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系统改造工程讲课讲稿.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366094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空调系统改造工程讲课讲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空调系统改造工程讲课讲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空调系统改造工程讲课讲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空调系统改造工程讲课讲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空调系统改造工程讲课讲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空调系统改造工程讲课讲稿.docx

《空调系统改造工程讲课讲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调系统改造工程讲课讲稿.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空调系统改造工程讲课讲稿.docx

空调系统改造工程讲课讲稿

 

空调系统改造工程

空调系统改造工程

一、实施内容

本工程包括:

新风系统原风机盘管机组及吊架拆卸,机组维修与保养,

吊架制作与安装,机组安装及其与风管、水管、电源连接;

空调水系统部分主管阀门和全部支管拆旧、装新;

房间内原送、回风风机盘管机组及吊架拆除,吊架和风管制作与安装,新机组安装及其风管、水管、电源连接;

制冷主机清洗、检修、换液;

厨房、卫生间排气风管制作与安装、排气扇安装。

二、监控要点:

(一)风机盘管机组(检修)安装

1.原新风机组要清洗干净、全面检查,风机与马达联动轴要更换进口轴承,两轴芯径向位移偏差不超过0.05mm,两轴线倾斜偏差不大于0.2/1000;风叶拆装清洗时不要碰伤,叶轮转子与机壳的组装位置应正确;叶轮进风口插入风机机壳进风口的深度为叶轮外径的1/100。

2.风机风叶安装角度应一致,叶轮与筒体的间隙应均匀,水平度允许偏差为1/1000;

3.盘管及其肋片清洗时不要受损,盘管两端节头要松紧适度,严密不漏;

4.机组安装前宜进行单机三速试运转及水压检漏试验,试验压力为系统工作压力的1.5倍,稳压10min,不渗漏为合格;

5.机组吊架位置、高度及坡度应正确,牢固可靠,平稳无晃;

6.机组与风管、水管连接严密,不得漏风渗水。

(二)空调水系统管道与设备安装

1.空调冷热水管与空调设备连接必须为柔性接口,柔性短管两端应设置独立支架,支架安装应平整牢固,与管道接触紧密;

2.冷热水及冷却水系统应在系统冲洗、排污合格再循环试运行2h以上,且水质正常后才能与制冷机组、风机盘管机组相贯通;

3.阀门安装前必须进行外观检查,阀门的铭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阀门标志》GB12220的规定。

安装在保温管道上的各类手动阀门,手柄均不得向下;阀门安装位置、高度、进出口方向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连接牢固紧密;

4.管道及管件在安装前,应将其内、外壁的污物和锈蚀清除干净;

5.弯制弯管的弯曲半径,热弯≥3.5D,冷弯≥4D,焊接弯管≥1.5D,冲压弯管≥1.0D,D大-D小<8/100D,管壁减薄率<15%;

6.冷凝水排水管坡度≥8‰,软管长度≤150mm;

7.冷热水管道与支、吊架之间,应有绝热衬垫,其厚度不应小于绝垫层厚度,宽度应大于支、吊支承面的宽度。

衬垫的表面应平整、衬垫接合面的空隙应填实;

8.管道安装的坐标、标高和纵、横向的弯曲度符合下表规定:

项目

允许偏差

(mm)

检查方法

坐标

架空及地沟

室外

25

按系统检查管道的起点、终点、分支点和变向及各点之间

的直管

用经纬仪、水准仪、液体连通器、水平仪、拉线和尺量检查

室内

15

埋地

60

标高

架空及地沟

室外

土20

室内

土15

埋地

土25

水平管道平直度

DN≤100mm

2L‰,最大40

用直尺、拉线和尺量检查

DN>100mm

3L‰,最大60

立管垂直度

5L‰,最大25

用直尺、线锤、拉线和尺量检查

成排管段间距

15

用直尺尺量检查

成排管段或成排阀门在同一平面上

3

用支持、拉线和尺量检查

注:

L-管道的有效长度(mm)

9.水平管道支、吊架的最大间距应符合下表规定:

公称直径

(mm)

15

20

25

32

40

50

70

80

100

125

150

200

250

300

支架的最大间距(m)

L1

1.5

2.0

2.5

2.5

3.0

3.5

4.0

5.0

5.0

5.5

6.5

7.5

8.5

9.5

L2

2.5

3.0

3.5

4.0

4.5

5.0

6.0

6.5

6.5

7.5

7.5

9.0

9.5

10.5

对大于300mm的管道可参考300mm管道

注:

1.适用于工作压力不大于2.0Mpa,不保温或保温材料密度不大于200kg/立方米的管道系统。

2.L1用于保温管道,L2用于不保温管道。

10.当水平支管的管架采用单杆吊架时,应在管道起始点、阀门、三道、弯头及长度每隔15m处设置承重防晃支、吊架;

11.风机盘管机组和管道支、吊架的焊接均应由合格持证焊工施焊,并不得有漏焊、欠焊或焊接裂纹等缺陷;支、吊架强度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12.绝热产品的材质和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松散或软质绝热材料应按规定的密度压缩其体积,疏密应均匀,毡类材料在管道上包扎时,搭接处不应有空隙;

13.防潮层应紧密粘贴在绝热层上,封闭良好,不得有虚粘、气泡、褶皱、裂缝等缺陷。

(三)风管与部件制作及其安装

1.金属风管的材料品种、规格、性能与厚度等均应符合设计和现行国家产品标准的规定。

钢板或镀锌钢板的厚度不得小于下表规定:

类别

风管直径D

或长边尺寸

圆形

风管

矩形风管

除尘系统风管

中、低

系统

高压

系统

D(b)≤320

0.5

0.5

0.75

1.5

320

0.6

0.6

0.75

1.5

450

0.75

0.6

0.75

2.0

630

0.75

0.75

1.0

2.0

1000

1.0

1.0

1.0

2.0

1250

1.2

1.0

1.2

按设计

2000

按设计

1.2

按设计

注:

1.螺旋风管的钢板厚度可适当减小10%—15%。

2.排烟系统风管钢板厚度可按高压系统。

3.特殊除尘系统风管钢板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4.不适用于地下人防与防火隔墙的预埋管。

2.防火风管的本体、框架与固定材料、密封垫料必须为不燃材料,其耐火等级应符合设计规定;

3.风管板材拼接的咬口缝应借开,不得有十字形拼接缝;

4.金属风管法兰材料规格应符合下列表规定;螺栓孔距≤150mm;

风管直径D

法兰材料规格

螺栓规格

扁钢

角钢

D≤140

20*4

M6

140

25*4

280

25*3

630

30*4

M8

1250

40*4

风管长边尺寸b

法兰材料规格(角钢)

螺栓规格

b≤450

25*3

M6

630

30*3

M8

1500

40*4

2500

50*5

M10

5.风管与配件的咬口缝应紧密、宽度应一致,折角应平直,圆弧应均匀,两端面平行,风管无明显扭曲与翅角;表面应平整,凹凸不大于10mm;

6.圆形弯管的曲率半径(以中心线计)和最少分节数量应符合下表规定:

圆形弯管的弯曲角度及圆形三道、四通支管与总管夹角的制作偏差不应大于3度;

弯管直径

D(mm)

曲率半径

R

弯管角度和最少节数

90°

60°

45°

30°

中节

端节

中节

端节

中节

端节

中节

端节

80—220

≥1.5D

2

2

1

2

1

2

2

220—450

D—1.5D

3

2

2

2

1

2

2

450—800

D—1.5D

4

2

2

2

1

2

1

2

800—1400

D

5

2

3

2

2

2

1

2

1400—2000

D

8

2

5

2

3

2

2

2

7.风管外径或外边长的允许偏差:

D(b)≤300mm,为2mm

D(b)>300mm,为3mm

管口平面度允许偏差2mm,矩形风管两条对角线长度之差不应大于3mm,圆形法兰任意正交两直径之差不大于2mm;

8.调节风阀结构应牢固,启闭应灵活,法兰应与相应材质风管相一致,叶片搭接应贴合一致,与阀体缝隙应小于2mm;

9.风口规格以颈部外径与外边长为准,其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圆形风口

直径

≤250

>250

允许偏差

0—-2

0—-3

矩形风口

边长

<300

300—800

>800

允许偏差

0—-1

0—-2

0—-3

对角线长度

<300

300—500

>500

对角线长度之差

≤1

≤2

≤3

风口的外表装饰面应平整、叶片或扩散环应分布匀称、颜色一致,无明显的划伤和压痕;调节装置转动灵活、可靠,定位后应无明显自由松动;

10.风管安装的位置、标高、走向,应符合设计要求。

现场风管接口的配置,不得缩小其有效裁面,连接法兰的螺栓应均匀拧紧,接口严密、牢固,其螺栓在同一侧,风管法兰垫片材质应符合系统功能的要求,厚度不应小于3mm;

11.风口与风管的连接应严密、牢固,与装饰面紧贴;表面平整、不变形,叶片调节灵活,可靠,条形风口的安装,接缝处应衔接自然,无明显缝隙。

同一厅室、房间内的相同风口安装高度应一致,排列应整齐。

明装无吊顶的风口,安装位置和标高偏差不应大于10mm。

风口水平安装,水平度偏差不大于3/1000。

风口垂直安装,垂直度偏差不大于2/1000;

12.新风机组出风口应安装防烟防火阀,机组和防火阀均应与火灾自动报警及其控制联动,当火灾发生时,机组自动停机,防火阀自动关闭。

(四)制冷机组

1.拆卸清洗时,不要损伤原设备零部件、轻卸轻装;

2.原设备零部件有磨损或老化部分要更换新产品,必须报经监理工程师验

收批准方可使用;

3.在更换制冷剂溶液之前,制冷循环管路都必须吹洗干净,试压合格,节头处无漏气现象;

4.检查设备及管路防腐、绝热是否完好;

5.检查电气线路及设备接地保护装置是否安全可靠;

6.制冷设备及其附属设备安装位置、标高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1

平面位移

10

经纬仪或拉线和尺量

2

标高

土10

水准仪或拉线和尺量

7.制冷机组整体安装或附属设备安装,其机身纵、横向水平度和其垂直度

允许偏差均为1/1000,并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

8.机组隔振器安装位置应正确,各个隔振器的压缩量均匀一致,偏差不大于2mm,设置弹簧隔振的机组,应设置防止机组运行时水平位移的定位装置;

9.连接机组吸、排气管道应设单独支架,D≤20mm的铜管,在阀门处应设支架,吸、排气管上下平行敷设时,吸气管应在下方;

10.制冷剂弯管曲率半径≥3.5D,不宜使用弯曲半径<1.5D的压制弯管;

11.钢管切口应平整,不得有毛刺、凹凸等缺陷,切口允许倾斜0.01D,管口翻边后应保持同心,不得有开裂及皱褶,并应有良好的密封面;

12.采用承插钎焊连接的铜管,其插接深度应符合下表规定:

(mm)

铜管规格

≤DN15

DN20

DN25

DN32

DN40

DN50

DN65

承插口的扩口深度

9—12

12-15

15-18

18-20

21-24

24-26

26-30

承插的扩口方向应迎介质流向,当采用套接钎焊连接时,其插接深度不小于承插连接深度。

采用对接焊缝组对管道的内壁应平齐,错边量不大于0.1壁厚,且不大于1mm。

(五)系统调试

1.设备单机试运转及调试

(1)空调机组、风机盘管机组、冷却塔中的风机,和溴化锂冷制系统中的各种水泵叶轮旋转方向正确、运转平稳、无异常振动与声响,其电机运行功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在预定转速下连续运转2h后,滑动轴承外壳最高温度不得超过70℃,滚动轴承不得超过75℃;

(2)制冷机组、风机盘管机组、冷却塔本体稳固、连续运转不少于8h,无异常振动或声响;

(3)风机盘管机组的三速、温控开关的动作应正确,并与机组运行状态一一对应。

2.系统联动试运转

(1)设备及主要部件的联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动作协调、正确,无异常现象;

(2)系统经过平衡调整,各风口或吸风罩(排气)的风量与设计风量的允许偏差不大于15%;

(3)各房间温度、湿度及其控制精度均能达到设计要求;

(4)风机或风机盘管机组、防火阀等与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系统联动操作灵活、可靠,信号输出正确。

(六)竣工验收

1.竣工验收必备下列资料:

(1)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通知书和竣工图;

(2)主要材料、设备、构配件、仪表的出厂合格证及进场检(试)验报告;

(3)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

(4)设备、风管系统、制冷循环管道、冷热水管道系统安装及检验记录;

(5)管道试压记录;

(6)单机试运转记录;

(7)系统联动试运转记录;

(8)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9)观感质量综合检查记录;

(10)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的核查记录;

2.竣工验收观感质量应作下列检查:

(1)风管表面平整,无损坏,接管合理,风管的连接以及风管与设备或调节装置的连接无明显缺陷;

(2)风口表面应平整,颜色一致,安装位置正确,风口可调节部件应能正常动作;

(3)各类调节装置的制作和安装应正确牢固,调节灵活,操作方便,关闭严密,动作可靠;

(4)制冷及水管系统的管道、阀门及仪表安装正确,系统无渗漏;

(5)风管、部件及管道的支、吊架型式、位置及间距应符合规范要求;

(6)风管、水管的软性接管位置、长度应符合设计与规范要求,接管正确、牢固,自然无强扭;

(7)风机、制冷机、水泵、风机盘管机组的安装应正确牢固;

(8)系统联动运转安全可靠,功能效果良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