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基础过关训练上.docx
《七年级地理基础过关训练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地理基础过关训练上.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地理基础过关训练上
第一章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1.我国古代人们凭直觉和臆想提出了“”;最早提出地球是球形的古希腊的学者是。
2.1519—1522年,率领船队首次实现了环球航行一周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
3.1961年4月,苏联“东方红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宇航员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亲眼目睹地球是个球体的人。
4.地球的极半径是千米,赤道半径是千米,平均半径
千米,赤道周长约千米,表面积约平方千米,地球的实际形是。
第二节地球仪和经纬网
1.人们依照地球形状,按照一定的缩小,而制成地球的模型是。
2.在地球仪上,地轴是人们假想的地球轴,地轴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为
,则另一点为南极。
3.赤道是地球表面与南、北极点距离且与地轴的大圆圈。
4.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弧线,叫经线,又称。
经线指示方向。
5.在地球仪上,把与平行的圆圈,叫纬线,它指示方向。
赤道是
的纬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长度逐渐。
6.为了区别每一条经线,人们给经线标注了度数,这就是。
7.国际上规定,通过英国伦敦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为0°经线,也称
。
从0°经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分别属于和。
8.为了区别每一条纬线,人们给它们标注了不同的度数,这就是。
9.赤道是划分纬度的起始线,定为,从赤道到南北两极各分作90°。
赤道以北称,以南称。
10.国际上统一使用和的经线圈,作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中国位于半球。
11.把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中国位于半球。
12.人们习惯上将纬度0°----30°称为纬度,纬度30°----60°称为纬度,纬度60°----90°称为纬度。
13.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
第三节地球的自转
1.地球绕着在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
自转的方向是,周期是小时。
2.由于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朝向太阳的半球为
,背向太阳的半球为,地球上有昼夜之分。
3.地球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是。
4.在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比位置偏西的地点看到日出,这样时刻就有了早晚之分。
5.由于经度不同而形成的不同时刻,称为。
第四节地球的公转
1.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着公转。
公转的方向是,公转的周期是1年,约为天。
2.地球公转时,地轴是的,并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其北端始终指向附近。
3.一年之中,我们所感受到的太阳升落的时间、正午时刻物体影子的长短变化……四季的这些变化都是由地球的引起的。
4.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不同,受的情况也不同,从而形成了变化。
南半球与北半球的季节。
5.在每年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在上,这一天为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在上,这一天为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在上,这一天为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在上,这一日为日。
6.人们根据不同纬度地区获得的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分为
、、、、。
7.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是,温带与寒带的分界线是。
8.太阳光照射角度大,地面(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热量;太阳光照射角度小,地面(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热量。
9.在一天之中,(早晨、正午、傍晚)的太阳的高度角最大。
10.一年之中,我们北半球在季正午太阳高度最大,获得太阳热量最;
季正午太阳高度最小,获得太阳热量最。
第二章地图
第一节地图的基本要素
1.地图基本要素是方向、、、。
2.在地图上有东、、、四个基本方向,进一步可分为东北、
、、等方向。
3.在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有三种。
通常,用“上北下,左西右”;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确定方向,指向标的箭头一般指向为;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根据确定方向。
4.在地图上,表示山脉、河流、城市、铁路等所用的包括不同大小、粗细、颜色的点、线、面等。
为了便于理解这些符号的含义,需要用加以说明,这就是图例。
5.在地图上,用来说明、城市、山脉、河流的名称以及、水深等,这些文字和数字叫作。
6.地图上的比例尺是指比缩小的程度。
7.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形式有、、。
8.根据比例尺可以量算图上任意两点的距离。
9.比例尺的大小不同,表示内容的程度不同,表示的
也不同。
第二节地形图的判读
1.一个地点高出的垂直距离,叫海拔,也称;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
2.地表各种各样的形态称为,常见的地形可以分为平原、
、、和等类型。
3.在地图上,把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叫等高线;把水域中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叫等深线。
4.用多条等高线表示地表的地图,叫等高线地形图。
5.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坡缓的地方,等高线。
6.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为;等高线重叠在一起为;两个山峰之间的低地为。
7.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为,向低处凸出为。
8.人们在绘有等高线的地图上,按照不同的,着上不同的褐色、黄色、绿色、蓝色灯颜色,以表示地面的状况,这种地图叫作分层设色地形图。
9.观察分层设色地形图,可以了解某一地区的海拔和,还能直观地看出
的大致趋势,识别出不同的地形类型。
第三节地图的应用
1.地图种类很多,按内容分为和地图。
2.普通地图综合反映某一区域和的一般特征,包括、河流、植被、行政区、城镇、等基本内容。
3.专题地图集中反映种或几种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如农牧业分布、旅游景点分布等。
4.我们要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学会根据选择合适的地图,查找所需的地理信息。
5.阅读地图的一般步骤:
一是看清,二是熟悉,三是阅读地图
内容。
6.使用电子地图收集资料的一般过程:
一是确定出行路线,二是确定,三是进行分类搜索。
第三章海洋和陆地
第一节海陆分布
1.地球表面的陆地面积占地表总面积的,而海洋面积占地表总面积的。
概略地说,地球表面积“海洋,陆地”。
2.从南北半球看,陆地面积大的是;从东西半球看,陆地面积大的是
;但是无论如何划分,任何相等的两个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3.地球上陆地被海洋包围、分隔,其中面积广大的陆地叫,面积较小的陆地叫。
4.大陆与其附近的岛屿合起来称作,人们把全球陆地划分为大洲。
5.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是、、、、
、欧洲和。
6.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为一体,和称。
人们习惯上把
、河、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作为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
7.运河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南美洲和北美洲合称,以
运河为分界线。
8.南极洲绝大部分位于内,四周被大洋所环绕,是一个冰雪覆盖的大陆,也是目前唯一没有居民的大洲。
9.人们习惯上把地球的海洋分为太平洋、、、
四个大洋。
10.太平洋是世界第一大洋,它几乎占全球海洋面积的一半,位于太平洋西部的
海沟,深达米,是世界上海洋中最深的地方;大西洋形状略成“”形,是世界第二大洋;印度洋大部分地处带,形状略成形;北冰洋绝大部分位于内,终年冰封,面积最小、平均水深最浅。
11.海峡是介于陆地之间、两端连接的狭窄水道,它往往成为重要的海上通道。
第二节海陆变迁
1.地表形态发生着个种各样的变化。
陆地可能变成,海洋可能变成
;平地可以抬升为,高山可能变成。
2.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地壳运动、等;此外也能引起海陆的变化,如荷兰的、日本的。
3.大陆漂移学说是德国科学家提出来的,他认为2亿年前,地球上只有块大陆,后来大陆成数块,并缓慢地分离。
经过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4.目前,大西洋正在不断,而太平洋则在不断。
5.20世纪60年代,在大陆漂移学说的基础上,发展形成了学说。
6.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划分成七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七大板块是欧亚板块、
板块、板块、板块、板块、北美板块和南美板块。
7.全球各大板块处在不断地之中。
当板块运动时,分属于不同板块的大陆便出现现象。
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的地壳比较。
8.板块运动,张裂的地方常常形成或海洋;挤压的地方则出现
、岛链或海沟等。
9.世界著名的两大山系,一是横贯大陆南部的阿尔卑斯----
山系,二是由山脉、安第斯山脉等组成的山系。
10.喜马拉雅山脉脉是由板块和碰撞、挤压后隆起而形成的。
11.地震和火山集中分布在沿岸、地带。
第四章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天气
1.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是人们每天都十分关注的话题。
2.天气是一个地方内的大气状况。
3.人们常用、、等语言来描述天气。
4.天气是的,同一时刻不同的地方,天气也会有差别。
5.卫星云图是由和拍摄的图像叠加而成的,它可以真实地反映云层的云雨区域的等信息。
6.在卫星云图上,白色表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绿色表示;蓝色表示海洋。
7.在天气预报图上,有各种各样的天气符号,这些天气符号,都有其含义的,学会识别它们,就能读懂天气预报。
8.这些年来,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符号,在天气预报中出现的频率有所增加,表明当今世界天气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9.我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天气信息,了解,合理安排生产和生活。
10.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生产及业发展,大量物质被排放到空气中,使空气受到污染。
11.空气质量的优劣,一般用空气来表示。
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有利。
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对人体有害。
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差异
1.大气的冷热程度称之为气温,一般用表示,读作。
2.观测气温时,为避免影响和,将温度计放在内,距离地面米处。
3.通常,气温观测一天要进行四次,一般在北京时间2时、时、14时、
时。
若将一天观测几次的气温相加,除以观测次数,就是这一天的
。
4.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气温;在一天中,气温最高出现在
,气温最低出现在。
5.一天中,与的差叫作气温日较差。
6.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气温。
北半球的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
月最低;海洋上月最高,2月最低。
7.一年内的平均气温与平均气温差,叫作气温年较差。
8.等温线是指在地图上将气温的各点连接成的平滑曲线。
9.阅读等温线图,能了解一个地区气温的分布状况。
10.等温线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11.世界气温分布有以下特点:
一是等温线大致沿纬度方向延伸,说明气温由
向逐渐降低;二是同纬度地带,等温线在陆地和海洋程度不同,表明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气温并不一样;三是受分布的影响,北半球的等温线比较弯曲,南半球的等温线比较。
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差异
1.从大气中降落的、、等,统称降水。
降水的主要方式是。
2.气象部门根据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的多少,把降雨分为、、
、等不同等级。
3.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降水量的单位是。
4.一个地区,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通常用各月表示。
5.世界各地降水量季节差异很大,主要有多雨型、多雨型、少雨型等类型。
6.在地图上把降水量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叫。
7.我们阅读等降水量线分布图,可以了解一个地区降水量的分布状况。
8.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基本规律:
附近地区降水量多,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西岸降水;中纬度地带,
地区降水多,地区降水少。
9.一个地区降水量多少,除受纬度位置、位置影响外,还受地形的影响。
10.一般情况下,山地的坡降水多,坡降水少。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1.气候是一个地区的平均天气状况。
2.与天气相比,气候具有性。
如我们这样描述北京的气候;夏季
,冬季,春季多,秋季多晴朗天气。
3.气候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如人们的服饰不同,反映了气候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受气候条件的影响,我国西部以业为主,东部以业为主。
4.世界各地的气候差异主要表现在和两个方面。
5.从全球范围看,赤道附近地区终年,亚欧大陆内部,极地地区终年。
6.热带地区全年,但差异很大。
热带气候类型包括
气候、气候、气候、气候。
7.在北半球,温带地区形成多种多样的气候。
纬度较低的亚热带地区,大陆东岸为气候和气候,西岸为气候;中纬度地区,大陆西岸为气候,东部为气候,大陆内部为气候;纬度较高的地区为气候。
8.寒带气候又称气候,包括和两种类型。
9.冰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和的一些岛屿上,终年
,地面覆盖着很厚的冰雪。
苔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和
的北部边缘地带,长冬无夏,地面生长着和低等植物。
10.在中纬度的高山高原地区,由于较高,形成气候。
第五节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
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
2.不同纬度地带接受的多少不同,导致高低纬度之间
和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3.陆地的水汽主要来自。
因此,距离海洋较近且能受到海洋湿润气流影响的地区,一般降水,远离海洋的内陆,一般降水。
4.陆地和海洋性质不同,陆地吸热快,散热也快;海洋则相反。
在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海洋,冬季相反。
5.一个地区的、、状况和等都对当地气候有很大的影响。
6.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
一般情况下,海拔每升高米,七温下降约6℃。
7.人类活动对气候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一方面,人类活动可以使局部地区气候条件得到;另一方面,人类某些活动,会导致气候,从而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
8.人类的一些活动会导致气候恶化,如大量排放含氟气体,导致极低上空出现
;大量燃烧、等,排放二氧化碳,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9.燃煤排放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在许多地区形成,腐蚀,并对动植物、造成危害。
第五章世界的居民
第一节世界人口
1.2011年10月31日,迎来了“世界亿人口日”。
2.在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十分;18世纪以后,尤其是20世纪以来,速度才大大。
目前,世界人口年均增加约万人。
3.人口增长的快慢,是由与决定的。
4.目前,欧洲、洲、人口增长缓慢;洲、洲、
洲人口增长较快。
5.人口密度是指一地区的人口数。
通常是用来表示人口分布的疏密。
6.亚洲的东部和、以及东部等中低纬度沿海平原地区是人口稠密的地区。
7.世界人口稀少的地区有气候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地区、终年的高纬度地区和地势高峻的。
8.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需要开垦更多的,消耗更多的,给带来更加沉重的负担。
9.人口速度增长过慢、停止增长或出现负增长,会带来人口化、
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等问题。
10.大量的乡村人口涌入城市,会带来住房拥挤、、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
11.人口增长要与的发展相适应,与、相协调。
第二节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
1.根据人类的特征,世界居民可以分为、、
。
世界上所有的人种都是的,没有之分。
2.白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部和部、非洲
部、北美洲中部、南美洲东部沿海及大洋洲。
3.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部和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北部和西部。
4.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的部和部。
5.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工具。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使用不同的语言。
汉语、、、、西班牙语、这六种语言为联合国规定的工作语言。
6.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7.基督教起源于,目前主要集中分布在、、
、,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的宗教。
8.伊斯兰教产生于半岛,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和、非洲的和。
9.佛教产生于,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和。
10.中国伊斯兰教被旧称为、、等,藏传佛教又被称为教。
第三节聚落----人类的聚居地
1.通常,把人类聚居的场所称为聚落,其基本类型有和。
2.乡村和城市不仅是人们的居住场所,也是人们进行和的场所。
3.乡村与城市的外观有很大差异,如范围的大小、建筑物的、道路的
,以及人口数量的多少,汽车流量的大小等。
4.乡村有农村、、、等不同类型,居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5.城市一般分为城市、城市、城市等,居民主要从事
、等工作。
6.城市是由发展演化而来的,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口将在城市里居住、生活和工作。
7.聚落形成和发展受到的影响与制约。
特别是早期的聚落,多选择在自然环境比较优越的地方。
如我国南方,村落多沿着分布。
8.在平原地区,聚落多呈状,规模较大,密度也大;山地、丘陵地区的聚落主要分布在地带,多成状;河流湖泊附近的聚落,多沿着河流两岸和湖泊四周分布,呈状或环状;在沙漠地区,聚落主要分布在上,呈点状或带状。
9.黄土高原地区气候比较,有堆积很厚和性较强的黄土,当地居民因地制宜,建造了具有“”之称的窑洞。
10.聚落的形成与发展也对自然环境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绿树掩映的乡村被所取代,景色迷人的被沥青、水泥所覆盖。
11.世界各地的聚落千差万别,它们既有人类利用和改造大自然的痕迹,也记录并传递着不同时期政治、等信息,是人类的宝贵财富。
12.聚落不但有科学的价值,也有文化的价值,有的聚落被联合国组织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1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8年开始进行世界文化遗产的和命名,至2011年6月,各个国家和地区获得世界文化遗产命名的有项。
14.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如何保护好有价值的聚落,处理好与
的关系,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写出上图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的名称。
ABCDEF
甲乙
写出上图中字母和数字所代表的大洲和大洋。
1②③④
ABCD
EFG。
B大洲与A大洲的分界线、、、
。
A大洲与C大洲的分界线是。
E大洲与F大洲的分界线是
。
写出上图重要纬线的度数。
赤道北回归线北极圈南回归线南极圈。
写出上图字母和数字代表的大洲和大洋。
ABCDEF
G。
1②③④
写出上图字母代表的各大板块的名称。
ABCDEFG。
H半岛是半岛,位于板块内。
I半岛是半岛,位于
板块内。
J是大洋洲面积最大的国家澳大利亚,其位于板块内。
在上图上填出四个节气及其日期。
夏至太阳直射在;冬至太阳直射在;春分、秋分太阳直射在;夏季是、、月份;冬季是、、;春季是、、;秋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