性,其实命运本身还不如人那么具有盲目性。

天道酬勤,命运总是掌握在那些勤勤恳恳的人手中。

朱熹励子上进

南宋著名的学者朱熹,有一天把儿子朱在叫到面前,严肃而又不失亲切地说:

“你现在已经长大了,老待在家中是不行的,你应该离开我到外地访求名师,以便使自己的学问更有长进。

朱在听后,大惑不解,就说:

“我经常看到许多人不远千里前来向您求教,我也曾多次听人说您是当今最有学问的人,为什么我还需要离开家另求老师呢?

朱熹说:

“你还年轻,不懂得这其中的道理,让我先从自己的经历说起吧……”原来,朱熹的父亲朱松很重视子女的教育,在朱熹刚会说话时,他就教儿子认识自然景物,并学习儒家经典。

后来朱松因反对秦桧的投降卖国政策被逐出朝廷,不久含恨病逝。

临终前朱松把儿子叫到面前说:

“你一定要努力上进啊,胡原仲,刘致中,刘彦冲三人学识渊博,根基深厚,才学远在爹之上,我死之后,你一定要前去拜他们为师。

”朱熹遵从父亲的教诲,后来徒步数百里求访名师,从而使学问大有长进,终于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

在生活方面,由于父亲朱松早逝,全靠母亲一人劳作维持生计,所以生活非常清苦,常常没有饭吃。

后来朱熹做了官,并成了有名的学者,仍一直保持着勤俭节约的作风。

他为官清廉,两袖清风,有时要向人家借贷才能维持生活。

许多年轻人慕名远来求教,朱熹也只能拿豆麦干饭和青菜汤来招待他们……

朱熹的回忆使朱在受到很大启迪,朱熹又说:

“一个人老待在家中,很容易被生活琐事缠住,并被亲人的温情所牵绊,这样就很难在学问上有长足的进步。

自古以来,都是名师出高徒,光靠父母教诲是不够的。

即使父亲的学问再大,只凭父教子学,也难以育出英才。

因为父母很难做到对子女严格要求。

因此,你还是应离我膝下,千里求师才对啊!

一个年轻人,不到外面吃点苦,是不容易长进的。

朱在听完父亲的解释,渐渐地明白了父亲的用意,过了几天,他就离开父母,到外地求学去了。

儿子临行之前,朱熹又想到:

孩子独自在外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而结交什么样的朋友,对孩子的成长影响甚大,他连夜提笔书写了一段话,专门告诫儿子要慎重交友,大意说:

与他人交往,特别应当慎重选择朋友,虽然都是同学,但也不能没有亲近疏远之分。

谁亲谁远应当先向先生请教,听从先生的指导。

大体说来,为人敦厚、忠诚、讲信用,又能勇于改正自己错误的人,就是有益于自己的好朋友。

那些谄媚奉承、轻薄放荡、粗野傲慢,教唆他人做坏事的人,就是对自己有害的坏朋友。

这些你必须牢记于心,万不可随着时光的流逝而逐渐放松警惕,堕落进“小人”的行列,到那时候,即使有再贤良的师长,也没有办法救你了。

朱在谨记父亲的教导,外出求学,进步很快,终于学有所成,后来官至吏部侍郎。

读故事,悟道理:

要想使自己的学问有所长进,就要不断努力,虚心向名师学习。

蒲松龄搜奇摆茶摊

康熙初年的一个盛夏,在山东淄川东城的满井庄大路口上,每天当金鸡唱晓,炊烟四起之后,经常可以看到在路旁一棵大树底下,三十多岁的蒲松龄粗布短衫坐在芦席上,身边放着一个装满浓茶的大瓶子,那茶瓶小口大肚,瓶边放有四五只粗瓷大碗和一包当地出产的烟丝。

每当有行人路过的时候,蒲松龄就站起身来,热情地邀对方坐下,喝茶休息。

蒲松龄有个规矩,喝茶不收茶钱,喝茶人只要讲一讲自己的所见所闻。

于是来往行人都喜欢在这个茶摊歇脚聊天,说着各种奇闻异事,讲得口渴了,蒲松龄马上又献上一碗茶,让人润润嗓子继续把故事讲完。

有一个白发苍苍的驼背老人,见多识广,蒲松龄对他彬彬有礼,毕恭毕敬地请老人讲他所知道的奇闻异事,老人一边喝着茶一边抽着烟,说了个“马骥飘海到罗刹国”的故事,蒲松龄听得入神,回去就写了“花面相迎、世情如鬼”的《罗刹海市》。

他就这样搜集一篇写一篇,日积月累,终于写成了容纳百川的《聊斋志异》。

有一天,一个身背包袱的中年人风尘仆仆地来到茶摊前,蒲松龄请他坐下,一边倒上浓茶,一边笑着说:

“你得讲个故事给我听听。

”中年人接过茶碗喝了一口茶,说:

“我给你讲个茶的故事吧。

”于是中年人开始绘声绘色地讲起来。

说杭州灵隐寺有个和尚,以善于烹茶而遐迩闻名,他所用的茶具都十分精致,收藏的名茶也很多,而且分出好几个等次。

烹献哪一等级的茶,常常根据来客身份的高低而定,最上等的名茶,如果不是贵客或善于品茶的知己,他是绝对不会拿出来的。

有一天,寺里来了一位大官,和尚恭恭敬敬地迎上去行礼,然后拿出好茶,亲自汲泉烹茶,献给大官品饮,满以为能得到大官的一番赞誉。

谁知大官只喝茶一句话也没说,和尚非常疑惑,又拿出了家里最上等的名茶沏好给大官奉上,茶快喝完了,那大官还是没有一句称赞的话。

和尚急得再也等不下去了,鞠躬问道:

“大人觉得这茶怎么样?

”大官拿起茶杯拱了拱手说:

“很烫!

蒲松龄一听哈哈大笑,说:

“刚才一位客人说了一个鸽子的故事。

一个叫张幼量的鸽子迷,四处搜罗各个品种的名鸽,像母亲哺育婴儿一样喂养鸽子。

有位大官想要鸽子,张幼量见是父亲的好朋友,便选了两只最珍贵的白鸽送去。

过了几天,张幼量见到大官忍不住问起鸽子,大官说:

‘挺肥美的,煮着吃了。

’张幼量懊悔不已。

我听你说的故事与张幼量赠鸽给大官,是同一性质的笑话。

到了晚上,蒲松龄坐在灯下,细细品味白天所听到的故事,便加工成篇,写成了《鸽异》。

蒲松龄在村口大路旁设茶摊,供行人歇脚聊天,在边喝茶边闲聊中,蒲松龄“搜奇索异”,时常能够捕捉到写书的素材。

读故事,悟道理:

蒲松龄一生郁郁不得志,始终未能实现夺冠科场、博取功名、匡时补世的夙愿,然而,他在无限寂寞凄凉、怀才不遇的境况中,以顽强的意志,不屈的性格,终于在文学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外泄燃料

担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的王永志对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1964年6月,他作为一个中尉军衔的年轻的国防科技工作者,第一次走进戈壁滩,参加了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种中近程火箭的试验发射。

有关专家面对火箭射程不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