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板管理四个体系实施细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377379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顶板管理四个体系实施细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顶板管理四个体系实施细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顶板管理四个体系实施细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顶板管理四个体系实施细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顶板管理四个体系实施细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顶板管理四个体系实施细则.docx

《顶板管理四个体系实施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顶板管理四个体系实施细则.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顶板管理四个体系实施细则.docx

顶板管理四个体系实施细则

顶板管理四个体系实施细则

1、成立顶板管理领导组

组长:

生产副矿长

副组长:

矿总工程师安全副矿长各有关矿长特别助理

各相关副总工程师

成员:

生产技术管理部、安全管理部、调度室、通风管理部、抽放管理部、地测科、信息监控中心、运输科、物资供应部、人劳科、井下各队组等相关单位行政正职。

顶板管理领导组下设办公室:

办公室设在生产技术管理部。

2、顶板管理领导组各人员及单位职责划分

2.1矿领导及各相关职能科室

2.1.1生产副矿长:

(1)牵头负责顶板管理体系的运行进行,监督、考核。

(2)牵头组织顶板管理组的有关人员制定重大顶板维护方案。

(3)牵头负责重大顶板事故的处理、营救。

(4)参与每月的顶板管理例会,对上月顶板管理进行总结,安排下月顶板管理工作,确定顶板控制方案。

2.1.2总工程师:

负责矿井井下顶板管理的技术工作。

2.1.3安全副矿长:

负责对重大顶板事故进行分析、处理。

2.1.4各有关矿长特别助理:

负责分管围顶板管理工作。

2.1.5各有关副总工程师:

协助矿总工程师开展矿井井下顶板管理的技术工作。

2.1.6生产技术管理部

(1)负责对上级有关顶板管理的文件、制度等进行传达、落实、考核。

(2)牵头制定矿井有关顶板管理的文件、制度、方针等,并监督、落实、考核。

(3)牵头组织每月的顶板管理例会,对上月顶板管理进行总结,安排下月顶板管理工作。

(4)负责对顶板工程质量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分析、处理、考核。

(5)配合物资供应部搞好支护材料的入矿、入井关,杜绝不合格的支护材料入井。

(6)负责对支护质量责任事故的分析与追究。

(7)负责对矿井下所有采掘巷道及非作业地点顶板管理责任区进行划分。

(8)负责对井下顶板动态进行收集、整理,并建立顶板隐患登记台账,发现顶板隐患,及时制定处理方案,并安排队组进行处理。

(9)负责安排巷修队伍对失修巷道进行巷修、加固。

2.1.7安全管理部:

(1)负责采掘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中有关顶板管理容的现场落实工作。

(2)配合物资供应部搞好支护材料的管理验收,把好支护材料的入矿、入井关。

(3)负责对工程质量、支护质量、顶板监测资料及在籍巷道支护的安全状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相关部门或队组处理。

(4)参与顶板维护方案及措施的审核、把关。

(5)配合生产技术管理部开展顶板管理大检查及各类顶板隐患排查活动。

(6)负责全矿井下各类顶板事故的追查、分析和处理。

(7)安全管理部小班安监工有对顶板动态的监测责任,在规定的围对顶板隐患进行检查并汇报。

2.1.8物资供应部:

(1)负责支护材料的采购、存贮、发放以及支护材料各种证件、检测报告、说明书、验收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存档备查工作。

(2)牵头负责支护材料的管理验收,把好支护材料的入矿、入井关。

(3)负责协调集团公司有关部门对到矿后的支护材料进行抽检。

(4)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材料质量问题及时协调各有关部门解决。

2.1.9通风管理部

(1)配合、参与各类顶板隐患排查工作。

(2)参与顶板维护方案的审核、把关。

(3)负责对总回风巷道、盘区回风巷顶板动态及进、回风井筒进行宏观检查,并及时将顶板动态反馈生产技术管理部。

2.1.10抽放管理部

(1)配合、参与各类顶板隐患排查工作。

(2)参与顶板维护方案的审核、把关。

(3)负责各打钻地点及抽放钻场前后50米围以及管路系统沿途顶板的宏观检查,并及时将顶板动态反馈生产技术管理部。

(4)对本单位的库房顶板进行

2.1.11调度室

(1)当发生顶板事故时及时启动矿井顶板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2)及时收集顶板管理方面的各类信息,将顶板存在隐患问题及时通知生产技术部。

(3)参与顶板维护方案及措施的审核、把关。

(4)配合生产技术管理部开展顶板管理大检查及各类顶板隐患排查活动。

2.1.12运输科

(1)配合、参与各类顶板隐患排查工作(主要为运输大巷及各乘车点、检修硐室、换装站、副斜井)

2.1.13地测科

(1)负责及时提供井下地质资料和水文地质预报,为生产技术管理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2)参与顶板维护方案及措施的审核、把关。

(3)配合生产技术管理部开展顶板管理大检查及参加顶板隐患排查的各类活动。

2.1.14人劳科:

(1)负责对矿属各单位工资、奖金与顶板管理质量挂勾的考核工作。

2.2井下各相关区队

井下各区队在顶板管理中的作用主要为负责对所辖区域顶板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汇报并处理,顶板管理责任区划分以“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为原则。

2.2.1综采队:

(1)负责综采工作面及本队所辖围所有进、回风巷道、出煤系统所在巷道的顶板管理、检查、汇报、处理工作。

(2)负责综采工作面“顶板在线监测系统”及压力表的管理和矿压观测原始资料的收集。

(3)负责综采工作面本队所辖巷道顶板离层仪的观测和数据填写及资料收集。

(4)负责本工作面初采、末采期间的顶板管理工作。

(5)负责本工作面过构造、软煤区、陷落柱、冲刷带的措施制定及顶板管理工作。

2.2.2掘进队:

(1)在掘进工作面顶帮条件出现变化时,及时补充相关安全技术措施。

(2)负责掘进工作面顶板离层仪的安装及日常观测、资料收集、整理。

(3)要按照生产技术管理部下发的“寺河矿顶板管理班评估制度”文件要求严格执行。

(4)负责掘进工作面及本队所辖围所有巷道的顶板管理、检查、汇报、处理工作。

2.2.3零星工程队组

(1)负责施工及所辖围的零星工程顶板管理工作。

(2)负责零星工程作业地点及本队所辖围所有巷道的顶板管理、检查、汇报、处理工作。

2.2.4井下机电一、二队

负责胶带大巷和所辖围的顶板检查(盘区胶带巷、机电硐室、库房、变电所等)。

2.2.5运安工区运输一、二队

负责东轨、西轨大巷、东西井区副斜井主要运输巷及所辖围的顶板检查汇报工作。

2.2.6运安工区安装队

(1)负责工作面安装、生产、回撤、初采期间所辖围的顶板检查管理工作。

(2)负责综采工作面安装及回撤期间,所辖围“顶板在线监测系统”及压力表的安装、回收和日常管理。

2.2.7防尘密闭队

(1)负责本队责任围的顶板检查汇报工作。

(2)负责回采工作面搬家结束后,本队施工闭墙期间,所辖围剩余巷道的顶板检查汇报工作。

2.2.8千米钻机队、钻探队

负责各打钻地点及抽放钻场前后50米围及其他所辖围顶板的宏观检查,并及时将顶板动态反馈生产技术管理部。

2.2.9洗煤厂

负责所辖围井巷工程(主井筒等)的顶板检查、汇报工作。

3、顶板管理四个体系实施细则

第一节支护设计保证体系

支护设计保证体系分为正规巷道的支护设计、特殊地质构造条件的支护设计以及维修巷道、开帮、挑顶、抹角等零星工程的支护设计。

(1)正规巷道在施工两个月前生产技术管理部设计组必须向地质部门提供巷道布置图及施工断面图。

(2)地质部门接到采掘设计组设计的巷道布置图后,15日必须向有关部门提供地质说明书。

地质说明书中必须详细描述顶板岩性、地质情况,并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地质条件变化及时补充地质预报。

(3)生产技术管理部采掘设计组接到地质部门提供的地质说明书后,进行巷道支护设计。

(4)巷道支护设计必须遵循集团公司下发的《煤巷锚杆支护技术规》的有关规定,严格履行支护设计的有关程序。

(5)巷道支护设计必须在明确地质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设计。

(6)巷道支护设计完成后,由生产技术管理部分管部长预审,在预审合格之后组织相关部室的主任工程师在矿总工程师的主持下进行会审,只有经会审签字认可的设计方为有效的支护设计。

(7)巷道支护设计除提供正规巷道断面下的支护设计外,同时必须提供巷道交叉点、拐弯、抹角、钻场处的配套支护设计,建立标准支护设计图册。

(8)作业规程中必须对其适应的地质条件加以明确,在条件发生改变时必须及时修改支护设计,否则视为无设计施工。

(9)巷道支护设计按巷道断面的设计要求进行验算。

巷道断面设计必须满足通风、运输、安装、行人等要求。

(10)巷道施工过程中,施工队组要及时对支护方案进行信息反馈,生产技术管理部及时修改设计,并经总工程师签字认可后实施。

(11)施工队组在遇到断层、软煤区、陷落柱等地质构造以及顶板变软、变化破碎时,必须及时向矿调度室和生产技术管理部汇报,并按照相关标准,制定相关安全技术措施,变更施工工艺。

对于已有的安全技术措施和施工方案,不能有效指导现场作业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采取措施。

(12)矿调度室、生产技术管理部接到汇报后,相关部室要立即深入现场,了解现场情况并制定施工方案。

(13)对于在施工过程中,遇大断层、软煤区、陷落柱、顶板下沉严重等特殊情况,生产技术管理部无法对施工方案作出决策时,由矿顶板管理领导组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现场勘察,制定支护方案。

(14)对于维修巷道的维护方案,生产技术管理部必须组织相关工程技术人员、施工单位负责人以及有经验的老工人到巷修现场进行勘察,确定维护方案,编制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并征得领导组认同后组织实施。

(15)对与周边小煤窑贯通点及小窑巷道的支护方案,地测科、生产技术管理部必须根据现场情况详细勘察后制定维护方案。

(16)对于巷道维修工程,如果巷道出现冒顶、片帮、顶板下沉、动压影响严重等特殊情况,生产技术管理部无法对支护方案作出合理决策时,由矿顶板管理领导组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现场勘察,确定维护方案,编制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17)综采工作面留设巷道的支护设计必须经相关人员进行详细科学的论证,出具切实可行的巷道留设支护设计,并经总工程师确认签字后执行。

3.1.2作业规程(措施)保证体系

(1)各施工队在接受工程任务和技术交底后,施工队队长必须组织技术员和老工人认真研究制定施工方案,技术人员根据生产技术管理部的交底进行作业规程(措施)编制。

(2)作业规程(措施)的编制必须按照集团公司《晋煤生函【285号文】采掘作业规程标准化标准及考评办法》以及矿有关制度的程序进行编制。

(3)作业规程(措施)中必须明确支护材料的规格、数量、支护规格、支护技术要求、支护质量要求、支护工序和支护安全技术措施。

(4)作业规程(措施)的编制要把综采工作面的初采、末采、两端头维护、综采过软煤区、断层、陷落柱等特殊地质构造区、掘进工作面切眼大断面施工、交岔点施工、巷道开口、贯通等作为顶板管理的重点,制定详细的施工工艺及安全技术措施,保证施工安全。

(5)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中必须明确规定锚索施工时,捆绑锚索的质量要求。

(6)当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时,或支护设计变更后必须及时制定补充措施,保证施工安全。

(7)规程(措施)中必须按体系要求,明确作业人员、验收员、班长和跟班干部在施工中的岗位职责,规支护作业标准,严格验收,严格管理,确保支护质量。

3.1.3支护材料质量保证体系

(1)支护材料的规格、型号及数量,由施工队组提报支护材料计划,经生产技术管理部审核签字后交物资供应部采购。

所采购产品要符合国家(行业)标准。

具备“三证”(生产许可证、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及出厂检测报告、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证书),严禁采购无证和不符合国家(行业)标准的产品。

(2)把好支护材料的入矿关,对每批次支护材料的入矿验收必须由物资供应部组织生产技术管理部坑代组、安全管理部对支护材料的规格、型号、数量以及有效证件等共同验收,并作好验收记录和签字认可。

(3)支护材料到矿后,物资供应部每月月初通知相关检测单位,检测单位根据材料品种、规格、数量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是否符合有关行业标准和集团公司的有关规定,给矿方下发该材料合格检验报告,否则不允许入井使用。

(4)施工队组在领取支护材料时,材料员必须对所领取的支护材料严格把关。

对于物资供应部发放的不合格的支护材料,施工队组材料员有权拒绝领取。

如出现不合格的支护材料装车时,要及时反映给生产技术管理部坑代组,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二节现场施工质量保证体系

(1)现场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必须认真学习规程(措施),熟悉施工工艺、技术要求、机具的操作方法,掌握施工质量标准、支护质量要求、材料质量要求、操作质量要求等,严格按章操作,把好操作关。

(2)验收员对支护的操作、技术要求、施工机具质量、支护质量全面把关,严格按照集团公司下发的《煤巷锚杆支护技术规》有关要求对当班的支护质量进行检测,并将当班的支护做出明确的标记(对施工每一米巷道及每一根锚杆、锚索都明确到人,并建立台账),供检查人员检查,查出工程质量不合格的将按照处罚标准进行处罚。

(3)验收员必须对采掘工作面的工程质量严格进行控制,尤其是对巷道成型加强控制,防止因施工质量问题出现巷道掘偏、巷道超高、超宽、顶底板不平等情况,给顶板管理工作造成困难。

凡因施工质量不合格造成巷道掘偏、超高、超宽、顶底板不平等问题时,生产技术管理部按照《工程质量验收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严格进行考核。

(4)验收员在发现当班支护质量合格率不符合要求时,要通知班长组织人员进行处理。

如生产过程中出现规程措施与现场不符时,要及时反馈到生产技术管理部落实整改。

(5)掘进巷道工作面100米围必须至少配备两套完好钢卷尺、锚杆拉拔计、力矩扳手、锚索涨拉器等必备检测工具。

采煤工作面100米围必须至少配备两套单体柱测压仪、支架直线板、坡度规等检测工具。

(一套为工作面自检使用,一套为检查使用,损坏后要及时进行更换,确保完好)如出现检查过程设备损坏无法使用将按照标准进行责任追究。

(6)当班班长、跟班干部每班必须了解当班支护质量情况,发现问题必须当班处理完毕。

(7)各施工队组必须建立安全质量验收员验收把关制,规验收员的工作职责,提高验收员的责任心,锚杆、锚索的监测记录必须准确齐全。

与现场相符,严禁弄虚作假,一经查出有弄虚作假现象的将对验收员进行处罚并株连分管副队长和队长。

(8)安全管理部小班安监工,要对所在队组当班的顶板支护质量进行检查,发现支护质量不合格时及时安排队组整改,如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时,有权停止作业,并向矿调度室和生产技术管理部汇报。

(9)各施工队组在日常生产、巷道维护过程中现场条件发生变化,造成原支护强度无法满足现场支护要求时,要严格按照《非正常工作面及巷道顶、帮支护标准》进行支护(附件一),同时汇报生产技术管理部进行现场办公,提出解决方案。

(10)各掘进队组在遇断层、陷落柱、软煤等特殊地质构造时,如果因无法预见,在遇构造前未执行《非正常工作面及巷道顶、帮支护标准》中的有关规定,揭露构造后,必须将遇构造前应该加强支护的围补强支护后,方可继续掘进施工。

(11)掘进巷道作业前,必须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

(12)使用锚杆机支护上山掘进巷道时,巷道坡度达到5度,锚杆机前移或后退,必须有当班班长或支护负责人、现场安监工监护,并且除锚杆机司机外,其他在锚杆机上及锚杆机两侧作业的人员必须全部撤离至锚杆机后部2米以外的永久支护下。

(13)使用锚杆机时,在一个支护循环,严禁随意升降临时支护,即:

支护完一个循环后,前移锚杆机至下一个循环,前移到位后,升起临时支护进行支护,直到支护完本排后,方可再次移机进行下一个循环的作业。

(14)在锚杆机上进行支护作业时,铺联网和上钢筋托梁人员严禁超出临时支护区域作业。

(15)各施工队的队长对其施工巷道的支护质量负责。

队长必须深入现场了解存在的支护质量问题,从材料装车下井、现场使用、支护操作、支护质量全面了解,对本队存在的支护质量问题,必须立即整改。

(17)生产技术管理部必须将各采掘头面及公共巷道、非作业地点的顶板管理职责分解到分管副职和技术人员,分管副职和技术人员要对所包队组的技术管理和现场管理负责,并经常深入到所分管区队生产现场,研究解决出现的新问题,督促制订有效防措施,严格审查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确保区队安全生产。

(18)生产技术管理部要积极试验、研究、使用综采工作面工作阻力在线监测系统和巷道顶板离层监测系统,超前支护支架等工艺,确保顶板安全。

(19)生产技术管理部要认真开展大采高工作面的矿压观测工作,及时写出矿压观测分析报告,为大采高工作面的顶板管理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20)顶板管理领导组是我矿顶板管理的决策机构,对顶板管理办公室及各基层队组反映的顶板及支护问题必须高度重视,深入研究,及时组织召开现场会、专题会研究方案,对井下顶板管理负责。

第三节顶板监测保证体系

3.2顶板监测保证体系

3.2.1顶板离层仪安装及观测的有关规定

(1)生产技术管理部是组织顶板监测的主管单位。

生产技术管理部要督促各队组对顶板离层仪的安设、观测、记录等情况,宏观观察各巷道的顶板变化,并根据各队组巷道顶板离层仪的观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2)综采队负责对各顺槽巷距工作面100米以的顶板离层仪每天至少观测1次并详细填写观测记录,100米以外紧邻工作面的顺槽巷道每周至少观测一次,并详细填写观测记录,于每周一将观测记录交至生产技术管理部存档。

综采工作面其他巷道顶板由综采队及其他责任队组对所辖区域的顶板采用宏观观测。

若各顺槽距工作面100米以的巷道顶、帮发生变化时,要按照《非正常工作面及巷道顶、帮支护标准》进行支护(附件一)。

100米以外顶板发生变化时要立即汇报调度室及生产技术管理部,由生产技术管理部及时组织各相关部室现场办公并提出解决方案并采取措施安排队组处理。

(3)掘进施工单位必须按规定安装顶板离层仪,必须安装在绿色刻度读数10以,并对距工作面50米以的离层仪进行每班至少观测一次,50米-100米要求每天至少观测一次。

100米以外的顶板离层仪要求每周至少观测1次,观测记录表在填满前要进行更换,原始记录交于生产技术管理部)。

(4)采掘工作面的顶板离层仪观测分析结果,每月28日前将原始记录报生产技术管理部留存备查。

(5)顶板离层仪由队组指派专人进行安装,对于安装不合格品,要在原安装点1米围进行重新安装。

否则因安装质量问题造成数据不真实的,将由生产技术管理部顶板组进行事故分析,并通报全矿。

(6)离层仪以红、黄、绿三种颜色表示顶板离层松动的严重程度:

绿色表示顶板离层小,顶板较稳定;黄色表示顶板不稳定,离层已达到警戒线;红色则表示顶板离层较大,已进入危险状态。

出现黄色时,必须增加观测频率,记录读数,并安排队组进行处理。

(7)当发现顶板离层值异常或顶板离层仪出现红色时,必须立即停止危险区域作业、组织人员撤离危险区域,并向生产技术管理部汇报。

生产技术管理部接到汇报后要立即组织相关人员深入现场,确定维护方案,及时安排队组进行处理。

(8)对一些受动压影响巷道顶板变形严重但暂时处理不了的,要挂红牌严禁人员入(瓦检、管路巡检都不允许进入)。

(9)对挂红牌的巷道不得随意移动管理牌板,如须移动必须经过生产技术管理顶板组授权后方可移动。

(10)每条巷道均必须设立顶板离层仪(横川根据顶板情况在措施中规定),顶板离层仪的数目按下表执行:

顶板离层仪设置的位置和数值

类别

序号

类型

设置离层仪

备注

1

B≤5m

每50米一个

、离层仪安装时距掘进面最前一排永久支护不超过米

、顶板离层仪设置于巷道的中央或构造区、交岔口的中央。

、对顶板破碎、过构造陷落柱等地点必须安设顶板离层仪,每班安排专人进行观测,及时将数据反馈。

2

5m<B≤6m

每40米一个

3

B>6m

每35米一个

4

切眼

每30米一个

5

煤层破碎区、

动压区域

构造区交岔点处

等特殊地段

必须设置顶板离层仪,并在规程措施中明确规定

3.2.2对危险巷道挂红黄牌的有关规定

(1)对已竣工巷道时间较长、顶板变化严重、随时有冒顶危险的地段,生产技术管理部要安排顶板责任围队组悬挂红牌并设置警戒。

对挂红牌的巷道严禁通行,如必须进入时要制定人员进入红牌区的安全措施(见附件)。

强行进入挂红牌区域的各类人员按严重三违进行处理,并追究其单位领导的责任。

(2)各施工单位的顶板区域围由于巷道顶板破碎、巷道有底鼓,两帮有变形,但又不至于马上冒顶的巷道挂黄牌,各单位人员对挂黄牌巷道,现对顶板情况进行观察,确定顶板无异常的情况下必须2人一起通过,如遇异常立即撤到安全地点,并及时汇报生产技术管理部,生产技术管理部立即组织相关部室到现场确定解决方案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3)施工单位严格按所挂牌的颜色制定防护措施、加强红、黄牌管理。

凡是损坏或丢失红、黄牌板要追究管理单位的相关责任。

(4)在回采封闭或巷道封闭验收前,施工单位要按时对各种顶板管理牌板及时回收,巷道封闭工作结束后,将各种顶板管理牌板全部清洗干净并回收上井保存。

3.2.3宏观顶板监测

(1)生产技术管理部负责对各采掘头面顶板进行重点监测和检查,监测容包括采掘工作面的支护质量是否达到规定标准。

(2)各顶板管理责任单位成立顶板管理小组,明确顶板管理小组负责人职责并报生产技术管理部顶板组备案。

负责按照要求建立本队顶板管理制度及巡查台帐,本单位设置一名分管顶板的副队长,对顶板隐患要及时上报生产技术管理部顶板管理组。

队长是本队所辖围顶板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副队长是本队所辖围顶板管理工作的直接责任人,班长是当班顶板管理的第一责任人,验收员对当班顶板管理负直接责任。

同时各队组要对所管辖巷道的顶板进行分片包段进行管理。

(3)各顶板管理责任单位要定期召开本单位责任围的顶板分析会做好会议记录,由各单位顶板管理小组负责人每月28日前将顶板分析结果送生产技术管理部顶板组进行汇总,否则对负责人处罚200元。

(4)综采队每班派专人对工作面两巷超前支护段的单体柱初撑力、超前支架、支架初撑力及工作阻力进行监测,每月28日前将分析处理结果交生产技术管理部矿压组。

(5)综采队每周必须派专人对工作面所有使用巷道的顶板情况检查3次,进入回风巷道栅栏以里时必须有安监工、瓦检员三人共同进入,并将检查结果以书面形式每周送生产技术管理部顶板组。

发现重大顶板隐患要及时向生产技术管理部汇报,及时安排进行处理。

(6)掘进队组每周必须派专人对施工的所有巷道的顶板情况检查2次(责任区域顶板有变形或破碎的要每天安排专人进行观测),并将检查结果以书面形式每周送生产技术管理部顶板组。

发现重大顶板隐患要及时向生产技术管理部汇报,及时进行处理。

(7)防尘密闭队每周必须对井下总回风巷、盘区回风巷顶板情况详细检查1次,并将检查结果每周送生产技术管理部。

检查过程中,发现重大顶板隐患,要及时向生产技术管理部汇报,安排处理。

(8)井下机电一、二队每周必须对井下胶带大巷和所辖围的盘区集中胶带巷、机电硐室等顶板情况详细检查1次,并将检查结果每周送生产技术管理部。

检查过程中,发现重大顶板隐患,要及时向生产技术管理部汇报,安排处理。

(9)运安工区(运输一、二队)每周必须对井下大巷和所辖围的巷道及横川顶板情况详细检查1次,并将检查结果每周送生产技术管理部。

检查过程中,发现重大顶板隐患,要及时向生产技术管理部汇报,安排处理。

(10)生产技术管理部包队人员每周必须对所有作业的采掘工作面、巷道顶板情况检查1次,发现问题,及时安排进行处理。

(11)两支队组移交巷道后,要严格按照原先的观测方式进行宏观观测,发现重大问题,及时向生产技术管理部汇报,进行处理。

(12)对于构造区域、动压影响区域及切眼施工安装过程中,生产技术管理部实施重点监测、重点监控,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

(13)遇顶板下沉严重等特殊情况,生产技术管理部必须及时向矿顶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