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445997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8.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docx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docx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

1.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社会属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继承性长期性生产性民族性

2.20世纪后期的教育有哪些特点?

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技术现代化全球化信息化

科学性

3.简述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1)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2)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学观

(3)有利于掌握学生思想品德发现规律

(4)有利于构建教师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

(5)对教育改革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4.简述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教育的政治功能

(1)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1)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如需要的人才

(2)决定受教育权

(2)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

(3)决定教育内容的取舍政治经济制度

(4)决定教育体制(3)促进民自主化进程,但对经济制度不起

(5)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决定作用

5.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3)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的专业设置和教育内容的变化

(4)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方法和手段

(5)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6.简述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3)教育再生产科学技术

7.科技发展对教育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1)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2)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3)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4)影响教育技术

8.简述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1.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2.教育对文化的影响作用(教育的文化功能)

(1)文化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

(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

(2)文化影响着教育目的的确立

(2)教育具有传播,交流和融合文化的作用

(3)文化影响着教学内容的选择(3)教育具有选择和提升文化的作用

(4)文化影响着教学方法的使用(4)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9.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1)教育自身的历史继承性

(2)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

(3)教育与其它社会意识形式的平行性

(4)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

10.简述影响人的发展因素

(1)遗传物质——为个体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

(2)环境因素——提供多种可能性

(3)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

(4)个体主观能动性——内因、动力

11.简述遗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遗传物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遗传因素的个别差异是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3)遗传因素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

12.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2)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对年轻一代的影响比较深刻

(3)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选择性

(4)学校教育具有全面性

(5)却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13.简述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的发展方向与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的发展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交有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14.简述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整体性

15.简述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1)国家的教育目的

(1)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2)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3)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4)影响教育技术

16.确立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

(3)人们的教育理想

17.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1)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发展;道德和个性的充分发展

(2)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3)机器大工业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可能

(4)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办法”

18.我国发展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是什么?

(1)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性

(2)坚持全面发展

(3)培养独立个性

(4)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

19.简述素质教育的内涵。

(1)面向全体学生

(2)学生的全面发展

(3)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0.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1)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

(2)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分离

(3)文字的创造与知识的积累

(4)国家机器的产生

21.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街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廷长义务教育年限。

3.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大众化。

5.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

6.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7.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

8.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22.简述教师的作用1.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

在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廷续中起桥梁与纽带作用。

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塑造年青一代的品格中起着关键性作用3.教师是人的潜能的开发者,对个体发展起促进作用4.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23.教师的职业角色有哪些?

试做简要说明1.“传道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育人2.“授业、解惑者”(知识传授者、人类文化的传造者):

教书。

3.“示范者”学生具有可塑性和向师性教师是最直接的榜样

4.“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管理者”

5.“家长代理人、父母”和“朋友、知己”

6.“研究者”和“学习者”

24.简述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

(1)复杂性和创造性

(2)连续性和广延性

(3)长期性和间接性

(4)主体性和示范性

(5)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

25.简述教师的职业素养

(1)对待事业:

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2)对待学生:

热爱学生

(3)对待集体:

团结协作

(4)对待自己:

为人师表

26.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有哪些知识素养?

(1)政治理论修养

(2)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本体性知识、核心)

(3)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5)丰富的实践知识

27.教师的能力素养包括哪些?

(1)语言表达能力

(2)组织管理能力

(3)组织教育和教学能力

(4)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

28.简述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1)专业理想的建立

(2)专业知识的扩展与深化

(3)专业能力的提高

(4)教师的专业人格

(5)专业态度和动力的完善

29.简述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1)师范教育

(2)入职阶段(3)在职培训(4)自我教育

30.合格教师应具备的教育专业素养有哪些?

(1)先进的教育理念:

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

(2)良好的教育能力(3)一定的研究能力

31.新课改倡导什么样的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32.简述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策略

教师方面:

(1)了解和研究学生

(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3)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4)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5)发扬教育民主

(6)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7)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8)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9)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

学生方面:

(1)正确认识自己

(2)正确认识教师

环境方面: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2)加强学风教育

33.简述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1)人际关系:

尊师爱生

(2)社会关系:

民主平等

(3)教育关系:

教学想长

(4)心理关系:

心理相容

34.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1)社会需求

(2)学科知识水平(3)学习者身心发展的需求

35.简述现代课程理论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1)学生中心课程理论:

杜威

(2)学科中心课程理论:

布鲁纳、巴格莱、赫钦斯

(3)社会中心课程理论:

布拉梅尔德

36.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什么?

(1)知识与技能目标

(2)过程与方法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37.简述课程内容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

38.简述我国中小学的教学任务

(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基础知识的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发展学生体能,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

(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5)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特征,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39.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

(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

(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

40.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结构(基本阶段)

(1)激发学习动机

(2)领会知识

(3)巩固知识

(4)运用知识

(5)检查知识

41.谈谈你对“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这个命题的理解

42.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有哪些?

(1)思想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3)直观性原则

(4)启发性原则

(5)循序渐进原则

(6)巩固性原则

(7)因材施教原则

(8)量力性原则

43.简述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

(2)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能动性

(3)坚持两者的辩证统一关系

(4)贯彻双边性规律,要防止两科倾向

44.教学中如何贯彻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

(1)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2)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3)通过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4)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思想水平

45.在教学中如何运用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重视课本知识的教学,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重联系实际

(2)重视引导和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3)加强教学实践性环节逐步培养与形成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4)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能力训练的关系

(5)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46.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1)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

(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将知识创造性地运用于实际

(4)发扬教学民主

47.简述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含义以及在实践中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教师的教学要有系统性

②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

③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知识体系化、系统化

④按照学生认识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地进行教学

48.怎样理解因材施教原则,贯彻比原则有哪些要求?

(1)坚持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根据个求

(2)教师要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3)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创造条件,尽可能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得以发挥

49.启发式教学和注入式教学区别是什么?

我们为什么要提倡启发式教学?

(1)理论基础不同

(2)教学的目的、任务不同

(3)学生观不同

(4)教学信息传输的方式不同

(5)师生心理相容度不同

50.教师在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参观法练习法实验法实践活动法欣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

51.简述选择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

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2.课程性质和特点

3.每节课的重点、难点

4.学生年龄特征

5.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6.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52.班级授课制有哪些优缺点?

优点:

(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提高教学效率

(2)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

(3)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4)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

(5)有利于学生德、智、体多方面的发展

(6)有利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

缺点:

(1)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2)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际操作

(3)不能很好地适应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4)不利于因材施教

(5)不利于学生之间真正的交流和启发

(6)某些情况下会割裂内容的整体性

53.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是什么?

中心环节是什么?

(1)备课——前提

(2)上课——中心环节

(3)作业的布置与反馈

(4)课外辅导

(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54.在现代教育理念下,一堂好课应符合哪些基本要求?

①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

②使学生的思维活跃;

③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④使个别学生得到照顾

55.简述布置作业的基本要求

①作业内容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②考虑不同学生的能力需求;

③分量适宜、难易适度

④作业形式多样,具有多选性;

⑤要求明确规定作业完成时间;

⑥作业反馈清晰、及时

⑦作业要具有典型意义和举一反三的作用;

⑧作业应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含有鼓励学生独立探索并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因素;

⑨尽量同现代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力求理论联系实际

56.我国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57.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与提高过程

(2)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过程

(3)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活动和交往是基础)

(4)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58.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与提高过程,简要说明这一德育规律。

知:

品德认识(基础)

情:

品德情感(内部动力)

意:

品德意志(精神力量)

行:

品德行为(重要标志)

59.简述我国小学生主要的德育原则

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知行统一原则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长善救失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60.简述德育原则中疏导原则的贯彻要求

①讲明道理,疏通思想;

②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③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61.简述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德育原则

①教育者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

②教育者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将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

③教育者要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能力,启发他们自觉思考,克服缺点,发扬优点

62.简述德育的途径

(思想政治课)与其它学科教学(基本途径)

社会实践活动

课外、校外活动

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

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的学习

班主任工作(重要而又特殊的途径)

63.我国中小学生常用的德育方法有哪些?

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陶冶教育法实际锻炼法品德评价法

64.简述我国目前学校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策略

存在的问题

(1)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方式偏重于专断型;

(2)班级管理制度缺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

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

(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为目的(核心)

(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宗旨)

(3)有目的地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65.简述班集体的特征

1.明确的共同目标,这是班集体形成的基础(导向)。

2.一定的组织结构,有力的领导集体(核心)。

3.共同生活的准则,健全的规章制度(保证)。

4.集体成员之间相互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5.宽松的个性发展空间。

66.简述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与适应能力。

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班集体是训练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教育自己、自主开展活动的最好载体)。

67.如何创建优秀的班集体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方向和动力)

(2)建立的得力的班集体核心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基本条件)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68.简述班主任工作的内容

(1)了解和研究学生(前提和基础)

(2)有效地组织和培养优秀班集体(中心环节)

(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4)学习指导、学习活动管理和生活指导、生活管理

(5)组织课外、校外活动和指导课余生活

(6)建立学生档案(环节:

收集一整理一鉴定一保管)

(7)操行评定

(8)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全面总结和专题总结)

(9)个别教育工作

(10)班会活动的组织:

常规班会、生活班会和主题班全

(11)偶发事件的处理

69.简述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

(1)选择研究课题

(2)教育文献检索与综述

(3)制定研究计划

(4)教育研究资料的搜集、整理与分析

(5)教育研究论文与报告的撰写

70.简述新兴的教育研究方法

①观察研究法②调查研究法③实验研究法④个案研究法⑤比较法

71.家庭教育的基本要求

(1)环境和谐

(2)方法科学(3)以身作则

(4)爱严相济(5)要求一致(6)全面关心

72.简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及观点

华生

①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

②反对内省,主张采用实验法

73.简述机能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及观点

詹姆士杜威安吉尔

①提出“意识流”

②研究意识的作用与功能

③意识的作用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

74.简述知觉的特征

①知觉的选择性

②知觉的理解性

③知觉的整体性

④知觉的恒常性

75.简述感觉和知觉的联系与区别

区别:

感觉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

仅依赖于个别感觉器官的活动

受感觉系统的生理因素影响

感觉反映事物的整体属性

依赖于多种感觉器官的联合活动

受感觉系统的生理因素、人的过去经验、心理特点的制约

与词联系在一起

联系:

①都是刺激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产生的,都是我们对现实的感性反映形式;

②都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初级形式,反映的都是事物的外部特征和外部联系

76.简述艾宾浩斯的遗忘理论

①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街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呈负加速,且到一定程度不再遗忘。

②有意义材料比无意义材料遗忘得慢;

③数量多的材料遗忘较快;

④两种相似的材料,前后间隔时间短,则容易相互干扰造成遗忘

⑤学习程度不够的材料客易遗忘

77.遗忘的原因有哪些?

78.根据遗忘规律,简述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

①复习时机要恰当

②复习方法要合理

③复习次数要适宜

④重视对记忆品质的培养

⑤注意用脑卫生

79.理论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四引导一注意一结合)

1.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

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打开想象力的大门。

3.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发展学生空间想象力。

4.注意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5.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6.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幻想

80.简述创造性思维的内涵与特征

创造性思维是指用独特、新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态,是智力的高级表现。

特征①新颖独特性(创造性思维的最本质的特征)

②创造性思维是多种思维的思结晶(以发散思维为核心)

③创造性想象的积极参与

④灵感状态

81.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运用启发式教学,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创造性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并将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相结合。

3.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

4.组织创造性活动,正确评价学生的创造性。

5.开设具体创造性课程,教授学生创造性思维策略和创造技法。

82.教师如何促进学生概念的掌握

1.运用启发式教学,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并将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相结合。

3.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

4.组织创造性活动,正确评价学生的创造性。

5.开设具体创造性课程,教授学生创造性思维策略和创造技法。

6.结合各学科特点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

83.注意的品质有哪些?

(1)注意的稳定性

(2)注意的起伏

(3)注意的分散

84.如何利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

①根据注意的外部表现了解学生的听课状态

②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③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④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

85.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1)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是良好观察的重要条件

(2)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计划、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是引导学生观察的重要条件;

(3)在实际观察中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4)引导学生学会记录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日记或作文;

(5)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成果,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

(6)努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与优良的性格特征

86.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

①识记的目的与任务

②活动任务的性质

③材料的性质和数量

④识记的态度和情绪状态

⑤识记的方法

87.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学习材料的性质

系列位置效应

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

记忆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

识记的方法

时间因素

情绪和动机

88.再造想象力与创造想象的产生条件

再造想象:

①丰富的表象储备

②提供的词语及实物标志要准确、鲜明、生动

③正确理解词语与实物标志的意义

创造想象:

①强烈的创造愿望②丰富的表象储备

③积累必要的知识经验④原型启发

⑤积极的思维活动⑥灵感的作用

89.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

(1)加强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

(2)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

(3)加强言语交流训练

(4)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

(5)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

90.如何科学掌握概念?

(1)以感性材料作为概念掌握的基础;

(2)合理利用过去的知识经验;

(3)提供概念范例,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适当运用比较;

(4)突出有关特征,控制好无关特征的数量和强度,正确而充分地利用“变式”;

(5)正确运用语言表达,明确提示概念的本质特征;

(6)形成正确的概念体系,并运用到实践中

91.简述情绪和情感的区别

从需要角度:

情绪是原始的、低级的、与生理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人和动物共有的;情感是后继的、高级的、与社会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

从发生角度:

情绪是情境性、易变性;情感是稳定性、持久性

从表现形式:

情绪是体验强度大、冲动性、有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是内隐、深沉

92.如何对学生的情绪调节进行指导

(1)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

(2)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

(3)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

(4)教会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

(5)通过实际级炼提高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

93.如何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1)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远大的理想和信念,培养学生行为的目的性,减少其行动的盲目性。

(2)加强养成教育,培养小学生的自制能力。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