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古诗词赏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396840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3.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古诗词赏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古诗词赏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古诗词赏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古诗词赏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古诗词赏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古诗词赏析.docx

《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古诗词赏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古诗词赏析.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古诗词赏析.docx

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古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古诗词赏析

1.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古诗词赏析  鹿柴  王维〔唐代〕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译文  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听到人说话的声音。

  落日余光映入了深林,又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上。

  赏析  第一句“空山不见人”,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

王维特别酷爱用“空山”这个词语,但在不同的诗里,它所表现的境界却有区分。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居秋暝》),侧重于表现雨后秋山的空明净净;“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清静幽美;而“空山不见人”,则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泠。

由于杳无人迹,这并不真空的山在诗人的感觉中显得空廓虚无,犹如太古之境。

“不见人”,把“空山”的意蕴具体化了。

  假如只读第一句,读者可能会觉得它比较平常,但在“空山不见人”之后紧接“但闻人语响”,却境界顿出。

“但闻”二字颇可玩味。

通常状况下,清寂的空山尽管“不见人”,却非一片静默死寂。

啾啾鸟语,唧唧虫鸣,瑟瑟风声,潺潺水响,相互交织,大自然的声音其实是特别丰富多彩的。

然而此刻,这一切都杳无声息,只是间或传来一阵人语声,却看不到人影(由于山深林密)。

这“人语响”,好像是破“寂”的,事实上是以局部的、临时的“响”反衬出全局的、长期的空寂。

空谷传音,愈见空谷之空;空山人语,愈见空山之寂。

人语响过,空山复归于万籁俱寂的境界;而且由于刚才那一阵人语响,这时的空寂感就更加突出。

  三四句由上幅的描写空山中传语进而描写深林返照,由声而色,深林,原来就幽暗,林间树下的青苔,更突出了深林的不见阳光。

清寂与幽暗,虽分别诉之于听觉与视觉,但它们在人们总的印象中,却常属于一类,因此幽与静往往连类而及。

依据常情,写深林的幽暗,应当着力描绘它不见阳光,这两句却特意写返景射入深林,照映的青苔上。

读者猛然一看,会觉得这一抹斜晖,给幽暗的深林带来一线光亮,给林间青苔带来一丝暖意,或者说给整个深林带来一点生意。

但细加体味,就会感到,无论就作者的主观意图或作品的客观效果来看,都恰与此相反。

一味的幽暗有时反倒使人不觉其幽暗,而当一抹余晖射入幽暗的深林,斑斑驳驳的树影照映在树下的青苔上时,那一小片光影和大片的无边的幽暗所构成的猛烈对比,反而使深林的幽暗更加突出。

特别是这“返景”,不仅微弱,而且短暂,一抹余晖转瞬逝去之后,接踵而来的便是漫长的幽暗。

假如说,一二句是以有声反衬空寂;那么三四句便是以光亮反衬幽暗。

整首诗就像是在绝大部分用冷色的画面上掺进了一点暖色,结果反而使冷色给人的印象更加突出。

  静美和壮丽,是大自然的千姿百态的美的两种类型,其间原本无轩轻之分。

但静而近于空无,幽而略带冷寂,则多少表现了作者美学趣味中独特的一面。

同样写到“空山”,同样侧重于表现静美,《山居秋暝》色调明亮,在幽静的基调上浮动着安恬的气息,蕴含着活泼的生气;《鸟鸣涧》虽极写春山的静谧,但整个意境并不幽冷空寂,素月的清辉、桂花的芳香、山鸟的啼鸣,都带有春的气息和夜的安恬;而《鹿柴》则带有幽冷空寂的色调,尽管还不至于幽森枯寂。

  王维是诗人、画家兼音乐家。

这首诗正体现出诗、画、乐的结合。

无声的清寂、无光的幽暗,一般人都易于觉察;但有声的清寂,有光的幽暗,则较少为人所留意。

诗人正是以他特有的画家、音乐家对色调、声音的敏感,才把握住了空山人语响和深林入返照的一刹那间所显示的特有的幽静境界。

但是这种敏感,又和他对大自然的细致观测、潜心默会分不开。

2.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古诗词赏析  江雪  柳宗元〔唐代〕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文  全部的山上,飞鸟的身影已经绝迹,全部道路都不见人的踪迹。

  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着蓑笠的老翁,独自若大雪掩盖的寒冷江面上垂钓。

  赏析  柳宗元笔下的山水诗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把客观境界写得比较幽僻,而诗人的主观的心情则显得比较默寞,甚至有时不免过于孤独,过于冷清,不带一点人间烟火气。

这首《江雪》正是这样,诗人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描绘了一幅幽静寒冷的画面:

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若寒冷的江心垂钓。

  诗人向读者展示的,是这样一些内容:

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清寂,一尘不染,万籁无声;渔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

其实,这正是柳宗元由于憎恨当时那个一每天在走下坡路的唐代社会而制造出来的一个幻想境界,比起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人物,生怕还要显得虚无缥缈,远离尘世。

诗人所要具体描写的本极简约,不过是一条小船,一个穿蓑衣戴笠帽的老渔翁,在大雪的江面上钓鱼,如此而已。

可是,为了突出主要的描写对象,诗人不惜用一半篇幅去描写它的背景,而且使这个背景尽量宽敞寥廓,几乎到了浩瀚无边的程度。

背景越宽敞,主要的描写对象就越显得突出。

  首先,诗人用“千山”、“万径”这两个词,目的是为了给下面两句的“孤舟”和“独钓”的画面作陪衬。

没有“千”、“万”两字,下面的“孤”、“独”两字也就平淡无奇,没有什么感染力了。

其次,山上的鸟飞,路上的人踪,这原来是极平常的事,也是最一般化的形象。

可是,诗人却把它们放在“千山”、“万径”的下面,再加上一个“绝”和一个“灭”字,这就把最常见的、最一般化的动态,一下子给变成极端的清寂、绝对的缄默,形成一种不平常的景象。

因此,下面两句原来是属于静态的描写,由于摆在这种绝对幽静、绝对沉静的背景之下,倒反而显得玲珑剔透,有了生气,在画面上浮动起来、活跃起来了。

也可以这样说,前两句原来是陪衬的远景,照一般理解,只要勾画个轮廓也就可以了,不必费很大气力去精雕细刻。

可是,诗人却恰好不这样处理。

这好像拍电影,用放大了多少倍的特写镜头,把属于背景范围的每一个角落都交代得、反映得一清二楚。

写得越具体细致,就越显得概括夸张。

而后面的两句,原来是诗人有心要突出描写的对象,结果却运用了远距离的镜头,反而把它缩小了多少倍,给读者一种空灵剔透、可见而不可即的感觉。

只有这样写,才能表达作者所迫切希冀展示给读者的那种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

至于这种远距离感觉的形成,主要是作者把一个“雪”字放在全诗的最末尾,并且同“江”字连起来所产生的效果。

  “雪”字掩盖全诗。

“千山”、“万径”都是雪,才使得“鸟飞绝”、“人踪灭”。

就连船篷上,渔翁的蓑笠上,当然也都是雪。

可是作者并没有把这些景物同“雪”明显地联系在一起。

相反,在这个画面里,只有江,只有江心。

江,当然不会存雪,不会被雪盖住,而且即使雪下到江里,也马上会变成水。

然而作者却偏偏用了“寒江雪”三个字,把“江”和“雪”这两个关系最远的形象联系到一起,这就给人以一种比较空蒙、比较遥远、比较缩小了的感觉,这就形成了远距离的镜头。

这就使得诗中主要描写的对象更集中、更灵活、更突出。

由于连江里都仿佛下满了雪,连不存雪的地方都充斥了雪,这就把雪下得又大又密、又浓又厚的情形完全写出来了,把水天不分、上下苍茫一片的气氛也完全烘托出来了。

至于上面再用一个“寒”字,当然是为了点明气候;但诗人的主观意图却是在想不动声色地写出渔翁的精神世界。

试想,在这样一个寒冷清寂的环境里,那个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冷,不怕雪大,忘掉了一切,上心地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害似的。

  这个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正是柳宗元本人的思想感情的寄予和写照。

由此可见,这“寒江雪”三字正是“画龙点睛”之笔,它把全诗前后两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不但形成了一幅凝炼概括的图景,也塑造了渔翁完整突出的形象。

用具体而细致的手法来摹写背景,用远距离画面来描写主要形象;精雕细琢和极度的夸张概括,错综地统一在一首诗里,是这首山水小诗独有的艺术特色。

3.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古诗词赏析  赤壁  杜牧〔唐代〕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译文  赤壁的泥沙中,埋着一枚未锈尽的断戟。

自己磨洗后发觉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

  如果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结局生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赏析  诗篇的开头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前朝人、事、物的慨叹。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这两句意为折断的战戟沉在泥沙中并未被销蚀,自己将它磨洗后认出是前朝遗物。

在这里,这两句描写看似平淡实为不平。

沙里沉埋着断戟,点出了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

战戟折断沉沙却未被销蚀,暗含着岁月消逝而物是人非之感。

正是由于发觉了这一件沉埋江底六百多年,锈迹斑斑的“折戟”,使得诗人思绪万千,因此他要磨洗洁净出来辨别一番,发觉原来是赤壁之战遗留下来的兵器。

这样前朝的遗物又进一步引发作者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文抒怀作了很好的铺垫。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后两句久为人们所传诵的佳句,意为如果当年东风不援济周瑜的话,那么铜雀台就会深深地锁住东吴二乔了。

这里涉及到历的赤壁之战。

这对于诗人而言是相当清楚的,由于杜牧本人有经邦济世之才,通晓政治军事,对历史时事是特别熟悉的。

众所周知,赤壁之战吴胜曹败,可此处作者进行了逆向思维大胆地设想,提出了一个与历史事实相反的假设。

假如当年东风不援济周瑜的话,那结果会如何呢?

诗人并未直言战役的结局。

而是说“铜雀春深锁二乔”,铜雀台乃曹操骄奢*乐之所,蓄姬妾歌姬其中。

这里的铜雀台,让人不禁联想到曹操风流的一面,又言“春深”更加深了风流韵味,最末再用一个“锁”字,进一步突显其金屋藏娇之意。

把硝烟充斥的战役胜败写得如此蕴藉,实在令人佩服。

4.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古诗词赏析  乌衣巷  刘禹锡〔唐代〕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译文  朱雀桥边冷落荒芜野草开出了花,乌衣巷口断壁残垣正是夕阳斜挂。

  当年王导、谢安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飞进寻常百姓家中。

  赏析  《乌衣巷》这是唐朝诗人刘禹锡感慨藏而不露,寄物咏怀的名篇,是组诗《金陵五题》中的一篇。

诗人此前尚未到过金陵,始终对这个六朝古都怀着憧憬,正好有友人将自己写的五首咏金陵古迹诗给他看,他便乘兴和了五首。

乌衣巷原是六朝贵族居住的地方,最为繁华,如今出名的朱雀桥边竟长满野草,乌衣巷口也不见车马出入,只有夕阳斜照在往日的深墙上。

  首句“朱雀桥边野草花”,朱雀桥横跨南京秦淮河上,是由市中心通往乌衣巷的必经之路。

桥同河南岸的乌衣巷,不仅地点相邻,历也有瓜葛。

东晋时,乌衣巷是高门土族的聚居区,开国元勋王导和指挥淝水之战的谢安都住在这里。

旧日桥上装饰着两只铜雀的重楼,就是谢安所建。

在字面上,朱雀桥又同乌衣巷偶对天成。

用朱雀桥来勾画乌衣巷的环境,既符合地理的真实,又能造成对仗的美感,还可以唤起有关的历史联想,是“一石三鸟”的选择。

句中引人注目的是桥边丛生的野草和野花。

草长花开,表明时当春季。

“草花”前面按上一个“野”字,这就给景色增加了荒僻的气象。

再加上这些野草野花是滋蔓在一向行旅繁忙的朱雀桥畔,这就使我们想到其中可能包含深意。

  记得作者在“万户千门成野草”(《台城》)的诗句中,就曾用“野草”象征衰败。

现在,在这首诗中,这样突出“野草花”,不正是表明,往日车水马龙的朱雀桥,今日已经荒芜冷落了吗!

  第二句“乌衣巷口夕阳斜”,表现出乌衣巷不仅是衬托在败落凄凉的古桥的背景之下,而且还呈现在斜阳的残照之中。

句中作“斜照”解的“斜”字,同上句中作“开花”解的“花”字相对应,全用作动词,它们都写出了景物的动态。

“夕阳”,这西下的落日,再点上一个“斜”字,便突出了日薄西山的惨淡情景。

原来,鼎盛时代的乌衣巷口,应当是衣冠来往、车马喧阗的。

而现在,作者却用一抹斜晖,使乌衣巷完全掩盖在寂寥、惨淡的氛围之中。

  经过环境的烘托、气氛的渲染之后,按说,好像该转入正面描写乌衣巷的转变,抒发作者的感慨了。

但作者没有采用过于浅露的写法,诸如,“乌衣巷在何人住,回首令人忆谢家”(孙元宴《咏乌衣巷》)、“无处可寻王谢宅,落花啼鸟秣陵春”(无名氏)之类;而是继续借助对景物的描绘,写出了喜闻乐见的名句: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他出人意料地突然把笔触转向了乌衣巷上空正在就巢的飞燕,让人们沿着燕子飞行的去向去辨别,如今的乌衣巷里已经居住着一般的百姓人家了。

  为了使读者明白无误地领悟诗人的意图,作者特地指出,而今这些飞入一般老百姓家筑巢的燕子,以往却是栖息在王导、谢安两家权门高大厅堂的檐檩之上的旧燕。

“旧时”两个字,予以燕子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

“寻常”两个字,又特别强调了今日的老百姓是多么不同于往昔。

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听到作者对这一转变发出的沧海桑田的无限感慨。

飞燕形象的设计,好像信手拈来,事实上凝集着作者的艺术匠心和丰富的想象力。

晋傅咸《燕赋序》说:

“有言燕今年巢在此,明年故复来者。

其将逝,剪爪识之。

其后果至焉。

”当然生活中,即使是寿命极长的燕子也不可能是四百年前“王谢堂前”的老燕。

但是作者抓住了燕子作为候鸟有栖息旧巢的特点,这就足以唤起读者的想象,默示出乌衣巷往日的繁华,起到了突出今昔对比的作用。

《乌衣巷》在艺术表现上集中描绘乌衣巷的现况;对它的过去,仅仅奇妙地略加默示。

诗人的感慨更是藏而不露,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

因此它虽然景物寻常,语言浅显,却有一种蕴藉含蓄之美,使人读起来余味无穷。

  这首诗写诗人对盛衰兴败的沉重感慨。

朱雀桥和乌衣巷照旧如故,但野草丛生,夕阳已斜。

荒芜的景象,已经暗含了诗人对荣枯兴衰的敏感体验。

后二句藉燕子的栖巢,表达作者对世事沧桑、盛衰转变的慨叹,用笔尤为曲折。

此诗为刘禹锡知名的咏史诗《金陵五题》中的第二首。

5.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古诗词赏析  赠汪伦  李白〔唐代〕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  李白乘舟将要远行离去,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

  即使桃花潭水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

  赏析  此诗是李白于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游历桃花潭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留别诗。

诗前两句描绘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俭朴自然地表达出汪伦对李白那种朴实、真诚的情感;后两句先用“深千尺”赞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紧接“不及”两个字笔锋一转,用衬托的手法,把无形的情意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李白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

全诗语言清爽自然,想象丰富奇怪,虽仅四句二十八字,却是李白诗中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

  诗的两句描写的是送别的场面。

“李白乘舟将欲行”是说诗人就要乘船离开桃花潭了。

那种语言毫不迟疑,顺口流出,表现出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潇洒神态。

“忽闻岸上踏歌声”,“忽闻”二字表明,汪伦的到来,的确是不期而至的。

人未到而声先闻,从那热忱爽朗的歌声,李白就料到确定是汪伦赶来送行了。

这样的送别,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这两位伙伴同是不拘俗礼、快活自由的人。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的后半是抒情。

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放船地点在桃花潭。

“深千尺”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句预伏一笔。

  桃花潭水是那样的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

结句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

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意更有多少深呢?

耐人寻味。

清沈德潜很观赏这一句,他说:

“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

妙境只在一转换间。

”(《唐诗别裁》)显着,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方而采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意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

  中国诗的传统主见含蓄蕴藉。

宋代诗论家严羽提出作诗四忌:

“语忌直,意忌浅。

脉忌露,味忌短。

”清人施补华也说诗“忌直贵曲”。

然而,李白《赠汪伦》的表现特点是:

坦率,直露,缺少含蓄。

其“语直”,其“脉露”,而“意”不浅,味更浓。

古人写诗,一般忌讳在诗中直呼姓名,以为无味。

而《赠汪伦》从诗人直呼自己的姓名开始,又以称呼对方的名字作结,反而显得真率,亲切而潇洒,很有情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