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德育现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338065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各国德育现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各国德育现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各国德育现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各国德育现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各国德育现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各国德育现状.docx

《各国德育现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国德育现状.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各国德育现状.docx

各国德育现状

英国的德育--教育靠感染

英国中小学的道德教育称作“个人的社会健康教育”,或称“社会化过程”。

目的不是让孩子们树立远大理想或者争当舍己为人的英雄,而是让他们懂得平常做人的基本道理,懂得应该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关系,如何自律以融人社会,成为社会的一分子。

其核心道德观念有四:

尊重生命、公平、诚实、守信。

英国人认为“道德是被感染的,而不是被教导的”。

体现在英国中小学的道德教育里,就是不要求孩子们去死记硬背道德准则,但是要求孩子们从心灵深处、从日常生活中懂得和理解。

英国学校一般不设专门的道德教育课,但开设包括佛教和道教在内的各种世界主要宗教信仰课供选修。

这门课,被认为是对培养孩子的品德和良知十分重要的一门课。

不仅如此,多数英国学校每周都组织班级讨论,选取一些学校或者社会上发生的事情,让孩子们发表看法,共同讨论,自己去领悟和判断对错与是非。

集体游戏也是一种重要方式,让孩子懂得顾及与体谅别人,懂得如何与同伴合作。

英国学校还普遍鼓励孩子饲养小动物,组织学生到敬老院陪老人聊天、为慈善组织募捐及参加其他公益或环保活动,培养孩子的爱心和社会交往能力。

英国人对人生的选择往往是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即使这事情不合潮流,最要紧的是“心之所喜,性之所趋”;英国人从小教育孩子要学会照顾自己,同时注意不要妨碍他人;英国小学很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个人清洁卫生、学习用具收拾整齐等等都在道德教育范围之内;此外,英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到处渗透这样一个思维方式:

希望别人如何对待自己,就要照这样去对待别人。

英国学校道德教育的特点:

1、借助宗教教育进行道德教育。

英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宗教性是极具特色的,也较有典型性。

英国的一些重要教育法均明确规定所有学校开设宗教教育。

宗教课较注重传授一些基本的、各教派共同具有的宗教知识,而不是单独传授某教派的观点;较注重阐棕人生、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使学生能用传统宗教的观念来理解。

2、直接开设道德课进行道德教育。

除了在学校规定要开设宗教课外,还开设了专门的道德课,以直接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社会认可的道德价值观。

所具有的特色是这种道德课不是干巴巴的说教和强制性的灌输,而是运用内容生动、形式多样、符合青少年特点的联系现实生活的教材,注重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道德问题的能力以及体谅他人、为人着想的道德价值

3、注重礼仪、仪表、个人品行的教育。

和英国社会、家庭的传统有关,英国学校较注重从小就培养学生讲究个人仪表、懂礼仪、具有良好个人品行。

在一些学校德育大纲上,对这些方面均有详细的规定,如在家和在学校的礼节、用餐的礼节,要守时,在公共场所要举止端庄、有礼貌、服装整洁,甚至连上厕所如何保持清洁也有规定

中美高校德育途径之比较

高校德育途径大致可分为直接德育和间接德育两大类。

直接德育是指利用专门的渠道和途径,进行直接、公开的思想政治教育;间接德育是以渗透的方式寓德育于非德育途径之中。

  1、德育课程:

重理论与重实际

  中美高校都设置了相应的德育教育类课程,课程内容涉及人类的共同品质,并利用课堂教学灌输各自倡导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在德育内容、课堂组织和教育目标上差异显著。

我国高校德育课程统一、抽象化;美国高校德育课程自主、具体化。

我国高校开设专门的德育课程。

从2006年9月起,全国普通高校普遍开始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这些新课程比较注重理论体系的整体性、系统性,作为必修课面向全校学生开设。

中国德育课程目标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方向性,学校德育把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四有”新人作为根本任务,德育为实现党的基本路线、纲领和政策服务。

侧重于系统的教育,理论的灌输,道德知识传授,注重道德教育的统一性和规范性。

  美国高校虽然开设了德育类课程,但主要是开设了历史、公民学类课程及有关专题。

同时还开设美国总统制、欧洲政治思想、美国政治生活中的道德问题、政治与社会制度等有关专题讲座。

美国德育目标的政治倾向相对隐蔽,侧重于实践的教育,将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学生的生活、学习、择业、交友等实际中,让学生自己分析和讨论各种道德问题,做出道德判断,并在判断过程中明确道德价值标准,逐渐树立公民道德观念和伦理观念。

  2、课外教育:

重正面引导与重文化渗透

  除德育课程外,中国高校还有两种行之有效的直接德育途径:

党团组织活动和个别思想工作。

党组织是学校直接德育的领导核心,团组织是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党的助手。

我国高校从校级到系级再到班级,设有完备的党、团组织体系。

该组织通过业余党校、团校、理论学习小组、积极分子培训班、各类文体活动等形式对青年学生进行教育、培养,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管理,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个别思想工作是我国高校的传统直接德育形式,它有助于高校德育在普遍教育的基础上,有效地针对德育对象的思想问题、道德状况、素质基础、个性特征,通过谈话方式深入细致地解决学生的个别思想问题,达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美国高校道德教育注重心理辅导和宗教活动。

美国许多高校都设有专门的、相对独立的咨询指导机构,负责全校的学生咨询工作,在组织、人员组成、活动经费、活动场地方面都有妥善的安排。

如田纳西州立大学就设有训导长领导的“学生咨询处”,对学生活动、新生入学、就业选择等方面给予咨询指导。

同时,也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进行广泛的心理健康宣传、教育,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中美两国高校德育在专业教学科研上的渗透程度有很大差异。

美国高校不仅重视在文科教育中渗透德育,通过开设语言和人、艺术与社会、宗教、伦理等有关的人文和社会科学方面的课程,使学生从中获得某种道德熏陶,提高道德判断力和选择的自觉性,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同时,也注意在理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使传授自然科学知识与道德培养结合起来。

他们要求对每一门主修专业,都要从历史、社会、伦理学的角度学习研究,要求学生对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都要回答三个问题:

这个领域的历史和传统是什么?

它所涉及的社会和经济的问题是什么?

要面对哪些伦理和道德问题?

中国高校虽然也主张在各科教学中发挥德育的功能,但各科教学特别是理工科教学过程中很少渗透德育内容,德育功能的发挥主要取决于教师的观念和能力。

  中美两国高校的课外活动大体上包括社团活动、科技活动、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都主张在校园生活中渗透德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所不同的是:

美国高校特别重视联合社会力量开展德育活动,形成“教育”共“震”。

美国许多高校成立了“家长——教师协会”或“联谊会”,通过召开会议,交流学生情况和学校教育设想,共商包括德育在内的教育大计。

并不惜花费巨资进行人文社会环境、媒介传播环境等的建设,通过环境熏陶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中国高校历来将社会实践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经过长期的积累,形成了有专门机构组织管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正规化的社会实践体系。

主要有军训、社会调查、组织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组织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公益劳动和勤工俭学活动等。

  3、学校管理与服务:

重群体管理与重个人关怀

  从目前现状来看,中美高校管理服务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以学生宿舍工作为例:

中国高校禁止学生使用“违禁电器”,学生不能夜不归宿,晚上到点就要熄灯,宿舍卫生要保持清洁,管理人员忙于各类检查,规范学生具体行为,无暇关注学生个体思想的引导。

在美国,宿舍管理着眼于学生的个体需要,给予学生必要的生活指导。

此种生活指导涵盖心理咨询、升学就职、图书馆、课外学习、卫生保健、俱乐部、休假指导等多个方面,让宿舍区成为学生德育的“第二课堂”。

  

德国德育

德国是世界上的主要发达国家之一,其强大的综合国力与国家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密切相关。

为了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德国教育部门不但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而且很重视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他们把道德教育当作塑造公民爱国心和高尚人格的重要工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推进道德教育。

一、德国中小德育历史发展概况

(一)二战前的德国中小学德育二战前的德国中小学德育,主要是以宗教教育和军国主义教育为主,德育的主要目的就是推行忠君爱国、民族主义、军国主义等极端思想。

同许多西方国家一样,德国的道德教育最初起源于宗教教育。

宗教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宗教课程是学校的主要课程。

为了更好的发挥宗教教育的作用,1870年,德国实现统一后,德国宪法就将宗教教育作为核心课程。

1890年后,德国为了更好地推行其军国主义和种族沙文主义,威廉二世积极推行奴化德育,鼓吹培养“青年的民族主义德国人”。

①一战后,由于纳粹党推波助澜,极端道德教育进一步被强化,学校德育成了发动侵略战争的工具。

(二)二战后的德国中小学德育二战结束后,德国划分为东德和西德,德国传统道德体系遭到严重破坏,西德恢复了教育分权制。

为了培养合格的德国公民,德国对教育进行了多次改革并形成了当前德国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

在课程设置上,联邦德国将德育课程作为正规课程进行讲授,在保持原有宗教内容的同时,增加了政治教育、环保教育、和平教育等内容。

期望通过道德教育,使青少年主动关心国家事务,参与社会事务,在实践中锻炼成为一名合格的德国公民。

二、德国中小学校的德育现状

(一)中小学德育的目标德国中小学德育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目标,且由于战后执行的是教育分权制,各个地区的德育目标也不尽相同,但《联邦教育总法》还是在总体上对学校德育目标做出了规定:

“培养学生在一个自由、民主和福利的法律社会中……对自己的行为有责任感。

”②根据这一总体目标,德国各地区制定了更为具体的培养目标,主要包括:

(1)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

从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德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懂得诚实、信任等道德品质在人生中的重要性,能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集体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使学生了解各种基本行为准则,并在活动自觉遵守各种行为准则。

(3)培养爱国情操,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

通过德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使他们积极融入到社会生活中去,在实际行动中培养爱国情操。

(二)中小学德育的内容德国中小学要求培养学生“具有必要的思想品质和行为标准,使他们具有发展社会生活、发展科学技术的献身精神。

”为了完成这一目标,德国中小学设置了相应的德育课程内容用以推进中小学德育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宗教内容9月开学了!

--学校德育工作材料必备学校工作班主任工作管理学生工作管理在德国,宗教教育一直被看成德育的重中之重,宗教课程是学校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还从法律上保障宗教课程在学校中的合法地位。

以北莱茵-威斯特伐利亚州为例,他们就把培养学生对上帝的敬畏之心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目标来执行。

③学校中的宗教课程主要由各宗教教派负责教授,其中以天主教和新教影响最大。

教学过程中,天主教主要以《圣宠论》、《教会论》、《教会史》、《基督教社会论》为教材;新教则以《圣经学》、《圣经史》、《信仰论》、《教会史》为教材。

④教育教学过程中,宗教教派除传授宗教信条外,还讲授大量与现实生活有关的知识。

2.伦理道德内容伦理道德的培养,主要通过开设伦理课程来进行。

其选取的内容大多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以讲授基本日常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为主。

通过实际的事例,使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家人、朋友的关系,并掌握公平、诚实等基本伦理道德观念,学会用伦理学的观点分析社会上存在的伦理问题。

3.社会道德内容德国社会道德教育主要是政治教育,社会道德教育的内容主要由社会课程来承担。

通过社会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充分了解民主制度的价值和各项法律法规,了解政治学和社会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并利用这些知识正确分析和评价有关的政治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融入到社会政治生活中去。

4.性教育20世纪70年代以来,德国就很重视中小学的性教育工作,每年教育部出台专门的性教育指导纲要,学校也设计了专门的教学计划。

在性教育的目的、方式和内容上,联邦教育部和各州教育部门也对学校教育做出了明确规定。

为了更好的推进性教育,德国教育部门将性教育课程作为综合性学科,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展开。

(三)中小学德育的途径

德国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在学校教育中,德育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途径开展。

1.宗教教育。

在德国中小学,开展宗教教育主要通过两种形式进行,第一种是参加宗教仪式和各种宗教节日。

如每天参加学校的祈祷活动等,另一种则是开设宗教课程,通过系统的宗教教育,对学生进行宗教理念和价值观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宗教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并逐步接受宗教德育思想。

2.课堂教学活动。

二战以来,课堂教育一直是德国德育的一种主要形式。

德国中小学不但开设了专门的德育课程,如宗教课程、社会课程,而且在其他课程的教学中,也要求教师穿插德育教育,通过全面的课堂教育体系,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

3.课外实践活。

德国中小学德育是全方位的德育,课堂教学主要为学生打下各种理论基础,使学生系统的了解各种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并初步形成道德意识。

课后,学校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指导,鼓励学生参与德育的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将各种德育理论运用于生活中,促进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

而且,在实践活动中,德国很重视劳动教育的价值,从法律的角度对中小学生从事体力劳动进行规定,其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劳动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4.校园文化的构建。

道德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周围环境的作用,为了更好的推进中小学德育的发展,德国中小学很重视校园德育环境的作用。

通过校园环境的建设,创设良好的学校德育氛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而且,他们很重视教师在德育中的作用,对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人格素养,其目的就是通过教师为人师表的作用为学生提供道德学习榜样。

三、德国中小学德育的评价

(一)德国中小学德育的特点1.注重民族精神的培养。

德国中小学德育很重视对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通过德国历史、德国地理、宗教课等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而且,教学过程中,他们很重视对民族英雄和著名科学家的讲解,突出德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和优良品质,为学生创造学习的榜样,在循序渐进中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精神。

2.德育在学校各课程中渗透发展德国教育部门认为,学校德育工作光靠德育课程是不够的,需要各门课程的共同配合才能做好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因此,德国中小学不但重视宗教课程、伦理课程以及社会课程的德育价值,而且重视其他课程的德育价值。

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利用专门的德育课程为学生系统讲解各种伦理道德、行为准则;而且在其他课程教学中穿插德育教育,使德育工作在任何时候都不被松懈。

如通过外语教学过程,使学生了解他国的文化和历史,培养学生宽容和兼容并包的意识,增加学生在维护世界和平上的责任感。

3.教学手段灵活多样德国中小学德育教学不是简单地德育灌输,而是多种教育手段共同作用下的德育教学,课堂讨论、参观访问、实践锻炼是常用的德育教学方法。

课堂上,教师往往就一些德育问题与学生共同探讨,在讨论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及明辨是非的能力。

课后,学校鼓励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参与社会实践,了解社会,从而在实际行动中充实自己,提升自身思想道德水平。

(二)德国中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1.宗教教育的问题。

时至今日,宗教教育在德国中小学德育中仍处在重要位置,宗教课是中小学的必修课。

宗教课程的开设和管理依旧由教会组织负责。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追求的价值呈现多元化趋势,不少学生已经是非基督徒,宗教组织为了扩大它的影响,加强了在宗教观念上的灌输,力求争取到更多的信徒,而忽略了它在德育上应该起到的作用。

虽然70年代以后德国的宗教教育引入了许多具有现代性的内容,但宗教课教学还主要是以灌输为主,未能发挥学生主体性,难以提起学生兴趣,自然培养学生道德所起到的作用就有限了。

而且在学校举行的各种宗教活动浮于形式,在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上并没起到什么作用。

2.极端主义民族问题。

二战后,德国深刻反省了在道德教育上存在的问题,对极端民族主义的内容坚决摒弃,这一时期,学校德育朝着十分健康的方向发展。

7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价值观呈现多样化,新纳粹主义有所抬头,不但在社会上大肆宣传极端民族主义,而且还渗透到学校德育工作中来。

在培养民族精神的幌子下,个别教学人员大肆宣传民族极端主义,鼓吹狭隘的民族主义,严重影响青少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新纳粹主义的发展,不但严重损害了德国在战后重新树立起来的形象,而且也为学校德育带来了巨大挑战。

四、对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启示

(一)重视民族精神的培养。

民族精神体现了一个国家民族间最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国家与公民最根本的结合纽带。

发展中小学德育,首先必须重视民族精神的培养,以我国传统文化为基础,以培养民族精神和爱国精神为目标,系统地为中小学生讲述我国的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奋斗史,使他们充分了解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和精神实质,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爱国意识。

(二)丰富我国中小学德育内容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的德育往往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德育政治化倾向较重,德育往往偏重于以某一时期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忽视了道德品质的系统教育。

而且中小学德育对受教育者的年龄特点、个性特质等因素缺乏系统的考虑,导致德育效果不大理想。

因此,为了推进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发展,我们应当取长补短,积极吸收国外学校德育的先进经验,将心理教育、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内容逐步纳入我国学校德育体系,不断丰富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内容,同时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征及个别差异,合理设置德育内容,推进德育工作的稳步前进。

(三)开展德育实践活动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水平,仅仅依靠课堂教学还是不够的,开展中小学德育工作,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学生实践和参与的意识和能力。

在实践活动中锻炼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指导学生根据所掌握的道德理论对社会上存在的道德问题进行分析评价,从而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

日本人为何把“德育”课放在学校教育课首位?

一,对孩子不娇惯,让他们吃苦耐劳。

日本的老师从幼儿时就抓起,培养毅力开始得愈早愈好,不防在孩子牙牙学语时便要求尽可能发清楚每个单词的发音,直至字正腔圆。

当孩子蹒跚学步时,也应该鼓励每次须走完规定长度的路程,即便跌跌撞撞甚至摔个大跟斗也不要心疼。

有意让孩子吃点苦。

家长必须有意让孩子吃点苦,如上学挤公交车而不坐小轿车,在烈日炎炎下赶路,或裸身冬泳等。

二,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

“一切言行讲礼貌“ “你必须自重”,这是日本父母在告诫青少年孩子们时常挂在嘴边儿的一句话。

它指的是要遵守礼节,做事不得辜负别人对自己的期望。

教育女孩坐着时要姿势端正,必须摆好双腿;男孩必须锤炼自己的身心,学会观察别人的颜色——因为你的现在将决定你的未来。

一进日本学校,第一课就是德育礼教课,它是对学生教育最重要的一课。

重视德育在日本由来已久,日本人也将德智体三方面发展,但更重视学生德的发展,因为没有良好的道德习惯,再培养多么聪明、有才的孩子,对国家来说,都是不完整的教育。

所以,今年日本文部省又加大力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首先在教材上从事了更多的内容。

教育要以人为本,学校要从德育抓起,这就是日本政府对学校和家长的要求。

  日本的政府主导编辑教材,推进德育教育课得普及与落实。

学校德育以道德教育为根本,在各方面都突出对学生进行人格的培养,建立正确的人生观。

道德教育课是中小学的必修科目,全权由学校选择课本,加入各种辅导内容。

此外,日本人认为,思想行为教育是一个综合工程,强调将德育贯穿于一切教学工作之中,除道德课、伦理课、社会课等德育科目外,要求其他课程也应担负德育任务(从操作层面看,中校学校实行的教师包班制,一个教师负责管理一个班,对教师把德育与其他教学相联系也十分有利)。

日本德育重视传统的道德价值观教育。

明治维新以前,各种教育(如家庭、私塾、平民乡学、大学寮等)都以灌输伦理道德为核心,对百姓进行严格而广泛的封建神道、儒道和武士道的三重道德熏陶,推崇天皇崇拜、仁义忠孝、跷勇、坚忍、重名轻死、崇拜军刀、舍身正果等价值观;明治维新时,在吸收西方科技和文明的同时,仍以封建道德作为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培养掌握现代技术的封建臣民武夫;此后,实际执行的军国主义教育路线使西方技术与皇道国粹更牢地合壁一体,在致力于富国强兵的知识技能传授的同时,以培养天皇忠顺的臣民为目标。

日本德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民族精神,两国人民民族认同感强烈。

日本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是文部省制定的道德条目为主,每一德目都有详尽说明,特别强调德育与各科及课外活动配合,除正规教材外,还鼓励教师依据这些德目自编教材,因此,德育实际是由德育课以及历史、地理、公民、政治经济、家庭技术等等社会科和社会实践课程、生活指导课、劳动课等共同承担。

日本德育内容虽然十分丰富,但德育的核心目标却十分明确,旨在培养民族精神,这是日本学校德育最突出的特色。

进入二十一世纪,日本将德育目标表述为:

“将尊重人的精神和对生命的敬畏观念贯彻于家庭、学校及社会的具体生活中,为创造有个性的文化及发展民主社会及国家而努力,进而培养对和平国际社会做出贡献的具有自主性的日本人,以培养作为基石的道德情操为目的”。

其核心有二:

一是培养人的尊严,一是培养日本人,其根本实质是培养懂得廉耻、服从国家意识、拥有民族优越感的“高大”日本人,使全体日本人树立起民族意识。

日本民族精神之精髓——勇于进取、百折不挠、忠精团结、舍身奉献等德性教育浓浓地渗透于各门德育课程及活动之中。

由于日本德育是全民德育,家庭、学校、社区各自承担切实可行的教育任务,因此,“高大”日本人教育很有成效,日本人民民族认同感极强,以身为日本人而自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