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人才培养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380395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2.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气自动化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电气自动化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电气自动化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电气自动化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电气自动化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气自动化人才培养方案.docx

《电气自动化人才培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自动化人才培养方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气自动化人才培养方案.docx

电气自动化人才培养方案

2015级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

专业大类名称:

专业二级名称:

编制团队:

(主要参编人员)

执笔者:

(教研室主任或专业负责人)审核人:

(二级学院院长)批准人:

(主管副校长)

一、培养目标

围绕现代制造业对电气自动化技术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具有良好工作态度、责任意识和团队精神,具有自主学习、创新发展能力;具有设备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维护维修能力;具有对设备电气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改造能力;具有自动化生产线系统组装调试、维护维修能力,能够从事设备电气控制系统的维护维修及技术改造、自动化生产线的组装调试与维护维修等岗位工作的高技能专门人才。

二、招生对象及学习年限

(一)招生对象:

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专)毕业生和职高毕业生。

(二)学制:

基本学制三年,实行弹性学制。

三、就业岗位分析

表1电气自动化专业就业岗位一览表

类别

岗位名称

主要工作任务描述

职业资格证书

(名称与等级)

考证要求(必考/选考)

核心岗位

电气安装调试工

自动化生产设备(生产线)的安装、调试、检测及运行维护

电气自动化助理工程师;

中、高级维修电工资格证;

可编程控制系统设计师

电气自动化技术员

自动控制设备及产品的制造、检测、营销及售后技术支持与服务

电气自动化助理工程师

自动化生产设备的辅助开发与设计

电气工程安装技术员

供配电系统的安装、调试、运行与维护

电气自动化技术管理

企业生产管理、质量管理与技术、管理营销及售后技术支持与服务

拓展岗位

质量检验

电子、电气产品质量检验

销售服务

售前、售后服务

生产管理

企业生产技术指导

四、培养规格

(一)专业能力

(1)具备电气工程制图、识图能力;

(2)具备电气设备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能力;

(3)具备可编程控制系统设计、编程、装调能力;

(4)具备计算机系统应用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5)具备生产过程自动化设计、编程、装调能力;

(6)具备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编程、装调能力。

(二)方法能力

(1)具有自主学习能力;

(2)具有职业规划能力;

(3)具有获取新知识与信息搜集能力;

(4)具有一定的决策能力。

(三)社会能力

(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具有吃苦耐劳精神;

(2)具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务实勤奋、谦虚好学的品质;

(3)具有较强的现场管理和组织能力,能较好地处理公共关系;

(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5)具有较强的劳动组织能力、集体意识和社会责任心;

(6)具有与人沟通合作的团队协助能力;

(7)具有很强的时间观念。

五、毕业标准

(一)本专业学生必须修满133学分,其中必修课108学分,限选课14学分,任选课9学分和综合素质教育课2学分(含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

(二)取得本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职业资格(岗位技能)证书;

(三)参加半年以上顶岗实习并取得合格成绩。

六、课程体系开发分析

(一)核心岗位工作过程分析

基本工作过程典型工作任务能力模块

基本素质职业能力

1.合格的政治素质

2.健康的身心素质

3.较强的质量意识和市场意识

4.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协调能力

5.良好的沟通及表达能力

6.较强的事业心,敬职、爱岗,有高度的责任感

通用能力岗位能力拓展能力

1.英语应用能力

2.数学应用能力

3.计算机操作技能

4.学习新技术能力与知识转移能力

5.调查研究与组织协调能力

1.电气仪器仪表的安装检测与维护能力

2.电气施工工艺能力

3.电气设备运行、维护能力

4.电气设备自动化设计能力

5.电气系统设计能力。

1.网络应用能力

2.电气工程及管理能力

3.创新能力、创造能力及创业能力

电气设备基本维护

电气设备安装调试

电气系统设计

电气仪器仪表的使用、检测与维护

电气设备运行与维护

熟悉电气施工工艺

电气设备安装与调试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控制器的应用及编程

电气设备安装与调试能力

维修及应用能力

电气系统开发与设计能力

电气设备运行与维护能力

能力

电气工程师

 

(二)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1.从事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安装及维护维修的企业,如西门子、罗克韦尔公司等,电气自动化领域相关岗位的工作任务主要有:

PLC开关量控制;PLC程序的阅读、编制与调试;工业以太网的构建与维护;电机的检修与控制等。

2.拥有自动化生产线,工业控制自动化程度较高的企业,电气自动化领域相关岗位的工作任务主要有:

自动生产线系统机电一体化调整;变频器的使用与维护;闭环伺服系统的运行、调试;电机的起制动和调速控制等。

3.从事制造业企业,电气自动化领域相关岗位的工作任务主要有:

加工设备电气维护保养及调试维修等。

表2电气自动化专业核心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

类别

核心岗位

工作任务

职业能力分析

核心岗位

电气安装操作工

R1.自动设备的操作

N1.1掌握自动设备操作能力

R2.电控柜的安装

N2.1能够安装各种电控柜

R3.电子产品的装配

N3.1能够进行电子产品装配

电气调试维护

R1.自动设备的调试与维护

N1.1能调试自动设备

N1.2能维护自动设备

N1.3掌握测试仪表的使用方法

R2.电气产品的调试与维修

N2.1能调试、维护电气产品

工厂供配电

工厂供配电系统施工与管理

能从事供配电系统安装、调试、运行与维护

拓展岗位

质量检验

电气产品质检

掌握测试仪表能对电气和电子产品质检

电子产品质检

销售服务

电气产品营销

有电气产品的营销能力

电气产品售后服务

生产管理

企业生产技术指导

具备企业生产组织与调度的能力

 

(三)专业核心课程与职业资格考证及职业技能竞赛内容分析

表3电气自动化专业职业能力核心课程分析表

职业能力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模块内容

职业资格(技能)考核内容与要求

职业技能竞赛

项目内容与要求

参考学时

1.掌握电工和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

2.能够正确规范地使用电子元器件

3.能够正确使用仪器仪表并进行检测与维护

电工基础

常用电工工具和电工仪表的使用,照明电路的安装与更新

电工电路设计的知识

电工电路设计的知识

64

电子技术

简易直流稳压电源电路的分析、安装与调试

数字电子抢答器的设计与制作

电子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电子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88

中级维修电工考证培训

带能耗制动Y-△转换

示波器的使用

高低压供电配电系统及设备、供电电路安装维护

高低压供电配电系统及设备、供电电路安装维护

48

1.了解电气施工规范标准

2.具有熟练的识图绘图的能力

3.掌握电机的特性及拖动调试方法

电气制图与CAD

电气规范规则的掌握

电气控制图的设计与绘制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与电气制图的基本知识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与电气制图的基本知识

64

电机驱动与调速

三相异步电动机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控制

典型机床控制电路

其它电机

低压电器的基本知识、控制系统

低压电器的基本知识、控制系统

64

工厂供配电技术

供配电技术基础知识

高低压供配电一次系统

供配电二次系统

供配电继电保护

电气安全和照明

高低压供电配电系统及设备、供电电路安装维护

高低压供电配电系统及设备、供电电路安装维护

64

1.能够熟练使用可编程控制器及组态软件进行编程应用

2.掌握单片机应用技术的基本硬件结构和编程方法,及把单片机硬件、开发系统、程序设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方法

3.能够通过实际问题进行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单片机应用技术

了解微机系统的基本知识。

掌握单片机的指令系统,能利用单片机的指令系统进行较为简单的程序设计;掌握单片机的接口技术;掌握单片机系统扩展的方法;初步了解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开发、设计方法。

单片机最小系统结构、程序设计、接口技术、扩展应用

单片机最小系统结构、程序设计、接口技术、扩展应用

64

可编程控制器及应用

PLC的基本原理、程序编制和程序操作;PLC应用实例。

1.专用设备的PLC控制—会设计控制电路并接线、安装、调试

2.典型控制系统的PLC控制—会设计控制电路并接线、安装、调试

可编程控制系统设计师

可编程控制系统设计师

88

变频器应用技术*

熟悉现代电力电子器件和逆变电路;掌握变频器的运行

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

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

48

(四)实践教学课程分析

表4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课程分析表

实践教学

环节

主要理论知识与技术技能要求

实践教学

课程名称

主要实训项目

实训实习场地(校内/校外)

参考

学时

知岗

1.掌握电工和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

2.能够正确规范地使用电子元器件

3.能够正确使用仪器仪表并进行检测与维护

电工基础

电子技术

实用电路制作

节日彩灯的设计与调试、电动机接线与供配电、简易直流稳压电源电路的分析、安装与调试超外差式收音机(简易扩音机)的电路分析及安装与调试

校内

140

跟岗

1.了解电气施工规范标准

2.具有熟练的识图绘图的能力

3.掌握电机的特性及拖动调试方法

电气制图及CAD

电机驱动与调速

直流电机的检修与控制、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检修与控制

校内

128

模岗

1.能够熟练使用可编程控制器及组态软件进行编程应用

2.掌握单片机应用技术的基本硬件结构和编程方法,及把单片机硬件、开发系统、程序设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方法

3.能够通过实际问题进行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可编程控制器及应用

单片机技术与应用

电动机的运转控制

抢答器的控制

液体混合的控制

机械手的运行控制

恒水供水系统的设计、

校内

140

顶岗

1.能够理解过程控制技术相关理论

2.掌握电气控制系统设计方法

3.掌握变频器控制技术

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

变频器应用技术

常见工业控制网络的组网、运行、维护

恒压供水系统的界面设计

校外

160

注:

参考学时中的整周实训以“周”为单位计算。

七、专业教学计划进程表(附后)

 

八、学年学期教学活动安排

表5电气自动化专业学年学期教学活动安排表

周次

学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第一学期18周

=

=

=

=

=

第二学期20周

=

=

=

第三学期20周

=

=

=

第四学期20周

=

=

=

第五学期20周

=

=

=

第六学期16周

毕业离校

注:

=为放假时间,—为课堂教学,※考试,△入学教育,☆军训,■毕业实习,◆课程集中实训与实习,○职业群基础及技能实训,◇职业技能与认证实训,□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含毕业答辩)。

九、各类课程学时学分与教学周安排

表6电气自动化专业各类课程学时与学分比例分析表

学习领域

学时数

学时占%

学分数

学分占%

公共基础学习领域(必修)

509

21

30

专业基础学习领域(必修)

440

26

专业能力学习领域(必修)

1056

52

专业拓展学习领域(限选)

240

14

人文素质教育(任选)

48

3

大学生素质拓展(必修)

128

8

合计

2421

100.00

100.00

理论课总学时

909

实践课总学时

1512

合计

2421

100.00

100.00

 

表7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周安排表

项目

合计

周数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三学期

第四学期

第五学期

第六学期

教学计划周数

106

16

18

18

18.5

19.5

16

实践教学周数

39

3

2

4

5

9

16

理实教学周数

67

13

16

14

13.5

10.5

考试周数

8

2

2

2

1.5

0.5

放假周数

24

4

6

4

6

4

合计

138

22

26

24

26

24

16

十、专业特色培育思路

(一)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传统的三段两站式(三段即在校的教学分基础课、专业理论课、生产实习课;两站即校内基础理论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企业综合技能和适应能力实习)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一体化、三合一”(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实现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课程教学模式

构建职业功能模块课程体系。

根据部级课题预备技师职业功能模块课程体系开发的流程和积累的经验,研究开发3年培养高级工的电气自动化设备装设与维修专业职业功能模块课程体系。

通过企业调研形成调研报告;通过工作任务分析形成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通过课程分析形成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形成以实际工作任务为主线,以岗位工作项目为内容的专业培养方案。

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是突出实践技能培养的有效途径。

优化课程的教学内容,以真实工作任务或生产产品为载体,提高学生对工作流程的认知,模拟生产现场或把教学场所从单一的课堂转移到一体化的课堂和实习地点、再通过工学交替,进厂实际操作,是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唯一手段。

因此,我们将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参与指导学生的过程综合技能实训、毕业设计等整个教学过程,研究制定综合考核办法,在突出实践技能培养人才培养模式框架下,实施教学质量监控等措施,建立以各岗位综合技能为主导,对课程进行优化组合,使能力培养形成横向多元化、纵向层次化。

构建具有一定综合度,完成循序渐进的能力递进的学习过程。

十一、企业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方案

表8电气自动化专业企业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方案

序号

课程性质

课程名称

学时

兼职教师承担

备注

教学内容

课时

1

专业必修

电机驱动与调速

64

电动机的检修

24

2

专业必修

自动化生产线

64

工业控制网络的组网

32

3

专业必修

顶岗实习

120

4

专业必修

毕业设计

120

注:

课程性质为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教学内容为理论教学、实训指导、理论+实践教学、指导顶岗实习、指导毕业设计等

十二、专业共建委员会成员基本情况

表9电气自动化专业共建委员会成员基本情况表

序号

委员姓名

委员职务

所在单位

行政职务

现有专业

技术职务

所在单位

1

主任委员

院长

副教授

2

副主任委员

副院长

副主任委员

3

副主任委员

总经理

客座教授

4

委员

电气自动化系副主任

副教授

5

委员

工程部经理

工程师

6

委员

人事部经理

工程师

7

委员

技术部经理

工程师

8

委员

监理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9

委员

专业负责人

工程师

附:

专业教学计划进程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