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不同发展时期的特点与管理.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183745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不同发展时期的特点与管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企业不同发展时期的特点与管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企业不同发展时期的特点与管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企业不同发展时期的特点与管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企业不同发展时期的特点与管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企业不同发展时期的特点与管理.docx

《企业不同发展时期的特点与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不同发展时期的特点与管理.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企业不同发展时期的特点与管理.docx

企业不同发展时期的特点与管理

企业不同发展时期的特点与管理

 (2006-12-2007:

00:

58)

转载▼

分类:

 管理文章

企业不同发展时期的特点与管理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伊查克·麦迪思在《企业生命周期》一书中,将企业生命周期划分为三个阶段:

成长阶段、盛年阶段、老化阶段。

中国的管理学者和企业家大多在其前加上一个创业阶段,将企业的生命周期分为四个阶段(虽然每个阶段的叫法不同),也有人将企业的生命周期细分为七、八个阶段的。

最早提出企业生命周期概念的马森·海瑞尔指出,企业的发展之所以符合生物学中的成长曲线,也会出现停滞和消亡等现象,主要原因是企业管理的局限性成为企业发展的极限。

企业作为一个组织,其管理模式的不断演变和产权的合理变革是企业成长的一个核心要素,企业领导人应对企业每一个发展时期的不同特点了如指掌。

企业各个阶段不同,决定发展目标不同,管理工作也不尽相同。

企业领导人必须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否则企业管理将失去方向。

职业经理人接手一个新企业时,首先应迅速搞清楚该企业所处哪一个阶段,才能制定出相匹配的管理工作计划。

一、创业阶段的管理

企业在创业阶段有如下特点:

1、管理团队

企业高层团队多由投资人的“亲友团”组成,高层团队成员的价值主要依靠创业精神维系,在股权分配、职位上没有太多的计较。

中层团队,一类是招聘或从同行企业挖来的经理人,另一种是与高层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人,以人际关系为管理基础。

由于暂时还看不清企业的发展趋势,中、高层团队比较稳定。

此阶段企业管理制度不完善,保障体系不健全,领导水平不高,工资待遇低,一般员工成了最容易流动的人群。

2、资金状况

因在创业初期,企业资产、信誉、规模等都不够,它们很少能获得贷款和在证券公开市场上筹集资金,经营以自有资金为主。

3、管理方面

创业者事必躬亲、部门界线模糊和以任务为中心的管理,管理上人治色彩浓厚。

这时期的管理以节约管理成本和保持灵活性为目标。

4、业务状况

公司规模小、人员少、品牌知名度差,创业者多半充当“第一业务员”的角色,靠以前的社会资源推销自己的产品或服务。

现代企业制度在产权上是责、权、利分明,在管理上是分权、集权、监督相互统一又各成体系的。

小型企业在创始阶段组织结构简单,资源较少,由于自身的问题,各方面与现代企业制度矛盾较多,可暂时不采用现代管理制度。

笔者赞成大多数小型企业在创业阶段采用粗放式管理,所谓“萝卜快了不洗泥”,以企业快速获得利润为主线,渡过原始资本积累时期。

对于个别由业界精英组合的创业企业,因其综合素质较高,拥有一定的技术、管理经验、资金(或资金筹措渠道),各方面的条件都比较成熟,可一步到位,采用现代企业制度。

 

二、发展阶段的管理

企业在发展阶段有如下特点:

1、管理团队

高层团队对于企业的发展战略、经营管理、资金使用、人事安排等许多方面开始出现分歧。

中层团队流动性较大,一个原因是创业时的老员工已经逐渐成为中层团队成员,其中一部分人是由于“功者职”,管理水平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另一个原因是企业新聘中层不能和企业旧团队很好的融合。

一般员工的流动率是不高的,这主要是由于企业的待遇水平有所提高,管理逐步规范,公司中高层的变动较少影响到基层的员工。

2、资金状况

现金流增加,开始获得小额贷款,仍以企业自有资金滚动为主。

3、管理方面

企业组织形态走向正规化,机构相对完善,企业业务流程和管理制度不断建立和健全,企业文化逐渐形成;企业领导人由“业务员”向“管理员”转型,个人作用开始弱化,更多地担当起领导者和管理者的角色,职业经理人开始进入企业并发挥作用。

4、业务状况

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主营业务不断扩展并快速增长,品牌知名度急剧上升,市场占有率进入竞争者行列,生产销售进入良性循环。

企业在这一时期的管理重点是企业文化的建立和干部队伍的建立。

企业文化的建立有助于消除高层团队的分歧,减少新聘中层和企业旧中层团队的矛盾。

中层在这个阶段是企业成败的关键,应尽量保持稳定。

要在中层干部团队的选拔、招聘、培养、整合上下大力气,并发现今后有培养成为高层潜质的中层干部。

三、巅峰阶段的管理

成熟阶段是企业生命周期中最为理想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企业的灵活性、成长性及竞争性达到了均衡状态。

企业所处的行业、企业领导人的综合素质、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决定了这一阶段时间的长短。

企业的生命周期是一个抛物线,成熟阶段是抛物线中段,巅峰阶段是抛物线顶点。

此时应注意,过了巅峰阶段企业仍有一个时期在成熟阶段内,但企业已经走下坡了。

企业在巅峰阶段有如下特点:

1、管理团队

一般企业高、中层团队流动性均较小,这是由于管理团队在业务蓬勃发展的表象下,感到管理能力和业务相匹配,没有危机感。

个别企业开始考虑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引进高层职业经理人和管理团队。

企业凝聚力增加也使普通员工比较稳定。

2、资金状况

企业能够获取最大利润,财务状况大为改观,创业阶段和发展阶段入不敷出的局面为相对宽裕的资金沉淀所代替,现金流大大增加;由于企业有了一定规模的资产和现金流,信誉系统已经建立,使得从银行贷款变得较为容易,个别企业可以上市筹资。

3、管理方面

企业的制度和组织结构完善并能充分发挥作用,即使制度或组织结构暂时或局部出现了问题,企业也有部分的自协调机制。

企业的创造力和开拓精神得到制度化保证;计划能得到不折不扣地执行,管理能承受增长带来的压力。

4、业务状况

品牌效应显现,产品供不应求,企业开始重视品牌美誉度。

企业重视市场需求,不断推出新的相关产品,形成产品系列。

企业在这一阶段管理工作相当繁重,企业所处的行业、企业领导人的综合素质、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决定了这一阶段时间的长短。

管理工作重点应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领导人应居安思危,鼓励企业创新,不断学习新的管理知识,提高自己综合素质。

2、调整产权结构。

当企业的规模达到企业领导人难以控制的时候,这时已不能再凭创业的激情和对利益的承诺来激励员工了,利益的兑现成为点燃员工第二次创业激情的最好工具。

产权结构的调整可以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引入新的监督机制和管理理念。

3、在这一阶段,由于企业内部的高层和中层人员流动比较少,中层干部和一般员工向上晋升的机会也随之较少。

此时的员工价值,更多的是要靠制度来实现,比如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体系、进行流程再造、重塑企业文化等等。

应重视人力资源的工作,完善员工的绩效考核和薪酬体系。

4、制度化管理逐步向人性化管理过渡。

人性化管理可以增加企业创新能力,保持企业旺盛的生命力。

企业应使组织保持柔性,组织的扁平化和充分的授权是人性管理的重要特征。

重朔企业文化,体现人文特质也是企业发展的趋势。

5、适当调整组织结构和分权;更换不能适应公司业务规模的管理干部;加强监督机制,尤其要加强分支机构的监管。

由于企业的现金流和物流量很大,加强财务监管和统计工作,防止企业财、物从内部流失。

6、控制业务流程,缩短资金流动周期,减少死帐、呆帐(如四川长虹被美国经销商APEX公司拖欠4.576亿美元,给长虹造成巨大损失)。

加强生产管理,杜绝伪劣商品上市(如南京冠生园陈馅事件)。

避免恶性事件发生。

7、多元化经营应量力而行,尤其应避免战线过长,资金难以为继。

很多企业在多元化化经营时,资金运作上是从正常经营的老企业不断抽取给新项目,“拆东墙建西墙”,东墙这边被拆光了,西墙那边还没建好,这也是很多人反对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原因之一。

8、项目储备,并为其吸纳专门人才,建立独立的运行机制。

四、衰落阶段

企业在衰落阶段有如下特点:

1、管理团队

高层更换频繁,甚至投资人分道扬镳,从企业挖人另起炉灶;中层干部和员工离开较多;留在企业的干部员工纷纷在找退路,人心涣散。

2、资金状况

资金入不敷出,由于员工无心工作,货款常常结不回来;支付压力增大,因支付违约造成诉讼官司增多;银行追款;一些企业靠民间借贷度日。

3、管理方面

却缺乏有效管理,完善的制度不再发挥作用,互相推脱责任的情况经常发生;减薪、裁员使人人自危;高层的任何振兴措施均遭到怀疑和抵制等等。

4、业务状况

产品质量问题和服务投诉增多,品牌美誉度、市场占有率迅速下降。

既然企业衰落是不可避免的,企业领导人就不能回避这个问题。

好的职业经理人在接手这样的企业时,更有机会施展才能,使企业减少损失,甚至凤凰涅盘。

在这一阶段的管理工作重点是:

保留必需的业务骨干,说明振兴或重组计划,让留下来的骨干看到希望;利用现有资源建立新的企业,合法的转移老企业资产,合法的利益输送;聘用法律人才,应对大面积诉讼,减少企业损失;加强防范措施,防止财务黑洞和业务黑洞。

 

中小型企业的定义和划分标准

 (2010-11-1514:

16:

18)

转载▼

标签:

 

杂谈

中小企业的定义:

中小企业是与所处行业的大企业相比人员规模、资产规模与经营规模都比较小的经济单位。

 

我国中小企业划分标准  我国目前对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为2003年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统计局研究制订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国家统计部门据此制订大中小型企业的统计分类。

根据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02年6月29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的精神,原国家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国家统计局于2003年2月19日发布了《关于印发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的通知》(国经贸中小企〔2003〕143号),对主要行业的中小企业的标准作出了明确的界定。

该标准是根据企业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的。

按照《通知》的规定,不同行业的中小企业应该按照以下标准认定:

工业,中小型企业

  须符合以下条件:

职工人数2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为40000万元以下。

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3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资产总额4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建筑业,中小型企业

  须符合以下条件:

职工人数3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40000万元以下。

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6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资产总额4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批发和零售业,零售业中小型企业

  须符合以下条件:

职工人500人以下,或销售额15000万元以下。

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100人及以上,销售额1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批发业中小型企业

  须符合以下条件:

职工人数2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

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1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交通运输和邮政业,交通运输业中小型企业

  须符合以下条件:

职工人数3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

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5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邮政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

职工人数1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

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4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住宿和餐饮业,中小型企业

  须符合以下条件:

职工人数800人以下,或销售额15000万元以下。

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4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具体衡量标准的规定

  “职工人数”以现行统计制度中的年末从业人员数代替;“工业企业的销售额”以现行统计制度中的年产品销售收入代替;“建筑业企业的销售额会计科目”以现行统计制度中的年工程结算收入代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书信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