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18平行四边形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371231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43.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18平行四边形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18平行四边形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18平行四边形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18平行四边形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18平行四边形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18平行四边形教案.docx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18平行四边形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18平行四边形教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18平行四边形教案.docx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18平行四边形教案

第一课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

一、教学目的

1.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平行四边形对边、对角相等的性质.

2.会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简单的平行四边形的计算问题,并会进行有关的论证.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逻辑推理能力.

二、重点、难点

4.重点:

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平行四边形对角、对边相等的性质,以与性质的应用.

5.难点:

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三、教学过程

1.我们一起来观察下图中的竹篱笆格子和汽车的防护链,想一想它们是什么几何图形的形象?

平行四边形是我们常见的图形,你还能举出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吗?

你能总结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吗?

<1>定义: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表示:

平行四边形用符号"

"来表示.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DC,AD∥BC,那么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ABCD记作"

ABCD",读作"平行四边形ABCD".

①∵AB//DC,AD//BC,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判定〕;

②∵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DC,AD//BC〔性质〕.

注意:

平行四边形中对边是指无公共点的边,对角是指不相邻的角,邻边是指有公共端点的边,邻角是指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而三角形对边是指一个角的对边,对角是指一条边的对角.〔教学时要结合图形,让学生认识清楚〕

2.[探究]平行四边形是一种特殊的四边形,它除具有四边形的性质和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外,还有什么特殊的性质呢?

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让学生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定义画一个一个平行四边形,观察这个四边形,它除具有四边形的性质和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外以,它的边和角之间有什么关系?

度量一下,是不是和你猜想的一致?

〔1〕由定义知道,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知,在平行四边形中,相邻的角互为补角.

〔相邻的角指四边形中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注意和第一章的邻角相区别.教学时结合图形使学生分辨清楚.〕

〔2〕猜想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下面证明这个结论的正确性.

已知:

如图

ABCD,

求证:

AB=CD,CB=AD,∠B=∠D,∠BAD=∠BCD.

分析:

ABCD的对角线AC,它将平行四边形分成△ABC和△CDA,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即可得到结论.

〔作对角线是解决四边形问题常用的辅助线,通过作对角线,可以把未知问题转化为已知的关于三角形的问题.〕

证明:

连接AC,

∵ AB∥CD,AD∥BC,

∴∠1=∠3,∠2=∠4.

又 AC=CA,

∴△ABC≌△CDA〔ASA〕.

∴ AB=CD,CB=AD,∠B=∠D.

又∠1+∠4=∠2+∠3,

∴∠BAD=∠BCD.

由此得到:

平行四边形性质1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平行四边形性质2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四、例题分析

例1〔见教材例1〕

例2〔补充〕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E=CF,

求证:

AF=CE.

分析:

要证AF=CE,需证△ADF≌△CBE,由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因此有∠D=∠B,AD=BC,AB=CD,又AE=CF,根据等式性质,可得BE=DF.由"边角边"可得出所需要的结论.

五、随堂练习

1.填空:

〔1〕在

ABCD中,∠A=

则∠B=度,∠C=度,∠D=度.

〔2〕如果

ABCD中,∠A—∠B=240,则∠A=度,∠B=度,∠C=度,∠D=度.

〔3〕如果

ABCD的周长为28cm,且AB:

BC=2∶5,那么AB=cm,BC=cm,CD=cm,CD=cm.

2.如图4.3-9,在

ABCD中,AC为对角线,BE⊥AC,DF⊥AC,E、F为垂足,求证:

BE=DF.

六、作业设计:

第二课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2〕

一、教学目的

1.理解平行四边形中心对称的特征,掌握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

2.能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平行四边形的有关计算问题,和简单的证明题.

3.培养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重点、难点

4.重点:

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以与性质的应用.

5.难点:

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三、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1〕什么样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是:

〔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①具有一般四边形的性质〔内角和是

〕.

②角: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邻角互补.

边: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2.[探究]:

请学生在纸上画两个全等的

ABCD和

EFGH,并连接对角线AC、BD和EG、HF,设它们分别交于点O.把这两个平行四边形落在一起,在点O处钉一个图钉,将

ABCD绕点O旋转

观察它还和

EFGH重合吗?

你能从子中看出前面所得到的平行四边形的边、角关系吗?

进一步,你还能发现平行四边形的什么性质吗?

结论:

〔1〕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两条对角线的交点是对称中心;

〔2〕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四、习题分析

例1〔补充〕 已知:

如图4-21,

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F过点O与AB、CD分别相交于点E、F.

求证:

OE=OF,AE=CF,BE=DF.

证明:

ABCD中,AB∥CD,

∴∠1=∠2.∠3=∠4.

又OA=OC<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AOE≌△COF〔ASA〕.

∴ OE=OF,AE=CF〔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ABCD,∴AB=CD〔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

∴AB—AE=CD—CF.即BE=FD.

※[引申]若例1中的条件都不变,将EF转动到图b的位置,那么例1的结论是否成立?

若将EF向两方延长与平行四边形的两对边的延长线分别相交〔图c和图d〕,例1的结论是否成立,说明你的理由.

解略

例2已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10cm,AD=8cm,AC⊥BC,求BC、CD、AC、OA的长以与

ABCD的面积.

分析:

由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可得BC、CD的长,在Rt△ABC中,由勾股定理可得AC的长.再由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可求得OA的长,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高为此底上的高〕,可求得

ABCD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小学学过,再次强调"底"是对应着高说的,平行四边形中,任一边都可以作为"底","底"确定后,高也就随之确定了.〕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

五、随堂练习

1.在平行四边形中,周长等于48,

1

已知一边长12,求各边的长

2已知AB=2BC,求各边的长

3已知对角线AC、BD交于点O,△AOD与△AOB的周长的差是10,求各边的长

2.如图,

ABCD中,AE⊥BD,∠EAD=60°,AE=2cm,AC+BD=14cm,则△OBC的周长是_______cm.

3.

ABCD一内角的平分线与边相交并把这条边分成

的两条线段,则

ABCD的周长是_____

六、作业设计:

第三课时平行四边形的判定〔1〕

一、教学目标:

1.在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条件中,理解并掌握用边、对角线来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方法.

2.会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和性质来解决问题.

3.培养用类比、逆向联想与运动的思维方法来研究问题.

二、重点、难点

重点: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与应用.

难点: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的灵活应用.

三、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DB=DC,∠A=65°,CE⊥BD于E,则∠BCE=.

2.如图,在□ABCD中,AE⊥BC于E,AF⊥CD于F,已知AE=4,AF=6,□ABCD的周长为40,试求□ABCD的面积.

〔二〕学习新知

1.自学课本P86-P87,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注意定理条件和结论,并会证明.

2.自学例子,并证明.独立完成P87的练习.

〔三〕释疑提高

1.以不共线的三点A、B、C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共有个.

2.一个四边形的边长依次为a、b、c、d,且a2+b2+c2+d2=2ac+2bd,

这个四边形是.

3.如图,在△ABC的边AB上截取AE=BF,过E作ED∥BC交AC于D,

过F作FG∥BC交AC于G,求证:

ED+FG=BC.

4.如图,线段AB、CD相交于点O,AC∥DB,AO=BO,E、F分别为OC、OD的中点,连结AF、BE,求证AF∥BE.

5.如图,已知O是平行四边形ABCD对角线AC的中点,过点O作直线EF分别交AB、CD于E、F两点,〔1〕求证:

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2〕填空,不填辅助线的原因中,全等三角形共有对.

6.如图,在□ABCD中,点E是AD的中点,BE的延长线与CD的延长线相交于点F,〔1〕求证:

△ABE≌△DFE;〔2〕试连结BD、AF,判断四边形ABDF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四.小结归纳

五.作业设计

第四课时平行四边形的判定〔2〕

重点、难点

1.重点:

平行四边形各种判定方法与其应用,根据不同条件能正确地选择判定方法.

2.难点: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的综合应用.

一.温故知新

1.如图在□ABCD中,EF∥AD,MN∥AB,EF、MN相交于点P,图中共有个

平行四边形.

2.如果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8和12,那么它的边长不能取〔〕

A.10B.8C.7D.6

3.如图,在□ABCD中,AC、BD交于点O,EF过点O分别交AB、CD于E、F,AO、CO的中点分别为G、H,求证:

四边形GEHF是平行四边形.

二.学习新知

1.自学课本P88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注意定理条件和结论,并会证明.

2.自学例子,掌握三角形中位线概念和中位线定理,并会证明.

3.掌握平行线间的距离.4.完成P90面练习1.2.3.

三.释疑提高

1.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P是其内任意一点,PD∥AB,PE∥BC,DE∥AC,若△ABC周长为8,则PD+PE+PF=.

2.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BE平分∠ABC交AD于E,DF平分∠ADC交BC于点F,求证:

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

3.已知□ABCD中,E、F分别是AD、BC的中点,AF与EB交于G,CE与DF交于H,求证:

四边形EGFH为平行四边形.

4.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6,BC=8,∠A=120°,∠B=60°,∠BCD=150°,求AD的长.

5.已知BE、CF分别为△ABC中∠B、∠C的平分线,AM⊥BE于M,AN⊥CF于N,求证MN∥BC.

6.如图,在□ABCD中,EF∥AB交BC于E,交AD于F,连结AE、BF交于点M,连结CF、DE交于点N,求证:

〔1〕MN∥AD;〔2〕MN=

AD

四.课堂练习

1.〔选择〕在下列给出的条件中,能判定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的是〔〕.

〔A〕AB∥CD,AD=BC〔B〕∠A=∠B,∠C=∠D

〔C〕AB=CD,AD=BC〔D〕AB=AD,CB=CD

2.已知:

如图,AC∥ED,点B在AC上,且AB=ED=BC,找出图中的平行四边形,并说明理由.

五.作业设计

第五课时平行四边形的判定〔3〕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掌握它的性质.

2.能较熟练地应用三角形中位线性质进行有关的证明和计算.

3.能运用综合法证明有关三角形中位线性质的结论.重点、难点

二、重点、难点

1.重点:

掌握和运用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

2.难点:

三角形中位线性质的证明〔辅助线的添加方法〕.

三、课堂引入

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2.你能说说平行四边形性质与判定的用途吗?

3.创设情境

实验:

请同学们思考:

将任意一个三角形分成四个全等的三角形,你是如何切割的?

〔答案如图〕

图中有几个平行四边形?

你是如何判断的?

四、例习题分析

例1〔教材P98例4〕如图,点D、E、分别为△ABC边AB、AC的中点,求证:

DE∥BC且DE=

BC.

分析:

所证明的结论既有平行关系,又有数量关系,联想已学过的知识,可以把要证明的内容转化到一个平行四边形中,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性质来证明结论成立,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这就需要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来构造平行四边形.

如图〔1〕,延长DE到F,使EF=DE,连接CF,由△ADE≌△CFE,可得AD∥FC,且AD=FC,因此有BD∥FC,BD=FC,所以四边形BCFD是平行四边形.所以DF∥BC,DF=BC,因为DE=

DF,所以DE∥BC且DE=

BC.

〔也可以过点C作CF∥AB交DE的延长线于F点,证明方法与上面大体相同〕

定义:

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思考]:

〔1〕想一想:

①一个三角形的中位线共有几条?

②三角形的中位线与中线有什么区别?

〔2〕三角形的中位线与第三边有怎样的关系?

〔答:

〔1〕一个三角形的中位线共有三条;三角形的中位线与中线的区别主要是线段的端点不同.中位线是中点与中点的连线;中线是顶点与对边中点的连线.〔2〕三角形的中位线与第三边的关系: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拓展〗利用这一定理,你能证明出在设情境中分割出来的四个小三角形全等吗?

〔让学生口述理由〕

五、课堂练习

1.〔填空〕如图,A、B两点被池塘隔开,在AB外选一点C,连结AC和BC,并分别找出AC和BC的中点M、N,如果测得MN=20m,那么A、B两点的距离是m,理由是.

2.已知:

三角形的各边分别为8cm、10cm和12cm,求连结各边中点所成三角形的周长.

3.如图,△ABC中,D、E、F分别是AB、AC、BC的中点,

〔1〕若EF=5cm,则AB=cm;若BC=9cm,则DE=cm;

〔2〕中线AF与DE中位线有什么特殊的关系?

证明你的猜想.

六.作业设计

第六课时矩形〔1〕

一.明确目标,预习交流

[学习目标]

1.掌握矩形的概念和性质,理解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区别与联系.

2.会初步运用矩形的概念和性质来解决有关问题.

[重、难点]

重点:

矩形的性质.

难点:

矩形的性质的灵活应用.

二.合作探究,生成总结

探讨1.如图,矩形ABCD,对角线相交于O,①观察矩形的对角线AC和BD有何关系?

②对角线所分成的三角形,你有什么发现?

归纳:

矩形的性质〔1〕矩形的四个角都是.

〔2〕矩形的对角线.

〔对角线所分成的四个三角形都是〕

练一练:

1.矩形具有而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A.对边相等B.对角相等C.对角互补D.对角线平分

2.在矩形ABCD中,两条对角线AC、BD相交于O,∠ACD=30°,AB=4.

〔1〕判断△AOD的形状;

〔2〕求对角线AC、BD的.

3.如图,矩形ABCD中,AC与BD交于O点,

于E,

于F.求证BE=CF.

4.如图,在矩形ABCD中,AB=3,AD=4,P是AD上的动点,PE⊥AC于E,PF⊥BD于F,求PE+PF的值.

 

5.如图,矩形纸片ABCD,且AB=6cm,宽BC=8cm,将纸片沿EF折叠,使点B与点D重合,求折痕EF的长.

探讨2.在Rt△ABC中,点O为斜边AC的中点,是考虑中线BO与斜边AC有何关系?

归纳: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等于的一半.

练一练:

1.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长分别为12和5,则斜边中线长是〔〕

A.26B.13C.8.5D.6.5

2.矩形ABCD对角线AC、BD交于点O,AB=5

则△ABO的周长为等于.

三.达标测评

1.如图2矩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O,∠AOB=60o,AB=8,则矩形对角线的长__.

2.矩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若∠AOD=120°,AC+AB=18,则矩形的对角线长为.

3.矩形的各边中点围成的四边形的周长是20,则矩形的对角线长为.

4.如图,过矩形ABCD的对角线BD上一点K分别作矩形两边的平行线MN与PQ,那么图中矩形AMKP的面积S1与矩形QCNK的面积S2的关系是S1S2

〔填">"或"<"或"="〕

5.如图,矩形

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

矩形的对角线

的长是〔〕

A、2B、4C、

D、

〔第4题〕

四.作业设计

第七课时矩形〔2〕

[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矩形的判定方法的过程,理解矩形的判定定理.

2.能利用矩形的判定解决问题.

[学习重点]:

理解矩形的判定定理,应用矩形的判定定理解决问题.

[学习难点]:

合理应用矩形的判定定理解决问题.

一、矩形的性质回顾:

1、矩形是属于特殊的.2、矩形的四个角都是.3、矩形的对角线.

4、矩形与对角线可以形成三角形;若有60°的角存在很有可能有三角形.

5、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线是斜边长的.

二、矩形的判定:

矩形的判定方法有:

1、有一个角是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2、对角线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3、有个角是直角的是矩形.

例题讲解:

1、如图,□ABCD中,AB=6,BC=8,AC=10.

求证:

四边形ABCD是矩形.

2、如图,□ABCD中,∠1=∠2,此时

四边形ABCD是矩形吗?

为什么?

3、如图,直线EF∥MN,PQ交EF、MN于点A、C两点,AB、CB、CD、AD分别是∠EAC、∠MCA、∠CAN、∠CAF的

角平分线,求证:

四边形ABCD是矩形.

练习:

1、能够判断一个四边形是矩形的条件是〔〕

A、对角线相等B、对角线垂直C、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D、对角线垂直且相等

2、下面命题正确的个数是〔〕

①矩形是轴对称图形;②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③有两个角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④两条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

A、①③④B、②③C、①④D、①②③

3、如图,AO=CO,BO=DO,要使它变为矩形,需要添加的条件是〔〕

A、AB=CDB、AD=BCC、AB=BCD、AC=BD

4、如图,在□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在不添加任何辅助线和字母的情况下,请添加一个条件,使□ABCD变为矩形,需要添加的条件是.〔写一个即可〕

5、如图,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中,AE⊥BC,DF⊥BC,求证:

四边形AEFD是矩形.

6.如图,在□ABCD中,E、F为BC上两点,且BE=CF,AF=DE.

求证:

〔1〕△ABF≌△DCE;〔2〕四边形ABCD是矩形.

7、已知:

如图,□ABCD各角的平分线分别相交于点E,F,G,H,

求证:

四边形EFGH是矩形.

三.作业设计

第八课时菱形〔1〕

一、教学目的

  1.掌握菱形概念,知道菱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2.理解并掌握菱形的定义与性质1、2;会用这些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会计算菱形的面积.

  3.通过运用菱形知识解决具体问题,提高分析能力和观察能力.

  4.根据平行四边形与矩形、菱形的从属关系,通过画图向学生渗透集合思想.

二、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菱形的性质1、2.

  2.教学难点:

菱形的性质与菱形知识的综合应用.

三、课堂引入

  1.〔复习〕什么叫做平行四边形?

什么叫矩形?

平行四边形和矩形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引入〕我们已经学习了一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其实还有另外的特殊平行四边形,请看演示:

〔可将事先按如图做成的一组对边可以活动的教具进行演示〕如图,改变平行四边形的边,使之一组邻边相等,从而引出菱形概念.

菱形定义:

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强调] 菱形〔1〕是平行四边形;〔2〕一组邻边相等.

让学生举一些日常生活中所见到过的菱形的例子.

四、习题分析

例1〔补充〕已知:

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F是AB上一点,DF交AC于E.

  求证:

∠AFD=∠CBE.

证明:

∵ 四边形ABCD是菱形,

∴ CB=CD,CA平分∠BCD.

∴∠BCE=∠DCE.又CE=CE,

∴△BCE≌△COB〔SAS〕.

∴∠CBE=∠CDE.

∵ 在菱形ABCD中,AB∥CD,∴∠AFD=∠FDC

∴∠AFD=∠CBE.

例2〔教材P108例2〕略

五、随堂练习

1.若菱形的边长等于一条对角线的长,则它的一组邻角的度数分别为.

2.已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分别是6cm和8cm,求菱形的周长和面积.

3.已知菱形ABCD的周长为20cm,且相邻两内角之比是1∶2,求菱形的对角线的长和面积.

4.已知:

如图,菱形ABCD中,E、F分别是CB、CD上的点,且BE=DF.求证:

∠AEF=∠AFE.

六、作业设计:

第九课时菱形〔2〕

一、教学目的

1.理解并掌握菱形的定义与两个判定方法;会用这些判定方法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2.在菱形的判定方法的探索与综合应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

二、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菱形的两个判定方法.

2.教学难点:

判定方法的证明方法与运用.

三、课堂引入

1.复习

〔1〕菱形的定义:

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2〕菱形的性质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性质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并且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3〕运用菱形的定义进行菱形的判定,应具备几个条件?

〔判定:

2个条件〕

2.[问题]要判定一个四边形是菱形,除根据定义判定外,还有其它的判定方法吗?

3.[探究]〔教材P109的探究〕用一长一短两根木条,在它们的中点处固定一个小钉,做成一个可转动的十字,四周围上一根橡皮筋,做成一个四边形.转动木条,这个四边形什么时候变成菱形?

通过演示,容易得到:

菱形判定方法1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注意此方法包括两个条件:

〔1〕是一个平行四边形;〔2〕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

通过教材P109下面菱形的作图,可以得到从一般四边形直接判定菱形的方法:

菱形判定方法2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四、习题分析

例1已知:

如图

ABCD的对角线AC的垂直平分线与边AD、BC分别交于E、F.

求证:

四边形AFCE是菱形.

证明:

∵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 AE∥FC.

∴∠1=∠2.

又 ∠AOE=∠COF,AO=CO,

∴△AOE≌△COF.

∴ EO=FO.

∴ 四边形AFCE是平行四边形.

又 EF⊥AC,

AFCE是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五、随堂练习

1.填空:

〔1〕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

〔2〕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________;

〔3〕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________;

〔4〕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对角线的四边形是菱形.

2.画一个菱形,使它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6cm、8cm.

3.如图,O是矩形ABCD的对角线的交点,DE∥AC,CE∥BD,DE和CE相交于E,求证:

四边形OCED是菱形.

六、作业设计

第十课时正方形〔1〕

一、教学目的

1.掌握正方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并会用它们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2.理解正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简洁抽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