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填海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36719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1.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版填海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最新版填海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最新版填海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最新版填海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最新版填海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版填海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x

《最新版填海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版填海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版填海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x

最新版填海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深圳湾填海区软基处理

第8标段

 

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

审核

总工

 

一九九八年九月

B-6-1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

一、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

二、工程概况及特点

(一)工程概况

(二)填海软基处理方案

(三)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

(四)工程特点

三、施工指导思想及组织原则

四、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一)施工测量

(二)修筑施工便道

(三)石料铺填施工

(四)强夯块石墩试夯施工

(五)强夯块石墩大面积施工

(六)地基承载力检验及块石墩长度、形状及着底检查

(七)路基填方

(八)土围堰施工

(九)排水临时管道施工

五、设备人员动员周期、进场计划和设备人员、材料运到

施工现场的方法

(一)设备人员动员周期

(二)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

(三)设备人员动员周期、进场计划表

六、各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

(一)道路填石顺序

(二)强夯块石墩顺序

(三)路基填土顺序

七、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措施

(一)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

(二)工期保证措施

八、雨季施工的工作安排

九、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措施

(一)安全生产措施

(二)环境保护措施

十、组织机构及管理措施

十一、施工技术保证措施

B-6-2施工进度总体计划表

一、施工进度总体计划表说明

二、施工进度总体计划表

B-6-3控制性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

一、双代号时标网络图

二、总体横道网络图

三、资金优化柱状图

四、材料优化柱状图

B-6-4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一、施工便道填石流向图

二、填石施工流向图

三、强夯施工布置图

四、生活、办公平面图

B-6-5主要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框图

一、抛填片石施工工艺流程图

二、强夯块石墩施工工艺流程图

三、面层强夯施工工艺流程图

四、道路基层施工工艺流程图

五、排水管道敷设施工工艺流程图

B-6-6质量保证体系

一、质量检查组织结构

(一)总则

(二)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三)质量体系及质量职责

(四)质量体系主要要素控制

(五)检验质量保证体系

二、用于质检的仪器设备

B-6-7工程管理曲线

B-6-1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

一、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

1、业主提供的深圳湾填海区软基处理工程的招标文件。

2、业主提供的深圳湾填海区软基处理工程施工招标补充通知第601、602号。

3、业主9月13日组织的工地现场考察所得资料。

4、9月14日标前会议精神。

5、深圳湾填海工程分段划分图。

6、工程量清单

二、工程概况及特点

(一)工程概况

深圳湾填海区软基处理工程位于华侨城段滨海大道以北,锦绣中华、民俗文化村和世界之窗三大旅游景区以南的填海规划用地。

东起侨城东路西至沙河东路,南至滨海大道,北达白石洲路,总用地面积228.5公顷。

其中净用地面积195.4公顷,道路用地面积93.1公顷。

共分14个街坊,各街坊内用地功能将通过国标招标确定。

区内道路包括区间主干道和街坊道路,区间主干道路幅宽度为30-60米,均为双向六车道,道路总长度为13.0km。

该区均匀分布着3-7米厚的淤泥和淤泥质土,地质条件复杂,物理力学性能较差,因此必须对该土层进行处理以后才能进行后续建设。

本次实施范围为区平方米的填筑及软基处理。

本次工程约需土方673.5万方,石方351.2万方。

现滨海大道有预压土方200万方,可卸至2-4街坊。

我公司参加投标的第8标段包括白石洲中段一部分和五号路的全部。

其中白石洲路段为1+200—1+800,五号路为0-042.82—0+600.42。

白石洲路处理宽度79m,长度600m;五号路处理宽度46m,长度643.24m。

道路总长度合计1243.24m,总施工面积约7.7万m2。

道路软基处理交工面为路基标高。

本标段主要施工内容有抛填块石、强夯块石墩、路基填筑、路基整形以及少量的排水管施工等,主要工程量有:

抛填块石260195.06m3,路基填土方250979.14m3,面夯片石垫层39677.63m3,强夯块石墩地基79355.26m2,围堰土方挖、填方各12600m3,砖砌检查井4个,DN300排水管道550m等。

(二)填海软基处理方案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深圳研究院对上述路段软基处理方案确定为强夯块石墩。

强夯块石墩设计参数为:

1、点夯单击夯能:

3000kN~3300kN。

2、夯锤直径1.0m,高2.3m,重量15t。

3、块石墩布点间距:

主要为2.5m×2.5m.,正方形布置。

4、点夯每墩击数及收锤标准:

每墩点夯击数为15击,点夯最后两击平均沉降量小于15cm。

5、满夯单击能:

1000kN~1500kN。

6、满夯用夯锤:

直径2.5m,锤重15t。

7、满夯布点间距:

2.15m×2.15m梅花点布置,每点夯2击。

8、强夯块石墩处理后块石墩底应穿过淤泥或淤泥质土层,进入下伏持力层处理后复合地基承载力fk≥140kPa。

(三)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

1、工程地质

本场地属海湾潮间带及海积平原,除西侧沙河东路和南侧滨海大道沿线已填筑成道路外,大部分仍为海水浸没,海地地面标高0.7~-2.9m之间,呈北高南低之趋势。

根据地层结构及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可将场地划分为二个大区(详见勘探点平面布置图,图号:

南山IVS9704~5),Ⅰ区平面上位于场地西部,Ⅱ区位于场地Ⅰ区以东和场地西北角。

根据钻探揭露,场地岩土层结构特征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1)人工填土层(Qm1):

褐灰,黄褐等色。

由粘性土夹碎、块石组成,经碾压,密实程度不均,主要为填筑的道路,场地内沙河东路一带分布,层厚0.6~5.2m。

(2)第四纪海冲积层(Qm+al)

淤泥质砂:

灰黑色、深灰色。

主要为大沙河携砂出海,在出海口沉积而成。

砂含量不均匀,多为40~60%,粒级从细砂~砾砂,主要为粗砂,含大量的贝壳碎片,具腥臭味,饱和,松散。

该层主要分布I区,层厚在0.4~4.8m之间。

(3)第四纪海积层(Qm)

淤泥:

灰黑色。

局部含少量中~粗砂,见大量的贝壳碎片,具腥臭味。

颗粒极细具滑腻感。

饱和,欠固结,流塑状。

该层基本覆盖整个场区。

层厚0.4~6.3m。

其中西部I区层厚较小,变化于0.4~1.1之间;其它地段层厚多在3.5~4.8m之间,II2区南部最厚达6.2m~6.3m。

呈由北向南缓慢增厚的趋势,底板标高亦逐渐降低(详见淤泥层等厚线图,淤泥层底标等高线图,地质剖面图,图号:

南山IVS9704~6、7、8)。

(4)第四纪冲洪积层(Qal+pl)

a、粘土:

灰白、褐黄等色。

颗粒很细,手感滑腻,很湿,软塑。

该层分布在I区和II2亚区的局部地段,呈不连续分布,层厚0.6~4.5m。

b、含烁粘土:

褐黄、褐红夹白色。

砾砂含量一般为30%,颗粒小于5u,含量平均值14.4%,湿,可塑。

该层主要分布在I和II2亚区内,在西部砾砂含量较高,可达70%,从西向东砾砂含量有逐渐减少的趋势。

层厚0.6~7.4m。

c、粉质粘土:

褐黄、灰白等色。

局部含少量细砂,湿,可塑。

该层分布在西部I和II2亚区,层厚0.9~3.4m。

d、砾砂(L/S):

灰白、褐黄色。

主要为石英质,局部含少量粘性土,部分地段在该层下部混卵石。

饱和,中、上部多为稍密,下部为中密。

该层主要分布在I和II2亚区,层厚0.9~12.5m.。

(5)第四纪残积层(Qel)

砾质粘土:

褐黄、褐红夹灰白等色。

由粗粒花岗岩石风化残积而成,原岩结构向下渐清晰,很湿~湿,顶部常为软塑,以下为可塑。

该层在场地内均有分布,大部分钻孔未钻穿,层厚不详。

2、水文地质

本填海区西边为沙河东路,东南两边为滨海大道和侨城东路,三条道路形成的围堰将填海区与外海隔开,区内海水虽能得到外海的补充,但受潮间落差影响明显减弱。

在勘探期间据白天对海水落差的观测,最大落差为0.3m,最小的0.1m。

海水与地下水浅处的第四纪土层中的地下水连通性良好,据从钻孔中取的地下水试样与海水试样的分析结果看,二者水质无明显差别。

海水深0.7m.,平均海水深度为1.5m。

(四)工程特点

1、本工程地基属于海湾潮间带及海积平原,施工场地浸没于海水下,软基处理环境复杂,施工技术要求高,难度大,且工期短,工程量大,因此,必须针对本工程特点制订好施工方案及施工安排,并投入足够的良好机械设备。

2、施工干扰大。

由于各标段同时开工,工期基本相同,而施工通道有限,故石方、土方填筑时车辆密集,交通拥挤,除本身的施工协调外,各标段间统一协调的工作量相当大,一旦组织协调不力,可能影响全面的进度。

3、由于施工通道的限制,场内施工应有科学的组织和合理的安排,工序间的搭接和流水是本次施工的重点和难点。

4、深圳市是国家卫生模范城市,对施工场地的环境和交通运输有很严格的要求,施工中必须采取很多措施来达到这一目标。

三、施工指导思想及组织原则

本工程以系统工程理论进行总体规划,工期以网络计划技术进行动态管理,质量以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和ISO9000族标准进行控制,安全以事故树和生物钟进行预测分析和控制。

1、施工指导思想:

精心组织,科学安排,文明施工,安全高速,一次成优,确保工期。

2、组织原则:

根据工程规模,工期要求,工程特点,施工工艺及工程地质条件,按“统一指挥、网络管理、分工负责、全面推进”的组织原则,先施工通道和强夯块石墩试验区,后大面积抛填块石、强夯和路基填土,在试验区成功并确定强夯块石墩的各项技术参数及控制指标后,从白石洲1+200和1+800两端同时后退施工强夯,最后施工五号路强夯,在所有强夯工作完成后,再施工五号路、白石洲路的路基土填筑和排水管施工,最后在路基整形后交工。

四、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一)施工测量

首先对施工场地进行地形测量,根据甲方提供的控制桩座标,分别测量放出五号路及白石洲路段的中心线。

用木界桩或水泥界桩作好标记。

以五号路和白石洲路中线为施工便道中线修建便道,施工便道修成后,再精确施放五号路和白石洲路段中心线,并按照测量操作规程及测量复核制度对所放的桩线进行复核,保证路基位置正确。

a.根据业主提供的控制桩座标,利用测距仪在滨海大道上测放五号路的中心线控制点,并在距该点700m左右处测设后视点,以保证日后前视点的测量精度。

b.根据滨海大道上的控制点,利用经纬仪测放五号路中心线。

c.在五号路施工便道修至白石洲外侧后,利用经纬仪和测距仪测放白石洲路与五号路的交点,并据此放出白石洲路的中心线。

d.填石完成后、强夯完成后、路基填土完成后,应分别复核五号路与白石洲路的中心线及边线。

e.填石后、强夯过程中、填土过程中均应利用水准仪测放地形标高。

强夯时每台水准仪负责二台夯机的抄平工作。

f.路基整形后交工前,应利用测距仪、经纬仪测量出完成后道路的平面位置及各种外形尺寸。

g.考虑滨海大道为填海道路,在每次精确测量前,均应利用业主提供的控制点复核自设控制点的准确性。

(二)修筑施工便道

1、为保证白石洲路按照工程总体施工顺序设计施工及场内围堰的修筑。

拟采用滨海大道路基作为进入施工段的通道,并从滨海大道向五号路起点沿五号路中心线修筑宽10m的施工便道,通往白石洲路。

2、考虑白石州路段的道路北侧要先修一条3m宽的挡水土围堰,白石洲路段的施工便道自五号路与白石洲路交汇处,沿白石洲路中心线外侧分别向白石洲路东、西方向修筑,直到填至该标段终点1+200及1+800为止。

宽度40m。

3、从滨海大道至五号路设计分界线一段便道可用山坡土填筑,进入五号路设计分界线以后的施工便道采用符合强夯块石墩所需石料规定的石料填筑。

4、便道抛填块石取自甲方指定的取石场地,用日本进口的日野15t自卸汽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