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实验学校集团化办学模式的实践思考.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384377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0.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山实验学校集团化办学模式的实践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南山实验学校集团化办学模式的实践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南山实验学校集团化办学模式的实践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南山实验学校集团化办学模式的实践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南山实验学校集团化办学模式的实践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山实验学校集团化办学模式的实践思考.docx

《南山实验学校集团化办学模式的实践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山实验学校集团化办学模式的实践思考.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山实验学校集团化办学模式的实践思考.docx

南山实验学校集团化办学模式的实践思考

Lastupdatedat10:

00amon25thDecember2020

 

南山实验学校集团化办学模式的实践思考

提升品牌均衡发展

——南山实验学校集团化办学模式的实践思考

深圳南山实验学校

一、学校概况

深圳南山实验学校位于深圳西部的南头半岛,前身为建校于1932年的南头小学,迄今已走过了76年的春秋。

在不平凡的创业与发展历程中,学校经历并实现了多次成功的跨越。

20世纪80年代,伴随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和市民对优质教育需求的不断扩大,南头小学由一所乡镇学校迅速发展为区域中心小学。

进入90年代学校坚持以邓小平的“三个面向”为办学指导思想,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形成了“兴趣·素质·育人”的办学模式,确立了实施素质教育的“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突出个性、培养能力”和“做人、做中国人、做特区现代人”的育人总目标。

2001年,南头小学更名为南山实验学校,成为一所下设南头小学部、麒麟小学部、鼎太小学部、麒麟幼儿部、麒麟中学部、荔林中学部六个分部,占地总面积达84332㎡,145个教学班,6300余学生,450多名教师的九年一贯制学校。

先进的教育思想,超前的办学理念,以及科学、规范的管理与运作,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学校在师资建设、教育信息化、课程改革实验和艺术、体育特色教育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实现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重要突破。

1994年,学校前身南头小学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1998年遴选为教育部全国首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同时,学校还先后获得“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中期评估优秀学校”、“全国100所传统体育项目先进学校”、“全国争当小实验家科学体验活动示范学校”、“广东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样本学校”、“深圳市中小学美术书法特色学校”、“深圳市首批书香校园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

二、集团化办学特色

随着学校发展的日益壮大,影响力也逐步增强,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也逐渐得到社会各方面的广泛认可。

为了满足广大市民对优质学位的需求,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经南山区政府批准,2001年5月,南头小学正式更名为南山实验学校,扩展为九年一贯制学校。

(一)办学模式

1.发展沿革

2001年9月,麒麟小学部、麒麟中学部同时开办。

由于没有校舍,麒麟中学部开办初期,借用麒麟小学部校舍,招收初中一年级学生。

2003年,鼎太小学部开办。

随着麒麟小学部和麒麟中学部班额的增加,麒麟小学部校舍已无法全部容纳麒麟中学部学生,麒麟中学部初一、初二学生借用鼎太小学部校舍上课。

2004年9月,麒麟中学部校舍落成,至此,麒麟中学部才拥有完整的校舍,不再借用麒麟小学和鼎太小学校舍上课。

2007年9月,荔林中学部开办,开始招收初中一年级学生。

至此,南山实验学校经过六年多的发展,已成为一所办学规模为五所中小学及麒麟幼儿园在内的集团化规模学校。

2管理模式

随着学校集团化发展步伐,学校的管理模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经过多年的实践,学校逐步建立起一套科学、高效的人本化管理的集团化办学新模式。

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为学校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管理层级

现代管理理论认为:

学校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一系统是各个相关的子系统有机组合构成的,它首先是个整体。

而其中各个子系统又相对独立,有着各自的特点,各子系统之间必须协同“作战”,才能产生最大效益。

学校领导无疑是这一管理系统中的核心力量,它是学校的决策中心和管理的核心。

多年来,南山实验学校注重建设一个作风民主、团结高效的领导班子,并形成了以校长为核心,分工明确的管理机构。

学校管理机构图示:

分工明确,高效运作的学校管理机构是我校集团化发展的根本保障,它为学校集团化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管理理念与方法

在集团化管理实践的基础上,李先启校长提出,借鉴现代企业管理体系,建立新型的学校管理制度,使学校管理逐渐从传统经验型转向制度化、标准化、信息化,从事务型转向文化型、内涵型,逐步形成新型的学校管理文化。

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南山实验学校逐步形成了“服务、严谨、沟通、理解、相互支持、动态协调”的管理理念。

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这些管理方法可以简单概括为:

校级干部管“线”,校长安排的工作由各部落实;各部部长管部,中层干部贯彻落实;协调部、后勤部协调于各部、服务于各部。

我校总的管理思路可以概括为:

校级干部管“线”,“部”级干部管“部”。

换言之,即校长出思想,副校长出思路,部长出措施,中层干部具体贯彻落实。

学校人事、招生、重大财务开支与决策等均由学校进行统管。

校长办公会、校部长联席会、行政工作会是学校日常管理工作的常设形式。

校长办公会,由校级干部参加,主要商讨、决定学校重大事情。

校部长联席会,由校级干部、办公室、各部部长参加,主要安排学校工作,解决各部实际问题,协调各部门关系。

行政工作会,由全校各部的所有行政干部参加,主要进行工作部署、管理培训等。

教代会、全校教职工大会对学校重大事务拥有决定权、否决权和知情权。

(二)发挥集团优势,提升办学效益

随着我校集团化办学的进一步深化,集团化办学效益也日益凸显。

在学校的发展进程中,我们充分发挥集团化管理的优势,合理整合集团优质资源,全面提升办学效益。

1.填谷造峰,扩大优质资源

名校是一种社会资源,如何把这种宝贵的公共资源实现效益的最大化,集团化办学是一项有效的探索。

南山实验学校前身南头小学,经过多年的发展,在老百姓心目中已经树立起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良好的社会声誉让更多的老百姓对学校优质学位的渴求,但学校现有的学位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同时,随着深圳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优质学位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深圳新学校也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

如果一所新建学校,采用“爬坡式”的发展模式往往发展缓慢,周期较长。

但如果将名校良好的管理经验、优秀的师资、优质的教育资源迁移进来进行整合共享,那么它的成长肯定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缩短新校的发展周期,成功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快速扩张,有效解决老百姓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近年来,我校采用“名校办新校”(办:

承办、管理、发展、壮大)的发展模式,先后创办了麒麟小学、麒麟中学、鼎太小学、荔林中学,让名校的管理文化、制度文化、课程文化、理念文化等很快辐射到新办学校,新学校借助集团化办学优势,在很短的时间内发展起来,形成自己的特色项目,树立起了良好的学校品牌形象,让更多的老百姓在较短时间内享受到了优质教育资源。

如,2003年9月鼎太小学开办招生,起初并没有让我校管理。

学校在招生初很长一段时间内一年级新生仅招收到50余名学生,远未能完成既定的招生任务。

教育局决定鼎太小学由我校管理后,在短短几天内学校新生报名就超过了200人。

现在,鼎太小学部经过5年多的发展,规模已经达到25个教学班,形成了电脑美术、儿童管乐、教学科研等具有影响的特色项目。

由于单一学校的运行模式,容易形成相互竞争及体制僵化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很难达到很深层次的合作与交流。

而集团化办学的实践让我们深深感受到,集团内各分部之间在高度“协作”的基础上,让教师资源高度共享,并充分利用名师、骨干教师的优势打造一支学习型教师团队,为学校集团化均衡发展奠定基础。

2.科学管理,提升办学效能

科学管理是推进学校管理现代化,提升综合校力的重要举措。

我校在发展进程中不断完善集团化管理模式和管理措施,通过科学的管理实现学校管理效益的最大化。

1责权明晰,分级管理

在学校管理中,校长作为“一级法人”负总责,主持全面工作。

副校长分别管理党务政务、教学科研和后勤工作,“线”涵盖中小学各部和幼儿园,并在宏观上指导和把握政策。

部长有责有权,负责各个分部的常规教学、教科研、特色教育、人事聘用、常规教学用品的采购审批等。

在资金使用上,部长拥有1000元以下的资金调拨权。

部长有责有权,便于各部在办学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创设各具特色的品牌项目。

如麒麟小学部在短时期就形成了科技教育特色,10多项学生科技小发明在全国获奖,中央电视台曾经连续播出;麒麟中学部三年时间建设起系统的校本课程,教学质量跃入南山第一团队;鼎太小学部教师专业研修蔚然成风,一批教师得益校本教研迅速成长;南头小学部在原有的教育特色基础上继续发展学科课程改革、艺术、体育等特色教育。

2统一领导,“线”“面”管理

根据现代学校制度的构建思路,学校采用资源集中调配与校、部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在学校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一协调的前提下,各分部在充分享有自主决策权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同时,形成了党支部领导、教代会民主监督下的校长负责制。

政府规定的大型采购统一管理,由副校长分块把关,按规章制度严格执行。

五万以下的中小型采购都指定有规范的流程。

由于实行分部部长管理,部长不进入校级管理层,这样就避免只偏重局部利益和资源分配不均衡的情况出现,便于学校资源的统一调配和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比如,在鼎太部和中学部建设过程中学校从整体规划出发,集中力量自筹资金300万以上,使两个部开学后的基础设施在短时间就达到了省级标准。

早于政府的投资确保学校尽早跨上发展的“快车道”。

又如,“八岁‘能读会写’”实验从全局出发对师资、设备进行统一调配,使实验在各个部都能均衡发展,满足了市民不断扩大的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在后勤管理方面,文德公司聘用的财务人员都有较高专业背景,其中一人具有注册会计师身份。

公司建立了严格的管理程序,确保依法经营和规范操作。

各部餐厅统一采购原材料的做法,把健康、卫生和安全放在首位,几年来一直保持了良好的经营记录,保障了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

学校办公室作为联络、沟通部门,上情下达或下情上传,保障了集团运作的一体和高效。

⑶完善制度,高效运作

学校各个部都制定了既有统一要求又各有特点的管理制度,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部门的积极性,同时也体现了制度管人的规范性。

3.培养管理干部,打造学习型团队

高效实干的管理干部队伍是推动学校集团化深入发展的关键力量。

我校在集团化发展过程中结合集团发展的需要,加大管理干部的培养力度。

在政策、制度、文化等方面为管理干部的培养营造和谐的环境,确保管理干部的健康成长。

近年来,随着集团化办学的发展,一大批一线骨干教师迅速成长为学校管理干部。

如,南山区挂牌教师张建伟、陈立、张祖志、高雅,深圳市“十佳青年教师”唐晓勇等相继走上管理岗位。

这些专业型、研究型的管理干部在学校集团化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在专业型干部的管理下,学校集团发展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为打造学习型团队奠定了基础。

4.校本培训,促进师资均衡发展

随着集团化的迅速扩展,学校对教师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如何保持各分部师资力量的均衡发展,避免“浓茶冲淡”削弱各分部教师力量?

我们并没有“削峰添谷”把优秀教师均衡分配到各个分部,而是以校本培训为途径,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确保各分部的师资力量均衡发展。

在集团化快速发展进程中,学校始终把建设一支强有力的教师队伍作为学校发展的核心。

从2001年开始,学校广纳英才,面向全国公开招聘中青年骨干教师,面向教育部重点师范院校招聘优秀的本科生、研究生。

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师资结构进一步得到完善。

为了让新教师适应我校的教学环境,学校在每学期开学都会对新校教师进行为期一周的培训。

岗前培训内容主要是学校办学理念,管理制度,以及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新教师必须经过岗前培训,考核合格之后才能持证上岗。

这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培训主要是让新教师尽快融入学校环境,确保新教师教学行为与学校办学理念保持高度一致。

在大量引进优秀教师的同时,学校注意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和教师素质的全面提升。

“培训是最大的福利”,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认同;“我们一起发展成长”,成为学校教职员工的共同心愿。

在加强教师学历培训、单项技能资格培训、国外考察学习培训的同时,基于新课程改革的校本培训成为了学校教师培训的主要方式。

2001年,学校让先期进入新课程教材实验的教师走出去观摩、学习、借鉴他人的经验,创造条件使他们先动起来,让他们在做中研究,做中感悟,做中总结,并以他们教学活动中生成的案例来培训更多的教师,促进各个层面的教师在互相学习中增强对新课程的理解、接受,梯次进入实施阶段。

2003年,在实验教师有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学校提倡教师结合培训学习写好教学反思,使先进的教育理论与教师个体的具体实践情境和经验的研究结合起来,把理论内化为教师有效教育的实际能力,达到做中学的目的。

通过培训,中、小学各部不少教师已成长为学科教学骨干,近百名教师参与了教材、学习资料和新课程作业、习题的开发、设计,一些老师的课还被教育部相关部门作为新课程案例发行。

20多名教师被评为省市级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

目前,学校特级教师、省市级优秀教师占学校教师总数的20%以上。

一支师德高尚、素质精良、学历达标、现代教育技术熟练的专业化教师队伍已经成为学校持续发展的无形资产、精神动力和智力资源。

通过校本培训活动,我校集团化内各分部之间的师资力量得到了均衡发展,有力地保障了集团各分部同步、高效的发展,从而提升集团整体办学效益。

5.九年一贯,确保课改延续

我校经过七年多的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运作,已形成了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和运作模式。

从小学到初中已是一个大的系统,成为一个整体。

在管理运作上通过“整”“分”的模式进行管理。

及办学目标、办学理念、行政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都是整体规划,整体贯彻,有统一要求。

但考虑到中小学教学的实际情况,中学和小学的教学进行适当的“分步”管理。

“整”“分”管理的模式提高了学校管理的科学性、针对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从而让学校课程改革成果以及特色品牌项目得以延续和发展。

如,我校课程改革创新成果“八岁‘能读会写’”实验在小学经过了近八年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如今本项实验已经从小学延续到了中学,并与国际接轨,创办了“国际班”。

“国际班”是学校“八岁‘能读会写’”实验与国际教育接轨的一次有益尝试。

它以“延续小学、立足初中、展现潜能、走向国际”为目标,既是小学段“八岁‘能读会写’”实验的延续,也是该实验成果的一种检验。

目前,“国际班”已经成为中学部的品牌项目。

同时,中学部已经形成了学生乐团、乒乓球、书法、机器人等特色,而这些特色项目的后备人才均来自集团内各小学分部。

九年一贯制“整”“分”管理的模式,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已初见成效:

麒麟中学部在确保入学率、升学率100%的前提下,必修学科成绩合格率均达到100%,初中毕业生“中考”综合评价连年取得突出成绩,得到教育行政部门和市民的广泛认可。

2006年语文学科“中考”成绩列全市前三名。

2007年、2008年,语文、数学和科学等学科“中考”成绩在全市名列前茅。

我校九年一贯制的办学机制,为学生提供了9年和谐发展的机会。

小学阶段为学生创设的发展空间在中学得以延伸,并得到继续发展。

因此,我们充分发挥九年一贯制的优势,确保课程改革成果以及学校特色项目的延续和发展,从而提升学校办学品质。

6.特色辐射,引领集团发展

我校创新的管理模式,为推动集团整体发展注入了活力。

各分部在充分的自主管理中结合分部自身的资源优势形成了多种办学特色。

而这些特色的形成也在不断地丰富着我校集团化办学的内涵。

南山实验学校各部特色教育一览表

麒麟中学

荔林中学

南头小学

麒麟小学

鼎太小学

1.国际交流

2.小组学习

3.学生乐团、

4.礼仪教育

5.机器人

6.……

新技术在学科中的运用(敏特英语)……

1.舞蹈

2.美术

3.书法

4.书法

5.铜管乐

6.乒乓球

7.……

1.科技教育

2.教育博客

3.社区教育

4.教师阅读

5.学生礼仪

6.……

1.电脑美术

2.教师研修

3.学生管乐

4.远程协作

5.……

为了充分发挥各部特色教育的优势,扩大特色教育的辐射作用,实现优质资源效益的最大化。

我校教科中心大力推动特色教育在集团内各分部中的辐射工作,引领集团发展。

如,麒麟小学部从2003年开始,便率先在国内开展校园博客的实践研究,逐渐形成了基于教育博客的教育教学活动的特色。

麒麟小学部教育博客研究在经历“教师博客-班级博客-学生博客-家长博客—专题博客—教研博客”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博客文化”,产生了很好的效益。

基于麒麟小学部博客运用的经验,学校开始在全校推动博客的运用,并开发出了新的博客平台(教师工作平台)。

5年多来,博客调动了全校教师主动自觉参与技术应用与教育教学整合的积极性,它已经在教师专业发展、班级管理、教学管理、专题研究、学生成长、家校沟通、校际联盟、数字化管理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如今,博客已经成为教师信息化运用的一种常态,它改变了师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从而为促进师生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

有效地发挥集团多方资源优势,将对提升学校办学质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在集团化管理中我们拓展空间、优化配置、创新机制、统分结合,充分整合优质资源,发挥集团资源的最大效益,从而提升学校办学品质。

(三)共享信息技术,推进集团化均衡发展

南山实验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

1995年,李先启校长提出了“校园信息高速公路”的构想。

1998年,学校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首批“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1999年建成被誉为“中国小学第一网”的校园信息网络系统。

至2008年9月,我校信息化教学应用环境的基本架构是41间(其中学生自备计算机28间)计算机网络课室,装备多媒体应用系统的150间教室和功能室,以及全部可接驳国际互联网和局域网资源的2260台计算机。

多媒体网络环境对于教师,它是探索新的教与学方法,研究基于信息环境提高教育教学效率的实验场所。

对于学生,它是搜集信息、应用信息和交流信息的理想环境。

1.校园网群,让运用畅通无阻

2001年9月,学校对1000兆校园网进行了改建。

随着新校区的逐年递增,学校以校园网群的概念通过内部光纤的方式将新增校区逐一接驳,连接主配线间到各分部的分配线间。

由于采取了租赁电信管道铺设内部光缆的方法,把最远距离为4公里,分散在几平方公里范围的中小学各部,和幼儿园有效地集结成大的局域网,形成了一个高速信息网络,使得整个校区内的应用环境完全一致。

由于集团内各部网络终端的应用环境完全一致,整个校区内的信息资源实现了高度同步与共享。

我校真正意义上的“校园网群”让各分部运用畅通无阻,保证了信息化运用的均衡发展。

2.加强资源建设,促进网络共享

校园网群把集团内各分部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通过校园网络,学校丰富的学科资源库得以高度共享,为各部师生的发展提供平等均衡机会。

我校在资源开发建设中始终以师生的内在需求,教育教学的实际运用为核心。

由资源的开发、积累,转为教与学的需求提供服务支持。

教学需要什么,学生需要什么,什么样的应用可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就提供相应的资源环境。

通过“建设—“运用”—“完善”的循环策略进行动态建设,这样确保资源开发的有效性。

如今,我校已经建成包括“国家地理杂志”在内有几千部作品的影视库,有40多万张图片、10多万部图书,总数据量超过1000个GB的学科资源库和学科专题网站。

这些丰富的数字化资源为“课程整合深层次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给予学生的学、教师的教有力地支撑。

由于学校学科资源建设是从教与学的实际需求出发,师生运用数字化资源进行教学活动在学校已经成为一种习以为常的事情。

伴随“八岁‘能读会写’”实验研究的深入,我们开始关注“学习平台”的建设,近年来,根据师生的需求我们集中开发了一批应用导入平台,为学生的言说提供多样化服务,让技术应用向课程、向学科、向师生发展的深入:

lWebQuest(2001)

借用国外“网络专题调查”学习模式开发的在线课程平台。

上课教师只需制作一个简单的页面,就把学习目标、学习途径、学习方法和链接资源同时发布到互联网上,学生可以实时进行学习和在线交流。

尽管这个平台只是文件管理的一种技术处理,但由于呈现简单,至2007年这个平台上老师们设计的学习专题已有2200多个。

l习作园地(2001)

支持儿童表达的网上写作工具,儿童提交即“发表”、即得到关注。

便捷的操作方式和在线交流功能激励了儿童言说的欲求,导致了低年级学生网上写作的“爆发”。

始料不及的是这种方式触发了儿童言语表达的激情——从三言两语到100~300字的短文,孩子们连篇累牍地自主上网写作。

两三个月后,大部分学生可以在40分钟写出300~500字的文章,一些学生动辄就是千字文。

很多学生利用这个平台写下数十集的故事和名着新编。

仅一年级学生习作的平均字数就超过5000字,还有一些学生4个月中习作字数累计3、4万字。

8年来,“习作园地”是使用率最高的一个系统,至今已积累低年级学生习作15万篇以上。

l少儿成语库(2002)

为满足部分儿童阅读成语故事后表达交流的需求而开发的系统。

学生边发表习作边建库,在感受成功过程中发展了书面语言能力。

系统设有成语标准诠释,可帮助学生对照、检测。

l互动作文(2004)

互动作文的应用解决了传统评价的滞后,唤起了儿童的发表意识、读者期待和言说的欲望与热情。

平台发布6个月,参与写作交流的学生就有一万多人次,3年级一个实验班39名学生习作累计1138篇,在该班同学的文章中加入讨论最多的一篇有66个帖子。

这种互动参与的评价在实现学科目标的同时,培育了孩子们自愿服务、相互鼓励、相互感激和互相求助的学习精神。

lBLOG(2003—2008)

从2008年初开始,综合前期各阶段各类平台运用的经验,我们把博客架构在学校综合数据信息管理系统上,在不改变师生应用习惯和感觉的前提下,对博客系统不断优化,为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常态应用奠定了基础。

如今,博客注册用户已达4000余人,有近2000人加入到“教育博客联盟团队”中,在博客上发表日志最多的老师已经超过2000篇。

基于师生需求建设的学科资源库和学习导入平台,使得集团内各分部间师生共享优质资源,分享学习过程,开展网络环境下的合作探究学习成为可能。

3.数字化平台,让管理更高效

受时间和空间的影响,传统教育管理工作往往费时费力,效率低下!

我校在进行数字资源的建设与运用的同时加强数字化管理平台的开发。

经过努力我们逐步开发了数字办公管理系统、校内邮件系统、校内信息发布系统等多个数字化管理平台。

这些平台与教师的日常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教师运用这些数字化办公系统管理自己的教学事务,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数字化管理平台对我校集团化管理进行了有力的补充和优化。

通过数字化管理平台来管理学校日常行政事务,学校管理工作也变得轻松而高效。

因此,数字化管理平台的运用,把老师和学校行政从烦杂、琐碎的事务性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这样就有更多时间去关注课堂教学,关注每一位孩子的发展!

信息技术的运用大大提高了集团化办学管理的效率,整体推动了学校各分部的均衡发展。

(四)建构学校文化,为集团化可持续发展奠基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校长的办学思路、教育行为、管理行为和风格等对学校工作产生直接的全局性影响。

但如果校长离任,学校的各种办学理念是否会得到延续与传承?

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多年来,我校特别关注学校文化的建设,只有建立健康、和谐、人本的学校文化,学校的办学理念才能得以传承,学校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

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南山实验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1994年,南头小学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

此后,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南头小学(南山实验学校)确立了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其集中体现在李先启校长提出的新时期的办学理念、指导思想、育人目标和课程管理上。

1.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