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期未语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446100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期未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届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期未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届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期未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届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期未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届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期未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期未语文.docx

《届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期未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期未语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期未语文.docx

届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期未语文

2014届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期未语文

高考语文

2014-02-062029

2014届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各对加点文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名角/矫枉过正 沏茶/休戚相关 创伤/悲怆欲绝

B枯萎/怙恶不悛 儒学/相濡以沫 惆怅/风流倜傥

C否定/否极泰来 拾掇/拾级而上 扛枪/力能扛鼎

D间距/间不容发 数落/数罪并罚 下载/千载难逢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既使 黯然失色 安土重迁 钉是钉卯是卯

B发轫 源远流长 出奇致胜 首恶必办协从不问

C仓皇 心心相映 希世珍宝 疾风知劲草

D就义 准备就绪 貌合神离 八竿子打不着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有些党员干部把“执政为民”的宗旨抛诸脑后,对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呼声熟视无睹,这种现象应引起高度重视。

B为了改善教职工的居住条件,学校新建了四栋宿舍楼,新楼竣工那天,广大教职工弹冠相庆,欣喜不已。

C老张每次出差时,细心的妻子总会在他的提包里放上一包常用药,以备不时之需。

D2014年杭城土地出让收入位居全国之首,与之相连的是房价也节节攀升,楼价虚高让广大市民叹为观止。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凡事都要依靠群众,否则就做不成什么大事。

B为了杜绝学生早上上课不再迟到的现象,学校召开了专门的会议,出台了强有力的一系列措施。

C不仅新医改方案没有否定市场化,反而强调医疗改革要实现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

D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六分之五,土地宽广,地域辽阔,是我国工农业原料基地。

 

5把下列句子填在语段的括号内,组成前后衔接的一段话。

(只填句子的序号)(3分)

初阳已透过雾霭,照暖了寂静无人的堤岸,眼前的一切无不光莹四射。

【】【】【】【】【】两三只海鸥紧贴着湖水悠闲地翱翔着,冷不丁其中的一只,忽地从我们身旁掠过,朝街上飞去。

(1)      湖还在睡,

(2) 然而山谷、日内瓦湖和远处的萨瓦山脉依然再吐出料峭的寒气。

(3) 它们就像张开了灰色羽翼的巨鸟,但是在清晨的寂静中还无力拍翅高飞。

(4) 近处,在宽广的山谷内,横着蔚蓝、清澈、深邃的日内瓦湖。

(5) 簇拥在市口的斜帆小艇也还在沉睡。

 

6根据下面的文字,概括出施行《劳动合同法》将带来合同签订方面的两个变化。

(每条不超过15个字)(4分)

      《劳动合同法》施行后,一些企业会更加注重对员工的考察、培训和员工队伍的稳定,第一次与员工签订合同,往往会选择3年的合同期;通过3年的时间,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员工,为第二次的固定合同和以后的无固定期合同打好基础。

而劳动者都希望职业稳定、有发展空间,不想经受短期合同的折腾,有了《劳动合同法》的保护,他们无疑会选择中长期合同。

另一方面,一些企业出于降低用工成本、减少用工风险的考虑,待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自然终止后,很可能不再续签无固定期限合同,这对一些需要后一种合同的劳动者来说,意味着条件会更苛刻。

      变化一:

                 

变化二:

         

7太平洋保险公司打出了一条精彩的广告语:

“平时注入一滴水,难时拥有太平洋。

”请你说说,这句广告语好在何处?

(5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3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

(12分)

古琴的文化内蕴

 

古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爱不释手的器物。

特殊的身份使得琴乐在整个中国音乐结构中属于具有高度文化属性的一种音乐形式。

“和雅”“清淡”是琴乐标榜和追求的审美情趣,“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是琴乐深远意境的精髓所在。

   古琴的韵味是虚静高雅的,要达到这样的意境,则要求弹琴者必须将外在环境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而为一,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琴曲中追求的心物相和、人琴合一的艺术境界。

在这一方面,伯牙的经历可称为后世的典范。

传说,伯牙曾跟随成连学琴,虽用功勤奋,但终难达到神情专一的境界。

于是成连带领伯牙来到蓬莱仙境,自己划桨而去。

伯牙左等右盼,始终不见成连先生回来。

此时,四周一片寂静,只听到海浪汹涌澎湃地拍打着岩石,发出崖崩谷裂的涛声;天空群鸟悲鸣,久久回荡。

见此情景,伯牙不禁触动心弦,于是拿出古琴,弹唱起来。

他终于明白成连先生正是要他体会这种天人交融的意境,来转移他的性情。

后来,伯牙果真成了天下鼓琴的高手。

   琴者,禁也。

作为“圣人之器”的琴,演奏时自然有其独特而严格的规范。

《红楼梦》第八十六回,贾宝玉得知林黛玉会弹琴时,便要妹妹为自己演奏一曲。

林黛玉这时讲到:

“若要抚琴,必择净室高斋,或在层楼的上头,在石林的里面,或是山巅上,或是水涯上,再遇着那天地清和的时候,风清月朗,焚香静坐,心不外想。

”又说:

“若必要抚琴,先须衣冠整齐,或鹤氅,或深衣,要如古人的像表,那才能称圣人之器,然后盥了手,焚上香。

   在中国众多的音乐形式中,古琴集儒道两家思想精髓于一身。

   儒家主张入世哲学,重视人生的现实问题,强调艺术对人伦的教化作用。

儒家所提倡的音乐讲究中正平和,不追求声音华美富丽的外在效果。

“琴者,禁也。

禁止于邪,以正人心。

”古琴要担负起禁止淫邪、端正人心的道德责任。

唐代薛易简在《琴诀》中讲:

“琴为之乐,可以观风教,可以摄心魄,可以辨喜怒,可以悦情思,可以静神虑,可以壮胆勇,可以绝尘俗,可以格鬼神,此琴之善者也。

   道家崇尚自然,强调无为和逍遥,反对人们强加于自然地各种行为。

道家最理想的音乐应该是“大音希声”“至乐无乐”的境界。

庄子进一步将音乐分成“天籁”“地籁”“人籁”三类,认为只有“天籁”才是音乐的最高层面,其根本也是提倡自然天成,反对人工雕琢的音乐。

   这些思想深深影响了以后的琴人。

陶渊明的琴桌上常年摆着一张琴,既无弦也无徽。

每当他酒酣耳热、兴致盎然时,总要在琴上按一曲。

李白有诗写道:

“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

”从中我们不难悟出道家思想对琴乐的渗透与融合。

 

8下列关于“古琴”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古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爱不释手的器物,琴乐也因此具有高度的文化属性。

B“和雅”“清淡”的琴乐追求“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

C古琴要担负起禁止淫邪、端正人心的道德责任。

林黛玉关于弹琴要求的言论诠释了这一点。

D古琴虚静高雅的韵味要求弹琴者必须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而为一。

 

9下列对“古琴集儒道两家思想精髓于一身”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儒家提倡音乐讲究中正平和,不追求声音华美富丽。

“和雅”的琴乐正是这一审美情趣的体现。

B儒家主张入世,重视人生现实问题,强调艺术对人伦的教化作用。

“琴者,禁也”旨在止邪正心。

C道家崇尚自然,强调无为和逍遥,反对人们强加于自然的各种行为。

“清淡”的琴乐与道家追求正好合拍。

D庄子推崇“天籁”,提倡自然天成,反对人工雕琢的音乐。

这深深地影响了以后的陶渊明以及唐代的薛易简、李白等人。

 

2014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伯牙在蓬莱仙境,心弦被触动,便拿出古琴,弹奏起来。

他意识到古琴演奏应达到天、人、琴合一的意境。

B儒家入世的哲学主张,使弹琴者在演奏时自然有其独特而严格的规范,《琴诀》阐发的正是这一点。

C道家思想对琴乐的渗透与融合是古琴“清淡”审美情趣形成的原因,引用李白的诗句,增强了说服力。

D文章依次阐述了琴乐的审美情趣和深远意境,古琴的韵味和演奏时应有的规范,古琴对儒家和道家的巨大影响。

 

11引用薛易简在《琴诀》中的论述,目的在于说明什么?

(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

(20分)

一片树叶

【日本】东山魁夷

 

无论如何,偶遇美景只会有一次。

因为自然是活生生的,它在不断变化。

而且,眼望着风景的我们,也在天天变化着。

如果樱花常开,我们的生命常在,那么邂逅就不会动人情怀了。

人和花的生存,在世界上都是短暂的,可他们萍水相逢了,不知不觉中我们会感到无限的欣喜。

这不只限于樱花,即使路旁一棵无名小草,不是也同样如此吗?

   现代文明的急速发展,破坏了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平衡。

人类的妄自尊大给这个世界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危险性。

世界有必要恢复和谐的感觉。

自然和我们都连接在一条根上,应当珍视澄清的自然和素朴的人类,要制止人类着了魔一般的贸然的行为。

人应当谦虚地看待自然和风景,体会自然给我们的启示。

就在我们驻地周围,哪怕是庭前的一棵树,一片叶子,只要我们用心观察,也会从中深刻地领悟出生命的涵义。

   我注视着院子里的树木,更准确地说,是在凝望枝头上的一片树叶。

而今,它泛着美丽的绿色,在仲夏的阳光里闪耀着光辉。

我想起当它还是幼芽的时候,我所看到的情景。

那是去年初冬,就在这片新叶尚未吐露的地方,吊着一片干枯的黄叶,不久就脱离了枝条飘落到地上。

就在原来的枝丫上,你那坚强的嫩芽,生机勃勃地诞生了。

[来源学科网]

   任凭寒风猛吹,任凭大雪纷纷,你默默地待着春天,慢慢地在体内积攒着力量。

一日清晨,微雨乍晴,我看到树枝上缀满粒粒珍珠,这是一枚枚新生的幼芽凝聚着雨水闪闪发光。

于是我感到百草都在催芽,春天已经临近了。

   春天终于来了,万木高高兴兴地吐翠了。

然而,散落在地面上的陈叶,早已腐烂化作泥土了。

   你迅速长成一片嫩叶,在初夏的太阳下浮绿泛金。

对于柔弱的绿叶来说,初夏,既是生机旺盛的季节,也是最易遭受害虫侵蚀的季节。

幸好,你平安地迎来了暑天,而今正同伙伴们织成浓密的青荫,遮蔽着枝头,任鸣蝉在你的浓荫下长啸。

   我预测着你的未来。

等一场台风袭过,天气也随之凉爽起来。

蝉声一断,代之而来的是树根深处秋虫的合唱,这唧唧虫声,确也能为静寂的秋声增添不少雅趣。

你的绿意,不知不觉黯然失色了,终于变成了一片黄叶,在冷雨里垂挂着。

夜来,秋风敲窗,第二天早晨起来,树枝上已经消失了你的踪影。

等到新的幼芽绽放绿意的时候,你早已零落地下,埋在泥土之中了。

   这就是自然,不光是一片树叶,生活在世界上的万物,都有一个相同的归宿。

一叶坠地,决不是毫无意义的。

正是这片黄叶,换来了整个大树的盎然生机。

这一片树叶的诞生和消亡,正标志着生命在四季里的不停转化。

   同样,一个人的死关系着整个人类的生。

死,固然是人人所不欢迎的,但是,只要你珍爱自己的生命,同时也珍视他人的生命,那么,当你的生命渐尽,行将回归大地的时候,你应当感到安宁。

这就是我观察庭院里的一片树叶所得的启示。

不,这是那片树叶向我娓娓讲述的关于生命的要谛。

12、第二段中所说的“人类着了魔的贸然行为”指的是什么?

最后一段中“你”的运用,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4分)

                  

13、本文结尾,在“这就是我观察庭院里的一片树叶所得的启示”之后,又加上一句“不,这是那片树叶向我娓娓讲述的关于生命的要谛”。

这样结尾含有什么用意?

请试做分析。

(4分)

           

14、通观全文,是按怎样的季节顺序描述树叶的?

(3分)

                         

 

15、从一片树叶中获得了哪些感悟?

请用自己的话概述。

(5分)

                                      

 

16、通观全文,本文在写法上有何特点?

请简要说明。

(4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1题。

(18分)

《震川文钞》序

(清)张士元

 

   《震川文集》有昆山本、常熟本,皆不全,且为后人所涂乙,颇改旧观。

最后其曾孙庄出所藏钞本,商订于虞山①而刻之。

虽亦不免移篇改字之误,然赖有此刻,人始得见其大全。

   余生平颇嗜熙甫文,独病其集中间有应酬率易之作,不适于读也。

因手录其尤可法者若干首,即用熙甫读《史记》之法读之,稍稍加评注焉。

   盖古今文章,自汉氏以来,至唐之韩、柳始备其格,至宋之欧、苏、曾、王乃尽其变。

自宋迄元,代有,姚燧牧庵、虞集道园尤为一时之杰。

明正德、嘉靖间,唐应德、王道思相切劘②以古学,唐学眉山,王学南丰③,皆大雅之才也。

而其力抗欧、曾,气追班、马,如江、汉之发源于岷、嶓而滔滔不竭者,熙甫一人而已。

   余尤喜其叙事诸文,虽世俗琐事,皆古雅可观。

江阴杨文定公尝言:

“文章要得《二南》④风度。

”如熙甫真可谓得之矣。

读之使人喜者忽以悲,悲者忽以喜,不自知其手舞足蹈而不能已也!

与熙甫同时人,如王元美⑤,方以诗震动天下,斥熙甫之文为庸,其后乃卒深服之,此岂苟然者哉?

而今之剽窃补缀,肥皮厚肉,取青媲白,而自诩为工者,辄敢薄熙甫为不足学,又元美之徒所窃笑者已。

是为序。

 

   [注]①虞山:

明末清初文学家钱谦益。

②切劘(mó):

切磋。

③眉山、南丰:

眉山指眉山“三苏”苏洵、苏轼、苏辙。

南丰是指南丰人曾巩。

④二南:

指《周南》《召南》,《诗经》国风中的两部分,多为民俗歌谣,有些诗写家庭生活、男女关系之类,也就是本文说的“世俗琐事”,颇能感人。

⑤元美:

明代著名文人王士祯的字。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独病其集中间有应酬率易之作   病:

认为……缺憾

   B.至唐之韩、柳始备其格   格:

法式、标准

   C.而自诩为工者   工:

工整

D.辄敢薄熙甫为不足学   薄:

轻视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皆大雅之才也   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B.最后其曾孙庄出所藏钞本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C.相切劘以古学   则修文德以来之

D.此岂苟然者哉   虽然,犹未有树也。

 

   19、以下四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非常推崇归有光的一组是(   )(3分)

 

(1)因手录其尤可法者若干首,即用熙甫读《史记》之法读之,稍稍加评注焉。

 

(2)唐学眉山,王学南丰,皆大雅之才也。

 (3)其叙事诸文,虽世俗琐事,皆古雅可观。

 (4)读之使人喜者忽以悲,悲者忽以喜,不自知其手舞足蹈而不能已也!

[来源学.科.网]

 A

(1)

(2)(3) B

(2)(3)(4) C

(1)

(2)(4) D

(1)(3)(4)

 

   20、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的标题和正文中分别称呼归有光的号和字而不直呼其名,这表明了文钞的编者对归有光的尊重。

   B.文章写到唐宋八大家的成就并提及王元美对归有光散文评价的态度变化,其目的都是凸显归有光对散文的贡献。

   C.自古以来的序文褒奖溢美之词甚多,能像本文这样在充分肯定评价对象的基础上,又能客观指出其不足的,实属难得。

D.在明代正德、嘉庆年间,唐应德、王道思都是文章大家,但能力抗欧阳修、曾巩,气追班固、司马光的,只有归有光一人。

   

 

21、把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虽亦不免移篇改字之误,然赖有此刻,人始得见其大全。

(3分)

                                                                                            

(2)盖古今文章,自汉氏以来,至唐之韩、柳始备其格。

(3分)

                 

                                                                  

(二)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22-23题。

(6分)

 

宿甘露寺

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注释:

甘露寺,在江苏镇江北固山上,下临长江,形势险峻。

银山,指长江涌起的波浪。

 

22、请说说首联“枕”“床”二字在全诗中的作用。

(2分)

                

23、末句“开窗放入大江来”,有人将它改写成“开窗忽拥大江来”,你认为好不好?

为什么?

(4分)

           

(三)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4分)

孔子曰: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24、

(1)孔子所说的择友标准是什么?

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2分)

               

(2)      从交友有益的角度来说,你认为孔子的弟子中哪些人比较适合做自己的朋友?

请举一例并说明理由。

(2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荀子《劝学》)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

驾一叶之扁舟,                   。

(苏轼《赤壁赋》)

(3)想当年:

          ,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安得广厦千万间,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                          。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四、作文(60分)

 

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士兵突击》是去年热播的电视连续剧。

其中,许三多可以说是个“在卑微中伟大”的赤子。

他“明明是个强人”,却“天生一副熊样”。

他是一个很简单的人,却活得很精彩,活得很有意义。

无疑,他是一个成功人士,因为他懂得珍惜机会。

就像高连长说的那样“最重要的是先做好手上的事情,我这两天刚接触一个人。

每做对一件小事就被他像救命稻草一样抓着。

有一天我一看,好家伙,他抱着的已经是让我仰望的参天大树了”。

试想,我们有几个人能像许三多那样做到这一点?

请以“做好手上的事情”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1.题目自拟。

2.立意自定。

3.文体自选,但文体特征要鲜明。

 

 

 

 

 

 

 

 

 

 

 

 

 

 

 

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C(A沏茶/休戚相关;B儒学/相濡以沫;D间距/间不容发,读音相同。

      2、D(A既-即,“钉和铆“丁和卯”配合,不能混搭;B致-制,协-胁;C映-印,希-稀)

      3、C(A意见和呼声不能和“熟视无睹”搭配;B弹冠相庆,贬义褒用;D望文生义)

      4、A(B删除“不”,把“强有力的”和“一系列”位置对调;C关联词语位置不当,“不仅”和主语“新医改方案”对调;D把“我国农村”前面加“的”后,调到“地域辽阔”后充当主语)

      5、24153(蒲宁的散文《静》)

      6、变化一:

企业会选择3年期合同(或:

企业会选3年期合同再续定期合同)

        变化二:

劳动者会选择中长期合同

      7、

(1)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表明太平洋保险投入小收益大的巨大好处;

(2)语带双关,突出了太平洋保险的企业形象。

      8、C(林黛玉的言论诠释了作为“圣人之器”的琴,演奏时自然就有其独特而严格的规范。

对应第三自然段。

      9、D(薛易简受到的是儒家思想影响)

      2014、A(B琴,圣人之器也,对弹奏有规范性要求;而《琴诀》的引用是为了说明“古琴”担负起的道德责任。

C引用李白的诗句,是为了印证“这些思想深深影响了以后的琴人。

”D应为儒道思想对古琴的影响。

      11、目的在于说明古琴要担负起禁止淫邪,端正人心的道德责任。

(或:

琴者,禁也。

禁止于邪,以正人心。

二、现代文阅读(共3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

      12、

(1)指对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平衡关系破坏。

(2)最后一段中的“你”的运用,营造了一种与读者进行交流的情境和氛围。

      13、

(1)把树叶拟人化,使树叶获得了主题的位置。

(2)照应了“人应该谦虚地看待自然和风景”的观点。

(或:

表达了人与树叶具有平等的地位思想。

      14、今年仲夏——去年初冬——春天——今年初夏——暑天——秋季——明年春天

      15、

(1)应当珍视澄清的自然和素朴的人类,做到二者之间和谐相处。

(2)生命是一个生生不息的过程。

(3)珍爱自己的生命,同时也珍视他人的生命,对个体生命的自然消亡持安宁的态度;

      16、

(1)第二人称的运用便于抒发情感。

(2)以充满感情的描写诗化了人与自然的联系。

(3)本文以小见大,从一片普通的树叶的生长过程领悟到深刻的人生哲理。

      17、C(工:

精致,精妙)

      18、B所字结构(A结构助词,的/代词,那样做;C介词,用,拿/连词表目的,来;D形容词词尾,……的样子/代词,这样)[来源学*科*网]

      19、C(3)句是针对唐应德、王道思的评价。

20、D(“嘉庆”与“嘉靖”不吻合,司马光应为“司马迁”)

21、翻译

(1)虽然也免不了有篇目更换字词改动的错误,但凭借着有这样一种刻本,人们才能够一睹归有光的文章全貌。

       

(2)古今文章,从汉代以来,到唐代的韩、柳,文章的法式开始完备,

(二)

22、

(1)照应和点破“宿”的题意;

(2)突出诗人的想象、幻觉,为下联蓄势,为更加奇特的想象做铺垫。

      23、不好。

因为原句“放入”二字,将大江人格化,突出大江的磅礴气势,同时也突出了诗人的豪迈激情;用笔旷放,构思突兀,景致超绝,气势雄伟。

(或者,好。

改句“忽拥”二字突出了诗人的宽广胸怀和无限柔情,更能强调抒情主人公的主体意识。

(三)24、

(1)孔子所说的择友标准是正直、诚实、博学多闻。

(2)示例:

颜回。

理由:

(a)颜回能安贫乐道,在生活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保持心境的恬淡和安宁。

(b)以颜回为友,能让自己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保持一颗快乐向上的心,去追求人生的真正价值。

(不管选择哪一位,只要结合其人优点并结合自己言之有理即可。

(四)略 (若全选则按前三题计算分值)

四、作文,参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参考译文】

   《震川文集》有昆山本、常熟本,都不完整,而且被后人删改,很大程度改变了原有的样子。

最后熙甫的曾孙归庄出版所藏钞本,是借鉴虞山人钱谦益的版本刻写的。

虽然不免移篇改字的错误,但有赖于这个刻本,人们才得以见到归有光全部的文章。

   我平生非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