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练习游小孤山记书上元夜游游虎丘小记.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35706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1.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练习游小孤山记书上元夜游游虎丘小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文言文练习游小孤山记书上元夜游游虎丘小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文言文练习游小孤山记书上元夜游游虎丘小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文言文练习游小孤山记书上元夜游游虎丘小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文言文练习游小孤山记书上元夜游游虎丘小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言文练习游小孤山记书上元夜游游虎丘小记.docx

《文言文练习游小孤山记书上元夜游游虎丘小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练习游小孤山记书上元夜游游虎丘小记.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言文练习游小孤山记书上元夜游游虎丘小记.docx

文言文练习游小孤山记书上元夜游游虎丘小记

游小孤山记

  【原文】

  八月一日,过烽火矶。

南朝自武昌至京口,列置烽燧,此山当是其一也。

自舟中望山,突兀而已。

及抛江过其下,嵌岩窦穴,怪奇万状,钯泽莹润,亦与他石迥异。

又有一石,不附山,杰然特起,高百余尺,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

是日风静,舟行颇迟,又称深潦缩,故得尽见杜老所谓“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也。

  过澎浪矶、小孤山,二山东西相望。

小孤属舒州罕松县,有戌兵。

凡江中独山如金山、焦山、落星之类,皆名天下,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

自然十里外望之,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已非它山可拟,逾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态万变,信造化之尤物也。

但祠宇极于荒残,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

庙在山之西麓,额曰“惠济”,神曰“安济夫人”。

绍兴初,张魏公自湖湘还,尝加营葺,有碑载其事。

又有别祠在澎浪矶,属江州彭泽县,三面临江,倒影水中,亦占一山之胜。

舟地矶,虽无风,亦浪涌,盖以此得名也。

昔人诗有“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之句,传者因谓小孤庙有澎郎像,澎浪庙有小姑像,实不然也。

  晚泊沙夹,距小孤一里。

微雨。

复以小艇游庙中。

南望彭泽、都昌诸山,烟雨空蒙,鸥鹭灭没,极登临之胜,徙倚久之而发。

万立庙门,有迅鹘搏水禽,掠江东南去,甚可壮也。

庙祝支:

“山有栖鹘甚多。

  二日早,行未二十里,忽风云腾涌,急系揽。

俄复开霁,遂行。

泛彭蠡口,四望无际,乃知太白“开帆入天境”之句为妙。

始见庐山及大孤。

大孤状类西梁,虽不可拟小姑之秀丽,然小孤之旁颇有沙洲葭苇,大孤则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

  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也。

江水浑浊,每汲用,皆以杏仁澄之,过夕乃可饮。

南江则极清澈,合处如引绳,不相乱。

  晚抵江州,州治德化县,即唐之浔阳县。

柴桑、栗里、皆其地也。

南唐为奉化军节度,今为定江军。

岸上赤而璧立,东坡先生所谓“舟人指点岸如赪”者也。

泊湓浦,水亦甚清,不与江水乱。

  【注释】:

突兀:

突出

  迥异:

不同

  特:

特别

  罗络:

蒙络,覆盖

  【译文】自七月二十六日至是,首尾才六日,其间一日阻风不行,实以四日半,溯流行七百里云。

  八月一日,(船)经过烽火矶。

南朝以来,从武昌(今鄂城)到京口,都设置了很多(报警的)烽火台,这座山应该是其中之一。

从船上看山,只是见到高耸的山峰罢了。

等到抛锚停船后,(我)走过山下,(看到)岩石镶嵌在洞穴里,奇形怪状,色彩光亮润泽,也和别的石头不大一样。

又有一块巨石,与烽火矶不相连。

高峻雄伟地拔地而起,高约一百多尺,有红藤绿蔓蒙络在它上面,象宝石镶嵌的屏风。

这一天,风平浪静,船走得很慢,又因为深秋,江水较浅,所以能看到这里的一切美景,(正象)杜甫所说的“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

  经过澎浪矶、小孤山,这两座山东西相望。

小孤山属于舒州宿松县,山上有兵戍守着。

所有江中的独山,如金山、焦山、落星山之类,都是名闻天下的,但从峭拔秀丽上看,都不能和小孤山相比。

从几十里外看去,小孤山碧绿的山峰高高耸立着,直插云霄,已经不是别的山可以相比的了。

越近(看)越秀丽,冬天,夏天,晴天,雨天,姿态变化万千,确实是自然界风景最优美的地方。

只是(山上的)庙宇太荒凉残破了,如果再增加些楼台亭榭,与山光水色互相辉映,自然会比金山更漂亮了。

庙在西边山脚下,匾额上写着“惠济”二字,(里面供奉的)神叫“安济夫人”。

绍兴初年,魏国公张浚从湖南回来,曾经修缮过,有座碑记载了这件事。

又有另一座庙在澎浪矶,在江州彭泽县境内,三面临着长江,山的倒影映在水中,也是一处名山胜景。

船过澎浪矶,即使无风,浪也很大,澎浪矶大概因此而得名吧。

  古人有诗:

“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传说的人说小孤山的庙里有彭郎像,澎浪矶庙里有小姑像,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这天晚上,(我的船)就停在沙夹,距小孤山大约一里远。

天下着雨,(我)又乘小艇到小孤山的庙中浏览。

向南远望,彭泽、都昌一带山峦,烟雨迷茫,沙鸥和白鹭时隐时现。

登山临水浏览名胜可算登峰造极了,徘徊了很长时间才回去。

刚到庙门口站着,有一只健美的老鹰正在追逐水鸟,掠过江面东南方向飞去,非常壮观。

守庙的人说,山上栖息着很多老鹰。

  第二天早晨,(船)行不到二十里,忽然风起云涌,(于是)急忙系上揽绳。

不一会儿,天又转晴,(船又)继续前行。

泛舟到彭蠡口,四面望去,没有边际,这时我才领会李白“开帆入天镜”这句诗的妙处。

这时才看到庐山和大孤山。

大孤山的样子象西梁山,虽然比不上小孤山那样秀丽,但是小孤山的旁边,很有几块沙洲和初生的芦苇;大孤山的四周却是茫茫无际的江水,远望它象浮在水面上一样,也是一种奇观呀!

长江从湖口分出一支成为南江,是江西路一带水域。

(这一段)长江的水很浑浊,每逢要汲用江水时,都需用杏仁来澄清,过一个晚上才能喝。

南江的水却很清,两江的水合流处象用绳尺划分过一样,不相混淆。

晚上到达江州,州府设在德化县,就是唐代的浔阳县。

柴桑、栗里,都属于江州地面;南唐时由奉化军管辖,现在是定江军。

岸上的土是红色的,象墙一样起直立着,东坡先生所说的“舟人指点岸如赪”,说的就是这个。

(船)停泊在湓浦口,水也是很清的,不和江水相混。

从七月二十六日到今天,前后才六天,其中有一天因为风阻(船)不能行,实际用了四天半的时间,逆水而上,航行了七百里。

  

最佳答案

1突兀:

突出

迥异:

不同

特:

特别

罗络:

蒙络,覆盖

2南朝以来,从武昌(今鄂城)到京口,都设置了很多(报警的)烽火台,这座山应该是其中之一。

幸好小船走的很慢,能够看尽它的所有美丽景色

4文章先从远处总写小孤山的特点——突兀

接着从近处写小孤山的具体样子(嵌岩窦穴,怪奇万状)颜色(钯泽莹润)

然后特写其中一石头,写出它高、布满藤蔓的特点

  

书上元夜游

 原文:

  已卯上元,予在儋州(地名,现在属于海南),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

“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

”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揉,屠沽纷然。

归舍巳三鼓矣。

舍中掩关熟睡,已再鼾矣。

放杖而笑,孰为得失?

过(苏轼的小儿子)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

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

  译文:

  已卯上元年,我在儋州,有几个老书生过来对我说:

“如此好的月夜,先生能不能一起出去呢?

”我便很高兴地跟从他们,走到了城西,进入了僧舍,走过了小巷,各地的百姓聚居在一起,生活井然有序。

回到家中已经三更了。

家里的人闭门熟睡,睡得很鼾甜。

我放下拐杖,不禁笑了笑,什么是得,什么是失呢?

苏过问我为什么笑,大概是自己笑自己吧!

然而也是笑韩退之钓鱼没有钓到,还想要到更远的地方钓鱼,却不知道在海边的人也未必能钓到大鱼。

  注释:

  已卯:

公元1099年。

  上元:

农历正月十五

  步:

行走

  儋州:

地名,现在属于海南

  民:

指汉族人

  屠沽:

卖肉者,卖酒者

  夷:

指当地少数民族屠沽:

指卖者买者

  过:

苏轼的小儿子

  韩退之:

唐朝文学家韩愈

  走海者:

走到大海边上的人。

这里苏轼隐指自己。

当然他在海南岛

  题目:

  1.问:

作者夜游时见到了什么景象?

  答:

民夷杂揉,屠沽纷然。

  2.问:

从作者出游回家已经三更的细节中,你可以想象到什么?

  答:

上元之夜的繁荣景象和祥和和淳朴的民风,以及作者悠然自得的心境。

  3.问:

回家后,作者为什么“放杖而笑”?

  答:

为自己“看破得失”而笑,也笑韩愈不能看破得失而笑,不能作到随遇而安。

  4.问:

“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说出了什么生活哲理?

  答:

因缘自势,随欲而安,达观的生活哲理。

  

  

  

  

[编辑本段]

 

游虎丘小记

  

李流芳

  

  李流芳(1575—1629),字长蘅,一字茂宰,号“香海”、“泡庵”、“慎娱”居士,明朝嘉定(今上海嘉定县)人。

万历年间举人。

值宦官乱政,遂绝意仕进。

写作风格,清新自然。

与唐时升、娄坚、程嘉燧合称“嘉定四先生”。

黄宗羲云:

“长蘅无他大文,其题画册,萧洒数言,便使读之者如身出其间,真是文中有画也。

”这正是李流芳小品的特色。

  

原文

  :

  虎丘,中秋游者尤盛。

士女倾城而往,笙歌笑语,填山沸林,终夜不绝。

遂使丘壑化为酒场,秽杂可恨。

  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

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榭间,以红粉(歌女)笙歌一两队点缀,亦复不恶。

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

  尝秋夜与弱生坐钓月矶(位于虎丘山顶),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铎(风铃)及佛灯隐现林杪(树枝末端)而已。

  又今年春中,与无际舍侄偕访仲和于此。

夜半月出无人,相与趺坐(两脚盘腿打坐)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然欲与清景俱往也。

  生平过(造访)虎丘才两度见虎丘本色耳。

友人徐声远诗云:

「独有岁寒好,偏宜夜半游。

」真知言哉!

  -----------------------------------------------------

  译文:

  虎丘,在中秋之夜游人极多。

全城的士绅学子、妇孺歌姬皆会前往。

歌声乐声谈笑之声充斥于整个山林,如此竟夜不息。

于是乎,那壮丽的自然丘壑竟化为酒场,鱼龙混杂,实在可恨。

  我于初十便到了郡中,当晚就游览了虎丘。

月色很美,游人也还不多,风吹过亭子月光洒落在树间,偶尔有一两队歌女吹笙点缀,并不扫兴。

但还是不如山林空寂之时,一人前往要和我意。

  我曾经和弱生在秋夜坐在虎丘山顶的钓月矶上,天色昏暗,无人往来,只有佛塔的风铃之声与佛灯在静夜之中若隐若现。

  还有就是今年春天,和无际舍侄一起拜访仲和到此。

半夜之时,月亮出来了,不见人影,我们盘膝坐于石台之上,既不饮酒,也不交谈,只静静地对坐着,便觉得悠然之心与周围之清景同在了。

  我一生中造访虎丘,也就这两次见到了虎丘的本色。

我的朋友徐声远作诗云:

「独有岁寒好,偏宜夜半游。

」说的真对啊!

  --------------------------------------------------------

  题记:

本文写作者两度游虎丘的感受。

一度在秋中,对月色美、游人少、以红粉笙歌点缀的虎丘感到“亦复不恶”;对昏黑无往来。

时闻风铎及佛灯隐现林抄的虎丘感到“独往会心”。

一度在春中,“夜半月出,无人,相与跌坐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作者感到“悠然欲与清景俱往”。

  两度游虎丘,见虎丘本色。

作者送叹友人徐声远“独有岁寒好,偏宜夜半游”为知言。

此诗句道出欣赏自然之美要在岁寒。

夜半,说到底是一个‘静”字。

唯静方能显示虎丘本色。

这样地就明白“笙歌笑语,填山沸林”、“使丘壑化为酒场”为什么“可恨”了。

  启示:

有些东西,事情要多看几遍才能看到真实的一面,所以要多去观察!

[编辑本段]

注释

  1.虎丘:

苏州名胜。

  2.红粉笙歌:

指歌女奏乐唱歌。

  3.风铎:

悬于檐下的风铃。

    4.无际,仲和:

作者的朋友。

  

  

  

  

右溪记

道州城西百馀步〔1〕,有小溪。

南流数十步合营溪〔2〕。

水抵(3)两岸,悉皆(4)怪石,攲嵌[5]盘屈,不可名状[6]。

清流触石,洄[7]悬激注。

佳木异竹,垂阴[8]相荫。

  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9]退士之所游处;处在人间[10],则可为都邑[11]之胜境,静者[12]之林亭。

而置州[13]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14]怅然!

乃疏凿芜秽[15],俾[16]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17]香草,以裨[18]形胜。

为[19]溪在州右,遂命[20]之曰右溪。

刻铭[21]石上,彰示[22]来者。

[编辑本段]

【作者小传】

  元结(719—772),字次山,号漫郎、聱叟,自称浪士.姓拓跋,易姓元.河南鲁山(今河南鲁山县)人,唐代文学家。

少时不羁,十七岁才折节向学,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