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B卷.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42296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10.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B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B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B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教版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B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教版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B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B卷.docx

《人教版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B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B卷.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B卷.docx

人教版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B卷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B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三个二氧化硫分子:

2SO3

B.铝离子:

Al+3

C.3个氧原子—O3

D.氧化铁—Fe2O3

2.如图是某种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甲和乙两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11∶4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都不变

D.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分子数比为1∶1∶1

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喜旺纯牛奶

B.澄清石灰水

C.稻花香白酒

D.娃哈哈蒸馏水

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量取液体

B.测量物体长度

C.过滤

D.体验氢氧化钠稀溶液的滑腻感

5.室温下,在pH=13的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NH4+、Cl﹣、Na+、SO42﹣

B.Na+、SO42﹣、NO3﹣、CO32﹣

C.K+、Cl﹣、SO42﹣、Na+

D.K+、NO3﹣、Cl﹣、SO42﹣

6.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下列对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空气中的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以用于食品防腐.

B.清新、洁净的空气属于纯净物

C.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发生了化学变化

D.NO2、CO2、SO2和粉尘都是空气污染物.

7.室温下,将等质量的M和N两种金属粉末分别与足量的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M、N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金属活动性N>M

B.相对原子质量M>N

C.产生氢气质量M>N

D.消耗盐酸质量M>N

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原子都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B.阳离子一定是金属离子

C.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不变

D.在物理变化中,分子种类不变

9.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微粒为稳定结构

B.该微粒原子核内有13个质子

C.该微粒属于原子

D.该微粒带3个单位正电荷

10.研究和学习化学,有许多方法。

下列方法中所举例错误的是()

选项

实验法

示例

A

实验法

用无色酚酞溶液判断氢氧化钠与盐酸是否发生反应的实验

B

推理法

置换反应指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单质和另一化合物,故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

C

归纳法

根据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物质的化学性质,归纳出碱的通性

D

类比法

根据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推测氧化铜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铜

A.A

B.B

C.C

D.D

11.下列对事实解释错误的是

A.食物腐败:

分子发生了变化

B.热胀冷缩:

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C.花香四溢:

分子不停的运动

D.氢气和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同:

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

12.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江水可以通过沉降、过滤、吸附转化成纯净水

B.电解水时在负极得到氧气

C.收集城市雨水替代绿化、冲厕等使用的自来水

D.向硬水中加入肥皂水产生的浮渣少

13.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

”各表示一种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反应前                 反应后

A.反应物是两种单质

B.反应物有剩余

C.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D.该反应生成了多种产物

14.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②对比说明物质燃烧需要与空气接触

B.①中使温度达到白磷着火点是利用了铜的导热性

C.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D.①③对比说明红磷着火点高于白磷

15.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化学反应的生成物可能是氧化物

B.从该图中我认识到,物质可由分子、原子和离子构成

C.该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这是两种单质反应生成一种化合物和另一种单质

16.钛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海等领域的一种重要金属.在一定条件下,钛由四氯化钛(TiCl4)和金属镁反应而制得:

TiCl4+2Mg=Ti+2MgCl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是制取金属钛的一种途径

B.反应前后镁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C.氯原子数在反应前后发生了改变

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17.为除去密闭容器中空气里的氧气,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可燃物最好选用

A.铁

B.碳

C.磷

D.石蜡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油与水混合一定形成溶液

B.将100g10%的氯化钠溶液倒掉一半,剩余溶液的质量分数变为5%

C.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D.生活中利用洗涤剂清洗油污属于乳化现象

19.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牛奶变酸

B.梅花飘香

C.海水晒盐

D.空气液化

20.水是生命之源,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水蒸发时,水分子变大

C.河水通过沉降、过滤、吸附、消毒等过程进行人工净化

D.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有利于保护水资源

二、多选题

21.工业酒精中含有甲醇,甲醇有剧毒,不能食用,其分子结构可用下图所示的模型表示。

下列有关甲醇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醇的化学式为CH4O

B.甲醇由碳、氢、氧原子构成

C.甲醇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D.甲醇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

22.欲除去物质中所含少许杂质,所用的方法错误的是()

 

物质

杂质

除去杂质所用的方法

A

O2

CO2、H2O

依次通过浓硫酸和苛性钠

B

CO2

CO

通过灼热的铜网

C

铜粉

铁粉

加适量盐酸,反应后再过滤

D

烧碱溶液

纯碱

加适量石灰石,滤去杂质

A.A

B.B

C.C

D.D

三、填空题

23.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

请从“①氧气 ②氮气③活性炭④氢气 ⑤明矾 ⑥氦气”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1)抢救危重病人常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充入食品包装袋以防腐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以制成多种电光源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净化水时可作絮凝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质量守恒定律的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

”和“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

由微粒甲聚集成的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是氧化物,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反应物分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上述实验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

①原子种类②原子数目③分子种类④分子数目⑤元素种类⑥物质种类

四、实验题

25.下图所列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部分夹持装置省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B中除导管外都用到同一玻璃仪器,其名称是______。

(2)若选用装置A制取CO2气体,多孔隔板上放置的固体是______(填化学式),该装置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若打开弹簧夹,固体与液体接触,反应便能发生,关闭弹簧夹后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3)若选用装置C收集CO2气体,气体应从______(填“a”或“b”)端进入。

(4)若选用装置B制取O2,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五、简答题

26.化学变化是化学学科最具特色的内容。

而质量守恒定律是认识化学变化的一个基本规律。

(l)下面是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

根据示意图说明:

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_____。

(2)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装置(气密性良好),从分液漏斗中加入液体,一段时间后两装置中的气球都胀大(忽略液体体积对气球体积的影响)。

精确称量发现:

两个实验反应后质量均与反应前数值不相等。

①两个反应_____(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②请解释甲中称取反应后的质量与反应前质量不相等的原因是_____;

③请解释乙装置中气球胀大的原因_____。

六、推断题

27.A、B、C、D、E、F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反应关系,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其余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已略去.

请根据以下两种情况回答问题:

(1)若E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A、D、F为单质,且F为紫红色固体,则D的化学式为_____.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若E为一种常见的液体,D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B常用于造纸、纺织、制肥皂和印染等,且A、B、C、D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大,则C的化学式为_____.D→B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七、科学探究题

28.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比较金属R与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铁的活动性比铜强。

(进行猜想)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做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

R>Fe>Cu;

猜想二:

______;

猜想三:

Fe>Cu>R

(收集证据)为了验证哪一种猜想成立,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展开实验探究。

 

主要操作

主要现象

实验结论

将打磨好的R丝插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

______

猜想一正确

将粗细相同打磨好的R丝和铁丝分别插入体积和溶质质量分数都相同的稀盐酸中

R丝表面产生气泡速率比铁丝表面产生气泡速率_____(填“快”或“慢”)

将粗细相同打磨好的R丝和铁丝和分别在空气中点燃

R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

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交流反思)三位同学交流讨论后认为,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有多种。

(归纳总结)他们总结得出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常见方法有:

(1)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

(2)金属与酸溶液是否反应或反应的剧烈程度。

(3)金属与_____是否反应。

29.化学实验课上,某兴趣小组为探究中和反应,做了如下实验:

向盛有20克质量分数为10%氢氧化钠的烧杯中滴加一定量的质量分数为10%稀盐酸,充分振荡。

为探究反应后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同学们展开了以下探究,请回答以下问题。

【提出问题】反应后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有哪些?

【猜想假设】I.只有氯化钠;II氯化钠和氢氧化钠;III.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用pH试纸测定反应后溶液的pH。

根据溶液的pH来判断反应后烧杯内溶液的成分。

试结合该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测pH时,取一小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用_________(填仪器的名称)蘸取待测液滴在试纸上,然后将试纸与____________进行比较,读出pH。

(2)若测得反应后溶液的pH=7,则滴加的稀盐酸的质量为_______克;若你的猜想正确,则测得的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