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灰运行规程第一章.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443899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20.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除灰运行规程第一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除灰运行规程第一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除灰运行规程第一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除灰运行规程第一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除灰运行规程第一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除灰运行规程第一章.docx

《除灰运行规程第一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除灰运行规程第一章.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除灰运行规程第一章.docx

除灰运行规程第一章

 

 

350MW火力发电机组除灰运行规程

 

发布实施

 

前言

《除灰渣运行规程》依据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

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DL/T800—2001《电力企业标准编制规定》,结合GB13223—1996《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JB06407.92电除尘器调试、运行、维修安全技术规范;一期工程除灰渣系统相关技术协议;除灰渣设备厂家相关技术资料;和《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参考有关单位的参考同类型单位的《除灰除渣运行规程》、制造厂家设备说明书、操作手册、系统图等资料,结合发电除灰渣设备、系统的具体情况进行编写的。

本规程规定了除灰渣系统设备规范、运行操作、运行维护、异常情况的处理等内容

本标准自发布实施之日起,除灰渣运行人员均应遵照执行。

本规程由燃化除灰部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规程由燃化除灰部负责起草及修编。

本规程由燃化除灰部负责解释。

本规程编写人:

本规程审核人:

本规程批准人:

 

目录

第一章除灰渣运行系统概述1

1.13×350MW机组灰渣量1

1.2除灰渣系统设计和设备布置1

1.3除灰渣系统运行及控制8

第二章压缩空气系统13

2.1概述13

2.2设备性能规范14

2.3压缩空气系统各设备启动前检查及准备17

2.4压缩空气系统各设备运行操作18

2.5压缩空气系统运行检查调整及注意事项19

2.6空压站的控制逻辑21

2.7压缩空气系统各设备21

第三章输灰系统25

3.1系统概述25

3.2设备技术性能与规范27

3.3输灰系统启动28

3.4输灰系统的运行28

3.5输灰单元手动清堵30

3.6输灰系统运行检查、调整31

3.7输灰系统停运32

3.8除灰系统常见故障及其处理33

第四章灰库系统36

4.1概述36

4.2设备规范36

4.3灰库投运前检查39

4.4灰库程控运行40

4.5运行注意事项42

4.6灰库系统各设备的故障及处理43

第五章电除尘系统46

5.1概述46

5.2设备规范47

5.3电除尘器投运前检查与启动停止操作50

5.4电除尘器正常运行监视和检查51

5.5电除尘器安全注意事项52

5.7电除尘器事故处理原则52

5.8电除尘器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53

第六章除渣系统61

6.1系统概述61

6.2设备规范61

6.3干式排渣机启动检查71

6.4干式排渣故障及处理74

第七章除灰电气系统78

7.1电动机78

7.2除灰厂用系统83

第一章除灰渣运行系统概述

1.13×350MW机组灰渣量

灰渣量

锅炉台数

小时灰渣量(t/h)

日灰渣量(t/d)

年灰渣量(万t/y)

灰渣

灰渣

灰渣

设计煤种

1×350MW

16.76

1.87

18.63

385.48

43.01

428.49

12.57

1.40

13.97

2×350MW

33.52

3.74

37.26

770.96

86.02

856.98

25.14

2.81

27.95

3×350MW

50.28

5.61

55.89

1156.44

129.03

1285.47

37.71

4.21

41.92

校核煤种1

1×350MW

21.90

2.44

24.34

503.70

56.12

559.82

16.43

1.83

18.26

2×350MW

43.80

4.88

48.68

1007.40

112.24

1119.64

32.85

3.66

36.51

3×350MW

65.70

7.32

73.02

1511.10

168.36

1679.46

49.28

5.49

54.77

校核煤种

2

1×350MW

28.79

3.21

32.00

662.17

73.83

736.00

21.59

2.41

24.00

2×350MW

57.58

6.42

64.00

1324.34

147.66

1472.00

43.19

4.82

48.00

3×350MW

86.37

9.63

96.00

1986.51

221.49

2208.00

64.78

7.22

72.00

注:

1、日利用小时按23小时,年利用小时按7500小时

2、灰渣分配率为:

渣10﹪,灰90﹪

3、机械未燃烧损失为q4=0.8﹪

1.2除灰渣系统设计和设备布置

1.2.1概述

本期工程除灰渣系统采用干式机械除渣系统和正压浓相气力除灰系统。

锅炉排出的渣采用冷风式排渣机经斗式提升机送入渣库储存,渣库内的渣由汽车输送至综合利用用户或灰场。

电除尘器、省煤器灰斗的飞灰以正压浓相气力输送方式分别送至灰库、渣库储存。

灰库内的干灰可通过湿式搅拌机将干灰加水搅拌为含水率15~25%的调湿灰,然后由自卸汽车输送至灰场;也可通过干灰散装机直接装入罐车运至综合利用用户。

为了进一步开拓干灰综合利用的市场,提高粉煤灰综合利用率,满足不同用户对粉煤灰品质的要求,本期设一套出力40t/h的粉煤灰分选系统,采用闭路循环分选形式。

 

1.2.2除渣系统

1.2.2.1工艺流程图

 

1.2.2.2系统简介

除渣系统采用风冷式机械除渣系统,设备采用北京国电富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产品,锅炉排出的渣经渣斗、液压关断门落入风冷式输渣机内,由风冷式排渣机连续输出,经碎渣机破碎后排至斗式提升机,由斗式提升机将渣提升输送至渣库储存,通过卸料设备装入运渣汽车,定期运至综合利用用户或灰场。

每台炉设一台可变速的风冷式排渣机,容量不低于锅炉BMCR(最大连续出力)条件下的最大排渣量,结合考虑锅炉厂提供的锅炉吹灰时的最大排渣量以及本工程燃烧煤质的特殊性,排渣机正常出力为4t/h,最大出力为8t/h,采用连续运行。

风冷式排渣机与锅炉出渣口用渣斗相连,炉底采用机械密封,密封装置能吸收锅炉各方向的膨胀变形及承受炉膛最大压力,渣斗独立支撑,渣斗容积80m3,可满足锅炉BMCR工况下4小时排量。

渣斗底部设有液压关断门,允许风冷式排渣机故障停运4小时而不影响锅炉的安全运行。

风冷式机械除渣系统利用锅炉炉膛的负压吸入冷却空气,将渣冷却,冷却空气应能最大限度地将底渣的热量带回炉膛,冷却风量根据锅炉的排渣量及温度的自动调节,且不影响锅炉的燃烧,在锅炉正常排渣工况下,排渣机的最大冷却空气量应不超过锅炉BMCR工况下燃烧空气量的1.0%;在锅炉最大排渣工况下,排渣机的最大冷却空气量应不超过锅炉BMCR工况下燃烧空气量的1.05%,并不降低锅炉的热效率。

在设计出力下连续运行时,风冷式排渣系统进渣库处的渣温低于150℃,最大出力(吹灰、卸载状态、排渣机检修后重新启动)时,进渣库处的渣温低于200℃;各机械设备壳体温度应保持在50℃以下。

排渣机出口设电动切换阀门,可切换到两台碎渣机,碎渣机可将渣块破碎至直径小于20mm的颗粒,在碎渣机下设一个缓冲斗,在缓冲斗下设两台斗式提升机,碎渣机及斗式提升机均为一台运行,一台备用。

每台炉设一座钢结构渣库,渣库的底部设有2个排出口,1路到干式卸料机,直接装密封罐车运至综合利用用户。

另1路接至湿式卸料机,加水搅拌后的渣含水率为15~25%,可直接装自卸汽车运至灰场。

1.2.2.3系统设计及布置

(1)风冷式排渣机

每台炉设一台风冷式除渣机,上部设机械密封、渣斗和液压关断门;排渣机正常出力为4t/h,最大出力为8t/h,宽度为1m,长度约为35m,正常工况时采用连续运行方式,也可定期运行。

风冷式排渣机布置在锅炉房零米。

(2)碎渣机

每台炉设两台单辊型碎渣机,布置在风冷式排渣机电动三通出口下,1台运行,1台备用,出力为10t/h,可将渣块破碎至粒径小于20mm的颗粒。

(3)斗式提升机

每台炉设2台斗式提升机,1台运行,1台备用。

其出力为20t/h,提升高度约为20m。

斗式提升机布置在锅炉房外侧斗提机坑内,坑内设一台立式排污泵(Q=6m3/hP=0.1MPa)雨水排水泵。

(4)渣库

每台炉设1座直径为7m的钢结构渣库,其有效容积为125m3,可贮存锅炉满负荷时设计煤种约32小时的渣量和省煤器灰量,库顶高度为15.5m,渣库布置在锅炉房外侧。

考虑到本工程地处寒冷地区,渣库底部设有防冻保温封闭,并设有汽车出入大门。

每座渣库库顶设有1台起吊装置,分别供斗提机及库顶设备检修使用,库顶还安装了一台脉冲反吹排气过滤器和一台真空压力释放阀。

排气过滤器的过滤面积S=36m3,除灰效率大于99.9%。

其脉冲反吹压缩空气来自锅炉房仪用压缩空气。

渣库零米布置有汽车通道,4.8m运转层布置有1台湿式搅拌机和1台干式卸料机,卸料设备的出力均为100t/h。

渣库下部约2m标高处设有装车操作室,操作室内设有操作台。

1.2.3除灰系统

1.2.3.1除灰工艺流程图

 

1.2.3.2系统简介

本期工程除尘器灰斗下的飞灰输送系统采用北京国电富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气力输送系统,将除尘器灰斗内的干灰以正压浓相气力输送方式送至灰库。

灰库内的干灰可通过湿式搅拌机将干灰加水搅拌为含水率15~25%的调湿灰,然后由自卸汽车输送至灰场;也可通过干灰散装机直接装入罐车运至综合利用用户。

1.2.3.3系统设计及布置

(1)正压浓相输送系统

本期每台炉电除尘器设有双室五电场共20个灰斗,每个灰斗下设一台压力输送罐,一、二电场罐有效容积为2.0m3,三、四、五电场输送罐有效容积为0.5m3。

每台炉省煤器共4个灰斗,每个灰斗下设1台压力输送罐有效容积为0.3m3。

正压浓相输送系统每台炉设一套独立的输送系统,共设3根灰管(2粗1细),分别是:

一电场设1根粗灰管,省煤器设1粗灰管,二、三、四、五电场设一根细灰管道,飞灰输送将按照程序依次进料输送。

1#、2#炉的2根粗灰管进入1#原灰库并能通过管道切换阀进入到2#粗灰库;1#、2#炉的2根细灰管进入3#细灰库并能通过管道切换阀进入到1#原灰库;干灰输送最远距离约280米,升高约30米。

电除尘器的灰采用定期(或连续)排灰方式,每1套系统设计出力约为45t/h,省煤器系统设计出力约为3t/h,约为每台锅炉设计煤种飞灰量的200%。

系统即能连续运行,还能间断运行,系统考虑有检修设备的时间。

输送单元配置:

每台炉共6个相互独立的输送单元。

分别为:

第一单元:

电除尘器一电场的4个输送器通过1根DN175输灰管道串连组成1个输送单元。

第二单元:

电除尘器二电场的4个输送器通过1根DN175输灰管道串连组成1个输送单元。

第三单元:

电除尘器三电场的4个输送器通过1根DN150输灰管道串连组成1个输送单元。

第四单元:

电除尘器四电场的4个输送器通过1根DN150输灰管道串连组成1个输送单元。

第五单元:

电除尘器五电场的4个输送器通过1根DN150输灰管道串连组成1个输送单元。

第六单元:

省煤器灰斗下4个输送器通过1根DN125输灰管道串连组成1个输送单元。

(2)空压机房及除尘器气化风系统

除灰和热机专业压缩空气站合建,空压机房布置在两台炉电除尘器之间的除灰除尘综合楼零米。

空压机房内设有本期6台螺杆式空压机、5台鼓风微热再生式干燥机和3台灰斗气化风机,并预留下期一台炉3台螺杆式空压机、2台鼓风微热再生式干燥机和1台灰斗气化风机位置。

本期6台螺杆式空压机中2台用于除灰用气,2台用于提供仪用压缩空气(厂用压缩空气),2台公共备用,每台流量Q=44.6m3/min,压力P=0.8MPa、N=262KW。

6台空压机母管相连,空压机可以满足各种工况,实现自动调节,设5台微热吸干机,4台运行,1台备用,保证了输送及仪用空气的品质。

除尘器灰斗气化风系统按两台炉设计,共设3台气化风机(2台运行,1台备用),每台风机流量Q=8m3/min,压力P=65kPa,给电除尘器灰斗提供气化空气。

除尘器下的仪用控制气源由全厂仪用空压机供给。

除灰空压机房零米设有检修场地,二层为电缆夹层,三层为控制及配电室。

空压机房外布置有本期2台25m3的仪用压缩空气储气罐、2台20m3的厂用压缩空气储气罐、2台15m3的输灰用储气罐。

预留下期1台25m3的仪用压缩空气储气罐、1台20m3的厂用压缩空气储气罐、2台15m3的输灰用储气罐位置。

(3)灰库及灰库气化、收灰、卸料系统

本期两台炉与下期一台炉共设3座灰库,1座原灰库,1座粗灰库、1座细灰库。

每座灰库直径12m,高28m,有效容积约1700m3。

原灰库可贮存3台炉设计煤种BMCR时约31.7小时的粗灰量;粗灰库可贮存约63小时分选后的粗灰量;细灰库可贮存3台炉设计煤种BMCR时约42.3小时分选后的细灰量。

原、粗、细灰库均采用混凝土结构。

灰库内设有气化装置,使灰库内干灰流态化,以保证卸灰的均匀和畅通;每座灰库库顶设一台约150m2的排气过滤器,以净化库内排气,达到排放要求;同时为了保证灰库库顶的安全运行,每座灰库库顶设有1个真空压力释放阀;灰库内设有高高、高及连续料位信号装置。

原灰库6.0m运转层设有1台出力为100t/h的干灰散装机和1台出力为200t/h湿式搅拌机;粗灰库6.0m运转层设有1台出力为100t/h的干灰散装机和2台出力为200t/h湿式搅拌机;细灰库6.0m运转层设有2台出力为100t/h的干灰散装机和1台出力为200t/h湿式搅拌机。

干灰散装机将干灰直接装入罐车,运至综合利用用户;湿式搅拌机将灰加水混合成为含水约15~25%左右的湿灰直接装入自卸汽车,运至灰场碾压堆放。

为保证电除尘灰斗和灰库内灰的流动性,保证卸灰的均匀和畅通,3座灰库设4台灰库气化风机(Q=13m3/min,P=98kPa)3台运行,1台备用,提供灰库库底气化装置用气。

每座灰库下部3m层设有装车操作室,操作室内设有操作台,灰库零米设有汽车通道。

(4)灰库气化风机房

灰库气化风机房布置在灰库附近,灰库气化风机房内安装了4台灰库气化风机,零米设有检修场地。

1.2.3.4除灰系统主要设计参数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值

备注

1

机组容量(一台炉)

MW

350

2

一台炉每小时灰量(设计煤种)

t/h

16.76

3

输送距离(最远点)

m

~280

4

提升高度

m

~30

5

弯头数量

9

6

干灰系统出力(一台炉)

t/h

45

7

灰管数量(一台炉)

3

8

灰管规格

一电场

m

194×8

二电场

m

194×8

三电场

m

159×8--194×8

四电场

m

159×8--194×8

五电场

m

159×8--194×8

省煤器

m

133×8

9

灰气比

㎏/㎏

~30:

1

10

设计工况系统平均耗气量(一台炉)

m3/min

23.2

11

设计工况系统最大耗气量(一台炉)

m3/min

25.52

12

干灰管输送速度(初速/末速)

m/s

2~4/12

1.2.4粉煤灰分选系统

1.2.4.1分选系统的工艺流程图空气

空气粗灰细灰

1.2.4.2系统设计及布置

本期同步建设1套出力40t/h的干灰分选系统,本系统的设计、成套设备供货包括控制系统在内由镇江纽普兰气力输送有限公司负责。

设一台涡流分离器(分选机)其型号为:

WLF40,Q=40t/h分级效率:

≥82%气流速度:

20m/s,布置在粗灰库顶;设1台旋风分离器,型号为CLT40,布置在细灰库顶;设一台型号:

Y9-26-12.5(左旋90°)的高压离心风机,Q=45000~50000m3/hP=9.5kPa,电机功率N=185KW,布置在细灰库侧零米。

1.2.5除石子煤系统

本期锅炉制粉系统采用中速磨煤机,每台炉设5台中速磨煤机,4运1备,每台磨煤机配1个石子煤斗,磨煤机排出的石子煤储存在石子煤斗中,定期采用活动石子煤斗、电瓶叉车、汽车转运方式处理石子煤。

中速磨煤机排出的石子煤进入布置于磨煤机旁边的石子煤斗中暂时储存,每个斗通过一个上部气动闸门和管道与磨煤机相连。

每个石子煤斗的容积为0.8m3,能储存每台磨煤机约4~8小时的石子煤排放量。

正常情况下,上部气动闸门打开,石子煤通过管道排入石子煤斗。

当石子煤斗装满需要排放时,上部气动闸门关闭,打开下部气动闸门,将石子煤排放到活动石子煤斗中,然后用叉车将石子煤斗叉起,运至锅炉房外,直接装上自卸车转运至灰场。

该系统的运行时间可根据实际石子煤的多少来确定。

1.2.6供水系统

本工程除灰渣系统为干式灰渣分除,除渣采用风冷式机械除渣系统,除灰采用气力除灰系统,干灰、渣需加湿外运时,调湿灰的含水率为15~25%左右,加湿用水来自处理后的废水,空压机的冷却水由辅机冷却水系统供给。

1.2.7检修起吊设施

为方便于运行维修,本期除灰系统设有以下起吊设施。

1.2.7.1除灰空压机房设有1台起重3吨的电动单梁悬挂式起重机。

1.2.7.2灰库气化风机房设有1台起重量1吨的电动葫芦。

1.2.7.3细灰库顶设有1台起重1吨的电动葫芦。

1.2.7.4每座渣库顶设有1台起重量2吨的电动葫芦。

1.2.7.5每台风冷式排渣机头部设有1台起重量5吨的电动葫芦。

1.3除灰渣系统运行及控制

1.3.1除渣系统

1.3.1.1除渣系统采用干式机械除渣。

锅炉排出的渣采用风冷式排渣机经斗式提升机送入渣库储存,渣库内的渣由汽车输送至综合利用用户或灰场。

除渣系统具有三种控制方式:

自动、远方手动和就地手动。

其中远方自动控制为正常运行方式,在控制室的LCD操作站上操作和控制,就地手动只能在靠近设备的就地控制箱启停;除渣系统的控制设在主厂房集控室内。

1.3.1.2机械除渣系统

系统包括风冷式排渣机、炉底排渣装置(液压关断门)、碎渣机、斗式提升机及渣库顶排气过滤器等。

每台炉设有一台可变速的风冷式排渣机,设两台碎渣机和斗式提升机输送系统,碎渣机和斗式提升机均为1台运行,1台备用。

除渣系统连续运行,可采用程序或就地控制。

所有动力设备均设有调试和事故就地启停按钮。

所有运行设备在LCD画面上均有显示。

机械除渣系统运行顺序:

启动顺序:

确认渣库料位不在高料位开启排气过滤器排尘风机缓冲斗出口阀到位开启斗提机开启碎渣机启动风冷式排渣机开启风冷排渣机渣斗排渣门。

关闭顺序与启动顺序相反。

先关闭渣斗排渣门,再依次关闭风冷式排渣机、碎渣机、斗式提升机。

(排渣机启动前应先启动电机风扇后启动其电机,关闭时与之相反)

1.3.1.3渣库卸渣系统

每台炉设1座渣库,卸渣系统配置1台湿式搅拌机,1台干灰散装机,均为定期运行。

每套湿式搅拌机设备包括卸灰管上的手动干灰阀、气动干灰阀、振动给料机、湿式搅拌机、搅拌机供水管上手动、气动阀各一个。

均通过设在渣库卸渣操作室的就地控制台实现完整的卸料控制。

每套干灰散装机包括落灰管上的手动干灰阀、气动干灰阀、振动给料机、气动排气阀、散装机及排风机各一个。

干渣散装通过设在渣库卸渣操作室的就地控制台实现完整的卸渣控制。

1.3.2除灰系统

除灰系统采用正压浓相气力输送方式将飞灰输送至灰库储存,再经过灰库卸料设备装车输送至灰场或综合利用用户。

除灰系统的控制包括正压浓相气力输灰系统的控制;灰斗气化风系统的控制和灰库气化风系统及卸料系统的控制。

除灰系统的控制具有三种控制方式:

自动、远方手动和就地手动。

其中自动为正常运行方式,远方手动能使控制人员在控制室控制台启停;就地手动只能在靠近设备的就地控制箱启停。

灰库卸料装置采用就地控制方式。

除灰系统的控制设在脱硫综合控制楼内。

1.3.2.1正压气力除灰系统

正压浓相气力除灰系统包括压缩空气系统;输送泵系统;库顶输灰管道切换及排气过滤系统。

本期空压机房布置有6台螺杆式空压机,其中,除灰专业共设2台输灰空压机并配有2台鼓风微热吸附再生式干燥装置,2台运行,热机专业设4台仪表控制用空压机配有3台鼓风微热吸附再生式干燥装置,2台运行,2台备用与除灰专业公共备用。

6台空压机出口通过大母管相连,5台微热吸附再生式干燥装置出口通过大母管相连;在#2输灰用空压机与3仪表控制用空压机母管间处设置1个隔离阀(#1),正常情况下,#1隔离阀关闭,在#3与#4仪表控制用空压机母管间处设置1个隔离阀(#2),正常情况下,#2隔离阀常开;当除灰用气不够或空压机事故状态时,可打开#1隔离阀,关闭#2隔离阀,使仪表用空压机作其备用。

选择好运行的空压机及干燥器,先打开相应阀门,再启动干燥器,后启动空压机,关闭时顺序与之相反。

空压机中干燥器如果发生故障,关闭设备进出水手动阀,再启动备用设备。

在#2与#3鼓风微热吸附再生式干燥装置出口空气母管设一个常关阀门,在#3与#4鼓风微热吸附再生式干燥装置出口空气母管设一个常开阀门为下期预留。

输灰压缩空气母管设压力变送器,需与空压机起停联锁及压力达到高、低设定值时发出报警信号等。

由于本期空压机房预留下一台炉3台空压机及2台后处理基础,故在#3与#4仪表控制用空压机母管间处设置1个隔离阀(#3),在#4与#5仪表控制用空压机母管间处设置1个隔离阀(#3)本期为常开。

空压机组设备布置在两台炉电除尘器之间的除灰综合楼零米。

输送系统中电除尘灰斗的飞灰经落灰口进入输送泵,再由输送泵气力输送至灰库储存。

每台炉电除尘器设双室5电场20个灰斗,每个灰斗下设1个输送泵,本期两台炉与下台炉共设3座φ12m灰库,每座灰库均设连续料位显示,并设高高料位信息,高高料位时输送系统停运。

灰库顶设有气动灰管切换阀。

本期两台炉4根灰管共8个切换阀。

每座灰库顶部各设1台脉冲反吹式布袋过滤器,3座灰库共设3台脉冲反吹式布袋过滤器。

以上正压气力除灰系统采用集中程序控制方式,通过PLC可编程控系统在控制室的LCD操作站上实现监控,并可通过键盘实现软手操。

设备和阀门还设有供调试和事故紧急状态下使用的就地启停按钮。

(1)除灰系统运行方式

正常情况下每个输灰单位按预先设定的参数自动程控运行,其具体流程为:

预先启动灰(渣)库顶布袋除尘器、输送空气空压机启动、灰斗流化风系统启动—开始运行—排气阀开——进料阀开(开始进灰)——排气阀关——输送器高料位报警(或进灰时间到)——进料阀关——出料阀开——进气阀开(开始输灰)——输送管道压力降至设定值——进气阀关——出料阀关(一个输送循环结束)。

到所有灰斗均已排空并自动旁路,系统进入清扫阶段,在完成预定的清扫时间后,输送空气空压机启动、灰斗流化风系统停运。

(2)主要连锁方式:

1)对于共用一根输灰母管的不同输送单元互相之间不能同时输送;

2)输送气源压力或控制气源压力低时,不能输送;

3)系统中由故障报警时不能输送;

4)输送压力超高(堵管)时,补气自动开启,调节灰气比,进行自动排堵。

(3)解列方式:

对于整个输送系统,任何一个输送单元故障时可单独解列,不影响其它单元运行;

对于每个输送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司法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