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文学史.docx
《中国近代文学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代文学史.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近代文学史
中国近代文学史
一.中国近代文学的定位
以新民为目的.以启蒙为手段。
其弊端是笔无藏锋,其主流是以树人为根本目的.以救国为直接目的。
二.中国近代文学兴起的原因.
1.文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2.外来文学的刺激.由其是西方文学的影响。
3.思想革命的影响.
三.中国近代社会概况
1.政治上,由君主专制到民主自由.
2.经济上,由闭关锁国到‘西学为用’
3.思想上,由中学为体到中西交融。
其中,忧患是中国近代社会的母题。
四.近代文学的分期:
以文学自身的变化为标准。
中国近代文学的发展可分几个时期?
分期的原则是什么?
按照以文学发展为依据并参考历史发展的文学史分期原则,我们把近代文学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即中国近代文学的发轫期:
1840年鸦片战争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中国近代文学的发展期: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1894年甲午战争;中国近代文学的繁荣期:
1894年甲午战争--1911年辛亥革命;中国近代文学的低潮期和中国新文学的萌芽:
1911年辛亥革命--1919年五四运动。
2.近代文学的多样性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中国近代文学的多样性特点,包括文学题材的多样性和文学体裁的多样性两个方面。
在题材上,从空间范围来说,有海外题材,涉及到外国的历史、现实、自然科学以及异国风光、民俗人情等,如外国游记、外国人物传记、抒发外海观感的诗作、反映外国历史和现实变革的史诗等;也有国内题材;国内的各次重大历史事件、各种社会生活、各种人物形象,都成为近代文学的描写对象。
从内容范围来说,还出现了古代文学中所没有的许多的新题材,如反帝题材、华侨题材、资产阶级维新运动题材、资产阶级革命运动题材、外国现代生活题材等。
在文学体裁上,也是多种多样。
在传统体裁的基础上,增加了不少新体裁,如新派诗,白话诗、译诗;新文体散文、白话散文;长、短篇白话小说、翻译小说;京剧、话剧等。
第一章近代诗词
一.前期诗词
㈠概况:
基本上延续着传统的古典诗词的创作模式,但随着内忧外患的加剧,局庙堂之高的闲谈,处江湖之远的悠然被具有时代特征的新事物的冲击。
诗词面临着一种新的转折。
㈡近代文学的开山鼻祖--龚自珍
1.家世及学术思想
思想内容:
①反映社会危机,他清醒的看到盛世之下隐藏的危机。
并对此感到极端的悲愤,怀着慷慨悲愤的情怀将社会腐败揭露,如《永史》
②呼吁社会改革,迫求一种朦胧的理想,尤其是对人才观的强调,他在诗词中向往着湖光山色乃至梦境仙境.和佛教的清净,但更歌颂了英雄豪侠和那些具有改革精神的理想人物。
《己亥杂诗》
③表现一种个人壮志难酬的悲愤,抒写自身遭遇,表现出时代的先掘者的忧郁孤独.如《夜坐》
2.艺术特色
①围绕社会政治来抒发感情,既富有概括力,又富有形象性。
浓郁的诗情接近唐诗,表意以陈述为主接近宋诗。
②深切《庄子》和《离骚》的影响,既有《庄子》的奇特的艺术形象,又有屈原《离骚》瑰丽的文采,香草美人式的比喻。
融《庄子》《离骚》为一炉,并以独特的灵丽之气贯穿其中,豪迈纵横,极富力度,将古典浪漫主义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③艺术与语言丰富多样,“龚自珍”诗的语言柔合了文人的才华,学者的给养,英雄的抱负,仙侠的气度。
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同时他能熟练的驾御古典诗的各种体裁。
其诗非汉魏风骨,也非唐音宋调,也是真正的清诗。
㈢宋诗派
是清朝道光.咸丰年间以程恩泽.祁隽藻为代表的偏重于宋诗的一个流派。
其中主要作家还有;何绍基、郑珍、曾国藩。
在理论上.一是强调写诗要有学问和性情。
但其性情不出封建伦理范畴,与张扬个性的新思潮不可用日而语。
二是强调诗人之诗与学者之诗合一.这是受当时学术主潮‘汉学’的影响在创作上崇尚‘三元’即开元.元和.元佑.时期的大家。
即以杜甫.苏轼.韩愈.黄庭坚为宗.主张独创性.在题材上以歌咏山水酬唱为主,他们成为后来同光体的先驱。
二.后期诗词
1.概况,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走上历史舞台,他们用文学宣传其唯心思想和革命主张。
改变了中国古代文学的框架和走向.并成为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先驱。
其中,在诗坛上发起冲击的是诗界革命运动和“新诗派”的文学。
黄遵宪是诗界革命的主要代表。
改良派:
黄遵宪
康有为--“更搜欧亚造新声”
邱逢甲--“诗界革命一钜子”
谭嗣同
革命派:
南社诗人,以诗歌干涉时政,代表有柳亚子,苏曼殊.章太炎.鉴湖女侠秋瑾.
同光体:
1.是指同治、光绪年间“诗人不专宋盛唐者”的一个诗歌流派。
因兴起于清末同治、光绪年间,故名。
该诗派继承了宋诗派的文学主张,标举“开元”、“元和”、“元祐”的“三元”之说,并崇尚以学问考据入诗,强调人格修养与诗文成家的关系,“合学人、诗人之诗二而一之”。
常以一种曲折隐晦、生涩艰深的诗歌寄托颓丧情绪。
同光体的代表诗人有陈三立,夏敬观,陈衍,郑孝胥,沈曾植,袁昶等。
同光体诗人强调学古而不呆板的模古。
主张有所创造.他们大都是学识渊博的学者,注重从古籍中吸取灵感.在艺术上避俗.驱使典故.力求出新.常抒发一些个人的孤怀忧绪.风格古雅.但也常走向生僻.陈衍的《石遗室诗话》是这一诗派诗学的理论的专著。
清末四大词人:
王鹏运,祝周颐,郑文焯,朱孝臧。
三.革命诗人
南社:
南社是随着中国革命同盟会的成立,是一个政治色彩很强的资产阶级文学团体.发起人为同盟会会员陈去病、高旭、柳亚子等人。
主要作家,马君武.苏曼殊.社名取自‘操南音不忘本’南社诗学思想是南社文学思想的主要方面,其诗学思想大多接受了“诗界革命”的主张,新的斗争形势和时代需求,将诗歌革新推向前进。
主要内容有:
1.在文学与政治的关系上,更强调文学的现实性和战斗性。
2.在文学与时代的关系上,南社诗人更注重创作的时代精神,强调诗歌应因时而变。
3.在文学反映的对象上,他们在维新派所强调的“启民智”的基础上,突出诗歌的民众性,公开号召诗歌要面各“下等社会”,面向“贩夫走卒”。
4.在文学的表现形式上,提出要敢于突破传统形式的束缚,创作具“噌吰镗鞳,足以惊天地泣鬼神”风格的诗(充满阳刚,雄浑)。
黄遵宪与诗界革命
①近代诗歌领域的一次革新运动,它是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相对,谭嗣同,夏曾佑等是这一运动的先驱,他们较早尝试写作新诗,喜欢引用西方的宗教典故,和科学的政治新名词以标新立异.但也不免走向怪僻的歧路。
梁启超正式提出诗界革命的旗号,要求“以旧风格含新意境。
”做到新意境,新语句.旧风格融为一体.为诗界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
而黄遵宪则是诗界革命的主将和旗帜,诗界革命实践的成绩是创作了一批“新诗”,这些诗在内容上以表现新事物,新境界,新思想为主要特色。
既有呼吁就之图存以诗写史的现实作用,又有反映国际风云;海外风情的篇章。
大大拓展了诗歌的歌材范围,同时也力图在意境和理论方面突破传统规范,以新名词入诗,探索通俗路径。
形式活泼自由,表现出解放诗体的理论和要求。
黄遵宪诗歌值得重视的几点:
1.黄遵宪诗歌表现了甲午战争前后40年的历史变化.代表作《逢将军歌》《度辽将军歌》
2.鼓吹维新变法.
3.描写世界各地风土人情.多写新生活新事物.表现社会变化.古人有之物.未辟之境。
黄遵宪艺术特色:
1.黄遵宪有一种前瞻追求的浪漫豪情.但多为宏篇巨帜.
2.在形式上不受传统格律的束缚.各体皆攻.体现出一种气势.尤擅长于五七言古体.吸取古人以文入诗的写法.为求以单行之神韵.排偶之体.使诗体伸缩自如.为近代诗体的解放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3.在语言上广搜博采.不拘一格.古.今.雅.俗.中.外.都能够很好的融入其中.从而形成一种多维的语言特色.以风格意境上看主张别创诗境.主张以‘我手写吾口’表现古人未有之物,未辟之境。
黄遵宪的诗融入新理想,引入了旧风格.表现一种过度时代特征.从而为诗界革命开创了新道路.
近代前代散文概述
㈠开创经世散文的是龚自珍《病梅馆记》
㈡桐城派
姚门四大弟子:
梅曾亮.
后期散文分三派:
1.新文体派.是梁启超创造的新的散文样式.是我国散文由文音到白话的过度.其主要特点是在内容上以欧西文思来创造新意境.出现大量新名词和新知识.在句法上平易畅达.文白相间.在章法上往往是信笔直抒.在结构上逻辑缜密条理清晰.在风格上笔端含情.尤其擅长于运用比喻和排比的手法.使文章具有不可遏制的煽动性和影响力.这是对传统古文的一次有力的冲击.代表:
康有为。
谭嗣同.梁启超.
1.近代文学的分期原则,是按照以文学发展为依据并参考历史发展的文学史分期原则的。
2.人心思变,要求“以变应变”成为近代中国人的心理特征之一。
3.“经世致用”之学,标志着传统文化中重视致用的传统在近代文化中得以恢复和发扬。
4.近代文化精神对文学的影响,首先表现在文学进化思想的确立。
5.黄遵宪是近代最先明确提出言文合一主张的人。
1864年,他在《杂感》中就谈到我手写吾口。
6.在近代的文学通俗化运动中,影响最大的的当推裘廷梁,他在1897年发表于《苏报》的著名论文《论白话为维新之本》中。
旗帜鲜明地提出“崇白活而废文言“的口号。
7.鸦片战争之前,爱国主义诗人有:
龚自珍、魏源、张维屏、张际亮、朱琦、林昌彝。
8.早期的康有为的诗歌有《过虎门》、《感事》、《出都留别诸公》等。
9.散文创作方面,70年代的维新派作品有王韬的《弢园文录外编》、薛福成的《筹洋刍议》、郑观应的《盛世危言》、陈炽的《庸书》、马建忠的《适可斋纪言纪行》、黎庶昌的《西洋杂志》。
10.1895年--1897年,间,谭嗣同、夏曾佑、梁启超提倡“新学之诗”,开始创作新诗。
11.1899年梁启超正式提出“诗界革命”的口号,强调改革后的新诗要有、“新意境、新语句和古人这风格”(《夏威夷游记》
12.康有为与梁启超创办《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撰写大量宣传维新主张的散文。
13.梁启超在变法失败后,提出“新民说”,这是梁启超维新变化的思想核心,也是维新派的思想核心。
14.梁启超在《夏威夷游记》中提出“诗界革命”的同时,就提出“文界革命”。
1902年,又发表了《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15.梁启超于1902年在日本东京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小说刊物--《新小说》。
16.清末文学革新运动的倡导者康有为、梁启超、黄遵宪、谭嗣同等代表了一批向西方寻求真理的先进中国人。
17.在文学与现实的关系上,从文学的“经世致用”,到教育民众,“开通民智”,再到“启民生之闷机”“道人生之诚理”的演变,预示着文学与现实的审美关系,朝着更高层次,即向着文学为大众、为民族、为人生的审美观念的飞跃和转化。
18.所谓晚清文学革新运动,主要指戊戌变法前后梁启超等所倡导的诗界、文界、小说界的“革命”,约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到20世纪头10年。
19.梁启超在日本创办了《清议报》、《新民丛报》、《新小说》、《政论》、《国风》等报刊。
20.宋诗运动的代表诗人是和恩泽、何绍基、郑珍、莫友芝、江湜、金和。
他们标榜宋诗,以苏(苏轼)黄(黄庭坚)为宗。
21.同光体的代表诗人有陈三立,夏敬观,陈衍,郑孝胥,沈曾植,袁昶等。
陈衍的《石遗室诗话》是这一诗派诗学的理论的专著。
22.鸦片战争时期的爱国诗人,有:
龚自珍、张维屏、魏源、张际亮、林昌彝等。
23.林昌彝是一位以诗论著称于世的诗论家,其作品《射鹰楼诗话》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系统地收录反对外国侵略的诗歌集。
24.龚自珍较好地继承了袁枚的“性灵”说的精髓。
强烈主张文学创作要“尊情”,要畅情。
25.资产阶级文学革新的领袖是梁启超,代表人有:
黄遵宪,康有为,谭嗣同,夏曾佑,丘逢甲,严复,裘廷梁,李伯元,吴趼人等。
26.夏曾佑写的《小说原理》,阐述写小说有“五易五难五忌”。
写小人易,写君子难;写小事易,写大事维;写贫贱易,写富贵难;写真事易,写假事难;叙事实易,叙议论难。
27.以柳亚子,陈去病,汪笑侬为代表的南社诗人,大力提倡“戏曲改良”,并于1905年创办《二十世纪大舞台》。
戏剧革命是由他们提出的。
28.近代戏剧理论的著作有:
三爱(陈独秀)的《论戏曲》,天谬生的《剧场之教育》,陈佩忍(陈去病)的《论戏剧之有益
》
29.中国近代西方文学的进入有:
西方进化自然观,卢梭的天赋人权论,康德、黑格尔的美学,叔本华、尼采的唯意志论。
30.魏源在林则徐编纂的《四洲志》的基础上扩充增补而成的《海国图志》。
31.康有为把文学推向了为政治,为现实服务的一端。
他提出一个改革文学方向性的问题,那就是“采欧美人之长,荟镕萃铸”《人境庐诗草序》。
他作出对黄遵宪的诗的最好评价“吟到中华以外天”。
32.梁启超创作出中国第一部标明为“政治小说”的《新中国未来记》。
33.马君武是我国最早(1905)翻译英国拜伦《哀希腊歌》全篇诗作的作家。
还译有《缝衣歌》,《米丽客》《阿明临海岸哭女诗》《强盗》,《心狱》,《少年维特之烦恼》。
34.曾朴与丁祖荫,徐念慈一起被视为“清末介绍西洋思潮的常熟三巨子”。
1904年,曾朴与丁祖荫,徐念慈在上海创办《小说林》月刊,在此期间,曾朴以“东亚病夫”的笔名译嚣俄国(雨果)的《马哥王后佚史》,《九三年》和《笑面人》。
曾朴的整个文学翻译活动,是以介绍法国戏剧文学为中心。
他译雨果的剧本还有《吕克兰斯鲍夏》,《项日乐》,《吕伯兰》,《钟楼怪人》,《欧也尼》。
35.小说翻译最早的是由自称蠡勺居士的译者于1872年译介的英国小说《瀛寰琐记》中的《昕夕闲谈》。
36.1895年,由王寿昌口述,林纾笔述的法国小仲马的小说《巴黎茶花女遗事》,是我国第一部有影响的长篇翻译小说,他翻译的外国作品有184种之多。
37.最早用白话介绍外国小说的周桂笙的《毒蛇圈》,真正开中国直译文学的先河的却是鲁迅兄弟。
38.鲁迅与周作人的《域外小说集》标志着中国“直译”小说的开始。
39.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发表于1904年,是作者运用叔本华的美学观,通过哲学的思辨比较系统地研究《红楼梦》的专论。
40.爱国诗人这时期的爱国诗歌有:
《江南吟》《秦淮灯船引《寰海十章》《己亥杂诗》《三元里》《食肉叹》《浴日亭》《围城纪事六咏》《咄咄吟》《杞忧》。
41.黄遵宪的诗歌《今别离》以电报、摄影、轮船、东西半球昼夜相背。
他其它的作品主要有:
《悲平壤》《东沟行》《哀旅顺》《哭威海》《降将军歌》《度辽将军歌》《马关纪事》《台湾行》。
42.当时革命派的白话诗主要作品有:
高旭的《新杂谣》《女子唱歌》《爱祖国歌》《军国民歌》《光复歌》《近事新乐府》;马君武的《华族祖国歌》《中国公学校歌》《劳登谷独居》《惜离别》。
43.被誉为晚清四大词人的是:
王鹏运,祝周颐,郑文焯,朱孝臧。
44.朱孝臧曾被陈三立誉为“近世词宗”。
45.姚鼐传人,即姚门四杰是指:
管同,方东树,姚莹,梅曾亮。
46.曾国藩的代表作是:
《圣哲画像记》。
薛福成的《出使英法意比四国日记》,黎庶昌的《西洋杂志》。
“新文体”又叫“康梁体”,“时务文体”,“报章文体”,“新民体”。
47.宣传革命、变法的作家,以严复,章炳麟,刘师培为代表。
严复的古文被吴汝纶誉为“骎骎与晚周诸子相上下”。
48.王韬是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第一个报刊政论散文作家,他的政论散文集有《弢园文录外编》和《弢园尺牍》。
此外,还创作了《漫游随录》《扶桑日记》等游记散文。
他的《普法战纪》类似报告文学,与魏源的《海国国志》相提并论。
49.康有为的文章有:
《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请废八股试贴楷法试士改用策论折》《应诏统筹全局折》《诸天讲》。
50.1911年5月开始在广州《南越报》上连载的黄小配的《五日风声》,是中国最早的报告文学。
51.近代小说的新的变化首先表现在小说的结构形式上。
主要有串珠结构,网状结构,块状结构。
52.新体小说的代表作品(晚清四大遣责小说)有:
《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
53.1903年,金一(松岑)发表《孽海花》第1,2回。
曾朴于1904年11,12月间写成《孽海花》20回,以“东亚病夫”笔名于1905年由小说林社出版。
1927年,曾朴着手修改已经发表的25回,并新撰写26至35回。
54.《官场现形记》全书有20多个故事。
《官场现形记》的作者是李宝嘉,别号南亭亭长,笔名有游戏主人,讴歌变俗人等。
作品有:
《官场现形记》《文明小史》《中国现在记》《活地狱》《海天鸿雪记》《庚子国变弹调》。
55.《老残游记》的作者是刘鹗,别号洪都百炼生。
《老残游记》刻意地写了张曜,玉贤,刚弼三位清官。
56.《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的中心人物是九死一生,小说以他的活动为轴心,反映了从中法战争至1906年近20年左右中国官场、商场、封建家庭的种种怪异现状。
卑污茗苟贱的典型是《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的苟才。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受《儒林外史》的块状结构形式的影响。
该小说还突破了中国古代小说的结构模式,采用了外国侦探小说的倒叙手法。
57.侠义公案小说有:
《施公案》《彭公案》《七侠五义》。
《七侠五义》曾经过《三侠五义》《忠烈侠义传》《龙图公案》《龙图耳录》等名字。
对于《三侠五义》的艺术性,鲁迅称之为“绘声状物,甚有评话习气。
”“写草野豪杰,辄奕奕有神,间或衬以世态杂以诙谐,亦每令莽夫分外生色。
”
58.狭邪小说有:
《品花宝鉴》《花月痕》《青楼梦》《海上尘天影》《海上花列传》《九尾龟》。
59.《荡寇志》又名《结水浒传》是俞万春的作品。
60.《儿女英雄传》又名《金玉缘》《日下新书》《正法限藏五十三参》《侠女奇缘》,是一本针对《红楼梦》的侠义言情小说。
主人公是侠女何玉凤,又名十三妹。
61.曾门四弟子,是指:
薛福成,吴汝纶,黎庶昌,张裕钊。
62.高旭曾有诗赞柳亚子:
翩翩亚子第一流,七律直与三唐俦。
63.苏曼殊的六部文言小说是:
《断鸿零雁记》《天涯红泪记》《绛纱记》《焚剑记》《碎记》《非梦记》。
64.鸳鸯蝴蝶派的作家大多是江浙人,阵地在上海,《民权报》是他们的发祥地。
他们虽然没有一个严密的组织维系,但他们都在“趣味第一”的旗号下走到一起。
主要作家有:
五虎将:
包天笑,周瘦鹃,徐枕亚,李涵秋,张恨水。
65.近代地方戏篇目有:
《秦香莲》《蝴蝶杯》《三关排宴》《金沙滩》《葛麻》《拉郎配》《打金枝》《拾玉镯》《石秀探庄》《三星炉》《白岁持帅》《搜书院》《炼印》《张协状元》。
66.京剧,也称“皮黄戏”,“二黄戏”。
它是由原来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把二黄戏带上北京,与湖北调艺人合作,并吸收了昆曲,秦腔等戏曲演变而成的。
当时出现了和长庚,谭鑫培,徐小香,杨月楼,梅巧玲等号称“同光十三绝”的京剧艺术家。
其后,又出现了汪笑侬,潘月樵,夏月润等京剧改革代表人物。
67.比较流行的京剧剧目主要有:
《群英会》《宇宙锋》《打鱼杀家》《四进士》《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空城计》《萧何月下追韩信》《穆柯塞》《打严嵩》《档马》《金玉奴》《樊江关》等。
68.《打渔杀家》原名《庆顶珠》,又名《计渔税》,取材于《水浒后传》,描写梁山泊起义好汉萧恩。
69.汪笑侬的京剧剧本有:
《党人碑》《博浪椎》《献地图》《哭祖庙》《瓜种兰因》《三骂》(《骂阎罗》《骂安禄山》《骂王朝》)等京剧。
70.近代戏曲改良的团社有:
四川戏曲改良公会,三庆会,陕西易俗社,北京的奎德社等。
以汪优游,朱双云,王幻身为首的上海青年学生组织的开明演剧会。
真正的早期话剧的形成。
,是从1907年王钟声在
以晚清四大遣责小说为例,论述近代小说在题材、结构形式和人物形象等方面的新的变化。
晚清四大遣责小说是《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
1.这些近代小说作者在选择题材时,眼光多注重现实,写现实,写政治,直论当今,逐渐形成一股潮流,成为人们竞相撰写的时尚主题。
从现在看到的近代小说中,写外国的侵略,朝廷、官员的投降卖国,很多是指名道姓的,写社会思潮、革命风暴,写社会变革,写世态人情、道德民俗,都直面人生,毫不隐晦,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中国近代的时代特点和近代的社会矛盾,体现强烈的爱国思想,体现民族的忧患意识。
2.在结构形式上有了不同的变化。
一种以《官场现形记》为代表的类型。
这种类型与《儒林外史》的结构形式基本相同,是块状结构。
《官场现形记》全书有20多个故事,这些故事都是相对独立的,围绕着揭露抨击官场的腐败黑暗这一共同的主题而展开的一个个故事,先后出现了近百个人物,这些故事、人物没有必然的联系,结构松散,人物召之即来,挥之而去,也没有贯串始终的中心人物,但表现官场腐败黑暗这一主题却是贯串始终的。
一种是《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为代表的类型。
它的结构也是由众多的相对独立的故事联缀而成,但全书却有贯串始终的中心人物,这就是串珠型。
一种是以《孽海花》为代表的类型,这种结构介于网状结构与块状结构之间。
3.在人物形象上有以下几种:
一是较多较集中地写官僚形象。
二是体现社会封建意识的崩溃,道德沦丧、尔虞我诈、相互倾轧的现象层出不穷,集中在下层官吏和无德文人身上。
三是写青年男女受封建伦理道德的束缚和苦闷、抗争与消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