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感的培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335834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1.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幸福感的培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幸福感的培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幸福感的培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幸福感的培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幸福感的培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幸福感的培养.docx

《幸福感的培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幸福感的培养.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幸福感的培养.docx

幸福感的培养

第十一章幸福感的培养

第一节你幸福吗?

追求幸福是人类永恒不变的话题之一,那么,幸福是什么?

用网络上最流行的话来说:

幸福就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

也许,对于有的人来说,吃饱穿暖就是幸福,可是,现代的大学生们,你幸福吗?

今天,当各大媒体把“幸福”作为卖点和买点时,幸福又一次成为公众口耳中的“热词”。

当我们试图要对这个问题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时,首先出现的问题就是——幸福是什么?

一、幸福释义

人都是趋乐避苦的,追求快乐和幸福是人类生活的永恒主题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可以说,人的一生就是追求幸福的一生。

恩格斯说:

“‘每个人都追求幸福’是一种‘无须加以论证的’、‘颠扑不破的原则’。

”还有人说,人类的发展史就是对幸福的追求史,就是通过幸福追求而不断探究人的存在意义、存在方式、存在内容的反思史。

那么,什么是幸福呢?

幸福,既是一个伦理学命题,又是一个心理学问题。

在伦理学中,幸福属于道德范畴,是指人们“在创造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条件的实践中,由于感受到目标和理想的实现而得到的精神上的欣慰和满足”,表示人们对生活的惬意感受和肯定评价。

在心理学中,幸福是一种自我感觉和体认,是个体认识到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以及与需要相联系的理想目标得到实现时而产生的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状态,是由需要、认识、情感和行为心理因素与外部诱因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复杂的、多维度的、多层次的心理状态。

幸福也是一种自我实现,是理想实现时的快乐。

它是在为理想奋斗过程中以及实现了理想时感到的满足状况和心理体验,它不是一般的心理体验,而是一种对于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客观的、必然的、不依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心里体验,是对一生具有重要意义的需要、欲望、目的得到实现的心里体验。

幸福还是一个社会学难题。

在当代中国,当幸福成为一个人人追问的“问题”时,恰恰凸显了幸福的反面——不幸福。

二、当代大学生的幸福观

幸福是人们所追求和向往的,是人的一种精神上的感受。

对幸福的看法就形成了幸福观。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重要的转折时期,这不仅意味着在理论上已进入确立自我意识、确立人生观的阶段,而且意味着在实践上,正在逐步转化为能动的社会主体。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依靠力量。

他们的幸福观代表着青年人的主流和方向,也关系到社会的发展进步与国家的前途命运。

因而,对当代大学生幸福话题的探讨理应成为高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对于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大学生幸福感水平提升有着重要的价值。

大学生怎样理解幸福这是考察他们幸福观的一个重要的基本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往往决定了他们对幸福观中其他问题的看法。

在“什么是你最大的幸福”的问卷调查中,大学生感到最幸福的事的前五项内容依次是:

有温暖的家、事业成功、健康、有知心朋友和自由自在。

尤以家庭幸福和事业成功为甚,二者比例之和达到62.7%。

可见,在现代社会,传统的家庭美好和睦观念对大学生仍然具有十分深重的影响,家庭对大学生幸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与家庭因素相比,事业成功反映的是追求自身价值实现,追求对社会进步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这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价值观。

追求家庭幸福和事业成功构成了当代大学生幸福目标取向的基本特点。

通过比较男女生的幸福观,我们发现:

男生最感幸福的是事业有成、有温暖的家、有知心朋友,女生则是有温暖的家、事业成功和健康。

对此项因素进行统计检验发现:

男女在有知心朋友、有温暖的家项目方面差异极其显著,事业成功项目差异相当显著、为社会作贡献和有钱项目方面有显著性差异,表明男生比女生更倾向于事业成功、有知心朋友、为社会作贡献和有钱,女生则更倾向于有温暖的家。

三、当代大学生的幸福感

在上海召开的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上,“幸福感”被列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

幸福感是人类对自身存在状况的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它同时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特殊阶段,幸福感是现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正面评价,也是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

探究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因素,提出科学的教育对策,对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幸福观,提高主观幸福感水平,实现全面健康发展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深远的实践意义。

作为现代大学生,幸福感指数又有多高呢?

让我们来看看大学生对幸福的描述吧。

“幸福就是学到了自己的想学的专业!

”、“幸福就是期末不挂科!

”、“幸福就是能谈一场真正的恋爱!

”“大学让我们觉得很幸福。

在这里,我们学会了很多事情,也认识了很多的朋友!

”……

1、幸福感与主观幸福感

幸福感是个体对生活的评价和体验,是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是对人生价值的自我肯定。

与幸福相较,幸福感强调的是对幸福的主观体验。

如果说幸福是生命的一种存在方式,幸福感则是个体对一种生活状态的感受和评价。

因为它是个体的主观感受,幸福感的培养才能真正落实、深入到大学生个体之中。

幸福感是一个心理学意义上的概念,是能够被证实和测量的,可以较客观的反映大学生的幸福水平,也能够充分利用心理学对幸福的研究成果,通过定性与定量的分析和教育,富有成效地培养大学生的幸福感。

目前,国内对幸福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医学、心理学及社会、卫生、管理学等领域。

从研究领域可以看出,幸福感所涉及的范围很广,其中心理学占很大一部分。

所以,幸福感的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

幸福感有两个层面:

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幸福感固然离不开物质层面,但精神层面应该是幸福感的主要方面,而且是高级层面。

在当今高校,部分大学生过多追求物质幸福而忽略了精神幸福,存在着病态的幸福观。

所以,高校学生工作者应以积极的心态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体验高层次的幸福感。

因为幸福感主要是自我的主观感受,所以,主观幸福感成为衡量个人是否幸福的重要评价指标。

主观幸福感是指评价者根据自我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是衡量个人和社会生活质量的一种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

主观幸福感主要内容包括:

健康满意度、生活满意度、家庭满意度、友谊满意度、学校环境满意度、爱情满意度、学习满意度、自我外貌满意度、经济满意度、自我总体满意度等十个方面。

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重要群体,他们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精力旺盛,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同时,又缺少磨难,处事幼稚。

因此,了解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状况,可有助于改善大学生的生活质量,提高他们对各个生活领域的满意度,令其体验到更多的积极的心理状态,这无疑会对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塑造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使他们成为新世纪的社会栋梁具有积极的重要的影响作用。

2、当代大学生幸福感的总体现状

2010年,《楚天都市报》的记者发起“你的大学生活幸福吗?

”的网络调查,共有8846人参与,其中2042人选择“还不错”,6804人认为“较糟糕”,占调查总人数的76.9%。

调查显示,超过七成受访网友感觉大学生活不幸福。

《武汉大学生幸福指数偏低》的结论一经刊发,引起网友热议。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这份调查显示,就业压力、学习压力和情感问题是三大困扰。

当被问及对自己所学专业是否满意时,只有9%的人感到非常满意。

其中,36%的人不满意所学专业是因为“现在的专业不是自己喜欢的专业”,于是容易产生学习压力。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应用心理学研究所郭兰老师认为,导致大学生觉得不幸福的原因是不满足现状。

大学生生活阅历单一,对人对事还不能全面地理解和把握,往往有“不满足”、“不如意”等不健康心理。

而这种心理在人际交往方面表现为:

对他人存在不切实际的期望;试图改变他人以迎合自己的需要;过于以自我为中心,认为自己总是对的,于是积压了一些愤怒、痛苦、悲伤等情感障碍。

根据最近有人作出的对部分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到个人基本情况(年级、性别、专业等)和其它情况(如健康状况、人际关系、性格、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总体感觉等自我评定以及对幸福生活的理解、主观幸福感状况、对目前状态是否满意和生活中最不理想的因素等等)。

经过数据汇总,大学生目前的幸福指数总体状况如下:

对家庭生活感到非常满意的占70%,感到一般的占15%,不满意的占15%。

上述数据表明有70%的大学生对自己的家庭状态总体上持满意或肯定的态度,而有30%的大学生对自己的家庭的满意程度处于中等偏下的态度。

对大学所选专业及以后就业预想32.5%的人表示对自己专业满意,而17.5%的大学生则处于茫然状态,40%的人则认为专业不满意对未来就业表示堪忧。

这说明为数众多的大学生觉得自己的专业不满意并且对未来的发展抱有悲观色彩。

对生活中不幸福的因素,学习压力、就业压力、家庭关系、生活成就、人际关系、经济状态、精神空虚、现实理想差距、没有恋爱、没有参加团体活动(可多选)分别占75%、85%、35%、70%、23.2%、17.5%、35%、67.5%、2.5%、10%、13%。

从中可以看出,影响大学生幸福指数的因素中,就业压力首当其冲,其次是学习压力,再者生活品质也是关键因素之一。

对于追求幸福做过的努力(可多选),80%的学生表示乐于关心他人,75%的学生觉得自己在努力学习,45%的学生勤于交友,获得幸福。

只有12.5%的学生表示通过参加志愿者让自己获得幸福。

对现在大学生活状态的满意程度,27.5%的人认为忙碌而充实,60%的人认为普通平淡,7.5%的人觉得不满意,与理想之间有一定差距。

这间接证明了大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并不很满意。

因此加强大学的教育体系以及改善大学活动安排是必要的措施。

不开心时解决不幸福能力,40%擅长解决,15%不擅长解决,而45%的大学生不知道是否具备此能力。

这些数据很鲜明地反映了我们广大的学生群体中大部分人缺乏处理引起自己不幸福的问题的能力。

对于觉得幸福的人该具备的特点(可多选),97.5%的人选择了乐观开朗的心态和和谐的人际关系,87.5%的人认为幸福的人应该努力奋斗,72.5%的人则选择了能做自己喜欢的事。

由此看出,普遍大学生都认为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是获得幸福的关键,但却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

而大多数的人也都认为只有乐观的心态是不够的,需要后天的努力来实现幸福。

调查者最后打出的幸福感分值是:

0%的大学生打100分,12.5%的大学生打80—99分,67.5%的大学生打60—80分,17.5%的大学生打30—60分,0%的大学生低于30分。

如果把60分以上看做是“基本幸福”,那么,基本幸福的大学生占到了总数的82.5%。

但是,我们还是看到,有17.5%的大学生“不幸福”。

综上所述,大部分大学生都感觉自己的生活还算幸福。

而让大学生对自己感受的不幸福进行归因时,基本上有两种不同的归因风格:

一种是将自己的不幸福主要归因于外部因素,如就业压力大,学习压力大,运气不好,社会竞争激烈,课余生活单调等;另一种是将自己的不幸福归因于内部因素,如人际关系太差,主观努力不够,缺乏明确的追求目标,精神空虚等等。

在内因与外因之间,大多数大学生都把导致自己不幸福的内因排列在最前面,这反映了大学生对于幸福认知的一致性,同时也说明个人努力、明确的生活目的感,对精神世界的明确的理解、预测和内部的控制对于大学生幸福感的重要性。

第二节谁偷走了你的幸福?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荷兰伊拉斯谟大学对中国国民进行的调查显示,国民的幸福感在不断下降。

是谁偷走了我们的幸福呢?

根据调查,感觉自己很不幸福,主观幸福感低于20%的比例为3.8%。

是什么原因让这部分学生觉得不幸福呢?

一、从一则报道谈起

根据《中国青年报》(2011年05月06日)的报道:

美国盖洛普民意调查公布的2010年全球幸福度调查结果表明,只有12%的中国人认为自己“生活美满”,多达71%的答问者说,他们生活艰难,17%的人说自己的生活苦不堪言。

应该说,现在的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感觉不幸福呢?

幸福是人类的共同追求,让人们过上幸福的生活也是我国各级政府的目标。

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所著的《幸福之路》一书中说,人们不幸福一部分原因是由于社会环境,一部分是由于心理素质。

幸福的外界环境很多,从广东省对“幸福广东”的界定来看,包括了社会公平正义、生态环境、宜居城乡、社会治安、人民权益、诉求表达、文化需求等多方面。

经济高速发展创造的外界环境,给人们追求幸福带来了很多有利条件,但也给很多人的幸福带来了消极影响。

现代社会环境下引起的社会不公、道德滑坡、物价飞涨、生存压力增大等现状,使人们变得异常焦躁和不安,单是无法承受的高房价就使很多人感觉不幸福。

寂寞、抑郁、背叛、出轨等现代城市生活的常见问题,更是加重了人们的孤独感和抑郁心理。

加上人际关系的疏离、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让中国人越来越感到不幸福不快乐。

《中国青年报》记者郑昆林分析认为,除了外在原因之外,个人的人格特征也会影响幸福感。

不幸福的人大约有以下类型:

欲望型:

现在社会在变,人也在变,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欲望更是永无止境。

有的人金钱欲和权力欲太强,有了房子想换更大的,有了工作想换更好的,有了钱想赚得更多,当了官想当更大的……这些欲望,让人无休止地奔波劳碌,硬撑着去争取登上那“辉煌”的顶峰。

“欲望”太强的人若是不能征服别人或爬到自己期望的高度,他就会不快乐。

理想型:

这类人在做任何事情之前先给自己描绘出一幅理想的图画,而实际发生的情况却和自己的理想不断产生冲突,为此他觉得自责、矛盾、苦恼。

不切合自己实际的理想是造成一部分人缺乏幸福感的原因。

虚荣型:

比职位、比房子、比财富……比来比去,人们的心里只剩下欲望,没有了幸福。

一旦人追求的不是如何幸福,而是怎么比别人幸福时,幸福也就离你远去了。

 

郁闷型:

这类人不善于发现阳光面,忽略了生活中积极的、好的方面,只看到自己的不幸,忽略了自己的幸福,放大了别人的幸福,缩小了自己的快乐。

还有一些人在精神上经常陷入痛苦纠结的状态,其实他们具备很多可以实现幸福的条件却自叹不幸,原因在于自我中心思想作祟,过于计较个人的得失,一旦愿望与现实有差距,就沮丧不安。

幸福感还取决于理想实现值与期望值的比较,所以,追求符合实际的理想,会避免自己陷于不满和痛苦中。

一个人所处的环境有时是无法选择、无法改变的,但是如何对待环境的态度却是可以选择、可以改变的。

面对一件事情时,学会如何保持乐观豁达的心境以避免自寻烦恼,就显得十分重要。

《中国青年报》的报道和分析当然是针对“国人”,当代大学生是青年中的杰出代表,是新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如果他们的幸福感降低,那么,他们如何肯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中呢?

二、几则案例的反思

以下是一些媒体报道的发生在大学生中极端案例:

“2009年5月16日上午,江西医学院学生薛荣华持刀在沿路和附近医院连续挥刀刺伤多人,造成2死5伤的惨剧……”

“2009年7月某日下午,大学生杨某购物之时被同年级学生邹某砍死,原因竟是邹某屡次追求杨某无果,因爱生恨……”

“2010年3月29日下午,南京农业大学南方学院一姓黄女生在宿舍自缢身亡,原因怀疑是考研压力过大……”

一个又一个令人心寒的事件,让我们开始深思。

是谁偷走了他们的幸福?

为什么大学生会出现这样一些让人如此诧异的行为?

首先是心理因素。

现代的许多大学生上了大学之后,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这与我们从小受的教育有关,从小学到高中,我们一直都处于一种被迫的学习状态之下。

在上大学之后,忽然感到这片天空是那么的广阔,教师不再逼你学习了,自己也没有以前那么努力了,心也玩散了,这就导致了自己从思想上放松了,可以说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这些年,中国改革开放,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势必造成当代人的思想多元化,大学生也决不例外,许多大学生已经迷失了自我,迷失了方向,不知道自己是谁,也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这就导致了他们自我认知不清,定位不准;另外,就是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差。

“以前太顺利了,到了好学校以后,可能一下子感觉自己不再像以前那么优秀了,也可能在学校中受了委屈没有倾吐的对象,久而久之导致心理抑郁。

”许多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波折不多,在挫折面前,许多大学生显得那么脆弱无能,轻则埋怨生活,自暴自弃;有过者,则选择了结束生命……

其次是教育因素。

无可否认,现行的教育制度存在着缺陷。

当代大多数学校以学习成绩作为评定一个学生优秀与否的标准,而往往忽略了素质教育。

或许部分学校有开展素质教育活动,但确很形式化,并没有深入。

而且素质教育必须从小做起,而不能一时兴起。

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心理需求关注度不高。

可能会有人提出,现在学校普遍都有心理咨询室啊。

但事实上,这项制度是近年来才开展的,最初的心理咨询还是计时计费的,这令不少学生望而止步。

这种重成绩轻素质的“潜规则”,何时才是尽头啊?

最后是社会压力。

现代企业用人标准高,有时还设置经验、性别等障碍拒绝应届毕业生。

而且面对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就业靠知识转化率的高低,这就引起了社会上的“考证热”、“考公务员热”等各种“热”病,为的就是从数万人当中脱颖而出。

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许多大学生承受不了压力,轻者焦虑抑郁,重者轻生自杀。

三、不幸福背后的原因解析

幸福作为一种理想的生存状态和存在方式,一直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终极价值目标。

对于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而言,幸福更是他们所追求和向往的。

大学生上大学不仅是为了丰富科学文化知识,为了事业有成,更是为了给以后的幸福人生奠基。

然而,近几年来,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和生活压力的增加,大学生活中出现了“读书无用论”、“学得好不如嫁得好”等一系列言论。

许多大学生感到自己不幸福,他们缺乏生活学习的目标和方向,精神不振,“郁闷”、“无聊”、“纠结”、“好烦”成了他们的口头禅,甚至有些大学生为了逃避而不息自杀以逃避现实,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我意识薄弱

首先是缺乏感知幸福的能力。

自我意识是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主观因素,也是最主要的因素。

积极的自我意识,对自我充满信心,是大学生产生幸福感的关键。

当代大学生生活在物质生活比较充裕,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新时代,并不缺乏导致他们产生幸福感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然而很多大学生缺乏感知幸福的能力。

其次是对幸福的歪曲理解。

幸福感是对一个人心理健康的正面评价,影响着人的行为方式和处事态度。

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许多大学生经不起金钱的诱惑,“一切向钱看”,追求物质财富和享乐,他们认为有钱了就会幸福,为此,有些女大学生为了追求财富和享乐不惜去歌舞厅当舞女或者去傍大款,不惜出卖自己的贞操和青春,也许他们在当时得到了物质上的满足,觉得幸福,但最后毁掉的是她们美好的青春和真正的幸福。

不可否认,幸福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的,但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应当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去创造属于自己的财富,获得幸福。

(二)家庭环境问题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大学生成长的摇篮和避风港。

家庭以亲情为纽带,是大学生的情感依托之地。

因此,家庭的氛围直接影响到到当代大学生的幸福感。

从对大学生的研究中发现,他们的幸福感与他们所体会到的家庭气氛相关。

家庭的稳定、成员间的相互关怀、没有明显的家庭矛盾是幸福感的预期因素。

而家庭结构松散、父母关系欠佳和严重的家庭矛盾,都是他们产生不幸福感觉的预期因素。

(三)就业压力太大

以前的大学不收费而且毕业分配工作,现在的大学普遍收费较高,这给许多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对金钱的支付,要求得到回报。

然而,近几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现代市场竞争激烈,当代大学生在毕业后面临着“双向选择”的分配制度,而且很多用人单位门槛较高,还有许多要有工作经验,而在校的大学生往往只注重学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缺乏实践经验和社会锻炼,这些都给刚毕业的大学生带来了无形的压力,原本美好的理想不能实现,大学毕业生感到焦虑、自卑,幸福感降低。

(四)学习和交往障碍

大学学习的特点是专业性强,内容多,范围广,课时少,进度快,教师主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大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其能否在学校里评优,是否能顺利毕业,拿到学位,大学里还有英语和计算机等级考试,是否考过也影响到以后的就业,其中一部分学习较差的学生幸福感降低。

此外,在校的人际交往也影响到大学生的幸福感。

很多大学生远离家乡、父母来到大学读书,进入了一个新的群体,在生活上需要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他们能从交往中获得极大的满足感,人际关系是否融洽将直接影响其幸福感。

(五)情感问题突出

大学生处于青春期,对爱情有强烈的渴望。

象牙塔里的爱情是最真挚的,也是最脆弱的。

许多大学生的恋爱动机是为了“充实大学阶段生活”,只注重恋爱的过程,对结果则不太在意,但恋爱的结果往往会产生副作用。

有调查显示,近35%的大学生存在情感困惑,,由恋爱失败导致的大学生心理变异是最为突出的现象,有的人因此而走向极端,甚至造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大学生还是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许多大学生的心理尚未成熟,一旦感情出现问题他们就会感到失落、迷茫、自卑,这不仅影响学习,有的还会影响身心健康。

因此,大学生情感问题也是影响其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六)耐挫能力过差

当代大学生大都出生在“80后”和“90后”,他们中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备受家庭的呵护和宠爱。

这些“虎皮鹦鹉”般的孩子,从出生起社会就为他们提供了较为优越的成长环境,他们没有经历过战争、社会动荡和物质极端匮乏的时代。

因此,他们缺乏应对挫折的勇气和毅力,极易向挫折妥协,面对挫折显得束手无策、灰心、丧失斗志、消极颓废,由此而失去了人生的方向,没有了生活的目标和动力,幸福感丧失。

以上是导致当代大学生“不幸福”的几大原因,总的看来,无非是外因和内因。

外部原因固然是大学生不幸福的重要因子和条件,但是,个人的性格、情感、意志和修养等“情商”品质更决定了一个人的幸福指数的高低。

因此,在改变不了外部“环境”的条件下,改变自己的内在“心境”就成了追求幸福的捷径和门径了。

第三节幸福在哪里?

目前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对心理健康提出了四条标准,其中一条是“具有幸福感”。

关于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国内学者一般认为有七条,其中都把“保持愉快、开朗、乐观”作为重要标准。

我国有学者在调查大学生核心人格结构时发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积极作用的人格特征有热情乐观”,对心理健康起消极作用的是“冷漠忧郁”。

可见,培养大学生的幸福感尤为迫切和紧要。

一、培养大学生幸福感的意义

长期以来,在德育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着忽视大学生幸福感的倾向,我们认为,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应重视大学生的幸福感培养,这是德育的一项基础性教育。

1、培养大学生幸福感是以提高个体幸福水平为指向的幸福教育

培养幸福感就是幸福教育。

之所以用“幸福感”而不用“幸福”这个概念,在这里有两点意义。

其一,幸福感与幸福相比较,幸福感强调的是幸福的主观体验,虽然这种体验离不开现实的客观条件,但它完全从行动者个人自己评价的角度。

如果说幸福是生命的一种存在方式、一种生活方式,幸福感则是个体对这种幸福状态的感受和评价。

也正是因为它是个体感受的幸福,因而幸福感的培养或者说幸福教育才能真正落实、深入到大学生个体生命中,从而避免幸福教育成为脱离大学生个体的、抽象的空洞教育。

其二,幸福感是一个心理学意义上的、能够实证和测量的幸福,可以较为客观的反映大学生的幸福水平(幸福感即幸福水平),也能够充分利用相关学科尤其是心理学对幸福的研究成果,通过定性与定量的研究和教育活动,更富有成效地培养大学生的幸福感。

2、培养大学生幸福感是增强高校德育实效性的一项基础性教育

首先,培养幸福感是德育有效性开展的动力。

一项全球大学生调查结果表明,幸福感在他们的各种需要中排在特别重要的位置。

由于幸福是人人追求的最终目标和根本需要,因而具有强大的动力,把幸福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任务就能获得不懈的内在动力,从而改变学生被动接受德育的局面,使德育有效地开展起来,取得德育的实效。

其次,培养幸福感是促进德育生活化的基本路径之一。

幸福感是对生活好的感受,幸福感和生活是融为一体的。

幸福不仅与生活融为一体,而且同德性一致。

德性是幸福的品质保证。

幸福与生活与德性的内在一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