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用水处理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387130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73.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用水处理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生活用水处理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生活用水处理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生活用水处理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生活用水处理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活用水处理方案.docx

《生活用水处理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用水处理方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活用水处理方案.docx

生活用水处理方案

 

生活用水设计方案

 

项目承办:

设计单位:

项目负责人:

联系电话:

 

 

1.0系统概述

1.1本系统是专为200m3/D生活用水系统而设计的,系统要求如下:

1.1.1产水用途:

生活用水

1.1.2出水标准: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1.1.3系统总进水:

≥15m3/h

1.1.4系统出水:

≥15m3/h

1.1.5系统配置:

絮凝剂加药系统,石英砂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精密过滤器,加药消毒系统或者紫外线杀菌消毒任意选择一个或者两个。

1.1.6装置回收率:

≥98%

1.2本技术协议的主要依据如下:

1.2.1原水水源:

池塘水

1.2.2水质分析:

一般自来水标准

1.2.3设计界线:

从池塘水进口至净水出口

1.2.4其它涉及的设计基础条件将在技术讨论中确定

1.3原水水质特点:

浊度大、细菌超标等

1.4耗材:

调试过程中所需耗材用户自备

1.5废水排放:

排直设备外,用户统一处理

2.0产品制造、安装、验收标准

2.1进口设备的制造工艺和材料应符合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ASNE)和美国料实验学会(ASTM)的工业法规中涉及的标准或相当标准。

国产设备的制造工艺和材料应符合国家劳动部文件(1990)8号《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定》、《GB150-89钢制压力容器》以及《JB2932-86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条件》、《给排水设计规定》GBJ15—88、《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等的要求。

2.2仅当上述规范和标准对某些专用材料不适合时,才采用材料供方的标准。

3.0工艺说明

本方案所提供的工艺流程为:

加药装置加药装置

原水箱

 

(自备)原水泵(自备)絮凝剂加药系统加药消毒系统砂滤系统碳滤系统

精密过滤器水池(用户自建)紫外线杀菌消毒

说明:

加药消毒系统和紫外线杀菌消毒任意选择一个或者两个

3.1原水

原水水源为池塘水,浊度大、细菌超标等。

3.3原水泵(用户自备)

为后续水处理系统提供稳定的压力和水量。

设计2台原水泵,其中1用1备,备用水泵兼做反冲洗水泵,每台原水泵正常出力为20m³/h,扬程38米。

3.4砂滤系统

为了保证出水SDI(污染指数)4,系统设置1台石英砂过滤器。

过滤器内填装精选的石英砂。

正常情况下,平均运行流速为15m/H,具有反冲洗功能。

1、过滤

在过滤初期,杂质截留主要发生在最上一层滤料中,而大部分下层滤料尚处在等待状态。

随着过滤的进行,上层滤料污泥不断增多,孔隙减少。

水流通道变窄。

其结果,一方面使水流阻力增加,另一方面水流速度增大,对已截留的污泥冲刷剥落作用增强,迫使一部分杂质输送到下一层滤除,这时水中悬浮物的截留带从上层转移下一层。

继续过滤,截留带进一步向下推进,当截留带前锋接近最底部滤层后再继续过滤,则出水浊度增加。

石英砂滤层不同深度处水中浊度的经时变化。

可以看出,随着过滤的进行,截留带依次向纵深推进,水中浊度依先后顺序上升。

反冲洗,清除滤层中的污泥,恢复滤料过滤能力,失效并不意味着滤床完全丧失截污能力。

从滤出水水质来看,失效点是过滤

过滤终点是过滤器运行的停止点。

过滤终点与失效点是两个不同又是紧密相关的概念。

终点以失效点作为停止过滤的目标,但常因操作和检测等方面的原因,它可能比失效点提前也可能滞后,往往不正好停止在失效点上。

生产实际中,多保守地在失效点之前结束过滤。

因为与失效点对应存在唯一的水头损失、出水浊度和过滤时间。

所以,过滤器是否失效,可以从出水浊度、进出口压差和过滤时间是否超过允许值这三个方面中任一项指标来判断。

2、反洗

反洗又称冲洗或反冲洗。

反洗就是以较大的水流速度从滤层底部进水,使滤料颗粒发生流态化,污泥随反洗水从顶部排出,因水流方向与向下过滤方向相反,故称反洗。

反洗时,关闭进水阀和出水阀,开反洗水排水阀和反洗上进水阀,反洗水由过滤器底部经多孔板水帽配水系统,均匀分配在整个滤料层水平截面上。

控制水流速度,使滤层发生流态化,滤料在悬浮状态下得以清洗,冲洗至滤料基本干净为止。

冲洗水经排水阀排入地沟。

冲洗结束后,过滤重新开始。

反冲洗是过滤器的重要运行操作,反冲洗流速控制不当,可能产生滤料流失、承托层错动和冲洗效果差等问题。

(二)、滤床的截污原理

最初,人们认为滤床如筛网,是靠机械筛分作用除去水中悬浮杂质的,随着过滤机理研究的深入和运行经验的积累,又发现了许多因素在截污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滤料的截污机理比较复杂,一般认为包括迁移、粘附和剥落三个过程。

迁移过程是指滤层孔隙水中悬浮杂质运动到滤料表面上,这一过程也称输送过程、碰撞过程;粘附过程是指滤料对其表面处的悬浮杂质的粘合,这一过程又称吸附过程或吸着过程;剥落过程是指水流剪切力将已经粘附的杂质从滤料表面剥离下来的过程。

粘附过程

关于悬浮杂质与滤料间的粘附力,目前研究得还不透彻,仅能笼统列举如下:

机械筛除、化学键、范德华力、絮凝和生物作用等。

这些作用与原水条件、药品的添加量、添加的药品种类和滤料特性等因素有关。

当水中杂质迁移至滤料表面时,在上述若干种力的共同作用下,被粘附于滤料颗粒表面上,或者粘附在滤料表面原先粘附的杂质上。

在接触絮凝过滤时,絮凝颗粒的架桥作用比较明显,这时滤料颗粒或已粘附污泥的滤料颗粒类似晶种,可加速絮凝颗粒长大。

粘附力主要决定于滤料和水中杂质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亲合力。

因此,从这一概念出发,可以说过滤效果主要以决于颗粒的表面性质,而增加杂质尺寸和缩小孔隙尺寸对提高过滤效果不一定有利。

因为,杂质尺寸太大或者滤料太细孔隙太狭窄,易形成表面机械筛滤,水中杂质集中堆积在滤料表面,孔隙很快堵塞,水中杂质难以输送到下游滤层中,表层以下的绝大部分滤料不能发挥正常的过滤作用。

这种现象并不希望发生。

剥落过程

滤料空隙水中流产生的剥落作用涉及两个方面问题:

一方面,剥落导致杂质与滤料颗粒间的碰撞无效;另一方面,剥落有利于杂质输送到滤层内部,进行深层过滤,避免了污泥局部聚积,使整个滤层滤料的截污能力得以发挥。

任何杂质颗粒,当粘附力大于剥落力时则被滤料滤除,反之则脱落或保留在水流中继续前进。

过滤初期,滤料较干净,孔隙率较大,孔隙中的水流速度较慢,水流剪切力较小,剥落作用微弱,因而粘附作用占优势;随着过滤时间的延长,滤料表面粘附的杂质逐渐增多,占据的孔隙增加,孔隙中的通道变窄,水流速度增加,剪切力增大,当剥落力与粘附力相等时,已粘附的杂质仍不会脱落,而随水流输送到此处的杂质也不能被截留,继续被水流携带到后续较为清洁的滤料层中滤除。

上述过程持续下去,层层滤料的截污能力逐渐得以发挥。

粘附力由滤料和杂质的性质所决定,剥落力则由过滤操作的外部条件如滤速所决定。

滤速快,滤速波动幅度大,或者滤速上升速度快,水流剪力大,剥落作用强。

滤速突变会破坏粘附力与剥落力之间的平衡,因而对过滤过程有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其影响程度与过滤进程有关,滤速变化若处于过滤阶段的中期或者前期,出水端尚有大量干净滤料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因而对出水水质影响不大,若处于失效点附近,则滤速降低,出水浊度减少,反之则增加。

例如某过滤器,当运行至出水浊度11.5mg/L时,滤速由25m/h突然降低至10m/h,4min后出水浊度降低至4.4mg/L,8min后降低至0.3mg/L,此时又将滤速恢复至25m/h,出水浊度又回升到10mg/L。

因此,生产实际中应尽量避免在过滤进行到接近失效时增加滤速。

剪切力随水温递减。

水温低,水的粘度大,水流的剪切力大,因而杂质的穿透深度大。

设计滤层时,应考虑当地气候条件,低温地区或低温季节时间长的地区宜选择较大的滤层厚度,较小的滤料粒径或较低的滤速。

过滤结束后,滤层不同部位截污份额沿过滤水流方向变化较大,污泥主要集中在上部一小部分薄薄的滤料层中,而大量中、下层滤料层截留的污泥量较少。

由于下层滤料承担着截留除去难度较大杂质的任务,所以这部分滤料对保证出水质量至关重要。

3.5碳滤系统

此设备的作用是有效去除水中低分子有机物,游离氯,也能减少水中异味,色度和臭味。

作为离子交换系统的前处理装置,活性炭过滤器可有效防止离子交换树脂表面的有机物污染,而不受其本身进水温度、PH值和有机混合物的影响。

特性:

*可以极为有效地去除水中低分子有机物,游离氯,也能有效防止反渗透和离子交换树脂表面的有机物污染。

*具有独特的均匀布水方式,使过滤达到最大效果,能长期满足反渗透膜对有机物污染要求。

*带反洗装置,能力强、时间短、水耗低。

*选用较低的流速(正常运行15m/h),以适应将来水质变坏的可能性。

*采用专门用于反渗透系统的进口水帽,填充精选的均匀滤料,以保证良好的过滤效果,且不会出现反洗乱层现象。

一、吸附原理与类型

(1)、吸附处理原理

吸附处理是指当气体或液体的流动相与多孔的固体颗粒相接触时,流动相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分选择性的吸附在固体颗粒相内部或从固体颗粒相内部解析出来的一种物质转移过程。

所以,吸附可以发生在气—固和液—固之间,也可发生在气—液之间。

但在水处理领域中,只讨论液一固两相之间的物质转移过程。

液相中被吸附的物质称为吸附质,固体颗粒称为吸附剂。

将活性炭放入含有苯酚或ABS(烷基苯磺酸盐)的水中,连续搅拌一会后,水中苯酚或ABS的浓度就会慢慢降低,最后达到某一平衡浓度。

说明苯酚或ABS两种吸附质富集在活性炭的固体颗粒上,这种现象就称为吸附。

产生这种吸附现象是因为固体颗粒界面上的分子受力不平衡,因而产生一种表面张力,并具有表面能。

(2)、吸附类型

根据吸附剂表面上吸附力的性质,吸附过程又可分为三种类型:

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和离子交换吸附。

(1)物理吸附指吸附剂与吸附质之间的吸附力是由于分子引力(范德华力)产生的,即主要是由色散力产生的,所以物理吸附也称范德华吸附。

其吸附力大小与分子间距离的7次方成反比。

物理吸附的特征是:

1)吸附时表面张力和表面能都降低,是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称为吸附热,大多数情况下小于41.8kJ/mol。

2)由于吸附剂与吸附质的分子之间都普遍存在着吸引力,一种吸附剂往往能吸附许多种吸附质,所以物理吸附一般没有选择性,只是吸附力大小随吸附剂和吸附质种类不同而有所变化。

3)因为在吸附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反应,所以不需要活化能,可以在低温下进行。

4)由于早先吸附在吸附剂上吸附质,对未被吸附的吸附质仍有吸附力,所以物理吸附可以是单分子层吸附,也可以是多分子层吸附。

5)物理吸附的吸附速度较快,而吸附力较弱,容易达到吸附平衡,也容易脱附或解析,是可逆的。

例如,在低温下,让氮气与活性炭接触,很快达到吸附平衡,此后如对活性炭加热,随着温度上升,氮气又很快脱附。

(2)化学吸附指吸附剂与吸附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即吸附力是由化学键力产生的,吸附后化学性质发生变化。

化学吸附的特征是:

1)化学吸附热比物理吸附热大得多,大约为83.7-418.7kJ/mol。

2)化学吸附有明显的选择性,即某种吸附剂只能对某些吸附质有吸附作用,而对另外一些吸附质可能很少或没有吸附作用。

3)因为化学吸附有化学键力,其作用力强,而且是单分子层的,不易脱附,往往是不可逆的。

4)化学吸附和脱附速度都比较缓慢,所以不易达到平衡,往往需要在高温下进行。

当利用活性炭吸附水中有机物时,通常是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同时发生,但活性炭与各种有机物的结合力是不相同的。

有的有机物(如安息香酸)与活性炭结合后在水中很容易脱附,而另外一些有机物(如ABS),即使使用辅助药剂也难以脱附。

(3)离子交换吸附吸附质的离子依靠静电引力吸附到吸附剂表面的带电质点上,与此同时吸附剂也放出一个等电荷量的离子。

有关离子交换吸附的原理与特征,将在离交换处理中详细介绍,下面只对物理吸附做些介绍。

二、活性炭的吸附性质与影响因素

目前使用的吸附剂有天然矿物和人工合成材料两种类型。

天然矿物类的有活性白土、硅藻土和漂白土等。

因为它们价廉易得,吸附能力小,所以一般都是一次性应用后就废弃。

人工合成类的有硅胶,活性氧化铝,合成沸石分子筛和活性炭等。

因为它们价格费、吸附能力大,所以一般都是重复利用。

在水处理领域中,大都应用活性炭,故下面只能活性炭做些介绍。

1、活性炭的吸附性质

炭有两种:

一种是象金钢石、石墨等具有整齐晶体结构的炭;另一种是无定形炭,即活性炭。

活性炭一般以木材、果壳、煤炭为原料,通过粉碎、混合、碳化、活化、筛分等工艺制造而成。

按活性炭形状可分为粉状炭和粒状炭(包括无定形炭、粒炭、球形炭);按原料可分为木质炭和煤质炭;按制造方法可分为药剂活性炭和气体活性炭。

在制造活性炭过程中,碳化和活化两步对它的吸附性能起关键作用。

碳化也称热解,是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对原材料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一般在600℃以下。

碳化过程中,可将原材料中的水分,CO2、CO和H2等气体赶出,并使原材料分解成片状,形成一种多孔结构。

活化是在有氧化剂(如空气、蒸汽或CO2)的条件下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一般为600-900℃。

活化过程中一方面是将一些闭塞的细孔打通,使相邻的孔道相连;另一方面是扩大了孔径,使活化后的活性炭比表面积从200-400m2/g扩大到1000-1300m2/g,孔的结构与分布也更加稳定和完善,从而使活性炭具有以下特征:

外观呈暗黑色;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化学性能非常稳定,可耐酸耐碱;能承受水浸和高温。

密度比水大,属于多孔疏水性吸附剂。

活性炭除含有碳元素以外,还含有少量的氧、氢、氮、硫等元素。

这些元素的数量主要与活性炭的原材料有关。

现代仪器测定表明,活性炭的结构是一种杂乱无序的层状石墨微晶层的集合体,虽然微晶层是以碳六圆环为基体,但在微晶层周围有很多非结晶部分。

这些非结晶部分由于碳原子之间的共价键断裂变得不饱和,从而使这些部位的化学性能比较活泼,容易与氧、氮、硫等元素进行化学反应,形成各种氧化物和其它化合物。

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强与结构中存在这些结晶不完全部分有关。

活性炭不仅吸附能力强,而且吸附容量大,其主要原因就是它的多孔结构,其比表面积高达500-1700m2/g。

这是由于活性炭在制造过程中,一些挥发性有机物去除以后,在微晶层晶格之间形成许多形状和大小不同的细孔。

这些细孔的构造和分布与活性炭的原料、活化方法和活化条件等因素有关。

一般根据细孔半径的大小分为三种:

大微孔(大孔)为100-10000mm;过渡孔(中孔)为10-100nm;小微孔(细孔)为1-10nm。

活性炭大微孔的容积为0.2-0.5mL/g,表面积只有0.5-2.0m2/g;过渡孔的容积为0.02-0.1mL/g,表面积一般不超过总面积的5%;小微孔的容积为0.15-0.9mL/g,表面积占活性炭总表面积的95%。

活性炭的吸附性能不仅与细孔的结构和分布有关,而且还受其表面化学性质的影响。

在组成活性炭的元素中,碳元素占70%-95%,另外还有氧和氢等元素,灰分一般在3%(椰壳类)和20%-30%(煤质炭)左右。

灰分在吸附过程中起催化作用。

另外,活性炭在高温碳化和活化过程中,由于氢和氧两种元素与碳元素的化学键结合,使其在活性炭表面上形成各种带有羧基、酚羟基、醚、酯、环状过氧化物等官能团的氧化物及碳氢化合物。

这些氧化物使活性炭与吸附质分子发生化学作用,表现出一定的选择性吸附特征。

活性炭表面上的氧化物成分与活化过程的温度有关。

一般在300-500℃以下用湿空气活化时,酸性氧化物占优势;在800-900℃以下用空气、水蒸气在CO2活化时,碱性氧化物占优势;在500-800℃下活化时,两种氧化物都存在。

因为酸性氧化物使活性炭带有极性,因此这些极性基团容易吸附极性分子水,使水中非极性的吸会质难以被吸附,所以活化温度宜控制在900℃左右。

当水中吸附质的极性非常强时,这时酸性基团与它们之间形成氢键的能力比和水分子之间形成氢键的能力还大,可将水分子置换下来被吸附。

在观察水处理中使用过的、并被有机物饱和了的活性炭细孔分布时发现,直径为2-10nm范围的细孔容积,比新鲜的活性炭少得多,说明这个范围内的细孔对吸附水中有机物有很大作用。

有水处理的实际应用中,通常把活性炭等吸附剂作为一种过滤材料,让水以过滤的方式通过活性炭吸附层。

在此过程中,水中的吸附质从液相转移到固相活性炭的表面上。

这个过程可看作是由液膜扩散、细孔内扩散和细孔内表面的吸附反应三个过程组成的。

而吸附速度的快慢主要是由液膜扩散和细孔内扩散决定的,因为吸附反应速度是很快的。

由于活性炭具有发达的细孔结构和巨大的比表面积,因此对水中溶解性的各种有机物如苯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等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而且对用生物法或其它化学法以去除的有机污染物如色度、异臭、表面活性剂、合成洗涤剂和染料等都有较好的除去效果。

另外,粒状活性炭对水中Ag+、Cd2+、CrO24-等的除去率也可达到85%以上。

活性炭对Cl2的吸附不仅是一种物理吸附,而且对余氯的水解和产生新生态氧也起一定的催化作用,从而提高了对余氯的除去效果。

 

由于活性炭对余氯的吸附速度很快,因此可采用过滤法。

过滤前后水中余氯的含量可用下式表示:

式中c0、c——分别表示过滤前后水中的余氯含量;

K——常数;

H——活性炭过滤层的高度;

u——水流速度。

当水中有氯胺时,一部分氯胺会被活性炭分解成氨、氯离子和氢气,但分解速度比较慢。

 

活性炭的吸附特性一直被人们所重视。

早在几个世纪以前,药剂师们就用木炭除去液体的色、臭、味,但一直到1785年才开始有人认识到木炭具有吸着能力。

19世纪后半期开始对木炭的吸附性能进行研究。

由于战争的需要,本世纪初对活性炭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近30年来,由于水域受到污染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开始用于水的处理和净化。

据有关资料介绍,在60年代初期,美国自来水厂一年间有近200个水厂使用活性炭,6年期间就有600多个水厂投入使用。

70年代以来,由于地表水严重污染,臭气、臭味及未知成分在水中的含量急剧增加,从此使活性炭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

活化性能

当活性炭用作吸附处理时,常用以下技术指针描述其理化性能。

(1)粒度活性炭的不同外形有不同的粒度范围:

不定形活性炭,粒度范围一般在0.63-2.75mm;粉状活性炭,一般在200目以下;柱形活性炭,直径为3-4mm,长为2.5-5.1mm。

(2)水分水分是活性炭在105-110℃下恒温干燥2h后测得的减少量,所以也称干燥减量。

(3)视密度是单位元堆积体积活性炭具有的质量,对不定形活性炭,视密度一般为0.4-0.5g/cm3。

(4)亚甲基蓝脱色力是指在浓度为1.2-1.5mg/mL的亚甲基蓝深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振荡20min,测定剩余亚甲基蓝的浓度,计算单位活性炭吸附亚甲基蓝的毫克数,单位为mg/g。

(5)碘吸附值是指在浓度为0.1mmol/L±0.002mol/L的碘溶液(内含25g/LrKI)50mL中,加入活性炭0.5g左右,振荡5min,测定剩余碘计算单位活性炭吸附碘的毫克数,单位为mg/g。

(6)ABS值是指在含有ABS5mg/L的溶液中,加入粉末活性炭,经1d吸附后,测定ABS剩余浓度,根据剩余ABC浓度计算将ABS降至0.5mg/L所需的活性炭量。

影响因素

活性炭对水中有机物的吸附量与很多因素有关,因此通常它不能百分之百地将有机物除尽,大约在20%-80%这间,波动范围很大。

(1)活性炭的性质因为活性炭对水中有机物的吸附是一种表面现象,所以吸附量的大小与孔的大小分布和比表面积有关。

但当活性炭的原材料和制造工艺不同时,孔的大小分布和比表面积有相差很大。

细孔越多,比表面积越大,吸附量也越大,但除去高分子有机物的效果较差。

例如,用烟煤为原料制造的活性炭,从细孔到大孔各种孔径都有,所以水中即使存在分子很大的有机物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除去。

而以椰壳为原料制造的活性炭,虽然机构强度和比表面积都大,但因大孔较少,所以只能吸附水中低分子量的有机物,大都用于吸附气体或用于脱氯和脱臭等方面。

(2)吸附质的性质用相同的活性炭对不同的有机物吸附时,其吸附量与吸附速度都有明显差别,这主要与吸附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分子量大小和浓度高低等因素有关。

根据吉尔斯吸附理论,越是能使溶液表面张力降低的物质就越容易被吸附,所以芳香族化合物比酯肪族化合物容易被活性炭吸附,如苯、甲醛的吸附量比丁醇的大1倍,安息香酸的吸附量比醋酸大4倍。

因此,对醇类物质的吸附量应按甲醇<乙醇<丙醇<丁醇的顺序增加。

对脂肪酸的吸附量应按甲酸<乙酸<丙酸<丁酸的顺序增加。

这说明随着吸附质分子量增大,吸附量也增大,但分子量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因扩散速度减慢,反而使吸附量和附速度降低。

有试验指出,分子量超过1500时,吸附速度明显降低。

活性炭是一种憎水性物质,所以越是憎水性强的吸附质越容易被活性炭吸附,因吸附质的憎水性越强,在水中的溶解越小。

相反,吸附质的亲水性越强,溶解度越大,水分子与吸附质分子这间形成氢键的能力也越大,就越不容易被吸附。

总之,活性炭对有机物的吸附特点是:

对芳香族的吸附优于非芳香族有机物;对带有支链烃的吸附优于对直键烃的有机物;对分子量大和沸点高的有机物吸附优于分子量小和沸点低的有机物;对不含无机元素或基团的有机物吸附优于含有无机元素或基团的有机物;对非极性的有机物吸附优于带有极性的有机物。

(3)水的PH值当水中的有机物是一种有机酸或胺类化合物时,它们在水中溶解后使水呈弱酸性或弱碱性。

因为,水的pH值高低会直接影响这些有机物的存在形态,从而也影响及附量的大小。

因为尖性炭对这些弱电解质的吸附量,其分子态的比离子态的大,所以在低pH值条件下对有机酸的吸附量大,在高pH值条件下对胺类的吸附量大。

在水的深度净化工艺中,有时将活性炭吸附与离子交换除盐联合进行,这时一般是将活性炭床放在阳离子交换器之前。

有时为了提高除有机物的效果,将活性炭床放在阳离子交换器之后,以使活性炭床在酸性条件下吸附,然后再通过强碱性阴离子交换器除去残留的酸。

(4)水的温度与共存物因为活性炭吸附是以物理吸附为主,所以在低温下的吸附能力应比高温时大。

但有时提高温度也能增大吸附能力,这是由于在液相中,温度上升后降低了水的黏度和增大了吸附质的溶解度及扩散速度,因为活性炭对吸附质的吸附速度往往受吸附质在细孔内的扩散所控制。

当天然水体中有无机离子与有机物共存时,无机离子几乎不影响活性炭对有机物的吸附。

只有当水中的汞、铬、铁等金属离子在活性炭表面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反应产物沉积在活性炭细孔内部时,才使细孔孔道变窄,阻碍有机物扩散而影响吸附。

当吸附质之间产生相互竞争吸附位时,也会吸附能力降低。

(5)接触时间因为吸附是液相中的吸附质向固相表面的一个转移过程,所以吸附质与吸附剂之间应有一定的接触时间,以便使吸附剂发挥最大的吸附能力。

在处理水量一定的情况下,增加接触时间,意味着增加设备或增大设备,而且有时接触时间太长时,吸附量并不明显增加。

因此,在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吸附量与接触时间的关系,一般不超过20-30min。

(6)水中吸附质的初始浓度一般随着吸附质浓度增加,吸附量按指数函数增加,表示出三种活性炭吸附水中苯酚的数据。

初始浓度越小,平衡浓度越低。

相反,初始浓度越大,平衡浓度越高,吸附量也高。

在初始浓度相同时,三种活性炭的平衡浓度也有差异,以椰壳炭最为理想。

但有的物质,如ABS,即使改变初始浓度,吸附量也基本上是一个定值。

吸附等温线

要想了解水中的有机物或其它吸附质是否容易被活性炭吸附,或者是了解单位质量的吸附剂对吸附质的最大吸附容易,或者是对活性炭吸附床进行合理设计,但都必须要事先了解活性炭的最大平衡吸附容量。

活性炭对水中有机物或其它吸附质的吸附主要是物理吸附,它们之间并不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