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OTC药品市场现状与展望.docx
《我国OTC药品市场现状与展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OTC药品市场现状与展望.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OTC药品市场现状与展望
我国OTC市场现状与展望
一、国内外OTC药品市场浅析
(一)国外OTC市场概况
据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的非处方药(OTC)信息年会上,出版OTCNews的NicholasHall&公司的总裁NicholasHall的发言预测,世界OTC市场将要从1998年价值460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725亿美元。
2000年全球自我药疗的市场价值约达486亿美元(递增2%),相当于全球医药市场的16%。
亚洲(包括中国在内)占全球总额的10%,比2000年增长了7%。
日本是该区域最大的市场,约占全球总额的15%,南韩是亚洲的第二大市场,销售额约达21亿美元(包括传统药物),而中国不断发展的市场销售额约达6亿美元。
根据产品类别,消化类药物在亚洲销量最大,占总数的20%,其次是咳嗽/感冒药物(18%),以及维生素(13%)。
据统计,亚洲的OTC市场规模约在120亿美元左右。
预计到2005年亚洲OTC市场将比现在增加45%的销售额。
日本是亚洲最大的OTC市场,几乎占亚洲市场一半。
韩国OTC市场70年代以来发展较快,销售额约为10亿至15亿美元。
(二)我国OTC市场现状
首先从我国的人口现状入手进行分析:
目前大陆约有13亿人口,其中36.09%为城镇居民,也就是说有4.5亿人口,而且城镇人口有快速上升的趋势。
从国内生产总值与人均收入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628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2253元,城镇人口收入是农村人口收入的三倍。
而在用于药品的实际消费上的开支,城镇居民则相当于农村居民的七倍。
据此分析,非处方药品在城镇的市场非常大。
目前影响我国非处方药品市场的因素有几方面:
一是社会生活的快速变革有利于非处方药市场的形成和扩张。
我国城镇人口每年以1000万的速度增长,而城镇居民对非处方药的需求将促进这个市场的发展;我国人口老年化趋势加快,60岁以上的老人已达到1.32亿,这部分人群的医疗消费越来越大;城镇居民收入增加较快,其医药卫生费用也相应快速增加;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医疗体制改革等都大大加快非处方药品市场的壮大。
二是随着城镇居民保健意识增强,自己去药房买药次数也相应增多。
上海华氏大药房曾作过调查统计,发现市民对常见病症状自我药疗比例为:
感冒、呼吸道89.6%,消化道55.7%,疼痛33.9%,皮肤病17.5%。
再从长远利益来看,OTC市场潜力巨大。
仔细研究国家公布的第一批和第二批OTC品种名单,不难发现它们涵盖化学药品和中成药,其中标有“活性成分”的,既可单独制成制剂,也可作为复方制剂,而中成药几乎囊括普通制剂各种剂型。
这些都为发展OTC生产提供了广泛的选择性。
再加之OTC市场本身的市场基础与优势,即人们用药观念转变;国家对OTC的宣传和推广;我国人口众多的国情以及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等,这些都是OTC市场发展的基础动力。
我国已开始实施处方药、非处方药分类管理。
我国OTC市场蕴藏巨大的潜力,这一机遇无疑为国内、外制药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树立前瞻的开发意识和拓宽研制的思路已是迫在眉睫的课题。
面对如此广阔的市场,国内不少合资企业早就开始筹划OTC药品市场的营销策略,并不断推出如“百服宁”和“泰诺”等系列非处方药。
因此,国有企业应在战略上重视OTC市场,积极研制产品参与竞争。
二、我国OTC有二个市场亟需大力扶持与重点开发
(一)OTC市场在农村大有作为
农村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70%左右,农村的药品市场不可忽视,农村的OTC药品消费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医药经营单位应该高度重视农村OTC药品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开发农村OTC药品市场,当前应加强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是充分发挥国有医药经营企业的整体优势,特别是医药专业人才的优势,深入农村地区义务宣传OTC药品知识,以提高农村地区广大群众的医疗保健意识和药品消费知识水平,培育农村潜在的OTC药品市场。
二是重视拓展农村药品零售市场,帮助农村地区增加药品零售网点。
三是应该大力提倡和鼓励城市的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到农村地区开设连锁药店,让广大农村群众真正买上质优价廉的药品。
同时,国家也应该对增设农村药品零售网点和连锁药店进农村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
(二)中成药撑起我国OTC市场
在2001年国家药监局公布的第二批非处方药目录中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中成药占了86.6%,至此,我国非处方药中成药品种占国家非处方药总体、甲类非处方药和乙类非处方药的比例分别为80.1%、82.3%和74.5%。
有关调查数据表明,过去一年在药店购买的药品种类中,以西药为主,以中成药为主和以中草药为主的消费者比例分别为65.2%、32.1%和2.7%。
数据同时显示,73.3%的人在2001年购买中成药的可能性系数在3以上(可能性系数1~5分别表示可能性非常小、可能性较小、一般、可能性较大和可能性非常大)。
由于中成药在国家公布的非处方药目录中占去80%以上的庞大份额,但购买中成药为主的消费者却不足药店消费者的四成、加上消费者对中成药的购买倾向较强,这使我们有理由相信目前中国存在着一个很有潜力的OTC中成药市场。
此外尽管我国中成药出口贸易不断扩大,然而中药走向世界依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全球中草药销售额中,我国的中药出口所占比例还不到10%,这与我国中医药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
据分析,影响我国中药出口的首要因素是药品质量。
我们不仅要让中成药撑起国内OTC市场的半边天,而且要尽快地让我国的中成药、民族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一改进去将中药材制成粗品出口(例银杏浸膏),而国外再加工成制剂后返销到我国成为高附加值的产品的不正常现象。
这种抱着金饭碗讨饭吃的状况必须彻底予以改变。
三、从我国目前用药现状与用药特点分析OTC市场
(一)2000年度部分省市区人口、面积及药品销售额统计分析
表12000年度全国部分省市区人口、面积及药品销售统计分析
地区
人口(万)
面积(万平方公里)
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
纯销售额(万元)2002年度
排序
年人均使用药品额(元/人/年)
每平方公里销售药品(元/平方公里)
合计
125966
825.4
152.6
8427154
66.9
10209
广东省
8642
18.6
465
1253456
1
145.0
67390
浙江省
4677
10.2
459
967999
2
207.0
95088
江苏省
7438
10.3
725
878330
3
118.1
85607
山东省
9079
15.3
593
568139
4
62.6
37133
上海市
1674
0.6
2700
488752
5
292.0
788310
北京市
1382
1.7
823
395784
6
286.4
235586
河北省
6744
19.0
355
370417
7
54.9
19496
安徽省
5986
13.9
431
299916
8
50.1
21577
河南省
9256
16.7
554
299102
9
32.3
17910
福建省
3471
12.0
289
271984
10
78.4
22665
湖北省
6028
18.7
322
267112
11
44.3
14254
陕西省
3605
20.5
176
240444
12
66.7
11729
湖南省
6440
21.0
307
231055
13
35.9
11003
辽宁省
4238
14.6
291
211146
14
49.8
14492
黑龙江省
3689
46.9
79
180920
15
49.0
3858
山西省
3297
15.6
211
164249
16
49.8
10529
重庆市
3090
8.2
377
157740
17
51.0
19237
云南省
4288
39.4
109
154427
18
36.0
3919
吉林省
2728
18.7
146
147792
19
54.2
7903
广西自治区
4489
23.0
195
141532
20
31.5
6154
四川省
8329
48.8
171
140540
21
16.9
2880
江西省
4140
16.7
248
139890
22
33.8
8397
新疆自治区
1925
160.0
12
129144
23
67.1
807
天津市
1001
1.1
886
102007
24
101.9
90272
甘肃省
2562
45.0
57
73726
25
28.8
1638
海南省
787
3.4
231
39870
26
50.7
11726
内蒙自治区
2376
110.0
22
39820
27
16.8
362
宁夏自治区
562
6.6
85
29424
28
52.4
4458
贵州省
3525
17.0
207
26213
29
7.4
1542
青海省
518
72.0
7
16224
30
31.3
225
从国家经贸委的统计表中,我们可发现,人年均用药金额最多的当属是上海、北京二直辖市,其次为浙江和广东二省,江苏、天津紧随在后。
作一下粗略的计算,排序前六位省市的药品纯销售额已占全国药品总销售额一半之多,达54%以上,若计算北京、上海、广东三地也占金额的25%之多了。
这充分说明我国药品的销售市场主要还是在沿海省市,尤其是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
在上海每平方公里药品销售金额居全国之首,达788310元之多。
由此可见研究我国的用药,首先要从沿海城市着手,特别是要从上海开始。
上海的用药已与国际接轨,上海的用药水平变化则直接影响全国的用药水平。
(二)长江流域6大城市典型医院用药分析
本章节数据来自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科技情报研究所医院用药分析研究室所采集到的长江流域六大城市136家医院(三级医院70家、二级医院52家、一级医院14家)的第一手上报汇总数。
之所以取长江流域6城市典型医院的数据作分析,是因为长江流域包括11个省市,其国民产值占全国的40%左右。
6城市分别为上游的重庆、成都,中游的武汉和下游的南京、杭州、上海,取这六城市具有代表性。
也确是从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到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经济状况的变化导致用药水平的变化,有其特殊性。
从个性中找出共性,这对分析全国药品市场是非常有用的,因为毕竟80%左右的药品是从医院流向消费者。
1.2001年上半年度6城市典型医院用药分析
现将上半年度6城市典型医院购入药品金额按不同来源列成下面二表,以作分析参考用。
表26大城市典型医院用药结构分析之一(2001年上半年)
(单位:
万元)
城市
领先前100位国产药
领先前100位合资药
领先前100位进口药
金额
占总金额(%)
占国产药(%)
金额
占总金额(%)
占合资药(%)
金额
占总金额(%)
占进口药(%)
上海
41570
30.06
71.20
44424
32.12
93.51
29933
21.64
94.81
南京
15535
39.85
73.31
8608
22.08
90.97
7568
19.41
90.88
杭州
15079
34.55
75.00
12080
27.68
93.17
9524
21.82
90.12
武汉
13702
41.92
77.85
7120
21.78
93.31
6645
20.33
89.10
成都
10010
42.23
75.43
5492
23.23
95.62
4213
17.82
91.03
重庆
11428
53.96
76.97
3015
14.23
92.30
2896
13.67
94.44
表36大城市典型医院用药结构分析之二(2001年上半年)
(单位:
万元)
城市
领先前100位药品
领先前100位中国产药
领先前100位中合资药
领先前100位中进口药
金额
占总金额(%)
金额
占份额(%)
金额
占份额(%)
金额
占份额(%)
上海
92218
66.68
33258
36.06
38027
41.24
20932
22.70
南京
24690
63.34
13212
53.51
6197
25.10
5281
21.39
杭州
28571
65.47
12340
43.19
9548
33.42
6683
23.39
武汉
21711
66.41
11860
54.62
5344
24.62
4507
20.76
成都
15391
65.10
8438
54.82
4292
27.89
2661
17.29
重庆
14014
66.17
10463
74.66
1760
12.55
1792
12.79
表2与表3是将6城市136家典型医院所购入的药品按不同来源分为国产药、合资药、进口药进行分类比较,既将全部药品中三大类药进行份额统计对比又将各自领先前100位的药品所占份额进行统计,还将全部药品中领先前100位中的三大类药进行统计,从多角度统计与分析,发现以下一些可供参考的规律。
1.1沿长江由东往西用药情况还是如前几年,国产药的份额基本呈增长,而进口药的份额逐渐减少,由于合资企业由东往西逐渐减少,所以合资药使用也与进口药一样逐渐减少。
各城市医院购入药品总金额中国产药的份额还是最大,合资药其次、进口药则最小,这也是符合我国目前用药的一种现状。
1.2从不同来源的三大类药所占总额的份额变化来看,国产药是稳中见升,而合资药与进品药都均是呈平衡下降或持续平稳势态。
1.3从各自领先前100位的药品分析,合资药与进口药已占了90%以上的份额,也就是说这些药品已一统天下足以左右这二类药市场的变化。
而国产药却不同,前100位的金额仅占全部国产药的3/4左右份额,这里面既有国产药价格低廉的因素,也存在着大量老药、普药由于“低水平、广覆盖”的医保制度用药指导原则而被广泛使用,在剩下的约1/3份额的药品中,OTC药品占的份额较多。
所以在临床上实际使用的国产药品种要比合资药、进口药多得多。
1.4在全部使用药品中领先前100位药品的金额已占购入药品总金额的2/3左右,这些领先药品理应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因为其中也有不少属于OTC的品种。
1.5纵观6城市医院连年来的用药实际状况,可发现用药消费的增长与全国其他城市一样是正常和良好的,只不过由于地域不同和用药习惯不同,产生了各大类药的使用和各种不同渠道来源的药品的份额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进口药由东往西份额逐渐下降反之国产药逐渐上升;抗感染药份额由东向西逐渐增加而心血管用药则逐渐下降。
这就要我们在发展中找规律,再依规律求发展,寻找有利于OTC发展的规律。
1.6国产药中老药普药类是有一定市场,尤其是医疗保险制度在我国全面实施之后,“广覆盖、低水平”确给了老药、普药有了一定的生存空间,可以说这也是我国在入关前加的一道技术壁垒,但是随着2003年允许国外医药商业流通领域的介入与关税的降低,无疑对不少药品带来强烈的冲击,尤其是不少OTC品种,这就需要我们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在生存中寻发展。
(三)城市零售药房OTC品种销售排序统计与分析
本节数据取自国家药监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
现将2000年度600多家分布在全国各地的零售药房所经销的品种,进行汇总,将列入销售前100位中属OTC范畴的药品列成表4。
在分析的数据中,中成药占零售市场的份额约为39%,高居大类品种首位。
尤其在解热镇痛、心脑血管、消化系统、五官科等疾病的用药上占了优势,这是由于其独特疗效及毒副作用小而被人们所认识。
在老龄社会提前到来之际,老年病的增多,可能会使中成药的用量更大。
但在此不得不遗憾地说上一句:
中成药的量大主要显示在数量上,但由于其价格低廉,故无法在销售额中占与之成正比的份额。
这从侧面反映了必须提高中成药的科技含量,其出路在于质量的提高,在于科技创新,在于进一步的宣传和市场开拓。
表4全国零售药房2000年销售排序进入前100位的OTC品种
排序
药名
排序
药名
排序
药名
8
钙尔奇D
53
达克宁栓
72
泰诺
21
巨能钙
54
皮康王
73
风油精
30
严迪
55
感康
74
芬必得胶囊
31
达克宁霜
61
牛黄解毒片
78
地奥心血康
33
念慈庵密炼川贝枇杷膏
62
多潘立酮
84
百服宁
35
康泰克
65
西瓜霜含片
85
铁锌氨基酸小儿口服液
36
皮炎平软膏
66
板蓝根
87
感冒通
41
六味地黄丸
68
金施尔康
91
甲硝唑
47
葡萄糖酸钙口服液
71
维生素E
93
复方丹参滴丸
52
葡萄糖酸锌口服液
(四)我国2000年医药商业销售中的OTC热销品种
根据2000年度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对全国27家医药公司所经销的1697只药品进行金额排序统计,现将列入领先前100位中的OTC品种列成表5。
从表中可以看出属于一些保健药品的施尔康、钙尔奇D、多维元素等也属销售领先之列。
这说明药品的零售市场还是能左右一些品种的销售的,这当然与厂家的宣传推广是分不开的。
特别一提的是1999年度居第5位而2000年居第6位的康泰克因其含PPA而被停用,今后肯定将消失,这也说明药品的不良反应时刻被人们所关注。
由于康泰克的退出,取而代之的除了百服宁、泰诺等合资药品外,国产的感康、白加黑、感冒痛等品种将瓜分其退出的市场空额。
表52000年度全国商业销售药品金额排序前100位的OTC品种
药品名
位序
金额(万元)
占总金额(%)
多潘立酮
1
26175.1
2.366
康泰克
6
18829.9
1.702
布洛芬
7
18187.4
1.644
扑热息痛
9
16117.9
1.457
葡萄糖
15
10414.4
0.941
复方丹参
20
9122.8
0.825
西米替丁
27
7594.9
0.687
钙尔奇D
34
6839.2
0.618
多维元素
39
6520.9
0.589
心血康
47
5361.0
0.485
氯化钠
52
4862.6
0.446
银杏叶制剂
55
4481.4
0.401
施尔康
76
3258.7
0.295
撒利痛
86
2764.9
0.250
维生素C
87
2760.1
0.250
特比萘芬
93
2514.2
0.227
注:
2000年度27家医药公司总销售额为110.62亿元,占全国药品纯销售金额的19.37%。
四、看法与讨论
按照处方药、非处方药在市场中的比例,我国OTC市场销售可望在100亿元到200亿元之间。
但目前的OTC市场销售率还很低。
据调查,已公布的非处方药目录中真正能拿到药店销售的OTC药品也就在50%左右,品种相当缺乏,而空白就意味商机。
从国外的经验来看,感冒药、呼吸道类药、解热镇痛类药,以及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补充剂类药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其次才是胃肠道类、皮肤病类药。
中国市场也有相似的发展趋势,据国家统计局报告的1998年我国城市居民首选常备药品,84%的被调查者在一年中服用过感冒药,其次是止咳药、止痛药、肠胃药、皮肤用药和眼药水。
有人估计,中国单感冒药市场每年就有30亿到50亿元。
在营养补充剂方面,中国的消费也远未开发出来。
目前的政策导向是鼓励开发OTC市场,随着药品分类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实施,OTC新药的注册登记制度也会完善,OTC的市场环境会越来越有利于企业发展。
从国外考察的情况来看,OTC市场的开发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产品开发的费用较处方药低。
OTC新产品的开发费用占销售额的3%,比新药开发(约占销售额10%)少很多。
二是OTC药的注册登记非常简便,不必像处方药那样经过严格的审批和检验。
三是OTC的生命周期要比处方药长得多。
四是非处方药的品牌作用非常明显。
但是中国企业的动作方式还远远不能适应OTC市场的特点,像中美史克这样深谙OTC运作规律的企业太少了。
药品分类管理也给药品零售企业带来了机会。
尽管实施药品分类管理的绝大多数试点药店的营业额减少了,但从长远来看,随着医药分家的进行和OTC市场的扩大,药品零售企业的市场将随之扩大。
中国农村市场的开发不可忽视。
虽然中国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的比例是1比8,但是农村药品消费与城市药品消费的比例却是8比1,农村的用药潜力没有开发出来,并不简单是消费水平低的问题,而是没有开发出来的问题。
——选自《大趋势——中国医药市场调研报告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