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照片后期处理教程DeepSkyStacker.docx
《天文照片后期处理教程DeepSkyStacker.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文照片后期处理教程DeepSkyStacker.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天文照片后期处理教程DeepSkyStacker
DeepSkyStacker,你今天用了吗?
DSS,这个最近在论坛上开始响亮的名字,也是你还暂时还用不到他,不过是时候知道它的存在了。
1,什么是DSS
DSS是一款图片叠加软件,也就是当你对同一个深空天体拍摄了多张相同或不同曝光时间的照片后,用DSS就能处理出一张信噪比更高、画面主题更鲜明的深空照片来。
2,DSS的特点:
以前用PS用RegiStax将多张深空照片进行叠加,但PS过于复杂和繁琐,RegiStax则对照片有较高的要求和限制,现在有了DSS,叠加就方便的多了,导入照片——选择处理——看结果,甚至可以直接对RAW格式的照片进行叠加,所以:
A,简单实用又高效
B,功能多样化
C,对电脑要求低
用RS(RegiStax的简称)叠加视频的朋友越来越多,但用RS处理我佳能400D的最高分辨率的照片时就要命了,即使有2GB的内存也只能叠加6、7张就要将内存用光,而DSS要求就低的多,1GB就能处理几十张超高分辨率的RAW照片,而且还能同时加入暗场、平场和平移场的照片来纠正画面固有的缺陷。
3,DSS下载与安装:
下载后按默认设置安装。
4,DSS快速运行:
第一步,运行DSS,选择“Openpicturefiles”加入要叠加的照片(见下面截图的“1”),DSS称其为亮场/亮帧/亮幅,曝光时间可以不一样,加入的照片会出现在窗口的下部,前面都给它打上钩(或点一下DSS窗口左侧的“Checkall”)。
DSS的快速运用就到这里,很简单吧?
当然这只是最初步的,我们至少要加入不同曝光时间所对应的暗场,也就是在选择要叠加的照片后再点击窗口左侧的“darkfiles...”,然后还要学习平场等的应用,这样才能真正发挥DSS的功效,当然这就无需我来说明了,感兴趣的朋友看到这里自然会查看软件提供的帮助,很快就成为这方面的专家,比如如何利用多张暗场来提高信噪比、如果使用软件让彗星清晰的同时周围拉线的星点也能聚焦为星点等等。
上面说的是快速入门,就是通过多张天文照片的叠加来取出无章的杂讯得到更好效果,接下来再说一说如何扣除掉相机自身带入的杂讯,让照片的信噪比和均匀度更好。
方法就是在叠加之时,再加入暗场、亮平场、暗平场和偏压场。
一张天文照片上除了深空天体和星点外,还有天空背景中无章的杂乱光线(通过叠加扣除)、相机自带的特有噪声等,照片中间到四周的亮度也会变化,通过上面那种附加照片就能将其扣除,从而得到更好的效果。
关于各种场/帧/幅的详细定义,大家可以看看王博士写的《星野摄影》,我这里就简单的带一下:
Light/亮场——就是我们拍摄的天体照片,同一天体要拍多张才行。
Darkfiles/暗场——拍摄天体照片时按相同曝光时间、ISO和温度将镜头盖盖起来后拍摄的暗照片,张数越多越好,内含照片上固定的噪声点,这样就能扣掉天文照片上带入的相机自身的噪点了。
FlatFiles/平场/亮平场——可以在其他时间如对着黄昏或黎明或白天(晴天)拍摄,相机与望远镜之间的接口位置不变,焦距也无需改变,ISO相同,曝光时间可以比相机提示的高一级,需要对不同天空拍摄多张。
这些照片记录了望远镜-相机系统拍摄的照片从中心区到四周亮度的变化过程,这样就能将天体照片中四周的暗角亮度适当提高,获得一张亮度均匀的天文照片了,所以叫平场。
DarkFlatFile/暗平场——可以在其他时间拍摄,盖上镜盖,用拍平场的参数拍摄的暗场,用来扣除平场中相机固有的杂讯。
Offset/BiasFiles/偏压场——可以在其他时间拍摄,盖上镜盖,用相同的ISO和最快的速度拍摄数张,用来扣除相机固有的电路干扰信号。
弄到几十张这样的照片后,拿到DSS里面与多张天体照片一起叠加,就能将杂讯去除的更干净,获得一张亮度均匀的漂亮的天文照片。
第1部分--处理前预设
如图1,点开Rigastersetting
如图2,这个百分比值是用来设置DSS选择星点用的,软件预设的貌似是10/100,我设的是15。
下面那个REDUCETHENOISE最好还是勾上,根据图像处理理论中值滤镜可以降低或者消除脉冲噪声,这样有些热斑或者宇宙线等莫名其妙的东西可以被排除掉。
图3,现在进行Stackingsetting.
图4,在拍摄天体的目标比较小时,可以选2X或者3XDRIZZLE,上次从星星工厂里看到说DSS的DRIZZLE并不是“全真”的,没有采用最佳的算法。
“真”DRIZZLE的话,IRIS里能做,DRIZZLE要求比较多的叠加张数,但是同时切忌追求张数的“多”,就耍小聪明的减少单帧的曝光量,这样做最后绝对让你得不偿失。
图5,先看RAW部分的。
常规使用的时候选择BINLINEARINTERPOL就行了,这个就是双线性插值,将RGGB像素的单色合成彩色。
第4个就是有时也会用的BIN2,通常如果你感觉照片曝光不足或者星云非常的暗,或者星点变形有些厉害了,为了总体能获得好些的信噪比或者星点的“起码还能看看”还是选第4个2X2BIN。
图六,勾了这个“MORORCHROME16BITFITS。
。
。
。
。
。
”的话,QHY8的FITS就可以在DSS里处理了,对于有些看了MAXIMDL感觉烦的人到也不是坏事。
我试下来Q8选佳能的单反最后色彩转换的效果不错,NIKON的颜色偏冷,估计与第1行第1列的那个像素是蓝颜色的有关系吧(CANON的如图上是红色的)。
色彩转换算法一样选BINLINEAR。
OK,PARTONE到此结束。
第1部分--处理前预设
应该放进去叠加的图片只有3种情况,其他情况的还是别叠了效果不会好的。
第1种情况,CRW,CR2或者NEF格式的数码单反的RAW文件,DSS直接处理RAW文件的功能确实挺方便。
第2种情况,CCD拍摄的FITS格式文件。
第3种情况,RAW或者FITS经过线性转换格式后的“无损压缩的16位TIF文件”
看图1,划线的那些字就是打开亮帧了
什么是亮帧?
你拍的天体就叫亮帧了。
图2,打开暗场
暗场注意,
第1曝光时的ISO值一定要和亮帧相同。
第2,曝光的时间长度必须与亮帧相同。
第3,曝光时的温度要尽量恒定,单反的话为了避免温度变化导致暗场挂掉,可以在拍摄前,拍摄中间和拍摄结束后分别做个1,2张暗场最后放进去叠加。
例:
要拍摄2小时的M31。
解:
拍摄前先打开单反电源让它工作半小时使之达到相对恒定的工作温度,然后拍摄1-2张暗场。
在拍摄M31累计曝光1小时后停下来再做1-2张暗场。
在M31的2小时曝光都结束后再做1-2张暗场。
冷冻CCD就不用那么烦了。
抗温变的能力比单反好。
可以1晚上就用1组暗场。
等所有的亮帧曝完了拍也来得及。
记着,很少有人用1张暗场,暗场是要成“组”用的,最后的总暗场叫“MASTERDARK”。
我一般拍6张(单反)或者4张(冷冻CCD)。
图3,打开平场
数码单反怎么拍摄平场?
《星野摄影》上讲的很明白了,对着均匀光源,置于M档,ISO可以低于亮帧1-2档,然后看测光表的读数,看见读数后再加1到2档曝光即可,有人会问,那不会过曝光么?
答案是否,因为DSS在处理时所有文件都是线性的,平场的动态范围还没那么大(如果大的都能跨越4096个亮度级,那支没前途的镜筒还是扔了算了),在色阶的分布图上越往右曝光越充分,平场里包含的噪声就越低,所以要加曝。
如何制造均匀光源?
1。
天文晨光于民用晨光交界那段时间时距离太阳隔180度处附近。
2。
镜头前蒙个什么白色餐桌布折个几层再拉平,然后用皮筋绑在镜头前。
光源可以选择直接对着日光灯,或者白天对着室外天空远离太阳和光线剧烈变化处。
平场拍几张?
我上次拍了8张。
PS.
1--FLAT下面还有个DARKFLAT(暗平场),这个东西的拍法和暗场一样把镜头盖关了,但是曝光时间和ISO要设成和平场一致才行。
2。
拍平场时请保持在拍摄亮帧时的焦距,和光圈,2者改变任何变1个都可能挂掉----焦距偏离无穷稍许问题还不大,要是把光圈换了就肯定死翘翘了。
图4,导入偏置帧
偏置怎么拍?
我的拍法是ISO设置和亮帧相同,然后把镜头盖盖了以1/4000秒的最高快门拍1张,偏置噪声又叫0曝光噪声,只要CCD被加了电压就始终存在的。
图5,选定所有的文件。
图6,RIGASTER吧。
那个Select/100picturesandstack的东西,如果你想让每张都叠进去那就填100/100。
我事先都是自己手工选好要叠的帧,那些拉线的和不好的事先直接扔进回收站了。
设完后点OK。
图7,SAVE,保存文件看看简单,但是这个地方很多人出问题了。
图8
一定要按照这张图上箭头处的设置才行,这样最后保存下来的TIF才会是16位的线性文件,这样的文件才能送进PS里去压缩。
如果你不保存,DSS自动保存的那个AUTOSAVE是32BIT的TIF,至少我的电脑打不开。
背景上的那张噪点一片的图片是给你预览的,DSS对图像的压缩不会作用在最终存储的图像上。
图上这张暗幽幽的照片最终才能去处理,才是正点的照片。
图9
如果你选了OPRTION里面的第1个那就完蛋了,最后存的TIF(箭头所指的截图)会和给你预览的那张一样亮。
为什么很亮?
因为下面DSS自己带的那个色阶等等调整将全部被应用在保存的图像里,等于你把照片都压缩完了,接下来能再处理的弹性很小很小,而且DSS的这些压缩功能当然不如PS的方便。
OK,现在出来的照片能真正被处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