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周礼》曾这样记述西周时期的某项土地制度,“乃经土地而井牧其田野,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四甸为县,四县为都,以任地事而令贡赋。
”下列有关材料中土地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一切土地属于国家所有B.受封者要向皇帝缴纳贡赋
C.农民在土地上集体耕作D.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和转让
2.如果你穿越时光隧道,回到距今1150年前的唐朝旅游,你可能
①看到农民正在用曲辕犁耕田
②看到街道两边店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
③买到官窑烧制的粉彩瓷器
④听到有人在诵读“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A.①④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4.文献记载“钢铁是杂炼生(生铁)鍒(熟铁)为刀镰者。
”此文献提到的金属冶炼技术发明于
A.春秋战国时期B.两汉时期C.魏晋南北朝时期D.隋唐时期
5.清朝康熙年间,烧制出大量造型丰富和具有装饰图案的瓷器。
这一时期的瓷器上不仅有以文字作为纹饰装饰内容,而且在瓷器的纹饰中绘有欧洲的家族、公司、团体、城市等图案标志。
下列关于这一时期瓷器烧制的表述中最恰当的是
A.开启了中国瓷器远销海外的步伐B.反映了中国各民族间联系的加强
C.顺应了国内外市场多样化的需要D.体现了当时兼容并蓄的对外政策
6.经文献资料和考古证实,西汉长安城周长25公里多,城内有8条主要大街,均与城门相通。
其中贯穿南北的一条大街长达5公里多,整个街面宽约50米。
长安商业繁荣,从事商业交易的有九个市。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坊市界限被打破,商业活动分散在城中②是研究西汉城市与商业发展的素材之一③统治者推行重商政策,促进商业的繁荣④青花瓷的热销给许多店铺带来丰厚利润
A.②③B.③C.①②D.②
7.清代旧例:
“凡内地商人赴外洋者,必戚里具结状,限往返期,逾限者连坐。
……过三年不归者,不听回籍。
”这体现了清朝的政策是
A、工商食官B、鼓励贸易D、重农抑商D、闭关锁国
8.明清时期出现了“弃儒就贾”的现象。
其原因是
A、科举制度被废除B、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C、重农抑商政策被废止D、实业救国思潮兴起
9.有学者这样描述中国近代经济的基本格局:
“第一世界已是马达隆隆、汽笛长鸣,是工业文明曙光初现,而第三世界则依然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传统的畜牧业经济,第二世界则是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男耕女织,耕织结合的传统农业经济。
”下列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第一世界”已占绝对优势B.经济发展存在明显区域差别
C.”第二世界”已建立合作社D.合理的工业布局已经形成
10.“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进口的洋布就减少了10万匹。
”这个变化说明洋务运动
A.极大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C.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D.培养了一批技术工人和科技人员
11.“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方面……却完全被忽略了。
”这是“更为可取的方面”包括
A、涉外机构B、军队建设C、政治制度D、文化教育
13.《海关十年报告》记载:
1891年,上海伦章造纸厂“是私家经营,职工有外籍技师一人,中国职工约一百人……它迄今还没有分付股息。
因为这个缘故,同时又由于原料昂贵与日本纸的竞争,业务难有进展。
此厂已濒临停业,此厂的产品在纳税方面并未受什么特殊优待的章程。
”从上海伦章造纸厂的经营来看,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整体状况如何
A.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B.获得充分发展,有相当的规模
C.生产的产品难以与外国商品竞争D.在夹缝中生存,步履维艰
14.从1953年开始,我国以156项重点建设项目为骨干,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大规模建设,这156个重点项目中能源是建设的第一重点(占33.3%),其次是国防工业(占28.2%)。
机器制造业居第三位(占15.4%)冶金工业局第四位(占12.8%),这四大工业合计占90%。
这一时期重点建设项目的分布反映了“一五计划”的指导思想是
A.集中力量以优先发展重工业B.用现代化的生产技术装备农业
C.加强农业和工业消费品生产D.发展生产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15.“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经过一个公私合营的过程……只要自己努力,完全可以成为光荣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这段话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造
17、“深耕细作产量高,一棵玉米穿云宵。
彩云拴着玉米腰,吓得月亮弯弯腰。
”这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某地的一首民歌。
如果将其作为史料,可以用来印证
A、“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B、“大跃进”运动中的浮夸风
C、人民公社欣欣向荣的景象D、“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
18.右图“跟粮票说再见”中,下边有三个时间分别是“1980、1983、1990”,其所示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设立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
C.国企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
D.邓小平发表了“南方谈话”
19.1984年3月,来自福建全省各地国有骨干企业的55位厂长经理联合发表了一封呼吁信——《给我们松绑》,要求扩大企业自主权.试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这说明当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增强企业活力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C.发展非公经济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1.下列哪座城市与以下的描述最吻合
①近代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
②出现最早一批民族企业
③20世纪90年代成为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
④一个新型区域合作组织的冠上了它的名字
A.上海 B.广州 C.南京 D.厦门
22.哥伦布说过:
“黄金是一个令人惊叹的东西!
谁有了它,谁就能支配他所想要的一切。
有了黄金,要灵魂送到天堂,也是可以做到的。
”欧洲人对黄金的这种贪婪地追求,从本质上反映了
A.掠夺黄金是为了满足欧洲人的生活需要B.掠夺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
C.资本主义生产对于掠夺财富和加速资本原始积累的迫切需求
D.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地方时所要的第—件东西
23.船队进入今肯尼亚的马林迪,在这里雇了一个阿拉伯水手引航,横渡印度洋,(返回之时)买进胡椒、肉桂等东方物品,这批货的卖价,为这次航海费用的60倍。
这是人类史上第一次完成从西欧绕非洲来到东方的航行,从而开创了东西方之间最短的海上航路。
率领这支船队的航海家应是
A.迪亚士B.达·伽马C.哥伦布D.麦哲伦
24.人们在历史研究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这一事件:
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
美洲土著则立足自身看问题:
在当今全球史观的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的认识。
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A.欧洲/发现,美洲/文明相遇,全球史观/侵犯
B.欧洲/文明相遇,美洲/发现,全球史观/侵犯
C.欧洲/侵犯,美洲/发现,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D.欧洲/发现,美洲/侵犯,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25.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平均上涨了四倍多,这种现象被称为“价格革命”。
出现“价格革命”的原因是
A、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B、新航路的开辟C、工业革命的推动D、世界市场的成熟
26.马克思在《不列颠的印度的统治》中指出:
“荷兰东印度公司一心只想赚钱,它对待自己的臣民还不如过去的西印度种植场主对待他们的奴隶。
”上述材料主要揭露了
A.殖民扩张的残暴B.种植场主的虚伪
C.英荷之间的矛盾D.垄断组织的扩张
27.1819年在一位去世伟人的讣告中,对他的科技贡献有着这样的赞颂:
“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
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位伟人的最大贡献是
A.研制成了发电机B.发明了内燃机C.发明水利织布机D.改良了蒸汽机
29.从三聚氰胺事件的重击、瘦肉精事件的炸雷、上海染色馒头的喧闹,到塑化剂事件,食品安全问题已然成为国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梦魇。
而这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背后都有化学添加剂的阴影。
这类问题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
A.新航路开辟B.第一次工业革命C.第二次工业革命D.第三次科技革命
30.一位生活在19世纪末的德国人介绍了他的生活情景,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A、乘汽车在马路上奔驰B、他经常乘坐飞机外出旅游
C、他家安装了电灯D、电话成为重要的通讯工具
2、判断题:
判断正误,正确请选A,错误请选B,并在相应方框内填写或涂写。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1.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称之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
这一“工程”是指都江堰。
32.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33.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航海条例》,通过三次战争打败海上马车夫荷兰,从而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34.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正常的商品贸易。
35.1980年,中国内地某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一位老农高兴地说:
“土地又归俺所有了,俺愿种啥就种啥。
”这位老农用朴素的语言正确反映了农村土地所有权的变革状况。
三、材料解析题: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6.(10分)人类进入近代以来,各国的孤立状态逐渐被打破,各国之间的联系不断扩大、日益频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地理大发现之后,随着西欧商人贸易范围的扩大,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
欧洲市场汇集了来自各大洲的商品,如美洲的烟草、可可,非洲的咖啡、象牙,亚洲的香料、茶叶、丝绸等。
材料二1897年,英国某杂志为庆祝维多利亚女王(1837—1901年)即位60周年发表专号,对60年间的变化进行总结:
“女王在位期间最显著的进步是自然科学的发现已经深入日常生活。
在这60年间,蒸汽和电克服了时间和空间,进步的速度超过了以往六百年。
”
材料三(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供工业革命使用的资金。
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地理大发现”这一事件对世界市场的形成有何意义?
(1分)
(2)材料二中导致“女王在位期间最显著的进步”的历史事件有哪些?
(2分)分别指出这些历史事件对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2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3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从哪个部门突破?
(2分)。
37.(10分)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
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
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
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
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
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生为村之民,死为村之尘。
——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二
材料三1912~1921年民族工业名牌产品表
材料四下图为1933~1936年中国轻工业年(月)平均指数增长图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所体现的生产模式及其经营方式的主要特点。
它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长期居于什么地位?
(3分)
(2)材料二中的企业属于何种性质?
在什么时候获得初步发展?
获得初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分)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这类企业发展的特点。
(2分)
(4)出现材料四所示经济发展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分)
四、问答题:
根据设问,回答问题,共10分
38.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的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共产党是在哪次会议上作出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决策的?
说出这次会议确定的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
(2分)
(2)中国的经济体制从农村起步,迅速向城市推进。
指出改革开放之初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形式。
(2分)
(3)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20世纪八十、九十年代,国家为促进上海对外开放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
(2分)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计划经济模式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共十四大、十四届三中全会为此分别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2分)结合中国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历程,谈谈你获得的启示。
(2分)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学科答题卷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二、判断题:
判断正误,并在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大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题号
31
32
33
34
35
答案
三、材料解析题
36.(10分)
(1)
(2)
(3)
37.(10分)
(1)
(2)
(3)
(4)
四、问答题:
38.(10分)
(1)
(2)
(3)
(4)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学科试题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