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复习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430955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41.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文地理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人文地理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人文地理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人文地理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人文地理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文地理复习题.docx

《人文地理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文地理复习题.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文地理复习题.docx

人文地理复习题

第一章复习题

1、人文地理研究视角的两条主线:

一是空间或区域,二是人地关系。

2、简述人文地理思维的一般特点。

1、区域性,从区域性到区域科学

剖析区域内部结构,揭示不同区域特征的差异性和相似性、区域之间的联系及其发展变化的制约关系。

现代区域科学更强调从一般到具体的演绎和定量分析,把解释和建立模型作为中心任务,无疑是对地理区域思维的一种完善。

2、综合性,从综合性到综合地理学

地理事物的多样性决定了地理思维的综合性特点。

人文现象之间、人文现象与自然环境之间均存在错综复杂的关联,有必要对所有关联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从总体特性上进行研究。

(自然地理和人文要素的综合,是地理学的一个突出特点)

3、人地关系,从人地关系到区域可持续发展

地理学一向有人地关系研究的传统,从地理环境决定论、适应论、二元论、唯意志论到人地协调论,是人地关系演变的一条主线。

近年来所出现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是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它涉及人类社会中人口、资源、环境、经济、文化、技术等各个方面,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是人地关系演化序列中一种较为完善的形态。

4、空间性,从空间性到空间系统

空间性一直是人文地理学家所追求的视角,它强调研究地球表层人文现象的空间差异、成原及其规律。

现代的空间概念已演绎为空间系统概念,并在区域开发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

5、社会性,社会地理学的发展

社会地理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我国的社会地理学是在进入90年代以后社会转型加快、社会问题愈加突出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社区地理、城乡贫困、犯罪、社会阶层分化和流动人口等都是重要的研究领域,而城市社会空间结构与分异、乡村社会空间系统等则属近年新兴的热点研究领域。

6、实践性

地理学向来重视其实践作用的发挥。

7、长时段性与时空系统

现代地理学注重时间与空间的结合,从时空系统角度来研究地理现象,揭示其动态变化特征及一般演变趋向。

8、宏观性,从宏观性到宏、微相结合

地理学向以宏观研究见长,强调从大处着眼,开展系统的体系研究。

近年来,地理宏观研究中出现了研究大区域或大系统的宏观问题的趋势,如对地球科学系统、陆地科学系统的研究。

地理也重视微观领域的研究,如同属城市地理,微观研究则把城市看作一个面,综合研究城市内部空间。

9、学科交叉性

交叉性→生命力。

地理学与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民俗学、人口学、政治、军事、民族和宗教分别衍生出经济地理学、社会地理学、行为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民俗地理学、人口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军事地理学、民族地理学和宗教地理学等。

地理学的尖端技术:

源自地理学与计算机处理技术、遥感技术、数理统计、数学建模技术等所衍生出的地理信息系统、地图与遥感、计量地理学、地理计算学,它们在地理科学中无不发挥了巨大作用,大大增强了地理学获取和处理数据的能力,提高了分析和计算的准确性,使地理学获得勃勃生机。

10、决策性

这也是地理思维有待挖掘的一大特点。

地理善于区域研究、综合分析和宏观论证,客观上为其走向高层次的决策领域奠定雄厚的基础。

3、人文地理学最重要的思维特征:

区域性/空间性、人地关系、综合性、宏观性

4、埃拉托色尼首创“Geographe”这一名词。

5、洪堡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6、李特尔是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

7、张相文编著了我国第一批地理教科书,创办我国第一个地理学术团体,创办了最早的地理杂志。

第二章复习题

1、名词解释

概率抽样:

从一份名单中选出“随机样本”

–如果总体中的每一个体被抽取为样本的概率相同,那么从这个总体中抽取的样本就具有对该总体的代表性——等概率抽样方法

就近抽样:

是指研究者根据现实情况,以自己方便的形式抽取偶然遇到的人作为调查对象,或者仅仅选择那些离得最近的、最容易找到的人作为调查对象。

滚雪球抽样:

当我们无法了解总体情况时,可以从总体中的少数成员入手,对他们进行调查,向他们询问还知道哪些符合条件的人;再去找那些人并询问他们知道的人。

如同滚雪球一样,我们可以找到越来越多具有相同性质的群体成员。

目标式和判断式抽样:

调查者根据研究的目标和自己主观的分析,来选择和确定调查对象的方法。

配额抽样:

按调查对象的某种属性或特征将总体中所有个体分成若干类或层,然后在各层中抽样,样本中各层(类)所占比例与他们在总体中所占比例一样。

直接观察:

直接观察法是指调查人员亲自到现场对调查单位的调查项目进行清点、测定、计量以取得资料的一种统计方法。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调查人员不直接向调查对象提出问题并要求回答,而是依赖于调查人员耳闻目睹的亲身感受。

参与式观察:

观察者参与到被观察者的社会环境,社会关系之中,并通过与观察者的共同活动从内部进行观察。

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它常用于对现代社会某些特殊群体和社区的调查研究,目的是全面地,深入地描述某一特定的社会现象。

2、人文地理数据资料的种类包括:

统计数据、相关材料、社会调查、实地访谈和电话采访、问卷调查

3、罗列有关人文地理的中外文期刊各五种。

中文期刊:

《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经济地理》、《人文地理》、《城市规划》

外文期刊:

《城市地理(UrbanGeography)》、《城市研究(UrbanStudies)》、《环境与规划A(EnvironmentandPlanningA)》、《城市经济学杂志(JournalofUrbanEconomics)》、《经济地理(EconomicGeography)》等。

4、指标和量表是社会研究中常用的两种复合变量的定序测量方式。

指标通常采用多个变量加和的方式获得总的排序结果,量表则根据所设计的多个问题之间的强弱差别来反映被调查者的态度倾向。

5、非概率抽样包括:

就近抽样、滚雪球抽样、目标式和判断式抽样、配额抽样。

6、GIS在人文地理学中的作用

作为一种先进的工具,GIS在人文地理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为人文地理学提供全新的工作界面

2、信息处理的主要工具

3、是人文地理研究的辅助决策工具

第三章复习题

1、德国地理学家拉采尔被认为是地理学界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创始人。

他把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归结为4个方面:

直接的生理影响;心理的影响;对人类社会组织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支配人类的迁移及其最后分布的影响。

2、森普尔认为社会发展的决定条件是地理条件,即地理位置、边界、大洋的出口、内陆海的出口、河流、地形、气候等。

影响社会发展的不仅仅是某一单一的地理条件(如气候),而是地理条件的总体。

3、亨丁顿在《人生地理学原理》一书中,强调气候对人类文明的决定作用。

认为在地理环境中-位置、土地类型、水体、土壤与矿物、气候5要素中,气候是最重要的。

气候是经济文化地理分布的决定因素。

4、简述对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评价。

地理环境决定论强调地理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原因和决定因素,一切人类活动都是自然环境的必然结果。

地理环境决定论是一种因果观,是一种典型的必然论的人地观。

地理环境决定论有一定的合理成分,因为在人类社会的某些方面,的确是地理环境在起主导作用;但是在很多方面,地理环境并不起主导作用,而且影响人类历史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故有过于武断、以偏代全之嫌。

地理环境决定论在因果上忽视了随机变化,没有概率论的思想。

认为一个原因只有一个必然的结果,而且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是结果,二者是不能转化的。

因而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5、白兰士提出或然论来说明人文地理。

6、总结白兰士的主要观点。

认为地理学以研究地球表面各种相关现象的因果关系为其目的;在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中,除了地理环境的直接作用以外,还有许多其他因素在起作用,因此人类生活方式不完全是环境统治的产物,而是各种因素复合体。

人是一个积极因素,不能用环境控制来解释一切人生事实,应把人地关系的重心从自然转移到人这个积极因素上来。

强调人类对外界环境的适应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

同样的环境可以伴以不同的生活方式,环境包含着许多可能性,其被利用完全取决于人类的选择能力。

“世界并无必然,而到处都存在着或然,人类作为机遇的主人,正是利用机遇的评判员。

7、白吕纳提出“相关原理”,提出各种地理事实彼此都有密切的关系,必须把其复杂的关系研究清楚。

8、总结白吕纳的主要观点。

白吕纳,其主要观点有(人地学原理):

提出“相关原理”,提出各种地理事实彼此都有密切的关系,必须把其复杂的关系研究清楚。

认为人文地理学应研究人生活动和自然现象复杂的相互关系。

认为要精密研究地理事实,非注重相互关系不可。

不能满足于对一件事实或一组事实的研究。

认为当时“现代地理学”的目的在于比较现象,研究现象的分类,并探求其广义的解释。

他强调“寻求现象的解释”,认为人地学中的因果关系并非处处明显,故不必勉强应用因果律,而应用软性的解释方法。

认为研究人文地理学必须从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事物入手,从而去解释各地存在的杂乱的人地相关现象,即“人地学基本事实分类”。

认为分类原则是:

由简单而至于复杂,由生活必需品地理(衣食住行)至政治地理、历史地理。

心理因素被强调到一个重要的位置。

认为心理因素是自然现象与人生活动之间的媒介。

人地关系本来是无定的,它全视人类的需要与欲望而定,心理因素常常变化,因此人地关系也就变异无常。

9、简述对人地相关论的评价

或然论仍然属于因果观。

它认为一个原因可以产生多种结果,一个结果也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原因和结果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因此与地理环境决定论相比,它具有一定的折衷色彩。

把人地关系的重心从自然转移到人这个积极因素上来,是这个学派的一大贡献。

但它对人地关系中心理因素作用的强调有失偏颇,有唯心论之嫌。

因为如果心理因素是原因、地理事实是结果,而不再有决定心理因素的原因了,则导致唯意志论;如果心理因素的原因要从地理环境中去寻找,则又回到了地理环境决定论,因此有学者认为它并没有与地理环境决定论划清界线。

这个学派的理论似乎“无懈可击”,但也暗示了其最大的缺陷,即没有找到人地关系的决定因素。

10、英国地理学家罗士培,在1930年英国科协地理组年会主席致辞中首次提出“适应论”的概念。

认为人文地理学包括两个方向:

一是人群对他们的自然环境的适应,包括对区域经验的分析;二是地域间的关系,指居住在区域内的人群的适应和地理方向的条件。

11、美国地理学家巴罗斯于1923年提出“人类生态学”。

主张地理学的目的不在于考察环境本身的特征与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而是研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反应,即地理学应致力于研究人类的生态。

12、佩舍尔为二元论的代表人物,主张地理学只能是对地球表面形态的研究,也就是只研究自然环境,而人类活动不在其研究范畴之内。

反对地理学的人文方向,反对探究自然环境与人类历史因果关系的研究,人地关系研究被彻底抛弃。

13、生产关系决定论:

在人地关系研究中,过分强调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忽视生产力的作用,甚至认为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对地理环境的作用持虚无主义态度,是与地理环境决定论对立的另一极端。

14、唯意志论:

过分强调人在人地关系中的主动作用。

认为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界的依赖性已大大减弱甚至微不足道。

人类征服自然的巨大胜利使他们陶醉,忘掉了需要尊重自然规律,忘掉了自然可能产生反作用和报复。

15、协调论:

主张分析人与环境的关系,认为人地关系应以谋求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之间的和谐为目标。

16、简述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要求以及原则。

概念:

可持续发展是既需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旨在促进人类之间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要求:

保证公民有效地参与决策的政治体系;在自力更生和持久的基础上能够产生剩余物资和技术知识的经济体系;为不和谐发展的紧张局面提供解决方法的社会体系;尊重保护发展的生态基础义务的生产体系;不断寻求新的解决方法的技术体系;促进可持续性方式的贸易和金融的国际体系;具有自身调整能力的灵活的管理体系。

原则:

发展:

没有发展就不可能持续。

协调:

在发展过程中,注重经济增长与资源存量、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协调,注重区域之间的协调。

不协调就谈不上持续。

注重“效率”与“公平”的问题。

持续:

时间上的持续。

第四章复习题

1、名词解释

文化区:

具有某种共同文化属性的人群所占据的地区,在政治、社会或经济方面具有独特的统一体功能的空间单位。

文化区的概念是从地区的文化差异而来的,同一个文化区总有在文化上均一的共性,具有相似的文化特质和文化复合体。

形式文化区:

一种或多种共同文化体系的人所居住的地区。

区内有文化核心,即该文化最先出现的地方,从核心向外越远则文化体系越弱,故分布区边界不明显。

机能文化区:

在政治上、社会上或经济上具有某种机能作用的地区,如一个行政区、教区或经济区都可视为一个机能文化区。

实现机能的组织所在地即文化核心区,由于机能作用范围明显,故有明确边界。

文化特质:

文化的最小单元,即文化的某个项目,不论它是人的某一行为还是使用的某一工具,都是文化特质。

文化复合体:

相关的文化特质的集合构成文化复合体,各种文化复合体包含的文化特质数目并不相同。

文化体系:

一些相关的文化复合体集合起来,便形成一个文化体系。

文化区:

具有某种特定文化体系的人群聚居区就是一个文化区。

文化大区:

若干个具有共同性的文化区可归为一个文化大区。

文化源地:

人类重要的思想和行为最先形成的地方称为文化源地。

从一个文化源地形成若干个文化复合体,往往超出该文化区而传布到的其他文化区。

文化扩散:

又称文化传播,是指思想观念、经验技艺和其他文化特质从一个社会传到另一个社会、从一地传到另一地的过程。

扩展扩散:

在一个核心地区发展起来的一种新观念或新创造逐步向外扩散,使得接受这种文化的人和出现的地区越来越多。

传染扩散:

如同疾病传播那样不分等级地传播给每一个地区社会所有接触者。

等级扩散:

从最先接受的某一阶层传播到另一社会阶层的人,或通过中心地系统从某一级城市向次一级城镇传播,或按相反的等级序列传播。

刺激扩散:

接受者受新文化启发创造出新的文化。

迁移扩散:

通过个人或群体的迁移活动,把新观念或新工艺带到新的地区。

这种扩散作用不仅传播距离远,而且同原文化区之间有很大间隔。

文化生态学:

文化生态学指用人类生存的整个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生态理论研究文化产生、发展规律。

主张将文化放到一定区域的整体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去探究它的生长规律,即人类如何适应环境而创造了具有特殊形貌的文化模式。

文化(空间)整合:

指区域内不同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融合而趋于一体化的过程。

2、文化地理学是研究人类各种文化现象的空间分布、地域组合及文化区域系统的形成、演变和发展规律的一门人文地理学分支学科。

3、文化区的类型:

一般分为形式文化区和机能文化区。

4、世界古文明中心有5处:

中国古代的黄河中下游;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印度河流域西北部的古印度;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古文明中心;以秘鲁、墨西哥高原、尤卡坦半岛为中心的美洲印第安古文明中心。

5、文化扩散分为“扩展扩散”和“迁移扩散”。

6、文化景观是某一文化群体利用自然景观的产物。

文化是驱动力,自然区是媒介,而文化景观则是结果。

由于文化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文化景观也会随时间而变化。

随着某种不同外来文化的介入,便开始某一文化景观的更新,或进行某一新的文化附加在原有景观残余之上的演化过程。

7、民族的特征是具有共同的地域和语言、相似的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

8、民俗是民间所创造,又为民间所通行和传习,为人们共同传承的民间风俗。

9、民俗可分为心理习俗、行为民俗和语言民俗。

第五章复习题

1、名词解释

人口地理学:

人口地理学是研究各种人口现象的地域特征、区间差异、区际联系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它以人口过程的空间形式及其运动规律作为自己特有的研究领域。

强调人口的地域特征与地区差异。

研究人口现象地域特征形成及发展的各种制约因素,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胡焕庸线:

黑龙江的瑷珲-云南的腾冲。

此线东南,面积占42.9%,人口占94.3%;此线西北,面积占57.1%,人口仅占5.7%。

人口密度:

单位面积上的居住人口数,是衡量人口分布的主要指标之一(人/km2)。

城市人口密度和距离之间是负指数关系。

人口转变:

指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过渡。

(旨在揭示不同类型的国家或地区的人口转变过程与经济再生产类型之间的相关规律。

性别构成:

反映一定区域内男女人口数量的比例关系。

一般用“性别比”表示,公式为性别比=(男性人数/女性人数)×100

性别比:

年龄构成: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时间各个年龄组人口在其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

人口年龄金字塔分为3种类型:

即山形(年轻型)、钟形(成年型)、瓮坛形(老年型)

人口迁移:

泛指人们为了某种原因离开自己的居住地,其时间或长或短,距离或远或近,或者返回或者终身不再返回,各种形式的人口空间位移现象。

户籍人口:

以户口所在地进行统计,与实际人口之间有一定的偏差,因为它包括了户在人不在的情况。

2、简述世界人口增长过程。

在15世纪之前,世界人口增长极为缓慢。

15世纪及其以后,世界人口增长开始加速。

在15、16、17、和18世纪,世界人口分别增长了28.2%、11.9%、47.5%和80.6%。

尤其是从18世纪后半叶的工业革命开始,世界人口增长幅度明显加大。

世界人口每增长一个10亿,所用时间在逐渐缩短。

第1个10亿,用了近100万年的时间;从19世纪初至1930年,第2个10亿用了100多年;从1930年至1960年,第3个10亿用了30年;从1960年至1975年,第4个10亿只用了15年;从1975年至1987年,第5个10亿用了12年;从1987年到1999年,第6个10亿用了12年。

1999年10月21日被联合国定为“世界60亿人口日”。

80年代以后,世界人口增长率下降,但由于人口基数量巨大,在不久的将来世界人口总量还要持续增长。

3、简述世界人口分布特点。

88.5%集中在北半球;各洲之间分布不平衡。

亚欧两洲人口共占世界人口的73%,面积只占全球陆地面积的36%;表现出明显的中低纬指向(主要集中在北纬20~60度)、近海岸指向和平原指向的特点。

4、简述中国人口分布特点。

人口东部多,西部少;人口平原、盆地多,山地、高原少;各地区人口密度因地貌差异而变化

5、Clark人口密度分布的负指数模型的几何意义。

几何意义:

随着与城市中心间距离的增加,曲线靠前的部分较为陡峭而靠后的部分较为平缓,即人口密度在城市相对繁华地带衰减较大,而在城市边缘地带则变化不大。

6、分析影响人口增长与分布的因素。

(1)自然环境的影响:

自然环境的优劣状况对人口发展、人口分布、人口密度会产生重大影响。

(2)自然资源的影响:

包括环境资源、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3类,其中土地、淡水、森林和能源对人口发展影响较为突出。

(3)人口构成的影响:

性别构成、年龄构成、文化构成(4)人口政策的影响:

鼓励人口增长的人口政策(发达国家)、抵制人口增长的人口政策(计划生育,不发达国家)

7、简述兰迪的“三个序列”理论。

第1序列(原始阶段):

极高的出生率、极高的死亡率和极低的自然增长率;

第2序列(中间过渡阶段):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

第3序列(现代阶段):

先是死亡率持续下降、出生率维持不变、人口增长加速;后是出生率也开始下降、自然增长率由高又转入低。

8、简述诺特斯坦的“人口转变”阶段。

第一阶段(人口高增长阶段):

出生率维持高水平而死亡率已经开始持续下降,人口增长加速;第二阶段(人口过渡增长阶段):

死亡率继续下降、出生率开始下降、人口增长仍然迅速,但已开始减速;第三阶段(低增长阶段):

死亡率和出生率都下降到较低水平,人口增长缓慢。

9、简述布莱克的“五阶段”模式。

高位静止阶段(HS):

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达到均衡,人口增长处于静止状态

早期扩张阶段(EE):

死亡率先于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逐渐加速;

后期扩张阶段(LE):

死亡率继续下降并达到最低水平,出生率开始下降,人口增长扩张至最快后减速;

低位静止阶段(LS):

死亡率和出生率先后降至低水平并重新达到均衡,人口增长再次处于静止状态;

减退阶段(D):

出生率继续下降并开始低于死亡率,人口呈现负增长状态(存在争议,少数发达国家出现)。

10、分析中国人口转变历程。

(1)加速增长阶段:

建国前至1958年,死亡率由较高持续下降至很低水平(10‰),出生率由维持在高水平(30‰),人口增长持续加速。

(2)负增长阶段:

1959-1961年,出生率猛跌,死亡率猛升,自然增长率降至负值,人口负增长。

(3)高速增长阶段:

1962-1970年,死亡率继续下降至7-8‰,出生率则始终高于30‰,人口高速增长(出生率高-传统生育观)

(4)减速增长阶段:

1971-1980,死亡率维持在低水平不变,出生率持续下降,人口减速增长(计划生育政策使出生率下降)。

(5)波动增长阶段:

1981-1992年,死亡率出现低水平,出生率出现两次波动(第一次顶峰在1982年,达21.1‰;第二次顶峰在1987年,达23.33‰),人口波动增长(恰逢两次经济改革)。

(6)持续增长阶段:

1992至今,死亡率基本稳定在较低水平,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人口持续增长。

11、人口年龄金字塔的概念及类型。

人口年龄金字塔:

横坐标表示各年龄组男性和女性人口数或比例,纵坐标表示各年龄组。

分为3种类型:

即山形(年轻型)、钟形(成年型)、瓮坛形(老年型)

12、分析16~20世纪世界人口迁移大势

13、分析人口迁移的规律性。

主要包括:

迁移机制律-改善生活是迁移的主要动力;城乡迁移律-城市化过程中乡村人口大量迁入城市;人口结构律-性别结构男性多,年龄结构青年多;迁移距离律-迁移量与距离成反比;圈层递补律-人口迁移的递补现象;双向迁移律-正向迁移与反向迁移并存;居住集聚律-移民居住集聚性与文化差异

(1)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更大

(2)城乡迁移律

扎林斯基:

人口增长与人口城乡间迁移关系5阶段

1.高生育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低迁移率

2.高生育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从乡村到城市迁移率高

3.低生育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从乡村到城市的迁移率下降,城市之间的迁移率增加

4.自然增长率趋于零-城市间的迁移率进一步增加

5.寿命延长、人口老年化加剧-城市间的迁移率和城市到乡村的迁移率增加

我国进入高生育率、低死亡率阶段后,城市化进程相对滞后,乡村人口高速增长压力较大。

(3)人口迁移的结构律

人口迁移以男性为主,但与迁入区的工业发展类型具有较明显的关系(轻工业则女性多)。

以青年人为主。

青年人工作时间长,易使迁入地收入超过“超出地收入+迁移成本”。

(4)迁移量与距离成反比

同样距离下,两地的生活水平相差越大,人口迁移率越高;中介障碍(政治、文化与自然)的影响;人口素质的影响:

迁移能力与迁移距离和人的素质成正比。

(5)人口迁移的圈层递补现象

人口迁移在地域上有圈层性:

如农村-小城镇-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

人口迁移圈层除递补式外,也有跳跃式;为了追求生活质量,圈层迁移方向也可以逆转(郊区化、逆城市化)。

(6)人口迁移的双向性

人口迁移不是单向的,存在反向回流。

(7)人口迁移的居住集聚律

移民要么与当地居民融合,要么保持相对的集聚性。

迁入地与迁出地的文化差距越大,移民居住的相对集聚性越强。

14、针对不同类型的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