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基础大体积砼工程的温度控制.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445413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78.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炉基础大体积砼工程的温度控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炉基础大体积砼工程的温度控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炉基础大体积砼工程的温度控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炉基础大体积砼工程的温度控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炉基础大体积砼工程的温度控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炉基础大体积砼工程的温度控制.docx

《高炉基础大体积砼工程的温度控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炉基础大体积砼工程的温度控制.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炉基础大体积砼工程的温度控制.docx

高炉基础大体积砼工程的温度控制

高炉基础大体积砼工程的温度控制

【关键词】温度裂缝绝热温升温度监测大体积混凝土冷却循环水降温

前言:

关于大体积混凝土,美国混凝土学会有过这样的规定:

“任何就地浇筑的大体积混凝土,其尺寸之大,必须要求采取措施解决水化热及随之引起的体积变形问题,以最大的限度减少开裂”。

日本建筑学会标准(JASS5)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是:

“结构断面最小尺寸在80cm以上,水化热引起混凝土内的最高温度与外界之差,预计超过25℃的混凝土,称为大体积混凝土”。

到底混凝土有多大数量,才能称为大体积混凝土呢?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很难下一个确切的定义,但凡属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结构厚实,混凝土量大,工程条件复杂(一般都是现浇钢筋混凝土超静定结构,多为地下或半地下建筑),施工技术要求高;水泥水化热使结构产生温度和收缩变形;应采用相应的措施,尽可能减少温度变形引起的开裂。

因此,大体积混凝土经常出现的问题,不是力学上的结构强度,而是以控制混凝土温度变形裂缝,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抗裂、抗侵蚀性能,以提高建筑结构的耐久年限而为突出任务。

笔者站在施工单位的角度,以邯钢新区1#高炉基础混凝土工程为实例,本着理论指导实践,从实践中总结经验的原则,来探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阶段,防止裂缝产生的一些措施。

一、工程简介

实例工程位于河北省邯郸市邯钢新区,为邯钢新区1#(3200m3)高炉工程。

高炉基础是长53米、宽28米的实心钢筋混凝土台,混凝土厚度为2.75~5.8米。

高炉基础混凝土标号为C40(60天强度),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为fck(60)=26.80Mpa,共约6960m3,属大体积混凝土工程。

该工程高炉基础埋深-5.800米,以标高-1.385为界,在此标高以下的部分其混凝土粗骨料采用石灰石(约6000m3);在此标高以上的部分其混凝土粗骨料采用火成岩(约1000m3)。

在施工中,我们严格控制了分界面的标高,采取了不间断一次浇筑完成的方法。

本项目部离现场约1公里处建有一搅拌站,搅拌站有一台0.8m3和一台1.0m3的搅拌机,两个搅拌机组的综合浇灌能力为每小时75m3,考虑施工中的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设计综合浇灌能力按每小时60m3。

选取全面分层的浇筑方法,按照每层浇筑300mm厚砼计算,浇筑一层混凝土需7.5小时。

由此,我们配比缓凝时间为8~10小时的混凝土,利用一台37m的汽车泵,结合十个溜槽,将近7000m3混凝土的高炉基础不留施工缝,一次浇筑完成。

该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时间为2006年9月10下午4:

00至2006年9月15日下午5:

00,混凝土连续浇筑时长为五天五夜。

此时,是邯郸市盛夏,大气温度较高,给大体积混凝土搅拌、浇筑与养护过程中的温控带来极大的难度。

此外,道路条件差、平面场地窄、水源贫乏、工期紧张等困难也要一一解决与克服。

尽管困难重重,但大家斗志昂扬。

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我们鼓足干劲,相信只要齐心协力,就不怕千难万险。

通过大家的不懈努力,最后圆满完成了本次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任务。

经过20天的精心养护,结构实体内实外光,没有出现一条裂缝。

混凝土试块强度达设计强度的105~118%,见该工程的混凝土试块试验报告(附件3、附件4、附件5)。

这次大体积混凝土工程被一冶建设公司称为最成功的案例之一,得到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的高度评价,并荣幸成为邯钢新区的样板观摩工程。

为此建设方组织了在邯钢参与建设的各单位,进行观摩学习(见附件8),并召开了现场表彰大会(见附件9)。

成绩的得来绝非偶然,但只要依照正确的路线,一丝不苟地做下去,成绩的得来又是必然。

因此,要想达到成功的彼岸,寻找正确的路线,是首当其冲的事。

本次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正确路线,就是结合公司总工,项目部项目经理以及技术负责人的集体智慧,所编制出来的高炉基础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

下面笔者围绕高炉基础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以及方案的实施过程与结果,将本次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基本概念、计算依据、工法选取到最后现场各项实测数据,向读者一一介绍,希望大家能一起共享成功的经验,更希望能有先知提出批评指正。

二、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的因素

大体积混凝土内出现的裂缝,按其深度不同,一般可分为贯穿裂缝,深层裂缝及表面裂缝。

贯穿裂缝切断了结构断面,可能破坏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其危害是严重的;深层裂缝部分地切断了结构断面,也有一定危害性;表面裂缝一般危害性较小。

但处于基础或老混凝土约束范围以内的表面裂缝,在内部混凝土降温过程中,可能发展为贯穿裂缝。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阶段来说,裂缝由于温度变形而引起的,可称为“初始裂缝”或“早期裂缝”。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阶段所产生的温度裂缝,一方面是混凝土内部因素:

由于内外温差而产生的;另一方面是混凝土的外部因素:

结构的外部约束和混凝土各质点间的约束,阻止混凝土收缩变形,混凝土抗压强度较大,但受拉力却很小,所以温度应力一旦超过混凝土能承受的抗拉强度时,即会出现裂缝。

这种裂缝的宽度在允许限值内,一般不会影响结构的强度,但却对结构的耐久性有所影响,因此必须予以重视和加以控制。

如何减少温度变形,防止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裂缝,是值得我们关注的课题。

要了解混凝土的温度裂缝的成因,我们可以从水泥水化热、外界气温变化、混凝土的收缩这三个方面着手。

1、水泥水化热

水泥在水化过程中要释放出一定的热量,而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断面较厚,表面系数相对较小,所以水泥发生的热量聚集在结构内部不易散失。

这样混凝土内部的水化热无法及时散发出去,以至于越积越高,使内外温差增大。

单位时间混凝土释放的水泥水化热,与混凝土单位体积中水泥用量和水泥品种有关,并随混凝土的龄期而增长。

由于混凝土结构表面可以自然散热,实际上内部的最高温度,多数发生在浇筑后的最初3~5天。

2、外界气温变化

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阶段,它的浇筑温度随着外界气温变化而变化。

特别是气温骤降,会大大增加内外层混凝土温差,这对大体积混凝土是极为不利的。

温度应力是由于温差引起温度变形造成的;温差愈大,温度应力也愈大。

同时,在高温条件下,大体积混凝土不易散热,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一般可达60~65℃,并且有较长的延续时间。

因此,应采取温度控制措施,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差引起的温度应力。

3、混凝土的收缩

混凝土中约20℅的水分是水泥硬化所必须的,而约80℅的水分要蒸发。

多余水分的蒸发会引起混凝土体积的收缩。

混凝土收缩的主要原因是内部水蒸发引起混凝土收缩。

如果混凝土收缩后,再处于水饱和状态,还可以恢复膨胀并几乎达到原有的体积。

干湿交替会引起混凝土体积的交替变化,这对混凝土是很不利的。

影响混凝土收缩,主要是水泥品种、混凝土配合比、外加剂和掺合料的品种以及施工工艺(特别是养护条件)等。

知道了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裂缝的产生因素,继而分析各个因素,找出减少温度变形,防止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裂缝的种种办法,才能对症下药,采取一系列防止裂缝产生的相应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阶段,最难控制的是温度裂缝产生的内因“混凝土结构物的内外温差”。

根据前人在类似工程中的经验,混凝土浇筑温度不应大于28℃;在入模温度基础上,砼的最大温升值不应大于35℃;混凝土表面和内部温度差不应大于25℃,内部温差不应大于20℃;混凝土降温速度应小于1.5℃/d,温度陡降不应大于10℃。

因此,我们必须了解以上各温度的组成,才能制定出控制措施。

笔者基于前人的理论基础,经过多方实践总结,绘制出“混凝土结构内部温度的组成图”如下:

根据混凝土结构内部温度组成图,我们可以看出影响混凝土内部温度的各因素,需要进行温度控制的事项也就一目了然。

混凝土内部温度是由浇筑温度、绝热温升、散热温度三部分组成,而浇筑温度的高低主要归因于拌和温度高低;散热温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混凝土养护时的降温与保温方案。

后面笔者将从混凝土拌和温度与浇筑温度的控制、混凝土的绝热温升、混凝土养护时的温度控制这三个方面讲叙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温度控制。

并讲叙有关本工程温度监测的方案,以及监测结果。

另外,大体积混凝土的各原材料的质量,以及配合比设计直接影响结构实体的质量,笔者还会着重讲叙一下有关大体积混凝土配制的注意事项。

三、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制

产生裂缝的原因有水泥水化热、外界气温变化、混凝土的收缩三大因素,其中水泥水化热与混凝土的收缩两大因素均与水泥品种、混凝土配合比、外加剂和掺合料的品种等有密切关系。

那么,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制,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笔者学习前人的经验,结合本工程的实际,认为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水泥应尽量选用水化热低、凝结时间长的水泥,优先采用中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大坝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等。

鉴于矿渣硅酸盐水泥耐蚀、耐水性强,耐热性好,水化热较小,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增长快等特点。

该工程选用了矿渣硅酸盐水泥(P·S42.5),并进行了水化热值的测定,使水泥水化热温升值的理论计算更能反映实际。

我们将该水泥送往国家水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所取的矿渣硅酸盐水泥水化热很低,其水化热3天为181KJ/㎏,7天为242KJ/㎏。

但是,水化热低的矿渣水泥的析水性比其它水泥大,在浇筑层表面有大量水析出。

这种泌水现象,不仅影响施工速度,同时影响施工质量。

因析出的水聚集在上下两浇筑层表面间,使混凝土水灰比改变,而在掏水时又带走了一些砂浆,这样便形成了一层含水量多的夹层,破坏了混凝土的粘结力和整体性。

混凝土泌水性的大小与用水量有关,用水量多,泌水性大;且与温度高低有关,水完全析出的时间随温度的提高而缩短;此外,还与水泥的成分和细度有关。

所以,在选用矿渣水泥时应尽量选择泌水性小的品种,并应在混凝土中掺入减水剂,以降低用水量。

在施工中,应及时排出析水或拌制一些干硬性混凝土均匀浇筑在析水处,用振捣器振实后,再继续浇筑上一层混凝土。

2、骨料一般应选用结构致密,并有足够强度的优良骨料(特别是粗骨料),还要求所选骨料清洁而不含杂质。

骨料中的云母、粘土、淤泥是有害物质,特别是一些有机杂质、硫化物及硫酸盐,它们对水泥有腐蚀作用,降低混凝土的强度。

若使用混有碱活性反应的骨料,在浇制成混凝土后,经过一定时间的消化膨胀,便会发生开裂和产生剥落现象,并导致混凝土结构物的破坏。

由此,我们在购买骨料的时候,为求含泥量达标的砂石,寻遍周边各市。

另外,粗骨料宜采用连续级配的碎石,细骨料宜采用粗、中砂。

选用尽可能大一点粒径的碎石、粗中砂对减少砼水泥及水用量效果显著,也可减少干缩裂缝。

由此,我们选用的粗骨料,无论是石灰石还是火成岩,最大粒径为31.5mm,石子粒径从5mm到31.5mm级配优良。

3、外加剂宜采用缓凝剂、减水剂;掺合料宜采用粉煤灰、矿渣粉等。

大体积混凝土在保证混凝土强度及坍落度要求的前提下,应提高掺合料及骨料的含量,以降低单方混凝土的水泥用量。

搅拌大体积所用的水,则宜采用饮用水。

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和试配步骤可按照常规进行,并宜在配合比确定后进行水化热的验算或测定。

经过多次的精心试配,本次大体积混凝土根据粗骨料的不同出具两种配合比,其中粗骨料采用石灰石的配合比如下:

材料名称

水泥

砂子

石子

HJ5缓凝减水剂

HJ8抗裂防水剂

粉煤灰

用量kg/m3

330

700

1095

170

9

33

92

质量配合比

1

2.12

3.32

0.52

0.027

0.10

0.28

注:

粗骨料采用分别石灰石与玄武岩的配合比单见附件1与附件2。

四、大体积混凝土拌和温度与浇筑温度的控制

混凝土的“拌和温度”又称“出机温度”,其涉及的因素很多,条件变化不一。

美国混凝土学会1978年修订的混凝土冷天施工规范中,曾规定了混凝土拌和温度的计算公式。

该公式要求已知各种材料的重量、温度及骨料的含水量,虽然计算结果比较精确,但计算过程繁琐,对绝大部分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来说,并不适用。

笔者总结前人的经验,发现“计算表格法”求取混凝土的拌和温度,简便快捷,直观易懂。

对于居多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的拌和温度控制,此法较为适用。

以下,笔者将“计算表格法”介绍给大家。

“计算表格法”顾名思义,就是计算式与表格结合起来的一种方法。

混凝土的拌合物的热量,是由各种原材料所供给,根据拌和前混凝土原材料的总热量,与拌和后流态混凝土的总热量两者相等这一原则,即可求得混凝土的拌和温度,其关系式如下:

TcΣWc=ΣTsWc

Tc——混凝土的拌和温度(℃)

Ts——各种材料的初始温度(℃)

W——各种材料的重量(kg)

C——各种材料的比热(kJ/kg•K)

根据所在工程混凝土的配合比、混凝土各组成材料的复检报告,可以列出了如下表格:

材料名称

重量

W(kg)

(1)

比热

C(kJ/kg•K)

(2)

热当量

WC(kJ/℃)

(3)=

(1)×

(2)

初始温度

Ts(℃)

(4)

热量

TsWC(kJ)

(5)=(3)×(4)

水泥

330

0.84

277

25

6925

砂子

727

0.84

611

32

19552

碎石

1138

0.84

956

32

30592

掺合料(粉煤灰)

92

0.84

77

25

1925

砂中含水量4%

29

4.2

122

30

3660

石中含水量1%

11

4.2

46

30

1380

拌和水

170

4.2

714

19

13661

合计Σ

2497

2803

77695

注:

①表中配合比为实验室为本工程普通混凝土提供的配合比。

②砂子、碎石的重量,是扣除游离水分后的净重。

③比热的法定计量单位为千焦耳每千克开尔文(kJ/kg•K)。

由于摄氏度的温度间隔也可以用℃表示,所以上述比热的单位也可用千焦耳每千克摄氏度(kJ/kg•℃)表达。

由此可得出混凝土的拌和温度

这便是“计算表格法”,根据本工程的多组实测数据,笔者发现用此法求出的结果相当准确。

通过“计算表格法”,我们不难看出各种原材料对混凝土拌和温度的影响:

石子温度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砂子和水的温度,水泥温度的影响很小。

为了降低混凝土拌和温度,最有效的方法是降低石子和砂子的温度。

现场可以采取搭设遮阳棚避免日照的措施,还可以在骨料上覆盖麻袋等防晒物,许多工程对石子进行冷水喷淋或浸泡也是一种办法,但想控制好混凝土的水灰比就不是件容易事了。

在没有冷却措施的条件下,由于日照的影响,原材料温度将高于当时气温,既而混凝土拌和温度也将高于当时气温。

三门峡水利工程实测资料显示,在没有冷却措施的条件下,由于日照的影响,拌和温度高于当时气温的5℃左右。

所以,夏季对大体积混凝土原材料进行遮阳防晒,是一种必要而有效的降低混凝土拌和温度的措施。

此外,加冰屑或冰水搅拌混凝土,也是降低混凝土拌和温度一种常用而有效的方法。

由于水泥对混凝土拌和温度的影响很小,通常不对水泥进行人工冷却。

值得注意的是,应尽量不采用刚出厂的高温水泥。

混凝土出搅拌机后,经过运输、平仓、振捣过程后的温度,称为浇筑温度。

混凝土的浇筑温度与外界气温有关。

当外界气温高于拌和温度时,浇筑温度比拌和温度高;反之亦然。

这种冷量(或热量)的损失,随混凝土运输工具的类型、转运次数及平仓振捣的时间而变化。

当外界气温较高时,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热量倒灌影响最大。

外界气温与混凝土拌和温度相差越多,对浇筑温度的影响越大。

这就说明,当采取预冷却措施的大体积混凝土,更须加快施工速度,缩短浇筑时间。

目前,我国许多大型工程已开始采用商品混凝土。

由于搅拌地点距工地较远,一般都采用回转滚动式搅拌车运输混凝土。

当运输时间较长时,对混凝土温度的变动影响比较大。

根据本工程实例,如果采用搅拌车运输时间为一小时,相应增加混凝土的温度将在4℃左右。

所以在夏季施工大体积混凝土,一般应在混凝土中掺缓凝剂,以减缓水泥的硬化速度,延长混凝土的缓凝时间。

就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组成来看,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亦就是相应地降低了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并减少了结构物的内外温差。

同时,降低浇筑温度,尚可延长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改善混凝土的浇筑性能,这对于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也是十分有利的。

降低混凝土浇筑温度的措施,除了加缓凝剂外,应尽量缩短混凝土的运输时间,加快浇筑速度。

从浇筑方式上采取台阶式浇筑,能够缩短混凝土层面暴露时间,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也是非常有利的。

另外,选择夜间或阴天浇筑大体积混凝土,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措施。

高温天气给大体积混凝土搅拌、浇筑过程中的温控带来的难度,影响混凝土出机温度与入模温度,为了降低混凝土的出机温度与入模温度,我们将砂石料存放在挡阳棚中,搅拌时采用冷水拌和,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尽可能缩短砼从出机到入模的间隔时间。

五、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的计算

1、绝热温升

美国垦务局早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就提出了混凝土绝热温升与时间(d)关系的指数经验式:

T(τ)=Th(1-e-mτ)

式中T(τ)——在τ龄期时混凝土的绝热温升(℃);

Th——混凝土的最终绝热温升(℃);

e——常数,为2.718;

m——随水泥品种、标号及浇筑温度而异,如下表所示;

τ——龄期(d);

计算水化热温升时的m值

浇筑温度(℃)

5

10

15

20

25

30

M(I/d)

0.295

0.318

0.340

0.362

0.384

0.406

在进行混凝土的绝热温升计算时,假定结构物四周没有任何散热和热损失的情况下,水泥水化热全部转化成温升后的温度值。

而混凝土的最终绝热温升,是与水泥用量、水泥品种、混凝土的热学性能有关,因而上式又可以改写成:

T(τ)=

(1-e-mτ)

式中W——每m3混凝土中水泥用量,包括外加剂。

(kg/m3);

Q——每kg水泥水化热量(kJ/kg);

c——混凝土的比热,在计算时可取0.97(kJ/kg·K);

ρ——混凝土的容重(本工程取2400kg/m3);

我们采用的是矿渣硅酸盐水泥(P·S42.5),将该水泥样品送往国家水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得到其水化热3天为181KJ/㎏,7天为242KJ/㎏。

在得不到实测数据的情况下,水泥水化热量Q值可参照下表:

不同品种、强度等级水泥的水化热

水泥品种

水泥强度等级

水化热Q(KJ/㎏)

3d

7d

28d

硅酸盐水泥

42.5

314

354

375

32.5

250

271

334

矿渣水泥

32.5

180

256

334

经过计算,本工程大体积混凝土3天与7天的绝热温升值分别为:

T(3)=(1-2.718-0.4×3)×(372×181)÷(0.97×2400)=20.2℃

T(7)=(1-2.718-0.4×7)×(372×242)÷(0.97×2400)=36.3℃

2、内部温度与中心温度

水泥水化热引起的绝热温升,加之浇筑温度Tj,即为在绝热状态下的混凝土内部温度,可用下式表达:

Tr(t)=Tj+T(τ)

=Tj+

(1-e-mτ)

式中Tr(t)——在绝热状态下,不同龄期的混凝土内部温度(℃);

经过计算,本工程大体积混凝土3天与7天的内部温度值分别为:

Tr(3)=27.7+20.2=47.9℃

Tr(7)=27.7+36.3=64.0℃

大体积混凝土内的实际温度是一个“由低到高,又由高变低”的变化曲线。

既混凝土从浇筑完毕后,就有一个初始温度——浇筑温度。

以后由于水泥水化热的影响,混凝土内部温度不断上升,然后通过天然散热或人工冷却,温度才与大气温度相接近,此时称为稳定温度。

混凝土温度变化曲线图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混凝土内部的实际温度并不符合上式(内部温度计算式)的假定条件。

这是因为混凝土在浇筑后,温度一面在上升,另一面也在不断散发,并非“绝热状态”,因此就有必要研究混凝土浇筑后的实际温升问题。

由于结构物散热的边界条件比较复杂,要严格解出答案非常困难,在工程实用上也没有必要。

为此笔者介绍一个比较简便的方法来确定混凝土的内部温度——图表法。

混凝土由水泥水化热引起的实际温升,远比在绝热条件下最终的温升要小。

工程实践证明,在散热条件大致相似的情况下,浇筑块厚度不同,散热的温度也不同,并大致符合“越薄散热越快,越厚散热越慢”的规律。

当浇筑块在5m以上时,混凝土的实际温升已接近于绝热温升。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手册》中,有关于不同龄期混凝土水化热温升与浇筑厚度的关系,详见下表:

不同龄期水化热温升与浇筑块厚度的关系

浇筑块厚度(m)

不同龄期(d)时的ξ值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

1.00

0.36

0.29

0.17

0.09

0.05

0.03

0.01

1.25

0.42

0.31

0.19

0.11

0.07

0.04

0.03

1.50

0.49

0.46

0.38

0.29

0.21

0.15

0.12

0.08

0.05

0.04

2.50

0.65

0.62

0.59

0.48

0.38

0.29

0.23

0.19

0.16

0.15

3.00

0.68

0.67

0.63

0.57

0.45

0.36

0.30

0.25

0.21

0.19

4.00

0.74

0.73

0.72

0.65

0.55

0.45

0.37

0.30

0.25

0.24

注:

①ξ=Tm/Th;Tm——混凝土由水化热引起的实际温升(℃);

②本表实用于混凝土浇筑温度为20~30℃的工程。

混凝土浇筑块厚度越薄,水化热温升阶段则越短;最高温度的峰值出现较早,并且很快有降温趋势。

而浇筑块越厚,则水化热的温升阶段较长,最高温度的峰值出现时间稍后,且持续时间较长。

另外,大量工程实践证明,混凝土内部的实际水化热温升还与外界气候(主要是气温)条件有关。

外界气温愈高,混凝土内部愈不易散热,因此,水化热温升阶段较短,最高温度的峰值出现时间更早,并且持续更长的时间。

所以,混凝土内部的中心温度,可按下式计算:

Tmax=Tj+T(τ)•ξ

式中Tj——混凝土的浇筑温度(℃);

T(τ)——在τ龄期时混凝土的绝热温升(℃);

ξ——不同浇筑块厚度的温降系数。

由于本次浇筑块厚度在5m以上,故ξ取值为“1”。

经过计算,本工程大体积混凝土3天与7天的内部中心温度值分别为:

Tmax(3)=27.7+17.9×1=47.9℃

Tmax(7)=27.7+36.3×1=64.0℃

鉴于当时日最低气温与最高气度在20℃~35℃之间,我们对混凝土浇筑块进行了内部用均热循环水,表面用一层薄膜两层草袋进行保温的养护方法,应用内外双层控制的方案,防止混凝土浇筑块在3~7天这个危险期产生温度裂缝。

六、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时的温度控制

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不仅要满足强度增长的需要,还应通过对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的实际观测,人为地进行温度控制。

防止因温度变形引起混凝土的开裂。

在混凝土养护阶段的温度控制应遵循以下几点:

Ø混凝土的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之间、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室外最低气温之间的差值均应小于20℃;当结构混凝土具有足够的抗裂能力时,不大于25℃~30℃。

Ø混凝土拆模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不超过20℃。

其温差应包括表面温度、中心温度和外界气温之间的温差。

Ø采用内部降温法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