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对人体的生理功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428106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73 大小:158.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钙对人体的生理功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钙对人体的生理功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钙对人体的生理功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钙对人体的生理功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钙对人体的生理功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钙对人体的生理功能.docx

《钙对人体的生理功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钙对人体的生理功能.docx(7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钙对人体的生理功能.docx

钙对人体的生理功能

第一章认识烟、酒、茶、毒,拒绝不良嗜好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因为生命只属于我们一次。

生命是化学反应的产物,化学来自于生活,生命和生活离不开化学。

一个人如果不懂得生活中的化学常识,那么他的生活就方式就与愚昧无知的古人的生活方式没有什么区别了。

本章向你介绍了许多生活中的化学常识,希望你的生活更加美好。

第一节    吸烟的危害

1、烟中的有害物质

吸烟危害健康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不同的香烟点燃时所释放的化学物质有所不同,但主要数焦油和一氧化碳等化学物质。

香烟点燃后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大致分为六大类:

(1)醛类、氮化物、烯烃类,这些物质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2)尼古丁类,可刺激交感神经,引起血管内膜损害。

(3)胺类、氰化物和重金属,这些均属毒性物质。

(4)苯丙芘、砷、镉、甲基肼、氨基酚、其他放射性物质。

这些物质均有致癌作用。

(5)酚类化合物和甲醛等,这些物质具有加速癌变的作用。

(6)一氧化碳能减低红血球将氧输送到全身去能力。

2、吸烟对人体的危害

一个每天吸15到20支香烟的人,其易患肺癌,口腔癌或喉癌致死的机率,要比不吸烟的人大14倍;其易患食道癌致死的机纺比不吸烟的人大4倍;死于膀胱癌的机率要大两倍;死于心脏病的机率也要大两倍。

吸香烟是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主要原因,而慢性肺部疾病本身,也增加了得肺炎及心脏病的危险,并且吸烟也增加了高血压的危险。

烟的烟雾(特别是其中所含的焦油)是致癌物质——就是说,它能在它所接触到的组织中产生癌,因此,吸烟者呼吸道的任何部位(包括口腔和咽喉)都有发生癌的可能。

尼古丁能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烟草的烟雾可能是由于含一氧化碳之故,似乎能够促使动脉粥样化累积,而这种情形是造成许多心脏疾病的一个原因,大量吸烟的人,心脏病发作时,其致死的机率比不吸烟者大很多。

大多数吸烟者喜欢将一定量的烟教养吞下,因此消化道(特别是食道及咽部)就有患癌疾的危险。

肺中排列于气道上的细毛,通常会氢外来物从肺组织上排除。

这些绒毛会连续将肺中的微粒扫入痰或粘液中,将其排出来,烟草烟雾中的化学物质除了会致癌,还会逐渐破坏一些绒毛,使粘液分泌增加,于是肺部发生慢性疾病,容易感染支气管炎。

明显地,“吸烟者咳嗽”是由于肺部清洁的机械效能受到了损害,于是痰量增加了。

膀胱癌可能是由于吸入焦油中所含的致癌化学物质所造成,这些化学物质被血液所吸收,然后经由尿中样出来。

吸烟的危害!

3、香烟是生命最凶恶的杀手

——中国消费者协会1999年第13号消费警示

吸烟有害健康,尽人皆知。

然而,不少人你说你的,我吸我的。

有的甚至觉得吸一支烟只少活几秒钟,抽一辈子烟也少活不了两年,毫不在乎。

更可怕的是,当前我国的烟民队伍在扩大,烟民的人均年龄在降低,女烟民在增加,每天平均吸烟的支数在增多,因吸烟导致各种疾病进而死亡的人数也在增加……大量事实说明,吸烟对人们健康的危害,已成为世界公害之一。

烟草中到底含有哪些毒物?

吸烟到底能引起哪些疾病?

它又是怎样毒害人体的?

为什么世界各国都采取控烟措施?

医学科学界对这方面的研究从未停止过。

据检测,香烟不完全燃烧过程中要发生一系列的热分解和热合成化学反应,形成大量的新物质,其有害成分达3000余种,其中致癌、促癌物就多达30余种。

人们常说的尼古丁、烟焦油仅是这些有毒物质中的一部分。

以这两种物质为例,前者使吸烟者成瘾,从而不断受害,后者是通过在体内特别是肺内的沉积,渐成“超级杀手”。

试验证明,一支香烟所含尼古丁可毒死一只小白鼠;20支香烟中的尼古丁可毒死一头牛;人的致死量是50毫克-70毫克,相当于20-25支香烟尼古丁的含量。

如果将一支雪茄烟或三支香烟的尼古丁注入人的静脉内,3-5分钟即可致死。

烟焦油致癌和促癌物为多环芳烃和玢类化物,这些物质可以沉积于肺内,经多年积累,就有可能发生癌变。

年龄45岁、烟龄20年的人比不吸烟者患肺癌的高出10倍以上。

吸烟还可以引起急性中毒死亡,我国早已有吸烟多了就摔倒在地,口吐黄水而死亡的例子,崇祯皇帝为此曾下令禁烟,前苏联曾有一名青年第一次吸烟,吸一支大雪茄后死去。

英国一名长期吸烟的40岁的健康男子,因从事一项重要工作,一夜吸了14支雪茄和40支香烟,早晨感难受,经医生抢救无效死去,法国一个俱乐部举行了一次吸烟比赛,优胜者在他吸了60支纸烟,未来得及领奖即死去,其他参加比赛都因生命垂危,到医院抢救。

吸烟造成的社会危害也不可小视。

因吸烟点火乱扔未熄灭的烟头,造成火灾的案例屡见报端,最典型的莫过于1987年5月大兴安岭森林火灾。

此次大火共造成69.13亿元的惨重损失。

事后查明,这次特大森林火灾,最初的五个起火点中,有四处系人为引起,其中两处起火点是三名“烟民”烟头引燃的。

据悉,由中外医学科学家共同协作,在我国进行了有史以来涉及125万人的吸烟与死亡关系的规模最大的调查。

调查表明:

在中国男性人群中,由于吸烟而死亡的人数正急剧增加。

如果说目前的吸烟状况持续下去,那么中国将面临吸烟所致疾病的大规模流行,三分之一的年轻男性最终将因吸烟而死亡。

在中国,目前每天有2000人因吸烟而死亡。

其中大部分是男性。

到2025年,因吸烟致死者的人数将上升到每年200万人;到2050年将增加到300万人。

一位专家担忧地说:

“不幸的是,在中国,许多人严重地低估了吸烟的危害性。

1996年进行的全国吸烟行为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大约有三分之二的人认为吸烟的危害很小或根本无害,将近60%的人不知道吸烟可导致肺癌,96%的人不知道吸烟可引起心脏病。

“另一位专家提供了更可怕的信息;目前,我国9-12岁的少年中约有10-15%吸烟;12-15岁的初高中学生中约有35%以上吸烟;16岁以上的高中生、大学生中吸烟者占75%。

就全国而言,平均开始吸烟的年龄1996年比1984年提前了3岁。

年龄最小的烟民仅7岁。

人均每天的吸烟支数:

1952年为1支,1972年为4支,而1992年则达到了10支,女性烟民由下降期转入了回升期,目前约占3%,且呈年轻化趋势。

迄今为止,已知的与烟草有关的疾病已超过25种。

烟草所致的急性危害包括缺氧、心跳加快、气喘、阳痿、不孕症以及增加血清二氧化碳浓度。

吸烟的长期危害主要是引发疾病和死亡,包括心脏病发作、中风、肺癌及其他癌症。

研究表明,吸烟不仅危害吸烟者本人,而且危及间接吸烟者多种同样的病,特别对婴幼儿危害更大棗可导致急性死亡、呼吸道疾病及中耳疾病等。

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在世界范围内,死于与吸烟相关疾病的人数将超过爱滋病、结核、难产、车祸、自杀、凶杀所导致死亡人数的总和。

为了消费者健康,让大家对我国烟草质量有一个全面了解,更好地推动控烟工作,中国消费者协会对15个品牌的香烟进行了比较试验。

从比较试验的结果看,主要质量指标都符合国家标准且将烟焦油、烟碱量标识在包装盒上并载有“吸烟有害健康”警句。

但同国外香烟标准相比,我国香烟所含的烟焦油、烟碱量均高于国外同类产品,这说明对目前市场符合国家标准的烟草的危害不可低估。

由于烟草中的尼古丁(烟碱)有很强的成瘾性,要更多的人很快地戒掉它也不是件易事。

我们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谈危害,旨在警示消费者特别是吸烟的消费者要珍惜生命、维护健康,坚决抽烟,主动戒烟。

 

第二节饮酒与健康

1、 我国酿酒的历史回顾

我们中华民族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我国的酿酒工艺的历史源远流长。

居李日华所著的《蓬拢夜话》中记载:

“黄山多猿猱,春夏采花于石洼中,酝酿成汤,闻数百步”,这就是最原始的酒,是经野生花果堆积于高温季节自然发酵而成花蜜果酒,或称“猿酒”。

《礼记·月令仲夏》中云:

“秫稻必齐,曲糵必时,湛傺必洁,水泉必香,火齐必得”,这就是后来所说的“古遗方法”。

从现代观点看,我国应用霉菌糖化谷物酿酒,大约可以溯源到五千多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当时的我国劳动人民已经掌握酿酒技术了。

2、 酒精的性质

酒精(化学名叫乙醇)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分子式是C2H5OH,它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嗅之有特有的醇香气味。

酒精易燃烧,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能。

它能发生脱水反应和脂化反应等。

3、 白酒中的有害成分及其卫生指标

在白酒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有害物质,有些是从原料带来的,另一些是在酿造过程中产生的。

因为白酒是饮用的,关系到人民的健康,所以国家对有害物质做了严格的规定,现将白酒中的有害成分及卫生指标分述如下:

(1)甲醇

甲醇对人体有很大的毒性,食入4-10克就可引起严重中毒。

甲醇的急性中毒表现有恶心、胃痛、呼吸困难、昏迷等症状。

少量的甲醇会引起慢性中毒,表现为头晕、头痛、视力减退(不能矫正)视野缩小,严重者可双目失明,以及耳鸣等症状。

甲醇在人体内有蓄积作用,不易排出体外,在人体内氧化成甲醛和甲酸,而甲酸的毒性比甲醇大6倍,甲醛的毒性比甲醇大30倍。

正因如此,国家对白酒中甲醇的含量做了严格的规定:

粮食白酒甲醇的含量不能超过0.12克/100毫升。

薯类和代用原料的白酒,不能超过0.12克/100毫升。

(2)醛类

白酒中的醛类主要是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

主要是甲醛、乙醛和糖醛。

乙醛的毒性是乙醇的10倍,糖醛相当于乙醇的83倍。

经常饮用含乙醛高的酒容易成瘾。

甲醛的毒性最大,饮含有10克甲醛的酒,就可以使人死亡。

国家规定:

一般白酒总醛量不易超过0.02克/100毫升(以乙醛计)。

(3)杂醇油

杂醇油虽是白酒的重要香气成分之一,但如果含量较高,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杂醇油的中毒和麻醉作用均比乙醇强,使饮用者头痛、头晕,所谓的饮酒上头主要就是杂醇油的作用。

杂醇油的毒性作用随着分子量的增大而加剧.丙醇的毒性是乙醇的8.5倍,异丁醇为乙醇的8倍,异五醇为乙醇的19倍,杂醇油在人体内氧化速度很慢,停留时间长,故容易使人长醉不醒。

国家规定:

白酒中的杂醇油的总量不能超过0.15克/100毫升(以戊醇计)。

(4)铅

铅是有毒的重金属,含量0.04克就可引起急性中毒,发生急性中毒的事故较少,主要是慢性中毒,表现为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四肢无力、贫血等。

国家规定:

铅含量不易超过1ppm。

(5)氰化物

白酒中的氰化物主要与原料有关,如用木薯或野生植物酿酒,在酿造过程中分解为氢氰酸。

氰化物有剧烈的毒性,饮用者轻者中毒,重者死亡。

国家规定:

木薯白酒中氰化物含量不能超过5ppm(以氢氰酸计),代用原料的白酒中氰化物含量不能超过2ppm。

4、饮酒一定要适度

饮烈性酒通过口腔、食道、胃、肠粘膜,便可吸收到体内各种组织和脏器中,并在5分钟内出现在血液中,30--60分钟,血液中的浓度可达到最高点。

吸收率与酒精度的关系是:

酒精度越高吸收得越多越快。

空腹饮酒必饱腹饮酒的吸收率要强得多,这是因为胃内有食物时可以稀释冲淡酒精度。

少量的饮酒不仅可以增加食欲,而且兴奋神经和精神,因而产生精神愉快、心理高兴的感觉,还有助于解除疲劳,恢复体力。

过量饮酒是危害极大。

李时珍曾说:

“少饮和血行气,醒神御风,消愁迁兴,痛饮则伤神耗血,损胃无精,生痰动火。

”《饮膳要正》中云:

“酒味甘平,大热有毒,主行药势,杂百邪,通血脉,厚胃肠,消忧愁,少饮为佳,多饮伤神损寿,易人本性,其毒甚也,饮酒过量,丧生之源。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酒精对人体的适当用量是每公斤体重0.5~1.0克为宜过量饮酒就会出现慢性急性酒中毒,给人体带来极大的危害。

5、 酒精中毒

酒精中毒分为慢性酒精中毒和急性酒精中毒两种:

(1)长期过量饮酒可导致酒精中毒。

慢性酒精中毒有以下特征:

①、对酒精的耐受性

长期过量饮酒,使肝内乙醇代谢酶活性增强,逐渐产生对乙醇的耐受性,血中乙醇达33mmol/L时仍不发生急性酒精中毒现象,因达不到所追求的状态,饮酒量就要加大,使饮酒量不断增加,形成恶性循环。

②、对酒精的依赖性

一旦停止饮酒即发生戒断综合征,表现为恶心、呕吐、出汗、幻觉、失眠、焦虑、震颤、谵妄、抽搐,甚至癫痫样发作。

③、神经-精神损害

酒精中毒者常发生Korskoff精神病、Wernicke脑病、一时性黑蒙、酒精中毒性痴呆。

柯萨可夫(Korskoff)精神病:

缓慢起病,常在以此或多次震颤谵妄发作后发生,以记忆障碍为主,(其中近记忆障碍显著,并有错构或虚构)可有欣快、懒散、定向障碍等症状。

重者智能减退,并常拌有周围神经炎的症状和体征;Wernicke脑病:

一次过量饮酒后突然发生谵妄、昏睡、或肌肉抽搐、或眼球麻痹、去大脑强直或昏迷。

严重酒精中毒者尸解可见显著的大脑萎缩。

④、行为障碍

饮烈酒、豪饮、晨饮、偷饮,不顾健康禁忌照样过量饮酒,生活方式也是以饮酒为中心。

⑤、心理障碍

酗酒者多数在开始饮酒时有心理问题,饮酒是为了解决一下这些问题,如焦虑、愤怒、怨恨、嫉妒、沮丧等。

饮酒后可暂时逃避现实,可饮酒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结果又导致了对饮酒及饮酒后的行为感到内疚,想戒酒又不能自拔。

逃避现实的心理与内疚的心理交互发展,结果自暴自弃,除饮酒外对一切事物都不感兴趣。

⑥、并发症

长期大量饮酒可产生一些并发症,如肝硬化、胰腺炎、胃炎、心肌病、贫血等。

慢性酒精中毒的神经心理损害是逐渐发展的,早期的临床表现是很轻微的,常不被人注意,在日常生活中也无异常表现,但通过神经心理测验可测出异常表现。

慢性酒精中毒病人的早期神经心理损害是记忆障碍,主要是外显记忆和回忆记忆信息来源的能力下降,随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主要表现是学习、抽象、思维灵活性、注意力、视觉空间协调性、视觉运动协调性、空间知觉等方面能力下降,还有夸大主观评价、缺乏理性和缺乏自知之明。

(2)、急性酒精中毒的表现及处理

急性酒精中毒分为三个时期:

①、兴奋期。

饮酒者多数表现为面色发红,这是因为酒精作用于血管是血管扩张的一种现象,但也有的人因为血管收缩而表现为脸色苍白。

心理上的感觉是精神兴奋、毫无顾虑,甚至出现粗野无理、感情冲动的反常行为。

②、失调期。

醉酒者在动作方面表现为行动笨拙,身体平衡难于保持,所以会出现行动蹒跚,举步不稳,这就是神经系统被酒精麻醉而失去调节平衡的原因。

在思想意识方面表现为反应迟钝、语无伦次、含糊不清等。

③、昏睡期。

随着酒精继续向血液浸透渗入,神经被麻醉,记忆力丧失,随之就进入了昏睡期。

表现为:

颜面苍白、皮肤湿冷、瞳孔扩大、脉搏增快,呼吸缓慢而有鼻声。

在处理方面,一般轻度醉酒者大多数不需治疗,经过昏睡后即可自愈,不过在血管扩张期,需对身体进行保温以维持正常的体温。

如果醉酒者有吞咽动作时,可以给醉酒者灌饮盐水、糖水、醋或10%的碳酸氢钠溶液。

若醉酒者已经丧失吞咽功能,呈昏迷状态,则应该立即送医院抢救。

6、 营养酒概说

(1)啤酒。

啤酒的营养十分丰富。

据测定,啤酒中含17种氨基酸,其中包括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

啤酒的发热量较高,1升12度啤酒产热量425大卡,相当于250克面包。

啤酒中还富含B族维生素拉VB1、B2、B6、PP、泛酸、叶酸等。

这些营养物极易被人体吸收,所以啤酒又有“液体面包”称。

1922年7月1日,在墨西哥召开的世界营养食品会议上,啤酒被正式列为营养食品。

因此常饮啤酒对人体健康有益。

(2)黄酒。

黄酒是我国古老的饮料酒之一,含有糖、氨基酸、维生素等养分。

尤以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较多。

例如著名的山东即墨老酒,含氨基酸多达17种.其中“必需氨基酸”有7种,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在民间,妇女分娩后常饮黄酒或用其炖煮鸡、肉等食之,以补养身体。

(3)葡萄酒。

葡萄酒含糖量较高(甜型酒)酒含葡萄糖和果糖并可为人体直接吸收。

葡萄酒中的维生素含量十分可观,特别是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B12。

维生素B12治疗恶性贫血的作用,所以常饮葡萄酒能养血补气。

我国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早就指出,葡萄酒有“暖腰肾,驻颜色,耐寒”等作用。

“驻颜色”即补血之意。

恶性贫血患者适量饮用该酒有益。

在欧洲一些国家,人们常给孩子饮用热葡萄酒来治疗感冒。

美国杂志曾报道,葡萄酒对精力不足、身体虚弱及失眠患看来说,是一种良好的补药,且每日少量饮用,对慢性胃炎有疗效。

(4)其他各种果酒。

如苹果酒,桔子酒等,大多含有原料果实的营养成分,所以均有一定的营养价值。

酒的化学知识及其它

一、酒的化学知识:

酒是多种化学成份的混合物,酒精是其主要成份,除此之外,还有水和众多的化学物质。

这些化学物质可分为酸、酯、醛、醇等类型。

决定酒的质量的成份往往含量很低,但种类却非常多。

这些成份含量的配比非常重要。

  饮料酒中都含有酒精,酒精的学名是乙醇,分子式:

CH3─CH2─OH,分子量为46.

  糖转化成乙醇的化学反应式:

  C6H12O6→2CH3CH2OH+2CO2

二、酒在人体内的吸收:

酒精无需经过消化系统而可被肠胃直接吸收。

酒进入肠胃后,进入血管,饮酒后几分钟,迅速扩散到人体的全身。

酒首先被血液带到肝脏,在肝脏过滤后,到达心脏,再到肺,从肺又返回到心脏,然后通过主动脉到静脉,再到达大脑和高级神经中枢。

酒精对大脑和神经中枢的影响最大。

  人体本身也能合成少量的酒精,正常人的血液中含有0.003%的酒精。

血液中酒精浓度的致死剂量是0.7%。

三、酒的度数:

 酒的度数表示酒中含乙醇的体积百分比,通常是以20℃时的体积比表示的,如50度的酒,表示在100毫升的酒中,含有乙醇50毫升(20℃).

表示酒精含量也可以用重量比,重量比和体积比可以互相换算.

西方国家常用proof表示酒精含量,规定200proof为酒精含量为100%的酒.如100proof的酒则是含酒精50%.

四、啤酒的度数:

啤酒的度数则不表示乙醇的含量,而是表示啤酒生产原料,也就是麦芽汁的浓度,以12度的啤酒为例,是麦芽汁发酵前浸出物的浓度为12%(重量比).麦芽汁中的浸出物是多种成分的混合物,以麦芽糖为主.

啤酒的酒精是由麦芽糖转化而来的,由此可知,酒精度低于12度.如常见的浅色啤酒,酒精含量为3.3-3.8%;浓色啤酒酒精含量为4-5%.

五、干酒和甜酒:

葡萄酒和黄酒,常常分为干型酒和甜型酒,在酿酒业中,用"干"(dry)表示酒中含糖量低,糖份大部分都转化成了酒精.还有一种"半干酒",所含的糖份比"干"酒较高些.甜,说明酒中含糖份高,酒中的糖份没有全部转化成酒精.还有半甜酒,浓甜酒.

六、黄酒的饮法:

黄酒的饮法,可带糟食用,也可仅饮酒汁。

后者较为普遍。

传统的饮法,是温饮,将盛酒器放入热水中烫热,或隔火加温。

温饮的显著特点是酒香浓郁,酒味柔和。

但加热时间不宜过久,否则酒精都挥发掉了,反而淡而无味。

一般在冬天,盛行温饮。

还有一种方法是在常温下饮用。

在香港和日本,流行加冰后饮用。

即在玻璃杯中加入一些冰块,注入少量的黄酒,最后加水稀释饮用。

有的也可放一片柠檬入杯内。

饮酒时,配以不同的菜,则更可领略黄酒的特有风味,以绍兴酒为例:

干型的元红酒,宜配蔬菜类、海蜇皮等冷盘;

半干型的加饭酒,宜配肉类、大闸蟹;

半甜型的善酿酒,宜配鸡鸭类;

甜型的香雪酒,宜配甜菜类。

七、饮葡萄酒的规则:

葡萄酒,一般是在餐桌上饮用的,故常称为佐餐酒(Tablewines).在上葡萄酒时,如有多种葡萄酒,哪种酒先上,哪种酒后上,有几条国际通用规则:

先上白葡萄酒,后上红葡萄酒;

先上新酒,后上陈酒;

先上淡酒,后上醇酒;

先上干酒,后上甜酒.

八、饮酒的最佳温度:

黄酒,适当加温后饮用,口味倍佳,但是究竟多为温度为宜,还没有人做过系统研究.古代用注子和注碗,注碗中注入热水,注子中盛酒后,放在注碗中.近代以来,用锡制酒壶盛酒,放在锅内温酒.一般以不烫口为宜.这个温度约为45-50℃左右.

白酒,一般是在室温下饮用,但是,稍稍加温后再饮,口味较为柔和,香气也浓郁.邪杂味消失.其主要原因是,在较高的温度下,酒中的一些低沸点的成分,如乙醛,甲醇等较易挥发,这些成分通常都含有较辛辣的口味.

葡萄酒:

不同的葡萄酒适宜的饮酒温度有所不同.

白葡萄酒和桃红葡萄酒      8-12℃

香槟酒、汽酒和甜型白葡萄酒   6-8℃ 

新鲜红葡萄酒          12-14℃

陈年红葡萄酒          15-18℃

啤酒:

啤酒是一种低酒度的饮料酒,较适宜的饮用温度7-10℃之间,有的甚至在5℃左右.如果喝黑啤酒,温度更低些,较为流行的做法是将酒置于冰箱内冻至表面有一层薄霜时才拿出来喝.

九、开胃酒、佐餐酒和饭后酒(ApertifWine,TableWine,Liqueur)

中国人喝酒,往往在饭前喝,先上一些冷盘,一边饮酒,一边吃菜,最后干杯,干杯后,有时再来一些米饭或点心,吃饭时和饭后一般是不再饮酒.开胃酒,这是饭前饮的酒,能增加食欲。

适合于开胃酒的酒类品种很多,传统的开胃酒品种大多是味美思(Vermouth)、雪利酒(Sherry),这些酒大多加过香料或一些植物性原料,用于增加酒的风味。

现代的开胃酒大多是调配酒,用葡萄酒或烈性酒作酒基,加入植物性原料的浸泡物或在蒸馏时加入这些原料。

 佐餐酒,是在进餐时饮的酒,常用葡萄酒。

在西方,有喝饭后酒的习俗,饭后酒的种类主要是:

白兰地和利口酒(liqueur)。

利口酒也是一种烈性酒,但其风味是由加入的香料决定的。

制作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将风味料浸泡在烈性酒中,另一种方法是加入香料后进行蒸馏。

都要加入糖浆作为甜味剂。

故利口酒都是甜酒。

十、鸡尾酒和长饮(CocktailsandongDrinks)

鸡尾酒和长饮都是混合酒。

以烈性酒为基酒,加入香料酒、鸡蛋、果汁、冰块和

糖水等混合而成。

烈性酒可采用威士忌、白兰地、兰姆酒、俄得克等。

我国也常用中国名酒如茅台酒、剑南春、五粮液等白酒作基酒。

鸡尾酒又可分为餐前、餐后鸡尾酒或香槟鸡尾酒,用于不同的场合。

鸡尾酒和长饮的配制方法相似。

区别在于各种用料的配比不同。

鸡尾酒,也称为短饮。

一般以蒸馏酒为基酒,其特点是酒度较高,约占总容量的50-70%,香料味浓重,随调随喝,这宜放置过长的时间。

长饮是用烈性酒、果汁、汽水等混合而成的低酒精饮料。

配料中酒较少,饮料较多,比鸡尾酒淡。

可放置较长时间。

十一、金酒(Gin)

金酒是一种再制酒,它是用高酒度的中性酒为酒基,加入桧属植物的浆果或其它风味料,再次蒸馏后得到的产品。

配制的金酒无须再次蒸馏,是用桧属植物的香油或其它风味料调配而成的。

十二、俄得克(Vodka)和兰姆酒

俄得克是一种中性烈性酒,无色、无味,无香气及无任何特征。

在制造时,经过多次蒸馏,或蒸馏后用活性碳处理。

在俄得克中加入某种风味料,该酒就具有这种风味料的特征,因而也用这种风味料的名称命名。

兰姆酒是用甘蔗汁或糖蜜为原料,经发酵、蒸馏而得到的烈性酒。

在靠近赤道的一些国家产量较大。

水果为什么可以解酒

饮酒过量常为醉酒,醉酒多有先兆,语言渐多,舌头不灵,面颊发热发麻,头晕站立不稳……都是醉酒的先兆,这时需要解酒。

不少人知道,吃一些带酸味的水果或饮服1--2两干净的食醋可以解酒。

什么道理呢?

这是因为,水果里含有机酸,例如,苹果里含有苹果酸,柑橘里含有柠檬酸,葡萄里含有酒石酸等,而酒里的主要成分是乙醇,有机酸能与乙醇相互作用而形成酯类物质从而达到解酒的目的。

同样道理,食醋也能解酒是因为食醋里含有3--5%的乙酸,乙酸能跟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

尽管带酸味的水果和食醋都能使过量乙醇的麻醉作用得以缓解,但由于上述酯化反应杂体内进行时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因此,防醉酒的最佳方法是不贪杯。

 

解酒良方十六则

饮酒,贪杯者一定要控制自己的饮量,别把自己的健康和生命去当儿戏。

下面介绍一些解酒的方法,不妨一试。

1香蕉:

饮酒过量中毒轻者,立即煮香蕉3-5个,稍冷后吃下,可清热凉血,润肺解酒。

2西瓜:

1次口服西瓜汁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