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机场工程技术.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374953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8.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航机场工程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民航机场工程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民航机场工程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民航机场工程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民航机场工程技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民航机场工程技术.docx

《民航机场工程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航机场工程技术.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民航机场工程技术.docx

民航机场工程技术

《民航机场工程管理与实务》

2020年网上增值服务(3)

1D410000民航机场工程技术

1D413000民航机场空管工程

一、问答题

1.简述仪表着陆系统组成、各组成部分功能及安装位置。

一个完整的仪表着陆系统包括方向引导、距离参考和目视参考系统。

方向引导系统:

包括航向信标(LOC)、下滑信标(GS或GP)。

航向台(LOC),位于跑道进近方向的远端,航向信标天线产生的辐射场,在通过跑道中心延长线的垂直平面内,用来提供飞机偏离航向道的横向引导信号,提供飞机相对与跑道的航向道(水平位置)指引;下滑台(GS或GP),位于跑道入口端一侧,通过仰角为3°左右的波束,提供飞机相对跑道入口的下滑道(垂直位置)指引。

航向面和下滑面的交线,定义为下滑道。

飞机沿这条交线着陆,就对准了跑道中心线和规定的下滑角,在距离跑道入口约300m处着地。

2.导航设备及附属设备的安装要求有哪些?

导航设备及附属设备的安装,应在导航台土建及天线基础建设完成,机房内外装修完成,并待墙壁干燥后,按以下顺序实施:

安装接地装置;安装走线架;安装供电配电设备及SPD;安装机房环境调节设备;安装弱电设备;安装主设备;等电位连接。

3.航路工程主要由哪些台站及系统构成?

航路工程主要为航路上的航空器飞行提供有效的空中交通管制服务,主要由航路导航台、雷达站、甚高频遥控台、管制区自动化系统等构成。

航路导航台的主要设备为全向信标/测距仪设备。

雷达站分为一次雷达站、二次雷达站、一/二次雷达站,主要设备为一次雷达、二次雷达,一/二次雷达站为一次雷达与二次雷达合装。

甚高频遥控台的主要设备为多信道VHF共用系统,通常与航路导航台或雷达站合建在一个台站内,也可以单独设台建设。

上述台站通常需要配套建设供电、防雷、通信、消防、暖通、给排水、综合监控、安防等设备设施。

自动化系统的主要设备包括雷达数据处理系统(RDPS)及飞行数据处理系统(FDPS)以及雷达管制席位,配套设施有管制员模拟机、雷达终端、通信维修测试平台、话音/数据记录与回放系统、GPS时钟系统、语音通信系统等。

4.航路工程的建设要求有哪些?

为了满足预期的使用效果及作用距离,航路台站在建台选址时,平原地区可建在地势较高的高地或建筑物顶上,在山区,应选地势较高,周围无严重遮挡的山顶作为台站场地。

选用设备功率必须满足需求,通常全向信标设备的功率应达到100W,测距仪设备的功率应达到1000W。

在山区或河谷地带建设全向信标/测距仪台站时,如果净空条件不完全满足台站设置场地规范的要求,可适当架高反射网高度并增大反射网面积以改善遮蔽情况。

航路台站内的主要设备都属于一级用电负荷中特别重要的负荷,为保证用电可靠性,通常采用2路市电2台油机或1路市电2台油机的配电方式。

通信传输通常采用2路地面1路空中或1路地面1路空中的方式,确保传输稳定可靠。

地面有线传输主要利用地方通信运营商(如电信、移动、联通等)提供的数字线路,将台站数据传至管制区机房,若台站离管制区较近,也可自行建设地面通信线路。

空中传输则是利用民航Ku卫星地面站或微波站进行数据传输。

航路台站的防雷接地应符合《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设施防雷技术规范》MH4020-2006的相关规定。

5.简述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设施防雷施工要求。

建筑物及塔(架)顶部的避雷针(带)应与顶部外露的其他金属物电气连接,并与引下线可靠连接。

接闪器安装位置应正确,焊接固定焊缝饱满无遗漏,螺栓固定的应备帽等防松零件齐全,焊接部分补刷的防腐漆完整。

明敷引下线应沿最短路径接地,应布设平顺正直,固定点支持件间距均匀,固定可靠。

引下线与接闪器及接地体的焊接应采用搭焊接,搭接长度应符合相关规定。

接地体可利用建筑物或(杆)的基础钢材,也可根据需要埋设人工接地体(水平、垂直)。

接地体应与引下线通过接地线搭接焊牢,

人工水平接地体的埋设深度不宜小于0.7m,在建筑物入口处或人行道下不应小于1.0m。

钢质垂直接地体的长度不小于2.5m,宜直接打入地沟内,其间距不宜小于5m并均匀布置,铜质接地体宜深挖埋设,地沟、地坑内宜用低电阻率土壤回填并夯实。

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降低接地电阻宜采用以下方法:

采用多支线外引接地体,外引接长度不应大于有效长度;将垂直接地体埋于较深的低电阻率土壤中;换土;采用经实验(践)证明无毒、无腐蚀、环保的降阻剂。

接地装置连接应可靠,连接处不应松动、脱焊、接触不良。

铜质接地装置应采用焊接或熔接,钢质和铜质接地装置之间连接应采用熔接或采用搪锡后螺栓连接,连接部位应刷一次或两次防锈防腐处理。

等电位连接的可接近裸露导体或其他金属部件、构件,与支线连接应可靠,熔焊、钎焊或机械紧固应导通正常。

需连接的金属部件应用专用的接线螺栓,连接处紧固,放松零件齐全。

电源线路的各级电涌保护器应分别安装在被保护设备电源线路的前端,并尽可能靠近配电盘(箱)安装,其接线端应分别与配电盘(箱)内线路的同名端相线连接,其接线端与配电盘(箱)的保护接地端子连接,配电盘(箱)的保护接地端子与所处防雷区的等电位接地端子连接。

SPD两端连接导线应短而直,不要形成环路、急弯或扭折。

SPD两端连接导线长度不宜大于0.5m。

带有接线端子的SPD可才用压接连接;带有接线柱的SPD宜采用线鼻子连接。

连接导线应分别采用黄色、绿色、红色、淡蓝色和黄/绿相间的色标线,分别连至L1、L2、L3、N和PE线上。

天馈线路上及信号线路上的SPD的安装应符合相关规定。

6.气象自动观测系统中的观测设备安装在哪些地方?

(1)用于航空器着陆接地带和终端地带的温、湿、压、风采集器、天气现象传感器及跑道视程透射仪或前散射仪须安装在距跑道中心线一侧不超过120m、距跑道入口处向内300m处(跑道视程透射仪距跑道入口处的距离以接收端为准);

(2)用于中间地带的风向、风速仪、RVR透射仪或前散射仪须安装在距跑道中心线一侧不超过120m、距跑道入口处向内跑道长度一半的地方(RVR透射仪距跑道入口处的距离以接收端为准);

(3)云高仪安装在中指点标台内且避开航空器起降航线的地方;如果安装在航空器接地带,必须符合升降带安全要求;

(4)测风杆顶部距地面6~10m;跑道视程透射仪或前散射仪光学镜头安装高度应高于距安装地带跑道道面2.5m;

(5)跑道道面温度传感器安装在航空器接地带。

二、重点、难点内容

1.全向信标VOR在空中导航中的具体用途。

全向信标VOR在空中导航中,有以下几个具体用途:

(1)利用机场附近的VOR台可以实现归航和出航;

(2)利用两个已知位置的VOR台可以实现直线位置线定位;

(3)航路上的VOR台可以用作为航路检查点,实行交通管制;

(4)TVOR(TerminalVOR)放置在跑道的轴线延长线上,利用与轴线一致的方位射线进行着陆引导。

2.着陆标准表示变量

国际民航组织(ICAO)根据在不同气象条件下的着陆能力,规定了三类着陆标准,即I类、Ⅱ类、Ⅲ类仪表着陆标准。

使用跑道视程(RVR)和决断高度(DH)两个量表示。

决断高度(DH)是指驾驶员对飞机着陆或复飞作出判断的最低高度。

在决断高度上驾驶员必须看见跑道才能着陆,否则放弃着陆进行复飞。

跑道视程(RVR)是指在跑道中线上航空器上的驾驶员能看到跑道面上的标志或跑道边灯、中线灯的距离。

3.二次雷达与一次雷达区别

二次监视雷达(SSR),对管制空域的有源反射目标监测,而一次监视雷达则用于监测无源反射目标。

二次雷达是相对一次雷达而言的。

地面询问雷达发射一定模式的询问信号,装在飞机上的应答机收到这个模式的询问信号后,经过信号处理、译码,然后由应答机发回编码的回答信号。

询问器可根据传播时延以及天线指向测定应答目标的方位与距离。

地面雷达收到这个回答信号后,经过信号处理,把装有应答机的飞机代码、高度、方位和距离显示在显示器上。

4.航路工程的构成

航路工程主要为航路上的航空器飞行提供有效的空中交通管制服务,主要由航路导航台、雷达站、甚高频遥控台、管制区自动化系统等构成。

航路导航台的主要设备为全向信标/测距仪设备。

雷达站分为一次雷达站、二次雷达站、一/二次雷达站,主要设备为一次雷达、二次雷达,一/二次雷达站为一次雷达与二次雷达合装。

甚高频遥控台的主要设备为多信道VHF共用系统,通常与航路导航台或雷达站合建在一个台站内,也可以单独设台建设。

5.甚高频(VHF)通信系统

甚高频(VHF)通信系统供飞机与地面台站、飞机与飞机之间进行双向话音和数据(数据功能仅在新型飞机上才具备)通信联络。

甚高频传播方式的特点是:

由于频率很高,其表面波衰减很快,传播距离很近,通信距离限制在视距范围内,所以它以空间波传播方式为主;电波受对流层的影响大;受地形、地物的影响也很大。

高频(HF)通信主要应用在越洋、边远陆地和远程航线飞行通信上。

高频(HF)通信的传输主要是由电离层反射完成的。

6.管制服务及管制方法

航空器整个的飞行过程由塔台管制室、进近管制室、区域管制室(区域管制中心)这三种单位来分别管制。

(1)机场管制

塔台管制室为飞行提供的管制服务称为机场管制服务,由机场管制塔台提供服务,因此管制员也称为塔台管制员。

他们在塔台的高层,靠目视来管理飞机在机场上空和地面的运动。

一般在机场范围,起落航线上(半径不超过25海里)。

机场管制服务的范围是:

航空器在机场交通管制区的空中飞行;航空器的起飞和降落;航空器在机坪上的运动;防止飞机在运动中与地面车辆和地面障碍物的碰撞。

从这项任务来看,显然可以把它分为两部分,前两项是空中的,后两项是地面的,因而较大的机场塔台把任务分为两部分,分别由机场空中交通管制员和地面管制员负责。

在不太繁忙的机场,通常只有一个塔台管制员负责整个机场从天空到地面的全部航空器的运动。

(2)进近管制

进近管制是塔台管制和航路管制的中间环节,在这个阶段是事故的多发区,因此进近管制必须做好和塔台管制与航路管制的衔接,必要时还要分担他们的部分工作。

进近管制要向航空器提供进近管制服务、飞行情报服务和防撞告警。

进近管制的对象是仪表飞行的飞机,因而进近管制员是依靠无线电通信和雷达设备来监控飞机的,不需要看到飞机。

进近管制室一般设置在塔台下部,便于和塔台管制进行协调。

进近管制的范围称为进近控制区,它下接机场管制区,上接航路区。

我国一般规定为机场管制地带到走廊口或进出位置点之间的空域,具体范围以各机场使用细则中的规定为准。

由于交接的需要这几个区域之间是部分重叠的,在这个区域飞机起飞离场进入航线,或是由下降离开航线转入进近,直至落地。

(3)区域(航路)管制

航空器在航线上的飞行由区域管制室(中心)提供空中交通管制服务,每一个区域管制室负责一定区域上空的航路、航线网的空中交通的管理。

区域管制所提供的服务主要是6000m以上的在大范围内运行的航空器,这些航空器绝大多数是喷气式飞机。

我国划分了二十多个高空管制区,将来按照行政大区建设十个大的高空管制中心,每个管制中心负责在整个区域内的空中交通管制。

现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区域管制中心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

在繁忙的空域,区域管制室(中心)把空域分成几个扇面,每个扇面只负责特定部分空域或特定的几条航路上的管制。

区域管制员依靠空地通信、地面通信和远程雷达设备来确定飞机的位置,按照规定的程序调度飞机,保持飞行的间隔和顺序。

区域管制室(中心)都设在大城市附近,便于保障繁忙的通信网络和复杂设备的使用。

空中交通管制根据管制手段,分为两种形式:

程序管制和雷达管制。

7.气象自动观测系统

气象自动观测系统是为航空器起飞与着陆提供各种气象参数的助航设备。

气象自动观测系统观测:

跑道视程(RVR)、云高和天气现象、常规气象要素等,由跑道视程透射仪、风向风速仪、云高仪、天气现象传感器、跑道道面温度传感器及温、湿、压、降水、风采集器等组成的集成自动化系统。

它能实时地采集、处理、传输、显示影响航空器着陆与起飞的各种气象参数。

8.民用航空通信导航设施防雷技术

通信导航监视设施雷电防护应尽可能地减少雷电对通信导航监视设施的危害,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及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通信导航监视设施防雷建设,应对当地雷电环境、土壤、气象、地形、地质条件进行认真调查和评估,确定雷电防护等级。

应结合建筑物外形与结构、设备类型及性能参数、天线和馈线的类型与架设方式、传输线路特性与布局、设备抗过压及抗电磁干扰能力、设备的重要性与价值等情况,采取直击雷防护、供配电系统的防护、信号传输系统的保护、天线馈线系统的保护、屏蔽与等电位连接和接地系统等综合防雷措施。

通信导航监视设施的雷电防护应采取分区保护的措施。

1D414000民航机场航站楼弱电系统工程

一、问答题

1D414000民航机场航站楼弱电系统工程

1.光纤接续程序分为哪几步?

(1)在光纤上预先套上对光缆接续部位进行补强的带有钢丝的热缩套管。

(2)除去涂覆层,用被覆钳垂直钳住光纤快速剥除20~30mm长的一次涂覆和二次涂覆层,用浸泡酒精的棉球或镜头纸用力擦拭光纤,将纤芯擦拭干净,且注意光纤的表面不应有裂口、划痕。

(3)切割光纤,制作端面。

光纤端面的完善与否是决定光纤接续损耗的重要原因之一。

它要求制备后的端面平整,无毛刺、无缺损,且与轴线垂直,呈现一个光滑平整的镜面区,且保持清洁,避免灰尘污染。

  

(4)将欲接的两根光纤放入熔接机中进行熔接,此由熔接机自动操作。

(5)用OTDR(光时域反射仪)仪表进行接续性能测试及评定,符合接续指标后,再进行接续部位的补强保护,即热融带有钢丝的热缩管。

(6)最后,在全部纤芯接续完毕后,收入收容盘内,用OTDR仪表进行复测,不合格的要进行重新收容或重新接续,直到合格为止。

2.航站楼离港系统由哪些子系统组成?

什么是公共用户旅客处理系统?

该系统涵盖哪些功能?

航站楼离港系统主要组成包括:

公共用户旅客处理系统、公共用户自助服务系统、机场国内离港系统、国内自助服务系统等。

公共用户旅客处理系统,是航站楼离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该系统为机场不同的航空公司提供一个共用的平台,支持航空公司各种离港终端应用。

其主要功能包括值机、登机、控制、配载等基本功能,同时支持移动值机、远程值机等扩展特性功能。

3.航站楼离港系统接口又可分为哪些接口?

简述这些接口的功能。

航站楼离港系统接口主要实现两方面内容:

一部分为报文接口;一部分为信息接口。

(1)报文接口

通过该接口接收离港主机行李报文,并转发给需要报文的行李自动分拣系统。

(2)信息接口

通过该接口接收和传递航班、旅客相关信息。

4.航班动态显示系统通常设置有哪些显示终端?

对各显示终端显示内容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进港航班动态显示终端:

在高峰进港时间内,应能同时显示1h内预计到达的飞机进港航班动态信息。

(2)出港航班动态显示终端:

在出港高峰时间内,国内航班必须能同时显示1.5h内预计起飞的飞机出港航班动态信息,国际航班必须能同时显示2.0h内预计起飞的飞机出港航班动态信息。

(3)值机办票引导显示终端:

必须显示所要办理的航班号、到达港,宜显示办理时间,并可显示客舱等级、经停站、登机口和航空公司标志等。

(4)安全检查引导显示终端:

必须显示正在安检的航班号和到达港。

(5)候机引导显示终端:

必须显示旅客候机的航班号、目的地、候机室或登机门编号。

(6)登机提示显示终端:

应显示旅客登机的航班号、到达港、起飞时间及备注(正常、延误或取消)等信息。

(7)行李提取引导终端:

应显示行李转盘所输送行李的航班号、始发站和行李转盘编号等信息。

(8)行李提取显示终端:

应显示行李转盘所输送行李的航班号、始发站和提示(等待提取或行李已到达或行李结算)等信息。

5.托运行李集中式五级安检系统中,哪几级检查是由安检设备完成的?

上述各级安检可以选用哪些安检设备?

第一级和第三级是由安检设备完成的,为减少开包数量,有些机场在开包检查前增加了一级痕量级危险品检查,这是第五级安检,也属于通过设备实现的设备检查。

第一级安检可以选用高速安全检查设备,第三级安检可以选用精细安全检查设备,如CT机、多视角X射线机等,第五级安检可以选用危险品痕量检查仪。

6.根据航站楼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的功能、管理范围可将其划分为哪几部分?

各部分之间是如何协调工作的?

根据航站楼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的功能、管理范围可将其划分为机场公安、消防、楼宇、行李分检、客桥、安检、航班动态、商务调度、卫生检疫、应急指挥、现场指挥等几个部分。

这几个部分分别负责监控不同区域,承担不同任务。

既可采用相互独立,各自构成一完整系统的独立运行模式;也可采用各部分之间相互交叉、摄像器件联合控制的集中控制模式。

系统还应具有在紧急情况下优先权的预选分配方案,在发生火灾、事故、安全报警、自然灾害等情况时,由相应管理部门的分控室接管系统中以上报警或事故区域的控制,并具有对系统中此区域的摄像机、云台、变焦镜头等进行控制的最高优先控制权。

对于集中控制模式,前端设备控制优先权的分配方式有:

按使用单位优先权划分;按区域优先权划分;以及以摄像机为主的优先权分配方式等。

对于以摄像机为主的优先权分配方式,可根据某摄像机对不同控制室的重要程度,随时设置或修改控制室对该摄像机的优先控制级别。

二、重点、难点内容

1.机场信息类工程项目建设的一般程序

机场信息类工程项目建设的一般程序主要包括:

项目启动,需求调研分析,深化设计,所供应产品材料的工厂检测和检验,设备、产品到货,应用系统开发,实验室阶段,系统安装,系统调试,现场测试,系统初验,系统培训,系统试运行,项目最终验收和质保服务。

2.机场信息集成系统建设的内容

机场信息集成系统建设包括硬件系统和应用软件系统两部分内容。

硬件系统为信息集成系统的运行提供基础的物理支撑。

主要包括:

主机系统、存储系统、前端设备、网络系统等。

应用软件系统建设主要包括:

资源分配系统、航班信息查询系统、外场管理系统、VIP/CIP管理系统等。

3.航站楼离港系统工程的组成与各部分作用

离港系统主要组成包括:

公共用户旅客处理系统、公共用户自助服务系统、机场国内离港系统、国内自助服务系统、离港系统接口等。

其中,公共用户旅客处理系统、公共用户自助服务系统可部署在国内和国际区域;机场国内离港系统、国内自助服务系统部署在国内区域。

4.机场托运行李集中安全检查系统

机场托运行李集中安全检查系统分为三级和五级两类。

其中五级安全检查系统,主要包括:

高速安全检查设备、人工判图、精细安全检查设备(如CT机、多视角X射线机等)、人工判图、人工开包检查,为减少开包数量,有些机场在开包检查前增加了一项痕量级危险物品检查,这样托运行李实际最多需经历6级检查过程,但目前我们统称为五级安检。

在上述安检过程中,其中有3级是通过机器实现的,还有3级分别由人工实现,是相应机器检查的补检手段。

5.典型围界探测感应器的安装方式

(1)泄漏同轴电缆传感器:

埋在土壤、沙地、黏土、混凝土或沥青等介质里,形成探测场。

(2)振动探测传感器:

安装在各种金属围网,如编制网、焊接网、钢筋网上,探测入侵行为导致围栏的振动。

(3)微波传感器:

立地安装于地面上。

(4)张力围栏:

沿周界走向任意安装。

(5)视频移动探测:

立地安装于地面上。

6.航站楼弱电系统机房建设的内容

机房装修工程、机房暖通工程、机房消防系统工程、机房供配电工程、机房信息弱电工程、机房防雷接地工程。

1D415000民航机场目视助航工程

一、问答题

1.飞机驾驶员所需要的机场目视助航设施分哪几类?

机场目视助航设施包括指示标和信号设施、标志、助航灯光、标记牌和标志物。

2.对地面上的标志要求是什么?

地面上的标志分哪几种?

各种跑道标志应为白色,各种滑行道标志、跑道掉头坪标志和飞机机位标志应为黄色。

机坪标志应鲜明并与飞机机位标志的颜色反差良好。

在夜间运行的机场,标志宜使用反光涂料。

两条跑道相交处,应显示较重要的那条跑道的标志,另一条跑道的所有标志应予中断,但较重要的那条跑道的边线标志在相交处可以连续也可以中断。

跑道重要性的顺序为:

精密进近跑道,非精密进近跑道,非仪表跑道。

在跑道与滑行道相交处,应显示跑道的各种标志,只有边线标志可以中断,而滑行道的各种标志均应中断。

在跑道与跑道掉头坪交接处,跑道边线标志应连续不断。

跑道和滑行道应按规定设置各种标志。

地面上的标志有跑道号码标志,跑道入口标志,跑道中心圆标志,瞄准点标志,接地带标志,跑道边线标志,跑道中线标志,滑行道中线标志,滑行道边线标志,跑道掉头坪标志,跑道等待位置标志,中间等待位置标志,VOR机场校准点标志,飞机机位标志,机坪安全线,道路等待位置标志,T字灯/标志,风斗所设标志,指令标志,信息标志,信号板和信号场地等。

 

3.对机场目视助航灯具及其布置的要求有哪些?

对助航灯光的灯具和布置有构形(configuration)、颜色(color)、坎德拉(condelas)、有效范围(coverage)等四方面的要求,简称四个“c”。

这四个因素适用于所有机场的灯光系统。

(1)构形:

构形是指助航灯光系统的各部分的位置和灯的间距。

灯是和跑道中线纵横都成行布置的。

(2)颜色:

机场里各种灯光系统由规定的有色灯光组成,以便辨别。

同时有色灯光有利于传递指示或信息。

红色比别的颜色更容易看到,红色表示危险,禁止通过。

绿色表示安全,允许通过。

蓝色表示平静,提示“身处港湾”。

白色表示明快,突出显眼。

(3)光强(计量单位为坎德拉):

发光强度是表征光源在一定方向范围内发出的可见光辐射强弱的物理量,简称光强。

(4)光的有效范围:

灯的结构中使用了反射镜、透镜或棱镜。

它们把向不需要光的方向发出的光更改到需要的方向,这样能增加需要光的方向上的光强而不增加功率的消耗。

光学系统产生的光束越窄,光束的光强就越高。

4.灯具的类型如何划分?

灯具的类型分为:

(1)灯具按出射光的方向可分为三类:

定向发光灯具、全向发光灯具、全向定向发光灯具。

(2)灯具按安装方式可分为两类:

立式灯具、嵌入式灯具。

(3)灯具的安装位置有以下三种:

安装在跑道中线延长线地区,安装在跑道或滑行道的道面上,安装在跑道或滑行道道面的边界附近。

5.飞行区内具有易折性的设备和装置有哪些?

有许多种机场设备和装置,由于它们特殊的航行功能,必须位于成为障碍物的地方。

这样的机场设备和装置包括:

1.仪表着陆系统的下滑台天线;

2.仪表着陆系统的内指点标信标;

3.仪表着陆系统的航向台天线;

4.风向指示器;

5.风速计;

6.云幕计;

7.能见度计;

8.立式跑道边灯、跑道入口灯、跑道末端灯、停止道灯;

9.立式滑行道边灯;

10.进近灯;

11.目视进近坡度指示器;

12.标记牌和标志物;

13.微波着陆系统的组成部分;

14.未在上面列出的某些雷达和其他电子装置以及其他设备;

15.位于机场里的全向信标台或全向信标台/测距仪;

16.精密进近雷达系统或部件;

17.甚高频定向仪。

以上设备和装置必须具有易折性。

此外,立式进近灯及其支柱必须是易折的。

6.进近灯光系统分几种?

分别用于何处?

进近灯光系统分为简易进近灯光系统,Ⅰ类、Ⅱ类和Ⅲ类精密进近灯光系统。

简易进近灯光系统由中线灯和横排灯组成,分为A型和B型两种。

A型简易进近灯光系统用于拟在夜间使用的非仪表跑道;B型简易进近灯光系统用于拟在夜间使用的非精密进近跑道。

如果该跑道仅用于能见度良好情况下或有其他目视助航设备提供足够的引导时可以不设。

其他三类精密进近灯光系统用于相对应的精密进近跑道,如果白天能见度不好,进近灯光系统也能提供目视引导。

Ⅰ类精密进近跑道应设Ⅰ类精密进近灯光系统。

Ⅱ类、Ⅲ类精密进近跑道应设Ⅱ类、Ⅲ类精密进近灯光系统。

7.Ⅰ类、Ⅱ类、Ⅲ类精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