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1617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402700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1617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学1617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学1617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学1617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学1617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1617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2.docx

《学1617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1617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2.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1617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2.docx

学1617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2

2016秋季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题

一、古诗文名句填写(8分)

1.        ,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僵卧孤村不自哀,        。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遥怜故园菊,。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4.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中抒发戍边将士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

5.“剪烛西窗”这一成语出自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其原句是:

6.王湾《次北固山下》中“,”一联描绘出江面开阔,风和舟疾的景象。

7.谭嗣同《潼关》一诗中“,山入潼关不解平”抒发了诗人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8.默写一例与“鸟”有关的诗句:

“,。

二、语文基础知识与实践活动(23分)

9.请将下面语句准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其下的田字格中。

(3分)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10.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贮蓄(zhù)应和(hè)迸溅(bèng)骇人听闻(hài)

B.绽开(dìng)憔悴(cuì)烘托(hōng)拈轻怕重(zhān)

C.顷刻(qīng)滑稽(jī)怪诞(dàn)恍然大悟(huǎng)

D.较量(jiào)伫立(chù)丰腴(yú)混为一谈(hǔn)

11.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嶙峋嘹亮疲倦不堪B.轻盈嘲笑人迹罕至

C.感概葱茏大相径庭D.峰峦分歧刨根问底

1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对待事情,我们自己应该有独立的见解,不应总是对别人的意见随声附和。

B.在班主任的精心安排下,全班同学在这次联谊活动中各得其所,都发挥了各自特长。

C.小外甥刚刚三岁就能流利地背出几十首古诗了,这事听起来实在有点骇人听闻。

D.小明同学办事总是一丝不苟,选他做生活委员,大家都非常放心。

1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在激烈的学习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信心不足,二是方法不当。

B.《我是歌手》节目目前最重要的当务之急就是扬长避短,带给观众更为持久的音乐享受。

C.对日本右翼势力在钓鱼岛问题上的挑衅言论,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怎能无动于衷?

D.今年,重重雾霾席卷了大半个中国,饱受其害的人们终于认识到环境保护。

14.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的一项是()(2分)

A.“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B.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C.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D.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

15.请选出关于《西游记》中的人物和情节不正确的一项()(2分)

A.过了流沙河,唐僧师徒四人晓行夜宿,来到了一座庄院。

西王母、观音、普贤、文殊四位菩萨以招婿为名来试探师徒四人取经诚心,结果只有猪八戒上当。

B.白骨精是唐僧西天取经途中遇见的少有的女妖精,善于变化,诡计多端。

她想吃唐僧肉,先变成少女,再变成老婆婆,后变成老翁,均被孙悟空识破。

C.美猴王为求长生不死,在海上漂泊八九年后,拜菩提祖师为师学艺,赐孙悟空,学得七十二般变化和十万八千里筋斗云。

D.悟空去借芭蕉扇,被罗刹女一扇扇去五万余里,巧遇灵吉菩萨,得了定风丹,返回翠云山再战,施展变化,钻进铁扇公主的肚子里,却被公主用假扇哄骗了。

16.近期学校将举行了“书香校园”活动。

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8分)

(1)【宣传读书活动】下列哪一副对联适合作本次活动的座右铭?

请简述理由。

(3分)

A.白发高堂游子梦,青山老屋故园心。

B.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

C.蹉跎莫以韶光老,人生唯因读书好。

D.春风吹绿千枝柳,时雨催红万树花。

选择:

理由:

(2)【调查读书现状】下列对表格的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2分)

读书现状调查表

调查项目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1.每天每人可自由阅读的时间

1.5小时

1.2小时

0.5小时

2.经典书籍在阅读中所占比重

7.8%

15.6%

31.2%

3.平板电脑智能手机阅读方式

40.6%

30.6%

20.6%

A.随着年级增长,每日自由阅读的时间逐渐减少。

B.经典书籍阅读中随年级增长所占比重成倍增加。

C.电子阅读随年级的增长呈10%的比例逐层递减。

D.随着年级增长,阅读的数量与质量都有了提高。

(3)【借鉴读书方法】在阅读方法交流活动中,小亮介绍了三位名人的阅读方法,请你选择其中一种方法进行评价。

(3分)

【莫言“耳朵”阅读法】作家莫言从小就喜欢听村里的老人讲故事,他还经常去听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民间戏曲,还仔细聆听大自然的声音,诸如植物生长、动物鸣叫……

【华罗庚“默想”阅读法】数学家华罗庚拿到一篇数学论文时,往往先看题目,然后默想自己来写这篇文章,应该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怎样收尾,想清楚后再读文章。

当看到文章的内容和自己的想法一致时,每每发出会心的微笑,然后浏览而过;当看到新颖的见解时,便细细阅读。

【毛泽东“四多”阅读法】伟人毛泽东读书主张“四多”——多读、多写、多想、多问。

多读指读书的面要广,重要的书要多读几遍;多写就是摘抄妙语佳句,圈点眉批,写读书笔记;多想即反复思考书本知识在生活中如何应用;多问就是有了问题就要问。

我欣赏阅读法,因为

三、浅层次阅读理解(26分)

(一)阅读《秋词》一诗,完成17-18题。

(4分)

秋词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7.诗的一、二句运用了表现手法,表露了刘禹锡的心境。

(2分)

18.前人写诗填词讲究炼字,谈谈诗歌第三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中“排”字的表达作用。

(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9—23题。

(13分)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朕初疾,但下痢耳,后转染他病,殆不自济。

人五十不称夭,年已六十有余,不复自伤,但以卿①兄弟为念。

射君(人名)到,说丞相叹②卿智量,甚大增修③,过于所望。

审能如此,吾复何忧!

勉之,勉之!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④。

汝父德薄,勿效之。

可读《汉书》、《礼记》,闲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

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道亡⑤,可自更求闻达。

(《刘备敕刘禅遗诏》)

【注释】①卿:

旧时君对臣、长辈对晚辈的称谓,相当于“你(们)”。

②叹:

赞叹。

③增修:

即“溢美”,意思是赞美的话说得很多。

修:

美好。

④能服于人:

能够使别人敬服。

于,这里表示行为的对象。

⑤道亡:

(所抄之书记)在途中丢失。

19.解释加点的词语。

(2分)

(1)非学无以广才()

(2)汝父德薄,勿效之()

20.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划两处)(2分)

但以卿兄弟为念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22.两文在内容上有什么相同点。

(2分)

23.从两文中找出自己所喜欢的一个警句,谈自己的理解和所受到的启发。

(3分)

警句:

感悟:

(三)阅读《纪念白求恩》选段,完成24—25题。

(共4分)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

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

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

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

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

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

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

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

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

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24.联系选段,说说“纯粹的共产党员”具有怎样的特点。

(2分)

25.选文中的第一段和第二段都谈到了白求恩同志的工作,是否重复,为什么?

(2分)

(四)阅读下面短文,完成26-27题。

(5分)

爸爸教我读中国诗

程怡

①十个月的时候,我得了一场可怕的脑膜炎,到了一岁半还不会说话,父母非常担心。

一天,爸爸看报,我坐在他的膝上,指着某一个标题中的“上”字,爸爸说:

“上?

”我对他表示满意,赶紧从他的膝上爬下来,拽着他走到书箱前,得意洋洋地指着书箱外“函上”的“上”字,表明我认识这个字,这件事对父母而言,真是“上上大吉”!

他们不再担心我有智力障碍了。

之后,爸爸开始教我读诗。

②爸爸常教我念两个人的诗:

一个是杜甫,一个是陆游。

③依稀记得,孩提时的一个夏夜,我困极了,趴在爸爸的膝上,爸爸摇着大蒲扇,满天的星斗朦朦胧胧的。

“僵卧孤村不自哀,……”突然,爸爸那江西乡音很重的诵读声使我睁开了眼睛,我不知道那奇特的吟啸中有什么,但我一下子记住了这首诗。

④上学前我已经会背那首《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爸爸问我懂不懂最后那句,我很得意地嚷嚷说:

“那意思就是烧香磕头的时候别忘了告诉你爸爸!

”当时,爸爸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⑤1959年秋,我上小学。

那年冬天,爸妈因故很长时间不能住在家。

姐姐是长女,照顾我和弟弟。

一天晚上,爸爸出乎意料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欢天喜地,难以入眠。

躺在床上跟爸爸念杜甫的诗: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爸爸问我懂不懂这诗句,我说:

“我懂的,不过,爸爸想念我们的时候,我们也想念爸爸的。

”爸爸不再说话,只是听我继续背他教我的诗。

⑥爸爸生命的最后几年,完全卧床不起。

每当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悲鸣的旋律在蕉影婆娑的窗边响起的时候,爸爸就会喃喃吟诵杜甫的诗。

他告诉我,那一刻让他想起了故乡老宅,想起了祖母和母亲。

⑦那时我已在大学教中国古代文学,我理解父亲:

人生无非家国之情,杜甫、陆游,我父亲他们这一代的知识分子,对家国,都有一种深情。

父亲吟诗的声音,永远留在了我心底。

⑧很多年后,我看见报上某篇文章引了一首绝句,感觉就像遇到了一个老熟人。

我没有念过那首诗,但我熟悉那种风格。

回来一查,果然是陆游的诗,“征车已驾晨窗白,残烛依然伴客愁。

”我当时的感受真是难以名状。

爸爸在我童年时便种在我生命里的东西,突然宣告了它的无可移易的存在!

(选自《文汇报》“笔会”2016年4月17日,有删改)

26.第④段“爸爸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原因是什么?

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

(3分)

27.谈谈你对第⑧段画线句的理解。

(2分)

四、深层阅读欣赏(13分)

对一只蝴蝶的关怀

李汉荣

①初夏的一个上午,我去河边散步,看见河湾的岸边一个小男孩和小女孩神情紧张专注,好像在讨论一件重要的事情。

我轻轻走近他们,才看见他们正在营救一只在水面上盘旋挣扎着的花蝴蝶。

那蝴蝶也许翅膀受伤了,跌入水中又使翅膀过于沉重而无法飞行。

小男孩将一枝柳条伸向水面,但柳条太短,小女孩又折了一枝柳条,解下自己的红头绳将两根柳条接起来,终于够着那只蝴蝶了,然而它仍然不配合,不知道赶快爬上这小小“生命线”。

小女孩急忙摘下头上的蝴蝶形发卡,系在柳条的一端,让小男孩投向水面的蝴蝶附近,示意它:

这是你的同伴来搭救你了,你不认识我们,你总该认识你的同伴吧。

果然,那弱小的蝴蝶扇动几下翅膀,缓缓地挨近这一只“蝴蝶”,缓缓地爬上这只“蝴蝶”结实的翅膀,小男孩慢慢地将柳条移向岸边,蝴蝶终于上岸了,两个孩子快乐得又说又笑起来。

②我以为事情到此结束了,然而,两个孩子又商量起了这只蝴蝶今后的生活。

他们小心地把蝴蝶放在阳光下的草地上正开放着的一丛野蔷薇花上,让它一边晒太阳,一边汲取花蜜。

但是,他们仍觉得这种安排不到家,他们担心贪嘴的鸟啄食了这需要安静疗养的可怜蝴蝶,就采了几片树叶搭起一个简易的绿色“避难所”,将蝴蝶护在里面。

他们相信,待它安静休息一些时候,伤口愈合,体力恢复,它就能重新飞舞在春天的原野上。

③今天上午我本来是不准备出门的,想待在家里读书或写作。

不知道什么原因我还是出门了。

多亏我走出了门,在书本之外,我读到了春天最纯洁、最生动的情节。

在我小小的文字之外、在生硬的键盘之外,两个孩子和那只蝴蝶、那片水湾,组合成真正满含温情和诗意的意象。

在我的思路之外,孩子们的思路才真正通向春天深处,通向万物深处,通向心灵深处。

④在回家的路上,我想了许多。

首先我觉得我的善心比孩子们淡漠得多也少得多,或许我更关心的是自己的生存、利益、脸面、尊严,而对其他生命和生灵的生存处境及他(它)们所受到的伤害,并不是太关心,即使关心,也不是感同身受和倾力相助,即使关心了,也并非完全不求回报。

总之,我觉得,仅就善良、纯洁这些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而言,我们不是与日俱增,而是与日俱减。

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人性中的“水土流失”也会逐渐加剧,而流失的,恰恰是善良、纯洁这些人性的好水土,内心的河流渐渐变得混浊,泥沙俱下。

细想来,这是多么可惜的事情。

人性的好水土流失了,纯真情怀少了,实用理性多了,率真少了,算计多了,在这一多一少的增减过程里,人们的情感和心灵,就渐渐出现轻度或重度的“荒漠化”了。

由这样荒漠化的人组成的人群和社会,岂不是大沙漠?

那时不时呼啸着扑面而来、飞沙走石、遮天蔽日的,莫不是人性和人心的沙尘暴?

⑤那两个可爱的孩子,他们是这个早晨的天使。

他们对一只蝴蝶的同情、对事物的爱,是真正出自善良的天性和纯洁的内心。

除了爱,他们没有别的动机,爱在爱中满足了。

不求回报的爱,才是大爱、真爱。

不求回报的爱,也许才会获得事物本身乃至整个大自然更丰厚的回报。

                                   (选自《读者》2016年第3期,有删改)

28.文章中小男孩和小女孩对一只蝴蝶的关怀体现在三件事上,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3分)

①        →②        →③          

29.文章第①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有什么作用?

(3分)

30.文章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有什么作用?

(2分)

31.文章第④段结尾处加点的两个词语“大沙漠”“沙尘暴”的含义各是什么?

(2分)

32.读了这篇文章后,小男孩和小女孩对一只蝴蝶的关怀,以及这件事带给作者的深思等内容,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3分)

五、写作(50分)

33.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题目一:

有首歌唱得好:

“我们眼里你最美,我们心中你最好,温暖有你入怀抱,生命有你变美好……”在你的身边,一定也有像莎莉文这样的“最美教师”,他们用爱心和智慧,呵护和引导着你的成长。

请以“我心中的最美老师”为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注意叙事要真实,在记叙的基础上抒发真挚的情感。

题目二:

请以“心灵深处的”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可填写“秘密”“回忆”“烦恼”、“快乐”……

(2)说真话、抒真情,600字左右。

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1.我寄愁心与明月

2.尚思为国戍轮台

3.应旁战场开

4.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5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6.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7.河流大野犹嫌束

8.示例: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9.略

10.A

11.C

12.C

13.C

14.B

15.A

16

(1)C这一副对联勉励我们要珍惜年少时光,勤奋读书。

与读书活动的宣传主题最为契合。

(意对即可)

(2)D(3)示例一:

我欣赏莫言的“耳朵阅读法”。

因为用这种方法可以养成留心观察自然、观察生活的习惯,可以丰富想象力,获得写作灵感,可以从生活中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为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示例二:

我欣赏华罗庚的“默想阅读法”。

因为这种方法能十分迅速地捕捉文中的信息,在最短时间内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还能快速找到文中新颖独到的见解,启迪自己的思维。

示例三:

我欣赏毛泽东的“四多阅读法”。

因为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在阅读过程中养成勤于动手、善于思考、学会质疑等习惯。

读书时调动多种感官,“多读”可广泛涉猎知识,开阔视野;“多写”能养成深入钻研的习惯,提高写作能力;“多想”有益于把书读“活”,学以致用;“多问”有助于及时有效地、多渠道地获得答案。

17.对比乐观豁达

18.“排”,在这里是“排开、推开”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了黄鹤一飞冲天,仿佛冲破白云阻隔的气势,表现了作者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

19.

(1)增加

(2)仿效

20.但/以卿兄弟/为念

21.

(1)君子的品德,靠静来修身,靠俭来养德。

(2)只有拥有才能和高尚品德,才能使别人信服。

22.两文作者都勉励儿子要多读书,并且加强品德修养。

23.示例:

(1)“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时光飞逝,我们要珍惜时光,不能等到自己变老,和世界脱节,才悲叹蹉跎的岁月,那将于事无补。

(2)“非澹泊无心明志,非宁静无心致远。

”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小确立大志,否则人生就没有了方向。

周总理在12岁的时候就发出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这一崇高的志向激励着他一生都在为中华之崛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附乙文译文:

我最初只是得了一点痢疾而已,后来转而得了其他的病,恐怕难以挽救自己了。

五十岁死的人不能称为夭折,我已经六十多了,又有什么可遗憾的呢?

所以不再为自己感伤,只是惦念你们兄弟。

射援先生来了,说丞相(诸葛亮)惊叹你的智慧和气量,有很大的进步,远比他所期望的要好,要真是这样,我又有什么可忧虑的啊!

努力啊,努力!

不要因为坏事很小而去做,不要因为善事很小而不去做。

只有拥有才能和高尚品德,才能使别人信服。

你父亲我德行不深厚,你不要效仿。

可以读一下《汉书》《礼记》,有空时系统读一下先秦诸子著作以及《六韬》《商君书》,对人的思想和智慧会有很大帮助。

听说丞相已经为你抄写完一遍《申子》《韩非子》《管子》《六韬》,还没给你,就在路上丢失了,你自己可以再找有学问的人学习这些东西。

24.设统一答案。

只要能概括意思,语言简明即可。

参考:

对工作有责任心,勇挑重担;不自吹自擂;对人民满腔热情。

25.不设统一答案。

参考:

不重复,第一段是赞扬白求恩在工作中表现出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第二段是赞扬白求恩在工作中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虽然都是说工作,但是侧重点不同。

(能说出两段的不同内容即可给分)

26.还未上学的我小小年纪居然懂得了诗的意思,这点让父亲感到非常意外。

同时,孩子用儿童化通俗的语言理解了诗中的爱国情感,也深深打动了父亲。

(答出两个方面即可给全分)

27.爸爸教我的诗永生难忘,这些诗蕴含的精神情怀(爸爸的人格魅力)影响我的一生,也表达了我对爸爸的感谢与怀念。

28.用柳条营救花蝴蝶;帮助蝴蝶晒太阳、汲取花蜜;搭建“避难所”保护蝴蝶。

(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29.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1分)作用:

表现了小男孩和小女孩的机智、善良、纯真。

(答出“机智”1分,答出“善良”“纯真”1分,意思相近即可)

30.议论;(1分)作用:

赞美了小男孩和小女孩的善良与纯真,揭露了美好的人性日益流失的社会现状,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2分,只答出升华文章的主题,没有具体分析的,给1分)

31.“大沙漠”指的是丧失美好人性,自私、冷漠的人群和社会;(1分)“沙尘暴”指的是人们丧失美好人性,自私、冷漠的行为(1分)。

(意思相近即可)事例:

如,公交车上没有人给老人、孕妇让座;老人摔倒在地无人搀扶……(1分)

32.示例:

关爱弱小的生命,爱护生存环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多一点关爱,少一点淡漠,多一点善良,少一点算计。

(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3分)(意思相近即可)

33.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