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分析与决策概述.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362936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88 大小:364.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分析与决策概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财务分析与决策概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财务分析与决策概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财务分析与决策概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财务分析与决策概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财务分析与决策概述.docx

《财务分析与决策概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分析与决策概述.docx(8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财务分析与决策概述.docx

财务分析与决策概述

 主要分以下7节内容讲授:

  

  

  

  

第一节 财务分析概述

  一、 财务分析的意义和内容

  财务分析是以会计核算和报表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依据,采用一系列专门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进行系统分析与评价的经济管理活动。

  财务分析的最终目标是为财务报表使用者做出相关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一)财务分析的意义

  具体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1)可以判断企业的财务实力。

通过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有关资料进行分析,计算相关指标,可以了解企业的资产结构和负债水平是否合理,从而判断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及盈利能力等财务状况,揭示企业在财务状况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

  

(2)可以评价和考核企业的经营业绩,揭示财务活动存在的问题。

通过指标的计算、分析和比较,能够评价和考核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资产周转状况,揭示其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问题,找出差距,得出分析结论。

  (3)可以挖掘企业潜力,寻求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途径。

企业进行财务分析的目的不仅仅是发现问题,更重要的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通过财务分析,应保持和进一步发挥生产经营管理中成功的经验,对存在的问题应提出解决的策略和措施,以达到扬长避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目的。

  (4)可以评价企业的发展趋势。

通过各种财务分析,可以判断企业的发展趋势,预测其生产经营的前景及偿债能力,从而为企业领导层进行生产经营决策、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和债权人进行信贷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避免因决策错误给其带来重大的损失。

  

(二)财务分析的内容

  财务分析信息的需求者主要包括投资人、债权人、企业经营决策者、政府机构和其他与企业有利益关系的人士。

  1.投资人

  投资人是指公司的权益投资人即股东。

股东投资于公司的目的是扩大自己的财富。

他们所关心的,包括获利能力以及风险等。

  权益投资人进行财务分析,是为了回答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①公司当前和长期的收益水平高低,以及公司收益是否容易受重大变动的影响;

  ②财务状况如何,公司资本结构决定的风险和报酬如何;

  ③与其他竞争者相比,公司处于何种地位。

  2.债权人

  债权人是指借款给企业并得到企业还款承诺的人。

债权人关心企业是否具有偿还债务的能力。

债权人可以分为短期债权人和长期债权人。

债权人的主要决策是决定是否给企业提供信用,以及是否需要提前收回债权。

他们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是为了回答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①公司为什么需要额外筹集资金;

  ②公司还本付息所需资金的可能来源是什么;

  ③公司对于以前的短期和长期借款是否按期偿还;

  ④公司将来在哪些方面还需要借款。

  3.企业经营决策者

  企业经营决策者一般是指的企业的经理人员,经理人员是指被所有者聘用的、对公司资产和负债进行管理的个人组成的团体,有时称之为“管理当局”。

  企业经营决策者关心公司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企业经营决策者可以获取外部使用人无法得到的内部信息。

他们分析报表的主要目的是改善报表。

  4.政府机构有关人士

  政府机构也是公司财务报表的使用人,包括税务部门、国有企业的管理部门、证券管理机构、会计监管机构和社会保障部门等。

他们使用财务报表是为了履行自己的监督管理职责。

  5.其他人士

  其他人士:

如职工、中介机构(审计人员、咨询人员)等。

  为了满足不同需求者的需求,财务分析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偿债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发展能力分析和现金流量分析等方面。

  二、财务分析的方法

  

  

(一)比较分析法

  1.比较分析法,是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比数据进行对比,找出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中的差异与问题。

  2.根据比较对象的不同,比较分析法分为:

  

(1)趋势分析法:

与本企业历史比,即不同时期(2~10年)指标相比;

  

(2)横向比较法:

与同类企业比,即与行业平均数或竞争对手比较;

  (3)预算差异分析法:

与计划预算比,即实际执行结果与计划指标比较。

  3.比较分析法的具体运用:

主要有重要财务指标的比较、会计报表的比较和会计报表项目构成的比较三种方式,下面从趋势分析法的角度进行阐述。

  

(1)重要财务指标的比较

  这种方法是指将不同时期财务报告中的相同指标或比率进行纵向比较,直接观察其增减变动情况及变动幅度,考察其发展趋势,预测其发展前景。

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

  ①定基动态比率,是以某一时期的数额为固定的基期数额而计算出来的动态比率。

计算公式如下:

  定基动态比率=

  ②环比动态比率,是以每一分析期的数据与上期数据相比较计算出来的动态比率。

计算公式如下:

  环比动态比率=

  

(2)会计报表的比较

  这是指将连续数期的会计报表的金额并列起来,比较各指标不同期间的增减变动金额和幅度,据以判断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发展变化的一种方法。

具体包括资产负债表比较、利润表比较和现金流量表比较等。

  (3)会计报表项目构成的比较

  这种方法是在会计报表比较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以会计报表中的某个总体指标作为100%,再计算出各组成项目占该总体指标的百分比,从而比较各个项目百分比的增减变动,以此来判断有关财务活动的变化趋势。

  4.采用比较分析法时,应当注意以下问题:

  ①用于对比的各个时期的指标,其计算口径必须保持一致;

  ②应剔除偶发性项目的影响,使分析所利用的数据能反映正常的生产经营状况;

  ③应运用例外原则对某项有显著变动的指标作重点分析,研究其产生的原因,以便采取对策,趋利避害。

  

(二)比率分析法

  1.比率分析法是通过计算各种比率指标来确定财务活动变动程度的方法。

  2.比率指标的类型主要有构成比率、效率比率和相关比率三类。

  

(1)构成比率

  构成比率又称结构比率,是某项财务指标的各组成部分数值占总体数值的百分比,反映部分与总体的关系。

计算公式如下:

  构成比率=

  比如,企业资产中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占资产总额的百分比(资产构成比率),企业负债中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占负债总额的百分比(负债构成比率)等。

利用构成比率,可以考察总体中某个部分的形成和安排是否合理,以便协调各项财务活动。

  

(2)效率比率

  效率比率,是某项财务活动中所费与所得的比率,反映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利用效率比率指标,可以进行得失比较,考察经营成果,评价经济效益。

比如,将利润项目与销售成本、销售收入、资本金等项目加以对比,可以计算出成本利润率、销售利润率和资本金利润率等指标,从不同角度观察比较企业盈利能力的高低及其增减变化情况。

  (3)相关比率

  相关比率,是以某个项目和与其有关但又不同的项目加以对比所得的比率,反映有关经济活动的相互关系。

比如,将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进行对比,计算出流动比率,可以判断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将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进行对比,可以判断企业长期偿债能力。

利用相关比率指标,可以考察企业相互关联的业务安排得是否合理,以保障经营活动顺畅进行。

  3.采用比率分析法时,应当注意对比项目的相关性、对比口径的一致性以及衡量标准的科学性。

(三)因素分析法

  1.因素分析法是依据财务指标与其驱动因素之间的关系,从数量上确定各因素对指标影响方向和程度的一种方法。

  2.因素分析法一般分为四个步骤:

  

(1)确定分析对象,即确定需要分析的财务指标,比较其实际数额和标准数额(如上年实际数额),并计算两者的差额;

  

(2)确定该财务指标的驱动因素,即根据该财务指标的形成过程,建立财务指标与驱动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模型;

  (3)确定驱动因素的替代顺序;

  (4)按顺序计算各驱动因素脱离标准的差异对财务指标的影响。

  3.因素分析法又分为连环替代法和差额分析法

  

(1)连环替代法

  连环替代法,是将分析指标分解为各个可以计量的因素,并根据各个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顺次用各因素的比较值(通常为实际值)替代基准值(通常为标准值或计划值),据以测定各因素对分析指标的影响。

  【案例1】F公司经营多种产品,最近两年的财务报表数据摘要如表3.1所示:

  表3.1单位:

万元

利润表数据

上年

本年

销售收入

10000

30000

销售成本(变动成本)

7300

23560

管理费用(固定成本)

600

800

营业费用(固定成本)

500

1200

财务费用(借款利息)

100

2640

税前利润

1500

1800

所得税

500

600

净利润

1000

1200

货币资金

500

1000

应收账款

2000

8000

存货

5000

20000

其他流动资产

0

1000

流动资产合计

7500

30000

固定资产

5000

30000

资产总计

12500

60000

短期借款

1850

15000

应付账款

200

300

其他流动负债

450

700

流动负债合计

2500

16000

长期负债

0

29000

负债合计

2500

45000

股本

9000

13500

盈余公积

900

1100

未分配利润

100

400

所有者权益合计

10000

15000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计

12500

60000

  要求:

采用连环替代法,按顺序计算确定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变动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

(说明: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总资产,权益乘数=总资产/所有者权益,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另外,凡涉及资产负债表项目均用年末数)

  【分析】按照因素分析法的四个步骤进行分析:

  

(1)分析净资产收益率

  上年净资产收益率=1000/10000=10%

  本年净资产收益率=1200/15000=8%

  本年与上年相比,净资产收益率降低额=10%-8%=2%

  

(2)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就要分析净资产收益率的驱动因素

  因为,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总资产,权益乘数=总资产/所有者权益,

  所以,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3)按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的顺序进行替代

  (4)按顺序计算各驱动因素脱离标准的差异对财务指标的影响

  上年销售净利率=1000/10000×100%=10%

  本年销售净利率=1200/30000×100%=4%

  上年总资产周转率=10000/12500=0.8

  本年总资产周转率=30000/60000=0.5

  上年权益乘数=12500/10000=1.25

  本年权益乘数=60000/15000=4

  上年净资产收益率=10%×0.8×1.25=10%

  本年净资产收益率=4%×0.5×4=8%

  第一次替代:

净资产收益率=4%×0.8×1.25=4%

  销售净利率下降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4%-10%=-6%

  第二次替代:

净资产收益率=4%×0.5×1.25=2.5%

  总资产周转率下降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2.5%-4%=-1.5%

  第三次替代:

净资产收益率=4%×0.5×4=8%

  权益乘数提高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8%-2.5%=5.5%

  

(2)差额分析法

  设某一经济指标是由相互联系的a、b、c三个因素组成。

  计划指标N=abc 

  实际指标N′=a′b′c′

  在测定各个因素变动对该指标的影响程度时,按a、b、c的替换顺序计算如下:

  第一次替代N1=a′bc

  第二次替代N2=a′b′c

  Na=N1-N=(a′-a)bc

  Nb=N2-N1=a′(b′-b)c

  Nc=N′-N2=a′b′(c′-c)

  差额=N′-N=Na+Nb+Nc

  可以把这种方法叫差额分析法。

  由此可见,差额分析法适用于因素之间具有乘积关系,是连环替代法的一种简化形式。

  【案例2】沿用案例1的资料,要求:

  ①采用差额分析法,按顺序计算确定所有者权益变动和净资产收益率变动对净利润的影响。

 

  ②采用差额分析法,按顺序计算确定总资产净利率和权益乘数变动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

  ③采用差额分析法,按顺序计算确定总资产周转率和销售净利率变动对总资产净利率的影响。

  【分析】

  ①上年的所有者权益为10000万元

  本年的所有者权益为15000万元

  上年的净资产收益率=1000/10000×100%=10% 

  本年的净资产收益率=1200/15000×100%=8%

  上年的净利润=10000×10%=1000(万元)

  本年的净利润=15000×8%=1200(万元)

  所有者权益增加影响净利润数额=(15000-10000)×10%=500(万元) 

  净资产收益率下降影响净利润数额=15000×(8%-10%)=-300(万元) 

  ②上年总资产净利率=1000/12500×100%=8% 

  本年总资产净利率=1200/60000×100%=2% 

  上年权益乘数=12500/10000=1.25 

  本年权益乘数=60000/15000=4 

  上年净资产收益率=8%×1.25=10%

  本年净资产收益率=2%×4=8%

  总资产净利率下降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

(2%-8%)×1.25=-7.5% 

  权益乘数上升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4-1.25)×2%=5.5% 

  ③上年总资产周转率=10000/12500=0.8 

  本年总资产周转率=30000/60000=0.5 

  上年销售净利率=1000/10000×100%=10% 

  本年销售净利率=1200/30000×100%=4%

  上年总资产净利率=0.8×10%=8%

  本年总资产净利率=0.5×4%=2% 

  总资产周转率变动对总资产净利率的影响=(0.5-0.8)×10%=-3% 

  销售净利率变动对总资产净利率的影响=0.5×(4%-10%)=-3%

  

第二节 基本的财务报表分析

  基本的财务报表分析内容包括偿债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发展能力分析和现金流量分析五个方面。

  为便于说明,本节各项财务指标的计算,将主要采用北方公司作为例子,该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如表3.2、3.3所示:

  表3.2                       资产负债表

  编制单位:

北方公司               2×13年12月31日               单位:

资产

年末余额

年初余额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或股东权益)

年末余额

年初余额

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

 

 

货币资金

539131

1161300

短期借款

105150

302500

交易性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0

15000

交易性金融负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0

0

应收票据

66000

246000

应付票据

100000

200000

应收账款

598200

299100

应付账款

749000

953800

预付款项

100000

100000

预收款项

0

0

应收利息

0

0

应付职工薪酬

180000

110000

应收股利

0

0

应交税费

226731

36600

其他应收款

5000

5000

应付利息

0

1000

存货

2484700

2580000

应付股利

724826.25

0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

0

0

其他应付款

50000

50000

其他流动资产

100000

100000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0

1000000

流动资产合计

3893031

4506400

其他流动负债

0

0

非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合计

2135707.25

26539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286000

55000

非流动负债:

 

 

持有至到期投资

0

200000

长期借款

660000

600000

长期应收款

0

0

应付债券

0

0

长期股权投资

652000

424000

长期应付款

0

0

投资性房地产

0

0

专项应付款

0

0

固定资产

2201000

1100000

预计负债

0

0

在建工程

428000

1500000

递延收益

0

0

工程物资

300000

0

递延所得税负债

0

2500

固定资产清理

0

0

其他非流动负债

0

0

生产性生物资产

0

0

非流动负债合计

660000

602500

油气资产

0

0

负债合计

2795707.25

3256400

无形资产

540000

600000

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

 

 

开发支出

0

0

实收资本(或股本)

4980720

4980720

商誉

0

0

资本公积

0

0

递延所得税资产

9750

0

减:

库存股

0

0

其他非流动资产

200000

202500

盈余公积

220740

110000

非流动资产合计

4616750

4081500

未分配利润

512613.75

240780

 

 

 

所有者权益合计

5714073.75

5331500

资产总计

8509781

8587900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

8509781

8587900

  表3.3                 利润表(简表)

  编制单位:

北方公司       2×13年度              单位:

项目

本年金额

上年金额

一、营业收入

5000000

4750000

减:

营业成本

3500000

3325000

营业税金及附加

8000

7600

销售费用

80000

76000

管理费用

630000

597000

财务费用

170000

158000

资产减值损失

60000

58000

加: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以“-”号填列)

0

0

投资收益(损失以“-”号填列)

910000

865000

二、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1462000

1393400

加:

营业外收入

200000

190000

减:

营业外支出

80000

75000

三、利润总额(亏损总额以“-”号填列)

1582000

1508400

减:

所得税费用

474600

452520

四、净利润(净亏损以“-”号填列)

1107400

1055880

  指标规律:

  

  需要单独记忆的指标:

  

(1)权益乘数

  

(2)利息保障倍数

  (3)资本保值增值率

  (4)净收益营运指数

  (5)现金营运指数

  

  一、偿债能力分析

  偿债能力是指企业用其资产偿还长期债务与短期债务的能力。

企业有无支付现金的能力和偿还债务能力,是企业能否健康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企业偿债能力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的重要标志。

  对偿债能力进行分析有利于债权人进行正确的借贷决策;有利于投资者进行正确的投资决策;有利于企业经营者进行正确的经营决策;有利于正确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

  偿债能力的衡量方法有两种:

第一种是比较可供偿债资产与债务的存量,资产存量超过债务存量较多,则认为偿债能力较强;第二种是比较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和偿债所需现金,如果产生的现金超过需要的现金较多,则认为偿债能力较强。

  债务一般按到期时间分为短期债务和长期债务,偿债能力分析也由此分为短期偿债能力分析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1.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短期偿债能力主要考察的是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清偿能力。

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衡量指标主要有营运资金、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

  

(1)营运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当流动资产大于流动负债时,营运资金为正,说明企业财务状况稳定,不能偿债的风险较小。

反之,当流动资产小于流动负债时,营运资金为负,此时,企业部分非流动资产以流动负债作为资金来源,企业不能偿债的风险很大。

因此,企业必须保持正的营运资金,以避免流动负债的偿付风险。

  营运资金是绝对数,不便于不同企业之间的比较。

因此,在实务中直接使用营运资金作为偿债能力的衡量指标受到局限,偿债能力更多的通过债务的存量比率来评价。

  短期债务的存量比率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

  

(2)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比率假设全部流动资产都可用于偿还流动负债,表明每1元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作为偿债保障。

通常流动比率越大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流动比率是用以反映企业流动资产偿还到期流动负债能力的指标。

它不能作为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绝对标准。

运用流动比率进行短期偿债能力分析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①流动比率高不意味着短期偿债能力一定很强。

  流动比率过高的原因可能是:

(1)存货积压;

(2)应收账款增多且收账期延长;(3)闲置现金的持有量过多(会造成企业机会成本的增加和获利能力的降低)。

  因此,流动比率是对短期偿债能力的粗略估计,还需进一步分析流动资产的构成项目。

  ②不存在统一标准的流动比率数值。

不同行业的流动比率通常会有较大的区别。

营业周期、流动资产中的应收账款和存货的周转速度是影响流动比率的主要因素。

营业周期短、应收账款和存货的周转速度快的企业其流动比率低一些也是正常的。

  ③计价基础的不一致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该比率反映短期偿债能力的可靠性。

计算流动比率时(速动比率亦如此),分母中的短期负债较多采用到期值计价,而分子中的流动资产有的采用现值计价(如现金、银行存款),有的采用历史成本计价(如存货),还有的采用未来价值计价(如应收账款)。

计价基础不一致必然导致流动比率反映短期偿债能力的可靠性下降。

所以,流动资产的未来价值与流动负债的未来价值之比才能更好地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④该比率只反映报告日的静态状况,具有较强的粉饰效应,因此要注意企业会计分析期前后的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变动情况。

  流动资产中各要素所占比例的大小,对企业偿债能力有重要影响,流动性较差的项目所占比重越大,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就越差。

而企业可以通过瞬时增加流动资产或减少流动负债等方法来粉饰其流动比率,人为操纵其大小,从而误导信息使用者。

  根据表3.2,北方公司2×13年年初与年末的流动资产分别为4506400元、3893031元,流动负债分别为2653900元、2135707.25元,则该公司流动比率为:

  年初流动比率=4506400÷2653900=1.698

  年末流动比率=3893031÷2135707.25=1.823

  北方公司2×13年末的流动比率高于年初的流动比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