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城镇体系规划.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43516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59.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docx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域城镇体系规划.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docx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第一部分××县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文本

●说明书

 

 

第一章概况

一、区域位置

××县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北部。

东界施秉县,南接台江县、凯里市,西连瓮安县、福泉市,北邻余庆县。

地跨东经107°37′46″-108°11′04″,北纬26°43′39″-27°14′29″之间。

全县东西长约57公里,南北宽约47公里,国土总面积1667.8平方公里。

县城驻地距黔东南州州府凯里市有55公里,距省会贵阳市196公里。

二、自然环境

1、地形地貌

××地处黔中丘原向黔东低山丘陵过渡地带,地形由西、西北向东、东南部逐渐降低。

山脉走向与构造线一致,多呈北东、北东东走向。

中部、北部山地隆起,为黔北高原武陵山脉延伸。

南部隆起山地为苗岭山脉余系,属黔东南凹陷。

境内最高峰为西北角纸房轿顶山,海拔1367米;最低点东南角清水江河谷,海拔519米,高差848米。

县城新州镇海拔800米。

2、河流水系

××县境内河流属长江流域沅江水系,有大小河流100多条,主要河流有重安江、氵舞阳河、平溪河、西堰河和苗里河。

水利资源比较丰富,地表水年平均径流量8.89亿立方米,地下水年均径流量2.57亿立方米。

全县水能理论蕴藏量7.52万KW。

全县建有众多的沟塘和引水工程,是全县工农业生产的有力保障。

3、气候

××县的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全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一年平均气温14.7℃,其中年最高气温达到35.9℃,年最低气温为-5.8℃。

月平均气温7月份最高,元月份最低。

无霜期天数为267-288天。

年降雨量1233.2mm。

常年主导风向为北东东向,风向频率36%。

主要灾害性天气有暴雨、伏旱、凝冻、冰雹等,出现频率较高。

4、土壤与植被

××县的河谷冲积坝子较多,300亩以上的坝子有旧州、红梅、石牛、浪洞、平溪、重安等25处。

旧州万亩大坝是××县和黔东南州的主要产粮区之一,是××县土地开发较早区域。

××处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林木主要有松、杉、桑、油桐、油茶、茶叶等。

云雾山回龙寺茶传为明清两朝贡品。

东坡农场红茶远销国外。

上塘水源涵养林、氵舞阳河风景名胜区的重安江峡景区、飞云崖景区、野洞河景区等植被保护良好,连同广布县境的各个中小林场,构成了××的自然植被景观,××县森林覆盖率为32.4%。

××天然药源丰富,有名贵药材天麻、银耳及金银花等1000余种中草药材。

5、矿产

××县的矿产有汞、铁、煤、石膏、重晶石、磷、水泥原料矿、粘土、铝钒土、铅锌、锰等10余种,尤以水泥原料矿、重晶石较丰富,是发展建材工业的优势矿产。

三、历史沿革

××县名,源于旧州,以地平、“厥土为黄”而得名。

今××县境古属牂牁国,秦属黔中郡。

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平且兰,改建牂牁郡,××旧州为郡治所在地。

唐中叶于××置新兴县,于旧州置韶明县。

宋大观2年(公元1108年)于旧州置乐源县;南宋理宗保佑六年(公元1258年)于旧州筑城,赐名镇远州。

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置××府。

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置××安抚司,属播州宣慰司,十一年正月(公元1378年)置××守御千户所;十五年(公元1382年)改××卫,直属贵州都司;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置兴隆卫,隶贵州都司;明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废××安抚司置××州,并与××千户所属平越军民府。

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千户所入××州;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裁兴隆卫迁××州治于兴隆卫城,称卫城为新州,原××州改设巡检司,仍属平越军民府;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划××州属镇远府。

民国2年(公元1913年),××州属黔东道,隶属镇远行政专署。

民国3年(公元1914年),××州改称××县,旧州巡检司改为旧州分县,属××县辖。

1935年××县隶属第七行政督察区;1936年撤旧州分县;1938年××县隶属第一行政督察区。

1949年11月10日××县解放,××县人民政府建立,驻地四屏镇。

1950年隶属镇远专区。

1992年撤并建,全县有5个建制镇和9个乡,延续至今。

四、经济社会

1、行政区划

在1992年撤并建以前,××县辖新州、重安、旧州、平溪和谷陇5个区辖5个镇、22个乡、11居委会、42个居民小组和250个村委会辖2133个村民小组。

1992年通过撤并建后,城镇在全县范围内得以较广泛的发展,到2000年,全县辖5个建制镇和9个乡、11个街道居委会、252个村委会、2124个村民组。

黄平县行政区划表

行政单位

指标

乡镇

村(居)委会

村(居)民小组

村委会

(个)

居委会

(个)

村民组

(个)

居民组

(个)

××县

252

11

2124

74

新州镇

27

3

267

26

旧州镇

30

5

352

39

重安镇

27

3

229

9

谷陇镇

34

205

平溪镇

10

123

纸房乡

12

87

浪洞乡

19

162

上塘乡

17

121

一碗水乡

8

84

崇仁乡

18

160

黄飘乡

13

68

苗陇乡

13

82

翁坪乡

11

88

重兴乡

13

96

2、经济发展

2000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39659万元(当年价,下同),比上年增长12.12%,人均1199.24元。

其中第一产业产值22567万元,占全部的56.9%;第二产业产值6330万元,占15.96%;第三产业产值为10762万元,占27.14%,三次产业分别比上年增长4.11%、83.69%和5.0%。

全县全年工农业总产值为49561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7814万元,农业总产值41747万元。

全年地方财政收入2192万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768万元。

粮食总产量实现10.56万吨。

3、人口与城镇化水平

2000年底,××县总人口达到33.07万人,年综合增长率为24.59‰,其中自然增长率达到9.04‰。

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达到20.39万人,占总人口的61.66%。

全县非农业人口为2.21万人,占总人口比例为6.68%。

全县城镇人口为8.49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25.67%。

4、对外交通

⑴公路

××县在公路建设方面,2000年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绩。

省道S304、S204由北向南贯通了全县中部城镇的交通,并成为××南达凯里、北入余庆、东北连接施秉的经济轴线。

县境内处于省道上的城镇有重安镇、县城(新州镇)、旧州镇和一碗水集镇。

省道全长95公里。

全县县乡公路已基本上联通所有乡镇,交通条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⑵铁路

湘黔铁路于1973年建成通车,穿过县境东南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翁坪、苗陇和谷陇镇三个乡镇,全长30公里,设有车站3个(岩鹰站、宝老山站和谷陇站),其中客货车站2个,谷陇车站距县城38公里(谷陇车站建在苗陇境内)。

建设中的株(州)六(盘水)铁路复线与湘黔线基本平行,也经过这3个乡镇,株六复线的建设和即将通车,将成为刺激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引导生产力布局的重要影响因素。

⑶河道航运

××县河道航运的凭依是县境南面的重安江和东南界河清水江。

在水运昌盛的时期,是××县人流进出境和货流外运的重要通道,随着公路、铁路运输的发展,河道航运已逐渐衰落,因此沿江城镇的发展限制性条件也日益突出。

⑷航空

××机场位于旧州,是1939年国民党时期建成的军用机场,占地面积1.8平方公里。

现存主、副跑道各一条,主跑道长1.5公里,能降落运五型飞机。

机场缺乏地勤及导航等设施。

××机场现在主要是林播、灭虫等飞行任务的小型飞机偶尔使用,是黔东南及瓮安、福泉、余庆等邻县执行飞播造林任务的基地。

××机场拟建成旅游支线机场的前期准备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展开,地方上积极为争取国家早日立项和进行改扩建作努力。

5、其它社会事业

⑴文化教育

××县的教育事业建设在全省一直保持着较高水平,每年都保持财政对教育的投入是逐步增长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地得到加强和改善,2000年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8.96%,不同程度农村科技教育得以推广。

文化设施建设也取得较好成绩。

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新建了99座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构成了传播文化的广域的媒介,全县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82%。

⑵医疗卫生保健

全县一直抓紧抓好医药市场的整顿和管理,积极改善农村医疗卫生基础条件和抓农村改水改厕工作,为早日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而努力。

⑶社会保障

通过不断地完善保障制度,多方地筹集资金,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能按时发放,同时积极组织不同形式的再就业培训,尽量尽能力地帮助职工解决就业问题和实际困难,保证了社会的稳定。

通过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将加快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早日成功。

五、旅游资源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氵舞阳河景区,是贵州东线旅游的主要资源景观。

景区集自然山水风光和民族风情为一体。

在长达95公里的氵舞阳河河段上,峡谷幽深、奇峰峻岭、曲水依山、回峰抱水,上下200多道湾(滩),构成一条五彩缤纷的天然画廊。

景区内苗族、亻革家的衣食住行、生活习俗神秘而令人向往。

××县地处氵舞阳河上游,又是进入氵舞阳河景区的大门,其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仅氵舞阳河风景区的十大景区,××就占了四个。

重安江景区,有盛称“小三峡”的十里古峡;有世界上罕见的间歇泉瀑布;有著名的深谷幽溪和美丽神奇的野洞河风光;特别是原始古朴的苗族、亻革家风情吸引众多的中外游客和民族研究者。

飞云崖景区有贵州第一古刹飞云崖,颇具明清两代建筑风格的亭、台、楼、阁与自然风光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有被省内旅游专家叹为贵州旅游资源“特级金矿”的飞云大峡谷,以雄崖、绝壁、孤峰、奇石、古木怪树、藤萝缠绕、罕见人至、猴群出没而著称。

旧州古镇景区有金盆、银碗、圣水、玉带旅游资源之美称,景区内有古镇风貌和丰富的人文景观,有红军长征时毛泽东、朱德、肖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下的历史足迹,有蓄水6300万立方米的氵舞阳湖和万亩良田大坝。

尤其是氵舞阳湖峡谷,奇秀美丽,雄伟挺拔,犹入仙境,令人流连忘返;如你在水温47℃、PH值为7.3的浪洞河温泉之中沐浴,会使你精神倍爽,疲劳顿除。

上氵舞阳景区全长36公里,河谷深邃,地貌奇特,两岸植被繁茂,风光绮丽,兼有长江三峡之雄,桂林漓江之秀,四川九寨沟之幽。

六、生态环境建设现状

××县是黔东南少林县之一,九十年代初在黔东南州委、州人民政府“七年消灭荒山,十年绿化黔东南”的统一部署下,大力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积极开展山区农业综合开发,努力探索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路子,在生态环境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

1、通过造林和进行山区农业综合开发,实施以工代赈工程,植树造林和保持水土取得了较大成绩。

全县已完成土地利用详查和规划,为科学利用和保护土地提供科学依据。

《××县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县长江流域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方案》已编制完毕,其它农、林、水、环境保护规划均已编制或正在编制之中。

2、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和长江流域水土保持工程1998年已在××县启动,生态环境示范工程和生态农业示范工程正在筹建之中。

3、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已经纳入县政府的议事日程。

××县人民政府利用原生植被保护较好,以氵舞阳河、重安江的源头上塘乡为中心建立水源涵养林自然保护区,同时成立上塘水源涵养林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站,负责处理保护区日常工作。

通过成立公安派出所等手段,强化了保护区的管理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